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德国学者曾经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被人接受。”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述道理的。在讲课的时候,语言除了必须具备的语法正确、语言确切、语音纯正、语调清晰等基本要求外,还应加些适当的调料――幽默,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灵活运用多种幽默
教学幽默艺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几种基本类型比较实用。
1.语言幽默。培根说:“善言者必善幽默。”可见幽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语言风格。教学语言幽默包括口头语言幽默和书面语言幽默。口头语言幽默,是指教师授课语言特别是在导语、插语和结语中有意采用妙语警句、双关语、故错、飞白等修辞手段来制造幽默,可收到愉悦谐趣的艺术效果。如有的学生作文往往是文不加点或一逗到底,教师评讲时便上气不接下气地由站着念到红脸弯腰,直到不得不蹲下。在学生善意的笑声中收到了意外的教学效果。书面语言幽默,是指教师在板书或作业评语中运用幽默手段来“幽而默之”,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某教师给一个作用“了”字的学生写了这样一段批语:“该用‘了’,你不用‘了’;不该用‘了’,尽是‘了’,你‘了’字用的太多了,希望今后不要滥用‘了’了。”学生看到老师的“了”字批语和自己的“了”字作文相映成趣,欣然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2.体语幽默。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幽默化眼神、表情、体态、手势等动作形象来“幽一下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沉思。如魏巍《我的老师》中蔡老师用教鞭在孩子们头上晃一下,但并没有打下去,孩子们笑了,魏巍多年还铭刻在心,可见其感染力之大。
3.巧用笑点法。在教学中根据内容需要,精心设计或引用幽默谐趣的典故插曲,即可达到内容与笑典相映成趣的效果。如有位教师讲《捕蛇者说》,讲至最后一句“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让学生看课文底下对“人风”的注释:“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为了加深学生对“忌讳”的理解,教师便着意夹叙了一个笑话:我国古代对于地位每一个字都不能念出口,谓之“忌讳”。五代时有个大官叫冯道,《籍川笑林》曾记载冯道的门客讲老子《道德经》的故事。《道德经》开卷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门客因讳冯道之名不敢读出“道”字来,只得念:“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这一个笑话的运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忌讳”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课堂气氛的活跃或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借题发挥法。教师在教学时就某一问题暂停其本义的顺向推进,而旁逸斜出做横向联系,借此题而发挥彼意,也能构成别有意味的幽默。如鲁迅先生很推崇国外一些写得出色的文艺理论书,在阐述问题时“往往夹杂着闲话或笑话,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鲁迅先生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运用这一方法。他讲《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的时候,讲到《西南荒经》上说有一种什么“讹兽”,人吃了就要说谎话。这时他很自然地插上一段生动的问路故事。说是在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有人走到岔路口向人问路,谁知甲说向东、乙说向南、丙说向西,三个人回答了三个方向,这真个叫你啼笑皆非。在这段活灵活现的讲述之后,鲁迅先生幽默地来了一句:“大约他们都食过讹兽吧!”于是哄堂大笑。看来这是一段闲话,但是闲话不闲,在这里鲁迅先生借“讹兽”之题对旧中国的一种恶劣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抨击。学生们在哄然的笑声中,既加深了对“讹兽”的理解,又接受了严肃的思想教育,并且确实“感到格外的兴趣”,精神振奋,要往下听。
二、善于开发各种幽默源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也就是文章的“外衣”。文章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精确的立意,无不以语言为载体。生动优美的语言,能让人视听为之愉悦,心弦被之拨动,情感与之共鸣。
怎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充满幽默感呢?
一、词汇丰富,表现出灵动鲜活之美
灵活运用优雅的词语,能使文章的语言灵动鲜活,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如:流水(清清),荡漾起声和色的韵律,飘逸出生命的华彩
流水(柔柔),点染开情与感的温和,播洒下爱情的春露。
流水(蓬蓬),激扬了力与美的交响,迸发出灵魂的坚韧。
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这些带有感彩的动词,优雅而有韵味,再者“荡漾”与“韵律”、“飘逸”与“华彩”……这些巧妙的搭配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意境,特别是更婉转而清晰地表达了对水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加括号的是形容词的重叠,重叠后就使语言充满韵味,具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幽默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艺术。有幽默感的语文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因为他们能运用幽默把课堂变为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能使语文课堂教学产生“磁力”效应,给学生带来高层次的心灵欢乐和精神享受。懂得幽默的语文教师能使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如沐春风而不是如坐针毯。
1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讲课最忌照本宣科,板起面孔说教,最佳的做法是亦庄亦谐,适时地来点幽默,能愉悦身心,启迪心智。在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风趣幽默、精妙诙谐的话语,会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
1.2 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永难忘怀。
1.3 幽默能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剂。语文课的教学幽默则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因此会觉得教师既可敬又可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间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1.4 教师的幽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幽默作为教师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师豁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和宽容的机智。当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运用幽默教学艺术实施课堂教学时,学生将受到感染和熏陶,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 语文课教学中幽默的操作与示例
2.1 避免尴尬,摆脱窘境。幽默是人际关系的“剂”,人于突变中若能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松弛神经,而且能摆脱窘境。我记得有一次,崔永元在主持《实话实说》时,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怎么也不开口,虽经崔老师催问,但仍不作答,众目睽睽之下,甚是难堪。这时,崔永元机智地说:“你真是苦大仇深呀!”一句话引得观众大笑且把这个环节对付过去,崔永元能“化险为夷”,功在幽默,这种应急真正显示了幽默的艺术性和机智性。我从崔永元的幽默中受到启发,我们在提问学生时,被提问学生一时语塞,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我们也可以幽默一下,使师生双方均能摆脱窘境,何乐而不为呢?
