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投资
摘要: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一、可转换债券在证券投资市场的表现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近年来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从1999年12月至2004年10月,可转债表现良好,整体走势强于股票,体现出了大盘上涨时随之上涨,下跌时抗跌的特点。可转换债券的波动率低于股票,用2000年至2004年10月的日收盘数据计算,上证综指的年波动率为0.21,转债指数的波动率为0.127.
可转债在美国证券投资市场也有良好表现。M晨星公司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可转债基金最近10年年平均收益率为9.29%,接近同期美国国内股票基金9.46%的收益率水平;而最近5年和3年的平均收益(约为5%)均要高出同期美国国内股票基金4个百分点以上,这期间正是美国股市较为低迷时期,体现了可转债基金在弱市中较强的抗跌性;而2003年美国股市逐步由熊市向牛市转变,可转债基金年收益率高达25.31%,体现其在牛市中与股市基本同步上涨的特性。
二、投资价值分析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一)纯债券价值的投资分析
摘要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是一种风险性投资,其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投资者必须全面认识各类风险,并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力求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益最高。
关键词债券投资风险防范
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1债券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1.1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债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税收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1.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政策,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摘要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是一种风险性投资,其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投资者必须全面认识各类风险,并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力求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益最高。
关键词债券投资风险防范
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1债券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1.1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债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税收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1.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政策,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投资
摘要: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一、可转换债券在证券投资市场的表现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近年来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从1999年12月至2004年10月,可转债表现良好,整体走势强于股票,体现出了大盘上涨时随之上涨,下跌时抗跌的特点。可转换债券的波动率低于股票,用2000年至2004年10月的日收盘数据计算,上证综指的年波动率为0.21,转债指数的波动率为0.127.
可转债在美国证券投资市场也有良好表现。M晨星公司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可转债基金最近10年年平均收益率为9.29%,接近同期美国国内股票基金9.46%的收益率水平;而最近5年和3年的平均收益(约为5%)均要高出同期美国国内股票基金4个百分点以上,这期间正是美国股市较为低迷时期,体现了可转债基金在弱市中较强的抗跌性;而2003年美国股市逐步由熊市向牛市转变,可转债基金年收益率高达25.31%,体现其在牛市中与股市基本同步上涨的特性。
二、投资价值分析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一)纯债券价值的投资分析
1债券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1.1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债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税收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1.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政策,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1.1.2税收风险
对于投资免税的政府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税率下调的风险,税率越高,免税的价值就越大,如果税率下调,免税的实际价值就会相应减少,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对于投资于免税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所购买的债券被有关税收征管当局取消免税优惠,则也可能造成收益的损失。
1.1.3利率风险
1债券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1.1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债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税收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1.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政策,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1.1.2税收风险
对于投资免税的政府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税率下调的风险,税率越高,免税的价值就越大,如果税率下调,免税的实际价值就会相应减少,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对于投资于免税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所购买的债券被有关税收征管当局取消免税优惠,则也可能造成收益的损失。
1.1.3利率风险
[摘要]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是一种风险性投资,其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投资者必须全面认识各类风险,并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力求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益最高。本文阐述了我国债券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内容。
[关键词]债券投资风险防范
一、我国债券投资的风险现状及其类别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风险不仅存在于价格变化之中,也可能存在于信用之中。因此正确评估债券投资风险,明确未来可能遭受的损失,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必须的工作。当然,在同样的债券市场,不同投资者的收益是不尽相同的,这其中存在着投资技巧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投资的技巧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对债券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首先来关心一下投资债券的风险何在。投资债券,可能会面临哪几方面的风险。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
1.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在所有债券之中,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由于有政府作担保,往往被市场认为是金边债券,所以没有违约风险。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发行的债券则或多或少地有违约风险。因此,信用评级机构要对债券进行评价,以反映其违约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市场认为一种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对较高,那么就会要求债券的收益率要较高,从而弥补可能承受的损失。
2.利率风险
债券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毫无疑问,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当利率降低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债券价格会随利率变动,所以即便是没有违约风险的国债也会存在利率风险。
一、摊余成本计量的会计处理
