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课程与教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与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语文观;教学观;学生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05-0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要实现这样一种转变,前提条件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首先必须有一个质的改变。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呈现出单一、落后、封闭、专制等特点,不仅与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脱节,而且与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及生活实际相违背,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素养的提高。但是,由于多年的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局面,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新的挑战。要取得课改的成功,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热情地、高度负责地投入课程改革的实践,必须彻底地更新观念,努力地转变教学模式,真正用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教师要建立全新的语文观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基础,是工具,但是,我们在强调它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它的重要内涵——人文性。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引导他们从教材中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自觉地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师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教学观念的更新,又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和行为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便无从谈起,课程改革便会流于口号和形式。

全文阅读

语文新课程下的教与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真有点茫然。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根据这一理念,不再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而是将必要的语文知识分散到阅读和写作目标中,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并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课堂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在"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也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重视"情感教育"、"幽默教学"

天津南开的语文课堂充满着快乐幽默的教学氛围,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至于现在温总理谈到南开的语文教学,还说自己受益匪浅。语文教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传递,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完善人格的。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调动自己的积极情感因素来激发培养学生积极情感,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授予鱼,不如授予渔;授予渔,不如授予欲"。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积极求知情感。需要说明的是新课标的人文性与以前大纲要求的文学性是不同的。

二、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字、词、句、段的学习,听、说、读、写的运用,是积累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有效的方法,并且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能弊端的有力矫枉。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失去了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自主学习和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使得教师主导地位旁落,就会严重损害学生主体性的落实,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正如教育先驱陶行知所说:"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

四、不能强调人文教育和综合化教育,从而忽视学科特点,弱化教学重点。

全文阅读

试论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是语文学科相互关联的两个部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传统上,人们比较注重教学论方面的研究,相对忽视课程论方面的研究。

课程论是依据对社会需要、学生心理特征、学科系统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什么教学”和“教什么”,是其研究的范畴。“为什么教学”侧重研究教学的目标,目的是弄清为什么要教的问题,物化形式就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教什么”侧重研究教学的内容,研究范畴在于应使用哪些方面的内容来完成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教科书为代表的教学材料上。教学论主要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同时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是什么”和“怎样教学”是其研究的范畴。“教学是什么”侧重研究教学的本质,即学科性质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讲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这些科目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课程论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它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教学论同样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这种行为方式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一类是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的教育学研究中主要有四种不同的意见:⑴课程与教学之间彼此独立;⑵课程与教学之间相互交叉;⑶课程与教学相互包含;⑷课程与教学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作用。尽管意见不同,但异中也能见同。大多数课程的教学研究者有以下相同看法:⑴课程与教学既有相关性,又是不同的;⑵课程与教学具有相互交叉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⑶课程与教学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研究和分析,但不能彼此独立地起作用。

1997年国家学位办把课程论和教学论统一为“课程与教学论”,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标志,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课程和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把课程论和教学论统一起来。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⑴确立新的知识观;⑵确立新的学生观;⑶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把学生的个性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立存在,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回归生活世界,使新课程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特色。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是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重要特色。

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依照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按下述步骤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全文阅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日益凸显,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这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研究者的共识。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研究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开发学生各种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增加课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适应和融入社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强调“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教师素养的要求,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进行整合和改造,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其最近的发展区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宗旨。

第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注重语文的多元影响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汉语言文字对语文教育的重要影响。

第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刻意追求语文学科严谨的知识系统;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于强调统一和集中,课程变得凝固和僵化的状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全文阅读

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一、关于人文和人文教育

我们已经知道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正面的一部分,那么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活动等渠道和方式将人文精神转化为人的品格素质,全方位的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简而言之,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工程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突出人文性是培养我国高校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独立个性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都实行分科制度,高中阶段划分为文、理科,理科重视学生的理解、逻辑思维的培养,即使是属于人文学科的文科都只注重记忆、概括、总结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连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育都注重写作、修辞、语言等枯燥的训练,而兴趣、意志、态度和情感等非智力的因素遭到忽视。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情感,沦为应试的工具。除了学校的应试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同样的重视智育、忽视情感。我国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采取溺爱的态度,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几乎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缺少必要的情感和价值教育。这使得我国许多专业人才的知识面狭隘,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缺乏基本的应有的认知,更是忽视了社会、伦理和文化教育等重大问题。重视人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迫在眉睫。在这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民族精髓已经被遗忘,许多国人盲目追求舶来之物,觉得只要是外国的和进口的都是最好的,而将我们中华名民族自己的瑰宝抛在脑后。让国人认同自己的文化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传唱经典也成为了社会大众和各大中小学和高校广泛参与的活动。语文教育更多的向我们展示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尽管大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可塑造,我们大学的教师应当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贯彻执行大学语文人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如何实现大学语文人文教育