幽默是一种智慧。教学上如果能以风趣、诙谐而巧妙的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必然是满堂生辉,情趣盎然,求得“寓教于乐”的效果。这就是艺术的教学。赞可夫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幽默是智慧的海洋,语文教师更应该用幽默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把幽默带到语文课堂,也就把快乐带进了语文课堂。笑声不断的课堂未必是好课堂,但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投入到思考之中,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充满艺术的过程,需要幽默。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美,是一种机智,是使课堂充满欢笑与快乐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其实,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良好课堂气氛的感染要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千百倍。因为,我们不会去欣赏一个沉闷、没有幽默感的人;同样,学生也不会喜欢刻板、不懂幽默、不会把快乐带进课堂的教师。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而愉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这么一种体验,由于过于理性化的分析,使得讲授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也索然全无,很难将授课的内容熟记于心,如果在这个时候联系授课内容来“幽他一默”,既能使得理性知识感性化,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不经意中掌握了知识。例如:在介绍作者时,也可将有关作者本人的幽默故事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加深对作者的印象。如讲《赤壁赋》介绍作者苏轼时,可讲述苏轼与其妹苏小妹调侃的故事,东坡是络腮胡子,小妹嘲云:“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小妹额颅突出,东坡答嘲云:“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小妹又嘲东坡下额之长云:“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嘴边。”东坡因小妹双眼微抠,复答云:“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这样一来,苏轼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就加深了,且对其兴趣倍增。又比如讲授《与朱元思书》中的“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时,加上一句时髦的《两只蝴蝶》的歌词:“这些蝉不停地互相鸣叫,一定是在说:‘亲爱的,你慢慢飞,飞到丛林去看小溪水……’”
教师的幽默诙谐轻松,能够折射出真善美的心灵之光。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姿势动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教师可用喜剧化的方式来制造幽默,缓解教学矛盾。如:一次语文课,学生总埋怨作业太多,我微笑着说:“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此话一出,立即引来全班学生的大笑,我巧妙地把歌名引用到教学中来,寓庄于谐,缩短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融洽了师生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又如,有位语文老师在板书时听见有学生用笔敲打桌子,他头也没回:“嘿嘿,怎么写字还有人替我伴奏啊?”同学们笑了,敲击声停止了,“嗯,这就叫‘戛然而止’,感谢这位同学的演示。”这样处理既含蓄地批评了违纪的同学,还不失时机地教了一个成语。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好”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学生产生好这种兴趣的动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恰是有效的诱发这种学习动因的重要的因素。兴趣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便会相应的增强。幽默的教师最受学生喜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语文课上,老师教兴正浓,而紧挨着讲台的一名女生却埋头酣然大睡,老师发现后停了下来,同桌忙用胳膊肘将她顶醒,她抬起头来,正与教师的目光相遇心想,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孰料,老师只是微笑着问了一句:“是不是觉得最危险的地方也最安全?”同学们都笑了,那位女生亦为之赫然,她随即拿起书本,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大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一堂课犹如一支轻松的乐曲,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之后,又轻快地流淌了起来。
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学幽默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课堂教学幽默是教师高雅情致的流露,是教师豁达胸怀、乐观态度的体现,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智慧,更是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课堂需要幽默,需要活跃的气氛,需要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环境。例如有一回,我正在上课,教室里突然发出一声巨响,坐在后排的一名同学的椅子腿断了,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时我一边走过去拉他,一边笑着说:“我知道现在中学生压力大,可总不会大到把椅子也给压烂吧?”全班哄堂大笑,这位同学也忘了疼痛,笑了。又如有位老师是这样进行“修改病句”教学的:“大家看,这个句子似乎有点病态,像是长了多余的瘤子,又像是有先天性缺陷,下面我们给他做做手术,该割的割,该补的补,还它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过不能割错,否则它马上就‘宣告死亡’了!”学生兴致高涨,争相发言,不一会儿便谈笑风生地把“病人”治好了。这种幽默情景法的好处是减少了学生的厌烦情绪,使大脑处于吸收知识的最佳状态。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我们还是把幽默请进课堂来吧,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给人以智慧、情感、力量。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许多同学常常为自己的写作语言平淡无奇而头痛不已。如何才能使写出的文章更吸引人呢?人们在下厨房做菜时,为了味道鲜美常常在菜中加点味精,写文章也可以加点“味精”――幽默。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回味无穷,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所谓幽默的语言指的是有趣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即我们的文章语言既要有趣,又要让人有所回味。一味地有趣而毫无意义,这样的语言只能是一种诙谐或者滑稽。幽默风趣的语言,会让人的心灵变得更加快乐,让自己的生活每一天都同样精彩。比方说,别人说你长着青春痘很丑,你却对他们说自己很年轻;别人笑你很胖,你自信地说自己营养丰富;别人说你很矮,你微笑着说自己是很矮,但浓缩的都是精华。你看,其实语言带给人的是无限的快乐。
