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秀通讯员事迹材料

优秀通讯员事迹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事迹材料

一、加强学习,注重积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党群部的一名宣传干事,他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公司生产经营、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新闻写作水平,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他认为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要想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多写多练、勤于笔耕是写好稿件多上稿件的制胜法宝,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深刻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研究好的新闻作品,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好的写作手法;日积月累下来,从中总结和摸索出一些新闻写作的技巧与规律,在学习积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加强自己、充实自己。

二、关注媒体,突出重点,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而严格新闻报道纪律是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础。

作为通讯员,对形势的把握和对宣传重点的了解是其报道能否被采用的关键。在写作新闻当中,他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网站、《中国煤炭报》、《陕西工人报》等作为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根据集团公司、神南公司和张家峁公司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捕捉、采集、整理、报送相关新闻和资料。同时关注各媒体的最新动态和稿件需求,及时调整宣传计划,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得到快速、准确的报道。

三、勤于实践,力求创新,加强宣传报道工作。

新闻宣传是一项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如果缺少了创新将会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被动局面,他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学习后不断总结,巧妙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紧紧围绕公司的安全、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贴近的原则,积极完成公司的宣传报道工作。

通过学习,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在写作过程中除了坚持新闻写作五要素以外,还大胆的开拓思路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和应用技巧。在塑造标题中将 “亮剑”、“给力”、“点赞”等社会流行词恰当的挪用到了标题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讯写作方面,他紧紧抓住“五点”(思想是凝聚点、情节是支撑点、细节是成功点、感情是动情点、文采是增色点),不断迎合通讯类稿件的人性化写作要求。

全文阅读

要闻速览 第12期

近14万名医护人员参加抗震救灾

新华网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6月2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有139642名医疗卫生人员参加了抗震救灾工作,其中,投入四川灾区的医疗卫生人员达到91298人。

毛群安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31个省(区、市)的卫生部门、、武警、公安系统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农业部门、质检部门的卫生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灾区开展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抢救伤病员,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毛群安指出,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医疗队工作人员已由抗震救灾初期的骨科、外科、神经外科为主逐步调整为重症治疗及监护、肾内科、皮肤科以及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专家为主。

地震灾区已实现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

新华社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处处长贺青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地震灾区已实现卫生防疫工作的全覆盖。

贺青华说,灾区目前没有发现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37种传染病疫情,包括新列入的手足口病等。

据介绍,疾控部门紧急从全国20多个省市区调集了3700多名卫生防疫人员到灾区工作,许多是卫生厅局长带队,加上原有“地方部队”,有1.5万多名防疫人员分布在21个灾区县的4185个村,已覆盖所有村。

全文阅读

《足迹》杂志通讯员座谈会摘要

12月4日上午,《足迹》杂志通讯员座谈会在杭州召开,部分市县的通讯员和本刊编辑部人员等20余人参加。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李林达到会并作了总结讲话。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足迹》杂志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俞明辉:

《足迹》杂志是宣传党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主旋律、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几年《足迹》杂志编辑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指导地方党史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党史部门的知名度。有4个显著的特点:1,政治性与思想理论性的统一。2,历史感与时代感的统一。3,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统一。4,地方性与全国性的统一。

象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吕国民:

《足迹》杂志由粗到精,由小到大,由一份普通杂志到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党史期刊。主要是强化了自己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坚持了正确的办刊宗旨,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使其成为全省研究党史的重要阵地、宣传党史的重要载体、征集史料的重要渠道。主要表现在:政治性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明显,指导性强。同时建议每年拟定几个重大课题,扩大稿源,建立健全《足迹》杂志通讯员队伍。

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处长张显辉:

《足迹》杂志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史实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特别是近年来,版面调整后,内容不断增强,信息量也不断丰富,得到党史工作者与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与欢迎,发挥了借鉴历史经验、指导党史编研工作、了解宣传教育信息、增进互动交流的作用。建议:1,加强对全省各地党史刊物的指导工作。2,拓展刊物内容使其更加分富多彩。3,经常开展编辑工作的研讨和交流。

温岭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叶海林:

全文阅读

暑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暑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寻访优秀校友”活动是XX年年江西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是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准备工作。通过寻访我校优秀校友,了解学校历史和校友们的奋斗历程与人生体验,。通过寻访优秀校友,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创业历程,激励学生设计大学生涯,立志成才。

