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IP例谈有机合成信息加工策略

摘要:基于信息加工理论,以江苏高考真题为例,浅谈信息加工策略,提高学生整合新、旧知识,运用有用、有效信息解决新信息条件下有机合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合成;信息加工;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33-06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1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化学),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测)都提到重点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1]高考中,有机合成题以新信息为背景,考查学生信息的获取、加工、整合、迁移应用的能力。题中信息新颖、陌生,是高中有机知识的拓展、延伸,是大学有机知识的下放、改动,是科技生产合成原理的回归、利用,是“08高考方案”的考点、热点。所以,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整合新信息与元认知结构中经验知识,运用有用、有效信息和知识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

一、 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简称IP)理论核心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培训大纲中将信息加工列为首项能力并定义信息为“对文字、图形、直接和间接获得的各种感性和理性认识”;加工是指对信息的寻找、选择、整理、储存、重组、应用、预测、评价等。[2]信息加工即IP是认知过程的本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存储、处理、传递、迁移运用等过程,是人脑加工外界刺激的过程,是指信息提取、转换、重整、精细加工和组织,[3]是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4]。通过了解学生的信息加工心理过程,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记忆和使用知识,了解学生是如何整合新旧知识、灵活迁移运用信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ert Mills Gagne)是信息加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根据信息加工过程及心理过程,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他的观点是“学习是学习者所面临的刺激通过一系列内部构造被转化、加工的过程”。要解决学习问题,需要清楚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即对信息的心智加工方式。信息加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结,以元认知结构中的先行组织者为基础,进行同化,从而学习新知识,把新知识内化到元认知结构中,达到新旧知识的整合。

全文阅读

中国原子能院核知识管理的思考

【摘要】

通过分析核知识的特性(复杂性、高成本、周期长、安全性),指出核知识管理是一个适用于核知识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原子能院作为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开展核知识管理,构建规范的核知识管理体系。核知识管理体系应围绕原子能院的定位,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营造知识共享环境,构建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导向的知识流程管理。实施方案包括建立NKM门户网站、开展知识回溯与捕获项目。

【关键词】

核知识 核知识管理 核知识管理体系 核研究院所

知识管理(KM)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2002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其应用于核领域,提出“核知识管理(NKM)”。到目前,越来越多的IAEA成员国强烈地认识到核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投入实践。然而,核知识管理在核电厂实施得比较多,核研发机构的核知识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CIAE)是一个以开展基础性、先导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核科研机构,对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原子能院在快堆、研究堆、加速器、核燃料循环、核物理、同位素生产、辐射加工、核探测技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核知识,也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专业技术或科研人员。为了防止核知识因人员退休/离职或研究重点的改变等因素而失传或丢失,原子能院亟需开展和实施系统的核知识管理。通过对核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保护,在后代的科技或运行人员与专业知识之间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将有助于提高核科学技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技术创新。

核知识

核知识由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组成[1]。显性知识是指研发过程中或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可用文字、数字、图形等来表达的技术信息或数据,包括各种科学研究报告、工程分析和模型、技术数据、代码、运行记录、维护记录、专利、论文、质量管理文件等。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人化,难以格式化,只可意会不易言传,深植在工程师、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技术人员、运行人员、设计人员的技能知识(know-how)和原理知识(know-why),包括经验、判断、价值、潜意识与心智模式。

全文阅读

基于知识分类的“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在自动化及相近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分析了“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针对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知识分类理论,将课程内容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并给出了教学实例。教学试验初步证明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分类理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作者简介:王蕾(1977-),女,河北鹿泉人,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高级工程师;刘启新(1957-),女,江苏镇江人,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引进人才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1108120002)、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116)、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312)、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G2013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86-02

一、“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特点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是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2]从教学内容来看,该课程涉及到电学、磁学、力学等方面的概念和定律,课程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从整个课程体系来看,其先修课程包括“大学物理”、“电路原理”,后续课程为“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这就使得该课程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从本科教学实践环节来看,无论是金工实习,还是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竞赛,都离不开该课程的知识作为支撑。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全文阅读

