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帮扶基层工作总结

医院帮扶基层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高服务效能带动基层发展

贵州省人民医院充分发挥省级龙头医院的带动引领作用,按照“以创新实现自身发展,用发展反哺基层”的模式,积极帮扶,带动基层医院共同发展。

“15年前,省医处于自身发展‘磨合期’,15年后,省医的帮扶足迹遍布贵州各地,医联体建设使得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整体提升,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今年2月在医联体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言时的总结。

“省医的医疗专家来给我看病,我真是太感动了。以前生病总要往省城跑,现在有了远程会诊,看病方便多了。”贵州省赫章县双坪乡病患金华平(化名)告诉记者。

通过医院的远程会诊室对医联体单位的疑难病例进行会诊,是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每天都要做的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为病患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锻炼了基层医院的医生诊断水平,提高了医疗技能。

创新实现发展

发展反哺基层

15年倾情帮扶,24家医联体成员单位,这是贵州省人民医院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向省委、省政府交上的答卷。

作为贵州省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02年,贵州省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面对一系列发展难题的同时,医院没有忘记自身的公益性定位,在“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工作中,不仅派遣专家前往基层医院参与科室管理与医疗,更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受援医院的整体实力上。

全文阅读

县级医院如何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扮好“双重”角色

【摘要】 目的 从本院实施对口帮扶的实际出发,探讨新形势下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 对近年来本院实施的帮扶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结论 只要准确把握县级医院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的角色定位,就一定能抢占发展先机,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城乡医院;对口帮扶;角色定位

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县级医院既是城市医院结对帮扶的受扶方,又是帮扶乡村医疗机构的施扶方,扮演着“受人帮扶”与“帮扶别人”的“双重”角色。如何使县级医院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找准定位,抢占先机,进而在受扶中强壮筋骨,在施扶中助推发展,已成为摆在县级医院管理者面前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近年来,灌云县人民医院针对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医疗设施相对落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特色专科层次不高、亮度不够等实际,抓住大医院对口帮扶我院和我院对口帮扶贫困卫生院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共谋发展,较好地缓解了我院发展瓶颈。2012年5月,一座占地108亩、拥有床位1000张、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的新院区已竣工并即将投入使用,科技化、人文化、智能化程度有了质的跃升;一批医技高、医德纯、医风正、群众满意的医疗骨干队伍正在形成,其中24人被列为省“333”工程、市“521”工程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和市、县科技拔尖人才;一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其中《GPBB、CTNI、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等4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一批特色专科正在发挥优势,其中麻醉科、神经内科被确定为市重点学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1 扮好受扶方角色,合力寻求援助,在跟班实习中培养人才

我院抓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这一难得机遇,结合院情实际,认真排查薄弱点,找准困难点,分析增长点,借助帮扶单位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跟班实习,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1.1 开展临床示教 运用典型病例、特殊病例开展临床示教,是当今医学条件下一项既实际又实用又实效的好办法。在得知通大附院医学博士来院指导的消息后,院方迅速成立课题攻关组,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跟班学习,与医学博士一起查房,一起分析讨论病情,一同制订手术方案。遇到特殊病例时,院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病情分析会,邀请医学博士讲授疾病机理和诊断标准。在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复杂性肝内胆管取石术时,医学博士除上台主刀外,还向课题组人员详解操作要领和工作流程,手把手地指导医务人员手术。受援期间,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共开展和指导开展眼外伤修补、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口腔粘膜病中西医治疗及胶质瘤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适宜技术56项,参与抢救急危重病人200余例,有力地推动了全院医疗工作的开展。

1.2 创办特色专科 针对我院特色专科不明显的实际,通大附院派驻人员群策群力,热情支持,与我院医务人员反复讨论,认真选题,扎实制定创建计划。在创办心血管病专科过程中,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精诚合作,就心血管病专科创建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合力攻关。目前,已成功开展二尖瓣球囊扩张术10例、心脏起搏术60余例。

全文阅读

职工之家管理制度

一、医疗救助对象

凡属平顶山市管辖的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医保范围的在职会员职工(含农民工)、下岗职工、待业人员、离退休职工,且在工会帮扶系统中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的特困职工及其配偶和子女,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属住院医疗救助对象。

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

2、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当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30%以内的 “低保边缘户”。

3、职工本人患大病、重病、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各类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边缘户”。

二、申请医疗救助所需材料

1、《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

2、所属基层工会对申请人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证明,需注明每个家庭成员的月收入金额。

