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医生培养

一、西欧国家的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

(一)英国

英国的医学学位包括内外科学士、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等类型。

1.内外科学士学位

医学本科教育学制5-6年,其中包括2-3年临床前学习阶段和3年临床学习阶段。在第6年,医学生将集中学习作为住院医师所应具有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并分担住院医师的部分工作。对于成绩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大约90%的医学生在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后选择进入医院从事内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其余10%的医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等研究型学位。英国共有27所医学院校,每年约有4900名医学生毕业,医学院对报考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较高,平均报考录取比为6:1。

2.外科学硕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外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外科学硕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1-1.5年与外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外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外科学硕士学位之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3.医学博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内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医学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3-5年与内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在注册后的5年内,提交博士论文,对于资历较高的医生,可以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内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英国1983年颁布的《医学法规》明确规定:取得医师资格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英国任何一所大学授予的内外科学士学位。英国没有国家统一的医师执照考试,凡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并达到英国医学总会实习医师标准的医学生,将自动成为临时注册医师,在教学医院内科和外科各进行6个月的轮转实习。

英国医学总会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委员会负责对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开展培训,包括制定培训标准和进行培训质量控制。全科医师培训3年左右;专科医师(58个专科)培训5-9年。培训通过者成为注册全科医师或注册专科医师。

(二)法国

法国医学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年)和第二阶段(4年)为医学院教育,第三阶段为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科医生3年,专科医生5年)。法国有49所大学医学院,平均每个医学院每年招生140人。法国每年的高中毕业考试由政府统一命题,通过率约70%。凡是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习,没有名额限制,但在医学院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医学会考”的严格淘汰。在第一次医学会考时,法国卫生部按照人口与医生比值以及各大学医院接受医学生能力,确定进入第二学年的医学生人数,通过率一般在15%左右。第二次医学会考指的是每年6月份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通过这次会考,才能获得第三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资格。

法国医学教育第一阶段(PCEM)主要课程包括人文科学和公共基础课程,以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课程。PCEMl阶段相当于大学预科,全国第一次医学会考通过率较低,体现出医学教育的“精英”特征。第二阶段(DCEM)各学年的课程有所侧重,在DCEM1学年,医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在DCEM2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课程;在DCEM3和DCEM4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临床医学必修和选修理论课程,同时在医院的临床科室轮转见习。第三阶段(TCEM)包括毕业后教育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参加每年6月份举行的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排名和个人志愿,通过者被分配到某医院临床专科,进行5年专科医师培训,学业结束时须提交博士论文,成功通过论文答辩者获得“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证书。而那些没有通过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的医学生,则进入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医学生通过临床理论课程考试,完成临床实践和论文答辩,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证书。法国法律规定,只有通过医学教育第三阶段TCEM,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并向医师协会注册取得医师资格者,才能开业行医。

法国医学教育制度和医师培养体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住院医师培训是在高等医学教育的第三阶段进行,承担住院医师培训的医院都是综合性或专科性国立大中型医院,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均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授课教授。二是住院医师培训纳入国家整体计划,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学习临床理论课程,在教授指导下参加科室临床轮转培训,并具有独特的“双重”身份,既在大学注册为医学生,又在卫生局注册为医院雇员,由国家付给相应工资。

(三)德国

德国有39所大学医学院,全国每年招收医学生约12000人。高中毕业生可以凭借“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但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经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淘汰率均为30%-40%。第一阶段考试在第二学年末,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在第六年末,通过者才可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

德国的医学教育学制6年。医学教育计划包括课程学习、急救工作训练、3个月护理实践、4个月医院见习和1年临床实习等教学内容。德国没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属于研究型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和医生职业准入没有关系。对于那些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业,通过两个阶段国家医师考试的6年制医学生,颁发“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德同对医师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只有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者,才能成为注册前住院医师。注册前住院医师在医院没有处方权,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经历18个月培训后,到各州医学会申请注册医师资格,经官方认可后,在各州的医学执照管理机构注册并获取行医执照,方可成为独立行医的注册住院医师。在德国,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35%-50%,培训时间3年,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资格证书;参加专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50%-65%,培训时间4-6年,合格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

二、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和医生培养的特征分析

西欧主要国家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在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的关系、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衔接等方面,都和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一)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

在美国。医学博士学位(MD)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医院的毕业后教育不再授予高级专业学位。

在西欧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还可继续授予医学专业学位。英国内外科学士学位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通过毕业后教育,医学生可获得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法国医学专业学位只设博士层次,包括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和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两类,医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是具有行医资格的全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德国医学院的毕业文凭证书类似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人的基本要求;医学博士学位是科学学位,和医师准入制度无关。

(二)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

在美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划分明确。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只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一名专科医生的学习和培训时间从大学起,可长达15年之久(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住院医师培训3-7年),并需要通过多次考试。在医学院,医学生前2年学习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微生物等基础医学课程;后2年进行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科和家庭医生科等临床专业训练。在二年级结束时参加全美医师资格考试(USMLE)的第一部分测验,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医学院毕业前进行USMLE的第二部分测验。通过全美医师资格考试第一、第二部分的医学院学生,才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获得后,在1-3年内参加USMLE的第三部分测验,通过者获得行医资格。其后,还需进入为期3-7年的按专业定向的住院医师训练,住院医师培训期末,再参加由各医学专科委员会组织的专科证书考试,通过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在医院工作的专科医师收入高于主要在社区工作的家庭医师。家庭医师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

在法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有机融合。医学生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第一、第二阶段(共6年)学习后,在第三阶段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期间,凡通过临床专科培训(5年),论文答辩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证书;其他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者,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证书。

在英国,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的内科医师可以申请攻读医学博士(研究型学位),外科医师可申请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高级专业学位),只有获得医学博士或外科学硕士学位的医师才有可能成为顾问医师。

三、借鉴与实践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它规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考核评价等[1]。因历史或体制等原因,世界各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模式不尽相同。本文拟从毕业后第一学位(或证书)授予情况角度对国外的医学教育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其可资借鉴之处,并结合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

1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分类与借鉴

高等医学教育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大学专业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教育层次和形式有所变化,或强调学历,或注重资格,或突出学位,各不相同。以目前情况看,按毕业后的第一学位或证书的授予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1博士学位授予型

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医学院指南》(2000年及截至于2003年6月30日的补充资料)为依据统计,全球有近半数(49.36%)的国家和地区为医学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有的国家授予内科学博士或外科学博士学位)[2]。其中美国和加拿大是此类型的代表。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医学教育是在4年本科教育获得学士学位后进行的。医学院校的招生对象为已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通过入学考试进入医学院再攻读4年医学课程,毕业授予医学博士(MD)学位。它们的医学教育制度中有三个可值借鉴之处:设置入学考试。世界各国高校的入学制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考试制度”,一种是“证书制度”。考试作为一种标准,被用于决定学生是否能升入高校,而证书制度是学生凭中学毕业证书或其他证书就有进入大学的资格[3]。美国的本科毕业生在申请进入医学院前必须通过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MedicalCollegeAdmissionTest,MCAT),加拿大的学生入医学院前也要通过文、理和面试三方面的考试[4]。医学院特设的入学考试,保证了医学生的水平和质量,也保证了医学教育的精英特性。在学期间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美国医师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美国医学执照考试(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USMLE)共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必须通过第一阶段的考试(USMLEStepⅠ),在第四学年结束时必须通过第二阶段的考试(USMLEStepⅡ),否则他们将不能进入临床实习(Clerkship),不能毕业,也不能成为住院医师。实际上,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考试,使学生获得实习期间和日后行医所必须具备的合法资格,也是避免引发医疗争议和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加拿大的医学生在毕业时也要通过一次标准化考试,以标志其知识和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否则不能从事医疗工作。毕业后区分全科和专科医师的岗位。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生毕业后,需申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培训后,其身份还只是全科医师,若想成为专科医师则需再经过几年时间的专科培训以获得资格。这样一来,由全科医师负责社区居民的普通疾病诊治和专科疾病转诊,不仅提高了医疗保健系统的运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

1.2学士学位授予型

据统计,授予医学学士类学位的国家占总数的21.79%,其中以授予内科学学士学位或外科学学士学位的占绝大多数[2]。此类国家主要以英国、瑞典、新加坡等为代表。高中或大学预科毕业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5-6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和临床实习后,即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作为5或6年的本科医学教育,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大体上与我国现行5年制的医学本科教育相似。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尽管医学也属于普通本科教育形式,但由于有一整套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以及对医学院校每年的招生严格控制,因此在其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医学教育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精英教育水准;医学生毕业后,区分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就业岗位。严格限制招生名额与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比如,英国高校的招生对象为获得高中会考毕业证书的人,但其医学系、牙医系、药学系等专业由于名额有限,一般都采取筛选淘汰制招收大学新生[3]。瑞典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对象只为自然科学班级毕业且成绩达到4.8分以上的高中毕业生[5]。新加坡医学院每年招生不足300人,本科教育采取“严进严出”的方式,入学后还要通过每年的年考,由于最后一年的学位考试要求很高,评分极为严格,因此通过率较低,而未通过全数考试就不能被授予学士学位[6]。从另一项措施来说,英国、瑞典、美国等国家都已建立起一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强调标准的严格性、统一性,把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扩展到大众化高等教育中[7]。毕业后区分全科和专科医师的岗位。据调查统计,英国的医学毕业生中,除10%改行或不能毕业外,大约有30%的人倾向于选择继续深造成为专科医师,30%选择成为全科医师(Gen-eralPractitioner,GP),其余30%不详[8]。全科医师的培训是从注册前住院医师(JHO)训练开始,由皇家全科医学学院来管理,为期3年。而专科医师的培养是由诸如皇家内科学院、皇家外科学院等各专科性皇家学院承担,从高中毕业进入医学院学习直到完成专科医师训练期共计需要12-14年时间,周期非常长[8]。瑞典医学院5年半的学习只是成为注册医师之前的训练过程,要想成为注册医师,要通过考试获得医师执照,还要做18个月的助理医师。之后,如果要选择从事专科工作,要继续接受4-6年的专科训练,方能成为专科医师[5]。在新加坡,其第一医学学位为内科学或外科学学士学位,学士学位是行医的必需资格。学生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而硕士学位是成为专科医师的必需资格之一。也就是说它将学位培养与专科医师培养适当地衔接,区分了全科和专科医师的培养途径[6]。实际上,上述几个国家都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国家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如英国的全民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HealthServicesystem)、瑞典的全民医疗保险政策和新加坡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为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成效并有效降低国家财政在卫生保健领域的浪费,通过设置全科医师作为初级保健服务系统的“守门员”,使绝大多数居民对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入性大大提高,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明智之举[9]。

