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找春天教案

找春天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寻找回来的春天——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如雪,初三四班的一名学生。

她的家庭优越,父母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父亲在乡政府工作,母亲在本乡一所小学任教,家里日常生活除了有父母照料外,还有爷爷奶奶的照看。孩子对家庭生活的描述,充满温馨与安宁。父亲更是孩子心中的偶像,面对困难时,她都以父亲当年求学和工作的经历激励自己。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如雪变了。眼神中藏着哀伤,心事重重。尽管她闲暇时仍和同学嬉闹,甚至表现得比往常还要快乐。

不经意地找如雪的好友聊天,但是她似乎和自己的闺蜜也没透露;我试图在日常的接触中努力不露痕迹地从如雪的身上了解情况,也没有突破口。

这是一个她拼命要守住的秘密,一个她已经承受不起的秘密,连最信任的老师、多年的朋友都不能说的秘密。

直觉告诉我,不是早恋,而且对于孩子来说,很严重,心理受伤的程度超出了她自我修复的能力。

打电话给如雪的父亲,虽然没有明确告诉我为什么,我多少已经了解到问题的端倪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出现了问题。

全文阅读

春风吹过我心田

案例描述:

刚刚走上班主任工作的我,就赶上了课程实验,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好重。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改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从原来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如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向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成为我研究语文教学的一个主攻方向。

引 子

不知不觉春天已悄悄的来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天是星期三,一大早太阳就露出它红彤彤的笑脸,也许是天气好的缘故,孩子们也显得格外精神,一个个如刚出笼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围在我身边,给我讲述着他们在路上见到的人或事。一个孩子大声说:“老师,今天我上学来的时候,发现路边的小草钻出来了。”他那激动的表情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他的一句话,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有的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现在天气还很冷,小草没钻出来。为了解决孩子们的这个矛盾,我临时决定把早自习改到操场上,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去找春天。孩子们欢呼着跑出教室。春天来了!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寻找春天的欢乐之中。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我把语文课调到了第一节,结合《春天的手》一课,开展了“春天来了”的汇报会。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观察的更是细致:无论是自然界的变化,还是人的穿着打扮,一个微小的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讨论之后,我引入了对课文的学习。小朋友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除了我们说到的这些,春天还有什么变化呢?我边问边在黑板上写了“春天的手”四个字,孩子们都赶紧打开书去寻找答案。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完课文之后,有的孩子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以为他们找到了答案,可是当我叫到李睿回答时,他却问:“春天的手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我们的汇报会变成了讨论会。孩子们各抒己见,小班长乌日娜说:春天的手就是春风。识字大王武思乔说:春天的手就是春天的阳光。小杠头周玄叶说:那不一定,春天的手还可能是春雨呢!我站在一边,认真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我没有给他们所谓的答案,但是孩子们已经从中悟出了“春天的手”的含义。

教学活动就在这样的讨论中进行着,他们似乎忘记了“我”——老师的存在,自己不断的提出问题,其他的孩子都尽心尽力去帮助他解决。看着他们的表情从疑惑到开心,还有帮助别人后的喜悦,我感到这节课他们已经不再需要我了,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方法。而我,成为了他们的忠实听众,在精彩之处以掌声向他们祝贺。

韩雪问到“大地一片新绿”是什么意思时,一向不爱发言的李艳钊把手举的高高的,我赶紧向学生建议让他帮韩雪解决这个问题。只见他不慌不忙的站起来,面带微笑说:“新绿就是小草刚从地下钻出来,是新长出来的,而且连成一片就象地毯一样,小朋友们可以在上面做游戏。”学生们听了,都主动鼓起掌来,那掌声向春雷一样清脆、响亮。再看李艳钊那双本来就很小的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小脸蛋上泛着红晕,不好意思的抿着嘴笑。这时,小诗人王曼宁站起来说:我还能说出这样的诗“春天的手拂过花坛,花儿露出了笑脸,蜜蜂和蝴蝶在花瓣上唱歌、跳舞。春天的手抚摸着我们的脸,小朋友们快乐的游戏”。

看着这精彩的场面,我真想过去拥抱每一个孩子。这节课孩子们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当中,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他们面对面的交流,那种真挚的情感,让我为之感动。春天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它还唤醒了一朵朵心灵之花,让我真正感受到“春天就在我心头”!

