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合成知识

有机合成知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

摘要: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内涵及特点,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知识整合

中图分类号:F27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5-0136-04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Synergy Innova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LI Jiu-pinga,b,JIANG Da-pengc,ZHANG Lic,d

(a.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b.Library;c.School of Business;

全文阅读

我国区域创新中集群创新系统的知识产权参与机制研究

摘要:面对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依赖型发展战略的转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和扩散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抓手,发挥知识产权的强辐射作用,围绕知识产权的各种政策、机构、文化、支撑系统的建立来加快集群创新系统的建设,才能最终使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应用和保护成为集群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关键词:知识产权;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参与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8-0088-07

一、研究背景和文献回顾

我国现阶段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所形成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家明确将“自主创新”作为基本国策,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可以说我国下一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战略改变成败就集中于“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这两个主导国际竞争格局的因素上。作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体系建立的前沿和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集群多集中在从事低技术、低附加值生产的中小企业范围内。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不难看出,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是主要原因。

知识产权参与区域创新主要是在区域产业集群的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国外对集群创新系统的研究是在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和深化的。Autio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有两个子系统组成,即“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Doloreus指出,“内部机制”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动力,包括相互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知识生产(knowledge production)、邻近(proximity)和社会根植性(social embeddedness)。伴随着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国外一些学者对集群创新系统展开探讨。比较典型的是Padmore和Gibson的GEM模型,该模型指出,以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创新系统由三要素六因素构成。嘶经济增长理论(AITOW,1962;Barro,Sala.I.Martin,1997)中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知识溢出。他们认为,知识就其本性而言是“非排他的” (Nonrivalry)。作为一种非排他的公共物品,一个厂商使用了知识,并不能阻碍其他厂商也使用这一知识,一旦知识被发现,就会立即扩散并引起经济社会、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这种经济的外部性表现称之为“知识溢出效应” (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成为当今高技术和知识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的集群要素观和知识溢出理论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已经不能适应以知识、技术和管理协同调控的现代企业集群现象。Speetor Y.和Zuckerman D.认为知识产权是知识、研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认为知识产权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t61Cohen等不仅认为知识产权是利润来源,而且认为是技术转移和知识溢出主要和实际的形式与载体,是知识扩散的基本源泉,是保护创新、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动力。我国学者周建安实证研究表明,由于资源约束的影响,我国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路径依赖。林承亮、楼慧心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产权的弱保护状态以及相伴随的知识强溢出,曾经是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持条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集群的成熟,它现在已经成为阻碍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转轨的重大障碍。

二、集群创新系统中知识产权参与机制分析

1 知识产权参与机制要素分析

全文阅读

企业与高校科研合作的知识流动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和高校的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创新必然存在三层的知识流动。与此同时,本人结合高校模式识别实验室工作的经验,以本实验室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项目为例,分析了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合作的模式,并给出了已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

关键词:企业科研;高校科研;知识流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依靠自身的技术开发,因而企业科研机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都纷纷建立研究所、工程研究中心等。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一般比较薄弱,运作也差强人意。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深化认识。校正行为,规范运作,显得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高校承担着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双重任务,在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高校中的研究机构依然存在着“闭门搞科研”,科研课题没有考虑企业界生产实际的需要等问题。因此,需加强中小高校与企业的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2科研机构

2.1企业的科研机构

全文阅读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障碍消除对策研究

【摘要】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符合超循环系统特性,在超循环理论基础上对联盟知识转移障碍进行研究能够更加有效地找出消除对策。在联盟中,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中介机构知识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知识转移障碍需要从联盟整体制度构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联盟内个体成员进行化解消除,同时需考虑联盟中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转移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超循环

