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博士论文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精选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哲学;宗教批判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8-04

马克思在《导言》开篇就宣告:“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1〕,宗教批判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批判中,依然充满着对宗教问题的阐释与批判,诚如洛维特所言:“马克思走向政治世界批判的步骤并没有简单地把已经作出的宗教批判甩在身后,而是在向批判尘世世界的这种进步中同时也为批判‘天国’世界亦即宗教获得了一个新的立场。”〔2〕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高扬的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和哲学的拯救行动就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甚至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原始点。

一、哲学征服宗教的“政治活动”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所研究的主题是关于两位古希腊先哲的自然哲学学说。然而,在19世纪50年代末致拉萨尔的信中,马克思明确表明,研究两位自然哲学家的学说,不是哲学兴趣,而是政治兴趣,“[较晚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尤其是他)、斯多葛派和怀疑论者,[我]曾专门研究过,但与其说出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的]兴趣。”〔3〕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内容上看,他出人意料地用了大量的篇幅着墨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生活和写作方式之不同;从博士论文的结构形式上看,在论文的序言、附注和附录中他都在慷慨激昂地批判宗教和阐扬哲学的卓越。就此而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展开的不啻是一场以哲学征服宗教、救赎自由的“政治活动”。

伊壁鸠鲁说:“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用不着久等,他立即就会获得解放,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4〕但世间哲学类别众多,选择为哪种哲学服务才能获得自由呢?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选择伊壁鸠鲁哲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是选择服务于伊壁鸠鲁哲学。这种选择的重要原因在于伊壁鸠鲁哲学是对实在的解释与对政治自由的肯定。美国学者维塞尔认为:“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感兴趣的部分原因是伊壁鸠鲁哲学提供了一条哲学救赎的道路……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兴趣意味着他对作为一种救赎方式的哲学本身感兴趣。”〔5〕此处,“救赎”一词实有“解放”的韵味。联系到伊壁鸠鲁是古代最伟大的宗教批判家与启蒙思想家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认为“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他曾对宗教提出过完整的解释和批判,几近毁灭性地打击了古代宗教,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借助伊壁鸠鲁“救赎方式的哲学”获得了一种超出宗教之外的批判视野,希冀通过哲学对宗教的批判以及哲学的意志拯救行动能够实现真正的解放的政治旨趣。 一般认为,古代的宗教批判是为消除恐惧,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快乐,而现代的宗教批判则是为了彻底消除宗教这一最大的欺骗形式,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马克思在哲学拯救与宗教批判的对立意义上,充分彰显出哲学的救赎功能。

马克思宣告哲学与宗教的誓不两立,他承继伊壁鸠鲁反叛宗教、护卫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的精神,高调地声明哲学“痛恨所有的神”,宁可像普罗米修斯一般做“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6〕,也不愿屈辱地苟活于阴郁幽暗的宗教“洞穴”。在博士论文的开篇序言中,马克思即批判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明言普卢塔克把哲学带上宗教法庭的立场,“令人想起一个被指控犯了背叛自己臣民的叛国罪的国王”〔7〕,同时指出,“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8〕宗教无疑正是作为“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力量,它致使“众人所崇拜的众神”并不是“众神”的本相。在伊壁鸠鲁看来,众神避开世界,居住在世界之外,对世界漠不关心,与众人毫无关系,“人们崇敬它们是由于它们的美丽,它们的威严和完美的本性,并非为了谋取利益”〔9〕这与“众人所崇拜的众神”毫无一致之处。何况,马克思认为,对于哲人来说,“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10〕“神学化的理智”和宗教比哲学更重要的描述是极端错误的。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国;新制博士;博士生教育;启示

近年来,英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新的博士生教育项目的产生与发展。受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影响,为应对知识经济、市场竞争等提出的新挑战,弥补传统哲学博士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英国博士生教育在传统哲学博士的基础上,先后衍生了专业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课程博士(Taught Doctorate)、论著哲学博士(PhD by Published Work)、实践博士(Practice-Based Doctorate)、新制博士(New Route PhD)等类型,培养目标从单一的以学术为业走向职业分化。本文以英国颇具特色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制博士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介绍其产生背景、培养目标、开设学校和专业,并从入学标准、课程设置和导师指导三方面分析其人才培养特点,以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启示。

一、新制博士生教育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英国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一是哲学博士学位的实用性受到了质疑,雇主们认为博士毕业生并未具备长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技能;二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英国大学面临的财政困难及随之发生的大学教职岗位的缩减,导致博士毕业生获得学术职业的机会减少;三是哲学博士的毕业率常令人不满意,导致人们对哲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和目的进行重新思考;四是针对新兴学科,尤其是专业领域,传统哲学博士并不适用;五是非全日制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更加灵活。1993年,英国政府在《实现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Realising our Potential: A Strategy for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白皮书中指出,博士生教育在公共财政经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使对其的财政投入物有所值,不仅能满足纳税人的利益,也能满足博士生个人的发展需求。[1]

2000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总结了美国博士生教育的特点:一是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而不是局限于博士论文的狭窄领域;二是使学生具备重要的通用技能;三是开展团队合作;四是定期开展正式评价;五是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六是开展研究项目,进而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这与英国哲学博士聚焦于培养单纯的学术职业所需要的学术研究能力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开始思考英国博士生教育的未来,建议重新定义博士生教育的学习课程、增加明确的培养内容、拓宽博士生的技能和知识领域。[2]

2001年,在英国政府、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全力支持下,英国10所著名研究型大学发起了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新制博士生教育符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制定的博士生教育标准和原则。

新制博士与传统哲学博士属于同等学位,是一种教育选择。新制博士生教育不是对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的取代,而是对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和专业博士生教育的继承与扬弃,兼取两者之长、避其所短。它保留了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博士生教育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通过增加通用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克服了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因缺少职业技能培养和专业博士生教育因技能培训过度专门化带来的博士生就业的单一指向性,新制博士能胜任大学教学、企业管理、政府和公共服务等工作(如图1)。

二、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开设专业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博士生教育应对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产物,由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开设,涵盖4大学科120多个不同专业,为博士毕业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选择。

(一)培养目标

新制博士生教育以培养大学、企业、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等领域从事管理和应用性研究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它不仅适合致力于追求学术生涯的学生,而且适合意欲进入企业或工业领域发展的学生。新制博士生教育毕业生是独立的研究者,具备相应的个人能力和可迁移技能: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交流的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媒体的相关能力,商业方法和经营能力,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创建衍生公司、高科技公司的能力等。[3]

(二)开设学校

就学生的研究经历、授予学校的声誉和学位的价值来说,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提供优质教育的里程碑。新制博士生教育由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开设。2003年,开设学校扩展至34所顶尖研究型大学(见表1)。

(三)开设学科与专业

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新制博士生教育开设学科包括艺术、人文、语言,经济、社会科学,医学,以及工程、科学和技术四大类,涉及120多个专业。其中,工程、科学和技术学科及其下设专业开设的新制博士教育项目最多,其次是经济、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文、语言学科及其下设专业(见表2)。

三、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特点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的一项国家计划,旨在使博士生具备大学、企业、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的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为此,新制博士生教育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课程、实践学习和高级研究经历,在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提升其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开展跨学科学习扩展学生在新的研究方向上的专业特长。具体来说,在入学标准、学制与课程设置、导师指导等人才培养过程方面,新制博士生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入学标准与传统哲学博士相同

新制博士生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获得博士学位的“快速通道”,被授予荣誉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即可攻读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对于取得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新制博士生教育将拓展和进一步发展他们的专业和可迁移的通用技能。

新制博士生与英国传统哲学博士生的入学条件相同,主要包括学术水平和英语语言水平两个方面。与哲学博士生教育一样,所有学科和专业的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都面向英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开放,但目前,主要面向国际学生,为国际学生提供获得博士学位的新路径[4],使其具备研究能力、其他技能和广阔的学科知识。

(二)课程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和论文研究贯穿整个博士生教育阶段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为应对迅速扩展的全球人才市场对博士毕业生知识和技能提出的新要求而产生的,以美国顶尖大学博士生教育为参考标准,学制为4年,将所学专业的正式课程学习、广泛领域的研究和专业技能培养与具体的论文研究相结合。通常,课程学习占40%,专业技能培养与撰写毕业论文占60%[5]。学士学位获得者即可攻读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课程为相关专业的硕士课程;如果不撰写博士论文,学生可完成要求较低的硕士论文,只取得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年,其余三年的教学时间所占的比重逐年递减;专业技能培养包括专门技能和可迁移的通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安排在第一年和第二年,但第三年和第四年也有所涉及;论文研究则贯穿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全过程(见图2)。可以发现,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前期强调课程学习,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用于研究的时间逐渐增加,到第四年时,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开展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6]。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类似于北美的博士生教育模式,但又不同于北美模式。它将课程学习贯穿于整个博士生阶段,而不像北美模式那样将课程学习全部安排在博士生教育的早期阶段。[7]

如在布鲁内尔大学,新制博士的学术研究要求与传统哲学博士一样,科研训练贯穿博士生教育全过程。课程内容包括通用技能和特定学科的专业技能培养两部分,共计120学分,课程学习主要在前3年开展,以为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见表3)。所有新制博士生都必须选修培养通用技能的五大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模块则呈现出学科差异。

(三)个别指导与合作指导相结合的导师指导模式

新制博士生教育兼取了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学徒制”个别指导和专业博士生教育合作指导的特点,在合作指导的基础上保留了哲学博士“导师制”亲密的师生指导关系,将一对一的学术指导与小组指导、讲课和导师辅导相结合。在整个博士生培养期间,学校为新制博士候选人设立导师指导小组,为学生的研究项目提供建议,监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成绩,定期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采用传统的由内部和外部专家组成答辩小组的形式,学生进行口头答辩方予通过。

