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合材料情感的现代海报设计策略探讨

一、综合材料艺术综述

1.综合材料

综合材料又被称为复合媒介或混合材料,英文中用MixedMedia表示。在艺术领域,综合材料是一种扩展创意途径及范围的有效方式,称为综合材料艺术。综合材料艺术普遍运用自然、手工及多媒体多种手段进行创作,与多媒体艺术相比,二者在信息传达方面多有糅合之处,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主要体现在综合材料一般是以实物、拼接、组合为表现手段,而多媒体艺术常常是结合数码技术、摄影元素在其设计之中。综合材料艺术和多媒体艺术同属视觉艺术范畴,但“综合材料艺术”作品和“多媒体艺术”作品之间却是有区别的。综合材料主要在于展现空间形态的视觉艺术元素,例如在绘画中,结合纸质、木质、金属、玻璃、纺织物等材料,以油漆、油墨和拼贴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就可被称为“综合材料”的作品。相较于传统单一手法的艺术作品来说,综合材料的加入能够增添多维度的视觉效果,丰富艺术表现力,实现心理与审美感受的平衡,更具有表现冲击力,以获得广泛的受众反馈与共鸣,同时就艺术家个人而言,艺术形式上交叉组成的视觉语言更有利于作者的自我表达。

2.综合材料的情感传达

综合材料不同于其他设计元素,大多数的设计元素属于人为创造与虚构,基于人类的活动所产生,但物质材料却全线贯穿自人类起源到社会意识形成至现代文明崛起的历史发展之中,马克主义哲学里面定义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而材料就是制作工具的基本要素。回顾一下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会发现,从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这些远古时期的命名,就能想象到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始至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是构成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接触与感知外界的物质媒介,这种对材料所存在的基本认知根深蒂固于我们的意识之中,类似于条件反射似的指导着我们的思维、情感与心理感受。这是平面化视觉传达所追求的信息传递效果,是图形创作的最终目的,也是综合材料的基本属性,所以作为最直观最熟悉的视觉语言要素,综合材料在艺术视觉方面能够带给人更多的亲切感和认知感。当材料被略微的或复杂的产生组合变化之时,就能带来迥然不同的视觉新奇感、感知转移与情感体验,这都是因为综合材料来源于人类生活并深入人意识底层的基础认知与基本情感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综合材料自身所蕴含的人类情感,仅在与人类情感的高度互动上便是其他艺术形态所难以具备的,也正是这种原始的情感传达艺术形式能够激发更多的创意与思维空间,既能利用既有的情感信息进行创作,也能突破创造全新的可逆的视觉认知与情感心理导向。

二、综合材料在海报设计中的情感价值取向

1.综合材料与海报设计的情感价值

综合材料与海报设计的情感价值,即综合材料的视觉与知觉心理在海报设计中的行为表现。海报设计是与知觉心理直接互动相对较多的艺术设计领域,将综合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与语言,能够达到更好的沟通与更强烈的共鸣。因此,只有艺术家依靠自己的意志熟练驾驭材料,然后融入自己的思想,才能将这种艺术形态注入灵性。当然,综合材料还离不开情感性特征的支撑,综合材料与其他平面设计有着类似的设计形式语言特征,是一种物象的认知与内心情感表达的有效策略。一种情感表达需要借助某种合适媒介的支撑,这也是综合材料情感化的基础,是综合材料成为艺术家情感组成部分的有效保证。正如康定斯基所说:“精神的呼唤是形式的灵魂,呼唤使形式获得了生命。”艺术家的情感需要内在世界与外在物象的双向支撑与有机结合。

全文阅读

谈影视素材在课堂语用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以影视素材作为课堂语用教学材料可以弥补传统课堂语用教学的不足。同时,它也能从语境参数的角度对每一个影视剪辑进行标注并分类汇总,为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测试提供命题材料。

关键词:影视素材 课堂语用教学 语用输入

一、课堂语用教学的困境

课堂是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最集中的场所。但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教学单纯以传授和培养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PPP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用作语言输入材料的基本上都是纸质课本,也有部分教师会采用一些视听资料,但其目的则是用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这些纸质课本,对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目标语的语言学习者而言,课本不能提供可靠的语用输入,不能够提供给他们足够的、恰当的元语用知识,有些甚至还会误导学生,形成一些有违于本族语者语用原则的语用意识。此外,国内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非目标语本族语者,这对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由于传授语用知识需要教师本人对目标语语用知识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是非本族语者不太可能拥有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享有目标语本族语者所特有的母语直觉。更不能用那种目标语本族语者对母语的直觉来引导学生学习目标语语用知识。因此,不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目标语是多么的准确与流利,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太大作用。

