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业信息化建设

渔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白银市渔业信息化建设构想

摘 要] 渔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渔业信息化,主要就是指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提高渔业科技水平,从而扩大渔业产量,促进渔业的发展。我市的渔业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渔业发展受限,需要重新确定渔业发展的方向,将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转变,促进我市渔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渔业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15-01

一、相关概念解释

1.渔业现代化

渔业现代化主要是相对传统农业提出的。渔业现代化,响应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理念、设备、和管理理念,从而形成一个产业机构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的渔业发展格局。

2.渔业信息化

渔业信息化在我国现代渔业发展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渔业科技要想创新,根本途径是渔业信息化。一方面,可以提高渔业科研的效率,拓展渔业科研依托平台,通过强大的网络平台,加强各地科研所的联系,缩短了一些大型科研合作项目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科研理论成果向实际产业化应用转化。紧密了渔业科研机构和实地运用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提高渔业科技贡献率,同时,也提高了渔业劳动者劳动技能。改善了传统的渔业方式。

全文阅读

浅谈渔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渔业也逐渐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方向大步迈进,渔业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在部分落后地区甚至是空白,导致我国现代渔业发展速度不快、地区间不平衡、效益上不明显,这与世界渔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发展渔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当前渔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渔业生产呈现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从水产品原料供应、生产、收购、运输及销售等各环节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产量和市场需求都比较容易预测。而我国渔业生产分散、专业化程度低,生产规模难以估量,政府部门与专业机构难以掌握产销动态,养殖户就更无法对产销进行有效把控。并且水产品价格波动比较频繁,市场信息易失真,有时容易误导养殖户调整生产经营方向,从而导致同质化竞争、产品季节性、地区性过剩等问题。而且,有时很多非市场信息,如地方政府的盲目引导和不法商贩的错误信息也会对渔业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强迫或诱导养殖户误入歧途,这些都是信息化建设滞后惹的“祸”。当前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渔业信息的适用性急待提高

对于基层养殖户来说,当前渔业信息化建设更多地处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境地。比如,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县各地都建设有渔业专业网站,但这些网站大篇幅提供的都是一些领导调研、各级会议等纯政务性的信息,并且随时更新,而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少之又少,并且久不更新,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些网站仅仅是服务于政务工作的,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违背了“服务渔业、服务渔民”的初衷。

2. 渔业信息化基础相当薄弱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呈现上下不平衡的状态,在国家及省级基础比较好,在市、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仍显薄弱,有的根本没有配置电脑等设备。

3. 渔业信息化规划水平低

全文阅读

信息化在渔港渔船监管上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渔业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是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体现和提升工作能力与效能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上海市渔港渔船监管中的人、船、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作出论述,主要介绍系统建设内容和相关技术应用,并就该系统在渔业行政审批、执法检查、安全救助、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做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渔港渔船管理;行政执法;安全救助;便民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47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渔业是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捕捞渔业又是农业产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作业风险最大的产业之一。就我国目前的海洋渔船情况分析,据统计,2013年全国拥有海洋捕捞渔船19.68万艘,其中44.1千瓦以下的小船13.53万艘、占68.75%,44.1千瓦以上的中大型船6.15万艘、占31.25%;渔船老旧化多,新造渔船少,10年以上的船占60%左右。因此,在提高渔船安全设施、装备的同时,加强渔港渔船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渔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渔业发展调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措施与环节之一,它不但能为渔船安全提供“千里眼、顺风耳”,还能为渔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是政府与企业管理部门掌握有效信息的科技手段。

上海市渔港渔船监管系统的建设是本市渔业管理部门落实国家“互联网+渔业”的一项具体措施,系统将切实提升海上生产安全、救助能力,在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渔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渔业综合管理水平和便民服务效率。

1 系统概述

上海市渔港渔船监管系统是在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基础上,采用北斗卫星、AIS、视频、RFID、3S、GIS等技术获取人、船、港、企业等渔业生产全程数据,并通过卫星、NFC、基站、互联网等通讯链路传输数据;最终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渔业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形成对行政审批、检验、执法各业务支撑的数据服务;同时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管理机构决策提供依据,也为渔民、公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全文阅读

渔业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策

渔业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策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渔业信息产业(fisheries information industry)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发展的,在近二十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渔业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渔业信息产业一般包括渔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这些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information application)。主要研究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建立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提供渔业经济、科技和管理信息服务。