1.3医师证书授予型

高等医学教育只注重资格、资历或实际能力的训练,而不将学位问题放在第一位,医学生毕业后,获得医师执业证书,或毕业后通过国家医学考试成为注册医师。这种类型的高等医学教育形式在全球约占18.59%[2],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德国大学的医学专业实行定额报名,高中毕业生要参加医学生入学考试(TMS)。医学院学制为6年,期间分为4个教学阶段,并参加4次全国统考。毕业后能否成为临床医师,不在乎是否获得学位,而必须通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拿到结业证书;之后必须进行2年临床培训,获实习证明书者可申请开业许可证,成为正式合格医生[10]。对部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而且答辩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11]。法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分学校理论学习6年和临床住院医生实践2-5年,没有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之分。6年理论学习结束后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按比例分流为两个培养方向,未通过者转入2年的全科住院医生临床训练,通过者(1995年通过率为50%)继续攻读专科医学文凭,需要4-5年。“专科医学文凭”为法国临床医学的最高学历[10,12]。可见,德国、法国的医学生主要以获得证书或文凭的形式毕业,虽然也设医学博士学位,但这并非是从事医师职业所必需的。德国、法国的医学教育制度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设置的入学考试。德国的医学生入学考试,采用定额形式,其竞争十分激烈,这样能保证生源的质量,也确立了高等医学教育继续保持精英性的品质地位。多次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在德国,医学生在校6年的理论学习期间,每个学习阶段都要通过国家统考,毕业后还要通过国家医师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进入临床训练[10]。法国医学院的学生在6年的理论学习结束后也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13]。在校期间参加国家设立的医学考试,从而获得一定的行医资格,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必需过程,这可以让实习医师合法地接触病人而不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区分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就业岗位性质。法国医学生毕业后,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按比例分流成培养全科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两个渠道[13],有趣的是,博士学位不是成为专科医师的必需资格,恰恰相反,特别注重技能训练的专科医学文凭,才是医学教育的最高身份证明。另外,其按比例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分流方式,是国家确保有足够卫生人力资源在基层服务的重要手段。#p#分页标题#e#

2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分析

2.1基本情况

相对而言,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其过程比较复杂,但结果十分简单。学位类型。目前我国的医学学位为三级:学士、硕士和博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又分为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科研学术型和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技能型两种。学习年限。主要有3年制医学专科教育(毕业时不授予学位)、5年制(部分学校是6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7年制本硕连读医学教育(前5年为医学本科教育,完成者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两年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毕业授予医学硕士学位)和8年制本博连读医学教育(毕业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纯粹的研究生教育(硕士或博士)学习年限为2-4年。获得学位的途径。在我国,高中毕业生根据高考成绩和填报的志愿可能就读三年制高职专科,也可能就读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或八年制本博连读。大专文凭的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习2-3年后获得学士学位。学士学位获得者和硕士学位获得者也可以继续深造,通过考取上一级学位的医学研究生,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实际上,学位的攻读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专科毕业生可以采用同等学力的形式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毕业生也可以采用同等学力的形式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在我国,并不严格限制非医学专业人员报考医学研究生,有些在职人员也可通过申请在职学习获得相应的医学学位。临床实习资格问题。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中,临床医学的专科生和本科生最后一学年进入临床实习,七年制本硕连读或八年制本博连读的学生最后三个学年均在临床实习,此外,大部分临床专业的研究生也至少有1年时间在临床工作。这些学生在进入医院之前均缺乏必要的合法身份,因为他们一般在毕业第一年后方有资格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在读期间没有设立国家统一考试,使临床实习生从事诊疗活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毕业后的身份。在我国,不论医学学位的有无,无论学习年限长短,也无论学习方式如何,任何一个医学毕业生,都是当然的专科医师。这就是我国医学教育制度唯一最简单的地方。

2.2存在的问题

入学门槛太低造成医师培养质量的鱼龙混杂。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许多医学院校将临床医学等精英性质的专业,也进行无限制的规模扩大。如此一来,所有的高中毕业生只要参加高考,达到相应层次的录取分数线,都有可能成为医学生。此外,入学门槛低还体现在专升本考试中,专业戒的跳转并无限制;医学研究生的报考也不受其原先专业的限制,甚至也可以通过同等学力的方式跨越学位。培养层次过杂形成医学教育的唯学位错误倾向。我国目前医学专业的学习年限长短差异过大。毫无疑问,短学制由于时间有限,理科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等素质类课程偏少,即使是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短平快”,因此其发展后劲有限,即使通过专升本或考研,也无法根本性地改变起点学历的水平。另一方面,从专科到专升本再到本科、研究生,为了追求学历和学位,许多医学生不断地应付入学考试、不停地重复学习相同的医学课程,也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学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临床实习合法性缺乏引发医疗纠纷事件增加。我国医学生在校期间,未安排任何涉及医疗合法性的国家统一考试,亦即在临床实习前并未获得作为实习医师的基本资格。实习生因为缺乏合法身份,连了解患者的病情都属于侵犯患者隐私权,更不用提实际的医疗操作了。毕业后从业岗位相同导致社会不公现象加剧。应该说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培养要求有较大差别,掌握知识的偏重不同,而我国医师培养的出口单一,没有明确的岗位分流。这将带来多个方面的不公平性问题:①无论学习年限、受教育层次的差别,都是当然的专科医师,教育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②所有专科医师都只愿意留在高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得不到也留不住专科医师,实际上也不需要专科医师,导致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平衡;③决策者主观上希望大专层次的医学毕业生去缓解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但卫生保健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农村居民没有理由只能享受低水平的医疗服务。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从风靡一时的美剧《豪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再到近期国内热播的《医者仁心》《心术》,医生已然成为大家关注的“偶像职业”。尽管现在的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也经常有报道提出,越来越多的医科毕业生毕业后改行不愿意做医生,然而在近几年研招中,临床医学硕士仍然是“香饽饽”,受到众多医科学生的追捧,特别是一些热门学科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学硕士,分数线更是水涨船高。

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大于学术型硕士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

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就业前景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

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 6 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 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 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2001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形成了现在的中山大学北校区。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教协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

2010年,上海市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即“5+3”模式)。2014年2月,国家卫计委、教育部等7部委在上海召开工作会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明确了我国医生培养的方向是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将以“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围绕医教协同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热点难点问题和应对策略展开讨论。

一、医教协同 全面推进“5+3”改革

《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描述了“5+3”学位衔接方式,一类是“5+3”统招生(含“5+3”一体化),即“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要求,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另一类是“5+3”同等学力,即“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临床医师,可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1.“5+3”统招生

“5+3”统招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生经全国统考,被录取为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被卫生行业(医院)认定为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5+3”模式以培养合格临床医师为目标,因而研究生具有住院医师“双重身份”,在招生与招录、培养与培训、学历学位授予与职业规培证书发放环节实现“三个结合”,合格毕业生可“四证合一”(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培合格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

2010年以来上海市“5+3”模式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一是在知识传授方面,重点整合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设置,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病例为基础”的床旁教学,开展多层次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研讨式循证医学课程;二是在技能训练方面,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对上海50家培训医院和300余个培训基地,按照内科、外科等27个学科大类,完善导师带教制度;三是在综合素质方面,特别重视住院医生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培养,使其善于沟通、关爱病人、尊重生命;四是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依托基地对培训医院带教教师,通过严格准入、严格培训规程、加强激励考核等,提升其责任意识和带教质量。

2015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为“5+3”模式在全国范围推进指明了方向。一是在报考条件方面,明确招生对象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二是在临床训练方面,规定临床能力训练应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

目前,我国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培养经费分属国家不同拨款渠道。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费由政府教育部门按标准下拨到所在高校,住院医师规培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按3万元/人年下拨到国家级培训基地(医院)。比较分析发现,我国2015年招录的“5+3”模式研究生绝大多数只是具有“规培临床训练”意义上的住院医师“双重身份”,在校期间享受研究生身份待遇,培训基地可根据规培考核情况向其发放适当生活补助;而上海市“5+3”模式研究生是具有包括“规培临床训练和规培人事待遇”意义上的“双重身份”,在校期间享受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人事待遇。

显然,如果不是近年来国家层面大力推进“医教协同”,研究生就不可能具有“规培临床训练”意义上的住院医师“双重身份”,也无法做到培养环节“三个结合”和毕业环节的“四证合一”。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必须承认“人事待遇”上的地区差异,而不是以此作为延缓 “5+3”模式改革进程的理由。

2.“5+3”同等学力

“5+3”同等学力是指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有机衔接。5年临床医学本科生被招录为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住院医师,同时也被教育行业(高校)认定为是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规定,在职临床医师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需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再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少3年,完成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并通过考核。同时,申请人须通过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课程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2014年以来,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指委组织专家组开展了系列研究。2015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的试行办法》,为2016年我国“5+3”同等学力的推进奠定了政策基础。重大政策突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申请资格,将“申请人为本科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少三年”,修改为“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或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二是考试内容,以临床专业知识及其实际运用为重点,组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三是临床能力考核认定,申请人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学位授予单位则认定其通过临床能力考核。