全文阅读

浅谈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行为

教师的有效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幼儿学习的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这充分表明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对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不可替代,也不可控制,应尊重和保护。主题教学活动是幼儿自发参与、自主探索、自由表现特点的活动,是孩子的一种高参与、高投入的自主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如何利用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行为,引发幼儿的探索和发现。下面就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点滴经验。

一、关注幼儿需求,生成有效教学

案例1:春天的歌

春天到了,老师带领孩子们去春游。为了安全我们要求大家坐在草地上不能乱跑。孩子们玩得很不开心。既然带孩子出来玩,我们为何不尊重他们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玩?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在一次的春游活动中,我先请孩子们在田野里找春天,发现春天的变化。“老师,春天到了,桃花开了”一个孩子跑过来说,“有的小树发芽了。”“你们快看,还有小蜜蜂呢?”贝贝叫道……他们看着、说着、议论着,显得十分的兴奋。我把孩子们眼中的春天编成了一首春天的歌,在我唱第二遍的时候,许多孩子便跟着哼唱起来。由于歌词的内容是他们理解的,所以这首歌他们学的特别快,也特别感兴趣。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兴趣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正是由于教师在“维持秩序”与“尊重幼儿需求”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教师的“尊重与放手”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玩中学习知识,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使春游活动得以精彩的进行。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关注和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点,并对幼儿的独特表现作出适宜的反应。在活动中我们尝试了如下的教育策略:

1.抓住幼儿兴趣点,生为教育的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比较注重从即定的教材出发,使教材成为幼儿学习的全部内容,这种脱离了幼儿的自身需要和生活经验的学习,不能帮助幼儿获得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如教师在活动中发现了幼儿想去自由玩的意愿,这时候教师没有制止幼儿的兴趣,而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去找春天,使幼儿当前的兴趣点成为教育的资源,让活动得以深入的开展。

2.将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融入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求之中

全文阅读

冰心奶奶是怎么想的

今天语文课,我和同学们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这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结构清晰,文笔优美,整节课师生走进文本,感悟到文字中浸透的深深爱意。

看似流畅的课堂也遇到一个问题。在总结课文时,我给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冰心奶奶为什么让游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随着学生的回答,争论也就出来了。主要有两条意见:一、冰心奶奶认为孩子春游时,和春天最接近,最能捕捉到春的气息,最能知道哪儿景美。课文中多处描写哪儿景美,哪儿孩子就多,所以随着孩子走就能找到春天;二、冰心奶奶认为孩子身上充满了春天的蓬勃气息,孩子也代表着春天。即使游人没看到花儿、树儿等美景,只要看到孩子,也算找到了春天。冰心奶奶爱春天,更爱孩子。

我备课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当时对这个问题思考不多,回去再查看教学参考书,上面也说得模棱两可:询问同事,大家也莫衷一是。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这个问题,作者冰心到底是如何想的?由此,我注意到平时阅读教学中常会忽视的一个细节:我们与孩子阅读文学作品时,是否能够准确再现作者当时的写作主旨?是否也可以多元解读,赋予作品以新的意义?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阅读了特级教师李镇西写的《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一文,从中受到一些启迪。关于阅读理解的目的,他认为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复原说”或“重建说”。理解文本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思想能够在理解者头脑中得到复现或重建。可以用“客观主义”来称呼这种立场。

第二种是“创造意义说”。理解的目的不是复原或重建作品的意义,而是重新创造作品的意义,使作品具有生成意义。“作品有它自己的世界,解释者也有他自己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解释者的理解中发生接触后,融合为一个新的可能的世界――意义。”