一、渔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l.j.bledsoe(l.j.贝尔德森)设计了北太平洋渔业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得出不少运行结果,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北美有关的渔业研究所和渔业学院中广泛使用,但是这个时期计算机技术尚未过关,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大部分是软件编制人员,和渔业专业人员相分离,使用的编程语言是basic和pascal语言,具有内存小、运行速度慢、人机对话能力差和可应用的软件少的缺点,致使计算机在渔业上的应用仍然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到20世纪90年代,像字处理软件包、lotus、dbase这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大量应用软件的开发成功,为渔业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传递、处理渔业信息,特别是在渔业资源的评估和预测方面进入了实用阶段。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渔业信息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与其它行业相比,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极不相称,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渔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术方面的起步和国际上其它渔业大国基本同步,相差也就在几年之内,都是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并得到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的结果。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编制了大量的渔业应用软件,像饲料配方的优化选择、放养密度模型、渔政管理软件、财务办公软件、水质管理软件、渔业资源模型等等,在数据的处理速度、科学性、数据库的智能化和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国渔业信息产业努力的方向。

二、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应用的现状

全文阅读

渔业电子海图系统设计探究

《海岸工程杂志》2016年第4期

摘要:

基于对国内外渔业电子海图系统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开发新型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的构成、总体方案和功能模型,采用IHOS-57海图国际标准即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的电子海图,介绍了应用VisualC++2010开发环境和ECIVMS组件进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结果表明,软件已实现了海图物标图层显示、渔业信息查询、渔区数据库管理、渔区及作业安全等深线标绘、遥感影像加载,实时潮汐计算及海况信息叠加显示等主要功能,为渔业信息组网服务及构建一体化信息获取、存储、处理、表达、传输和平台提供了基础支持。

关键词:

渔业;信息化;电子海图系统;IHO

S-57渔业电子海图系统融合了计算机、数据库、网络通信、导航和其他相关技术。它是现代海洋渔业信息化的基础载体和平台,描述了海洋地理空间、渔业生物资源和社会经济等对象的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是现代渔业生产、管理和研究的重要辅助决策工具。近年来,国外海洋渔业已经普遍采用了信息化的设备和技术[1-2],实现了对渔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3]。例如,挪威的dKartFishingProfessional系统以电子海图为基础平台,它既能够连接卫星导航系统、回声测深仪、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外部硬件设备,又融合了安全水域、渔业安全等深线、渔业危险障碍物、禁航区等信息,可实时监测航线并实现渔场分布信息的动态记录和显示。日本研发的ExplorerMarine系统,也将电子海图作为基础平台,实现渔业信息、渔获分析、卫星影像和CDT信息处理与分析等主要功能。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商业化的设备和软件系统。例如,邵全琴等[4]设计了海洋渔业电子地图系统软件EA2000,可制作和应用专用的渔业电子地图;赵爱博等[5]提出并设计了渔业安全保障电子海图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在电子海图基础上,将渔船分布信息、预报警信息相叠加,能够实时显示相关海域的渔船情况;夏思雨等[6]提出了渔业电子海图手持终端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在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海洋渔业信息的可视化应用;周旭光等[7]开发了基于电子海图的海洋渔船导航系统,具有海图管理、显示、航线导航等主要功能。上述海图系统在保障渔船安全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渔业信息交换标准成为行业内的研究热点,美国等海洋渔业发达国家正在展开相关研究,美国渔业协会、朱莉•德菲利匹、桑姆•利兹等机构和个人均提出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8]。在我国,相关国家规范和标准也正在研究中。因此,尽管目前市场上海洋渔业信息服务系统产品众多,它们大多也应用电子海图系统作为信息的基本平台,但是受到信息共享“瓶颈”的制约,仅仅是一个初级的单机产品,与服务器和其他终端产品之间难以组成网络,从而影响渔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因此,构建集渔业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分布和表达为一体的平台成为了提高我国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9]。新型渔业电子海图系统从近远海的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应用了VisualStudio2010开发环境和ECIVMS开发组件,实现了海图物标图层显示、渔业信息查询、渔区数据库管理、渔区及作业安全等深线标绘、遥感影像加载,实时潮汐计算及海况信息叠加显示等功能。该系统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使用了国际通用的IHOS-57国际标准电子海图,并增加了渔场信息标绘功能。同时,系统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兼容国际组织的潮汐、气象(风场、温度、气压)等信息,可同时满足近、远海作业的需要,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灵活,支持用户定制标绘各类海洋渔业专题信息;可作为单机应用,也可通过组网扩展成为一个网络终端节点,加入到海洋渔业信息服务链。