二、课堂语用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从事语用教学可教性研究中所采用的语用输入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纸质材料、音频材料和影视素材。纸质材料主要包括课本、研究人员自行整编的讲义及在教师口头讲授下学生所记的课堂笔记。音频材料则主要是指磁带和录音材料。影视素材主要是指原版英语电影的剪辑短片。

在纸质材料和音频材料的操作中,一般是给学生列出一些有用的词组或句式供他们练习如何表达某种言语行为。然而,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它以一种相当明确的方式呈现出这种原本是很微妙的,且更多时候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同时忽略了语用理论中最为根本的一个因素――语境。这种静态地列出一些与某一言语行为有关的或可能有关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做法,不能充分地展示出某一言语行为在一个具体的情景语境中是如何受动态语境参数(如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强度等)的制约,更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选择某一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某个言语行为时应受语境参数制约的微妙性。

三、以影视素材作为课堂语用输入

全文阅读

现代艺术设计中材料建构与传达

一、现代艺术设计中材料的形态

材料的造型指材料特有的点、线、面、体的形态。[1]物质世界的材料本身的造型多种多样。材料形态包括材料物体自身的轮廓、形状或结构,材料形态也指材料作用于艺术作品,组织出新的三维体态。形状在运用于三维上,可能涉及一个正面的或负面丰富多变的空间。艺术设计中的材料作为一个集合的点、线、面、体的构成的综合形态,通过重复、均衡、突变、疏密、发射等构成方法,使材料本身的物性被放大,甚至变异及延展多义,所以材料的形态要素会隐含新的语义,构成一个整体的视觉语境。正是由于材料组合可以形成新的不同的视觉语境,各材料形态之间的距离、疏密、开合、高低等因素会随着不同的组合方式而传递出一种材料独特的感知维度。对于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的形体,可以从形与体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材料之形

材料的形主要是指材料的形态和表现,是材料存在的概念和特征表述,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建立清晰的形的概念,它们都是对事物表象特征的一种描述。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是以自身独特的生存形态及存在环境来显示其存在而区别于其他物质。正是由于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形态和表述不同,人们才能建立完善的认知系统。艺术设计中的材料也是如此,它首先是以形的概念来构建,是以自然形或者抽象形作为造型思维的出发点,并给设计作品风格和所蕴涵的精神基调以明确的界定。由于不同特征的形具有不同的精神和情感内涵,如造型中的几何形具有冷静、理性和分析的精神特征,曲线形则具有柔美、感性的特征,而有机形象征着生命的成长过程,具有时间的延时性和历时性的自然特征。所以形的特征表述,直接关系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基调。

(二)材料之体

材料之体是指占据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物质的空间形态,按几何学定义,材料的体是面的移动轨迹,又可称为多个面的集合。在物质世界中一切物态都是存在于一定的体积之间,艺术设计中材料是以形和体来传达精神内涵的,是以有着体感和量感的具体物质形式占据空间来传情达意的。形与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形的精神内涵或者作品主题是依附于物质的体来表现,反过来体的量感变化和体积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形所传达的思想内容及情感精神。总之艺术设计中的材料是形与体的结合,是具有三维空间属性的物质存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是以各自不同的形体特征呈现的,它们的形体的表象因素是由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产生的。艺术设计中材料的引用不仅具有物体材料的外在特征,同时还包含有因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和历史积淀所赋予的地域、时代和民族的文化因素。[2]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材料的语言

(一)材料的质感

全文阅读

论现代纤维艺术材质的多元性

[摘要]本文通过对材质的构性规律、塑造语言、情感功能语境等方面分析艺术表现的多元性,使材质语言不仅仅在视觉和功能的层面上影响现代纤维艺术,更在观念上和意识形态上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其目的在于借材质的多元属性,提升其沁人心脾的魅力,给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纤维艺术;塑造语言;功能语境;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28-02