3.“5+3”一体化

“5+3”一体化是指我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转型调整,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

1988年我国试办七年制医学教育授予医学硕士学位,2015年全国已有数十所医学院校举办七年制医学教育。在上海“5+3”模式的实践中,同济大学于2013年率先将七年制整体转为“5+3”模式。2015年3月,教育部《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我国从2015年起,不再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

目前“5+3”一体化存在主要问题是“招生计划和学生学籍注册管理”。根据调研结果和数据分析,政策建议如下:在招生计划方面,医学院校必须结合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2015年以后的“5+3”一体化培养的年度招生计划。因为教育部已经明确,自2015年起,七年制转为“5+3”一体化的学校和专业范围不再扩大,每校“5+3”一体化的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总和不超过150人,超过上述招生计划录取者录取资格无效,不予注册电子学籍。在学籍注册方面,由于部分医学院校2015年前七年制招生计划大大超过150人,我们建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1)2010年以前入学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原计划培养毕业,学籍注册延续原有模式;2010―2014年入学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根据学生意愿及各校实际情况,可以在完成第5年学习后颁发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转入本校后3年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或者按原计划培养毕业,研究生阶段学籍注册也应延续原有模式;(2)2015年以后“5+3”一体化学生的招生计划和研究生阶段学籍注册,均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

二、医教协同 深入推进“5+3”改革

我国 “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入推进,概括起来将涉及包括“5+3+X”试点、八年制培养模式、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1.“5+3+X”试点改革

《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或高等医学院校,组织开展“5+3+X”(X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需年限)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5+3+X”试点改革既是“5+3”改革的深化,也是深入推进“5+3”改革的需要[1]。一方面,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是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另一方面,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培养相衔接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培养,并且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的培养目标和临床技能要求高度一致。

2013年上海市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市将“5+3+X”列为和国家卫计委“共建”的重点工作之一。2014年《上海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改革实施办法》描述了两类学位衔接方式,一类是统招“5+3+X”,即通过各高校组织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录取的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另一类是同等学力“5+3+X”,即通过各高校资格审查的临床医学博士同等学力人员。2015年,上海市5所医学院校将招收“5+3+X”100余名临床博士生,其中统招“5+3+X”只有5名。

2012年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在下达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时,将博士招生计划开始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科研任务的压力下,由于国家博士招生计划控制,在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的部分高校开始不招或少招“统招”临床博士MD,而将计划用于学术博士PhD。与此同时,由于“同等学力”不占国家博士招生规模,在不招或少招“统招”临床博士的同时,医学院校转向招收“同等学力”,有些甚至每年招收数百名此类临床博士,其培养过程和专科医师培训没有关联,培养质量也缺乏有效监督。

由上可知,“5+3+X”试点改革遇到的主要问题为:一是试点高校统招“5+3+X”博士计划不足;二是全国范围临床医学博士同等学力培养质量堪忧。因此,我们建议“5+3+X”试点改革应当“多措并举”:(1)在教育部批准开展“5+3+X”试点的高校,要拿出一定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计划(教育部可按1:1配置博士计划);(2)在全国开展临床医学博士同等学力申请的高校,结合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发现问题,监督整改,逐步转型为同等学力“5+3+X”;(3)教育和卫生部门要“医教协同”,加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并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有110个,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仅35个。

2. 八年制培养模式探索

我国 “5+3”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主体的确定,促进了七年制的“5+3”一体化转型,也引发了对于八年制在校培养模式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培)的关注和讨论。

我国的八年制教育起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2001年起,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等10余所高校试办8年制医学教育,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比较分析八年制在校培养模式不尽相同。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后3年,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着重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复旦大学是“2年通识教育+4年医学教学+2年科研和临床实践);浙江大学是“4年文理教育(竺可桢学院)+4年医学教育(医学院)”。

八年制毕业后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培)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2010年起,复旦大学八年制医学生毕业后在上海市需要参加1―2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5年7月,浙江大学推出面向八年制毕业生的《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方案》,在参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住宿、工龄、收入方面享受“博士后待遇”,科研教学能力培养方面也按照“博士后”的高标准严要求。

早在2005年,我们曾经提出八年制医学博士MD获得者可通过博士后招收途径进入附属医院做博士后,在为期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享受在校博士后待遇[2]。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医学博士MD在医院里接受毕业后教育期间的待遇的矛盾(低年资住院医师/临床博士后),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八年制”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源。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突出,医生职业声望下降,医学专业受到冷遇。而八年制医学教育属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吸引优质高中生源学医,充实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建议现阶段(2020年前)不宜将八年制转型为“5+3+X”,而是要鼓励这十余所举办八年制的顶尖医学院校,按照2011 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所提要求,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并大胆尝试有效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3. 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

1999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才可以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随着我国临床医学人才“5+3”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针对第5年本科实习和规培第1年研究生临床实践面临的“违法行医风险”,国家医学考试中心2012年就着手研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改革。临床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考试安排在医学生完成临床见习时进行,考试内容是临床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考试通过与否将与医学生有无资格参加临床实习,能否顺利毕业,能否获得住院医师规培资格等密切相关。第二阶段考试安排在大学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满一年时进行,考试内容是临床综合知识和临床综合技能。

2015年6月9日,复旦大学承办了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考官与考务培训会”,标志着我国临床执业医师类别两段式考试实证研究的正式启动。复旦大学在参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分阶段考试理论题库建设的基础上,与全国14所医学院校共同参与了第一批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所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都参加了6月19日的医学基本知识理论考试和6月20―21日的临床基本技能测试。

在参与分阶段执业医师考试实证研究中,我们认识到要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执业医师法》进行修改,少则3至5年,多则没有期限。因为分阶段执业医师第二阶段考试将在3年后举行,并且法律修改程序非常复杂。我们建议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一阶段考试称为实习医师资格考试,第二阶段考试仍称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这样就不需对我国现有《执业医师法》进行修改,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获得“实习医师资格”就可有效解决本科实习和规培实践的“违法行医风险”。

分阶段执业医师考试改革将强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对于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应当根据医学生第一阶段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减少其临床专业本科招生计划,逐步构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本科招生规模的约束机制,以及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相适应的临床医生培养体系。

4.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双轮驱动”

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学术学位着重培养从事基础或临床基础的研究人员,侧重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专业学位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工作能力,熟悉临床科研过程的合格临床医生,侧重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3]。

我国“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成功扭转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中所存在的“重科研、轻临床”问题,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下降,因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不愿报考学术学位,因为根据我国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2015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其研究生学历不作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研究生毕业后仍然需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因此,在通过“5+3”模式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同时,如何对医学院校担当临床科研生力军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现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轮驱动”,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建议通过改革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完成

科研课题的工作效能。一是通过修改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入学考试科目“西医综合”,拓展生源报考学科背景范围,使得基础医学、生物学甚至其他专业本科生均可被录取为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二是要构建“立交桥”,让具有临床本科背景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也可以报考医师资格考试,参加住院医师规培,成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高层次临床医师;三是通过修订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取消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轮转安排(6个月),增加其科研课题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时间。

“5+3”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其学位论文科研选题必须聚焦于解决临床工作实际问题,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病例观察、医学统计、循证医学等科研方法,能够熟练地搜集和处理资料,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研究解决问题,探索有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并在33个月规范化培训期间完成1篇紧密结合临床应用的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期,随着“5+3”模式的全面深入推进,以及生源和培养质量的大幅提升,“5+3”专业学位硕士一定会成为临床应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军,届时研究生导师不愿招收“5+3”专业学位硕士也将成为历史。

参考文献:

[1] 汪玲.教改医改互动 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模式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 (11):19-22.

[2] 汪玲.关于我国“医学博士”学位授予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研究生教育,2005 (2):16-20.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1.医学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奉行的是大众化教育,为社会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基本思路,这是由我国医疗投入不足、人口众多、教育水平整体偏低的国情决定的。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以及历史的原因,造就了堪称世界上最为复杂和令人迷惑的医学教育制度。有初中毕业后的3年制的中专卫校,有的在此基础上增加1-2年,参加专科考试通过后就可以成为专科毕业;高中毕业后的选择有3年制的专科,5年制本科,6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8年制本硕博连读,4+7=11年制的双博士班等。2010年,我国700多所医学院培养医学类毕业生达119万人。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了31个省(市、区)的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调查抽样数达到44.4万人,统计分析得出2009大学生失业率最高前十,让人意外的是,本科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3个,临床医学的失业率达24%。显而易见,这种低水平大众化的医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医疗健康的需要,更遑论推动医学科学进步的发展。

2.培养目标的差异

根据1979年中美建交的相关协定,中国大陆177所院校的临床医学本科学位被认可相当于美国MD,可以申请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同时我国五年制临床本科和美国4年医学院的学习从基本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基本毕业要求没有太大差异。美国MD和中国临床医学本科在法律地位上和实际操作中地位也是对等的,都是取得医师执照前的基本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是相对等的。而我国临床医学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主治医生水平的临床医生,不但要求具有医师执照,还要完成两个阶段的住院医生培养,具有独立开展临床工作的能力,这个目标相当于美国已经取得正式执照的AttendingDoctor。这在美国,高中毕业后至少需要12-15年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3.科研教育的差异

由于历史及习惯的原因,我国把本科以后的教育称为研究生教育。我国的临床医学博士要求参加临床或基础研究并发表不同要求的论文。由于我国目前特殊的职称评定系统的对科研的特殊要求,使得科研教育成为博士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美国,医学博士是专业学位(professionalgraduate),从字面上及实际上和研究没有一点关系。MD学习期间基本不参与研究工作,其毕业考核的目标也主要是临床知识和技能。