1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的构成

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由硬件、软件和数据三部分构成。

全文阅读

构建数字渔政监管平台综述

领导决策指挥平台包含统计分析、消息管理、辅助决策三个子平台。统计分析提供相关业务数据库的查询和统计分析。消息管理为用户之间提供即时联系,便于相互联络、沟通、指挥和调动。辅助决策将视频实施监控与查询功能相结合,能够通过同一界面对视频监控中出现的捕捞渔船、人员进行查询,获得相关信息,便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WEBGIS地理信息展示在电子地图为上展显渔政机构、渔港码头、养殖单位、钱塘江资源保护区、重点捕捞区、污染防控区、渔船实时位置和运行轨迹等各种地理分布和信息,提供空间统计分析,为渔政人员全面、直观、简洁了解渔政管辖基本情况、指挥渔政执法工作画出了一张详细可视化的“作战图”。渔船GPS定位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利用手机通信和卫星定位系统对渔民渔船实行实时实地定位,为渔政人员实时了解钱塘江、富春江和千岛湖渔船作业分布、作业规律和产量统计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载体和基础数据,为把握天气状况、渔民定位通讯联络、保障渔船生产安全和加强渔船柴油补贴监督发挥作用。水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管搭建了水产养殖户基本信息、水产养殖户检查记录、水产品抽样检测、定性检测四个模块内容,并依托GIS电子地图进行展示,对抽样不合格水产品进行管理和追踪,逐步建立起全市水产养殖户基本信息数据库和详实的养殖户检查记录及水产品质量抽测情况数据,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起一个统一直观的管理系统平台。人工增殖放流动态管理按照放流区域、放流品种、放流规格,统计分析四项内容进行功能框架设计,并依托GIS电子地图展示全市增殖放流点分布,放流批次、品种、数量、资金和年度变化情况,为下一年度的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利用远程视频监控和3G通信手段,实时传播正在进行的增殖放流,对人工增殖放流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展示和追溯,使增殖放流工作在“权力阳光”下运行。渔船“四证合一”信息管理按照渔船登记证、渔船检验证、渔业捕捞证、职务船员证“四证合一”进行功能模块设计,独立分类各类证书信息,支持证书查询、管理和打印等功能,同时将四证属性按照船舶参数、船东信息、渔船登记、渔船检验、渔业捕捞、职务船员进行“四证合一”归纳,通过GPS定位在GIS地图上展示,使工作人员能准确、清楚地查到各艘渔船的位置和详细情况,为渔政人员针对性开展执法检查和掌握江面情况提供有效参考。渔民通讯和短信发送按照公共通讯和个人通讯划分为捕捞渔民、养殖渔民、渔业部门和个人通讯录,并以县、镇层级分类,建立起详细的通讯联络系统。目前已录入整理全市1500多捕捞渔民通信联络电话,通过短信平台可随时向各地区渔民群发渔业安全等信息和通知。

