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防医学专业论文

预防医学专业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革新研究论文

为了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卫生服务的需要,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强化预防医学教育。非预防医学专业如何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是各国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培养跨世纪医学高级人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观念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预防医学教学改革背景

教育部提出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主动适应21世纪卫生服务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改革高等医学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将HealthforAll/2000进一步扩展为21世纪的预防卫生保健工作,将工作重点由获得健康转向主动的健康促进及健康保护。在国内,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和全科医学的发展,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对医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者,还应当是交流能手、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社会保健的支持者和卫生保健的提供者[3]。当前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已发生改变,由急性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另一方面,传染病特别是新的传染病,时时威胁人民健康,地方病、营养不良和环境卫生问题以及劳动保护问题,都威胁着人民的健康[4]。

2003年SARS疫情的发生,突显了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的薄弱,这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通病。为此,教育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预防医学相关课程教育的通知》,要求加强预防医学教育,补充群体预防、社会医学、心理健康及非典治疗与防护等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使广大毕业生能以更全面的知识和能力走上工作岗位。

二、预防医学教育现状

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共有两类:

《卫生学》教材,包括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统计学和卫生组织保健,其体系是沿用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科体系,是“卫生专业的大拼盘”;《预防医学》教材,包括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该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卫生专业体系,围绕群体-环境-健康的基本观念将各有关内容重新融合,并要求增加为期一月的社会卫生实践。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忽视了进行有益的预防医学教学,不管选用哪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学科的融合,困难也逐步体现出来。由于该学科长期被人轻视,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联系较疏远,他们是为了完成学业的规定不得不学习该课程[5]。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纯学院式的教学使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了解中国的卫生现状,缺乏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虽然《预防医学》正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采用,要求增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卫生实践。但苦于多数无进行社会卫生实践活动的经济实力或条件,很少开展预防医学的社会卫生实践。目前全国各医学院校已开始着手改革《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以弥补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但没有现成经验。

全文阅读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论文

1.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大多以“填鸭式”的理论讲授为主,这就使得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另外,由于预防医学知识内容庞杂,教师一律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提起课堂学习的兴趣。另外,从学生自身的因素来看,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这也使得学生对于预防医学的学习缺少主观能动性。

2.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学策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BL教学法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1PBL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主体,而教师则扮演着课堂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抛出问题,调动起学生对驱动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已经成为我国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

2.2PBL教学过程

2.2.1编写教学大纲和案例PBL教学法是以情境创设为主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仔细编写适合学生的PBL教学大纲,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方式编写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尽量真实,并且要与医学或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如饮用水污染案例、食物中毒案例、慢性病社区干预案例等,从而使学生进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而在案例引入后再根据PBL教学大纲对学生抛出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资料的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2.2.2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科学分组,使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均衡,同时由组员选出每个组的小组长。分组完成后,在下节课开始之前将相关案例以及问题分发给学生,让小组成员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的方式得出问题的答案。下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各个小组派代表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其他成员可以做补充。如果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出现困难,教师可以作相应的点拨和引导,实在解决不了的由教师再进行讲解并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2.2.3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PBL教学法对于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进行PBL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在精心选择案例的同时要能同时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要寻找解决问的方法,就需要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进行资料的查阅,这又对学生学习的相关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设施要求达不到时,则需要教师对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工具上的帮助。

全文阅读

某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

摘要:对789份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进行质量评价。发现描述性研究占比最大,实验性研究次之。常见错误和不规范情况中,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情况最多。对90名应届毕业生调查发现,68.60%认为可提高科研的能力。毕业论文质量逐年提高,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学生重视度不够、科研素养不足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预防医学;论文;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30-02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必需环节,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1,2]。就此笔者对青海某高校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影响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本次调查的资料来源于某高校2003-2014届预防医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对连续12届的789份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逐一进行了评价。