4.学生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差异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素质和掌握技能,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有着较清晰地目标。而我国对于读大学选专业还在“知识改变命运”的阶段,梦想通过科举式的高考,国子监式的学习实现“人上人”的目标。生源来自于经过高考以后录取的高中生,心智、情商等发展未完全,专业主要是靠长辈和朋友选择,大多对学医没有什么认识,其学习积极性较低。同时没有经过大学本科的社会人文教育,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

二、大学医学教学的借鉴和改革

医学教育和国际接轨是大的趋势,美式的医学教育体制是目前世界医学教育的主流典范。八年制在教学理念和学制上来看和美国MD教育最为类似,也是建立我国高水平医学教育的突破点。对于招生制度,培养体系和学前教育方面难以改变,但是在医学基础教育与实习中,可以根据现有制度的缺陷做出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重点发展八年制教育

由于扩招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到2016年,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将超过报考人数。我国医学生的培养人数上已经大大超过了社会的需要。有病没有地方看的“看病难”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小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门可罗雀,大型医院一号难求的原因是较高水平的医疗人员缺乏,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和基层医疗机构待遇较低。大中专生和本科生是目前医生的主体,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提高医生素质是现实能解决的问题。大力发展八年制教育,逐渐减少本科以下的医学教育是未来的趋势。如果今后能在研究型大学中完全实现八年制教育,实现彻底等同于美国式的MD,将大大促进卫生医疗事业和学科发展。

2.八年制教育应重点实现单一的临床培养目标

我国临床医学博士生的构成复杂,目标不一。学制上有硕士毕业后继续学习3-4年的博士,有5-6年的直博和硕博连读和八年制;学籍上有统招、委培和在职申请学位等;类型上有临床型博士和科研型(北协授予理学博士)。现行的八年制培养制度下,临床实习时间只有两年,和本科生(一年半)没有显著区别。还有半年到一年不等的时间做临床科研,也不可能发表高水平SCI文章。卫生部临床型医学博士培养目标是具有主治医生水平的临床医生,不但要求具有医师执照,还要完成住院医生培养,担任住院总医师,具有独立开展临床工作能力。如果按照这个要求,八年制学生由于《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无法取得医师执照,更不可能完成住院医生培养取得合格证。实际上八年制学生不可能达到卫生部制定的临床型博士培养要求。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由于职称、待遇等在现实国情中与学位挂钩。传统临床型博士培养结束后一般具有住院医师培养合格证,直接可以上岗工作。而在相同的待遇下,八年制没有医师执照,不能独立开展工作,还需要重新进行3-5年的培养才能使用。八年制与硕士与本科生相比,临床能力没有显著差别,但硕士与本科生待遇要求较低。

八年制和科研型博士相比,由于能够做实验的时间太短,不可能发表高水平文章,在现行具有八年制的学校中达不到毕业要求,不可能取得博士学位。八年制在就业市场上和传统博士相比没有优势。过去用人单位可能会因为提高人才学历结构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但目前就业市场上博士硕士比比皆是,八年制是个有其名,无其实的博士,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也许留校工作是其惟一可靠地出路。因此,现行八年制教育必须转变思路,大力改革。既然是临床医学专业,因此,根据美国MD的培养模式,重点发展单一的临床培养目标,提高临床能力是改革核心的目标。八年制的优势在于年轻,可塑性大,基础扎实,和国际上的通行医学教育方式接近,能为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平台。缩短理论课时,扬长避短,大力进行临床训练,参加工作后能快速上手,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如果有对科研确实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按照美国模式再重新读PHD或者出国博士后专门开展科研训练,事实上国内较大的教学医院都有出国学习的要求。

3.提高思想人文素质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张致远躺在许博士实验床上,许博士亲自为他讲解,亲自操作预测过程。

一、张致远进医院工作后预测的未来。

27岁,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是一位全国有名的医学教授,他让你掌握了书本里没有的知识。你的实习非常顺利,愉快。你在实习结束时,会遇到一位心地善良容貌美丽的护士。你会对她一见钟情并恋爱。你报考医学博士被录取。

30岁,你跟护士结婚,有了一位可爱的女儿。医学博士毕业再读博士后,医院破格聘请你为副主任医师。

35岁,你被聘请为主任医师,是医院最年轻的教授级主任医师。

40岁,你的医学研究获得国家级重大发明成果奖,所写论文在世界医学领域引起轰动。你被医学院聘请为终生教授。

50岁,你的女儿医学大学毕业后硕博连读。你妻子被医院聘请为主任护士长。

60岁,你的医学成果获得世界最高成就奖。之后,你坚持每天上班,会诊,教学。

100岁,你无疾而终。

预测结论:您是一位充满爱心并拥有杰出成就的医生。

二、张致远进机关单位工作预测的未来。

27岁,公务员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是一位处长。处长喜欢谈天说地,更喜欢喝酒。本来你的酒量很小,经过一年的实习,你的酒量比原来增长了300%。实习快结束时,你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这女子是市长的女儿。你展开追求攻势,终于如愿以偿。

30岁,你跟市长女儿结婚,并被任命为副处长,并有了儿子。

35岁,你被任命为处长,市里最年轻的处长,你的妻子也被任命为副处长。

40岁,你的岳父退休,你被任命为副市长,市里最年轻的副厅级领导干部。不久,你遇到了人生中让你最心动的女人。这个女人做了你的地下情人。

45岁,你被任命为市长,正式掌管全市的经济命脉。这期间,你跟不下十位年轻漂亮的女人有两性关系。

49岁,你被“”,你被开除公职,你被判无期徒刑。儿子考上跟你同一所医科大学。

65岁,你提前获释。你儿子已经是市级医院的医学博士,是最年轻最有声望的教授级主任医师。

70岁,你患病医治无效去世。

预测结论:您具有杰出管理天赋与毁灭的双重身份。

张致远面对这样的未来预测,心里非常不平静,很明显,进医院工作是最幸福的选择。问题在于,当公务员成为市长的诱惑力也非常之大。张致远忽然特发奇想:我何不把两者结合起来呢?张致远综合了前面两种预测的未来,毅然走上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

27岁考取卫生局的公务员,实习期间认识副市长的女儿,并恋爱。

30岁结婚并育有一子,被任命为卫生局副局长,读在职医学博士。

35岁下派医院担任院长职务,被聘为主任医师,医学院教授。

40岁挂第一作者论文50篇,获得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奖一项,获得终生教授称号。

45岁被任命为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兼医院院长及每周半天的门诊。

50岁被任命为人大副主任,分管文教卫生,兼医院院长及每周半天的门诊。儿子被保送上名牌大学。

55岁被任命为政协常务副主席,分管文教卫生,兼医院院长及每周半天的门诊。儿子大学毕业,被安排到机关工作。

60岁享受正厅级待遇从政协常务副主席位置上退休,兼医院院长及每周半天的门诊。儿子被任命为副处长。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对博士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是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培养、实践技能培养和思维模式培养的结合,注重个性化,为达到培养目标莫定基拙。

博士生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正是我们中医药高等院校思考的问题。中医药学的创新,即是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对医疗技术的需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间题在中医药领域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社会对这种高级人才的需要是中医药学创新的根本。为此,我们在中医药博士生的培养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1构建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条件

1.1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选聘我们取消了论资排辈,采取院内外专家同行评议制度,结合申请者的科研情况,对具有创新精神的、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导师优先聘用。同时,注重导师组的作用,即采取“群策公关法”,集思广益,促使博士生产生创新性思维。

1.2改革招生制度拓宽博士生的招生面。根据培养目标,允许具有创新潜质的、临床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具备扎实的临床工作基础和出众的临床工作技能并有科研成果的本科毕业生报考博士或跨专业的招生,对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的新颖性和价值进行评价,进而判断他们发展的潜力,以决定是否录取,将有限的资源投人到更加能够发挥价值的地方。

1.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多方面给予博士生优先和照顾,例如,增加博士生借阅图书数目并延长借阅时间,优先使用校际联用图书卡,共享其他医学院校的藏书。再如,允许博士生与导师组协商并自选课题,对于他们的新颖、新奇想法给予大力支持,在课题完成所需要的条件上给予优先解决;同时,对于他们的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公式,而是以一种超越思考的既定方式达到未知和创新的领域),可能面对不被接受的局面,我们会尽量想办法解除博士生的压力,协调好他们与导师组的关系,消除他们对完成、实施新想法的条件等方面的顾虑。此外,尽量排除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困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保持博士生的最佳脑力资源状态,也是促使他们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2注重博士生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2.1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博士生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培养,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洞察力,培养他们正确观察事物的能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维图,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使他们的思维匣处于开放状态,更加容易接受新理论、新知识,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思维模式更替,进而为他们以后进行创新活动打好基础。在博士生学习、工作期间,尊重他们的灵感和直觉,鼓励他们随时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思想火花,坚持写“做梦日记”,以利于当创新性思想一旦出现,他们能够及时抓住,并进行跟踪。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任课教师培养博士生随手记录的习惯,尤其在听取跨学科、专业的学术讲座中要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

2.2重视新兴学科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博士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教给他们一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浙江大学盛正卯教授关于“物理学与现代文明”的讲座,对同学们很有启发,触发了一些同学的灵感并将物理学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应用到中医药研究中,为创新开启思路。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实验课程学校无法开设就送到综合性大学去培养。宽广、扎实的多学科知识给他们今后的创新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博士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1个性化发现与培养考虑到博士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培养。根据个性分析,准确判断其适宜的发展方向。结合个体情况,对表现出众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根据个性特点,培养新的思维模式,以便于在科学研究中、在必要时进行模式更替(所谓模式更替就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修改或替换旧的思维模式的过程,是转变思想观念或思维模式的过程……)。如,在首届3名博士生中,分别在科研思路、临床技能、教学方面具有倾向性和优势,与他们的个性相符合,因此在培养中就注重分别培养,将他们的各项特长有效发挥,毕业后都走向了适宜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

