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谈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

摘 要: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是评价幼儿教师语言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懈的努力,从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力求使自己成为真正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发展的合格教师。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技能;积极探究

在教师通过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技能和语言策略是影响其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既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

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态度以及声调等,都会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和情感发展等起着极大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技能的确至关重要。具体地说,教师的语言技能应当包括以下的内容。

1.教师语言应具有层次比较丰富的多适应性。所谓多适应性,就是适应各种不同的幼儿。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随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语言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燥的情绪得以缓和等等。

2.教师的语言应当做到口齿清晰、准确。教师的语言,应当如同珠落玉盘,清晰悦耳,一字一词不能含糊不清。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准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教师的语言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幼儿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避免以词害意。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口若悬河和侃侃而谈都不应是教师所追求的。另外,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

全文阅读

浅论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及其关系,以为语言教学只教语言知识是不完整的,言语交际技能的练习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才是目的。

关键词:语言教学;知识;技能;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58.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77-01

第二语言教学中,对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熟悉到位不到位,处理的公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指一个人把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可以统称为语言知识。语言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

一 语言知识的构成因素

广义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和语用学知识。第二语言教学只熟悉到语言要素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应当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是交际情景中的话语,即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言语意义的理解和产生”。

1.语言要素 。

全文阅读

试论语言技能与语言运用能力的统一

【摘 要】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基础,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学习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能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是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必须服务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技能 语言运用

如何在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既突出重要的语言技能,又保持该技能与其他语言技能的平衡?如何使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与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达到有机融合?下面结合一节英语口语课教学实录,详细探讨八年级(上)第二单元What’s the matter?中的Section A Speaking。

Step 1:Warming up

The teacher greets students by asking them, “How are you today?” Then writes the sentence “I’m not feeling well today.” on the blackboard and guides students to read it. Students will ask teacher the reason. Teacher can answer, “I didn’t have a good sleep last night. So I have a headache (while making a gesture).”

这样的热身活动设计,通过师生间的问候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融入英语课堂。要求学生猜测教师身体不适的原因,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为之后的知识输入作好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 (of words about illness)

相关话题的词语呈现活动可以由教师本人完成,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激活、启发下由学生完成。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出示医疗用具“绷带”,充分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并通过绷带所绑的不同位置和肢体语言,自然地引出有关疾病的单词。这种方式简单、直观,更易被学生接受,所以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全文阅读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与语言策略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就是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和自己多年的实践形成的,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能够运用自如,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语言行为方式。教师语言技能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知识的吸收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

一、教师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是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换句话说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经常要将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言语告知给他人。然而,在幼儿园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我们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积极举手要求发言的时候,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幼儿的说话愿望,久而久之,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幼儿成了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的“交流者”。如果教师不在乎孩子发言多么准确或者优美,让每一个孩子说说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在很多孩子争着要说的时候,用分组或者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来让每一个孩子有说的机会,那么他们交往的愿望得到满足和鼓励,全心全意也有了语言运用的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还会起到“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使幼儿更加敏感、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促进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例如:科学活动《我的鼻子真灵》的活动中,我让幼儿在小组讨论部分我就放手让孩子自己自由、无约束的大谈特谈,让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他们通过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师的语言应当做到口齿清晰、鲜明、准确

教师的语言,应当清晰悦耳,一字一词不能含糊不清。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准确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你的一言一行幼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比如说:有一次,在幼儿上厕所的时候,毛钰婷小朋友就对别的小朋友说:“你们快点上厕所啊,不然我去关门了啊!我数到3,看看还有谁没好……”“还有啊,洗完手的小朋友别忘记关水笼头啊,要知道节约用水,知道没有啊?”……通过这些话,我觉得老师说话的时候可得注意了,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要委婉地与幼儿交流,避免幼儿从你的模仿中学到不该学到的东西。

三、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感情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如果教师像老和尚念经似地说话,只能使幼儿昏昏欲睡;如果象播音员一样地说话则只能让幼儿感到生涩,毫无情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教师在具备了必要的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如下语言策略:

全文阅读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

摘要:基于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直到形成语言能力,应当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一线教师需要在理清知识与技能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实际,沿着这一途径,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记忆、强化应用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能力

教知识还是教能力,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纠缠不清的问题。说其纠缠不清,倒不是说对于两者关系的认识处于不清晰的状态,因为绝大多数教师都知道既要教知识,也要教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两者恰恰又是分开的,因为英语考查多是考知识,这一指挥棒直接使英语教学实践的重心落在知识层面,数不清的背诵、默写,正是为此而设,而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学生屡教不会,又会生出“能力真差”的感慨。于是,知识与能力之间似乎成了一对悖论。本文试以语言知识(即英语语言知识,下同)与语言技能的关系为例,谈谈笔者对此的一些探究与认识。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在讨论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时候,需要认识到这两者还有一个上位概念,那就是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同属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因此,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清晰了,那能力的提升途径也就清晰了。