2.研究方法。对789份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逐一进行了评价,评价体系涵盖论文研究类型、资料来源、撰写格式(题目凝练、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统计方法使用、内容以及研究意义。对即将90名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3.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2.1软件建库录入调查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指出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术水平, 抓好毕业设计选题和立题工作,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以及加强过程检查,保证进度质量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预防医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110-01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群体性、综合性和独特性等特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将面对社会,面对职业群体,搞好社区的医疗保健和卫生预防工作,确保人员的身心健康,任重道远。因此,要求学生不仅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无私奉献、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精神,又有领导、组织和指挥的能力。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其完成过程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努力搞好和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预防医学本科生经过四年多的基础、临床和专业课的系统学习,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但缺乏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为此,在毕业实习期间应着重抓好操作技能和组织才能的全面培养。我校自1976年开始培养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是国内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加强毕业论文规范化、严格化管理

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保证。为此,学校制定了有关条例,对毕业论文工作有明确的整体要求,有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各院系根据学校的计划要求,制定出符合本院系专业特点、切实可行的工作细则并实施全过程的管理。2007年,我校已制定《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办法》,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目的、指导教师的要求、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考核及成绩评定等进行了细化要求。明确了教研室主任和指导教师的职责,并成立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

2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好坏和总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论文带教,教师是关键。因此,对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指导教师要有认真工作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密切关注学生毕业论文进程,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和方法指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敦促学生适时调整和修改,以确保论文高质量按时完成。其次,指导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或参与其他教师的科研活动,广泛阅读相关的书籍和刊物,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这样在指导学生论文时才能给予有效地启示和帮助。其三,加强师德教育和人格修养。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指导教师的品德、文化素质、人生观和才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在指导毕业环节工作中,指导教师的人格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特别注意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

全文阅读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摘要:本文关于《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预防医学》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日后提升《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也逐渐加强对医疗卫生的重视,尤其是国家教育部门,为了促进《预防医学》的发展,逐渐将《预防医学》课程融入到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本篇文章主要对《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更新,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医疗卫生在发展进程中,逐渐由以往传统的模式向预防、保健和主动式的服务方向转变,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本文关于《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现实研究意义方面,本文通过对《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提出《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医学教育中,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就当前《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而言,《预防医学》在课堂中的教学存在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对《预防医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教授时,仍采用以教材为主的理论满堂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1]。教师只是将教材中枯燥的内容转化到多媒体课件中,使本身是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过程中,无法与实际的操纵情况进行结合,只能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对其进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相对较差

全文阅读

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要:预防医学专业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研究目的,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对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的学科。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预防医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本文从分析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进而提出了“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进一步对该培养模式进行了展望,为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44-02

我国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在动荡的战争时代,而西方国家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在19世纪,在发展的进程上,我国预防医学落后于西方国家[1]。经过200多年的发展,预防医学在预防重大传染病的传播与防治上起到了跨时代的意义。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改变,预防医学面临更多的挑战。其中,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预防医学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能力较低。目前,我国开设预防专业的院校有92所[2],由于我国很多医学院校受到传统思维,即“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的影响,预防医学专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普遍注重整体的学生技能的掌握,却忽略了预防的重要性。因此,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往往被很多的学生所忽略,对理论内容的掌握非常熟练,然而一旦面临具体公共卫生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对于本科阶段预防专业的学生,这方面是严重欠缺的内容,同时也是制约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与适应工作岗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2.缺乏科研创新精神。预防医学重在应对各种疾病或者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上,而疾病的发生机理、流行特征(三间分布)、影响因素、防治手段等都需要预防专业学生不断探索,不断钻研,而目前我国预防医学本科阶段往往把目标放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缺乏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缺少创新精神[3]。而医学院校在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的水平也较低,学生对科研的设计、选题、科研的方法等都缺少认识和了解,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

3.临床技能不足、英语水平落后。由于很多医学院校往往认为预防医学专业不用像临床专业那样掌握临床技能,导致预防医学的学生参加的临床技能实践时间非常有限,而临床技能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应对公共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同时也限制了对临床知识系统的掌握。在前言中,我们已经提到,我国的预防医学落后于发达的西方国家,因此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是国内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所应必备的。因此,就要求预防医学的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来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了解国外预防医学的技术方法。然而,目前我国的预防医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局限于普通大学四级,而专业的医学英语水平较低,这严重限制了他们获取大量国外信息的能力,也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4]。