对人生来说,幽默是一种境界;对写作来说,幽默的语言也是一种提升作文等级的较高境界。那么,幽默的语言对同学们的写作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一、幽默的语言,使题目充满情趣
散发着幽默馨香的题目,就是一把开启读者思维的钥匙。如《“我”作为老鼠的一天》,便颇具幽默意味。同学们可从小老鼠的视角对人类社会的可笑之处“幽而默之”,写来一定妙趣横生。
拟制幽默的题目,要注意文章的可读性与可写性。如《记一位男女生部长》、《高个子女人和他的矮个子丈夫》、《班长是怎样炼成的》等文题,通过错位、对比、模仿等手法,让读者产生一睹为快的冲动。再如《孔乙己巧遇范举人》、《“小猫钓鱼”新编》、《花木兰下海二三事》等想象性文题,或假借文学形象,或异化动物植物,因荒诞而充满新奇,依现实而饱含理趣。同学们可打破时空跨度,随意整合,尽情挥洒。
二、幽默的语言,使情节引人入胜
喜剧性是幽默的一大特点。制造喜剧效果的方法很多,一篇题为《谁住单间》的小说,就采用了一种“陡转”的幽默手法。故事写的是一个考察团来到某海滨小镇,夜晚住宿时遇到一个难题:考察团一行有十来人,可是旅店只有一个大通铺和一个单人间。问题来了,谁住单间好呢?团长非常为难地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人说理当让教师住,也有人说应当让老兵住,又有人说让“电老虎”住合适,还有人说让“税大人”住比较好……大家争来吵去,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团长只得亲自拍板。你能猜到谁住进单间吗?团长说:“打鼾的。”大家都笑了。
摘要: 英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本文着重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四大层面上分析了英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并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此现象的汉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即直译法、加注法、分述合译法和契合译法。准确恰当地使用翻译技巧和方法,能使译文更好地体现出原文幽默的歧义现象及其幽默效果。
关键词: 英语幽默 歧义现象 汉译策略
1.引言
英语幽默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它以有限的语言、含蓄的手法,表达了独特的情趣和意境。这一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林语堂,2002;Koestler,1993;陈孝英,1989),尤其是对产生幽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Pocheptsov(1981)指出:“导致言语幽默产生的最普遍的现象是歧义。”准确适当地运用歧义可以使英语幽默产生生动风趣、诙谐机智的效果,但由于不同民族的、社会观念、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等的差异,外语学习者往往很难体会英语幽默的风趣诙谐。因此,系统地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以及探讨其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英语幽默的理解力和欣赏力,从而增强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加深对英语语言的认识,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2.英语幽默中的歧义现象
歧义(ambiguity)是指语言中对一个词语或一种结构有两种或多种解释。英语语言本身具有同音词多、一词多义、语法灵活、句法松散等特点,这就容易产生歧义,英语幽默正是基于这些语言特点巧妙地利用歧义来产生诙谐的效果。据此,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四个层面上分析英语幽默的歧义现象。
2.1语音层面
在语音层面上,英语幽默主要是利用同音同形异义词、同音异形异义词、谐音词及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停顿等发音特点来产生歧义。例如:
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老舍说:“文章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幽默的作用,不仅是含有笑料,使人轻松;更重要的是,它含蓄深沉而犀利,使人在哈哈一笑或啼笑皆非之后有无穷的回味和受到智慧的启迪。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
一、语言的幽默美及其表现形式。
幽默语言的内在价值表现在它富有深刻的含义。使用幽默语言的目的是要透过那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智慧,乃至于具有美感内容的深意。幽默语言的深意性是它的生命。我国古代的许多寓言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这些幽默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鲁迅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幽默讽刺传统,并从外国文学中吸取艺术营养,熔多种喜剧性因素于一炉,形成“感而能谐,婉而多讽”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不但在笑声中引导人们去思考,还能传达出他的爱憎感情。
二、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那么,如何让课堂语言幽默起来呢?下面笔者谈谈一般的语言技巧。
1.巧用谐音仿词,产生幽默效果。课堂上教师借用语音相近的字词,临时仿词,构成特别的语义,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如:一位语文教师第一次和学生见面,他自我介绍道:“我是这个学校里最‘忧瘦’的语文老师。”学生们以为老师发音不准,马上纠正:“老师,是‘优秀’吧?”老师补充说:“是‘忧瘦’,因为我很瘦,担忧自己会再瘦下去。”学生恍然大悟,大笑起来。这使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2.改变语义方向,产生幽默效果。我们知道,如果实际结果和我们心里期待的结果反差很大的话,也会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如:语文课正在进行中,学生们正颇为吃力地抄写着老师的板书。一位学生忍不住问:“老师,还有吗?”老师刚好抄完了,特意留下一个句号没写,回答说:“别怕辛苦,还有呢!”“还有多少?”“还有一个句号。”说着,老师把句号补上了。学生们哄地笑了。老师继续说:“别小看这个句号,没有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看不见它,你们就得继续抄下去。”学生微笑点头,在笑中解除了疲劳,在笑中增长了知识。