一般认为,语言知识是语言技能的基础,而语言技能通常就是指听说读写,这样看的话,语言知识就是语言技能实施的对象;同时,语言知识又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不谈听说读写,学生也有记忆语言知识的这一基本任务。课程改革前后,至少从理论的层面来看,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还是有所偏移的,最常见的描述就是课改之前重知识,而课改之后重技能。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重心偏移实际上是无法概括英语教学的全部的,因为截然分开两者或只偏向于一边,都是不利于真正的英语学习的。

因此,教学实践中可取的理念当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语言知识欠缺时就得加强其记忆与理解,语言技能不足时就得重点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颇有“哪里不会点哪里”的意思,而教学的本义不就在于此吗?从辩证的关系来看,这样的教学思路更是在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之间取得了一个切合实际的平衡点,从而可以保证英语语言能力的真正提升。

基于语言知识提升学生语言技能

全文阅读

词块与英语语言能力及语言技能的关系

【摘要】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有关词块的实证性研究,文章对词块与英语综合语言能力以及各语言技能的关系进行简要概述,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词块 英语语言能力 语言技能 关系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助项目(S091216)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40-02

自词块教学法理论提出以来,词块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语言产出方面的作用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词块已成为外语界日益关注的一个课题,对英语词块的研究正进入鼎盛时期。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语言的记忆和存储、输出和使用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而是由多词的预制组块构成。词块是真实语言的一大特点,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掌握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词块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或输出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地道性。而且,词块学习是外语习得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了解词块与英语综合语言能力以及各语言技能的关系,从而加强词块的教学与研究,对提高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主要外语期刊中有关词块的实证性研究,对词块与英语语言能力以及各语言技能的关系进行简要概述。

1.词块的概念

目前,对词块的研究多采用Wray(2002:9)的定义。他将词块定义为: 词块是一个存储在大脑中的整体预制块,在使用时从记忆中被整块调用,而不是按照语法规则产出或分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由词汇构成的语串。也就是说,词块不仅仅是单词的组合, 也可以是结构、句式等的组合, 它既包括短语动词、复合词、固定搭配、成语、惯用语等相对固定的组合, 也包括一边或两边可以打开的短语框架和句子框架。只要是出现频率高、作为整体储存和使用、表达一定修辞关系、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意义的语言单位, 都可以称为“词块”(盖淑华,2010)。例如,习惯搭配、固定短语、惯用话语、句子框架、语篇标识、谚语及名言等。

全文阅读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但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过去我们经常说,学习语言知识不是目的,培养语言技能才是真正目的。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侧重于听、说、读、写等技能,而在教学内容中则列出各种语言知识。其实,这是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割裂开来。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教学内容也包括掌握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当然,语言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要把语言知识落实于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听、说、读、写的质量。在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知识的学习。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储备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之中去。

语言交际有口头和书面两种交流形式。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必须通过有声的语言(听和说)或者文字记录的语言(读和写)进行。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实现这两种形式的交流。基础教育阶段,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来进行并得以巩固。同时,听、说、读、写是提高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图2

一、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程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基础教育英语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来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实践是教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靠保证。为此,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第一,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

第二,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到上述过程之中,以使他们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上也得到锻炼。语言知识的归纳或总结的范围、深度、方法、时机要由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

全文阅读

浅谈加强语言和言语研究重视言语技能培养

论文关键词:语言 言语 俄语教学

论文摘要:现代语言学家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两个重要概念一“语言”和“言语”。他认为,人的言语行为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利于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一、引言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直到19世纪初才有德国语言学家注意到区别语言和言语的必要。他指出,语言是一切所述的话的总和,而言语则是日常运用语言的每一个活的动作。

俄罗斯语言学家也曾经强调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他说:“现实中,只有言语,词只有在言语中才有意义。言语中的词每一次出现只相当于一次思维动作,而不是若干次,换句话说,我们所说的或理解的每一个词都不能有一个以上的意义。”

在近代语言学历史中,给语言和言语做出系统理论解释的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提出“语言”和“言语”两个重要概念之后,语言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般认为,所有20世纪的语言学派的观点和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它的影响。认为,人的言语行为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利于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言语研究正逐渐取得与语言研究同等的地位。

掌握语言,特别是外语,语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语言系统中取得,二是从言语实践中获得。有了语言知识并不等于掌握语言。为了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必须掌握诸如有关语用要素、言语行为类型、篇章作品等与词语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应通过系统的训练来培养运用两类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言语技巧,培养记忆、语感以及善于模仿、乐于交往一类素质。

语言和言语是俄语教学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也是俄语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同的语言概念和教学层次。因此,在俄语教学中外语教师应正确认识语言和言语的对立统一关系,摆正并协调好二者在教学中的相互位置,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学到语言的有关知识和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技能。

全文阅读

科技能拯救濒危语言吗?

