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玉米深加工

玉米深加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玉米深加工技术

玉米是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很高,深受人们的欢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的利用也在逐渐加大,人们将玉米加工成各种食品,丰富了餐桌文化。文章介绍了几种玉米加工制品的工艺。

1.玉米汁饮料加工

玉米汁饮料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饮料,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风味清香可口,适合于男女老少饮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1.1工艺流程

选料--去苞衣、去须--清洗--灭酶--冷却--刮粒、取粒--打浆--过滤--玉米汁--混合调配--均质--过滤--灌装--封罐--杀菌--冷却--成品

1.2操作要点

应选择鲜嫩饱满、呈金黄色、无病虫害、无腐烂的鲜玉米。将玉米苞衣、须剥干净,并用清水清洗,放入沸水中煮制5分钟,破坏氧化酶,有利稳定色泽、改善组织和风味。用自动刮粒机进行刮粒。将称好的玉米粒加入适量的水打浆,料液用离心机分离,去除残渣,然后用120目纱布过滤,澄清的液汁注入罐中备用。配方为玉米汁80%,白砂糖10%,柠檬酸0.2%,蜂蜜1.2%,羧甲基纤维素0.01%,蔗糖酯0.09%,明胶0.08%,琼脂0.24%,水8.18%。先将砂糖、羧甲基纤维素、蔗糖酯、明胶、琼脂热溶过滤,冷却后,与其它配料一同加入配料罐,搅拌均匀。将配制好、混匀的配料加入到高压均质机中均质,使其组织达到均一、细嫩,避免产生分层沉淀。将均质后的液汁装入洗净并消毒的玻璃瓶中并封盖。然后,采用高温瞬间杀菌,杀菌温度为121℃,时间30秒。将杀菌后的饮料分段冷却到40℃以下,在37℃保温库中存放一周后检验产品,然后包装出售。

2. 玉米片加工

全文阅读

玉米深加工业发展意见

针对玉米加工业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宏观调控,实现饲料加工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的协调发展,确保国家食物安全。

(一)加强对新建、扩建项目宏观调控,全面清理在建、拟建项目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玉米深加工在建、拟建项目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立即停止备案玉米深加工项目,对在建、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对已经备案但尚未开工的拟建项目,停止项目建设;对不符合项目土地审批、环境评价、城市规划、信贷政策等方面规定的项目,要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科学规划,加强政策指导

玉米主产区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利益出发,统筹规划本地区玉米生产、饲料加工业和深加工业的发展,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业产能规模盲目扩张,使之与《食品工业“*”发展纲要》和《饲料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各地规划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加强对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三)保持玉米食用消费、饲料和深加工的协调发展

对不同类型玉米加工业,实施区别对待的发展政策。一是鼓励发展玉米食品加工业,开发玉米食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粮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稳步发展饲料加工业,不断开发优质高效的饲料产品,提高饲料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畜牧业发展对玉米饲料的要求。三是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业,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限制发展供给过剩和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品以及出口导向型产品,严格控制深加工消耗玉米数量。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全文阅读

浅谈玉米深加工的研究

一、淀粉加工业

随着中国淀粉工业的发展,对淀粉的需求正在增长,而淀粉加工业中玉米淀粉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行业高层人士估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玉米淀粉产量料平均年增5-10%,因食品添加剂需求增加。

淀粉糖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人们日常消费食糖的有益补充。进入2000年以来,淀粉糖发展形势看好,攀升很快。1999年蔗糖产量880万吨,而淀粉糖仅60多万吨。市场放开后,蔗糖连年亏损局面越来越重,全国糖业连续4年亏损累计人民币100亿元。

由此国家制定一些措施,促使淀粉糖大幅度增长,我国淀粉糖2000年度约67万吨,主要是液体葡萄糖浆和麦芽糖占到60%以上,果葡糖浆产量很少,实际产量不到1万吨,而且产品都为淀粉糖的初级产品。但是到了2005年,淀粉糖的产量达到了420万吨,而国家农业部预计2006年淀粉糖产量达到520万吨,将替代食糖消费量50万吨左右。目前淀粉糖甜度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其产能正不断扩大,低价淀粉糖产量不断增加。

变性淀粉是在淀粉具有的固有特性基础上,为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酶法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性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衍生物。

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3000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50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

变性淀粉的最大用户是造纸,最有发展前途的是食品。美国是世界变性淀粉最大的生产国,年产约200万吨,主要用于造纸。美国年产纸及纸板7000万吨,使用150万吨的变性淀粉,占纸及纸板重量的2.1%,占美国变性淀粉总产量的3/4。