一、引言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称ITIA)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兴起,其先进的理念为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组织模式支持。国外学者Butler(2008)提出技术创新出现了跨领域、跨企业的特征,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合作形式。Duanmua(2007)等提出通过机制来增强联盟合作伙伴间的信任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成果在联盟各方的充分流通。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转移机制能够有效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各个成员知识共享。然而联盟中知识转移机制的建立并非易事,知识转移障碍对联盟中知识的顺利共享造成牵绊。国内学者王立生(2004)从三个阶段论述了企业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知识传导的过程,认为联盟各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战略目标、能力水平、组织内在因素等会造成战略联盟内知识转移障碍。贾晓霞、周溪召(2007)对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转移障碍进行研究,认为知识特性、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深层交流这四大障碍阻碍了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提出可以通过疏通知识转移路径的方法来缓解障碍。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需要通过合理途径控制并消除知识转移障碍。本文将首先阐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超循环机理特性,进而基于超循环障碍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障碍解决对策。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机理特性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具备较强的自适应性。由于联盟内知识能够实现自我复制,其中形成的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文化价值、财务管理方案、运营方式等能够传承下去,因而是相对稳定的。当外部环境发生扰动时,联盟既能够通过自身调节也能够通过与外部协调等方式确保联盟整体的稳定。同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过程还具备变异突变的特性。受不断变更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联盟时刻面临着更替与被更替的机遇,时刻会发生非线性突变。当外部环境达到某些特定条件时,联盟会对现有模式的知识转移进行淘汰、更替、变更以及升华,如同生物机体的变异一样,促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生转变。值得注意的是,联盟内部成员之间面临激烈的知识竞争与角逐,根据生物优胜劣汰原理,较弱的个体必然面临被淘汰的危机,因而联盟具备选择评价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可以视为一个超循环系统,符合超循环的特性。

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障碍成因

全文阅读

知识治理研究回顾:成因、现象、表现维度、机理及作用综述

摘要:从知识管理障碍、知识与组织的间隙及知识组织结构三方面分析了知识治理的成因。对知识治理现象进行了探讨,归纳了知识治理的表现维度,并且揭示了知识治理的机理及其在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及运作层面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治理研究聚焦于六个维度:结构与机制、治理过程、组织安排与设计、效益产出、资本与战略、跨学科与交叉性。通过设计与完善正式与非正式机制可以提高知识的创造、共享与使用的效果。

关键词: 知识治理;知识资本;治理结构;机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2.3;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1-0121-06

Knowledge Governance Revisited: A Review on Causes,

Phenomenon, Dimensions, Mechanism and Effect

YAO 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kai University Binhai College, Tianjin 300270)

Abstract:

全文阅读

Web2.0环境下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构建研究

〔摘 要〕针对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Web2.0对机构知识库在设计理念、用户参与度及知识组织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利用Blog进行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管理和交流,利用RSS进行信息的推送和聚合,利用Wiki构建学科知识平台以及通过Tag进行信息的标引与组织。

〔关键词〕Web2.0;机构知识库;构建

随着数字资源的急剧增长,为了更有效的组织和利用数字资源,达到免费获取和永久保存的目标,国内外大学和机构纷纷建立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Repository,简称IR)来管理本机构的数字学术成果,实现数字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机构知识库是一个自存贮系统,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Web2.0理念的实际应用。Web2.0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用户既是网站信息的浏览者又是网站信息的创建者,它更注重用户与Web之间的交互。伴随着Web2.0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构建需要及时与Web2.0的理念与技术相结合,通过用户的“参与”和“互动”,促进信息资源的管理、共享与交流。

1 机构知识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始于2004年,此后国内学者陆续将国外机构库的研究成果引入国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在具体实践和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1 规模较小,可利用资源数量少,类型单一,全文获取程度较低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构建或正在构建本单位的机构知识库,但现有知识库普遍存在规模小、可利用资源数量少和类型单一的问题。据统计大多数机构知识库的信息资源为学术论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尚缺乏工作报告、实验数据、演示文稿和视频音频等内容。有些机构知识库收录的数据量较大,但却不能从该库中获取全文,只能浏览文摘。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比较丰富,因而构建自己的知识库十分必要,也具备这种条件,而我国目前建设的机构知识库均规模不大,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开放存取理念在我国兴起不久,用户对开放使用虽有所了解,但依然存在种种疑虑,对自我提交文档不感兴趣,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发展。

1.2 用户参与度低,机构知识库没有将用户的兴趣吸引过来 机构知识库创建之初,主要是由知识库研究人员或图书馆工作人员检索数据库中的文献或与作者联系将获取到的学术成果提交到数据库当中,建成之后,再由知识库的注册用户继续上传自己各类型的学术信息资源。目前,信息提交者上传文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远不够,多数都没有主动参与到知识库的建设中来。机构知识库是自存储系统,如果机构知识库对用户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用户不会积极主动的提交工作文稿、演示文稿以及视频音频等内容,机构知识库一旦只是类型单一的学术论文数据库,更少了对用户的吸引力。机构知识库建立的意义不只是让人们提交信息并永久保存,而是可以实现用户的知识管理、知识共享/分享、知识交流与协作以及创建集体智慧,让提交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实现增值。因此,怎样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应该成为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内容。