全文阅读

健康扶贫托底贵州小康梦

紧紧围绕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贵州着力推动精准健康扶贫,坚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力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到2020年,实现贵州省66个贫困县医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至少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90%的病人看病就医不出县。”12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贵州省政府共同召开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启动大会,会议透露出健康贵州新愿景。

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是贵州健康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对贵州而言,“实施健康扶贫,既要突出精准性,又要体现普惠性,既要精准到现有493万贫困人口,也要预防493万以外的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全民健康保障脱贫攻坚、助推同步小康。”

在11月14日举行的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要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落细落小医疗扶贫政策,织密织牢“三重医疗保障”网,用足用好医疗对口帮扶力量,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切实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精准实施“三重医疗保障”

10月底,贵州已确认386.22万名医疗救助保障对象,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8.3%。

作为贫困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贵州省有三成以上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493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就有87万多人。健康扶贫任务繁重,必须“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2015年开始,贵州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实施医疗救助,率先在全国建立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

全文阅读

中医院医共体专家驻点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意见》和《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指南》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意见》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我院组织开展对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三家区域医疗中心驻点帮扶,为三家中心卫生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项服务项目”,显著提高乡镇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急诊急救处置能力,逐步完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内、外、妇产、儿科、康复和中医等一级诊疗科目,开展和扩大相应住院服务和一、二类手术,不断提高受援乡镇卫生院的整体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其重点专科、特色科室建设,满足当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疗专家诊疗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一)驻点工作领导组

为切实加强紧密型医共体专家驻点工作,现成立县中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区域中心驻点专家工作领导组。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制定科室基层排班计划,具体负责安排驻点专家的相关事宜及上报驻点工作的进度和总结。

(二)医疗质量指导督查组

全文阅读

卫生院技术帮扶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的技术帮扶,提升我县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建立和完善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卫生院技术帮扶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派出一批技术骨干,培养一批实用人才”的方式,探索建立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支援卫生院的新途径、新机制。

2.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改进服务流程,规范制度管理,拓展服务功能,逐步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增进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与卫生院的协调合作,更好地落实会诊、双向转诊制度。

二、组织要求

1.局成立技术帮扶工作协调小组。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技术帮扶工作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确定具体业务科室和具体联系人,统筹协调本单位技术帮扶工作,做好上下级单位沟通协调,统计上报有关技术帮扶工作数据,检查、考核技术帮扶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及培训PPT年底由帮扶单位汇总报卫生局医政科陈影科长处。

2.技术帮扶工作每一年为一个周期,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卫生院工作的实际需求,按照工作方案和技术帮扶要求,制定全年具体工作计划,选派相应的技术骨干深入卫生院进行帮扶。

全文阅读

中医医院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今年,按照县委、县政府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统一部署,在县卫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为全面落实《县2019年脱贫工作要点》和围绕县摘帽等工作的要求,县中医医院坚决履行包帮单位和帮扶干部任务职责,扎实有序的开展了年度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得到全面落实,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创新脱贫攻坚思路,以村年度“户脱贫、村出列”为目标,调动全院力量,实施脱贫攻坚“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坚持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杆,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产业和就业的能力。

医院结对的花石乡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38300亩),耕地面积2024亩,山场面积为28300亩。全村辖37个居民组,946户,3690人,其中移民有190户,55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91户,998人,贫困发生率为28%,安排扶贫干部68名,其中我院有44名医务人员参与结对帮扶,通过精准帮扶、精准施策,2016年脱贫18户63人,2017年脱贫31户105人,2018年脱贫86户199人,2019年脱贫户为23户,31人,预计2020年实现贫困户全面脱贫。

二、具体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包保责任

医院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设置专门的办公室,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为加强医院整村帮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帮扶措施有效落实,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医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对照包保单位、帮扶干部职责要求层层传导,压实责任。

2019年,为继续推动村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医院根据村实际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再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合理规划年度帮扶目标,细化帮扶措施,并积极与花石乡政府以及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加强协调配合,院领导多次到村召开协调会,听取产业推进情况,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实现年度脱贫和村出列目标任务。

全文阅读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汇报

在省总工会、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市总工会的领导下,中心于2003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一年来,中心设立“困难救助、接待、法律援助、就业贷款、免费职介”五个服务平台,全体工作人员“全天侯”、“直面式”、“人性化”接待来访和求助的困难职工,为他们提供快捷的帮扶和“一站式”的服务。