中国有丰富的淀粉原料资源,目前中国已有生产40余万吨变性淀粉的能力,但实际生产只有20余万吨,此外每年还从国外进口几千吨。国内迄今最大的用户是造纸行业,每年用8万多吨变性淀粉,1997年中国纸及纸板年产量已达2700万吨,变性淀粉用量只及纸及纸板的千分之3。

全文阅读

玉米深加工的产品种类

1.玉米淀粉

玉米是生产淀粉的主要原料,据资料介绍,每100kg玉米可制得67kg淀粉。用玉米生产淀粉成本低,质量高,是化学成分最佳的淀粉之一,纯度可达99.5%。目前淀粉工业发展很快,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有100多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在医药工业中,玉米淀粉是制作葡萄糖的重要原料,还是生产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菌素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也是一些片状药物的添加剂;在化工工业中,玉米淀粉用于生产醋酸、丙酮、丁醇等化工产品;在纺织和造纸工业中,直链玉米淀粉用作上浆剂和产品表面的涂料。

2.玉米制糖

玉米淀粉经过再加工而制成的糖浆,即异构糖,又叫“人造蜂蜜”。据资料报道,每100kg淀粉可生产105kg异构糖。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生产异构糖,美国异构糖产量已占食糖产量的30%~40%。我国糖料不足,每年从国外进口一部分食糖。采用玉米生产糖料,是解决食糖不足的一个可取途径。发展异构糖生产,不但能解决人们的食糖问题,增加国家和农民的收入,而且也为轻工业开拓新的途径。

3.玉米榨油

普通玉米籽粒中含油量一般在4%~5%,而油分的85%以上集中在胚里。因此,把胚分离出来进行榨油是十分方便的。玉米油被认为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含有10余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达50%以上,同时还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A和E,故玉米油的营养价值仅次于红花油和葵花油而优于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属优质食用油。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并可延年益寿。因此,玉米油又是一种保健食品,在国内外称之为“健康营养油”。玉米油除作食用外,还是人造奶油的原料,在工业上是制造肥皂、油、油漆涂料等产品的原料。

4.玉米食品

玉米食品种类繁多,新鲜玉米可作菜肴、盐渍玉米、玉米罐头、速冻玉米等;玉米膨化食品有玉米片和玉米花、人造米等;玉米籽粒食品有玉米面包、饼干、层糕等。尤其是玉米膨化食品在国内外很受欢迎。如在我国的上海、广州等地,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膨化儿童食品很畅销。

全文阅读

玉米深加工工艺及其产品概述

摘 要:玉米深加工就是分离出玉米主要成分的基础加工.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玉米组成,充分利用玉米价值,增加玉米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当地的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的收入。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工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世界上玉米深加工工业正迅速发展,而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在蓬勃兴起。吉林省是玉米的主要产区,有着相当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利于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工业。我们所熟悉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就有长春的“大成”、公产岭的“黄龙”、“吉安新能源”、“华润赛力事”等。

1 玉米原料及其加工工艺

原料玉米种子基本的构造分4部分:外皮,玉米的最外层是很好的表皮,它含有重要的纤维素;籽粒中的软淀粉;在软淀粉的两边是硬淀粉,硬淀粉中含大部分面筋;含油脂和少量面筋的胚。

玉米干物质的基本组成是:淀粉占72%、蛋白质占10%、油脂占4.5%、纤维素占3.5%、其他成分约占10%,这只是籽粒干物质中各组成的比率,而实际上湿的玉米颗粒尚含有16%左右的水分。

玉米深加工的产品有:玉米油、玉米面筋、普通酒精、玉米淀粉、葡萄糖糖浆、玉米高果糖糖浆、右旋糖等。

全文阅读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研究

摘要:吉林省作为玉米大省,在产量连续增加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却陷入低迷。随着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农民也得到了相应的实惠。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玉米综合利用精深加工,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玉米产业链条综合链接是有效发展玉米深加工的根本出路,也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玉米产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89-04

关于玉米深加工,国内外学者有许多研究和思考。围绕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对于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形成两种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玉米深加工业快速发展将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吴淑清等,2006),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玉米深加工业的良性发展不但拓宽玉米的用途,并且还能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还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王红,2007、刘丽影,200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确保饲料用玉米的供应,也为了有利于玉米深加工行业自身的发展,对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进行控制是必要的(王秀忠,2007)。而关于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观点相对一致,主要认为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可以延伸玉米产业链条,扩大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空间,为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收效创造机遇。推动玉米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王红等,2007)。