在德比大学(University of Derby)的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中,学校为每位新制博士生配备两位导师,一位为责任导师(Director of Studies),另一位为第二导师(Second Supervisor),两位导师都在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学术指导。两位导师定期单独或一起约见并指导学生,责任导师是博士候选人学术研究的首要责任人,负责监督学生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术和生活帮助;第二导师通常负责对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补充性指导和帮助。[8]

在布鲁内尔大学,每位新制博士生配有两位学术导师(Academic Supervisor)和一位项目教练(Programme Coach),学术导师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负主要责任,支持和监督学生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项目教练与学术导师协商后,在整个博士生教育阶段为新制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和通用技能培养提供支持。具体来说,学术导师的职责是就研究的性质和预期目标、研究项目的计划、文献和资料来源、课程学习、必要的方法论、范式问题等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定期的导师指导和研讨会与学生经常联系和开展讨论;当学生有需要时,能及时约见或安排其他导师约见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对学生的论文研究给予详细的建议,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学位论文;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学生的论文研究提出建设性评论;根据学校规定,定期召开导师会议,组织学生在讨论会或导师会议上汇报学习和研究情况;通过年度汇报,发现学生论文的问题与不足;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建议与支持。项目教练的职责是鼓励学生在整个博士生教育阶段审查和反思自己的进步与个人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给予帮助,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确定学习需求和探索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理解新制博士生教育的独特之处,鼓励学生与学术导师开展建设性的合作,确定开展某一研究所需要的学习要求。[9]

四、思考与启示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那么,云计算到底是什么?青年计算机研究专家王力哲博士,早在2008年就在国际上提出了科学云计算的定义。该定义是国际上最早的云计算的定义之一。定义一经提出就被广泛关注,作为云计算广为接受的定义之一。年轻有为的王力哲博士由此进入公众的视野。

年轻有为――“庖丁解牛”揭开云计算“面纱”

王力哲,1974年12月生。1993.9~1998.7就读于清华大学,期间攻读电气工程专业和应用数学辅修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2004.2~2007.12就读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应用计算机科学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为德国2007年首批三所精英大学,其中计算机专业德国排名第一。

沐浴在国内外各大历史名校的“阳光”下,王力哲博士迅速成长,并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叩开”了计算机研究的“大门”。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院;2009.1~2011.8,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及计算研究院,任研究科学家、首席软件研究工程师。2011年8月至今,在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任“百人计划”研究员。

一步一个脚印,一跨一个台阶。三十几岁的年龄,一长串精彩的履历,王力哲博士当真称得起“年轻有为”。青春不虚度,他用执着和激情来点燃梦想。在云计算定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就是他多年注重基础累积,换来的劳动结晶。

王力哲博士提出的云计算定义致力于定义云计算的功用,特性以及使能技术等。“从云计算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角度给出了科学云计算系统的定义,指出计算云系统不仅能够向用户提供硬件服务HaaS(HardwareasaService)、软件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数据资源服务DaaS(DataasaService),而且还能够向用户提供能够配置的平台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因此用户可以按需向计算平台提交自己的硬件配置、软件安装、数据访问需求。”北京理工大学的张建勋博士等在他们的论文中引用该定义,并做如此评价。

除此之外,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Fujimoto教授在论文中引用该定义作为文章立论的基础来解释云计算的特点。译文如下:“计算机资源提供服务成为一种方法,如软件即为服务,平台即为服务和架构即为服务。这些服务本质上是灵活轻便的,用户可以选择服务的粒度并只对他们需要的资源付费。利用上述模式,商用云计算资源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成功。亚马逊网络服务弹性计算云(EC2)提供了可以按小时、按月付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Lizhe,Jieetal.2008)。”

据GoogleScholar统计,至今王力哲博士所提出的云计算定义总引用数已达360余次。相关论文获得2008年IEEE分布式信息处理前沿进展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也作为云计算的重要理论文章被包括佐治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的云计算课程选择作为阅读论文。

古有“庖丁解牛”,任何事物一旦深知其机理,领悟其规律,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正因为深入理解了云计算的概念、定义,王力哲博士的“云计算”之路才越走越深远。

激流勇进――计算机科学研究屡结硕果

近年来,基于超算中心经典架构的高性能计算在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促进了包括从物理世界演化的理解到人类社会行为的分析等诸多社会、自然现象的深入研究。浪潮之上,激流勇进。王力哲博士围绕这一计算机领域里的前沿课题展开了层层深入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在云计算与网格计算中间件研究领域,早在美国工作期间,王力哲博士就联合他的同事们开发出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网格计算与云计算的中间件CyberaideToolkit,包括CyberaideShell,CyberaideCreative,CyberaidePortal,CyberaideFarm,CyberaideonServe,CyberaideFlow等组件,可用于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客户端界面,虚拟机管理,并行编程环境和按需提供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服务。该中间件开发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的最新客户端功能需要,如虚拟机管理,基于Web2.0的门户网站技术,大规模数据并行编程环境等,具有轻型、高性能、可扩展等特点。CyberaideToolkit具有广泛的影响,已经被美国大型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平台和应用项目采用。包括美国国家级云计算项目、美国国家级网格计算项目美国和国家级超算平台-美国极大规模科学与工程发现环境(XSEDE)项目等。基于Cyberaidetoolkit,王力哲博士完成了纽约州紧急服务系统架构。该系统具有高可扩展、轻型、高性能等特点,被《罗切斯特工程师杂志》报道。

此外,王力哲博士还对高效能计算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包括集群计算、数据中心计算、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资源模型、任务模型、虚拟机模型和能量消耗模型,提出了多种资源管理机制、调度算法、中间件以及服务,如虚拟机部署机制、基于能量的并行任务调度算法、基于温度的数据中心任务资源分配算法,绿色计算性能评测,绿色信息监听服务等。该项工作被罗切斯特理工大学作为研究新闻报道。

放飞青春――“润花著果”研究有成

“我不知道是否会成功,但只要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我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永远是背影。”也许,在王力哲博士的研究世界里,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只有看似枯燥的公式和算术,但他却是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热爱生命”,去演绎着无悔青春。研究累积一定经验后,他开始致力于“润花著果”的工作中。

他应邀编辑关于云计算,网格计算、可扩展计算和e-Science的著作各一部,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Springer、Wiley、CRC出版。以上著作已经成为相关领域最新的权威参考书。曾有ManishParashar博士(IEEEFellow,新泽西州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在著作的前言部分如此评价王力哲博士有关于云计算的著作:“本书各章节的研究致力于解决(云计算)众多挑战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到特定技术与应用的全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概览。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对(云计算)这个重要而且持续发展的领域中的学生、研究者和实践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自我意识

一、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

在马克思求学时期,有着被称为后黑格尔时代的学术背景,所谓后黑格尔时代,就是说,当时黑格尔的哲学已经在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中到达了顶峰,以至于以后的学术都要笼罩在黑格尔的思想光辉之下。因此,在那个时代,如果要在学术思想上有所建树,必须要对黑格尔进行完全的彻底的思想批判或者说思想转变。

除了在当时广阔的思想背景之外,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有具体的学术背景,即青年黑格尔派将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的因素作为哲学的核心概念从而试图重新解释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在1840年至1842年间主要受青年黑格尔派代表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正如罗森所指出的:“鲍威尔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主题的选择以及对该文所提出的见解是有影响的。”①之所以青年黑格尔派如此重视伊壁鸠鲁哲学、斯多亚哲学、怀疑论哲学,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后黑格尔的哲学时代与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相似性,从而这三个代表中挖掘出来自我意识的因素。所以说青年黑格尔派关注自我意识哲学,不光从学术角度出发,更是从现实角度出发。

二、从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到马克思的自我意识

博士论文全名叫《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大约撰写于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底。关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在以往的哲学史研究中是一片空白,尽管黑格尔对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做过宏观性的概括,但没有将这一时期的哲学同古希腊精神生活的整体联系起来,所以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非常自信的说道:自己解决了亚里士多德后这一哲学的问题,而且着重强调了伊壁鸠鲁派、斯多葛学派、怀疑派这三大后亚里士多德时期哲学的伟大意义,指出“这些体系是理解希腊哲学的真正的钥匙”。这些都揭示着马克思研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反对神学对哲学的评判,以确立哲学的独立性以及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正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体现。

首先,马克思首先转述了自古希腊罗马以来对于伊壁鸠鲁的各种非难,即将伊壁鸠鲁看成一个十足的抄袭者,而又是个蹩脚的抄袭者,正如莱布尼茨所说:“关于这个伟大人物(德谟克利特),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几乎只是伊壁鸠鲁从他那里抄来的,而伊壁鸠鲁又往往不能在他那里抄袭到最好东西。”②马克思在总结二者的差别时说:“这两个人在每一步骤上都是相互对立的。”“而在这些对立中似乎存在这某种颠倒的情况。”③而这种“颠倒的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和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区别,一个关注外界,关注自然;一个退回自身,追求内心平静。所以说,实质上,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自然哲学与伦理学的差别。