1现代纤维艺术的材质塑造

纤维材质的特性通过“物”的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触觉的感受、联想和象征意义,它融艺术想象与材质表现为一体,是对材质多元性、异质性美感的深层挖掘,构成纤维艺术的主体元素。例如巴西艺术家利贾·帕普的作品:方形根基自然过渡,转换为具有生命象征的自然柱体,是理性形态与自然形态相互融合的具体表现,以此构形语言,恰如其分地发挥纤维材质的塑造力、有机形态无限发展的活力。

现代纤维艺术使用天然纤维(毛、丝、棉、麻、棕、藤等),人工纤维(金属、塑料、纸、玻璃等)以及化学纤维、有机合成纤维等,通过编织、环结、缠绕、切割、穿插、缝缀、撕裂、叠压等技巧,以染、喷、印、绘等手法,突破传统艺术的表现模式,创作出形态各异的、富有现代意识、材质张力各显的纤维艺术作品。如:坚硬或柔软、沉静或跳动、影射或吸光、平直或曲隆、艳丽或暗淡、凹或凸等不同质感以及肌理、色彩、形态等视觉感受。例如秘鲁艺术家马西莫·劳拉作品:以扭曲、流动的有机形态构成虚与实、主与次、柔与刚等视错觉,体现实体与虚幻互动,追求整体动态与单体个性的表现形式。

不同材质有不同的美感和自身的情感特征,材料的质感和肌理能调动起人们在感知中视觉、触觉等知觉以及其他感受的综合过程,直接地引起雄健、纤弱、坚韧、光明、灰涩等诸多心理形态。

2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

全文阅读

论纤维艺术的材料肌质及其情感表现

摘 要:任何视觉形象的内容都需要以具体的物质材料为载体,在纤维艺术中,材料经过艺术家的创作、设计,不仅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还具有了另一种思想与情感,从而使这种原始的材料变成了一种传达精神的载体与媒介。不同的材料给人不同的视触觉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通过特有载体形式引导观者进入丰富的视觉样式,启发观众无限联想的情感世界,使人与物的世界之间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审美理性。

关键词:纤维艺术;材料;肌质;情感表现

纤维艺术是一种在古老的传统编织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新的艺术形式。纤维艺术作品以其独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形式和表现技巧,在艺术这片沃土中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平面或立体的精美艺术品,形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艺术风格。构思是纤维作品的灵魂,材料是完成这种灵魂的血肉,而在整个创作的活动中,材料是所有环节的物质基点,而这种物质基点完全可以左右作品的视觉效果。因而我们有必要对纤维创作中材料的综合运用及本体性特征做一个深入的剖析,进而关注现代纤维创作材料,通过对传统的纤维材料的探索实现其再创造功能,努力地挖掘和探索一切可能的新型材料,从多方位、多层次实现各自想要表达的艺术形式。

一、纤维材料肌质的类型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任何视觉形象的内容都需要以具体的物质材料为载体,纤维材料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观念形态,还是表现内容的载体,也是表现语言的基本元素,材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纤维艺术本身的发展。

材质是材料本身的结构与组织,属于材料的自然属性。材质一般可分为人工质地与自然质地,与之相呼应的质感就是人工质感和自然质感。材质的“材”,给人的是视觉上的感受,是如木材、金属及石材等彼此不同的类别或样式;“质”,是触觉及其它感觉,如丝绸的光滑或棕麻的粗糙、石头的坚硬或布料的轻柔,是某种类别或样式的本质属性。创作者对材质的选择,是其思想意识与审美情感的体现,直接决定了作品的语言与样式。

材料语言还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肌理是构成材料语言的物质属性的因素之一,是一种具有随意性的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反映了材料的表面形象特征,材质的多样性使肌理呈现出极为丰富多彩的效果。如颜料、砂子、鸡蛋壳、木屑、塑料制品、布料等,都可以成为制作肌理的材料。肌理使材料的质感体现得更加具体、形象。肌理可划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个方面。视觉肌理主要通过“看”,是一种平面的视觉图案,只能看到点或线的效果;触觉肌理是由实际材料的状态决定的,可以说任何材料都可以产生现成的触觉肌理,比如草木、粗布等。或者对材料进行改造,如将平整光滑的纸揉搓后产生的褶皱肌理、绳索或竹篾经过编织改变其原来的肌理效果而转变为一种新的肌理状态。触觉肌理不仅能让人感受到作品的整体肌理效果,同时也能感受到局部甚至个体的效果特征。肌理通过艺术家创造、设计来创造出形态表面的、崭新的组织结构和不同于原材料的感官效果。因此在创造触觉肌理的同时要注意肌理的个体形态的塑造。