1.3 机构知识库中存在的知识组织问题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组织在机构知识库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高校学术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组织主要是按照社区、合集、条目的方式进行,对知识对象只是通过DC元数据进行描述,会造成对知识对象的揭示不充分,不利于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和控制;另外,知识对象浏览方式过于单一,忽略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之间关联揭示不够,不利于学术机构知识的再创造;再次,机构知识库的开放性使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上传知识对象,但学术机构知识库不像学术期刊有专家评审或同行评议制度,即使有一些形式审核,仍会造成机构知识库的知识对象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尤其是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预印本论文(包括学生论文)会存在着质量控制的问题;最后,机构知识库知识组织的对象只包括学术机构的显性知识,而没有考虑到隐藏于人们头脑中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显性化后可以提高机构的学术水平和地位的隐性知识。在学术机构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不断进行螺旋转化和提升,从而实现学术机构的知识创新,由于缺乏对学术机构知识创造流程的考虑,会造成学术机构知识库知识组织不全面、不完整的状况存在[1]。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Web2.0环境下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构建研究Mar.,2013Vol.33 No.32 Web2.0对机构知识库的影响

全文阅读

集群知识整治体制影响要素

1引言

现代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已经成为组织竞争优势的根源。在全球化竞争蔓延开来的背景下,国家竞争力的强弱高度依赖于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及地方集群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创新集群作为融合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的优势而形成的创新组织间合作形式,是产业、区域乃至国家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提升自主知识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欧美国家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将促进创新的政策定为创建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区域集群网络,通过分工合作促进知识创新;而我国中关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医药与生命科学及医药工程为主的创新集群。但是,随着知识要素在经济中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创新集群发展面临着产业升级、专利丛林、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障碍等多重困境。由于知识管理在理论界的蓬勃发展,掀起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引进信息系统进行知识管理的热潮;而实践结果却显示创新集群内注重信息技术系统进行知识、技术交流共享以促进知识创新的管理项目屡遭挫折。在此情况下,对于创新集群内以知识创新为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所面临的考验不再是如何获取和使用分散性知识以增强组织绩效的知识管理问题,而是超越知识管理的知识治理问题,即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治理机制以及组织实践等,有效地影响和协调知识活动主体的各种行为和动机,促进知识活动以最优化地选择、创新、共享和利用知识[1]。目前对知识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组织制度和知识治理机制的设计,对于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关注较少。因此,本文试图从创新集群内知识活动过程的微观层面出发,构建一个创新集群中知识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框架,为推动创新集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2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2.1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内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1年提出和发展了创新集群的思想,而熊彼特早在1912年就提出了“创新倾向于在时间和部门上集群出现”的观点,也常称为创新集群或创新群理论[2]。学者们从地理学、技术经济学、产业学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创新集群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本文将创新集群的内涵归纳为:创新集群是以新知识的产生和新产品的大量出现为本质特征的创新型组织在地理空间上集中或在技术经济空间中的聚集,与外界形成有效互动的产业组织形态。国内外关于知识治理的研究刚刚起步,处于组织理论研究前沿。知识治理这个概念是由Grandori在2001年首次提出,后继学者从各个领域对知识治理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知识治理指的是治理知识过程,即选择治理结构(如市场、混合形式或层级制)以及治理和协调机制(如协议、指令、奖励计划、信任机制、管理模式、组织文化等),目的在于顺利地影响知识创造、转移和共享的过程[3]。