工作创新

渔政工作理念的创新“数字渔政”创新了服务理念,在涉渔业务的办理上有助于更公平、更便民、更高效、更低碳、更廉洁。把原本台后的审批流程放到了台前,减少了人为干预;把原本要跑的马路改为了网路,缩短了办理时间,提高了行政效率。“数字渔政”还创新了执法理念,将监管关口前移,新添了预防渔业违法和预防渔船安全事故、水产品安全事故等措施。通过加强对渔船进出水域的远程视频监控和GPS、水产品动态等监管,提前发现可疑渔船或违法企业,尽早制止违法行为发生。监管方法手段的创新“数字渔政”创立了重点水域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监管模式,突破了传统渔政监管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实时监控实现24小时不间断管理;通过GPS在钱塘江管理水域上铺开一张大覆盖的监控网络,实时掌握渔船生产作业情况和渔港码头实际状况;在监管的方法上,实行远程劝导和现场检查结合,通过视频监控、GPS发现问题渔船,查询当事人基本信息,可立即通过平台进行短信劝导,适时委派船艇和执法人员前往处理,能够及时减少对渔业资源的损害,形成“反应快、检查准、目的明、互动强”的监管效果;通过“三证合一”探索,基本实现了全市渔船“一船一档”的信息管理;通过短信发送,可对全市3000余名渔民在恶劣天气,潮汛期间进行即时联络;通过水产品质量安全、人工增殖放流动态管理,加强了全市水产养殖户、批发市场检查、检测情况、增殖放流的全面管理,随时掌控全市渔业增殖资源、水产养殖户的信息变化情况,显著提高了渔政部门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增殖放流的监管能力和工作水平,也为科学规划、领导决策分析提供直观和可操作的管理平台。业务工作整合的创新仅从视频远程监控、GPS、GIS等技术上讲,杭州“数字渔政”并不是首创。但将视频监控、GPS、GIS等先进技术与业务工作有机整合是杭州“数字渔政”的创新亮点。它从有利于渔政工作实际出发,以实用性为原则,以远程监控为技术手段,整合渔政业务工作资源,建立渔政综合管理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各项业务之间贯通、横向纵向联动,在信息化应用实践上有很大突破,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响应性能高、便于管理维护、数据更新快捷,具有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是全国内陆渔政管理上率先对视频监控、GPS、GIS等技术创新发展和运用的一次成功尝试。工作指导服务的创新在系统业务流程及登陆用户权限的设置上,采取业务分类、市县分级设置,“数字渔政”数据库权限程度也相应不同。在工作指导上,市农业局可实时掌握各区、县(市)渔政机构工作情况,通过平成管理对象信息的调查、统计和上报工作。渔政等管理部门可以直接查阅下级部门的业务卷宗,直观地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案卷提出指导意见;下级部门也通过平台对各自区域范围内渔政监管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修正,改变了市对区、县(市)的业务指导模式,有助于提高指导效果。在服务渔民上,平台已收录了全市1500多名捕捞渔民的通信联络电话,通过短信可向各地区渔民群发各种天气预报、渔业渔政政策、公告、指令等各项服务信息,同时可接收渔民的意见、举报。

绩效推广

经济效益通过建立“数字渔政”监管体系,及时制止和查处渔业违法行为,保护资源,减少损失,保障渔民的合法权益,实现渔村渔民的增产增收。通过“数字渔政”的建设,实现台风、潮水、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第一时间救助遇险渔船、渔民,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数字渔政”的成功运行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行政开支。社会效益“数字渔政”的建设和运行,起到了保护全市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作用,提高了渔船安全生产系数,有助于合法稳定的捕捞生产秩序的建立,有助于安定和谐的水上作业区域的形成。巩固了水产品安全、资源增殖放流的成果,改善了渔业水域环境质量,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渔民渔船生命财产安全,有助于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管理效益通过“数字渔政”监管体系建设和运行,推进了渔政管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渔政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增强,相应时间大大缩短,违法案件发案率明显降低,进一步规范了渔政执法行为,增加了行政案件取证的途径和形式,进一步推进了渔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渔政管理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杭州“数字渔政”监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得到了农业部及省海洋与渔业局、杭州市委、市政府等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全国内陆渔政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戚志良 杨骥野 单位:杭州市渔政渔港渔船监督管理总站 杭州市农业局

全文阅读

渔船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

【摘要】渔船档案是国家用于管理渔业、维持渔业捕捞秩序,致力于我国渔业经济健康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也是批注渔业船舶许可证书、渔船检验的重要依据。渔船档案通过文字记载、图像表格、视频影像等各种载体形式全面地记录了渔船的建造、检测、转销过户、违法记录等过程,是具有实用性、真实性、历史参考价值的专业档案。本文就针对渔船档案管理现状进行简析并表达几点建议。

【关键词】渔船管理;档案管理;渔船检验

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渔业经济也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政府一直致力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工作,随着渔船种类不断更新,国家推行各类政策措施,对渔船的“双控”管理、网具管制、减船转业以及禁渔休渔等,均产生很好的成效,有效地缓解了海洋渔业捕捞压力,国家还将逐步实施捕捞限额管理进行了专门研讨,渔船数量的增减也是国家调控渔业捕捞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中国特色的捕捞业制度,使我国捕捞业和渔船管理各个环节基本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与此同时,渔业船舶的管理问题也摆在了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面前,加强渔船档案管理,可以在坚持“双控”政策的基础上,有效掌控我国的渔船数量以及相关信息,合理控制捕捞强度,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确保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渔船档案管理的意义