(一)教育内容

虽然《大学语文》课程都配套有专用的教材,但是教材仅仅是一个参考工具书,语文教学不是对着课本生搬硬套。并且大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阅读和自学的能力,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完全不必像中学教育那样逐字逐句的讲解,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适当的增加相应的内容,以此来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1.健康的教育内容。前段时间大学校园发生的“复旦毒杀案”“中南大学命案”等等震惊全国,网络上流行起“谢舍友不杀之恩”的流行语,这些受过高等教育教育却又知法犯法的大学生的行为,不正是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引起的吗?所以,大学语文课堂里的内容首先应当是正确的、恰当的、健康的。应该能够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独立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2.广泛的教育内容。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样也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单单是文学方面的,优秀的语文教学应当包揽文学、政治、历史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大学语文教育已经没有了应试的忧虑,所以教师可以较为自由安排课堂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这样的教育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其他方面的常识。3.引人入胜的教育内容。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兴趣才会学习的更加认真和深刻。而且,大学课堂相对于中学课堂更崇尚学术自由,所以我们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内容除了要健康和范围宽广之外,还要求我们课堂的内容丰富,有趣,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能心系课堂,集中精力学习。

(二)教育要求

全文阅读

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

内容摘要:在基础教育新课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问题相当凸显。我们必须对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标准和理论教学要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适应当下社会对汉语言文学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 高校 语文 课程 教学论

一.引 言

自2001年至今,我国九年义务教学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在逐步推开。在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师范高等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实用性和专业性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须课程。虽然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师院校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和教学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结合其他学科教学优点,依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对高师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

二.教材体系与教材内容改革

(一)构建科学教材体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应有以下三编构成,即语文课程与教学概论,中学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这一教材体系的逻辑关系是: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主体内容――教学技能训练。首先,课程与教学理论,主要是阐述语文课程教学的历史和研究理论,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语文教学的过程及其原则,为学生展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此外,通过开设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辅助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语文教师素质教育。通过语文理论教学的更新,是学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中明确自身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第三,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主要介绍语文教学的设计技能、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和评价技能,通过让学生对全国中小学现行各种版本教材的分析,纵横交叉并且立体学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

(二)整合教材内容,增删有度。

全文阅读

学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硕布、实施给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与中学的新课程改革必须“接机”,这样才会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建设一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科研队伍。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培养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一些与之相应的基本语文素养。

一、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方面的构想

我们认为,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与改革落后于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大部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只有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与教学论等几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比如中文系传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设置只有单一的36学时的教学法课程,它作为考试课在第6学期开设。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些有关语文教学法的知识,根本不熟悉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就忙于设计教学内容。大部分是闭门造车,部分考研的学生甚至放弃课程试讲。学生在潜潜懂懂中,匆匆走上教育实习的讲台,结果不言而喻,致使学生的就业率极低。为此我们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行等举措,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体现“全学程、精内容、重能力”的特点,服务于基础教育。以此为宗旨,为培养未来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提供课程支撑。具体设计如下:

二、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接轨,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我国教师需求量最大的市场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研究基础教育的需要,积极改革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出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加强教育基地建设,使学生了解一线教育的现状和趋势。

1.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全文阅读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语文教学的再思索

对语文教师来说,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去,我们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认为语文教学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一实用工具。因此,我们分析、我们讲解,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强。面对这种现象,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语文课程的性质上,语文教学改革首先是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开始,于是人文论运用而生。人文论的提出,似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让大家看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曙光。然而,人文论者并没有走多远,他们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人们发现,因为过多地关注人文性而忽视了课程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的虚化,泛人文化。于是大家又开始对人文论者进行反思。最后,大家认识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才是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样两者中和,算是完结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是偏向人文的一面就是偏向工具的一面,两者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那么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这种工具呢,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这似乎又成了一个问题。其实无论是人文性还是工具性,语文教学最后得归结到语言性,也就是说,语文还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一工具,除了这没有别的任务可言。语言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人文性是附着在语言性上,是通过语言性来实现的。没有语言性,也就没有语文课程的学科地位。比如,地理学科是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数学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科的内容不同,培育的方式方法不同。语文只能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通过知识教育来培育人的活动。每一门课程都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同的角色。我国古代对此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他们将教育看作是人的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的教育。记得在大学学习期间,曾聆听过陕师大教授的讲座,他是人文学科专家,他说我国古代的教育,那些骑马,射箭等的技术,他们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让人们掌握这些技艺,而是通过这些技艺,涵养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人文素养。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逐渐地让他们的思维健全起来,让他们的人格健全起来,生命丰富起来。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知识是形成学生人格的载体,知识是通向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人的必由之路。知识教育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说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人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会思考、会处事的人,一个具有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的人。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还是那么世俗,那么功利,那么脆弱,那么这样的教育,怎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呢?