3.运用逆向思维,产生幽默效果。如:在教《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一位教师复述故事情节的时候,有意把唐雎的话“否,非若是也”改为洋味十足的“No,不是这样的”,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也使学生在笑中记住了这句话的翻译。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对话是不可能用英语的,这位教师让唐雎说英语,是有意犯错,这一“错”,错出了强烈的幽默感,给本来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课堂增添了几分生趣。
摘 要:幽默通常是指人们的语言、动作诙谐滑稽而引人发笑。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良好的幽默语言,那么就会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风趣幽默的教师常常是受到学生喜爱、尊重的,但是要有分寸,不宜过分“喧哗”,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变成哗众的搞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幽默笑话在课堂教学中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添加剂”。
关键词:幽默笑话;重要性;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14-01
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理念倡导快乐学习,也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慢条斯理的讲解、空洞无力的说教、机械生硬的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就会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学生无精打采,甚至打瞌睡;如此,课堂教学当然好不到哪里去。要想克服这样的局面,幽默可以作为一方良药。
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讲讲一些笑话,则可以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允许学生开心一刻之后在引导他们把思维转移到正课上来。这样,课堂气氛一定活跃起来,教学效果肯定大大提高。一次,我在讲形声字的时候,因为知识性强而缺乏趣味性,讲起讲起,课堂开始沉闷起来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关于“汉子结构组合问题”的笑话:
一老农牵着一头牛路过“汽车配件厂”,牌子上的“件”字单人旁脱落,变成“汽车配牛场”,老农嘟哝着:“要是用我家的牛来配汽车,一定会生出一辆拖拉机来。”
听了这个笑话之后,全班哄堂大笑,随之课堂活跃起来了。接着我把学生的注意力又引到讲我的形声字来。可以说这个笑话起到了多重效果呢。
摘 要: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幽默;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宣有感染力,最有普通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恰当地运用它,已经成为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教师课堂成功的法宝和秘诀之一。因此幽默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课堂上运用幽默艺术呢?
一、幽默的课堂教学设计
巧妙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授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使教学顿时生辉。有一位英语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句子“Mr.Smith is going to see his class。”准备让学生翻译成汉语。有一个学生与他开了一个玩笑,将class中的c抹去,则句子变成了“Mr.Smith is going to see his lass(情人)。”但这位教师棋高一筹,又将lass中的L抹去,变成了ass(意为蠢驴),学生们一听句意,哈哈大笑起来。教师通过这种幽默的例子说明英语单词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也使学生懂得了加减字母是记忆单词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幽默的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用幽默的话语,而且还要运用幽默的身体语言,包括表情、眼神、姿态、手势等,这些无声的语言表达着某种情感,有时比文字语言表达得更直观和形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充满幽默的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和“微笑”的表情。有了融洽的气氛,再配上恰当的幽默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更是锦上添花。
三、幽默的课堂评价方式
【关键词】幽默语言 语文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11-02
语文课是最富生动的课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做到规范、准确、鲜明,而且要富于生动,幽默谐趣,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那么,什么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达到使人发笑、潜移默化、启迪心智的言语手段。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相关的调查资料表明,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把幽默语言引进语文课堂。下面仅就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等问题加以论述。
一、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氛围,还可以把一些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浅白,形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使学生如沐春风,心情愉快。
第二,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能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知识总是更易于学习和记忆。课堂上,学生或者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或者精神过度疲劳,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或走神,此时,教师富于幽默感的语言,常能使学生笑声顿起,活跃思维,从而保持大脑神经的兴奋,减少疲劳,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第三,幽默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其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远胜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