全文阅读

实践能力对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的培养

摘要目的:临床医学生在预防医学中的操作能力和整体水平要通过实践过程来提升。高水平高层次的医学人才需要医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临床能力。本文对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实践学习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培养预防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增强其实践能力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实践;临床医学;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6)14-0013-02

医学类专业中合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床实践操作学习是很关键的。临床实践是为了通过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学习、提升达到向高水平高层次的临床医师的跨越。增强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提升医学教师的培训、矫正医学生对实际操作过程的轻视、合理安排考研、实习与就业的矛盾、使用进步的临床教学方法,进而满足人类医学需求和推进国家医学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1.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问题

1.1缺乏对临床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不注重对医生职业道德、医生职责、临床实践工作关心,这是很多医学院学生的问题。这些医学生往往更专注于医学书本的学习和对资格考试的准备,思想中并没有以病人、救治工作为主要关注点。在医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认为等到未来进入医院参加工作接触患者再学习、总结经验,学习过程中的目标仅仅是拿到资格证书和毕业证。这种对医学实践过程的消极看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散漫自由的心态。

1.2医学生实践阶段压力较大

全文阅读

实践能力在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的培养

摘要目的:临床医学生在预防医学中的操作能力和整体水平要通过实践过程来提升。高水平高层次的医学人才需要医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临床能力。本文对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实践学习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培养预防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增强其实践能力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实践;临床医学;必要性;对策

医学类专业中合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床实践操作学习是很关键的。临床实践是为了通过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学习、提升达到向高水平高层次的临床医师的跨越。增强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提升医学教师的培训、矫正医学生对实际操作过程的轻视、合理安排考研、实习与就业的矛盾、使用进步的临床教学方法,进而满足人类医学需求和推进国家医学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1.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问题

1.1缺乏对临床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不注重对医生职业道德、医生职责、临床实践工作关心,这是很多医学院学生的问题。这些医学生往往更专注于医学书本的学习和对资格考试的准备,思想中并没有以病人、救治工作为主要关注点。在医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认为等到未来进入医院参加工作接触患者再学习、总结经验,学习过程中的目标仅仅是拿到资格证书和毕业证。这种对医学实践过程的消极看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散漫自由的心态。

1.2医学生实践阶段压力较大

我国是在过去医学界工作者在研究和实践中总结规律安排预防医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锻炼,在这个阶段医学生往往还面对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准备考入更高等学府的医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把大量的实践花费在专业知识的复习上而准备就业的医学生在联系医院等工作单位。这样,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医学生的实习丧失了积极性[1]。

全文阅读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当前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实验、轻实践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反思的基础上,介绍了宁夏医科大学通过对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践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38-02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全球经济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综合分析和应用创新能力为要求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对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反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预防医学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我国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卫生)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沿袭前苏联模式,课程体系以传统五大卫生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1],综合国内外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以及我校预防医学教育实际,预防医学人才实践环节面临的挑战:实践教学环节亟待加强,在实践教学中重实验、轻实践,验证性实验课时居多,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创新性实践教学课程少[2],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专业技能脱节[3],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学生生产实习时间短,专业实习基地类型单一。

预防医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促进、卫生保健、环境与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管理等公共卫生领域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能力训练、综合素质等必须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对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因此,为成功培养创新性和实用型相结合的人才,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4]。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全面实施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二、改革主要内容

全文阅读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摘 要】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在基层全面实施,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实施者,其专业技术能力和培养方式也应随之改变。本文对陕西省某医学类高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对教学中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和相应培养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优化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初探

2009年新一轮“医改”在我国全满展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新医改”的重要内容,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中全面实施,这势必对公共卫生工作员的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1]。为了培养适应我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本研究特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者进行了调查,为相关高校优化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本文以基层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地域为单位,分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关中东地区和关中西地区,即一市十县。此次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61份,回收率达到94.71%。本次调研单位以县级疾控中心为主(115人),此外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相关公共卫生工作者。

2 结果

2.1 预防医学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

表 1 预防医学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