2.2知识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还没有明确地提出以创新集群为研究对象的知识治理机制的研究,创新集群中知识如何通过组织载体进行组织和协调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外对于知识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知识治理机制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而对于如何对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知识治理机制进行选择以及其选择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等问题从各个角度提出不同的回答。之前大部分学者对组织知识治理机制关注的角度大概可以归纳为知识属性和组织属性,基于此提出各种公司层面的知识治理机制。(1)知识的属性。知识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人们至今对它的认识还不尽完美。几乎所有常用的分析视角都可以用来透视知识,它既有抽象的属性也有具体的实体指向。Grandori(2001)以知识的复杂性和差异化进行知识治理机制分析,指出当知识复杂性和差异化都处于低位时,通讯网络很可能就足够了;当知识复杂程度低而知识差异化程度高时,需要知识整合或者只是转换执行者;当知识复杂程度高而差异化程度低时,共同体是适合而价格和科层制是失灵的;当知识复杂程度高而差异程度也高时,任务团队是适用而共同体是失效的[4]。Contractor和Ra(2002)从知识的编码性、新颖性、复杂性和可传授性等属性怎样影响联盟治理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他认为知识编码程度和可教性越高,联盟治理模式越可能选择许可、离散重复协议和一次性协议;知识新颖程度和复杂性越高,联盟安排越偏好战略供应链伙伴、权益合资企业和所有子公司方式[5]。林海芬,苏敬勤(2010)根据6个的不同管理创新阶段知识的默会性、新颖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建立知识治理机制选择表,例如发现问题阶段的知识主要表现为默会性、高信息不对称性、高复杂性,应选择激励、权利分配、沟通、网络等适宜的知识治理机制[6]。(2)组织的属性。Grandori用利益冲突这个指标来表示组织属性,指出当组织间利益冲突高时,共同体和任务团队治理模式都会失灵,而价格和所有权共享是适宜的。Peltokorpi和Tsuyuki(2006)基于项目组织形式的角度建立知识治理机制,并选取日本Maekawa公司成功建立的知识治理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指出项目性组织的知识治理机制包括共识型科层制、共享性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测量与成果控制三种[7]。Bruce和Thomas等(2008)选择以组织包含知识活动的项目为立足点,认为需要在组织内建立知识治理机制包括“项目定位”(ProgramDefinition)、“项目生态”(ProgramEcology)、“项目评估”(ProgramEvaluation)三个部分[8]。李宁、杨慧馨(2005)基于集群剩余对于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的考察,指出内部协调的目标在于集群剩余以及信任、声誉、关系契约等协调机制与集群剩余的关联[9]。

3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

治理本质上是一套秩序和规则,一般是从宏观层面出发的。而近年来组织行为经历从下到上的研究模式转变,也逐渐将知识治理的视角从宏观拉倒微观个体,进入非正式机制领域,关注对知识活动主体行为的激励、约束、规制和引导。创新集群在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识治理机制时要考虑许多因素,本文从微观视角入手,沿着创新集群知识活动过程的研究路径,构建以知识特性、知识活动主体及知识活动内外部环境为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如图1:图1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框架

全文阅读

“有机化”教师知识结构专业化的新要求

知识型教师的教育是单一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传统性教育,而智能型教师则是以智能再生产,实现知识增长及智

能养成为目的的创造性教育。因此,教师“丰富的知识含量”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如何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育功能的实现,即教师知识结构的“有机化”,成为了推动高教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一、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要素

教师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即教师所教科目的内容及其组织。也就是学科知识及其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条件性知识涉及教师 “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的问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由三部分组成: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和关于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应用化的知识体系。现代教育中实践性知识不再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或是将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科研实践及社会实践能力也不再只是考察教师的一个标准,而其本身就是教学活动和内容的一部分,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背景知识不同于以往研究成果中提到的文化性知识。背景性知识提供了教师一个广阔而深邃的知识管道。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本身的确定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动态性的,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氛围,其结构要素的内涵是不断的变化的,但如何使之不断变化丰富的内涵发挥最大的、整体的、稳定的结构性能――即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结构内涵研究,是面对教师知识结构组成要素研究以臻完善的情况下,而更有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研究工作。

二、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结构内涵

1.“教师知识结构有机化模型”的建立

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知识层面――基础层、辅助层、中心层和实践层。知识要素就是根据层次结构进行固化建构,以形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组成内涵不同。教师有机化的知识结构就是将知识要素进行结构性整合,其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见表1)。

2.“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相互作用论”

全文阅读

知识构建的E-knowledge机制初探

[摘要]对于知识的不同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知识构建需要采取不同的范式并遵循不同的机理。为统一知识构建范式和降低其复杂性,提出知识构建的E-knowledge机制。为此,从正反两方面分别阐述E-knowledge在知识构建中的作用和机制在知识构建中的应用,并从特性与功能角度全面展现基于E-knowledge机制实现知识构建的作用过程及功能表现。

