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简要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德育的结合

【摘 要】思想政治课既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内容,又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本文从德育与教材相结合、德育与时政相结合和德育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三方面简要分析了如何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德育工作 政治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118-02

思想政治不仅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还是一门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其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素质的综合性课程。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思想政治课既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内容,又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也要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通常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途径,接受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做到个人的自觉履行。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下列“三项结合”将有助于政治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情感的同步激发,并在课后也能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

一 德育与教材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的新教材,相较于传统教材在思想性、趣味性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其中,有的教材本身就涉及德育内容。如政治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多样的消费、企业与劳动者、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就涉及当下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消费观、就业观、营销观等价值观念,是较为明显的德育教材。

而作为政治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教材,结合学生平时的实践活动和心理状态,适当地拟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体会到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且折射出不同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最终能明确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性。

全文阅读

浅谈强化高中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分析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提出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高中政治课 德育 学生

新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可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有育人的责任,但是不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应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同时大众传媒良莠混杂,面对着迅速的社会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影响,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因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急需加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多年,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根据和尺度。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过分重视考试成绩,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却被忽略了。

全文阅读

德国德育对我国德育教学的启发

[摘要]对德国的德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德育的整体目标,提出注重隐性课程和社会化教育、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充分运用现代化传媒技术、开展具有制度性的政治教育等策略,以推动职校德育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德国德育模式;德育教学;职业院校

二战结束以来,德国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并依靠自身深厚的教育经验和完善的教育系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由于国情差异,德国德育模式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别,职业院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校德育的目标,积极借鉴德国在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一、注重隐性课程和社会化教育

隐性课程所具有的隐蔽性、渗透性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某种思想观念的接受度,从而达到学校预期的教育效果。德国十分重视隐性灌输教育,在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独立的思想政治课程,而是将德育内容融入到伦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课程之中。这些课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能有效避免学生对德育的心理抵触。同时,德国学校还十分重视提高德育的社会化和实践化。政治社会化(PoliticalSocialization)是社会成员通过参加政治实践活动而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价值与能力,并逐步形成政治观念、态度和立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成员和政治系统之间互相影响的互动性过程,是国家政治文化向社会传播的重要过程。我们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可借鉴这一方式,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或团体进行合作,邀请这些组织到学校以交流会、讨论会、竞赛活动以及展览等方式传播思想政治理念,以实现思想教育的目标。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各类志愿活动,或在“工学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德育实践任务。这能够让职校学生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下积累思想政治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这些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的课程和社会实践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有利于职校学生自发形成健康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

德国的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并以部门的形式将其心理辅导功能固定下来,建立正规的工作制度、发展规划、服务流程和经费预算等。同时,德国学校在聘任心理辅导工作者时有较为严谨的要求,不仅要获得心理学专业学位,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而且须在岗前接受专业、严格的心理培训,并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才能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在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下,德国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时间安排进行预约,接受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生活引导、就业咨询等服务。我们在开展德育教学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尤其是部分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迷惘、灰心等消极情绪,不利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应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条件,主动开展各类心理教学活动,通过讲座、展览、比赛、交流会等推广心理知识,引导职校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工学结合等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道德敏感问题和社会矛盾问题,并找到正确、有效的应对方法。通过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职业院校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正视并化解心理障碍,有利于德育教学内容的落实。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传媒技术

全文阅读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 要: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个的重要成果,是精神分析理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潜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引导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区分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心理特征等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个新的交叉学科正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他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其精神分析理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他提出了人的精神活动主要包含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即“二部人格结构”,他是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潜意识是弗洛伊德早期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他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欲望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它们并没有被消灭,而是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着,正是这种潜意识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它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影响着人的言行。前意识则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是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的作用是审查无意识,控制潜意识的冲动和欲望进入意识领域。意识指的就是个体能清醒知觉的主观经验,是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并在这个过程中压抑性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它处于心理的深层。

弗洛伊德在他晚期的著作《自我与伊底》中,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原始的和与生俱来的,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本我的过程是无意识的,不顾伦理道德和外部环境的冲突与危机,只是逃避痛苦,追求本能的满足。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监督和压抑着本我,把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既对本我的非理望进行压抑和控制,又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而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和在道德教化与控制下形成的道德良知,主要的功能就是按照至善原则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妥协,只有它们处于动态的平衡中,才能够保证人格和道德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潜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全文阅读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启示

摘 要: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上来看,它启发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学生自主性,打造民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坚持普遍价值导向,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尔伯格;哲学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典范,他对道德教育的研究推动了美国的道德教育,他的道德认知发展建立在道德哲学的基础之上,这使得他的理论具有系统性。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探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启示。

一、尊重学生自主性,打造民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承认人都是天生的道德哲学家,每个人对道德问题都能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因此,它反对浪漫主义和文化传递论主张的灌输教育,坚持进步主义的教育哲学,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在尊重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基础上的个体和社会情境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人的内在潜能的发挥,也不是对既有规则的学习。这种进步主义的教育哲学前提就是主张人的自由和发展。它把个体能自主的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和选择当作道德教育的出发点。这种教育思想在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策略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团体中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都有对集体的各种事情自主表达看法的权利,强调通过学生的民主参与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在实行公正团体策略的集体中到处洋溢着民主的芳香。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大多是“灌输式”的填鸭式教学,它过分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绝对服从,抹杀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这种教育方式在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对塑造具有无产阶级政治思想觉悟的大众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的个性的增长,人们对民主、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种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抵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响应人们的要求,力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平等地进行交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实现必须以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为前提,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敢于表达对思想道德问题的看法,尊重他们的选择,然后可以根据他们实际的思想道德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只有尊重受教育者的这种自主性,才能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展示个性,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内在需求,让他们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学习,从而变专断的教育为民主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进行自主性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而言的,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思想道德伦理知识、思想道德判断能力的缺陷,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学习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提高思想道德判断能力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引起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思想政治品德发展与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水准的差距,产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品德水平的需求和动机;其次,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但不要规定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目标,而是由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监控,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引导学生向着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