在这两种观点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作品有自身独立的意义。李镇西是同意“复原说”的。因为这一观点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前提上:第一,作品有自身的独立于理解者的意义;第二,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是可能的。而“创造意义说”则背离了阅读教学中“理解”的根本,“根”没抓住,也就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阅读要求,这在我们阅读教学中是不足取的。

李镇西老师的观点,让我豁然开朗,因为“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是可能的”。我想,虽说由于年代、背景、写作心境的不同,读者要想百分之百“重合”作者的写作心境也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作者,最终可以达到“正确理解”,这关键还是看我们的解读能力如何。我再次捧起这篇课文,逐字逐句认真细读,循着冰心的心迹而走。

全文阅读

寻找文本共性,化繁为简解读

[摘 要] 语文教学是从案例中总结规律性内容,并重新体验寻找规律的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是语文教学的细胞,它是活生生的语文本体性知识载体。每一个文本案例,其实就是为习得本体性知识服务的;对每一个文本的教学,其实就是反复体验探寻本体性知识的这一过程。所以,在差别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寻找差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文本案例;本体性知识;共性;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117-03

1 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初中《语文》每册课文25~30篇(九年级25篇),如果每一篇都精讲,学时不够。教学最怕出现这种情况:对每册教材的整体目标不明确,一学期要教给学生的本体性知识缺少具体规划,教师只列出了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陷入繁琐的文本解剖中使教学显得支离破碎。只有置于本体性知识统率下的语文教学才能凸显其规律性。立足于本体性知识的教学提倡教少一点、精一点、细一点、透一点、慢一点,务必研讨到位一点,掌握牢靠一点,反对将语文教得太泛、太粗、太玄虚,或者把每一文本解剖得面面俱到。每一文本解决一两个本体性知识问题,合理安排掌控教学进度,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本体性知识目标,还可以在下一文本中反复体验其学习过程,以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如此看来,语文教学确实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孤立地教“这一课”。正如贝塔兰菲所说:“各级‘系统’不能靠研究其孤立的有关部分来了解。”[1]立足于本体性知识的教学,可谓纲举目张,将老师和学生从繁琐的文本案例解剖中解放了出来,课堂变得轻松、灵活、机动,不被教材和教参束缚住手脚。

2 在差别中寻找共性

为了避免教学因为案例的形形而变得破碎,笔者提倡不同文本案例的比较阅读,将文本置于本体性知识的大系统中寻找其共性,认识其个性,化繁为简,通过案例信息接连不断的刺激和训练,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建构起语文知识体系。

全文阅读

教师语言运用失当的几种现象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不少教师的语言虽然没有科学性、逻辑性的错误,但对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针对性不强,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现象一:“拖泥带水”的导入语

案例:在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中。王老师借助“郊游”这个话题导入:“小朋友,春天到了,你们瞧,小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美丽的迎春花儿开放了,春天多美呀!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农民伯伯可忙了,他们都在忙着播种呢……春天到了,你们最喜欢干什么呢?”幼儿说:“我喜欢到外面去玩。”“我喜欢去放风筝。”……(幼儿七嘴八舌,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王老师使劲敲铃鼓,待幼儿安静后说:“春天到了,你们喜欢郊游吗?喜欢到哪里郊游?”(教室里又一次沸腾起来!)王老师又一次使劲敲铃鼓,示意幼儿安静,同时出示一幅图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郊游,你们看,这儿多漂亮呀!这儿有树、有花……请你数一数,它们都有多少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对策:教师导入语就像是一个引子,它能巧妙地把幼儿引入话题或情境中,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清楚活动目的,在组织语言时既要兼顾幼儿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做到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又要避繁就简,力求开门见山,直接而自然地导入。案例中,王老师过多地描述春天,无形中冲淡了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的学习要求,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建议:王老师不妨这样导入:“小朋友,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出去郊游可是件十分开心的事情。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今天也结伴去郊游了,你们瞧,它们手拉手走来了。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去郊游了?它们各有多少?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现象二:“颠来倒去”的归纳语