完善渔船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推进渔船标准化建设,有助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活动,为推行开展限额捕捞、休渔禁渔制度,推进渔政执法工作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我国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应该对所管辖渔船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推进渔船渔港动态监控,增强渔船安全生产、应急救助能力,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和涉外违法捕鱼事件的发生。为进一步巩固我国渔业市场秩序,合理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维持海洋渔业生态平衡,优化捕捞作业方式,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锐减,捕捞数量逐年下降,国家越加重视对于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的保护,从1995年起,我国全面实施伏季休渔制度,近几年不断改进休渔时间和休渔范围,在广阔范围内对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有着极其深远的积极意义。加强渔船档案管理,确保渔船档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向渔业主管部门呈交准确可靠的信息材料,对国家压减海洋捕捞渔船,引导渔民减船转产转业,遏制捕捞渔船快速增长,可以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材料,为政府制定渔业发展目标具有巨大的参考作用,还可以提升渔业主管部门的渔业执法力度。

二、渔船档案管理的材料收集归档

渔业船舶档案全面的通过文字记载、图像表格、视频影像等各种形式记录了渔船的建造、检测、转销等过程,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可以保护渔船拥有者的依法财产不受侵害。渔业船舶档案主要包含:渔船入户申请表、船具控制指标批准文件、船舶拥有者的身份证件、船舶检验证书、违法违纪记录等很多详细的文件材料。各地渔船管理部门方应遵循国家渔业管理部门相关条例,并分析当地实际情况,编制适用的渔业船舶档案材料收集范围,然后进行细致严谨的调查,档案管理部门采集归纳渔船材料整合并集中监管,记录在案。并对每条渔船做到独立建档,每年及时采集更新数据文本,做到对渔船档案的规范管理。渔船年审年检是渔船检验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渔船开展监管查验,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渔船检验的相关材料,并结合信息数据库对渔船的违法记录的动态影像资料以及处罚文书收集齐全,保证渔船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改进渔船档案管理的举措

全文阅读

海外休闲渔业对国内休闲渔业的启迪

澳大利亚的休闲渔业

澳大利亚休闲渔业兴起较晚,但法规及管理措施完善。政府每年进行一系列关于休闲渔业的专项经济研究,为促进和规范休闲渔业发展提供各种资讯和服务。澳大利亚对休闲渔业管理进行定义,是为了提供“高质量的休闲渔业机会”,政府有责任保护、保存和增值休闲渔业的资源,维持和提高公众参与休闲渔业的兴趣,并指定详细的法规,为休闲渔业发展护航。澳大利亚休闲渔业管理措施细致到垂钓数量的限制、品种限制、规格限制、渔具限制和设立禁渔期。普通鱼类数量限制是20尾,规格限制是雌鱼成熟为基础,渔具限制是使用少于4根鱼竿,每条线安装小于3个勾。澳大利亚休闲渔业管理法规完善,执法严格。

美国的休闲渔业

美国水资源丰富,休闲渔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美国是多移民国家,是最善于汲取他国经验和先进技术的民族,因此,休闲渔业管理措施最为完善。目前,休闲渔业在美国渔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01年美国休闲渔业的总消费额为415亿美元,产值约为常规渔业的3倍以上。法规体系。随着休闲渔业经济发展,休闲渔业的开发与管理纳入到国家的渔业法律体系当中,制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渔业法律法规,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和发展环境,保持生态协调,实现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制。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行政管理机构是国家海洋渔业局和内政部鱼类与野生生物局,分别管理海洋休闲渔业和淡水游钓业,为全美休闲渔业进行管理、研究和规划。各州的休闲渔业管理机构管理本州水域内的休闲渔业。决策机制。国家重视科研对休闲渔业管理和发展的指导作用。无论物种保护,还是制定法规,都要建立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以科学研究为依据,增强可行性。