3.2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一名博士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必须培养其创新思维。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和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收敛思维又叫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与发散思维相对应。中医药院校的博士生一般均接受过正规的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教育,可以说知识面是比较宽广的,但由于受到中医学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收敛思维。为此,我们在注意加强他们的思维训练的同时,对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一定的侧重,鼓励他们结合宽广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及现代科技发展进行联想和想象,以利于学会指出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培养这种能力,是最重要的创新技能。通过思维培养,培育博士生正确看待事物,客观辨证地看待问题的各个部分以及总体,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为民所用。

4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要想达到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注重积累和准备是必需的。为此我们设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就读期间,其创新成果要具有个体新颖性(主观新颖性),可以进行初级创新,这种创新往往是更大创新的起点。鼓励博士生的思想具有地区、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远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毕业后2-5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地区、民族、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毕业后5一10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世界新颖性,进行历史性的创新。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博士 培养差异 科研 学术 导师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Public health philosophy doctor(PhD) graduates is the top level of high?鄄level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is not only the main way to tain high?鄄level medical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personnel,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education in China is relatively late, and the its education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the education of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in the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was set as control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in the education model of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betwee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by PhD amission examination,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 graduation system and the role of supervisor,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Key words】public health PhD; education differ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ic; supervisor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84-01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作者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了为期15个月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在此期间作者深深感到中美公共卫生博士培养方式的差异,及哈佛学术自由,追求真理的校风,对于国内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有很多借鉴之处。

1.严格的博士研究生入选条件

以哈佛大学为例,对于博士研究生的筛选主要参考以下考试成绩,如GRE或MAT,2-3封推荐信,个人申请材料和面试,哈佛大学的博士筛选要求不一味强调书面成绩的重要性,即使是GRE等考试也只是作为参考,更多的注重在面试和推荐人的评价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体现了其对于博士研究生能力全面性和价值性的要求,同时没有年龄限制[1],以作者在美国导师的博士研究生为例,总共4位博士研究生,均为5年制,其中有过工作经历的博士研究生就有3位,只有一位是来自耶鲁的应届生。相比较,国内的博士入学招生,其中考试成绩是占绝大比例,面试成绩占比相对较低,同时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上,美国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都具有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而国内基本上只有教授才具有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

2.开放自由严谨的科研学术环境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有3年制硕士转博士和5年制直博两种,其中主要为5年制[2]。以五年制博士研究生为例,前两年主要为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在这两年中基本不进入实验室,到第三年只有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和实验动物培训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和进行实验,培训过程为期一个月,各个实验室以PI为核心,以专业小组来进行科研学习和工作,以作者所在教研室为例,环境卫生学系下设暴露、流行病和风险研究小组,环境和职业医学和流行病项目小组,分子整合生理科学小组。作者所在PI是分子整合生理科学小组的主任,所有的科研学术活动基本以小组为单位,每周二上午9:30都会邀请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讨论。在以小组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整个公共卫生学院在中午都会进行提供午餐的学术汇报。在所有的汇报过程中,任何人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提出,讨论非常热烈,同时所有邀请来的专家都会将最新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当然在汇报过程中是严禁拍照的。所有邀请来的专家不仅包括专业学术领域,同时也包括各个基金会的负责人和捐赠者,如比尔盖茨梅琳达基金会等,同时导师也要求研究生一年要完成至少一次系内的学术报告,主要为自己的近期研究内容。因此所有的学术汇报都是非常前言的,同时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也促进了科研上的合作,以哈佛大学为例,就与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哈佛-麻省理工联合研究中心。在博士生学术培养上,良好的学术氛围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完成学术工作的同时,博士研究生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比如短期的各国间博士研究生的交流项目,非洲援助项目等,应该说哈佛大学在培养上除了学术能力上,也非常注重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适应不同职业的要求,掌握公共卫生理论知识,能够独立领导完成相应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

3.自由严谨的毕业制度

国内大学对于博士毕业有着较为严格的条件,同时在一些要求上略有不同,但一般需要研究生完成相应学分,通过盲审,,毕业答辩,和发表相应数量及SCI影响因子的文章,哈佛大学对于博士学生毕业除了有学分要求外,还设有一个专家委员会[3],委员会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审核,来决定是否学生具有启动答辩的必要,一般对于研究内容要求能发表1-2篇文章的工作量。作者所在课题组就有一位博士2年内,因为专家委员会认为其研究内容还缺少关键的环节,多次不同意其启动毕业答辩。

4.导师的作用

中美博士研究生都有一位指定的导师,区别在于导师职责的不同。国内导师管理研究生主要在于学生的自觉,自律,当然也有部分导师会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哈佛的导师则不同,其十分注重引导的作用,非常善于听取博士生的意见和建议,他会从他的角度提出一些引导。同时中美导师对于学生的发展期待不同。国内导师都希望学生毕业后能留在自己实验室,甚至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而作者在哈佛大学看到基本上所有哈佛毕业的学生都不会留在本校,甚至是做博士后也会到其他学校,没有留校这一说法,这样一个是可以吸取多个实验室的经验,掌握多门技术,另一个也有利于科研思路的突破。

总之,相比较国内,美国的博士研究生更多的注重个人独立思考,领导能力和专业学术能力的培养[4],其入学的要求相对灵活,特别是在招生上,更是显示出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博士研究生,哈佛大学在培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领导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博士研究生期间会不定期请各国卫生部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来校进行探讨,充分培养其个人能力。从作者学习期间的了解,美国大学对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是具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所有的课程,培训,交流,学术或非学术讨论都是围绕着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出发的[5],而国内现行的教育模式更多的强调单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关的专业引导,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所以在遇到问题时个人能力问题凸显不足。

参考文献:

[1]温世浩,任为民,马修强,王錾,许放,周东,贺祥:中美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教育比较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72-473.

[2]李跃华: 中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与思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 6:606-608.

[3]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中美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466-469.

[4]马玉龙:自由与创新: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探析.西北医学教育2015,23:960-963.

[5]李立国,詹宏毅: 中美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比较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08:29-39.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自前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教育系统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为其经济建设与科学文化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学位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笔者曾在俄罗斯从事临床医学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对俄罗斯的医学学位培养教育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现介绍如下。

1 医学教育体系

在俄罗斯的教育系统中有十分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其大致可分为高等教育阶段、副博士与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1.1 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在俄罗斯一般专业学制是五年,医学专业学制则长一些。近年来俄国预防医学专业学制是六年,临床医学专业学制是六年或七年,除口腔和儿科是单独专业设置外,其它各临床专科在医学院校的一至三年级均归于普通临床医学专业,自四年级开始普通临床专业的学生就开始划分内、外、妇、神经等不同临床专科,分别学习直到毕业,而后从事所学专业工作。与中国不同的是,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仅获得俄国医学学历教育证书。

根据中俄两国政府教育协议,在俄国院校学制六年以上毕业的本科生(不包括预科学习俄语时间)及学制五年毕业的本科生继续学习两年研究生课程其相当于获得我国硕士学位,因而在俄国留学六年以上学制医学专业毕业生已相当于获得我国硕士学位。

1.2 副博士与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根据俄罗斯政府2002年1月30日颁布的《关于统一学位和职称的决定及学位授予程序的条例》,俄国的学位教育包括副博士和博士两个学位教育阶段。获得俄罗斯的普通高等医学教育学历教育证书毕业后的研究生教育,属于学位教育,有医学副博士和医学博士两个学位教育阶段。

1.2.1 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其学制是3~5年。在俄国大学本科毕业工作一个阶段后,可申请报考研究生进入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医学专业要更严格些,通常要在医学院毕业后从事3~5年以上临床工作才能申报研究生进入医学副博士教育阶段。俄国的教授(导师)在选择学生时十分看重其大学本科毕业后实际工作经历。这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大学本科毕业后先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再找工作的状况,有着极显著的差别。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需经过一定的国家规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国家规定课程与专业课程考试,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副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课题,书写论文,通过答辩,由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后授予副博士学位证书。根据中俄两国政府教育协议,俄国的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学位。

1.2.2 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博士学位教育阶段,学制是3~5年。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一个阶段后,在导师指导下,选定博士学位专业科研课题,由导师推荐,向学院(大学)的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在院校学术委员会宣读开题报告,经院校学术委员会投票通过,报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批准给予注册许可后,可进入博士学位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课题并通过国家规定的专业课程考试,书写论文,通过答辩,由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后授予博士学位证书。根据中俄两国政府教育协议,其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后。

以下主要介绍俄国的副博士学位教育与博士学位教育。

2 学位培养过程

2.1 副博士学位培养过程

2.1.1 课程学习阶段

一般为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这一阶段须完成国家规定的外语课、哲学课课程学习,还要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副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十分严格,其程序为:首先由导师提出某门课程考试申请,该书面申请由教研室主任签署意见,而后由主管教学、科研的学院副院长(大学副校长)签署意见,最后由学院院长(大学校长)批准并签署同意后,由相关课程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课程考试委员会一般由3名正教授加1~2副教授组成。每门课程的考试由笔试与口试两部分,考试结束后由考试委员会出具考试证明书和成绩单,由主管教学科研的副院(校)长签字后存档。

2.1.2 开题

副博士学位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完成后,首先在教研室全体成员会议上作开题报告,要求参加人员正教授不得少于2人,副教授不得少于3人,参加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并形成教研室会议决议上报系学术委员会。修改后的开题报告再次由导师审改,而后在系学术委员会(出席学术委员在15人以上)宣读,各位学术委员(均为教授)发表意见后举手表决通过,系学术委员会出具证明书上报院校科研处,由院校科研处按国家规定的副博士学位科研课题立项申报程序,在卫生部、教育部申报立项后给予批准文号。