笔者认为,按债券还本付息方式不同,企业债券投资可以分为很多种,通常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等两种。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有时取得时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相等,但是在后续持有期间发生减值损失后形成了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的利息调整额;有时取得时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虽然有差额(包含溢价或折价、相关交易费用等),但是在后续持有期间资产负债表日计算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时不一定总是对此差额进行摊销(调整减少),特别是在后续持有期间发生减值损失后计算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时往往是对此差额进行转回处理(调整增加)。因此,CAS22第十三条规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下的第(2)项调整内容应当改为:“(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形成的累计调整额”。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在后续持有期间资产负债表日计算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时还应当考虑应收未收的债券利息,其通常记入该债券投资的“应计利息”明细科目;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有时由于债券发行方的原因而无法收回分期债券利息,其通常记入“应收利息”科目。在这些情况下,在计算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时也应当将其予以考虑。金融企业贷款的摊余成本计算也是这样。因此,CAS22第十三条规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还应当增加一项调整内容,即“(4)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例1: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的公司债券10万张,并且有能力将其持有至到期。该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4年、票面利率为4%、单利计息、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甲公司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价款为1002.01万元,其中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合同约定,A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假定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A公司不会提前赎回,且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外提供年度财务报告。要求:编制甲公司从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有关上述债券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分录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下同)。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i,则:l002.01=(40×4+1000)×(1+i)-3,由此得出:i=5%。(1)2011年1月2日,取得A公司债券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利息调整2.01;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02.01。(2)2011年12月31日,计算该债券利息时,应确认该债券的票面利息(未到期利息)=1000×4%×1=4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的实际利息=(1000+2.01)×5%×1=50.1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实际利息的调整额=50.10-40=10.10(万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40、——利息调整10.10;贷:投资收益50.10。(3)2012年12月31日,计算该债券利息时,应确认该债券的票面利息(未到期利息)=1000×4%×1=4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的实际利息=(1002.01+40+10.10)×5%×1=52.61(万元),应确认该债券实际利息的调整额=52.61-40=12.61(万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40、——利息调整12.61;贷:投资收益52.61。(4)2013年12月31日,计算该债券利息时,应确认的未到期债券利息=1000×4%×1=40(万元)。由于是最后一期,为了消除计算尾差的影响,采用“倒挤”方法确认该债券本期投资收益。即先计算该债券最后一期实际利息的调整额=40-(2.01+10.10+12.61)=15.28(万元),再计算其实际利息=40+15.28=55.28(万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40、——利息调整15.28;贷:投资收益55.28。(5)2014年1月1日,该债券到期,收回投资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16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应计利息120、——利息调整40。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明细科目的设置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可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既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又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额。笔者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种明细科目的设置逻辑不够清晰,因为它无法明确地显示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减值损失额分别是多少。这势必会给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实际利息收入的确认带来麻烦。摊余成本属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范畴,减值损失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结果;而公允价值变动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结果,即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虽然CAS22应用指南也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但是这种科目设置一方面与CAS22第三十二条“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的规定不够协调,另一方面也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不适用CAS8”的规定不够协调。因此,为了方便地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应当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下增设一个“减值准备”明细科目,用来专门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额,而“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只用来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这样,在资产负债表日,不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减值准备”等四个明细科目余额的代数和体现其摊余成本,而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余额(即“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等五个明细科目余额的代数和)也体现其公允价值,与对其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规定协调一致。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其账面价值(一旦以公允价值计量后,公允价值就变成了账面价值)=摊余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CAS22第四十六条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为便于理解,下面以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为例加以论述。例2:乙公司2013年12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票10万股,每股市价为9.8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2013年12月31日,B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9.50元(属于正常的公允价值波动)。2014年3月31日,B公司股票价格急剧下降到每股6.00元(属于非暂时性价格波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对外提供季度财务报告。要求:编制乙公司上述股票投资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1)2013年12月1日,购入B公司股票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0。(2)2013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属于企业其他综合收益的范畴。因此,可以将其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系增设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也可以将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借:其他综合收益5;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3)2014年3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时,按照CAS22第四十六条规定,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40;贷:其他综合收益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35。笔者认为,上述第(3)笔会计分录有不当之处。