一、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的意义

1.实现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吉林省作为传统农业的代表,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缓慢,随着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加工效益提高,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发展玉米深加工业,可以承接玉米种植业和现代物流业,促进农业(玉米种植业)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打通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整体上实现了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区域集团化生产转变。玉米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 10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1]。在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上已经拥有了淀粉、变性淀粉、氨基酸、淀粉糖、酒精、化工醇六大系列,加工产品品种已达300多种。这种加工链条的系列化,不仅延长了玉米深加工业的产业链条,而且拓展了玉米深工业向其他与玉米相关的产业链条拓展,使得玉米产业化经营得到了快速而有效的发展。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醇的深入开发,玉米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将有更大的提高。

2.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吉林省实施“玉米经济”策略,上马了一大批玉米加工项目后,很快解决了玉米大量积压、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对玉米原料的需求,拉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从而扭转了过去几十年间价格持续低迷对农民收入的不利影响。2005年初,1吨玉米卖1 000元无人问津,可是仅仅三年之后,玉米收购价已经涨到了1 620元/吨。①据吉林粮食协会数据显示,2005年,吉林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实际消耗玉米487万吨,相对2002年增幅高达169%。根据吉林省内玉米加工企业开工和规划目标,预计2008年,玉米加工生产能力达1 600万吨,消耗玉米也将达到1 200万吨[2]。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兴起,扭转了吉林省玉米产业不景气的局面,提高了玉米的生产效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再加上玉米深加工行业对玉米的需求增加,种植玉米的农民收入增加比较明显。玉米精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还使玉米产业链条形成系列化发展,已经从简单的精加工口粮和饲料转变到深加工的精细产品、生物产品和有机产品,多元醇的发展已经与纺织、汽车、包装、电子、医药等产业相联合,极大了提高了玉米产品的增加值。

3.拓展了农民就业空间。玉米深加工和产业链条的有效发展,吉林省玉米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具相关数据显示,吉林省2005年玉米及其关联产品加工业消耗玉米达1 100万吨,产值达到1 000亿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富余劳动力20万人,辐射带动省内农户240万户。玉米产业链条的拓展关联,增加了很多新的相关联的产业。新的就业岗位随之产生,这些新的岗位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增加就业空间的同时,也使得农民的收入随之增加。并且使得农村整个社会分工增多,也使得专业化程度更加提高。

全文阅读

实现玉米深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玉米加工业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宏观调控,实现饲料加工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的协调发展,确保国家食物安全。

近几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迅速,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化经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玉米深加工能力扩张过快、低水平盲目建设严重、资源加工转化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避免玉米深加工项目继续盲目建设,控制过快发展,实现饲料加工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的协调发展,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国家了《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

一、国内玉米生产与消费状况

(一)生产状况

我国玉米生产一直保持波动增长的态势。“十五”期间玉米产量从2000年的1.06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1.39亿吨,年均增长5.6%。2006年国内玉米产量达到1.45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比2005年增长3.6%,产量增长中单产增长贡献率占58%。从“十五”期间播种面积和单产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单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

我国玉米生产具有产区相对集中的特征。东北地区常年玉米产量占全国的35%左右,华北黄淮地区占34%左右。尽管东北和华北黄淮两个地区都是玉米产区,但在全国的购销地位不同。东北地区是国内最大的商品玉米调出区,常年均可调出玉米,年调出量为1700万-2000万吨。而华北黄淮海地区则是季节性玉米调出地区,即当地新产玉米上市后的半年时间内可以实现玉米自给,并有一定外运,而其后的半年则供给不足,需从东北调入。

(二)消费状况

国内玉米消费保持刚性增长态势。“十五”期间我国玉米消费量从2000年的1.12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1.27亿吨,年均增长2.5%。2006年国内玉米消费量(不含出口)为1.34亿吨,比2005年增长5.5%。从玉米的消费结构看,2006年饲用消费玉米数量为8400万吨,占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的64.2%;深加工消费玉米3589万吨,占26.8%左右,比重呈增长趋势;种用和食用消费相对稳定。

全文阅读

我国玉米饲料与深加工需求情况分析

未来我国居民对动物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将导致玉米饲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经济发展也将导致对玉米深加工需求进一步增长。需求的持续增长既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对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会增加国内玉米供需紧张态势。