2.1.3 课题科研过程

副博士学位科研课题科研过程一般需要3~4年时间,1991年12月俄国独立后,由于经济不景气,科研经费紧张,除极少数基础学科国家给予少量经费外,大部分俄国副博士学位科研课题,都结合工作实际选择课题,由此保证了俄国相当多的科技行业的技术领先。但是在医学领域,基础医学研究已出现滞后局面。近十余年来,不少攻读医学学位的俄国研究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保证课题研究水平,自费购买试剂甚至小型实验仪器。

在临床医学专业,俄国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视对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包括对远期临床疗效的评价,一般疾病临床治疗研究都要求必须要有一定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随访资料。这与我们国内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侧重于通过一、两个新指标来解释机理、体现水平的特点确有不同,俄国人似乎更讲究实际。

2.1.4 论文书写

俄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对论文的书写格式内容有专门的规定。目前医学副博士论文的书写格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一般书写格式顺序为:

摘要:一般占一页。

前言:一般4~6页。内容包括现实问题,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科学创新,实际工作,研究工作地点,参加过的学术会议与发表的论文,提出明确的答辩问题,论文结构(包括论文页数,组成结构,俄文文献数目,外文文献数目,论文表格数目,示意图数目)等。

第一章 综述 要求不超过30页。

第二章 一般资料介绍。

第三章 治疗前(实验前)检测结果。

第四章 治疗结果(实验结果)。

第五章 讨论。

结论:对论文的结果得出扼要的结论,一般不超过2页。

实际建议:根据论文研究结果,提出工作建议,一般1页。

参考文献:先按俄文字母序列排序俄文文献,再按英文字母序列排序英文文献。

(2)论文首页的格式:

按以下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医学院校名称(居中);

作者签名(居右);

作者姓名(居中);

论文名称(居中);

论文专业代码与名称(居中);

论文类别(居中);

导师学位、职称、姓名(居右;)

地点,时间(居中)。

(3)其它要求:

论文字符大小按照俄文14号,用A4页打印,页数在150~180页;论文上边距2.5厘米,下边距2~2.3厘米,右边距1.5厘米;论文要求必须精装订。

2.1.5 论文摘要书写格式

(1)封一封二书写格式:

①首页(封面)书写格式自上而下:

作者签名(居右);

作者姓名(居中);

论文名称(居中);

论文专业代码与名称(居中);

论文摘要(居中);

论文类别(居中);

地点,时间(居中)。

②封2书写格式自上而下:医学院校名称;导师学位,职称,姓名;两位主评人学位,职称,姓名;主评单位名称;答辩时间;答辩学术委员会名称,代码,医学院校名称,地址,邮编;论文存阅于医学院图书馆的名称,地址,邮编;论文摘要印刷时间;答辩学术委员会秘书的学位、职称、姓名及签字。

(2)论文摘要内容

①研究工作总特征:现实问题,工作目标,研究任务,科学创新,实际工作,提出明确的答辩问题,研究工作地点,参加过的相关学术会议与发表的论文,论文结构。

②观察对象与研究过程总特征:研究工作时间,地点,观察对象选择特征,排除标准,观察对象一般情况(例数、性别、平均年龄、疾病分型),试验(研究)方法(检查指标、仪器方法、统计学方法、分组方法、各组一般情况、试验处理因素、处理方法)。

③研究实验结果及讨论。

④结论。

⑤实际建议。

⑥近五年内已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论著。

(3)封3格式:作者姓名(居中),论文名称(居中),论文专业代码、名称(居中),论文摘要(居中),论文类别(居中),印刷许可证号(居中),印刷时间、数量,排版号(居中),印刷厂名称、地址、电话(印刷厂需具备学位论文印刷许可证资质)。

(4)论文页数:不得多于24页,采用B4纸印制装订。

(5)论文摘要字符:俄文字母9.5至11号字体。

2.1.6 教学工作

在攻读副博士学位过程中,还需完成普通大学教师(相当于讲师)教学的工作量,临床医学专业需担负医学院的临床教学课程和实习带教,这也是副博士学位答辩考评内容之一。

2.2 博士学位培养过程

博士学位培养过程与副博士学位比较,要求更为严格,科研工作量更大,除学位论文外,还往往要求有俄文相关专业学术著作出版。自5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在前苏联、俄罗斯就几乎都是攻读副博士学位,极少有人攻读博士学位。现将其博士学位培养过程特点简介如下。

2.2.1 开题

博士学位开题报告首先也是先在教研室会议进行,要求参加会议的正教授不少于3人,副教授不少于5人,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决议后上报院学术委员会。修改后的开题报告由导师审改后在全院(校)学术委员会做正式开题报告,经院校学术委员会举手表决后形成决议,上报国家最高学位委员会批准立项给予许可证,此后才能进入博士学位课题研究。

2.2.2 科研过程

博士学位科研工作量明显超过副博士学位,从事临床研究,所要求的观察病例数量、检测指标种类及水平均明显多于或高于副博士学位。

2.2.3 论文书写

论文书写一般格式与副博士论文相同,但要求博士论文页数为A4纸250~300页。论文摘要格式也与副博士论文相同,页数为B4纸36~38页。

2.2.4 教学工作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需完成相当于副教授的大学教学课程时数规定,临床医学专业要完成相当于副教授教学时数和实习带教工作量。

2.2.5 科学论著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不少于5篇的科学论文,有的专业还要求有相关的俄文科学专著出版。

3 答辩过程

3.1 副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

俄副博士论文的答辩分为教研室答辩和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两个阶段。

3.1.1 教研室答辩

在完成副博士论文后首先由导师修改,在俄国的大学,导师对修改自己带教学生的论文十分重视,通常都要修改3~5遍,而后提交给两位与论文相关的专业的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为正教授)审阅,其审阅后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并颁发同意进行教研室答辩的许可证。而后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进行教研室答辩。按规定教研室答辩由论文相关专业的3个不同教研室的人员参加,正教授不得少于5人,副教授不得少于3人,答辩主持人不得由本教研室教授担任,可由其它教研室相关专业教授担任,但必须是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室答辩会首先由导师介绍论文完成情况,此后由答辩人在播放电脑幻灯片的同时宣读论文答辩内容,时间规定为15分钟,然后由颁发答辩许可证的两位正教授宣读答辩许可证及审阅意见,接着进行提问答辩,答辩后由参加人举手表决,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总时间约90~120分钟。答辩后由教研室秘书起草打印答辩会记录与决议两个文件。答辩会记录内容有答辩时间,答辩人姓名,论文名称,完成时间、地点,答辩会参加人员姓名、学位、职称,主持人姓名、学位、职称,审阅论文颁发许可证教授的姓名、学位、职称,答辩过程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的问题,答辩会对论文的评价等。答辩会决议主要是对论文的评价、表决结果,同意推荐进入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该答辩会记录与决议由答辩会主持人、教研室主任、教研室秘书签字后上报主管教学科研的副院(校)长签字,这两个文件是进行院校学术委员会正式答辩的法定文件之一。

3.1.2 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

在教研室答辩会后导师要指导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继续修改5~6遍,此外还常请教研室其他教授传阅修改,直到导师认为满意为止,然后开始书写论文摘要。在俄国对论文摘要的书写十分重视,因为无论是院校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在答辩会上,还是国家学位委员会各分委员会在审批学位时,首先阅读的就是论文摘要,一般论文摘要书写完成后,导师都要修改6~8遍,还请同一教研室的其他教授传阅修改,直到导师认为满意为止。

(1)为进入院校学术委员会正式答辩会准备相关文件。

在导师指导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继续修改过程中要为进入院校学术委员会正式答辩会准备相关文件,其包括:

①个人正式答辩申请书,要求必须手写。

②教研室主任同意进行正式答辩的证明书。

③教研室主任与导师关于答辩人工作学习简历介绍信。

④教研室主任与导师 、教研室秘书、教研室监考委员会关于答辩人完成课程学习,接受各种考试考核的证明信。

⑤教研室主任与导师 、教研室秘书、教研室监考委员会关于答辩人完成学位论文科研过程的证明信。

⑥医学专业完成学位论文科研过程所在医院相关科室主任与高年资医师、主管医疗科研副院长、院长,关于答辩人完成学位论文科研过程的证明信。

⑦由主管科研教学副院(校)长签字的考试成绩证明信。

⑧个人的各种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专业证书,外国学生的这些证书必须经俄罗斯国家教育部认证。

⑨教研室答辩会的两位相关专业教授审阅与许可证证明。

⑩教研室答辩会记录与决议。

上述文件均需上报给学院院长(大学校长)亲自审阅。

(2)院校长审阅答辩人相关文件,签字批准进入正式答辩程序。

将准备好的上述文件、导师修改后认为满意的论文与论文摘要的最后一稿提交给院校长与院校学术委员会。在俄国,院校长与院校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都要亲自再次审阅论文和论文摘要,提出修改意见,他们认为一个大学(学院)提交给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的论文代表这个学校的学术水平,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要对此负责。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均认为论文符合要求,在由院校长主持的办公会上给予签字批准后进入正式答辩程序,可在一个月后答辩,通常约有20%~30%的答辩人被指定到异地院校答辩。

(3)进入正式答辩程序后要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①由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根据论文专业,指定论文主评单位与主评审教授两位。按照俄国规定,主评审单位应为异地的同级同类部属院校或有评审权的科研单位,主评审教授应为该论文专业方面有影响有学术造就的教授,一般也异地异校聘请,如本院校教授担任主评审教授最多一位,不允许两位主评审教授均为本单位。导师可向院校学术委员会推荐主评单位、主评教授,但院校学术委员会不一定采纳导师推荐意见,而是通常由主任委员根据论文专业指定,首席主评审教授通常是异地异校聘请相关专业的著名权威教授。