我国休闲渔业发展对策

经过3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我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水域资源,因此国家提出经济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的是缓解环境压力,使天蓝、水清、地绿。我国发展休闲渔业要汲取国外休闲渔业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促进休闲渔业的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建立和健全法规体系。法制建设是保护渔业资源、管理休闲渔业的重要手段,加强和完善休闲渔业法规,实施全方位的管理,法律条文要定性、定量,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制定休闲渔业政策时,要进行全面调研和论证,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和模式,政策的制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兼顾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不均、南北水资源不平衡的地区差别。制定的法规要有整体性、长期性和前瞻性,应综合考虑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为休闲渔业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为了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要明确休闲渔业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责权明确,制定措施,监督落实。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资源保护意识。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改善执法设备,提高执法能力。建立科学的研究体系。科学研究能够为休闲渔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指导规划与投资,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增强技术优势。在休闲渔业配套设备的开发和研究方面,我国明显落后于日、澳、美等发达国家。我国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做大做强产业,创造集团化研发和经营模式,创立优势品牌。建立科学的信息互联系统。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重要的管理方式。信息化是21世纪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各行各业加快了信息化建设,建立休闲渔业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信息收集与、新技术的研发与评估、政策分析、产品促销和交流等信息平台,可以准确、有效、及时、全面地提供我国渔业的各种数据信息,为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和高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作者:赵润朝 单位:河北省黄壁庄水库管理局

全文阅读

2013总结及工作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时间的匆匆。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为了在2014年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扬长避短,现总结如下。

我是今年11月份又来到单位工作的,虽然对单位已不陌生,但是,现在的单位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一个新的起点。到单位之后,一切从零开始,一边学习专业知识,做好办公室服务工作。一边凭着自己对计算机技术的热爱,解决了一些网络故障。我经常请教单位的一些有经验的水产工程师,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性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吸取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和积累经验。现在对网站建设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现在我逐渐掌握了网络建设、网页设计的各种技术。所以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努力,也完成了网站域名注册,网站空间申请等成功任务。郯城渔业信息网的上线将成为我站对外宣传的一个新的窗口。

在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业务水平都比以前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针对我站目前的形式,现在可以拿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应付一些网络故障,对于一个网站建设项目可以全程的操作下来。

存在的缺点:

对于渔业技术的专业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对网站建设的技术问题掌握的还比较薄弱。还不能十分清晰的向渔民解释鱼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对于一些大的网络故障不能快速拿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职的工作做得不好,感觉还停留在一个计算机初级水平。

XX年的目标是将郯城渔业信息网站的访问量有大的突破,这个目标很难达到,不过努力吧,努力总会有好的结果。

XX年需做的事情:

全文阅读

试论加强渔船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加强渔船档案管理是实行渔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制定渔船档案的归档范围和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有利于归档渔业档案的完整准确。开发利用渔船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渔业档案管理人员应用现代化手段的管理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共享渔业档案信息提供平台。

关键词:渔船档案 收集归档 开发利用

0 引言

泉州海域面积广阔,北与莆田海域接壤,南与厦门海域毗邻,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海岸线长427公里,大部分为基岩海岸。岸线婉蜒曲折,沿岸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和众多小港湾。泉州市登记在册的渔船有6612艘,其中晋江深沪港、石狮祥芝港两个国家级中心渔港,拥有各类渔船总计300艘,生产船数量约占总数三分之二,而且基本上都是拖网渔船。深沪、祥芝两港渔船数量相当,在业外海捕捞渔船每港有700艘左右,马力大都400-800马力之间,鱼舱总容积120-160立方之间,使用容积多在80-120立方之间。近几年来,随着渔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渔船数量类型迅速增加,成为渔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加强渔船管理已成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渔船档案是渔政、港监及船检等部门在渔船管理和执法工作中的重要资料和依据,加强渔船档案管理,对于强化渔业执法,服务渔业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加强渔船档案管理是实行渔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

去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海洋渔船普查工作,共查出“三无”渔船6.72万艘、“三证不齐”渔船5.09万艘,分别占捕捞渔船总数的27.5%和20.8%,目前,“三无”船舶从事渔业生产屡禁不止。“三无”船舶从事生产既扰乱渔业生产秩序,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些渔船的产生和存在极大地危害了正常的海洋捕捞秩序,破坏了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对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建立完整、齐全的渔船档案档案有利于渔业执法部门监控管理力度的加强。

渔船档案是海洋与渔业局档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与渔业档案管理部门,要以民生需求为向导,不断整合各类档案资源,建立面向民生、覆盖人民群众利益的档案资源体系。严格渔船档案的归档制度,使文件材料得到及时收集归档,确保及时建档,有效管理,不流失,不散失,保证海洋与渔业部门形成档案完整齐全,是实行渔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是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来源的有效保证。

2 渔船档案的归档范围与文件材料的收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