案例: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中,张老师让幼儿用两两结对的方法为小圆片找朋友区分单双数,并在幼儿自主操作后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小朋友真能干,用4个、5个小圆片做找朋友的游戏,你们看,像这样上一个下一个,上一个下一个,让小圆片一个挨着一个,手拉着手,就像我们小朋友出去做早操时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好队,都排好了以后再看看是不是都找到朋友了,谁没有找到朋友?谁找到朋友了?……像4这样都找到朋友的是双数,像5这样有一个没有找到朋友的是单数,请你们再为6个小圆片、7个小圆片找朋友,看一看是不是都找到朋友了?谁没有找到朋友?谁找到朋友了?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为什么?……”

对策:教学中教师为引导幼儿的思考和行为,经常会提出一些带有指向性和规定性的语言,并进行一些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总结和归纳,这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教师的语言指向与要求越明确效果就越好,这就需要教师在归纳和总结时语言力求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表意要恰到好处,简单易懂。案例中张老师的语言因为“颠来倒去”而显得没有头绪,好像绕口令似的,最终把孩子领进了语言“迷宫”。

全文阅读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实践证明,每一种优秀的教学模式一旦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便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在最短时间内为人所传诵甚至仿效,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推行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情况。因其合理,故能存在;因其先进,故能相传;因其有效,故能延续。可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移植与仿效,都会出现“水土不服”,我校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在收获课改喜悦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学习任务难以当堂完成,课堂虎头蛇尾;教师在课堂上“无作为”,成了“甩手掌柜”,等等。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反思、继承与创新,我认为要优化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致导学案――磨刀不误砍柴工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上课前精心制订导学案犹如在长久的冬天悄悄积蓄力量,精当的导学案一出,再配以上课时的有效组织,课堂上精彩的“春天”才能如约而至。

导学案,切忌编成习题集,一系列零零碎碎的问题只会让一篇原本浑然一体的美文在学生眼中变得支离破碎,不仅美感全无,而且面目可憎。精当的导学案应用一条主线拎起课堂,以两三个问题撬动全文,这样方能令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进行自学时不致茫然无措,更重要的则是借助导学案轻松愉快地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深度解读。

如《春》一文在经过第一课时完成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后,第二课时便以“品读文章优美语句、语段,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为主线,设置如下两个问题:

1.春之景象,美不胜收;春之气息,清香扑鼻;春之声响,动静皆宜。那么,你最喜爱春天的什么?请按下面的提示在文章里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找一找:最美丽的景象、最醉人的气息、最动听的声响。

读一读:用恰当的语调、节奏,读出该语句(段)蕴涵的情感。

全文阅读

以学定教课堂教学论文

一、堂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预习能力的好坏,将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影响他们预习的效果。对于预习,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教师不仅仅是要交给他们良好的预习方法,同时还让要引导他们发现属于自己的预习方法,提高自身的预习能力。在开始时,教师需要带着学生进行预习,帮助他们掌握方法。其次是引入竞争,组织交流,展示成绩,提高兴趣。第一个方法是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第二个方法则是激发兴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则可以运用预习案来达到目的。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以学定教中重视自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要注重自学目标的设计,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将自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什么地方,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应充告知学生采取什么办法学习,如何提高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在导学案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

课堂自主学习内容:(1)把握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盼春——绘纯——赞春)。(2)详细的分析课文内容,哪一些方面写的最细致,你是如何看出来的。(3)举出有关春的诗句来表现出春的特色。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阳垂野草青琴,时有幽花一树明”等等来赞春。

同时,自学目标设计之后,还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为学生点出。如上述的自学目标可以结合导学案,在投影上展示出春天景色等等内容,让学生从书本和图册中找出更多关于春天的故事。

全文阅读

寻找春天――浅谈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摘 要:幼儿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起始阶段,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观察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知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三岁幼儿就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如何利用自然条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更是幼教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和积极实践的新课题。