其次,马克思总结了伊壁鸠鲁原子论的三种原子运动的形式:原子直线下落运动,原子偏离直线运动,原子相互排斥运动。其中,原子的偏斜运动是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不同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所独具的内容。马克思认为,在伊壁鸠鲁看来,并不是说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才是常态运动,原子的偏斜运动本身也是常态的运动。而且,原子和原子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原子中未出现偏斜的规定之前,原子还根本没有完成。”④可以说,原子之所以被称为独立的原子,正是由于原子进行了偏斜运动,而这种偏斜运动是必然的,不为外在所决定的,而是出于自身的根据作偏斜运动。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运动高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因就在于,在确立原子独立性上,他不但承认物质的规定性,又承认形式的规定性。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体现着的是一种自我意识因素,所以说他们两人的原子论之间的差别的实质是自然哲学同自我意识哲学的差别。

最后,是关于天体的问题。伊壁鸠鲁对于天体的认识不仅仅同德谟克利特,甚至于与整个古希腊哲学都是对立的。他对于传统观点天界的永恒性持否定的态度,试图打破人们对于神灵的迷信和崇拜。延伸到原子论上来看,伊壁鸠鲁是这样为原子下定义的:“原子是具有独立性、个别形式的物质。”⑤所以说原子的概念借助天体得以实现,原子的概念蕴含这彼此矛盾的物质与形式、存在与概念,而正是这种矛盾,自我意识才会形成,从而将原子论的理论形态上升到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论形态。天体理论是伊壁鸠鲁哲学的灵魂,自我意识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核心。

三、对自我意识哲学的拓展性理解

纵观整个博士论文,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异,给予自古希腊以来遭到众多哲学家非难的伊壁鸠鲁以,挖掘出伊壁鸠鲁哲学中蕴含着的自我意识思想,从而揭示了这种自我意识思想的归宿。尽管此时,马克思还没有形成关于唯物史观的思想,但是他的博士论文透露出的自然观,物质观,自我意识思想与以后唯物史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博士论文是我们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一个不可忽视的角度。博士论文的意义还体现在打破了必然的决定论的偶然的选择论。每一个原子都是一个个体,原子的偏斜运动体现了自由的意志,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是自由的。世界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正是因为这种偶然性人才能自由的选择。马克思正是看到伊壁鸠鲁哲学中追求自由,崇尚自由,敢于挑战神灵,挑战命运。这对以后马克思对于全人类的解放以及自由全面平等发展的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尽管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是一个受黑格尔影响的唯心主义者,也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他在自我意识方面是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而在哲学的现实性上是超越了黑格尔的。在对哲学与世界的关系上,马克思提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在作用于世界时,把自己的原则强加给世界,使世界理性化,成为哲学的世界。与此同时,世界与哲学的融合,把自己的时代实质转给了哲学,促使哲学成为世俗化的哲学。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永远具有一个双刃的要求,一方面对着世界,另一方面针对着哲学自身。”⑥正如《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全部哲学思想和秘密的发源地一样,博士论文对于马克思亦是如此。正是博士论文所展示出的独到内涵,才使日后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 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77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士论文;自我意识;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即《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既是一篇借古喻今的著作,又是运用辩证法去分析、把握和评价相关哲学问题的典范,呈现出马克思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的可能性。该论文是否实现了该结合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可否标志着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最早形成?同时,它对于主要属于唯心论立场的马克思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的可能性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及其意图

马克思在写作期间,德国哲学争论焦点有二:一是如何评估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遗产的问题;二是如何评价和把握希腊化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问题。

古罗马哲学在哲学史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前面矗立着恢宏的希腊哲学,后面紧挨着蒙昧的中世纪神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那样,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停止了;希腊化哲学几乎被看着一种同它们的巨大前提很不相称的附加物并把它们与“紊乱”的宗教哲学联系在一起。相反,马克思认为:“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体系为人们所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他们是自我意识哲学家”。波兰学者兹维·罗森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考虑到马克思明确地把亚里士多德同黑格尔同等看待,把青年黑格尔同希腊哲学的自我意识诸学派同等看待的话,……近代才被认为是重复了罗马的历史”。如是,我们不难理解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为何会对希腊化哲学产生持久兴趣——因为他们在古罗马世界看到自己时代的影像,在这些学派中发现了自己哲学活动的原型。

基于此,马克思还发现古罗马哲学倾向于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作为掩护,把新、旧思想揉合在一起,与当时德国哲学现状极为相似。《博士论文》就是要通过典型个案分析达到对希腊化哲学的肖像描述,刻写出哲学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向即“真哲学”和“伪哲学”的发展方向。这一切表明,马克思的研究主题始终是与现实的哲学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即《博士论文》选题是借助解决希腊哲学史的遗留问题来表达他对现实争论的介入,从而使论文以隐喻方式呈现出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对神学的哲学批判潜存着唯物论倾向

从时代关联的视角看,马克思把伊壁鸠鲁哲学从整个古罗马哲学中抽取出来并给予盛誉,不言而喻就是,他视它为“真哲学”发展方向的代表。这样的认识与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密切相关。

在《博士论文》附录中,马克思对宗教神学进行了剖析。他指出,黑格尔对神存在的证明已经做出颠倒性的辩护——隐晦地说出了它“不外是空洞的同语反复”,但是作为“辩护律师”,他不能直接宣布对神的死刑判决。言外之意,人们完全能够从黑格尔的话语中做出明智的判断,因为理性是根本否定神的,非理性才是神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哲学层面揭示了神学本体论的实质是以“现实地想象的东西”作为对神学家而言的“现实的表象”——以为一百个想象出来的塔勒与一百个现实的塔勒等值——神学家的头脑无疑“受到幻想和抽象概念的支配”。

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一致,始终视哲学神学化倾向是对哲学的一种侮辱,是把哲学引上歧途的罪魁祸首,“任何解释都可以接受。只是神话必须加以排除”。这印证《博士论文》序言的说法——把哲学带上宗教法庭是代表着“伪哲学”的发展方向的“神学化的理智对哲学的态度”;它们出于适应宗教需要而给哲学“姣美的身体上披上了一件基督教修女的黑衣”。另一方面,出于对幻想和抽象概念的反感,马克思必然翻转强调以反映客观现实存在原型的“真实表象”(或真实概念)作为真正哲学的评判标准。这也是他对哲学的主观形式的性质保持浓厚兴趣的原因所在。依照这个标准,马克思不仅对注重研究哲学同生活的联系的科本大加赞赏,认为他把握到了“理解希腊哲学的真正历史的钥匙”;而且还深刻地指出,反映了罗马精神的原型的希腊化哲学是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的精神承担者,应该享有充分的精神上的公民权。

不同于鲍威尔等人的“非哲学”的宗教批判方式,马克思立足于对宗教的哲学批判必然强调概念的客观性。认为斯多亚学派为“迷信的和不自由的神秘主义大开方便之门”。马克思选择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立场的伊壁鸠鲁哲学作为论文选题绝非偶然,因为在他看来,“必须紧紧抓住现象,抓住感性知觉”,“从现象出发进而推断出不可见的东西时,神话才会被排除”。这些足以证明《博士论文》的唯物主义倾向随时都可能破茧而出。

(三)马克思对哲学理解潜存着辩证法与唯物论合流的可能

《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观点表明鲍威尔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是极其深沉的。但断言《博士论文》“完全无中断地衔接了鲍威尔”无疑有些夸张。如科尔纽所言,鲍威尔对自我意识的理解是费希特式的——纯粹的主体性原则及其绝对的内在性形式;相反马克思则遵循了黑格尔的理解方式——坚持了“哲学总是思想中所把握的时代”原则。《博士论文》附注指出,“黑格尔对他的体系处于直接的、实体性的关系中,……是一种正在生成的东西”。这即是说,哲学在与现实互动中要求与时俱进——“那么他的学生们应该根据他的内在的本质的意识来说明那个对于他本人具有一种外在的意识形式的东西”。但黑格尔的学生们却在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解上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派别:自由派即青年黑格尔派和实证哲学即老年黑格尔派。马克思发现“两派中的每一派所做的正是对方要做而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两派都是在黑格尔哲学基地上的倒退,所以他对两派都持辩证的否定态度。由于彻底的无神论立场使马克思更认可青年黑格尔学派的观点;但他并没把自己看着是该派成员,而是刻意与之保持住距离。

由此可见,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化征兆只具有局部特征即只把对哲学理解的分歧有意识地公开化了,而把其它分歧则被掩盖起来。这种情形在分化的初步阶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分歧导致结果却是根本性的。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观必然把自我意识绝对化即把主体与客体、思想与现实绝对割裂,走向萨斯形象比喻的“反题辩证法”。相反,马克思尽管肯定伊壁鸠鲁的克服“定在”的抽象个别性,但他批评了他为原子独立性而否定同他物的一切关系——“到处都脱离了限制性的定在”。这种批评对鲍威尔“反题辩证法”也是适用的。不仅如此,整篇《博士论文》对必然与偶然(自由)、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等关系的理解都突破了反题辩证法的界限,重新“回归”到黑格尔那里。

二、辩证法性质与哲学立场的关系的新理解

《博士论文》的主要倾向于思辩的唯心论是毋容置疑的。传统观认为,辩证法的唯物或唯心性质始终是与哲学立场的唯物或者唯心性质保持高度一致的;对辩证法的唯物论地改造是跟随唯物论转变而同步进行的,即它们是发生在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如果这种理解成立,《博士论文》的辩证法属于唯心辩证法范畴;以此类推,德法年鉴时期才可能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起点。不过,我们根据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发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论证过程中事实上处处都唯物地运用了辩证法,尽管这个“唯物”和“辩证法”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如果前面论证有相对的有效性,那么它必然冲击传统观念,即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彻底形成之前,唯物辩证法是可以独自生成的。为此我们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