[关键词]知识构建 E-knowledge 知识管理 知识网络 电子化学习

[分类号]G350

知识是人在一定情境下创造出来的,所以完整的知识构建(knowledge architecture,KA)任务就是通过对知识组织、标识、导航和搜索系统的组合设计,将知识内容、应用群体和应用环境有机地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知识共享空间中,达到彼此的互动融合,从而真正实现知识服务的目的,并为用户的知识获取、交流、应用和创造营造一个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

1 知识构建的范式演进

随着信息环境从Web1.0Web2.0泛在知识环境的发展,知识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也发生从绝对(或称静态)相对动态的演进。因此,在KA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也会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KA范式。为了探索KA的基本原理,姜永常根据知识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将KA划分为传统KA、相对KA和动态KA三种范式,并对每种KA范式进行了机理分析。传统KA,也称为静态KA(与动态KA相对应)或绝对KA(与相对KA相对应),是主要针对Web1.0环境下更具正确性和真实性的客观知识而采取的构建范式,所采用的机理是在知识元抽取基础上使知识单元得以序化、知识结构得以展示,并在语义Web和网格等技术支撑下使知识空间得到优化,最后实现知识内容、用户群体和应用环境的语义互联互通而达到整合;相对KA,是主要针对Web2.0环境下相对于不同情况而言知识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并非绝对而采取的KA范式,所采用的机理是个人KA的自组织机制,网站KA的优化机制,并通过KA演进的循环反馈推动社会KA的涌现;动态KA,是主要针对泛在知识环境下现实世界中知识的动态性而采取的KA范式,所采用的机理是基于知识网络进行动态KA的机制。

然而,对于不同的知识形态,除了依据不同的机理而采取不同的KA范式,难道没有一个可供遵循的共同机制吗?E―knowledge的出现,为这三种KA范式的统一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2 E-knowledge在知识构建中的作用

全文阅读

学习迁移法在《有机化学基础》教学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探索和实施高效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已成为现实的需要,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时普遍都感到比较困难。他们认为有机物的种类多,官能团多,化学反应多,各反应的条件又有所不同,记忆量很大,要把它们逐一背下来非常艰难,即使当时记下来了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所以他们认为有机化学的学习很繁重。另外,学习过程中,学生虽然知道官能团决定物质的性质,但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没有深入到真正理解层面,比如反应时断键的位置、反应的机理等没有很好地理解,面对“换了一种有相同官能团的新物质”时就束手无策,面对“官能团的性质去进行综合运用”就更是纸上谈兵了。

学习迁移法,主要是指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通过联系、比较、转换、化归、联想,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学生个体主动运用旧知识去设法认识新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达到自主学习。针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的困难,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习迁移法,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让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通过原子结构原子性质迁移,形成有机化学知识原点

学习的迁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辨认新的课题,并把新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的过程。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的化合物,学生在学习《化学必修2》时对碳原子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有机化合物均含有碳原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初学《有机化学基础》的时候,要以碳原子为中心,引导学生围绕碳原子的结构、成键情况进行分析,形成有机化学的知识原点,再通过正确的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对其他有机物的成键情况、化学性质进行预测及分析等,既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探索有机物的无穷奥秘。

在《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时,一方面,先复习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强调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与非金属结合时会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结合碳的价电子情况分析了C和H结合为CH4的电子式、结构式等。用模型进行演示,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真人演出”,让学生明白:碳原子形成单键是与其他原子以一对共用电子对成键。接着根据上述已有的碳原子4对共用电子对结构的知识进行迁移,引导学生分析C与C相连结合的情况:可共用一对电子对、两对电子对、甚至三对电子对,但不能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单质状态),即可以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但不能形成碳碳四键,然后很轻易地让学生明白碳碳单键是饱和键,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是不饱和键,它们的性质将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复习已经学过的CO2的成键情况和电子对偏移情况,利用“氧的得电子能力强于碳”这一知识点,对C和O结合的情况进行知识的迁移,分析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的成键情况,容易得出碳氧共用电子对偏向氧原子,使含氧官能团起主导作用,导致含氧有机物的性质不同于烷烃。

通过对碳原子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有效迁移,学生对各种有机物的成键情况有着深刻的理解,培养对有机物的探索欲望,对后来学习的官能团性质、反应断键位置、同分异构等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起到了知识原点的作用。

二、通过对官能团知识迁移,连成有机化学的知识线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