面向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改造“编译原理”课程

摘要:本文论述了计算机学科“编译原理”课程在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工程化改造的方法和必要性,创建了“编译原理”课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知识的先期注入、工程化编译理论以及阶梯状迭代工程实践项目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讲授、难理解和难开发的“三难”问题,为其他计算机学科核心课程面向软件工程专业的工程化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工程化;知识先期注入;工程化编译理论;阶梯状迭代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软件产业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权威数据显示,我国软件产业每年人才需求量近一百万,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许多软件企业却招聘不到真正合适的软件人才。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软件人才需求与优质软件专业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已成为计算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001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批准,全国首批35所示范软件学院正式成立,目的是批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自示范软件学院成立以来,我国软件工程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学科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初步实现了与国际学科发展的接轨,软件工程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然而,软件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交叉性学科,相关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育机构要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专业的快速变化。尤为突出的是,无论是全国首批35所示范软件学院还是非示范软件学院,大部分都根植于计算机学院,因此很多软件工程专业学科课程体系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相似,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能适应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要求的。

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结合中国软件产业和软件学院已有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及办学的具体情况,研究和定制适合本学院特色的软件工程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一个良好的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使软件工程教学更具先进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其中对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的工程化改造势在必行。

本文将研究计算机学科的“编译原理”课程在软件工程专业如何进行工程化改造,怎样创建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要求的“编译原理”实践教学,从而在科学的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的保证下,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以适应软件工程学科教学要求,使软件工程学科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发展,使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得到健康稳步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软件人才。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论文

一、实地调研

(一)企业调研

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天津市杰立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龙舟工控设备有限公司,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中环三峰电子有限公司,东华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天津索思仪表测控系统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的数控技术专业的用人方向和岗位需求数据表明:目前,高职毕业生整体技能水平偏低、就业质量不高,不能在技能上适应企业的技术岗位。大中型企业对高职院校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方向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与工艺、CAD/CAE/CAM设计、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等。这也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院校调研

针对需求方向,分析了多所院校现开设相关职业技术课程如下:数控编程、数控操作、数控加工工艺、CAD/CAM(自动编程)、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的维修与维护等。院校开设课程的合理性调查统计数据显示:69%的被调查者认为“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为专业核心课程;41%认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应加大实践操作比例;61%认为仿真加工与机床操作的课时应增加;49%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最感兴趣的课程为数控机床操作;认为数控机床的维修与维护知识在未来数控行业更重要的占被调查总数的42%。数据表明,围绕零件设计与加工及机床维修与保养等专业技能相关的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与现存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安排有直接的关系。院校教学调研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理论与实践课程脱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趋于形式化。这就要求学校针对现行课程进行调整,将理论内容融于实际操作之中,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重视关键能力的提高。

二、调研成果初探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针对企业用人方向和现有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我们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分为两方面:零件设计与加工人员,机床维修与保养人员。根据这一目标把本专业核心知识作模块细分:机械制造基础、数控车工实训、数控铣工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在教学上改进单一的“理论+实训”模式,根据企业的技能需求,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改革实施

全文阅读

创新机制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亟待实施的重要任务。分析卓越工程师对工程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特点和困难,力图探索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条件,在培养模式、教学形式和实践类型等方面提出满足工程师要求的培养策略,突出知识点的综合、实践目标的工程导向和创新能力的强化,为课程建设明确方向。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柳飞(1978-),男,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贵州?贵阳?55002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81-02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处于制造行业利益链条末端的“中国制造”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亟待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优秀工程师的培养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于2010年推出的重大教育改革计划,它属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1]其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二是指导学校制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其三是强调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