正面论证。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把哲学理论体系看着是一种由哲学根思维方式、基本思维方式和具体思维方式共同构筑的方法论体系。众所周知,在黑格尔那里,“内容在自身所具有的推动内容前进的辩证法”与其保守的思想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冲突。这表明,辩证法与哲学立场始终存在紧张关系;或者说辩证法作为基本思维方式始终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可能逃逸根本思维方式的束缚而独自发展。这同时表明,辩证法的性质转变与哲学立场的本质转变并非是毫不例外的同步。这样,马克思在根思维方式(哲学立场)属于唯心论而在基本思维方式(辩证法)属于唯物论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反面论证。把辩证法理论性质与哲学立场捆绑起来的做法并不适宜把握辩证法的本性。马克思本人就多次强调辩证法主要是作为一种方法存在。辩证方法区别于其它哲学方法在于“一方面是方法与内容不分,另一方面是由它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总之,这种“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既然辩证法首先是作为一种方法存在,唯心论哲学可以运用它,唯物论哲学也可以运用它。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之间的分殊不是说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辩证法,而是辩证法映现自己“对立统一本质”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因素。

把辩证法与哲学立场捆绑起来的思维方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我们通常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当时科学研究进入到恩格斯所说的“整理材料阶段”,反映在哲学上就是建立“思想体系的时代”。康德的“二律背反”深刻说明运用由知性范畴构成的先验逻辑去把握“自在之物”是不可能的。黑格尔“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无疑符合这一要求。出于建立恢宏的思想体系的需要,黑格尔必然把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辩证法四者统一起来。在这种境况下,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辩证逻辑)只是作为构建思想体系的工具和方法而存在——必然受体系哲学的根本立场规定和制约。

马克思要求以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概念为思维的对象,从现实存在出发理解概念,概念就突显了具体个别性特征。青年黑格尔派则坚持从原有哲学的概念和原则也即是从普遍性概念出发,尽管它们运用的概念不是“虚假的概念”,但却具有抽象规定性的特征,类似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概念——表现为一种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黑格尔派使用的抽象概念与老年黑格尔派使用的虚假概念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与传统理解相反,马克思是由宗教批判(反对虚假概念),进入哲学理解(强调概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再由对特殊性的强调,进入到唯物辩证法范畴。概念辩证法的对象是概念。概念的来源不同,决定着辩证思维的运思程序、范式及其合理性的差异。马克思尽管强调哲学发展是自我意识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过程,但是他分析原子论的程序并非按照抽象概念或一般的原则而进行。因此,辩证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或叙述方法,本身是中性的,它的唯物或唯心的性质并不是完全由哲学观来决定,而在于其运思媒介——概念——的来源是具体(现实)的或是抽象(理论)的。

参考文献:

[1]不同的西方哲学史著作对于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后到新柏拉图主义之前这段哲学史时期的称谓不尽相同,笔者统称“古罗马哲学”。对于希腊化时期内的所谓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特指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派三种哲学)则借用罗素的“希腊化哲学”的叫法。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健词:约翰・杜威 教育哲学 实用主义 儿童教育

一.绪论

约翰・杜威(1859-1952)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研究成果涉及到哲学、教育、社会、政治、道德等各个领域,其中其教育哲学的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也最深。韩国学术界对杜威思想的接触和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近20年来,韩国学界有掀起了研究杜威的热潮,杜威及其教育哲学在韩国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1995年至2015年以来韩国国内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第二,以主题研究结果为依据进行杜威教育哲学研究现状分析;第三,对韩国的杜威研究的进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和主题分析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现状分析

1.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趋势。

由对17篇博士学位论文的主题分析可见,近20年来韩国国内博士学位论文对杜威及其教育哲学的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有关宗教以及对于韩国教育的功过评价没有涉及到之外,几乎囊括了所有有关杜威的研究主题领域。其中,尤其偏重于对于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杜威思想中有关知性和反省式思考、教室民主主义、经验学说的内容都有所涉及。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哲学并不是已经过时的学说或者教育遗产,而是正在影响着、未来也势必会对韩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2.展示了学科间共同研究的可能性。

金研熙(2007)的论文以杜威的艺术论和探求论中的智力思维概念为基础,说明了艺术中所具备的教育性涵义,并探索了知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相互沟通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学科间研究将人文科学的美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学结合起来。金机洙(2008)的论文深入讨论了约翰・杜威的美学经验说,并从美学经验论的角度展开了对音乐教育的教育性研讨。最近学科间共同研究引起了全世界学界的注意,韩国也不例外,多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共同研究正在活跃发展。金研熙的论文从学科间共同研究的角度,为杜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3.杜威教育哲学的新实践。

郑淑子(2012)的论文从哲学咨询的角度分析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经验论中的连续性世界观和相互作用性世界观,探索了实用主义思考训练方法和反省式思考中的哲学咨询的可能性。孙玉周(2014)的论文综合考察了多种哲学咨询方法,并对杜威的反省式思考以及其适用的哲学咨询过程进行分析之后,通过直接的咨询案例探讨了杜威反省式思考理论作为一种哲学咨询方法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两篇论文摆脱了其它千遍一律的杜威教育哲学浅显研究的定式,为杜威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

三.建议

1.有必要重读并彻底理解杜威原著内容。

现在重要的不是杜威教育理论对韩国的影响有多大的问题,而是韩国教育者对于杜威教育理论的真谛究竟理解了多少的问题。杜威的关心领域非常之广,涉及其教育思想的有关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要想正确把握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必要重读杜威原著,并彻底理解杜威原著内容。

2.了解杜威研究的海外动向。

从1995年到2015年20年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只有一篇研究了美国社会对于杜威教育理论的理解。要想深入研究杜威,不仅仅是美国,也要深入了解中国和日本对于杜威的研究研究动向。因为杜威曾于20世纪20年代亲自访问过日本和中国,还做过多次演讲,日本和中国对于杜威的研究不管是从量上来说,还是质上来说,都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

3.对于杜威的研究仍然存在未涉及到的领域。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朱熹;朱子学;英语世界

[中图分类号] B24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1—0034—05

一 引 言

陈荣捷先生1974年发表的“欧美之朱子学”一文,详细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方世界朱子研究的历史和概况,陈先生此文最早以中文发表于1974年《华学月刊》第31卷,页1-23。1976年又以英文发表于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5, No.4, pp.555-577。之后英文文章又收入其198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Chu Hsi: Life and Thought。中文1990年则增加韩国和日本的朱子学研究,以“韩国、日本、欧美之朱子学”为题收入其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的《朱熹》一书。对于我们了解欧美的朱子研究极有帮助。但1980年代迄今,西方的朱子研究又有了3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段时间,西方的朱子学研究既有以往研究方法和侧重的继续,也有一些新的动态。中文世界的朱子学研究者或许未能对此有足够的了解。 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计划曾经于2004年出版了吴展良教授主编的《朱子研究书目新编:1900-2002》,其中包括了英语世界1980年代到2002年的部分书目。笔者2010年夏草成此文,但2011年初才看到司马黛兰(Deborah Sommer)教授撰写的Recent Western Studies of Zhu Xi一文(收入《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吴震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该文对1990年代中期到2008年间英语世界的朱熹研究文献有颇为详细的介绍,但笔者的介绍尤其一些观察与分析,仍与司马黛兰教授有所不同。其间的差异,读者可以自行比较。此外,笔者认为,博士论文往往能够代表某一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因此,本文考察了1980到2010这三十年间英语世界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朱熹的博士论文。而这一部分内容,司马黛兰教授的文章没有包括。有鉴于此,笔者以为本文之作仍有其必要。当然,司马黛兰教授的文章是以英文发表,中文世界的部分读者阅读仍有不便。这也是本文之作可以不废的另一个原因。为收“他山之石”之效,本文即对这三十年间英语世界的朱熹研究状况予略作提示。对于陈荣捷先生遗漏的80年代以前的一些文献,在相关的讨论中本文也会附带一提。这是首先要向读者说明的。

二 概 况

(一)翻译

朱子文献最早的翻译19世纪已经开始。1849年,美国人E. C. Bridgeman(1801-1861),中文名“裨治文”,从《朱子全书》选择有关宇宙、天地、日月、星辰、人物、鸟兽的若干语录,翻译成英文。虽然很少,只有7页,但算是正式从朱子原始文献入手进行翻译的开始。这一点,陈荣捷先生在他的“欧美之朱子学”一文中已经提到,但陈先生文中没有交代裨治文其人的来龙去脉。裨治文其实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一位先驱人物,他曾于1832年5月在广州创办了《中国丛报》,并坚持了20多年。

同样在19世纪,1874年,英国安立甘会传教士Thomas McClatchie(1813-1885)在上海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出版社出版了《儒家的宇宙起源论》。Confucian Cosmogony: a translation of section forty-nine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e philosopher Choo-Foo-Tze.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74.该书是对《朱子全书》四十九卷的翻译,算是英译朱子文献的先驱了。这一点,陈老先生的文章中并没有提到。后来,朱熹的著作一直有英译。当然,最杰出的翻译就是陈荣捷先生本人的工作了。比如,1960年他和狄百瑞教授合作编译《中国传统诸源》一书时,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two volum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0.该书1999年又出版了修订本。就从《朱子全书》中翻译了不少朱子的文献。1963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资料书》,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其中对于朱子的文献更有相当详备的翻译,除了“仁说”、“明道论性说”、“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和“观心说”四篇文献外,更从全书中选了147条,分列“为学”、“存养”、“持敬”、“主静”、“省察”、“知行”、“性情”、“仁”、“理气”、“太极”、“天地”、“鬼神”、“评佛”等条目之下。1967年更是完整地翻译了朱子和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 Reflections on Things at Hand: The Neo