一方面,2014年3月31日,乙公司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损失40万元(100-60)记入当期利润表,而其减值准备却是35万元,违背了资产减值损失与其减值准备勾稽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截至2014年3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有减值损失40万元,不存在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减少额,所以应当将其转回。因此,上述第(3)笔会计分录应作如下处理: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贷:其他综合收益5。同时,借:资产减值损失4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40。另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上升形成的累计收益,应当如何处理?CAS22第四十六条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上升形成的累计收益已经不存在了,此时,其只是发生了减值损失,因此也应当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增加额转回。例3:承例2,假定2013年12月31日,B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10.50元,其余资料不变。乙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1)2013年12月1日,购入B公司股票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0。(2)2013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贷:其他综合收益5。(3)2014年3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时,借:其他综合收益5;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同时,借:资产减值损失40;贷: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40。由此,CAS22第四十六条应当改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累计损益,应当予以转回。例4:丙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C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10万张,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该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单利计息、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5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丙公司购入债券时每张支付价款107.63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合同约定,C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假定丙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C公司不会提前赎回。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2011年12月31日,该债券每张市场价格为103元;2012年12月31日,该债券每张市场价格为102元。2013年,C公司由于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但仍可支付该债券当年的票面利息。2013年12月31日,该债券每张市场价格为90元。丙公司预计,如果C公司不采取措施,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会持续下跌。2014年,C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并整合其他资源,从而扭转了上年的财务困难局面。2014年12月31日,该债券市场价格为每张95元。假定丙公司对外提供年度财务报告,且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编制丙公司从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有关上述债券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2011年1月1日,丙公司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i,则:107.63×10+10=50+50×(1+i)-1+50×(1+i)-2+50×(1+i)-3+(50+1000)×(1+i)-4,由此得出:i=4%。(1)2011年1月1日,购入C公司债券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期的债券利息=(100×5%×1)×10=50(万元)。取得C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交易费用=(107.63×10-50)+10=1036.30(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0、——利息调整36.30,应收利息50;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86.30。(2)2011年1月5日,如数收到债券利息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贷:应收利息50。(3)2011年12月31日。计算C公司债券利息时,应确认该债券的票面利息(已到期利息)=1000×5%×1=5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的实际利息=(1000+36.30)×4%×1=41.45(万元),应确认该债券实际利息的调整额=50-41.45=8.55(万元)。借:应收利息50;贷:投资收益41.4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8.55。确认C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时,2011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000+36.30-8.55=1027.75(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103×10=1030(万元),2011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030-1027.75=2.25(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25;贷:其他综合收益2.25。2011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1036.30-8.55=1027.75(万元)(4)2012年1月5日,如数收到债券利息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贷:应收利息50。(5)2012年12月31日。计算C公司债券利息时,应确认该债券的票面利息(已到期利息)=1000×5%×1=5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的实际利息=1027.75×4%×1=41.11(万元),应确认该债券实际利息的调整额=50-41.11=8.89(万元)。借:应收利息50;贷:投资收益41.1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8.89。确认C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时,2012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030-8.89=1021.11(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102×10=102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少=1021.11-1020=1.11(万元)。借:其他综合收益1.11;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1。2012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1027.75-8.89=1018.86(万元)(6)2013年1月5日,如数收到债券利息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贷:应收利息50。(7)2013年12月31日。计算C公司债券利息时,应确认该债券的票面利息(已到期利息)=1000×5%×1=5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的实际利息=1018.86×4%×1=40.75(万元),应确认该债券实际利息的调整额=50-40.75=9.25(万元)。借:应收利息50;贷:投资收益40.7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9.25。确认C公司债券减值损失时,201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020-9.25=1010.75(万元),201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1018.86-9.25=1009.61(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90×10=9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减值损失=1009.61-900=109.61(万元)。借:其他综合收益1.14;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4(2.25-1.11)。同时,借:资产减值损失109.61;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109.61。201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010.75-1.14-109.61=9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1009.61-109.61=900(万元)(8)2014年1月5日,如数收到债券利息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贷:应收利息50。(9)2014年12月31日。计算C公司债券利息时,应确认该债券的票面利息(已到期利息)=1000×5%×1=5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的实际利息=900×4%×1=36(万元),应确认该债券实际利息的调整额=50-36=14(万元)。借:应收利息50;贷:投资收益3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4。