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生职业发展

医学生职业发展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

摘要:就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进行问卷与访谈调查,结合相关文献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过程中在自我认知、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掌握、医德医风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相关情况。同时,针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社会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尽管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民众的现实需求,由此而容易引发各种医患矛盾。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决于众多因素,其中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推及医学教育,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1]。因此,本文以实施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和对策的调研———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试图梳理当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并作出相应分析,提出有效建议。

1医学生职业素养含义

学者们对职业素养内容阐释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职业社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出台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认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达到医务职业所要求的四个内容,包括珍视生命、具有责任感、正确观念;尊重患者;与病人及其家属相处时表现出该有的态度和同理心;承认和正确处理医疗过失[3]。课题小组综合有关文献[4-6],认为医学生职业素养是医学生为了适应医疗行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关怀、团队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2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现状

为了解当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医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同时为学校进行有关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有效实证资料,课题组借助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根据上述职业素养内涵并参考有关文献,设计问卷并进行效度信度的测试之后,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开展了有关实证调研。本次调查时间是2015年4~6月,调查对象是汕头大学医学院2014级、2013级和2012级在校医学生与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见习生。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30份,有效问卷722份,有效率90.3%。另外,对20个见习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录音并整理访谈内容。经过梳理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有关研究文献,获得了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基本情况。

2.1职业素养发展自我认知情况

全文阅读

医学生职业发展与教育对策

1医学生职业发展的现状

调查显示2005年以后毕业的医学生职业分化显著,动态化程度高,占66.7%的毕业生有跳槽离职倾向,且跳槽频率高;对就业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回报持不满意态度的占50.0%;职业发展专业化程度低,仅30.6%,其中能正确掌握医学技术、有进取心、能胜任医疗工作的占49.7%;技术能力一般,需要努力才能勉强完成任务的占到了25.0%。2000~2004年期间的毕业生,从事专业的占42.5%,他们重视个人发展权,在团队中以辅助者的角色出现,注重参与和知识积累,重视单位为个体成长所能提供的条件。1995~1999年期间的毕业生,专业化程度高,从事医学和专业管理工作的占71.4%。进入此阶段的医学毕业生,个人创造能力快速成长,在创新团队中的地位稳步提升,经济收入稳定。1994年以前毕业的医学生,经过长期的医学和社会实践,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其他知识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个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成为单位知识创新的中流砥柱,职业发展较好。其别优秀、专业技术高超、已成为技术骨干和业务专家的占到33.8%;表现优秀、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占45.3%;熟练掌握技术、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力的占12.9%。在医疗岗位上的医学生,普遍感到精神压力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假期和夜间值班工作负担重,但对职业的发展前景比较有信心,三分之二的调查对象对此表示比较满意与满意。

2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困惑

2.1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现实的差异性

医学生大多在校时都进行了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但高校扩招后的医学类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得不面临非医学临床岗位的选择,社会上的各类医药企业已成为医学类毕业生的择业对象。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表现出差异性,职业匹配度差,全新的工作使医学生毫无职业发展的思想准备,导致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加之职业发展规划调整不及时,一时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形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

2.2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一致性

由于医学院校存在着专业口径细、技术专一、知识面窄、各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与社会需求不对等等问题,使人才培养规格、层次、类型以及质量方面造成不符合新型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富有创造力的人才需求。在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前提下,对医学生的职业定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职业目标难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相匹配,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被不相匹配的工作弱化,导致创造性工作少,完成任务式的应付性工作多,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他们感到没有归属感,心态不稳,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对自己要求不高,压抑了部分有潜质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而阻滞职业发展。

2.3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及工作单位内部权益的不均等性

全文阅读

医学生职业发展及教育策略分析

1医学生职业发展的现状

调查显示2005年以后毕业的医学生职业分化显著,动态化程度高,占66.7%的毕业生有跳槽离职倾向,且跳槽频率高;对就业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回报持不满意态度的占50.0%;职业发展专业化程度低,仅30.6%,其中能正确掌握医学技术、有进取心、能胜任医疗工作的占49.7%;技术能力一般,需要努力才能勉强完成任务的占到了25.0%。2000~2004年期间的毕业生,从事专业的占42.5%,他们重视个人发展权,在团队中以辅助者的角色出现,注重参与和知识积累,重视单位为个体成长所能提供的条件。1995~1999年期间的毕业生,专业化程度高,从事医学和专业管理工作的占71.4%。进入此阶段的医学毕业生,个人创造能力快速成长,在创新团队中的地位稳步提升,经济收入稳定。1994年以前毕业的医学生,经过长期的医学和社会实践,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其他知识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个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成为单位知识创新的中流砥柱,职业发展较好。其别优秀、专业技术高超、已成为技术骨干和业务专家的占到33.8%;表现优秀、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占45.3%;熟练掌握技术、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力的占12.9%。在医疗岗位上的医学生,普遍感到精神压力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假期和夜间值班工作负担重,但对职业的发展前景比较有信心,三分之二的调查对象对此表示比较满意与满意。