Confucian Anth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80年代以后,朱子文献的翻译仍在进行。这里,我举三个例子:第一是美国史密斯学院教授贾德讷(Daniel Gardner)1990年出版的《朱子语类选译》。Learning to be a Sage: Selections from the Conversations of Master Chu, Arranged Topicall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该书是按照《朱子语类》中不同的主题,包括“小学”、“为学之方”、“知行”、“读书法”等,选择一些语录译成英文。贾德讷1978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宋代的经典:朱子对《大学》的诠释”, The Classics during the Sung: Chu His’s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hsueh. Ph. 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78. 积20余年之功,其翻译是相当信实的。第二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教授尹佩霞(Patricia Ebrey)199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朱子家礼的翻译《朱熹家礼:12世纪中国礼仪行为指南》。 Chu Hsi’s Family Rituals: A Twelfth-century Chinese Manual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appings, Weddings, Funerals, and Ancestral Ri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第三是爱周思(Joseph Adler)2002年出版的朱子《易学启蒙》的翻译。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Classic of Change (I-hsueh Ch’I meng) by Chu Hsi, New York: 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 2002.(二)博士论文

美国的朱熹研究70年代到80年代在陈荣捷和狄百瑞(W. T. deBary)的推动下,有很大的发展,在这20年间有不少博士论文是以朱子为研究对象的,比如刚才提到的1978年 Daniel Gardner在哈佛的博士论文。此外,我再举几个例子:比如1979年Allen John Wittenborn在亚利桑那大学写的关于朱子和《续近思录》的博士论文。The Mind of Chu Hsi: His Philosophy with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One through Five of the Hsü chin-ssu lu,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79.这篇论文主要通过翻译《续近思录》第1到5章,探讨了朱子“心”这一观念的哲学涵义。同年,现任波士顿大学神学院副院长的白诗朗(John Berthrong)在芝加哥大学完成了他有关朱子和陈淳的博士论文。1980年,韩国人金永植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了他的第二篇博士论文,这篇论文是关于朱子自然观的,题为“朱熹的世界观:《朱子全书》中关于自然界的知识”。 The World View of Chu Hsi(1130-1200): Knowledge about Natural World in Chu-tzu chu’an-shu. 他的第一篇博士论文是化学方面的,所以他在写这篇朱子的论文之前,已经是化学博士。这篇论文是运用《朱子全书》的文献,考察朱子的自然观。经过反复的修改,该论文终于在2000年由美国哲学学会出版,题目改为《朱子的自然哲学》。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1130-1200).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00. 该书有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潘文国中译本。1982年,Timothy Phelan在华盛顿大学完成了研究朱子易学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朱子《易学启蒙》一书中蕴含的宇宙论思想。而在1984年,艾周思(Joseph Adler)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完成的博士论文《卜筮与哲学:朱熹对周易的理解》, Divination and Philosophy: Chu Hsi’s Understanding of I-Ching. Ph. D dissertation, UC Santa Barbara, 1984.更是对朱子易学的进一步较为系统的研究。还有,1985年Krill Ole Thompson也在夏威夷大学完成了有关朱子道德哲学的博士论文“朱熹道德哲学的形成探究”。 An Inquiry into the Formation of Chu Hsi’s Mor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Hawaii, 1985.不过,早在60年代,其实已经有关于朱子的博士论文,如谢康伦(Conrad Schriokauer)1960年在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完成的博士论文“朱熹的政治思想与实践”。 The Political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Chu Hsi. Ph.D, Department of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1960.该书不以朱子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而是专门考察朱子的政治思想和实践。这在80年代以前的朱子研究中,是非常少见的一个研究角度。40年后,余英时先生的大书《朱熹的历史世界》,可以说再次另辟蹊径,终于在整个宋代政治文化的广阔脉络中将朱子政治生活的一面完成而深入地呈现了出来。

80年代以来,随着宋明理学在北美研究的相对衰弱,朱子的研究在北美的英语世界中也没有70-80年代那样兴盛,不过,进一步的研究并未中断,并且,关于朱子的研究在趋向上也发生了新的动态。这里,我举两个例子。1991年,Matthew Arnold Levey在芝加哥大学完成了有关朱子批评异端的博士论文“作为新儒家的朱熹:朱熹对异端和儒家传统的批判”,Chu Hsi as a “Neo-Confucian”: Chu Hsi’s Critique of Heterodoxy, Heres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August 1991.他后来也继续有关于朱子的。2000年,韩国人Choi, Du Yol在Drew大学完成了关于朱子哲学和田立克神学比较的博士论文“蒂利希神学和朱熹新儒家哲学中的超越与内在”。 Transcendence and Immanence in Paul Tillich’s Theology and Chi His’s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Ph. D dissertation, Drew University, 2000.该文尤其探讨两人思想中关于超越性和内在性的思想。这一论文的完成,也显示了英语世界关于朱子研究的新的动态。对此,我下面会专门谈一谈。(三)专著

除了翻译和博士论文,最能反映研究状况的,应该是相关专著的出版了。80年代之前,英语世界就已经有不少关于朱子的专著出版。陈荣捷先生在其“欧美的朱子学”中对此已经有所介绍。其中,当然以陈先生本人出版的几部著作贡献最大。

80年代之后,关于朱子的学术专著,继续有佳作出版。譬如:1992年,田浩(Hoyt Tillman)教授在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力作《朱熹的思维世界》。Confucian Discourse and Chu Hsi’s Ascendanc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该书最初有台湾允辰出版社的繁体字版,后来又出版了繁体和简体字的增订版。该书从思想史的角度在宋代儒学的整体脉络中考察了朱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接下来,就是刚才提到的韩国学者金永植2000年出版的《朱熹的自然哲学》。此外,则有两部很有代表性的著作,一是华裔学者已故秦家懿教授2000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朱熹的宗教思想》, The Religious Thought of Chu Hsi.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该书有2010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曹剑波中译本。另一部则是贾德讷200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关于朱子诠释《论语》的研究《朱熹对论语的解读:圣典、注释与经典传统》。 Zhu Xi's Reading of the Analects: Canon, Commentary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这两部书都是晚近英语世界中研究朱子思想的优秀作品,代表了英语世界中朱子研究的最新趋势。关于这一趋势,我们下面会有专门的讨论。

当然,还有一些研究宋明理学的著作,其中也包含有关朱熹思想的讨论。例如,刘述先先生1998年出版的《理解儒家哲学:古典与宋明》,其中就有相当篇幅是关于朱熹的哲学思想。不过,因为刘先生80年代有中文专著研究朱熹。他的朱熹研究,主要还是在中文朱熹研究的脉络中来讨论更为合适。包弼德(Peter Bol)2008年出版了《历史中的新儒学》,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该书有2009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加坡学者王昌伟中译本。其中关于朱熹的讨论也占有相当篇幅。但该书主要是从“政治”、“学术”、“信仰”和“社会”这几个不同的主体探讨理学的不同侧面,朱熹的思想是分散在这些不同的主题之下,而不是集中被讨论的。安靖如(Stephan Angle)2009年出版的《圣境:新儒家哲学的当代意义》, Sagehood: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2009.也有很多地方涉及朱熹,但该书也是按照不同的主题整体性地探讨宋明新儒学,第一部分考察新儒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圣”、“理”、“德”、“和”,第二部分讨论伦理学和心理学,第三部分讨论教育和政治,关于朱熹的思想也是散见于各个主题之下,并没有集中得到处理。我们这里按照出版的时间顺序仅举三例,其余不赘。三 趋势(一)宗教性的研究:一个重要趋势

80年代以前,关于朱子的研究在英语世界中已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态,并不仅仅以朱子的哲学思想为限。这一点,原因之一当然是英语世界的中国哲学研究往往不在哲学系所使然。比如,陈荣捷先生本人对于朱子的研究,就并不限于朱子的观念,而是广泛涉及到了朱子的许多方面。

80年代以来,对于朱子的研究,英语世界中多样化的特征更有进一步的表现。但是,在多样化中,朱子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趋势,值得我们注意。限于篇幅,这里我只以五部书为例,对这一重要趋势稍作提示。

1985年,贾德讷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一部有关朱子和大学的专著《朱熹与大学:新儒家对于儒家经典的反思》。Chu Hsi and the Ta-hseuh: Neo-Confucian Reflection on the Confucian Can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对于儒家“经典”所用的英文翻译不是通常的“classics”,而特别运用了西方宗教学称呼宗教传统中经典的“canon”一词。由题目可见,他主要是从宗教传统而非一般哲学传统解释经典的角度来研究朱子对于《大学》的诠释。

1998年,白诗朗出版了《论创造性:朱熹、怀特海与南乐山的比较》一书。Concerning Creativity: A Comparison of Chu His, Whitehead, and Nevill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按:该书已有中译本,收入安乐哲、杜维明主编、彭国翔执行主编的《海外儒学研究前沿丛书》,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白诗朗不仅是波士顿大学神学院的副院长,也是认同儒学价值的“波士顿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该书以“创造性”这一在西方神学中的重要问题为对象,将过程神学思想源头的怀特海和现代西方神学同时也是“波士顿儒学”另一位代表人物南乐山的思想与朱熹进行比较分析。显然,该书运用的是比较宗教学的研究取径。在这一角度的观照之下,朱熹的相关思想自然呈现出宗教学的面貌。