关键词:幼儿;学校教育;观察力

观察能力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知觉形态,是人的智力发展、学业进步、工作有成的重要认识前提,也是形成良好品德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幼儿时期是观察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真正的理解,就不能获取完整的知识;有了好的观察力,幼儿就等于有了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但幼儿年龄小,能力较弱,观察自然会发生一些困难,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和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多数幼儿会对什么都感兴趣,总是喜欢向老师或他人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那样的问题。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予以重视。如果指导得法,就能使幼儿的观察更有效、更持久,观察能力提高得更快。本文仅以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利用大自然,引导幼儿进行随机观察和探索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生活的环境”,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环境资源、人力资源都是我们适宜的实践内容。为了让幼儿认识春天,去亲身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笔者组织了一次外出观察活动――寻找春天。我们来到了公园,让幼儿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刚踏入公园,幼儿感到新奇,季勇林说:“小草发芽了,小草变绿了。”有个幼儿自言自语地说:“咦!湖里的冰融化了。”笔者就趁机说:“你们知道湖里的冰为什么融化了吗?”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因为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杨阳说:“我看见春天了,春天就在我的眼睛里,我看见了许多许多。”桑誉文说:“老师,我看见柳树发芽了。”笔者一边扩充幼儿的词汇,一边引导他们观察。这时,有个幼儿喊起来:“快看这棵树上长出了什么?”丁梦宇说:“是毛毛虫,只有杨树上才长毛毛虫。”笔者及时肯定了答案,春天来了,杨树先长出毛毛虫,等毛毛虫慢慢地从树上落下来,才能发芽长叶子。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质疑中引发幼儿深入观察和探究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记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教师如果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观察,他就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对所认识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幼儿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全文阅读

把春游交给学生组织

春天的气息又一次唤起我对春游的美好回忆。潜意识中我对安全责任是有担忧的,可学生却沉浸在我所讲述的高中时代快乐温馨的春游故事里,他们一次次地请求组织春游,论证并承诺保障安全,终于慢慢地打动了我的心。的确,只要迈过“安全责任”这道坎儿,我们就能走进幸福的春天。

我无法形容当我答应带学生去春游时他们爆发出的欢呼声,我也无法描绘当我说“但是”时教室里可怕的静寂,当学生听完我宣布的春游规划后如释重负,他们纷纷长出一口气,立马开始组团。

按照规定,每个“春游团”由10至12个男女生、他们的家长和至少6名任课教师组成,每个“春游团”还必须推选出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为正副团长,正副团长首先直接负责邀请“团员”、家长和任课老师,从“团员”中挑选“导游” “厨师” “安全员” “消防员”各一名,然后一起命名团队名称,最后制订春游玩乐和安全方案。征得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同意后,便可以选定合适的双休日轮流出行了。

同学们开始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哪个团队最先完成一系列任务,他们就最先进行春游。一个“玩”字了得,这可比组建学习小组或纪律小组快多了。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中国好团队” “春游先锋我最行” “放飞心灵小分队”和“望穿春水”四个“春游团”找足成员,全班同学一个也没有遗漏,而且男女生比例适当,完全符合事先约定的条件。家长都很配合孩子的要求,任课老师也在同学们“软硬兼施”下一一签字答应。唯一麻烦的是制订春游玩乐和安全方案,这是能否春游的关键。各个小分队选定目的地后,开始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找老师咨询,请家长实地考察,然后分工合作,撰写方案。他们比平时的研究性学习可用心多了!我随机抽取一份通过的方案,内容如下。

“望穿春水”龙游县三叠岩春游玩乐和安全方案

地理环境介绍:三叠岩风景区坐落在龙游县城东南15公里处。这里水泥路宽广平坦,山不高也不险,树木密集,区域不大,游客也不多,设施很好,风景宜人。在景区外有农家出租的厨房,全部卖的是绿色食品,我们可以自己买来做火锅。

时间安排:以家庭为单位自主选择交通工具来回,早上8点到风景区门口集中,下午5点聚餐后以家庭为单位各自回家。

人员分工:徐猛为团长,郑苗为副团长,张燕(本地人)为导游,张海信(张燕的父亲)为消防员,李悦红(李昕的妈妈)为厨师,姜正(班长)为安全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