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古代有一个点石成金的传说:神仙吕洞宾用手指一点,石头就能变成金子。有个小伙子见了很羡慕,吕洞宾问他要不要金子,小伙子摇摇头说:“能把你点石成金的方法教给我吗?”这个故事含义深刻,它告诉我们:金子固然宝贵,但更可贵的是获得金子的方法。把这一点引用到品德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很长时间以来品德课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很好,而课后“依然如故”,学生并没有把学到的理论用在匡正自己的行为上,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品德课中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就是点石成金的方法。结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品德第八册的教学,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兴趣
小学生心理品质正在形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可塑性,因此在品德课上因势利导激发兴趣,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一般在课前引入上下功夫,创设情境,讲悬念故事、用信息技术、模拟表演等方法,使学生不由地产生向往的情感。再在课结束时发问:“你是怎样做的?你会这样做吗……”这样前后照应,由兴趣进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如:在教学《专心致志》一文时,先根据校园中悬挂的居里夫人的像,绘声绘色地讲她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使学生肃然起敬,然后又问,你们想知道她小时候是怎样做的吗?在课结束后,让学生说说,比比自己在这方面以前是怎样做的,今后该怎样做?这样学生会不由地谈起自己在这方面的情况。
总之,创设情境力求新颖,内容紧扣教材,时间适当,方法巧妙运用,怎能不让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兴趣呢?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同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受到不同的教育。如:在教学《热爱》一文时,结合98抗洪的故事让学生说说他们眼中的,因98抗洪的故事让学生非常感动,再结合课文,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对就产生了崇敬之情。纷纷举手表示长大了也要像叔叔一样。又如在教学《服从集体的决定》、《遵守交通规则》等课文时,我采用辩论的形式,事先让学生作了准备,辩论时正方有理有据,反方机智灵活,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怎样做,而且明白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无论是讲故事、辩论、模拟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都极大地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使其在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建立道德准则,强化道德观念,启迪行为动机,在自我陶冶中自觉地接受教育。
阅读是读者通过对文章语言信息的吸收,体验作者的用语技巧,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过程。阅读效果大小和收获多少,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是否善于质疑即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是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质疑能力呢?
一、增强主体意识,鼓励学生质疑
教育的本质应以“立人”为中心,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活的活力、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精神的探索力、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评与创造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自己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心理学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了钻研知识的程度,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他们那些标新立异的看法不斥责、不讽刺、不敷衍质疑学生,这样,学生主体意识就会逐渐萌生提高,就会更大胆的质疑。
二、发挥主导作用,激励学生质疑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质疑课,让学生将心中的质疑表达为老师的发问。如《捕蛇者说》一文的结论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在教学中进行诱导,学生在分析后提出“永州的蛇这么毒,为什么还要争着去捕呢?”从而引导到“从永州捕蛇人的悲惨生活中可以看到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水到渠成得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结论。
三、学习质疑方法,提高阅读质疑思维能力
(一)定向质疑法,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如文章写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有何意义……文章怎样写――交代怎样的情景?按怎样的顺序?怎样写人看事?怎样展开描写……文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这样描写?为什么要如此表达……由于这三个定向质疑涉及文章的内容、形式和作者的构思意图,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就比较完整、深入。
(二)比较质疑法,培养思维的精密性。通过比较辨析、判定事物(或事理)间的异同,由此激发出认识向纵深发展的疑问,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有利于学生透过表象探究实质,提高透视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4-0046-03
“教育随笔”是教师实践研究的记录,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资源与素材。教育论文是对特定教育问题的系统论述。虽然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都是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但是它们的思考方式不同,因此,“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过程,是教师思维方式不断优化的过程。而思维方式的优化,对教师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过程所要经历的不仅仅是“写作之路”,更是“教育之路”。
那么,怎样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呢?