一、发挥中心服务职能,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

1、中心发挥工会维权职能,采取集中救助和平时救急的方式,对全市3万困难家庭和到中心求助的困难职工进行帮扶。在中心的指导和部署下,04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走访慰问9648户特困职工、劳动模范、离退休职工、退转军人和伤病残职工家庭。元旦、春节期间,举行“爱心一日捐”活动,共筹资221万元。其中155万元注入市总本级送温暖基金,用于中心开展救助,全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2148户,发放慰问金、物品100.55万元。05年两节期间安排各级工会组织对全市困难职工进行救助帮扶达13200户,发放慰问金和救助物品总价值241万元。帮扶中心一次对1200户困难职工进行集中救助,发放款物52万元;对100户没有过冬煤炭的特困群体发放两节取暖煤105吨。自成立截止05年3月份,平时救助生活难以为继、遭受意外灾害、患大病无钱医治的受困职工1646户,总救助金额56.43万元。其中:助学救助470户,救助金额48万元;医疗救助52户,救助金额4.12万元;其它救助76户,帮扶金额4.31万元。

2、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困难求助、下岗求职、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来访者和职工来信6330人次,其中:接待来访人员2728人;处理来信736件;接听求助咨询电话2236个;为630人提供法律政策咨询,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8起。

3、为全市特困职工缓解生活压力,代市政府为特困职工发放《特困职工家庭优待证》3500户。04年为其补助水电费23.6万元,帮助其子女就学减免学杂费13万元,减免有经营活动的特困职工工商管理费82万元,住房房租补贴136万元。05年两节期间还为800户特困职工免费发放电影票1600张,丰富了他们的节日精神生活。

4、帮扶中心开设职业介绍服务平台,在“三个一”工程的基础上,与县(区)职介机构联网,指导安置就业。一年来,免费介绍各类人员就业3120人,中心本级建有2个再就业示范基地,安置下岗职工230名。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小额贷款1063万元,贷款人数2755人次。

中心通过一件件实际问题的解决,一桩桩具体工作的落实,在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之间筑起了一座桥梁。为工会争得了地位,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和赞誉。04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张家口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表彰会上授予帮扶中心“模范集体”荣誉称号;5月,帮扶中心的小额贷款项目被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全国工会小额借款项目示范点”;11月还分别获得河北省政府表彰的“河北省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省总工会表彰的“劳动争议处理先进集体”和张家口市人民政府表彰的“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今年3月又被市政府推荐授予“全国优秀职介所”称号。

二、建立五项长效机制,构筑快速反应的帮扶体系

全文阅读

困难户帮扶机构工作汇报

在省总工会、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市总工会的领导下,中心于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一年来,中心设立“困难救助、接待、法律援助、就业贷款、免费职介”五个服务平台,全体工作人员“全天侯”、“直面式”、“人性化”接待来访和求助的困难职工,为他们提供快捷的帮扶和“一站式”的服务。

一、发挥中心服务职能,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

1、中心发挥工会维权职能,采取集中救助和平时救急的方式,对全市3万困难家庭和到中心求助的困难职工进行帮扶。在中心的指导和部署下,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走访慰问9648户特困职工、劳动模范、离退休职工、退转军人和伤病残职工家庭。元旦、春节期间,举行“爱心一日捐”活动,共筹资221万元。其中155万元注入市总本级送温暖基金,用于中心开展救助,全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2148户,发放慰问金、物品100.55万元。年两节期间安排各级工会组织对全市困难职工进行救助帮扶达13200户,发放慰问金和救助物品总价值241万元。帮扶中心一次对1200户困难职工进行集中救助,发放款物52万元;对100户没有过冬煤炭的特困群体发放两节取暖煤1吨。自成立截止年3月份,平时救助生活难以为继、遭受意外灾害、患大病无钱医治的受困职工1646户,总救助金额56.43万元。其中:助学救助470户,救助金额48万元;医疗救助52户,救助金额4.12万元;其它救助76户,帮扶金额4.31万元。

2、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困难求助、下岗求职、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来访者和职工来信6330人次,其中:接待来访人员2728人;处理来信736件;接听求助咨询电话2236个;为630人提供法律政策咨询,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8起。