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财富,要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以便汲取宝贵经验,继承江财人的优良传统,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在寻访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采访、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通过宣传学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扩大我校知名度,推动学校工作。

二、活动主题

寻访优秀校友 再续校友情怀 感悟人生经历

三、活动要求

1、寻访校友对象:建校以来我校各届毕业生(含各类函授、短训班学员)、曾经在校工作过的教职工等。在本校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不列入校友名单。

全文阅读

写作通讯应注意的问题

写作通讯应注意的问题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写作通讯稿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

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

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

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全文阅读

暑假社会实践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暑假期间,组织我院在校大学生回原高中就读学校,向母校领导、老师汇报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走访母校优秀党员教师,与母校的学弟学妹交流、分享精彩的大学生活,介绍我院2012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特色,广泛搜集意见建议,有效促进我院发展。

二、活动时间

2012年7月1日至8月20日

三、团队介绍

(一)团队名称:睿豪团队

队长:张海洋

成员:王蒙、程仁花、祖龙、陈晶晶、谢小敏、赵敏、张松亭、韩珠婉、杨、董莹

全文阅读

浅谈通讯的写作方法

摘 要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一轮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通讯社常用的问题。本文就这种常用新闻写作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通讯 特点 种类 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1通讯特点

通讯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 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二是完整性。 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三是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2通讯种类

通讯可分为两个种类。一是写人物。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人物通讯并非仅仅 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断着重写人物的某个侧面或阶段。此两类一般以人物的“行”为主,而“人物专访”则以写人物的“言”为主。通过记者的专访,记述人物的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二是写事件。是以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为报道对象的通讯。事件通讯时效 性较强,它围绕中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划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所以它通过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社会风尚,弘扬时代精神。除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外,另有:“工作通讯”,这是介绍某单位先进事迹,传播其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的通讯;“概貌通讯”,这是记述某地区、部门、行业、工程的新面貌、新气象的通讯。报刊上常见的“见闻”、“纪行”、“巡礼”、“散记”均属此类。此外,还有以写一段片断、一个场景、一场冲突为对象的“新闻故事”、“小通讯”之类,它们以生动、快捷的形式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实为通讯家属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3通讯写作

全文阅读

优秀职工候选人事迹材料

优秀职工候选人事迹材料

王继敏事迹

最喜欢的一句话:世界不成亏欠每个努力的人

最喜欢的一本书:《你是最好的自己》

最喜欢做的事情:旅游

事迹简介:

王继敏身为一名女吊车司机,20多次获得公司"先进女工"及"三八红旗手"等殊荣。

2014年3月上旬,她参加了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首台次大修,每天靠自己的耐心、细心以及出色的装吊技术进行工作。日吊装量突破500吨!这是公司检修日吊车作业量的最高记录。当她完成任务交接班的时候,腿肿得老粗,半天迈不开一步!

全文阅读

通讯员:报纸的眼睛和耳朵

报纸主要有四大新闻源:本地记者采写、公共资源(新华社电稿和网络信息)、媒体通联共享、通讯员来稿。通讯员可以说是报纸不可或缺的眼睛和耳朵。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提升通讯员业务素质对于拓宽稿源渠道、提高办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通讯员业务写作水平

只有高质量有价值的新闻稿件才能争取到更多的读者。想建好这支通讯员队伍,首先,在业务技能上加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应学会捕捉新闻,新闻的新鲜性、公开性、真实性等特征是写好新闻必备的条件。例如:真实性是新闻原则之一,是区别文学作品的显著标志。写新闻万万不可只听被访者的讲述,或者拿了被访者单位的一些文字材料就走,稍加整理一篇大作就认为搞定。往往稿件的失真就这样造成的,一旦失真麻烦就大了。写典型人物,要见当事人、见他的领导、同事、周边的群众,才能立体的、真实的塑造主人公。写成果,更要见实物实地,甚至有关数据都要核查,避免失实。俗话说,耳闻不如眼见。 “亲眼所见”的作为一个信条,起码有三大好处。“亲眼所见”必须人到现场,人到现场有利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有利采访具体的人物和细节,有利用观感挖取和丰富素材,甚至依靠观察就可以写出好稿子。