一、聚焦问题
教育写作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无论是写教育随笔还是教育论文,我们都要不断地思考、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的这篇论文需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是论文的价值,也是论文的“灵魂”。而问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写作随笔的过程中不断聚焦,逐步形成的。
2012年9月,我被任命为学校教科室主任,主要负责教科研工作。为了开展“课例研究”,我不断地走进课堂。开始,我将研究的过程以“随笔”的方式记述,写了《课例研究离不开课堂观察》《小学教师课例研究问题审视》《个案研究应该在课堂观察中进行》《观察主题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等二十多篇随笔。2013年1月,我开始“聚焦问题”,思考“我在回答什么问题”。比如要回答“课例研究究竟有什么意义”,就写《课例研究的四重意蕴》;要回答“个案研究的关键点在哪里”,就写《个案研究的四个关键要素》;要回答“个案研究究竟应该怎样做”,就写《个案研究的操作要求》……这些文章可以称之为“毛坯式论文”,是在大量随笔的基础上形成,不断地聚焦于“我要回答什么问题”而进行的思考,每篇思考都聚焦于一个问题。2013年3月下旬,在对5余万字教育随笔不断聚焦问题的过程中,我完成了《把脉农村小学课例研究》和《教师怎样开展个案研究》两篇论文,对普通学校一线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基本理念与初步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回答,后来,这两篇文章分别在《教育科学论坛》2013年第5期、第11期发表。
这两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是漫长的,也是不断生成的,但有一种规律是很明晰的,那就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就是不断“聚焦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当我们聚焦了问题并能够作出自己的回答的时候,“教育随笔”就走向了“教育论文”,“教育问题”也就走向了“教育成果”。
从教育随笔中聚焦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原有随笔的聚焦式叩问,研究自己原先的随笔,寻找主题,在原先的随笔中提取出论文来;另一种是围绕问题,有意识地进行系列化、专题性的随笔写作,最后凝聚成论文。前者是从“无心”到“有意”,后者则完全是一种自觉的类似于“课题研究”的过程。既可以从多篇随笔中聚焦问题,也可以从一篇随笔中聚焦问题,还可以从点点滴滴的“碎片式”随笔中聚焦问题,比如笔者发表在《教育管理研究》2012年第5期的《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的第一主题》一文,就是从我微博上的片言只语中聚焦而成的。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里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在管理学上也称为“德西效应”。
这个案例表明,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持续性激励逐级递减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由此,联想到目前一些中小学校长对教师考核管理,也扮演了“牧师”的“超限”角色。有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些学校管理者一味强调考试分数,并量化为“金钱管理”,一旦学校没有了考试或考试次数减少,就看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激情,结果教师精神不振,学校管理者也束手无策,学校深深陷人积重难返的泥潭。所不同的是“牧师”“超限”结果只能使听众离开,而校长却让“分数”激励管理反而成了教师消极工作情绪的助燃剂。
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走出“德西效应”“超限”激励管理误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研究教师、服务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弘扬教师的导向,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学校发展的源泉。
1.激励教师工作要“像生活一样享受”
企业管理学中有个经典的“咖啡工间”管理,又译“咖啡时间”(“Coffee Break”)管理。“咖啡时间”管理不但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意和灵感――“Coffee Inspiration”(咖啡灵感),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这就是“咖啡时间”所包含的“3C定律”,即Coffee(咖啡)、Creative(创意)、Communication(沟通)。它把严肃的企业工作管理变成了轻松的咖啡馆,给予员工的是关怀、温暖、激励、信任,无形中让员工在工作中也享受一种高品位的生活,在工作中也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同样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优美校园,而且应该有充盈的人文气息。因此,学校管理者要营造修身养性环境,为教师提供文体锻炼的“咖啡工间”,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鼓励教师课间参加体育锻炼,经常举办舞会、联欢会、联谊会等,让教师在标有学校的规划、教育目标、校训、校风等理念识别的“咖啡工间”中解除其工作疲劳,愉悦其心情,陶冶其情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学校管理文化;倡导“三讲”氛围:讲大气、讲品位、讲合作;弘扬“四大”精神:人文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改革精神;确立五种方式:现代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在“咖啡工间”互相谈论教育心得中也学会快乐,学会享受、学会生活。由此,当教师把工作当作乐趣来做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2.激励教师工作要“像叙事一样自然”
“记录教育故事、倾听教育故事、研究教育故事、讲述教育故事”――教师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平淡白开水,也是有内涵可挖掘的“富养水”。只要我们教师善于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闪耀的是非凡教育智慧。教师这种自主进入研究状态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便是教育叙事(“讲教育故事”)。它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关键教育事件(成功型事件、挫折型事件、启发型事件、感人型事件),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按“问题的产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解决的结果”主线“叙述”出来,通过“教学设计 教师执教 倾听评价 教学反思修订策略再施教学撰写报告 形成教学课例”螺旋循环上升,写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这种成果表达主要采用叙述方式的研究,与极其规范的要求逻辑极为严谨的论证极为充分的学术论文相比更容易让教师掌握,与撰写教学课例相比,更能体现教师心灵的飞扬。像文章《有效教学:从“生”到“成”》(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04)、《追寻教学的常态研究 》(新课程.综合版2009/04)》、《课改教学模式“五不原则”》(青年教师2009/03)便是我对“杜朗口教学模式”教学借鉴时写下的课堂叙事感悟。为此,教师要注意思考和寻找身边平常事件中蕴含的教育规律、教学问题、实践新观念,善于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并不断地对与教育问题有关的因素进行观察,进行理论学习、理性思考、实证研究。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其创新精神。就其提出了几点做法。
关键词:自主;发展;创新;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那么,如何认真贯彻课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其创新精神,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项当务之急。笔者曾对此做过粗浅的探讨,以下是几点拙见,寻求指正。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生活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他的个性就容易发挥,他工作学习的效率就会成倍提高,他的自主性就会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发展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善待学生,厚爱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并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教过一名所谓“没治了”的顽皮学生,一次语文考试他竟考了8分,魏书生找其谈心,避开8分不谈,问他为什么上课不听讲,不学习。该生回答说:“什么都不会,学什么?”魏老师却说:“你不要以为你是差生,树立起学习的勇气吧!其实你很聪明,什么都不会,不学习,你都考了8分,若像×××那样刻苦认真地学习,你不就考80分了吗?”在魏老师的激励教导下,过了一段时间,这名学生真的考到了80分。一句诙谐的表扬、一颗真诚的师心,给学生带来了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力量。这个小小的教育个例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深刻的。
在创设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寻求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加以表扬、激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巧妙改变提问方式
【摘 要】“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改造中诞生的,实践表明,它适合当前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进行系统、直观地了解,重新阐释“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实质,并对师范院校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教学做合一”理论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足并分析原因,充分发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对高师实习的促进作用;为高师学校的未来教师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帮助高师学校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指导高师生树立正确的知行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养成。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高师 实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58
一、简介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教学做合一”理论诞生于“五四”时期,在“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思潮的推动下,人民开始觉醒,要求独立自主,要求科学民主。陶行知以科学的态度,勇于实践,勇于自我改造,以追求真理的态度来研究当时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把教育上一些普通问题提到科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对杜威的“做中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参照杜威的“做中学”的方法,针对中国教育情况的实际,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理论。