目前,我国的工科教育受到投入经费、传统观念和实践手段等多重约束,缺乏自主创新和个性化设计能力,教育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高校扩招后,一方面巨大的师生比和实验环境的投入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环境导致技术型、实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发展滞后,另一方面,企业界参与培养的程度不够,也造成人才的输出不足。[2]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工程师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行业转换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已经做出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教育成果的衡量和转换方面仍然无法达到量化的程度,[3]相比国内,西方发达国家在课程讲授时始终坚持产学教育一体化,比如德国“卓越计划”和欧洲高等工程教育的H3E/E4/TREE计划中,对教学效果等方面制定了适合企业需要且满足教学要求的标准,为后期的量化提供参照。

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以下简称为“微机原理”)是贵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等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在本科教学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微机原理”涵盖的知识不断扩大,成为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点,是后续诸多课程不可横亘的关键。“微机原理”是学生接触和掌握后续微机控制类课程的基础,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微机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工程实践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西方发达国家在相关课程的安排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我们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看出端倪。西方发达国家在讲授“微机原理”时通常没有固定的知识框架,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根据科技发展的方向随时更换教学内容,在8位单片机、32/64位通用PC、嵌入式ARM系统、信号处理DSP、可编程器件FPGA以及片上SOC系统等知识构成中灵活把握课程内容和形式,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和实践模式。与此相对,国内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教材内容常围绕INTEL 8086/88 CPU,ISA/EISA/PCI总线,以及8251/8255接口芯片等已经淘汰或处于淘汰边缘的知识,无法满足行业领域的卓越工程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努力学习课程后却发现自己处于无法设计、无法使用和无法扩展的尴尬境地。

全文阅读

案例教学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目前,国内外工业设计专业都开设了工程技术类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程技术意识,提高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产品创意和产品设计质量,为学生建构系统性的产品设计知识体系。针对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作者引入案例教学进行改革,选择机械基础课程作为教改试点,通过编制原理示范型案例、设计项目练习型案例,训练学生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教改反馈建立课程案例库,最后推广到其他工程技术课程中。教改实践证明了基于案例法的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案例法 工程技术类课程原理 示范型案例

项目练习型案例案例教学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先应用于法学教育中。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界也开始探索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工业设计不同于工程设计,不是依靠科学公式、计算、技术手册开展设计工作,对于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并不要求深入到技术细节。,更多是需要了解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使用技术,并能够和技术专家协同工作。

一、编制原理示范型案例

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选择若干个知识点,如杠杆机构、连杆机构、螺旋运动机构、弹簧机构、齿轮机构等。以生活中常见的产品为案例,如指甲钳、移动门、晾衣架、卷尺、开瓶器等,编制出原理示范型案例,在课堂上用于讨论分析技术原理。例如,用于讲解螺旋运动机构的原理示范型案例。

二、原理示范型案例课堂讨论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原理示范型案例的产品实物、照片、运动原理示意图、视频等都被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由于不涉及到机构运动原理的数学公式和参数计算,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能够理解技术原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列举出更多相同或者相似的产品,从而掌握了工程技术知识点。

全文阅读

模块化教学改革机械设计论文

1本专业原有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能够适应较复杂的工程技术环境,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产品开发及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原培养方案中采用了较为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课、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模式,由于课程体系按“学科导向”设置,各门课程都比较强调自身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情况.部分课程之间相互孤立脱节,课程之间的分工与接口不甚明确.部分课程中的相关内容相分离,部分课程内容多有重复,有的课程则以微细差异而独立设课,课程设置的合理化、系统化、一体化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大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仍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讲究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内容经典却又抽象、单调,难以及时吸收技术发展最新成果,突出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实验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即以传授知识为本位,而不是以培养能力为根本.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科书,脱不开原有课程设置的束缚,教学过程仍沿用较传统的灌输式“教”与“学”模式.各门课程均没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具体的过程和考核要求.存在的重理论轻实际、缺乏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引入、教与学纸上谈兵等教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常常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参与动手的时间少,感性认识较差,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到影响.这样造成一些企业报怨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而学生则抱怨在学校没有机会动手、没有机会到企业实践.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降低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学习提高的后劲,严重制约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要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应用理论、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合肥学院利用本专业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优势,学习借鉴德国成功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从原有的“学科导向”转变为“专业导向”,构件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改“知识输入”为“能力输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德国高等教学中“模块”(Module)是围绕特定能力培养而进行的相关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一个模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模块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不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性和内在逻辑性.每个模块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要求、教学内容、学量、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等.为了实现不同的能力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主要有讲座课、研讨课、练习课、实验训练课、项目教学课、学生自学、等等.为了实现专业能力应多使用讲座课,而实现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能力则多采用研讨课、练习课、项目教学课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其中项目教学课就是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间巩固新学的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培养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2.1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确立