确认C公司债券减值损失转回时,2014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转回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900-14=886(万元),2014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900-14=886(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95×10=95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减值损失转回=950-886=64(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64;贷:资产减值损失64。2014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转回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886+64=950(万元)2014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转回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886+64=950(万元)例5:承例4,假定2012年12月31日,C公司债券市场价格为每张101元,其余资料不变。丙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会计分录(1)~(4)与例4中(1)~(4)的会计分录相同。(5)2012年12月31日。计算C公司债券利息时,应确认该债券的票面利息(已到期利息)=1000×5%×1=5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的实际利息=1027.75×4%×1=41.11(万元),应确认该债券实际利息的调整额=50-41.11=8.89(万元)。借:应收利息50;贷:投资收益41.1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8.89。确认C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时,2012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030-8.89=1021.11(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101×10=101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少=1021.11-1010=11.11(万元)。借:其他综合收益11.11;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11。2012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1027.75-8.89=1018.86(万元)会计分录(6)与例4中(6)的会计分录相同。(7)2013年12月31日。计算C公司债券利息时,应确认该债券的票面利息(已到期利息)=1000×5%×1=50(万元),应确认该债券的实际利息=1018.86×4%×1=40.75(万元),应确认该债券实际利息的调整额=50-40.75=9.25(万元)。借:应收利息50;贷:投资收益40.7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9.25。确认C公司债券减值损失时,201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010-9.25=1000.75(万元),201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前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1018.86-9.25=1009.61(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90×10=9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减值损失=1009.61-900=109.61(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86;贷:其他综合收益8.86(11.11-2.25)。同时,借:资产减值损失109.61;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109.61。201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000.75+8.86-109.61=9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1009.61-109.61=900(万元)会计分录(8)~(9)与例4中(8)~(9)的会计分录相同。
作者:贾成海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
[摘要] 企业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却很低,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丰富金融投资工具,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市场机制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企业债券
中国经过2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结构和企业融资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融资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的融资风险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整个金融市场隐藏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必须发展多种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因此,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成为我国企业解决筹资难问题的关键途径。
一、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际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发行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金额往往是其通过股票融资金额的3~10倍。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金额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显得微不足道,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发展比例很不协调,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条“短腿”。因此,大力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然而我国债券融资市场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较小
我国企业债券融资比重较小,发行规模偏小。2006年底,我国债券融资规模为51800亿元,占我国GDP比重的24%,而公司债券融资规模仅为2919(含短期融资券)亿元,占我国GDP比重的5.6%。在2007年和2008年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的规模仍然保留在2500亿元到3000亿元,截止到2009年债券的发行规模虽然有所增加,但变化比率不大。中国企业债市场的发展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债在现代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不仅导致了企业融资手段的单一,而且影响到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充分发挥
2.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4-046-03
摘 要 本文依据无套利原理,通过比较投资可转债与其标定的股票收益,对可转债内含期权时间价值的计算,检验现阶段我国可转债市场效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可转债市场已经达到初步有效。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市场效率 无套利原理 期权时间价值
一、前言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相对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一方面是固定收益类证券,它具有确定的债券期限和利息率,投资人可以获得固定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转债的持有人有权利按照约定的条件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通过行使转换权,投资者可以分享发行人业绩增长和股价增长的潜力。这种双重性质使得可转换债券在资本市场上有筹集资金和规避风险的双重功能,这种优势也使得可转换债券在当代资本市场中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应该肯定其必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股票市场的运行提供稳定机制。由于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还达到完全成熟,因此对该市场效率的检验分析,就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现阶段的投资者决策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相关文献综述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是研究债券市场效率的基础。关于定价,过去二三十年来一直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理论文章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由于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股价的变动、利率的变动和信用风险的变动三个方面。可转换债券除了其转股特性兼具债券和股票期权的特征外,还同时具有可向下调整转股价格,可赎回等复杂的条款。国内外学者研究已表明,与一般的股票期权不同,可转换债券中的转股权是用一种资产(债券)交换另一种资产(股票)的权利,在实际中由于存在着修正条款,期权执行价不是固定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不能简单的使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以下简称BS模型)将转债拆解成债券和股票期权来定价。此外,转股价格可调、可赎回、可回售等权利的规定往往是路径依赖的,投资者或者上市公司是否能够执行相应的权利取决于股票价格变化的路径。这使得可转换债券的定价不仅没有显示解,而且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无法处理转股权的美式期权性质)或者二叉树法(无法处理路径依赖期权)都有相应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