(一)“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基本内涵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先生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精髓所在,有着丰富的内涵:一个活动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对人之影响是教。不同角度看,具有做教学三方面意义。教与学须以作为中心,在做上统一,否则教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这是教学法,也是生活法。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学做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脑并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相契合。
(二)“教学做合一”理论是方法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41-02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小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我班把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实施礼仪教育,让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尊敬国旗,怎样有礼貌待人,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节约、讲卫生的好少年,懂得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1.教师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 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2.1 形成一体化教育网络,做好四个结合。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具体丰富,涉及面广。因此,必须以学校日常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各项活动为辅助,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应。一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二是与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文明礼仪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四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2 注重实践性,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践、知行统一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既要讲明礼仪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又要讲为什么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文明礼仪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归宿。卢梭也说过:"人的道德素养的真正形成,有赖于道德习惯的日积月累。这种道德行为习惯的积累,离开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熏陶,只靠道德知识的讲授是无法做到的。"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付诸实践。同时还要加强督促检查,抓好总结评比等环节,促使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
一、完善评价体系,转变教育观念
要建立评价体系,就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在“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棒,引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天长日久,教师的评价角度日趋单一,这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素质蓼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育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二、贴近生活,这是解读语文・培养兴趣的最佳途径
教授一篇文章,要努力寻找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莫过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努力缩小课堂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融入课文所创设的情景中。从而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实实在在的作用,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对于生活体验单一的农村学生尤其重要。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贴近生活,方法很多。其前提是教师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调动教师已有的生活体验,把生活引人课堂,让生活成为教材最好的注脚,努力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教材。比如讲述一些和教材联系紧密的故事,或者让学生联系教材,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与课文的切入点等等。这样做,表面上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构建师生互动模式,努力做到“教”与“学”并重
教师作为个体,在庞大的学生群体面前只是一分子,要相信师生知识储备可以互补,学生也可以成为“小先生”,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去学习、思考,实现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给学生一个最宽松的空间。只要经过认真思考、感悟,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以及不理解的问题。这类问题,教师不宜急于解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在争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摆脱依赖思想,学会自主的学习,自信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师生都是学习者,‘让学生敢于学,善于学,教师起到点播的作用,而不是一个兜售正确答案的角色,对于学生有价值的见解,应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步一步地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在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作为教师,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挑战性,只有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完善理论,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总之,只有深刻变化了的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希望。
摘 要: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训练,说到底都是语言的训练。从语文的社会功能来说,所有能力的归宿点就是一个:交际,而其关键即是“说”。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的交际、沟通最主要、最便捷的还是“说”。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夏D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也就是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起来就是语文。从中不难发现:“语”和“文”同样重要!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不重视“说”的训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值得深思。
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1.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硬性指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要达到这些要求,完成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走出“重读写、轻听说”的误区,把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提高说话能力。
2.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保障
摘 要: 我校新办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具有很强的跨专业性质,需要聚合多院系、多专业的学科、师资力量办学。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关系到二者能否办学成功。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表明,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受欢迎,更有前途。而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对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跨专业课程群 学前教育 网络采编 人才培养体系
一、现状和意义
我校近年新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其中学前教育是省教育厅规定凡有师范类专业院校都应该开设的新专业,网络采编则是我校针对社会发展状况开设的有较好就业前景的新专业方向。根据我校院系设置实际情况,二者目前均由中文系具体管理。
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都具有很强的跨专业性质,需要聚合多院系、多专业的学科、师资力量办学。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关系到二者能否办学成功。
跨专业课程群的研究在学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及早起步,利用开办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的契机,认真研究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问题。
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表明,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受欢迎,更有前途。而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无疑对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我们成立跨专业课程群研究小组,以加强对跨专业课程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