3、为全市特困职工缓解生活压力,代市政府为特困职工发放《特困职工家庭优待证》3500户。年为其补助水电费23.6万元,帮助其子女就学减免学杂费13万元,减免有经营活动的特困职工工商管理费82万元,住房房租补贴136万元。年两节期间还为800户特困职工免费发放电影票1600张,丰富了他们的节日精神生活。4、帮扶中心开设职业介绍服务平台,在“三个一”工程的基础上,与县(区)职介机构联网,指导安置就业。一年来,免费介绍各类人员就业3120人,中心本级建有2个再就业示范基地,安置下岗职工230名。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小额贷款1063万元,贷款人数2755人次。中心通过一件件实际问题的解决,一桩桩具体工作的落实,在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之间筑起了一座桥梁。为工会争得了地位,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和赞誉。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张家口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表彰会上授予帮扶中心“模范集体”荣誉称号;5月,帮扶中心的小额贷款项目被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全国工会小额借款项目示范点”;11月还分别获得河北省政府表彰的“河北省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省总工会表彰的“劳动争议处理先进集体”和张家口市人民政府表彰的“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今年3月又被市政府推荐授予“全国优秀职介所”称号。

二、建立五项长效机制,构筑快速反应的帮扶体系今年,我们根据省总工会工作安排及市总对中心“提升地位、扩大影响、放大功能、打造品牌”的要求,在帮扶中心建立长效机制,长期为全市职工办好事实事,目前以建立五项长效机制,构筑起快速反应的帮扶体系

1、预警机制: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12351职工热线,直接接待全市每一位来求助的职工。全市工会系统建立了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和组织,颁布了《实施办法》,通过基层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法律监督机构,及时掌握职工的生活、就业、劳动关系等动态。与县(区)及街道办事处工会建立承办联系制度,逐步形成了层层核实、层层复查、层层办理、层层落实的预警和预测体系,使帮扶中心逐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中心”。

2、分析机制:中心通过市委“社会调查”的调研结果,掌握了11万下岗职工和3万困难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实现了社区、街道办事处、工会建档。由中心实行数据库统一管理,能够及时对困难企业和求助的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和劳动关系矛盾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动态,及时做出处理,及时帮扶救助,为中心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依据。

全文阅读

首儿,助力基层儿科发展

“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是流水线……”这是京城两大儿科医院看病难的真实写照。作为全国优势儿科资源较为集中的两家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门诊量已经超出预计承载能力的1倍多,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家长喊难,挂号难、住院难、看专家难;医生也喊难,不停加号、24小时急诊、双休日也要连轴转,但仍有看不完的病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科看病如此负重不堪?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破解这道难题吗?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的发展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启示。

北京第三大儿童医院

“原以为这个不起眼儿的小医院会冷冷清清,不曾想却是门庭若市”,这是人们初次到李桥儿童医院的第一感觉。目前,位于北京东北部顺义郊区的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已是北京市第三大儿童专科医院,有效地缓解了京东及周边地区儿童的看病难问题。

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是首都儿科研究所中试基地兴办的一家民营性质的儿童医院,始建于2001年。从一个厂办的门诊部发展成为北京市第三大儿童医院,前后仅仅用了7年时间。截至2008年,其日最高门诊量突破1000人,2012年,日最高门诊量超过1800人,目前日门诊量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李桥儿童医院从最初仅有儿内科、儿外科的简单科室,发展至今有15个儿科专业科室、近200张床位。在当前全国面临儿科配置严重不足的现状下,李桥儿童医院的发展模式可以成为解决当前儿童就医难的一个有效方法。

作为一家民营医院,即使是在与公立医疗机构完全不对等的条件下,李桥儿童医院仍然能够快速成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全国性的儿童医疗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缘于该院一贯坚持的“为民办院、质量建院、诚信兴院”的发展理念。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指出,2008年,全国儿童医院仅60余家,全国共有儿科医生6.17万人,但0~14岁的儿童却有2.3亿人,比例约为0.2598个儿科医生/千儿童。参照美国1.4558个儿科医生/千儿童的比例,我国至少还缺20余万儿科医师。国内专业儿童医疗资源的严重缺乏,是李桥儿童医院在当今看似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上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目前,县级以下医疗单位,包括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在内,儿科发展都严重滞后。适度放开儿童医疗市场,让社会资本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儿童医疗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

与其说是时代成就了李桥儿童医院,不如说是创新思想和发展眼光造就了该院。李桥儿童医院建立伊始,就立足于依托首都儿科研究所特有的高端医疗资源和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生产的优质药品,使得该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拥有高起点。在发展过程中,李桥儿童医院严把医疗质量关,突出发展儿童脑瘫、哮喘等特色专业治疗,并不断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提升各科室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这是李桥儿童医院与当前很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民营医院的本质区别,也是李桥儿童医院能够迅速发展壮大的不二法宝。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