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世界上50%~90%的语言将在21世纪末消亡,随之消失的还有丰富的、科学未破解的知识和文化。

目前世界上有11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汉语普通话、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印地语,有超过上亿人将其作为母语,再加上葡萄牙语、孟加拉语、俄语、日语、法语和德语,以这11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群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但是这11种语言却仅占到人类全部语言数量的1/100,世界上现存的语言数量接近7000种。弱势语言通常仅在小群体中使用,往往不足1万人。

“我给你的爱写在公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很多人相信,不同的语言孕育着不同的世界观,语言的失落会是人类的悲剧。但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流失,人们的观点向来都有分歧。“适者生存”观点认为语言的竞争乃自然规律,更少的语言意味着人们能更轻松彻底地交流,省掉翻译的昂贵费用。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历史,数千年来土著居民与自然世界联系紧密,对本土、植物、动物和生态系统有深刻的洞悉,而这些可能是科学尚无记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曾说:“在森林遭到毁灭的地方,也是弱势语言使用者们的家园。一种语言的消失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消失,特别是使用这种语言的团体。”

造成语言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全球化、信息化无疑加快了弱势语言走向濒危的步伐。世界上4/5的网页是英文,只有不到1/5的人类语言在互联网上使用,数以千计的语言基本上进不了新闻媒体、教育体系、出版物和公共场所。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不可避免,也并非不可逆转:精心制定并经落实的语言政策能够鼓励各语言社群持续努力维护与振兴母语,并传授给年轻一代。新西兰在拯救毛利语时实行了一个政府计划,名叫“语言小巢”,在幼儿园中传授毛利语,不仅拯救了毛利语,也成为抢救濒危语言的典范。

而借助技术手段,将语言的语法、词汇、句法以及一些民间文学形式按照语言学科学的方式完整记录下来,成为眼下更加被关注的话题。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舍曼认为:“濒危语言之所以濒危,是因为缺少非正式的代际传递和日常使用,而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在学校里被教授或缺乏官方的地位。”

逆流而上的拯救

一些探索者试图逆流而上,以科技的力量来拯救濒危的语言,乃至复活灭绝的语言。2003年8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丹尼尔・艾布拉姆斯(Daniel Abrams)等人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给出了一个专门针对濒危语言演化的计算机数学模型,为语言学家对濒危语言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供了十分有用的研究工具。英国剑桥大学在2010年也启动了“世界口头文学项目”,将世界上正在迅速消失的歌曲、诗歌、传说等口头文学用音频、视频及其他多媒体形式予以记录存档。

全文阅读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是教师能力素质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向幼儿传授知识、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必备条件。因而可以肯定,教师语言技能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知识的吸收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换言之,教师的语言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及发挥的效果。此外,语言不仅能够表达教师对所面对的语言对象的看法,同时也能表达教师的态度和情感。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态度以及声调等,都会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和情感发展等起着极大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技能的确至关重要,具体地说,教师的语言技能应当包括以下的内容。

首先,教师语言应具有层次比较丰富的多适应性。所谓多适应性,就是适应各种不同的幼儿。因为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其个性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幼儿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当必须选定在幼儿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并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提高和语言思维发展这个范围之内。这当中就蕴含了教师在语言上要“因人用语”,对不同的幼儿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不同的。所谓不同,主要指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不同,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随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语言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燥的情绪得以缓和等等。

其次,教师的语言应当做到口齿清晰、鲜明、准确。教师的语言,应当如同珠落玉盘,清晰悦耳,一字一词不能含糊不清。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准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教师的语言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幼儿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避免以词害意。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口若悬河和侃侃而谈都不应是教师所追求的。另外,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在谴词造句上应当力求达到炉火纯青。准确、鲜明是教师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因素,离开了准确,表意就会发生扭曲;离开了鲜明,再准确的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缺乏效果。

第四,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如果教师象老和尚念经似地说话,只能使幼儿昏昏欲睡;如果象播音员一样地说话则只能让幼儿感到生涩,毫无情趣。

总而言之,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是评价幼儿教师语言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懈的努力,从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力求使自己成为真正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发展的合格教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