二、纤维材料肌质的情感表现方式

全文阅读

油画语言的拓展性研究

摘 要:在每一幅成功的油画作品中都可以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的探索和理解,画家在创作前根据题材内在情感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即油画的艺术语言。作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在创作中实现对油画语言个性化表达方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涵和深度,加深对油画材料技法与油画语言的探索,才能发掘油画艺术的巨大魅力,也才能正确认识油画语言内涵的时代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拓展;艺术语言;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21-02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当语言的实质功能被扩大了,语言就成了传达人们思想的一种代名词。在绘画的语言中,“美术家创造美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社会意识和审美理想,需要运用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来完成。在这种交流美的信息的方式中,这些手段和手法起着与语言作为理论思维的符号系统相近似的作用。”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艺术都有不同于其它艺术语言的语言,每一个成功的油画艺术家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油画艺术语言。“绘画语言是艺术家为了再现客体来外化自己的感受,而采用的属于艺术家个体的具有特殊符号的私人词汇,是人们感受艺术美的直接对象,是艺术品首先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官的,是艺术形象创作所离不开的物质表达手段的客观化、对象化。是在物质的、感性的外壳中蕴藏着的意识的、精神的内涵。”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缔造者,是通过绘画语言这种表达方式来实现相互之间交互作用的,如果说题材的选择达到与观者心灵上的共鸣,那么,绘画语言则是与观者在视觉上的共鸣。艺术家呈现在作品中的个性化语言,是来自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状态以及所处时代等多种因素和环境。

油画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探索与创新,经过不同艺术理念的洗礼,吸纳了各个时期油画语言表现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油画艺术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拓宽了艺术创作的途径,增加了视觉审美表现形式,艺术语言的探索与研究是无止尽的。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审美观念在不同时期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审美观念的变化,就会影响到油画语言发展的方向,就会影响到油画语言表现材料的发展。

一、材料语言的拓展

材料作为与造型和色彩同样并重的绘画要素,在画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材料在艺术作品中,其材料的多样特征丰富和加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材料与绘画语言、绘画风格的关系十分密切,绘画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绘画艺术语言的存在形式,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也会产生出绘画的不同的可能性。

材料的运用是绘画语言最基本的因素,新的油画材料的介入,改变了过去油画单一的现状,促进和丰富了油画的表现语言,同时也丰富了绘画的形态。观念和材料的更新,促使油画家寻求新的表现空间、视觉效果和精神寄托,对当代新的绘画材料和媒介做大胆的尝试与探索,材质的拓展在艺术样式上建立了新的领域,材料语言得到充分的重视。随着现代艺术综合材料的多样发展,材料艺术语言有了宽广的领域,突破了传统绘画语言的固有框架,把绘画空间和结构表现的概念向前又推了一大步,材料已经成为与造型、色彩同等重要的绘画要素,是新时期油画艺术语言的选择,是艺术家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选择。

全文阅读

现代图形设计论文

一、现代图形设计中材料语言的基本语汇与艺术表现

材料语言的基本语汇包括形态、肌理、色彩等。形态指的是材料成型的状态,也就是存在的基本状态,例如,气态、液态、固态等,更细致的状态可以是钢性材料、柔性材料、流性材料等。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呈现的状态或凸、或凹,或轻,或软,或密,或松等。肌理的变化主要就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虽然它是种自然存在的形态,但是,通过设计者的创造呈现出不同的视觉体验。色彩有三个特征:彩调、明暗、色强。带有不同色彩的材料,以及被赋予色彩的材料都能引起人对色彩的情绪体验,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化的形式”。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成功实现了材料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材料与艺术表现同时存在,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存在。艺术表现离不开材料,它要建立在材料之上,没有材料而谈艺术表现的做法是空洞的,缺乏物质基础的。人类多年来利用材料造物,选择材料一方面,是依据各种材质的物田昕李智超摘要材料是设计艺术创作的物质基础,材料自身被赋予着天然的审美属性,同时其物质形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性。就中国图形创意的材料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著作和论文的内容多是材料在整个设计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尤其是在建筑、装饰及服装设计等领域。很少有单独针对图形创意材料进行深入探索的文献资料。本文从材料语言的角度分析和归纳材料语言在图形创意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围绕材料的发展、材料的物理特性、心理美感和材质的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用材料语言丰富图形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更好地服务于平面设计的相关领域。关键词:材料语言图形创意图形化形式语言理属性;另一方面,还依据这种材料在多年造物史中不断运用而被赋予的意义。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包括理解和掌握材料过程和展示艺术表现的过程。