前面已经提到华裔学者秦家懿(Julia Ching)2000年直接以《朱熹的宗教思想》为题,从宗教学的角度对朱子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诠释。以往那些主要在哲学视野之下检讨的朱子的重要观念,如“太极”、“鬼神”、“性”等,在这本书中,都被秦家懿纳入到宗教学的领域内予以了重新的考察。

2002年,Au Kin Ming出版了关于朱熹和蒂利希的专著《蒂利希与朱熹:关于人类状况的比较研究》。Paul Tillich and Chu Hsi: A Comparison of Their Views of Human Conditions. New York: Peter Lang, 2002. 由题目即可知,该书对于朱熹的研究显然属于比较宗教学的范畴。

而在2003年,在朱熹研究这一领域不断耕耘的贾德讷再接再厉,又出版了一部研究朱熹如何解读《论语》的著作《朱熹对论语的解读:圣典、注解与经典传统》。Zhu Xi's Reading of the Analects: Canon, Commentary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这部书与他1985年出版的书一脉相承,都是用“canon”而非“classics”。显然,这也意味着该书是继续了作者宗教学研究朱子经典诠释的取径和方法。

总之,从以上所举五部专著的例子来看,无不鲜明地显示8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中朱子研究的宗教学方向这一显著特征。

除了这五部书之外,英语世界更有很多从宗教学和比较宗教学的角度研究朱子的论文。譬如,田浩2004年在《东西方哲学》上发表的考察朱子祈祷神明的论文“朱熹对孔子神明的祈祷以及传道的要求”,Zhu Xi's Prayers to the spirit of Confucius and Claim to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Way. Philosophy East & West, 2004. 此前田浩关于这一课题已有中文,见其“朱熹的鬼神观与道统观”,见钟彩钧主编:《朱子学的开展——学术篇》(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2),页247-261。艾周思2008年发表在《道:比较哲学季刊》(Dao: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上的“精神实践:朱熹哲学核心概念的基础”, Zhu Xi’s Spiritual Practice as the Basis of His Central Philosophical Concepts.以及狄百瑞教授老当益壮撰写的“朱熹理学的精神性”, Zhu Xi’s Neo-Confucian Spirituality, in Tu Wei-ming and Mary Evelyn Tucker edt., Confucian Spirituality, Vol. 2, Crossroad, 2004. Confucian Spirituality一书两卷本,汇集了北美老中青三代儒学研究者的论文,本身就是从宗教性角度研究儒学的反映。该书中译也已列入《海外儒学研究前沿丛书》。等等,都是这一新的趋势与动态的反映。(二)研究取向与问题意识的多样化

80年代以前,除了朱子文献的翻译之外,英语世界的朱子研究主要侧重朱子的生平和哲学思想。但是,80年代之后迄今,除了宗教性的研究这一显著趋向之外,朱子研究还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面貌。这里所谓“多样化的面貌”,主要是指当今英语世界的学者从当代西方学界各种问题意识的角度重新审视朱子思想中的相关因素。

当今英语世界对于中国思想的研究,有不少是源于西方学界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意识,而到中国传统中“按图索骥”。这一角度对朱子的研究自然在所难免。例如,在西方性别、身体理论和研究一度兴盛的背景之下,有学者也由此探讨朱熹思想中的这些方面,如秦家懿曾经与1994年在《华裔学志》发表过“宋代哲学家论女性”的论文,Sung Philosophers on Women, Monumental Serica, Vol. 42, pp. 259-274.主要探讨了朱子对于婚礼的态度。在西方目前特别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这一背景下,也有学者致力于探索朱熹思想中这一方面的内容,如日裔学者桑子敏雄(Kuwako Toshio)撰写的“朱熹的环境关联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Environmental Correlation in Chu Hsi, in Mary Evelyn Tucker and John Berthrong ed., 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The Interrelations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按: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The Interrelations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s一书已有中译本,参见彭国翔、张容南译《儒学与生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当然,所谓西方学界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意识,有很多其实的确是一些关涉全球的普遍问题意识。但无可否认,就学术研究本身来说,这些问题意识当中往往反映了英语世界的学术兴趣,与中文世界学者的学术兴趣和关注点有时并不一致。中文世界的研究者面对这一差异时如何恰当地自处,涉及我们了解西方世界相关研究成果的意义问题。这一点,是本文最后要稍稍加以讨论的。

此外,探讨朱子哲学思想之外其他方面内容的研究,如对朱子文学、美学思想的研究,包括白马(Shimmelpfennig)于2005年发表的“两个时代、一个议程:朱熹和王逸的《楚辞》诠释”,还有陈建华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发表的“淫诗:朱熹理学中的自律问题”和“朱熹的诗经诠释学以及有关淫诗的论辩”,前一篇文章是“The ‘licentious Poems’: Poetic Hermeneutics and Problems of Autonomy in Chu His’s NeoConfucianism”, 见Papers on Chinese History1999年春季号,页19-39。后一篇文章是“Zhu Xi’s Poetic Hermeneutics and the Polemics of the ‘licentious Poems’”, 收入涂经怡(Tu Ching-I)主编的《诠释与思想变迁:历史视角中的中国诠释学》(Interpretatio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s: Chinese Hermeneutic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2005)。需要说明的,两文大同小异,第二篇是第一篇的修改版。等等,也同样反映了目前英语世界中朱子研究的多样化特征。(三)意义

最后,我想谈一谈了解西方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一,是必要性。第二,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包括朱子研究在内,当今的中国哲学研究早已不是中国学者的专属,而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业。因此,如果想要在世界范围而非仅仅中文世界的朱子研究中居于前沿,国际性的学术视野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我多年来在有关中国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反省中已经强调再三,笔者的三篇论文:1、“合法性、视域与主体性——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2、“中国哲学研究的三个自觉——以《有无之境》为例”;3、“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再反思——‘援西入中’及其两种模式”。三文俱收入笔者的《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页73-125。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不过,在留意海外尤其英语世界朱子研究的成果时,中文世界的学者需要具有充分的自觉。前已提及,英语世界一些朱子研究的方法和取径,来自于西方学界特定的问题意识以及西方学术氛围下海外学者特有的学术兴趣,有时会脱离中国学术思想史自身的脉络。当然,所谓“中国学术思想史自身的脉络”,也并非一成不变,外来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逐渐也会被吸收到这一脉络之中而变成内在的构成因素。不过,成功吸收外来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前提,是对固有学术思想的问题意识和历史脉络有充分的掌握和深入的了解。而充分掌握并深入了解固有深入学术思想问题意识和历史脉络的前提,则必须是对中国古典文献的长期和身后的浸淫。如此,吸收和消化海外研究的成果时,才不会导致简单套用其方法,使得中国的学术思想沦为被外部理论解释的纯粹材料。这一点,在有关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反省中,笔者也已反复致意。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73-04

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是极富俄罗斯特色的学位设置,攻读副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俄语中称为“研究生”。以下通过在俄罗斯攻读副博士学位的亲身感受,对俄罗斯副博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分别予以介绍。

一、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200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国家教育标准模型》(以下简称《标准模型》)和2002年批准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副博士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制定了以下目标:形成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活动的技能;深入研究某一学科的方法论和理论原理;完善哲学教育,其中包括针对职业活动的哲学教育;完善外语知识,其中包括职业活动所用的外语知识。

1996年《俄罗斯联邦大学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俄罗斯联邦大学后职业教育系统中科学教育和科学干部培养条例》(以下简称《培养条例》)都明确地将培养“科学教育和科学干部”作为大学后职业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俄罗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各行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2008年7月2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科学和科学教育干部联邦定向计划》又提出了为高新技术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就是说,副博士生的职业前景是未来从事高校教学的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高新技术领域从事科研的人员。而且,这些国家的高级人才将来大都要承担未来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养成是其未来职业所必备的技能。

二、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

俄罗斯高校副博士生培养的具体工作由校系两级学术委员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教研室和导师共同负责。其基本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四个方面。

(一)课程学习

重视课程学习和基础训练,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一大特点。

1.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根据2000年《标准模型》和2002年《暂行规定》,副博士生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包含如下部分:教育职业课程、选修课程、教育实践、科研工作、副博士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规定,掌握基本教育大纲和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科学副博士学位的授予的基本条件。

教学课程分教育职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共计980学时。其中,教育职业课程(必修课)共480学时:外语课程100学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课程100学时;专业课程(含专业自选课程)280学时。选修课程共500学时,课程由各高校根据学科专业类别和培养目标确定。一般高校确定两门课程: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信息学。培养高校教师的教育职业技能和做论文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和理论知识(分理论课堂学习和上机操作两部分)。

面授制副博士生基本教学大纲共计156周,其中大纲总学时为20周(1080学时):教育职业课程480学时,选修课程500学时和教育实践100学时;科研和学位论文答辩120周(6480学时)。

俄罗斯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副博士生课程学习的实效,经常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必修课的内容。

2.副博士考试。俄罗斯副博士考试指的是1998年《培养条例》和2000年《标准模型》所规定的教育职业课程(必修课)——专业课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哲学)和外语的国家考试。

俄罗斯联邦教育部2004年2月17日了《关于批准副博士考试科目的命令》。命令根据2002年《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第13款“科学副博士学位申请人应通过由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确定和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批准的相关副博士考试科目”,废止了1998年《培养条例》第79条。将第79条“副博士考试科目设置为:专业课、哲学和外语”修订为“科学副博士学位申请人应通过副博士考试科目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外语和按学位论文课题设置的专业课程”。该命令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生效。副博士考试包括以下三门课程的考试:

(1)专业课程考试。专业课程的副博士考试大纲由两部分组成:经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批准的,由相关领域的重点高校和科研组织制定的标准大纲和由相关教研室制定的补充大纲。补充大纲包含该学科的新领域、与副博士生科研方向相关的领域,以及学科的最新成就和最新文献。考试目的是考查副博士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职业素养水平。

(2)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考试。俄罗斯高校的哲学课程实行按学科专业分别授课。一般分成自然科学哲学、人文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三个大类,副博士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自选听课,课堂讨论课也按三个大类分班研讨。只有在撰写的“科学史专题报告”通过后,才允许参加考试。专题报告的评分计入副博士哲学考试总分中。专题报告的选题要求选择与本人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课程史有关。

(3)外语考试”。大纲对外语副博士考试的要求是:能阅读现代外语原文专业文献;能以翻译和摘要的形式从外语文献中提取信息;能用外语撰写与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的科学报告;能用外语就所学专业进行座谈。参加副博士外语考试前需完成和达到:书面翻译150页的专业外语文献,并能将其中的任何片段口译成俄语;提交阅读文献时所做的术语汇编;就已读文献准备外语摘要报告(A4格式纸张2个印张);通过专业外语原文的书面翻译检查。完成以上任务后,由外语教师作出是否允许其参加副博士外语考试结论。书面翻译需上交给考试委员会留存。译文的评分计人在副博士考试总分中。外语考试包括:借助外语词典阅读专业方面的原文并译成俄文,篇幅为2000印刷符号,完成时间为45-60分钟;不用词典快速阅读专业方面的学术文章,篇幅为1200印刷符号,准备时间为20分钟,检查形式为用外语做概述;用外语同主考人交谈论文选题。

(二)科学研究

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将科研和学位论文研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又一大特点。

科研训练是副博士生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促使其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创新能力,以及在未来工作中的再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对申请答辩学位论文的要求非常严苛,要求所撰写的学位论文必须具有科学

创新性,必须处于所研究学科领域的前沿,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要具有实践价值;研究视角要广,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学科研究方法要扎实。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学位论文内容的主要部分应在各类正式学术期刊上发表,而且必须要在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规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后才能参加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为此,俄罗斯联邦政府和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和加强副博士生的科研活动。

1.副博士生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副博士生与论文研究相关的科研活动的内容较为宽泛,一般包含如下方面:按论文选题,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广泛查询、搜集和研究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国内外科学文献,制作文献索引卡片;研究和掌握一般科研方法和学科研究方法,确定和使用论文研究拟将使用的科研方法;撰写专题报告,参加教研室的教研和学术专题研讨会;参加本学科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和科研学术竞赛活动;旁听其他副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撰写和发表与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与预答辩评论员、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指定的评论员、学位论文答辩组织单位、委员会的专家等就论文研究和撰写进行沟通和请教;准备学位论文预答辩;准备学位论文答辩。

2.制定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保证副博士生的科研训练时间。2000年《标准模型》规定,副博士生用于科研训练、撰写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是120周(6480小时),其中科研训练112周(科研工作60周、撰写学位论文52周),学位论文答辩8周。2002年的《暂行规定》对科研训练、学位论文的答辩的时间分配做一些调整,科研训练由112周改为110周,学位论文答辩由8周改为10周。科研和课程学习时间分配比例为6.6:1。由此可见,科研和学位论文研究在副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3.国家科研计划对定向副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机会。2008年7月2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的科学和科学教育干部联邦专项计划》对毕业后定向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副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机会,决定在2009-2012年每年选取500个左右科研项目,由科研教育中心的定向研究生来完成(自然科学领域占40%,技术科学领域占40%,人文科学领域10%,高科技经济部门不少于10%)。项目完成期为2年。每个科研项目费用为一年50万卢布,联邦预算共计拨款20亿卢布。

4.提高学位论文答辩的门槛。2002年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关于批准统一学位学衔目录和关于学位授予程序条例》规定学位论文的主要成果必须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将核心学术期刊目录作为国家保证学位论文学术水准的一个管理工具。要求副博士生至少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与本人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

(三)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第三大特色。

副博士生的教学实践包括下列内容:研究教学计划;熟悉高校教学教育过程的组织;参加科学方法咨询;在旁听本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过程中研究有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听课和进行课程分析;研究和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法;独立授课(讲座、课堂讨论、实践、实验室课程),自我分析;指导大学生科研和实践。

副博士生教学实践的总学时数为100小时,其中包括:50小时的理论学习、备课、教学法研究、听课和课程分析、科学方法咨询;50小时的课堂实-践(讲座、课堂讨论、实验室工作),指导大学生各种类型的实践等。

此外,辅修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也可视为通过“教学实践”。2000年的《标准模型》为使副博士生获得补充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在其培养过程中加入了600学时的选修课程。2001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批准了新的《“高等学校教师”补充技能培训内容和水准国家最低要求》,规定总培训学时为1080小时(其中540小时为课堂授课)。培训包括人类心理学、教育学、学科历史和哲学、相关学科的方法论、科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职业定向培训技术、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系统的组织原理、外语、职业演讲辩论和交往训练。普通职业课程320学时,专业课程520学时,理论培训总时数为840小时。实践部分:教学实习(讲课、课堂讨论、实习和实践)、国家考试、资格考试和答辩。副博士生的辅修教育课程设置十分正规,要求也非常严格,对能力素质考试和毕业论文都有详细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辅修学习的质量和辅修证书的权威性。

(四)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是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衡量副博士生培养质量高低和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俄罗斯副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是与副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同步进行的。第一学年学生需要专注于课程学习和教学培训,以及需要按时通过副博士最低限度考试,因此,第一学年基本上是在做一些论文撰写的前期基础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和阅读所研究课题的背景资料、制作文献资料索引卡片、整理归类论文研究对象的实际数据、选择论文的研究方法、构思论文撰写的框架等。而真正的论文撰写工作是从第二学年正式开始的,导师也是从第二学年开始才将主要精力转入其所负责培养的副博士生的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副博士学位论文在通过了教研室组织的预答辩之后即标志着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的结束,副博士生可开始做正式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预答辩对于副博士生来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副博士生如果能顺利通过预答辩,之后三个月内即可进行学位论文的正式答辩。

1.学位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副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一般由下列步骤组成: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检索参考文献;制作文献卡片箱和卡片;研究文献和遴选实际材料;着手撰写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是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学术研究经验的结晶。在俄罗斯副博士生的选题一般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导师先拟定若干题目,分配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经与导师商议以后确定选题;第二种情况是由副博士生先在个人科研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探究独立设计课题,经与导师商议以后确定选题。副博士生在被录取进入研究生部学习后一年内确定学位论文选题,选题须经教研室会议研究通过,教研室主任签字确认,报经校学术委员会批准并以教研室会议纪要的文件形式确定下来。选题一经确定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得更改。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填补空白性选题。所选课题未经前人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二是拓展性选题。所选课题前人虽有研究,但研究成果较少,或仅有零星文章见诸报刊;或前人仅进行了部分、局部和几个侧面的研究,所选课题研究对原有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拓展和加深,并作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

究。三是总结超越性选题。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在针对所选课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域研究的侧重点和局限性,在前人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总结性的研究。但又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能够根据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创新,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

3.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副博士生和导师的共同工作是从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开始的。个人工作计划是研究生部的一份基本的指导性文件,它详细记录了副博士生学习的专业、内容、范围、期限和学业评价、学位论文选题等情况。要求副博士生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来撰写论文,按时完成阶段性任务。

4.学位论文的答辩。在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在严格按照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每年“公告”规定的格式要求装帧好学位论文之后,即可进入学位论文的答辩的准备程序:在学位论文完成地点的预答辩;制作学位论文提要册;向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送审学位论文,印制和寄送学位论文提要册;准备学位论文的答辩。

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在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会议上公开进行。按照规定,正式评论员必须出席学位论文的答辩。但在就学位论文提交正面评语的评论员中的其中一位因正当理由缺席的情况下,答辩可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会议上可宣读缺席评论员的评语原文。在参加会议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人数超过2/3以上,所答辩副博士学位论文专业方向有两位科学博士以上的情况下,学位答辩委员会会议被认为是全权的。如果参加会议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2/3投赞同票,则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学位授予的决定被认为是全权的。

5.学位授予。根据《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条例》规定,委员会设置主席、副主席、学术秘书和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委员由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有权:派自己的代表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会议审核学位论文;在学位申请者在场或不在场的情况下审核论文;邀请学位申请者、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或准备补充结论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领导、正式评论员、导师和学术咨询专家、学位论文评阅组织的代表参加评审委员会的会议;在需要的情况下推荐学位论文正式评论员;在设有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织中召开巡回会议。

学位申请者在完成答辩以后,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须向俄罗斯最高评定委员会提交送审学位申请者的相关文件。俄罗斯联邦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在收到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所提交的文件后,根据2002年1月3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第74号决议批准的《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情况进行审核。根据《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第37款规定,正常情况下,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科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和学位授予期限不超过8个月,对科学副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和学位授予期限一般不超过4个月。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9篇

Creative Achievement of Aesthetic Culture Study

―Introduction and Criticism to Aesthetic Existence

ZHONG Cheng-xiang

傅守祥博士的新著《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出版了,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审美文化研究领域很有实力的一项创新性成果。