2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困惑

2.1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现实的差异性

医学生大多在校时都进行了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但高校扩招后的医学类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得不面临非医学临床岗位的选择,社会上的各类医药企业已成为医学类毕业生的择业对象。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表现出差异性,职业匹配度差,全新的工作使医学生毫无职业发展的思想准备,导致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加之职业发展规划调整不及时,一时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形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

2.2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一致性

由于医学院校存在着专业口径细、技术专一、知识面窄、各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与社会需求不对等等问题,使人才培养规格、层次、类型以及质量方面造成不符合新型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富有创造力的人才需求。在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前提下,对医学生的职业定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职业目标难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相匹配,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被不相匹配的工作弱化,导致创造性工作少,完成任务式的应付性工作多,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他们感到没有归属感,心态不稳,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对自己要求不高,压抑了部分有潜质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而阻滞职业发展。

2.3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及工作单位内部权益的不均等性

全文阅读

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医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

【摘要】为探索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医学本科教育的互补发展之路,本文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其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对该专业国内建设情况的分析,指明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在高起点的专业中选择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为医学应用技术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医学;职业技术教育;生物医学工程

【中图分类号】R318.0-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16-02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0SKS02)

随着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在形式和数量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推出最新版本“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1997,虽然将高等职业教育仍定位于ISCED5为“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但是作为“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资格证书”(not leading directly to an advanced research qualification)获得的教育层次,它将初版中分属两个不同层次的大学专科(原ISCED5)和本科(原ISCED6)以及“所有博士学位以外的研究课程”(原ISCED7中的博士前课程部分)纳入了同一层次之中,从此突破了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在中国)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的教育瓶颈,为各类职业教育建立本科乃至硕士层次的教育提供了可能[1]。与普通本科教育并行的“立交桥式”发展之路由此拉开序幕。目前我国由于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以达到“能进入一个高精技术要求的专门职业”。医学本科院校在医学主干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水平上均高于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本文将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国内外现状为例,来探索职业教育互补于普通医学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

1生物医学工程国内外发展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领域渗透的产物。它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促进健康提供新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的高技术学科。

1.1 80年代起生物医学工程学步入新起点 50年代是生物医学工程学发展的初期,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间的交差、渗透是从临床医学开始的,其中尤以人工器官的出现,可视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大特征。在经历了60年代的早期发展和70年代以医学影像技术为代表,所标志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80年代起,生物医学工程学除继续向临床领域横向扩展外,开始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方面出现新的转折。如医学影像技术中的MRI、DSA、E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装置、图像文档与通讯系统等;出现了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体外碎石机和除颤器等治疗装置以及微波、射频、激光、超声等各种治疗技术。

全文阅读

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及规划影响的调查

摘 要:了解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对2012年,在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3所医学院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χ2检验被用于结果分析。证明了广州地区的医学生对于紧张的医患关系持乐观态度,医患关系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及规划没有影响。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职业规划;择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65-03

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生在上班的时候经常都是提心吊胆的,而作为我们在校的医学生也受其影响,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更迷茫了,有些同学甚至产生了弃医从它的想法。对此,为了了解医患关系对当代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及规划的影响,该课题组选取了广州市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医学本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调查对象为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3所医学院校的本科生。

(二)方法

全文阅读

医学专科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块的设计

摘要:以三年制医学专科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教学模块设计为研究对象,根据课程目标来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各项能力,整合成相应的能力模块,确定对应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形式,合理分配各模块的课时。最后将各模块整合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模块式教学比之传统教学法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灵活性和适用性强的特点,《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开设必须因地制宜,采用突出能力培养的模块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模块式教学;教学设计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是涉及到心理学、法律、人际沟通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其涉及的理论知识广,其要求培养的能力多。而医学专科生学制仅三年,且因实习之故,实际在校时间仅两年,再加之医学生课业繁重,故本课程的学时设置往往不足。

为解决庞杂的课程内容体系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冲突,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尝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思路是:根据课程目标来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各项能力,整合成相应的能力模块,确定对应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形式,合理分配各模块的课时。最后将各模块整合成一套完整教学体系。具体设计如下:

一、能力要求及内容模块

1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模块

医学生要具备通过调查实践了解专业前景、社会环境和行业背景,准确分析与评价自我,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要具备通过时间管理与目标管理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本模块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开设的最佳时间是一年一期,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

这一模块的二级模块项目、学时配置、授课形式具体如下:

全文阅读

加强医学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医护事业发展

【摘 要】随着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12年全国所有中等职业学校(下文称“中职学校”)的学生全部减免学费,增加学生助学金额度,使中职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从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多年,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展开思考,提出改善的意见及建议:通过一些新的改良模式,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更好的加强师生自我管理工作,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细致入微为学生服务。同时,了解学生全面情况,加强沟通,将固定的模式转变为灵活的融入的模式,提升学生自信心,让其重新审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正能量支撑,不断努力学习,促进医护事业发展。