②将院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修改过的论文摘要马上付印,并按照院校学术委员会秘书签字的通知,将论文摘要分别挂号邮寄给5个不同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和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与15所相同专业大学科研处(学术委员会),挂号邮寄的收据要交给所在院校的科研处。这些单位收到后会马上给答辩人所在院校科研处(学术委员会)复函,15所相同专业大学的复函还要明确表示该论文是否达到要求水平、是否同意进行答辩。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保存着二次大战后前苏联与俄罗斯全部的副博士与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政府与学者均认为这是难得的宝贵科学技术财富。

③尽快将印制好的论文与论文摘要送往主评审单位与主评教授,并于一周后前往主评单位与主评教授处到取回评审证明书,交给所在院校学术委员会。俄规定,院校学术委员会在答辩会前10天应收到这些评审证明书。每份评审证明书均为A4纸打印,一般5~7页。

④在答辩前2周将印制好的论文与论文摘要送到院校学术委员会与科研处,由其分发给院校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

⑤在答辩前2周将印制好的论文与论文摘要送到所在院校图书馆,由其出示的收据要交给所在院校的科研处。院校图书馆内保存着本院校历史上所有的论文与论文摘要。

⑥准备好答辩用电脑幻灯片。

⑦导师可聘请外院校相关专业教授写2份一般评语。

(4)院校学术委员会正式答辩过程。

院校学术委员会的正式答辩是在院校的学术答辩大厅进行,在俄每所院校都有这种一个内装修十分庄重、挂俄国科学家画像的学术答辩大厅,所有的学位答辩都在该大厅举行。俄国各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为博士学位的正教授,按俄国相关法规答辩时院校学术委员会出席委员最低不得少于15位,其中与论文第一专业相同专业的教授不得少于4位,与论文第二专业相同专业的教授不得少于2位,如该院校没有该数目的相关专业学术委员,可由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名发函聘请外院校相关专业学术委员参加答辩。

答辩过程约需120分钟,具体过程如下:

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宣布答辩会开始,并宣读院校长关于批准答辩的文件。

由学术委员会秘书宣读与答辩人有关的包括个人简历、考试成绩、教研室及医学专业研究过程所在医院的各项证明文件。

然后由答辩人根据电脑幻灯片宣读论文答辩内容,时间为15分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与中国的研究生答辩宣读论文答辩所不同的是,俄国的答辩人所宣读的答辩内容,既不是全文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论文摘要,而是把论文中研究所得的最主要的新结果、新结论、新见解归纳为几条,以此为纲组成论文答辩内容,通过自己的研究结果去论证这些新结论、新见解,并就此进行答辩。

接下来是由参加答辩会的院校学术委员会的各位委员自由提问由答辩人回答,其既可能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也可能对研究结果、结论进行提问,也可能对某些学术观点进行提问,也可能对某些方法技术问题提问,问题往往多种多样。与中国不同的是,参加答辩会的学术委员教授们常常互相比着进行提问,第二个提问的教授提的问题往往比头一位教授提的问题要复杂,深入,似乎通过这种提问不仅检测答辩人的水平,也更显示出一位学术委员教授的水平,这种提问大约要持续50分钟。

此后由学术委员会秘书宣读主评单位的评语,接着由两位主评教授分别宣读评语并对答辩人提问3~5个问题。

接着由导师对答辩人的简历、研究过程、工作态度、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受到过的表彰和奖励等,进行简介。

接下来是在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下,各位学术委员对答辩人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自由发表意见约10分钟。

此后由两位投票监票委员手持投票箱,所有在场学术委员进行投票表决。

最后由主任委员宣读学术委员会答辩结论和表决结果。

根据俄国规定,在2小时答辩过程中必须进行录音,录音带由院校学术委员会保存。同时录有答辩用电脑幻灯片的3.5寸磁盘、光盘、连同打印稿也需在答辩后交院校学术委员会保存。

(5)各项文件通过挂号邮寄到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

按俄国规定,在答辩会后2~3周时间内由院校学术委员会秘书起草两份报告,一份是关于答辩人通过答辩、院校学术委员会同意授予学位的报告约6~8页,其中包括对论文的评价;还有一份是答辩记录约20页左右。答辩记录是根据录音带整理记录了整个答辩会中答辩人与各位学术委员说的每一句话,包括提问与回答过程。答辩人认可后这两份报告由院(校)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连同论文、论文摘要、考试成绩证明信,及主评单位评语和主评教授评语等各项文件,通过挂号邮寄到位于首都莫斯科的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由其审批。

3.2 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

俄博士论文的答辩也分为教研室答辩和院学术委员会答辩两个阶段,与副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相比较难度更大一些。

3.2.1 教研室答辩

答辩人书写正式教研室答辩申请书,经导师与教研室主任签署同意后由院校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批准才能进行教研室答辩,其中50%以上答辩人被指定到异地院校进行教研室答辩。进行教研室答辩过程与副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相似,时间要长30分钟。其中宣读论文答辩内容,时间规定为25分钟,提问答辩时间要超过60分钟。相当一部分答辩人在首次教研室答辩过程中因提出的问题太多,只有在论文中改正这些问题,于第二次教研室答辩得到通过。

3.2.2 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

答辩过程与副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相似,时间要长30~50分钟。其中宣读论文答辩内容,时间规定为25分钟,提问答辩时间都要超过60分钟,参加答辩会的院校学术委员会的各位委员提出的问题往往都十分尖锐。通常30%以上答辩人被指定到异地院校进行博士论文的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

4 学位审批过程

在俄国只有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俄文缩写BAK)有权批准授予副博士和博士学位,这是一个非常权威性的政府机构。经俄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批准给与相关专业学位答辩许可的各个大学、科研机构学术委员会,必须按要求把答辩人通过答辩后的论文及其它各项文件上报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由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

据称俄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过程有二十多道手续,十分严格,一般审批时间约需6个月至1年,最长的甚至超过2年,经俄罗斯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查批准后由其授予学位证书。在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由各院校批准授予,是有季节性的集中于每年的7月份,而俄罗斯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对学位的审批授予是一项年度日常性工作,夏季的7、8月份则是其工作人员与专家教授的休假时间。

5 俄罗斯医学学位教育特点

总结上述俄罗斯教育系统医学学位教育培养、答辩及审批授予过程,其具有以下特点:

5.1 注重以往实际工作经验

俄国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医务人员通常在实际工作3~5年后,才申请报考研究生进入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学位),俄国的教授(导师)在选择学生时十分看重其大学本科毕业后实际工作经历。

5.2 严格的培养过程

(1)其学位的课程考试认真,有完善的考试管理程序。

(2)开题立项批准规范化。副博士与博士学位开题报告要在系、院校学术委员会宣读表决通过,由院校科研处按国家规定的学位科研课题立项申报程序,在卫生部、教育部及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申报立项后给予批准文号。

(3)在临床医学专业,俄国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视对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包括对远期临床疗效的观察。

(4)论文格式一致。俄罗斯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对论文的书写格式内容有专门的规定,使各院校论文书写格式达到了统一。

(5)注重实践。在攻读学位期间,需完成规定的大学教学课程时数规定,临床医学专业要完成教学时数和实习带教工作量,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

5.3 科学化、规范化的答辩过程

(1)论文的答辩分为教研室答辩和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两个阶段,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2)医学院校领导直接对本单位学位论文水平负责。在俄国,院(校)长与院校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在答辩前都要亲自审阅论文和论文摘要,提出修改意见。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负责人要对提交给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的本院校学位论文水平负责,因为这些学位论文代表了该院校的学术水平。

(3)有一定比例的学位答辩人被指定到异地院校进行学位论文答辩,通常其比例达到20%~30%。从而有利于对学位论文水平的客观评价与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4)对学位论文认真评审。由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根据论文涉及专业,指定论文主评单位与主评审教授两位。按照俄规定,主评审单位应为异地的同级同类部属院校或有评审权的科研单位,主评审教授应为该论文专业方面有影响有学术造就的教授,导师可向院校学术委员会推荐主评单位、主评教授,但院校学术委员会可不采纳导师推荐意见,而是由主任委员根据论文专业指定。首席主评审教授通常是异地异校聘请相关专业的著名权威教授。

(5)保存论文措施得当。学位论文摘要分别挂号邮寄给5个不同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与15所相同专业大学科研处(学术委员会),论文与论文摘要保存于所在院校图书馆,在收到回函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答辩程序。从而使这些宝贵的科学技术资料得以完整保存。

(6)论文答辩内容必须是研究工作的核心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俄国的学位答辩人所宣读的答辩内容,既不是全文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论文摘要,而是把论文中研究所得的最主要的新结果、新结论、新见解归纳为几条,以此为纲组成论文答辩内容,通过自己的研究结果去论证这些新结论、新见解,并就此进行答辩。体现了多年来在俄罗斯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强调解决关键问题、抓住问题核心的思维方式。

(7)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俄国的学位论文答辩是在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按规定答辩时院校学术委员会出席委员最低不得少于15位,其中与论文第一专业相同专业的教授不得少于4位,与论文第二专业相同专业的教授不得少于2位,如该院校没有达到该数目的相关专业学术委员,可由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名发函聘请外院校该相关专业学术委员参加答辩。这与我们国内由5位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有明显不同。

(8)答辩委员提问严肃认真。在俄国参加学位答辩会的学术委员教授们常常互相比着进行提问,第二个提问的教授提的问题往往比头一位教授提的问题要复杂、深入。似乎通过这种提问不仅检测答辩人的水平,也更显示出一位学术委员教授的水平,更多的体现出学术民主气氛。