这部专著起始于他的博士论文《欢乐诗学》,是他师从浙江大学T岱先生攻读文艺美学博士学位,凝聚四年心血铸就的,论文在盲审以及答辩时颇受好评;之后,他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把形而上的学理思辩与形而下的现实审美文化思潮的演进紧密结合,潜心深钻细研,再费两载功夫,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而完成了题为《审美文化与审美范式研究》的博士后工作报告。守祥博士也因这项连续性研究而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的立项资助,出版时定名为《审美化生存》。

我作为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有幸先睹为快,不仅深受启发,而且感慨万端。在物欲横流、世风浮躁,学术规范也受到猛烈冲击的当下,能如守祥者一方面以学子之孜孜求学态度,排除干扰,甘于清贫,坐冷板凳,做真学问,另一方面又怀赤子之满腔热忱,忧患天下,关注人类圣洁的精神家园的坚守,真是难能可贵,令吾辈肃然起敬。我衷心地祝愿他终生坚守住党和人民培养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神圣职责、人格良知和学术操守,再接再厉,奋进不止,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贡献微力。

守祥的这篇学理性、现实性极强的研究著作,我最称道的是有思想、有见解,其思维的锐敏和见地的独到,构成它基本的学术品格。面对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强势,尤其是现代化电子技术普及引发的信息革命,人类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人文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多少专家学者和志士仁人都对此密切关注甚至忧虑重重。守祥作为知识分子的后起之秀,直面这种严峻现实,以深邃的理论眼光旗帜鲜明地指出这种受制于市场逻辑的大众审美文化“加剧了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延留了主客二分的精神困惑,消解了人文价值与审美意识的传统影响”。他主张进行一场“审美观念的探险”,目标是建设“新的美学范式与审美理念”――

研究资本与技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深层影响,透析“艺术终结”与“哲学终结”的内在背景,确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意义与普遍价值尤其是对当代文化生态平衡的长远影响,调整视角从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转入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从哲学纵向超越的思维转入重视横向超越的想象、从封闭的本质论诗学走向开放的体验论诗学,剖析大众文化审美理念的文化美学、身体美学表现及其欢乐诗学构造,辨析审美泛化的形而下之轻与审美现代性的人性解放之重,以天人相通的感性想象和灌注价值理性的审美批判制衡技术理性与市场逻辑引导的轻薄与狂嚣。

这段话,概念叠加,内蕴厚重,可以看作是守祥从事“大众文化审美研究与哲学批判”的宗旨。其间的思想锋芒和学理色彩,令我想起了前辈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生前与熊十力先生对话的一句名言,十力先生深沉叹曰:“我想今后人们都不会思想了。”此语力透万钧,启人深思,在某种程度上已为今之现实证实,不幸而言中。但,有守祥们在,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之思便能代代相传,足可告慰前辈哲人的在天之灵!

守祥之所以能在这部论著中出思想、出创见,在我看来,是以他的哲学修养和思维品格为坚实基础的。时下艺术学学界,空前活跃,成就斐然,问题也不少。而诸多问题,追本寻源,恐怕根子都出在艺术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的片面性上。同志当年就曾精辟指出过我们民族存在的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痼疾:“形而上学猖獗。”在对日趋多样化、世俗化的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现象的抽象概括、分析研究中,那种缺乏艺术哲学层面的宏观审美价值的准确判断的大智慧、却津津乐道于形式层面细枝末节的小聪明的论著,时有所见。理性思维的失之毫厘,往往导致艺术创作实践的谬以千里。此类教训,极为深刻。守祥在他的同辈青年学者中,颇具哲学思维优势。这当然与他先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后研究艺术学审美文化的特殊的学术经历有关,与他师从哲学家、美学家叶秀山、徐岱先生有关。他分析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和审美范式,在思维方法上既注重一分为二,执其两端,又辨证权衡,分析利弊,取法乎中,最终做出入理入情的和谐判断。譬如,一方面,他大胆肯定了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在“从传统的神性体悟到现代的世俗消费、从经典的艺术美到当下的体验的变迁过程中”具有的积极因素(一是“克服大众的认同焦虑、充实大众的文化生活、带来现代社会可能的审美解放尤其是感性的视觉革命”,二是“结束文化的长期禁锢及颠覆大一统的文化格局、实现政治祛魅、转向市场逻辑为核心理念的世俗化”,三是“为哲学的‘横向’转向――从重思维转向重想象、从纵向超越到横向超越――提供了新的文本佐证和文化实验场”);另一方面,他又尖锐批判了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已经出现的低俗化倾向等消极因素,认为“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是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情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纬度的意义追求,既渴望审美愉悦的欢乐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纬度的精神提升”,“失却了审美精神与人文理想制衡的文化权利是可怕的,文化陷入经济单边主义和商业实用主义是危险的”,必须靠“在对当代人的生存活动的解读中强化美学介入现实的力量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来防止可能产生的“非人化与物化”倾向。这见地,即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靠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靠艺术把人的境界“养”高。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乃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

哲学博士论文范文第10篇

葛瑞汉教授( angus charles graham,1919-1991 )是当代英国汉学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1946年他就读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1949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古汉语讲师。1953年葛瑞汉以研究程明道与程伊川的博士论文自伦敦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葛瑞汉热心于漫步讲学,周游世界。他曾以访问学者、客座教授身份讲学于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如:香港大学(1954─1955年)、耶鲁大学(1966─1967年)、密歇根大学(1970年)、康耐尔人文学会(1972─1973年)、 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4─1986年)、台湾清华大学(1987年)、布朗大学(1988年)和夏威夷大学(1989─1990年)。1971年葛瑞汉取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古汉语教授职位后在该位置任教十三年,成为当时伦敦大学最富盛名的中国学研究专家。1981年葛瑞汉当选为英国(文史哲)研究院院士。

葛瑞汉的中国学研究主要涉及对宋学家程氏二兄弟的哲学思想和对中国古代先秦哲学思想的研究。他在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作有《中国两位哲学家:程明道与程伊川》(1958)、《理性与自然》(1985)、《中国哲学与哲学文献研究》(1986)、《阴阳与关联思维的本质》(1986)、《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1989)、《理性中的非理性》(1992)。除对古代中国哲学的精湛研究外,葛瑞汉还热心于翻译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与古典诗词,出版了大量高质量的译作,最具代表性的有《庄子·内七篇和外篇选》(1981)、《列子译注》(1960)、《晚唐诗》(1965)、《西湖诗选》(1987)。

葛瑞汉对宋学家程颢(程明道)、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颐(程伊川)的哲学思想很有研究。他在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对这两位著名哲学家的思想产生浓厚兴趣,后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葛瑞汉1953年6月向伦敦大学提交其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两位哲学家:程明道与程伊川》,后又得到亚非学院的资助于1954-1955年在香港和日本游学一年。获得新资料后,葛瑞汉重新对博士论文初稿进行了修改,所成专著于1958年在英国正式出版。这本书为那些初次遇到中国十一世纪哲学思想挑战的学子们标明了起点,成为致力于这一思想研究领域的东西方学者的必读文献。该书以西方学者特有的视角,对二程的理学思想作了精湛研究。其特点有三:一是分疏了程明道与程伊川的理学范畴体系,阐明了这些范畴的意蕴;二是考究了程明道与程伊川哲学的源流,揭示了两种哲学的特质;三是比较了中国与欧洲哲学之异同,突出了二者之“异”。这部书不仅对新儒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作为研究北宋时期程明道、程伊川两位哲学家思想的最清晰、最全面的英文文献,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葛瑞汉最为重要的汉学名著是《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该书从西方学者的视野出发,全面诠释了从孔子到荀子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哲学思想。中国学者李学勤在《论道者》中文版代序中指出的:在此之前,英国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生主要从卜德教授的英译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得到有关中国哲学研究的材料,《论道者》的出版改变了这一窘迫状况。《论道者》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天命秩序的崩溃”,葛瑞汉论述了孔子、墨子、杨朱学派、惠施与公孙龙等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思想;第二部分为“从社会危机到形而上学危机:天人相分”,葛瑞汉首先论述了从孔子到孟子时期的政府、人性问题和儒家两部经典《大学》与《中庸》,其次论述了从墨子到后墨:理性功利原则的道德再锤炼;最后论述了从杨朱学派到道家庄子返归自然以顺天的哲学思想。第三部分名为“天人分途”,分别论述了道家老子、儒家荀子和法家不同的治国理念,并对世袭君主制进行了批判,对中国无政府主义问题和道家《庄子》的原始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评述。第四部分“帝国与天人的再统一”,论述了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周易等中国古代宇宙论,分析了杂家学说及其儒学的胜利。

葛瑞汉对中国哲学的特点有较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思维和方式倾向于相互依存,而不是各自独立;整中有分,而不是部分的集合;对立的双方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矛盾;万物是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看重物之用,而不是物之质;关心相互感应,而不是因果关系。葛瑞汉《论道者》可说是他平生研究先秦哲学思想的总结,此书一经出版便赢得汉学界高度赞誉。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评论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学派研究的最使人兴奋和最具洞察力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葛瑞汉对儒家和墨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述了庄子和道家学说,讨论了像公孙龙这样的中国古代逻辑学家。李约瑟将葛瑞汉这部专著称为一部令人着迷的书。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赫伯特·芬加雷特教授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可读性与权威性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一部具有哲学原创性,敏锐性与深刻洞悉的著作,并声称它定会在未来很多年成为后世学者偏爱的学术指南和激发学术发展的主要资源,并将长期居于核心地位。美国马里兰大学罗思文教授认为此书是葛瑞汉在汉学、语言学和哲学交汇处卓越学识的顶点。这部专著必将成为中国哲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其比较哲学中的许多独创观点必将为交叉文化研究的学者广为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