通过走访、问卷、调研等形式在机械行业领域中广泛深入地调研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岗位群以及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等.合肥学院机制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突出强调以胜任所需求的职业岗位为目的.通过调研明确了企业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而确定机制专业学生的六大专业能力,进而对抽象的专业能力进行梳理细化,优化分解成能力要素.本专业的能力及其要素如图1所示.

2.2模块及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抽象的专业能力进行梳理细化,优化分解成能力要素,确定能力要素对应的支撑知识点,由相关联的知识点的有机组合即形成了“模块”,通过若干个相关模块的有机搭配,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转变成以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根据机制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的要求,通过打破课程之间界限,整体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相关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并使每个模块对应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当学生修完某一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通过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整合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实现模块教学内容的非重复性.通过将课堂教学、企业学习、研讨、项目、实验、练习、第二课堂和自主学习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引入模块化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强化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应用“合并-删减-增加”等手段,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界限,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下面是部分模块教学内容整合情况.

全文阅读

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基本原理探析

摘 要: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图书馆知识管理定义、特征、目的、任务、职能、原则等几个维度作深入探析。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199-02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定义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知识及其相关资源,充分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它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图书馆内与知识生产、获取、组织、存储、交流、传播和应用有关的一切活动及其规律的管理与研究,它既包括图书馆知识运营过程的管理,也包括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管理,涉及图书馆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市场资本与知识产权资本的全方位管理,还包括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图书馆管理学互动规律的研究;狭义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图书馆内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生产、获取、组织、存储、交流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过程。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特征

1.以知识资源/资本作为管理的核心。无论狭义的图书馆知识管理,还是广义的图书馆知识管理,都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战略重点是促进内部员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共享与利用及外部社会化显性知识的组织、存取与提供。

2.重视人的作用和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通过开发图书馆员工潜能,加强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以及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并激励员工将其知识与智慧应用于业务与服务之中,在尊重个人价值与自我实现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集体价值目标。

全文阅读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探究

【摘要】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并对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实训环境、配套教材、师资队伍、质量评价等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工学结合一体化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01-02

人的一生是在“做题、做事、做人”中度过的,有成就者大多好学习、善做事、能为人。机械学科的应用人才一般是在做事中学习和为人的,较为严谨,因此,数控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做事。做事是一个行动过程,因此,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核心课程的学习,放在行动过程中进行,工学结合是最佳选择。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我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可以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一体,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构建学习领域,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就可完成一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老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教授知识的老师,更成为工厂中传授技艺的师父。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学环境既要适合于理论教学、又要适合于技能实践,老师现场指导学生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是工作,工作过程是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这种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能让基础文化偏弱的中职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学习领域的课程特征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解构原来学科化的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基于工作过程来重构学习情境。学习领域课程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更要通过教学设计实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零件工艺分析、程序编程和零件加工的专业技术能力,获得职业岗位的就业能力。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就可完成一个典型的综合性工作任务。该课程主要特征如下:

1、注重培养学生的零件工艺分析、编程和机床操作的实践能力,强调实践性、能力性和职业性;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