5.4 审批严格

医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靓女例追穷男,痴情妻子供丈夫撵回三张大专证

1977年9月的一天下午,刚刚从沈阳市卫生学校毕业的周宝宽,到他老师徐春华家谈事。正谈着,一个高挑靓丽的女孩走了进来。她礼貌地冲周宝宽点头笑了笑,并大方地说:“你好,我叫徐黛荣,欢迎你来我家作客。”周宝宽被徐黛荣的大方和热情弄得不知所措,他急忙站起来介绍自己。临别时,徐黛荣还跟着徐春华把他送出了门外,且目送了他好久……

徐黛荣是徐春华的女儿,她和周宝宽同龄,年方22岁,且都出身于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徐黛荣在沈阳市皇姑区一家化工厂当工人,而周宝宽跟着徐春华在一家锅炉厂干水暖工。漂亮大方的徐黛荣给周宝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后,每每想起徐黛荣的热情和目送他的眼神,他都会发呆,并对徐黛荣念念不忘。

不久后,勇敢大方的徐黛荣给周宝宽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衷肠!周宝宽激动不已,他立即给徐黛荣回了一封信。飞鸿传书几个来回后,两人恋爱了。随着交往的深入,周宝宽向徐黛荣表示了自己希望找机会继续深造的想法,徐黛荣对他的想法给予大力支持。有了女友的鼎力相助,当年,周宝宽就考上了沈阳医学专科学校,从此开始三年的艰苦求学历程。

1980年夏,周宝宽从沈阳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不久,他被分配到沈阳市皇姑区中心医院担任实习医生,而他和徐黛荣的婚事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81年底,在亲友们的祝福下,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

婚后,周宝宽心里的求知欲又蠢蠢欲动了。那时,中国已向世界打开了开放的大门,周宝宽越发觉得自己应该掌握一门外语,就产生了攻读辽宁大学日语专业专科(成人教育)的想法。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时,妻子毫不犹豫地说:“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周宝宽真的放心地去了,殊不知妻子此时已经怀孕。

1982年10月的一天下午,徐黛荣在皇姑区妇产医院产下了一名男婴。为了不影响丈夫上课,她愣是在分娩前自行赶到医院的,等丈夫下课赶到医院时,她已转到了普通病房。看着虚弱的妻子和哇哇哭的儿子,周宝宽那颗愧疚的心揪在了一起,他对妻子说:“你怀孕我没能照顾你一天,你生产时我也没能在你身边。我真是太不称职了!”妻子虚弱地宽慰他说:“没事,我自己能行。”

为了尽快地完成学业,周宝宽把儿子完全扔给了妻子。徐黛荣则一心地照顾着家和孩子。三年过去了,1984年夏,周宝宽取得了辽宁大学日语专科毕业证时,全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多年来周宝宽已养成了抓紧时间学习的习惯。于是,在获得日语大专证书后,他又决定报考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成人教育),他觉得自己汉语文学功底不够扎实。

妻子没有理由反对他深造。周宝宽上学不久,他的儿子就上了幼儿园,这下妻子更累了,因为她早晚都要接送儿子。好在三年时间很快过去了,1987年夏,周宝宽顺利拿到了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证书。

短短十年时间,周宝宽连续拿到了三张专科学历证书,他感慨万千,他从心底感激妻子。妻子太累了,她希望丈夫能停下来陪陪自己和儿子,周围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也都劝他说:“知识够用就行了,你拿那么多学历证书干吗呀?”周宝宽也想弥补对妻子和儿子的亏欠,然而一直在求学道路上高速行驶的他,根本停不下来。

知识改变命运,妻子渐渐理解丈夫的痴痴求学心

1988年初,周宝宽决定继续深造报考辽宁大学现代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对于他痴迷学习的举动,妻子徐黛荣依然表示理解,并且对他说,“你放心吧,家里有我”。由于周宝宽需要脱产学习三年的时间,妻子也比以前更累了。但为了让丈夫安心读书,她从不对丈夫流露出不满的态度。

1990年秋,周宝宽研究生毕业,并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当时的硕士研究生是个香饽饽,而且屈指可数,所以周宝宽还未毕业就被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点名抢走,担任该院文案部门负责人。在沈阳市检察系统,周宝宽的学历最高,所以他就像明星一样备受关注:领导尊重他,同事们羡慕他。他的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好几倍,上下班都有车接车送,他风光极了。

看着丈夫风光无限的样子,徐黛荣渐渐认同“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她认为丈夫的书读得值。周宝宽的两个弟弟在他的带动和引导下,都从工厂走进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们一个成了中学老师,一个成了政府公务员,目前他们继续在深造。对此,徐黛荣总是感慨:还是读书好啊……

制定学习计划,夫妻比学赶帮成就“最牛学历哥”

从企业下岗后,徐黛荣一直在思考:如果不求学深造,自己将来就真的没有出路,思前想后她决定报考辽宁大学历史专业专科(成人教育)。

妻子的决定让周宝宽感到很振奋,他觉得自己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决定报考辽宁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博士。他深有感触地说:“老婆,你以前对我的批评很中肯。以前我太专注于读书了,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这很不好,今后我一定会调整和改正。另外,我无论学习再紧张,每天也要抽出两个小时陪你和儿子。学习是重要,但家庭和亲情更加重要……”

听了丈夫的这番话,妻子豁然开朗。这一晚,夫妻俩还制定了学习计划:丈夫决定在三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妻子决定利用两年时间补习考前知识,三年之内考上辽宁大学历史专业专科。同时,丈夫还决定帮助妻子和儿子指导补习功课。

这年秋天,周宝宽如愿考上了博士,他办了停薪留职,开始三年的全日制学习。妻子也开始进行考前补习,夫妻俩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家里积蓄不多,两人都没有收入,加上儿子已升入中学,开销会越来越大。考虑到这种现实情况后,周宝宽狠了狠心说:“我还是退学吧,等以后经济条件好些再考博。”妻子马上打断他说:“时间不等人!你好不容易才考上博士,半途而废的话就太可惜了!你放心去吧,我能养得了这个家,”

从结婚到现在,这是妻子第四次说这样的话。周宝宽心里只剩下了愧疚,他红着眼说:“老婆,我这辈子欠你太多了!但我要继续往前冲,这个家只能靠你了!这辈子,你就是我的依靠,是我求学深造的靠山啊。”

付出总有回报。1998年秋,周宝宽顺利获得了辽宁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证书。这是他获得的第一张博士学位证书,他激动 不已。更让他激动的是,妻子经过几年的刻苦补习,也在这一年如愿考上了辽宁大学历史专业专科(成人教育)。

从此,徐黛荣就开始走丈夫十几年前走过的路:白天工作,下班后上6个小时的夜校。好在周宝宽这时已回到原单位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明显好转,他心疼妻子,就说服妻子辞了原来的家政工作,全心全意读书。

“你当了我20多年的靠山了,我也该当一回你的靠山啊。”每每听到丈夫这番话,徐黛荣心里都涌满了幸福和感动,从此她和丈夫真的调换了角色。

2000年秋,徐黛荣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专学历证书。她的儿子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她在为儿子感到高兴的同时,自己也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更让她感到惊喜的是,沈阳一所初级中学校长得知了她刻苦求学的事迹后,特聘她为该校历史老师。通过这件事,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识就是能够改变人的命运,求学深造是每个人进步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徐黛荣经常和丈夫交流这种感受,她决定继续深造,丈夫在肯定她的同时,也提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以前我学的东西太杂,不利于专业特长的发挥,今后我想在医疗专业领域求学和发展,因此我决定报考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

这年夏天,周宝宽又如愿考上了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而徐黛荣对丈夫的话有了更深的思考:确实应该在某一专业领域求学和发展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想来想去,她还是觉得丈夫正在求索的医疗专业,符合她的兴趣和愿望。原因是丈夫有着十几年的从医经历,而家里存放的医疗书籍超过万余册。在丈夫的感染和影响下,她也成了半个医疗学者。

作出决定之后,徐黛荣就在丈夫的悉心指下,恶补医疗知识,她计划在2003年考上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专科。医学不像其他学科,内容复杂精深。徐黛荣从最基本的人体有多少根骨头学起,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功夫不负苦心人,2003年秋,徐黛荣实现了她的心愿。与此同时,丈夫也获得了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学位证书。这是周宝宽获得的第二张博士学位证书,一时间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轰动。不少大医院和医学院校都慕名聘请他担任专家、教授或学科带头人。但周宝宽已确定了今后具体的研究方向:中医治疗皮肤病。于是他便接受了沈阳皇姑协和中医院的邀请,担任该院中医皮肤的主任医师和学科带头人。几年下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医皮肤科成了该院特色门诊,每天都有无数皮肤病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赶来。截止目前,他一共为15万余皮肤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和疾苦。

2006年7月,徐黛荣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专科毕业,她也很幸运地被丈夫所在的医院聘为医师。得知丈夫欲报考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她也按捺不住了:“我也要报考研究生,我要和你成为同班同学!”周宝宽开心极了,他和妻子真的成了同班同学,如此默契而幸福的夫唱妇随,羡煞旁人!

2007年秋,周宝宽在攻读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同时,还报考了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

2009年6月,周宝宽和妻子同时拿到了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证书,夫妻俩高兴异常。不久,徐黛荣还升为医院主治医师,成为了丈夫手下的得力干将。

2010年6月,周宝宽拿到了他的第三张博士学位证书――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这时,媒体纷纷报道湖北籍32岁的“学历姐”在网上晒7张高校文凭的事迹。看到报道,他也萌生了盘点和查询自己学历水平的想法,结果他吓了一大跳:世界上获得学历证书最多的纪录是6张,而他已获得9张,其中包括3张博士,两张硕士,这在全世界范围绝无仅有!他激动不已,于是就向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申请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