【关键词】医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一、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技能型劳动者,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重任,对提高全民族的劳动素质、缓解国家就业压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加快了脚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应用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然而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制约了教学水平,同时还制约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生源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但是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环境优越,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特点,发掘学生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三、学生管理的过程

(一)日常管理过程

全文阅读

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趋向探究

摘 要: 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面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持续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参与度不足三个方面的短板制约。建议高职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趋向于短,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操作性;趋向于实,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性;趋向于新,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前瞻性;趋向于优,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延续性。

关键词: 高职医学院 创新创业项目 创新创业管理 路径选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是教育部“两个工程”(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1],原名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2007年作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创”项目由此正式拉开序幕[3]。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拓展和细化了项目的构成结构,增加了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最终形成了当前创新训练计划和创业训练计划并重的格局。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大创计划”起步较晚,反思现有“大创计划”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短板限制、引导高职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持续增长是时展之需。目前,高职医学院校“大创计划”项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的短板

(一)“大创计划”项目的持续力不强。

高职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时间紧、课程多、认识浅三个方面。在时间方面,尤其在医学类专科学校,不少专业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就要进入实习生涯,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从起步到规划,再到实施、完成需要一定的周期。医学类大专的学制限制导致部分创新创业项目或半途而废,或仅停留在规划阶段。其次在课程方面,高职医学生面临上课强度大、学习节奏快、实践操作任务重等问题,学生往往在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平衡之间难以抉择。在认识方面,由于创新创业教育长期缺失。高职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遍不强,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创业冲动和热情,但真正具有创业意识,成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却很少见,大学生创业存在盲目性和从众现象”[4]。主观意识上的缺失导致创新创业的真实意向不强烈,创新创业行动少于规划。

(二)“大创计划”项目的管理水平不高。

全文阅读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的异同及发展定位

摘 要:医学教育结构的调整与社会卫生需求的变化,给专科层次的医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理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的关系,明确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定位,是决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方向和实现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医学教育;职业教育;高职高专;学校发展定位

我国的医学学历教育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专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专教育)几个层次。此外还有成人教育、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教育等。十多年前,湖南省每个地市均有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十多年来,随着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或并入本科院校(如张家界、郴州、永州),或组建成职业技术学院(如常德、株洲、湘潭、岳阳),或升格为专科学校(如怀化、邵阳、益阳),仅娄底市卫生学校保留至今。在管理关系上,湖南省教育厅将医学本科教育和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归口高教处管理,将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归口职成处管理。笔者所在的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由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独立升格而来的。由于工作需要,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下问题: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如何在医学本科教育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有何异同?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如何定位?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有了些许认识。

一、关于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

医学教育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卫生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而逐渐萎缩,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因其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而受到严格限制,普通医学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难以满足现阶段区域卫生改革、基层社区尤其是农村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这就给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拓展了广阔空间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状况不尽如人意。从数量上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总数虽然明显增加,但质量不高,甚至无证行医在农村随处可见;从学历结构上来讲,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高等、中等医学院校为卫生系统输送了约550万名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占约2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80%,目前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仍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从人力资源分布来看,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大中城市因经济发达,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现象则十分严重;从学历结构分布上来看,大专以上高学历人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基本都是中专学历以下人员,甚至有大量未经医学教育培训的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从而使卫生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要达到3.64人,执业医师1.26人,执业护士1.26人,全国90%以上的医生要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国家《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3至5年内乡镇卫生院医生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分流;对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新进入乡村卫生院的人员至少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一系列硬性规定的出台,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2.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需要大力发展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来支撑

全文阅读

论医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

摘 要:正确引导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正确认识医生的社会责任对于医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今医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内涵以及令人堪忧的现状,强调了理性的职业意识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的有效途径。帮助在校医学生更好地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进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医疗环境。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意识;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在如今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如何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正确认识医生的社会责任,以达到为医学事业做贡献的目的,不仅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一定的帮助,更有利于自身品性的完善,甚至对于现今医学教育中重医学科学教育、轻医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也有一定的改善。然而,对于如何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也要讲究正确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意识,进而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医疗环境。

一、医学生“职业意识”的内涵以及令人堪忧的现状

职业意识,是个人对社会上存在的职业的认知、看法和个人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的选择偏好及职业实践中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看法;职业意识的内容包括职业知识、职业观、职业理想、职业期望(意向)、职业需要、从业意识等。对于即将踏上医生工作岗位的医学生来讲,良好的职业意识对于创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十分重要。然而,现状却是令人堪忧,部分医学生的“职业意识”存在不适应医疗事业发展的方面。

(一)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以记忆为主,相对枯燥乏味,这使得部分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牢靠,进而导致对踏入医生这一工作岗位产生畏惧心理,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另外,由于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单一,未能及时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及医学科学的发展状况,落后于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更有一些医学院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不适应当今医学专业的发展,经验储备不足,从而使医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未达到职业要求,加重了医学生对于职业的抵触心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