其次,要深入研究报纸内容、版面、栏目,报纸发展趋势和思路等,针对变化提前准备,策划内容,加强互动,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图片时代,消息短、标题重、突出头条也是报纸的重点,这就要求通讯员能够灵活转换思路,调整宣传策略。

增强通讯员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

通讯员通过文字、图片,及时捕捉社会发展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事迹,记录重大活动,将为历史留下珍贵的记忆。通讯员在为宣传工作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首先,宣传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展示通讯员才华的平台,优秀的通讯员会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大家的认可,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其次,通讯员为了写出好的稿件文章,就要逼迫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分析总结,自身素质必定不断提高,对通讯员今后所从事的事业无疑会有很大帮助。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通讯员有“归属感”,重视对通讯员大量“默默无闻”工作的认同,对于优秀通讯员的付出,要及时表彰,使得通讯员精神物质双丰收,增强其自信心,让通讯员有“荣誉感”。注重对通讯员的培养,通过各种扎实有效的制度与手段,为通讯员创造展示才能的舞台,营造快乐的氛围,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让通讯员有“责任感”。正确引导通讯员的价值取向,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荣誉感”、“责任感”,让通讯员深刻感受到从事新闻写作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将会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在为宣传工作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

深入基层,扎实采访

只有不断地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报纸新闻宣传工作,才能赢得读者的认知,从而推动报纸整体工作的开展。通讯员平时在写新闻时总是长篇大论,抓不住重点,有时还会用一些复杂的语言来表达,专业术语用的少,自己认为是新闻的东西,稿子却不被采用。不少基层通讯员采写的稿件之所以难以被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所采用,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采写的稿件多是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就事论事,照抄照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缺乏典型意义和时代感,不适合新闻媒体的报道需要。这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一个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的问题。所以工作要在基层落实,事实源自基层的创造。用报道方向检索发生在基层的工作,又从基层工作中发现有报道价值的事实,这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明确了报道选题。在基层发现问题,又运用新闻调查的手段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使报道引向了深度。许多成功的工作通讯和典型经验报道,都是深入基层扎实采访得来的。

全文阅读

人物报道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路透社新闻手册》中写道:“进行人物报道时,路透社记者应当表现出正直诚实、无偏见、坚持不懈、有责任感和谦虚。” 对于新闻工作者和读者而言,唯有这些原则得到坚持时,报道才具有可信性。

多年来,诸多新闻学文献中关于人物报道的定义和概述层出不穷。然而,在《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中,王玉泉对人物报道的内容概括则更具立体感:优秀与糟粕、善良与邪恶、美与丑、自由与奴性。依此标准,更具立体感的人物画像将出现在受众眼前。

人物报道正是用以记载这些千姿百态画像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借用这一载体记录历史、描摹人物时,创作者视角的选择将对作品的立意、内容起到决定性作用。

带着诚意提问细节

怎样采访、写作,才能使典型人物的事迹更加可信可敬、生动感人?在一篇材料扎实、感染力强的稿件中,每一个故事都应是采访者带着诚意提问、带着思考还原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新闻教育家麦尔文・曼切尔曾经说过:“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情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

这段话即是在告诉我们,在人物报道的采写中,记者首先必须具备现场采访的本领。要用眼去观察、去感受,通过现场的目击,把那些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资料,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下来,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记者还必须拥有一颗“能够思考的心”。作为一名记者,要使自己的脑袋随时处于“有准备”的状态,要“观”更要“察”,完成由“身入”到“心入”的飞跃。也因此,我们才能在穆青等人物通讯大师的作品中,发现精彩动人的细节、感人至深的场面。

在前不久的“寻访青春榜样”系列报道中,我就体会到了带着诚意提问的重要性。我的第一位寻访对象是曾经从冰窟中救出3位落水少年的徐伟。刚刚见面的时候,徐伟对采访显得非常抵触,在我问及有关事发当日的诸多细节时,他甚至毫不掩饰地对我说:“这件事情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其实你在别的报道中都可以看到。”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我觉得非常不自在。沉默片刻之后,我对徐伟说:“我的提问并没有恶意,只是想获得更多细节,更好地完成报道。”随后,我还是选择将准备好的问题又问了一遍。徐伟半天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很真诚地对我说:“很抱歉,在后面的采访中我会注意自己的态度的。”在随后的问答中,他尽可能耐心地回答了我很多“琐碎”的问题。即使遇到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他也会婉转地拒绝。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