我们常常说大学是精神的圣地,大学的品位不在于它的大楼而在于它的精神文化氛围。那么什么样的氛围才算是真正的文化氛围呢?笔者认为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善于思考人生社会的、对自己专业的那种虔诚之心,对真理的那种坚持追求之意,没有过多功利的考量,没有过多得失的计较。如此而已。

作为大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沐浴在精神的阳光之中,感受到思想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这儿,学生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动机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为了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出于人的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加的利益驱动。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形而上的生存的智慧,是人对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一种哲学的把握。我们不必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结果都要上升到哲学这个层面上来,这才是我们的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大谈人文性,将语文教学的任务归结为人文性教育,就有点不合适了。课程标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结合起来给语文课程性质下定义。的确,语文学科主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但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他学科也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只不过语文学科的这种性质更为明显,更为直接。语文终归还是语言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是要注意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更多的是从方法上考虑。

那么为什么我们过去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将语言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语言素养还是没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呢?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那么低下呢?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是工具性吗?人文论者就是为了反驳工具性,但是他们忘记了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和学习语言,这是最根本的,也是确定不移的。拿人文论来否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显然是错误的。

与其在语文课程性质上下功夫,还不如在语文课程的特点上寻找语文教学的弊端。语文教学最终归结到语言的学习上。语言是和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认识紧密相连的,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就语言而语言,而是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结合,和学生的生命意识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语言。说语文学习就是一种唤醒,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他们内在的心灵世界,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了,那么就算成功了。

全文阅读

课程与教学改革语文略读课也有大美

【摘 要】纵观当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现状,却仍存在着无法把握“精”、“略”之度的问题,以致出现了林林种种的教学误区。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中的深入教学思考,探究了小语略读课教学的相应有效教学策略,以其引发共同的思考。

【关 键 词】语文;略读教学;精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55-02

重庆市万州区在2012年11月9日在鸡公岭小学首次开展了略读课文的一堂观摩研讨课,是谭丰宾老师执教的《学会看病》。(这是笔者从教18年以来听到的第一次“略读教学”研讨课。)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已不再像之前那样“门庭冷落”,将会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探索活动。这些困惑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纵观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天光云影共徘徊——小语略读教学的误区

1. 随文就教,盲目放任。只要编入教材,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按照传统不成文的习惯:一个字,“教”。至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则很少有人考究,或无从可考。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仅凭个人“偏好”,玩起“我的课堂我做主!”可谓自由放任,盲目无度。

2. 略读不略,定位不准。本来,教材编者意图为:精读精教,略读略教,相互辅之。即,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中所倡导的“例题”与“练习题”之间的关系。然而,有些教师一些时候硬是熟视无睹如此科学的定位,只是一味地、不分主次地来决定略读教材的命运,导致略读课教学定位失当。

3. 师出无名,目标不清。即,略读课教学漫无目的。不能遵照语文单元教材的整体考虑,从宏观角度出发,细致琢磨略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只是照本宣科式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地“走一遍”,“雨过地皮湿”,即视为完成了教学任务。

全文阅读

教学管理流程与语文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学校卓越绩效管理流程的不断学习与深入,教学管理流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清晰的指导和规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它给教师们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理念提升和教学行为的规范,更重要的是让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情感交流的空间,让愉悦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能主动地、快乐地学习,能有效地吸纳知识营养。在教学实践中,我按教学管理流程认真备课、上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教学流程 语文课堂 培养习惯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流程,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用好流程,把流程当作做事的一种习惯。上好一节课,不仅要认真备好课,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还要通过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基本情况,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师生活动,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对课堂教学活动方案进行预设,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

一.“备”在课前,“精”在课上

按流程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重要前提。同时,认真备好课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找准教材中的突破口。上好一堂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如同疱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得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如语文第四册《葡萄沟》的教学,在备课时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确定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上课前,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咱们新疆好地方》,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孩子们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齐读、小组读、品读等形式,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情,我再采用品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从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