二、坚持普遍价值导向,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全文阅读

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师德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师德现状存在育人理念较淡薄、心理定位较模糊、服务意识待提升等问题。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视角下,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层行政人员的师德建设:引导培训,将育人意识提高到自觉层面;强化素质,用高质量服务水准取信于学生;搭建平台,拉近基层行政人员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关键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师德建设;全方位育人

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职能,高校知识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属性决定了其核心任务是育人。近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队伍是高校实现育人功能的主体,他们的师德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提及高校教师队伍,我们通常会将其等同于高校教学科研系列的专任教师,而高校行政人员因其工作职能的服务性、从属性常常被划分在高校教师队伍之外。而现实情况是,高校行政人员担当着高校行政管理、教学服务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在高校各项具体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综合协调与桥梁纽带作用,在教师队伍中的数量及作用不容忽视。本文所探讨的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指高等院校中科级及以下管理人员,以及二级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者。他们是面向教学、科研的一线管理者和服务者,他们的言行德行、师德风貌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在和深远的。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视角下,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师德建设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师德现状

“师德”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而言,是指他们在从事教学、科研一线管理和服务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品质。当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师德现状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随着高校职能的多样化、内涵化,行政工作的精细化、复杂化,以及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开放化,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一)育人理念较淡薄

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对大学概念的定义得到许多人的认同。的确,学者、教师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支撑一所高校的基石。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而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只是做好沟通协调服务事宜,不直接上讲台,不直接教育学生,对自己也是育人主体这一意识比较淡薄,淡化了自己是育人主体的角色,从而降低了自我师德标准。但实际情况是,基层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都会与学生发生直接和间接接触,他们的工作作风、言谈举止、气质修养和道德水准都会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心理定位较模糊

全文阅读

分析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摘要: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的构建与优化也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如今,构建和优化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建;优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人类道德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关联,二者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有助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却有阻碍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

作用。为此,我们首先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而来促进人类心灵和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影响环境的有利因素甚至是吧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使思

想政治教育在环境的作用下能积极自觉,进而充分发挥其影响力。

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必要性

1.1对人的思想品德具有规范约束作用

全文阅读

积极德育: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

摘 要:积极德育是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及其模式的深刻反思。积极德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并调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形成合力。积极德育的实施在当前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展望德育未来走向,积极德育是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的一种崭新模式。

关键词:积极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12-2485(2013)06-001-00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方向指引功能都被格外地强调和重视,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育者认为只要目标方向正确了,那么受教育者自然会在前进的路上风雨兼程。然而,现实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中有许多有形或无形的阻碍令行进中的年轻人步履维艰,甚至踯躅不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应该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更应该充分发挥其正能量,即形成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影响并带动大学生克服困难、乐观主动地向目标迈进。积极德育是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的一种崭新模式,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1 积极德育的提出

积极德育的构想缘于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及其模式的深刻反思。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及在各国的盛行为积极德育的构建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撑,而我国部分地区所开展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构成了积极德育的现实依托。

1.1 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检验,经过完善并最终指导实践取得实际效果的过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仍广泛存在。理论研究成了书斋里的文字推敲,实践则成为盲人摸象般的自成一体。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机结合,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游离于虚实之间。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迫切要求一种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剂”,也同时需要一种将理论学说转化成应用价值的“催化剂”。而积极德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模式,其提出的意义在于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既明确方向,也提供力量。

全文阅读

如何正确对待学校德育中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关系

【摘 要】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前提,但学校德育低效问题,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问题。原因主要是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因此转变德育功利化,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

【关键词】 德育 道德教育 政治教育 关系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前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但德育的开展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德育的低效甚至无效,成为当今学校德育教育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学校德育低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了哪些不良后果呢?

一、学校德育的缺乏理性思考

面对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方法主要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教育家檀传室在《德育美学观探讨》中曾论述“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学校德育经常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二、学校德育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德育往往被功利主义所操纵;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在上级组织的要求下,强制性的执行“学雷锋,讲奉献”,大肆宣扬和学习,随着三月的结束,这样的德育教育也就随着春风消逝了。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化,把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的需求的盲从;或者从领导个人立场出发,把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 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了“小品德”。因此,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全文阅读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是当今学校德育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的表现及后果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注: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教育研究》1989年第4期。)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聚焦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注:檀传室:《德育美学观探讨》,《南京师大1996年博士论文集》第4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它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益服从个利益。”(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而本文所说的功利化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2.学校德育功利化的表现。首先,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化;或者干脆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了“小德”;同样把德育只理解为道德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就会忽略了“大德”,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更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历史的惩罚。

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首先,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由于过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德育时,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问题的普遍失敏现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由此,很难形成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国民基础道德。

其次,它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政治是一种带有很强权威性的领域,人们无法对其掉以轻心。而当政治影响全面地向社会进行强制渗透时,处于对切身利益的关注与忧虑,人们就会十分敏感和谨慎地对待政治问题。长此以往,人们对政治问题普遍产生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政治热忱和参与意识,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