一、我国饲用玉米需求状况

(一)近十年来我国人均肉蛋奶需求量快速增长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在过去10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均动物产品消费量持续增加。2009年我国人均肉类、水产品、奶类以及蛋类消费量分别达到36.4千克、8.9千克和7.8千克,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35%、107%和9.3%,其中肉类及水产品消费需求年均涨幅高达3.4%。为了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国内水畜产品生产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20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92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366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799万吨和1087万吨,水畜产品总生产量年均增长2.5%。

(二)2000~2010年我国饲用玉米年均增长2%

畜禽产品需求和产量的增长大大刺激了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饲用玉米需求量的增长。最近十年,中国饲料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我国饲料需求总量从2000年的1.39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2.1亿吨,其中工业加工饲料产量从2000年的7414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48亿吨,年均增长率为7.9%左右。玉米是我国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我国饲用玉米需求量为1亿吨左右,过去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见表1)。

二、我国玉米深加工需求现状

(一)玉米深加工量高速增长,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全文阅读

我国玉米深加工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玉米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我国玉米深加工还存在一些问题,深加工品种少,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资源综合利用差;科技开发投资少,加工技术落后;综合加工能力弱,玉米附加值低。因此,科学合理地把握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规模、区域布局及其产品开发方向,既是实施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也是推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玉米;玉米深加工业

玉米在世界的粮食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玉米年产量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作为健康食品概念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2006年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400万吨,设计能力达到3340万吨,较2005年增加400万吨,增幅在20%左右。国外加工业中已达数千个品种,加工回收率高达98%。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比较落后,80%以上的玉米以原粮状态直接上市或者经过初级加工进入市场。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增值程度相比,我国的差距很大。

一、我国玉米深加工的现状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玉米是产业链最长的粮食品种,利用玉米可加工大约3500多种产品。我国的玉米主要用于以下几种产品的生产:一是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重要位置,玉米淀粉除直接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领域外,绝大多数用于深加工。淀粉工业是我国玉米使用量较大的一个行业,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从1999年到2005年呈线性增长。2004年全国玉米淀粉量达862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36.09%。二是淀粉糖。淀粉糖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高级产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工、发酵等行业中。玉米淀粉制取的淀粉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玉米淀粉深加工制成的玉米糖浆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制作糖果、糕点、饮料和罐头的优良甜味剂。山梨醇是淀粉糖的衍生物,主要用于生产维生素C,近年来国内需求旺盛。2004年我国淀粉糖产量为347万吨,到了2005年,淀粉糖的产量达到420万吨,2006年淀粉糖产量达到520万吨。三是变性淀粉。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3000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50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2003、2004、2005年产量分别为45万吨、50万吨、60万吨,2006年近70万吨,生产企业基本都在几千吨左右。四是酒精。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而且燃料酒精绝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的不良反应,市场潜力巨大。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不仅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还可以消化陈粮,为粮食解决相对过剩问题开辟一条新路。

(二)玉米深加工的规模。近年来,我国玉米加工转化能力增长迅速,年增长速度在20%左右。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山东等玉米主产区,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迅速。原有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和拟建的深加工企业不断涌现。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玉米加工转化能力达到2350万吨,深加工数量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8%左右。玉米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山东、河北、安徽、广东等省。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成各类玉米加工企业1326家,年玉米加工能力1417万吨,实际加工量在650万吨以上。其中,省级以上玉米加工龙头企业有12家,加工能力258万吨。正在建设的较大玉米加工企业有6家,加工能力245万吨。12家全省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大部分分布在绥化、大庆、牡丹江和齐齐哈尔等地。2001年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能力为280万吨,2005年已达到600万吨左右,4年的时间扩大了一倍多。目前,吉林省玉米加工企业有580家左右,总加工能力达850万吨。长春大成公司有240万吨产能(长春60万吨淀粉、姚家一期120万吨淀粉糖、锦州60万吨淀粉),公主岭黄龙公司有60万吨产能,松原赛力事达有30万吨产能,华润生化30万吨产能,吉安生化酒精55万吨产能,吉林燃料乙醇160万吨能。辽宁省基本上是500多家左右,但其加工量比较低,在200万吨左右。玉米深加工企业15家左右,大型企业只有3家,正在筹建厂的企业有2家,目前年加工能力只有150万吨,辽宁每年的玉米调出量在300万吨左右。山东省加工能力也相当大。山东省年玉米深加工能力近2000万吨。山东省较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有:西王集团、诸城兴贸公司、诸城润生公司、鲁州公司、寿光巨能金玉米公司、莲花味精公司、德州华成公司、浮精集团公司、禹城富田公司、信乐味精公司、兖州雪花淀粉公司、滨州昌达淀粉公司、龙力生物公司、乐悟集团公司、潍坊英轩实业集团公司、莒南阜丰发酵公司、聊城莘县精细化工厂、山东柠檬生化公司、德州富源生物公司。另外,山东还有数十家中小玉米深加工企业。

二、玉米深加工存在的问题

我国玉米加工业虽然已在一些现代化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实现了较快发展,但若较之世界先进标准,仍存在很多问题。

全文阅读

外国玉米深加工经验研究论文

摘要: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玉米生产国家,玉米深加工市场也是世界最大的。美国在玉米加工及其新产品开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玉米产业;发展趋势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产量占全球玉米总产量的40%,中国占20%。美国每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量已超过5000万吨,占玉米产量的20%左右。美国的玉米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发达的玉米深加工业。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由19世纪的淀粉、葡萄糖、饲料、玉米油,到20世纪的变性淀粉、淀粉糖和燃料酒精,尤其是目前作为玉米深加工的两大主导产品淀粉糖和燃料酒精,成为推动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美国玉米深加工现状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多样。美国玉米深加工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玉米深加工产品伴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已制造出3500种以上的产品,由过去单纯的淀粉产品发展到淀粉糖、各种发酵产品、变性淀粉、玉米油和蛋白饲料等多门类的产品体系。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一是玉米淀粉。美国的玉米淀粉工业发展迅猛,是世界淀粉生产产量最大的国家,2003年美国淀粉产量占世界淀粉总产量为50.8%。由于美国淀粉原料基地连片集中,所以淀粉厂的规模大,一般年生产能力在数十万吨。二是玉米淀粉糖。与其它淀粉糖相比,玉米淀粉糖具有成本低、副产品多、效益高等优点。美国玉米原淀粉有70%左右被用作制糖原料,仅用于生产糖类的玉米就达3300多万吨。玉米淀粉糖除用于食品工业外,还应用于其它工业,如用于空气清洁剂和烟草的保湿剂,也用于砖瓦制造中,通过防止干燥过程中水分移动减少破裂和变形,还可用于水泥中延迟其凝固时间。三是酒精。美国酒精用玉米的消费增长近几年来非常强劲,酒精生产消费的玉米量已超过淀粉行业,成为美国工业用玉米消费的主体。2003年度燃料酒精生产消费玉米234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20万吨,增长幅度高达28.9%。在2005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4.56%用于生产酒精,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0%以上。这主要是玉米燃料酒精迅猛发展所致,燃料酒精将成为未来玉米酒精加工的主要方向。四是赖氨酸。玉米深加工产品中,氨基酸类的产品主要是味精(谷氨酸钠)和赖氨酸。味精的生产主要在中国,赖氨酸的生产主要在美国和日本。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赖氨酸都作为饲料添加剂。随着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赖氨酸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世界赖氨酸生产规模最大的是美国ADM公司,约占全球赖氨酸总产量的一半。

(二)有专业的玉米深加工组织。为提高玉米生产贸易及加工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竞争力,美国成立了玉米生产者协会、玉米贮藏与加工协会和玉米精加工协会,且3个协会间长期保持稳定的协同关系,使美国玉米加工产业具有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现代化等特征。美国玉米精加工协会有9家公司,下属28家企业,年加工玉米3556万吨,平均每个企业日处理玉米3500吨以上。

(三)玉米深加工技术先进。美国在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业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节能、节水、节约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费用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技术工艺。乳酸和琥珀酸等有机酸采用膜分离与细菌连续发酵生物反应器耦合技术和双极膜电渗析分离技术,赖氨酸生产采用连续离交法进行分离提纯。采用快脱纤维法和快脱胚芽法,提高了加工效率,提升了饲料副产品的价值。此外,经过改造的研磨技术有效提高了发酵罐的实际产量。

(四)政府对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扶持。美国玉米深加工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取了财政补贴和金融扶持。财政补贴一种是政府直接补贴给加工企业,另一种是政府在农业政策中对种植玉米的农户提供直接补贴。采取这种补贴措施取决于玉米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农户的玉米出售量越大,自然得到的补贴款越多。政府对种植玉米的农民提供补贴后,降低了企业收购玉米的价格,相应降低了玉米加工企业的成本,有利于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美国对玉米资源开发提供金融扶持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许多玉米加工企业建厂的一半资金是从商业银行得到的贷款,政府给予一定扶持。另一种是农业合作发展服务机构,当地政府为农业合作社提供无息贷款。另外,美国对玉米资源深度开发关键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支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