二、现代图形设计中材料语言的特性

1艺术材料的自然性

我们用心观察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材料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蕴含着丰富的材料资源,经过设计者的创意设计可将天然的材料运用到设计中,表现设计者的感情。例如,自然界的树木、石头等材质表现了朴实、自然、典雅的感觉,将这些天然的材料配上设计者的联想会产生美的艺术魅力。材料的自然属性创造了自然美,蓝色的天空、蜿蜒的小河、潺潺的泉水,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这些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属性和特征都是形成自然美的条件。艺术家将材料自然属性的这些作用和意义应用到作品设计中,会增添作品的魅力。

2艺术材料的科技性

材料的发展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产生新的材料,利用科技手段设计作品会给人以现代的气息。例如,在海报设计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时会让观众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器官同时被激发,去体会设计者的思想,使人充分体会设计的创造力。材料中科技的应用表现了设计的技术含量,激发观众的兴趣,给观众各个感官以美的享受。从现代设计的材料选择上看,现代材料具有科技性,新材料、制造应用技术、表面处理等方面不断随着科技进步而进步。设计者必须利用各种现代材料和科技把自己的想法以作品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例如,材料科学产业、媒体产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产业都可以成为设计的材料来源。

3艺术材料的审美性

全文阅读

大众媒介在英语多模态课件中的应用

摘 要 大众媒介的广泛应用为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便捷途径,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文章讨论了英语类大众媒介的分类、特点,探讨了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中大众媒介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原则。

关键词 大众媒介 多模态 英语课件 高中英语

报纸、杂志、广播、网络媒体等大众媒介为英语教育提供了即时便捷的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对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也为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的制作提供了大量时代特征明显的素材。利用大众媒介制作和使用多模态课件具有诸多优点:它提供时代特征明显的语言;它使抽象知识形象化、重难点问题清晰化;它能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及知识应用能力。多模态课件兼声音、文字、动画、图片为一体,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研究大众媒介在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一、英语类大众媒介的分类及特点

1.报纸

报纸是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是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英语报纸传播速度快,信息传递及时;信息量大,说明性强;权威性高;消息准确可靠,知识丰富。某些英语报纸享有较高的信誉,如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时代英语报(The Times)、中国日报(China Daily)、新闻周刊(Newsweek)等。这些报纸杂志都有官方网站,教师可以定期阅读选择适当的材料用于英语课件的制作、学生阅读或翻译练习。

2.杂志

杂志是人们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杂志保存期长,读者可以长时间阅读,且重复阅读率高,传读率高。杂志知识性强,其内容多以专业知识、科普知识、语言知识为主体,不同的杂志拥有不同的读者群,比如《疯狂英语》杂志适用于高中学生阅读。

全文阅读

综合材料绘画的语言形态浅析

自从杜尚将一个签有自己名字的小便器送到博物馆展出后,整个绘画艺术发展的轨迹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用这种奇特的却具有强化效果的方式使作为物质材料的小便器转化成了一种艺术符号,让物质的特性转化为了一种艺术语言,艺术创作自此便打开了现成物质材料与艺术品的界限,材料本身在绘画领域开始发生了一种“质”的转变,这种变化给绘画艺术带来了语言性的本质转化,材料开始成为了画面的主体语言并具备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寻求着自身的一种表达与述说方式。随着沙子、铁屑、稻草、树枝、大理石粉、油彩、沥青、土质材料等等众多的物质材料及现成物品开始运用到画面,绘画者的创作方式也开始呈现多样化,混合材料、拼贴、影像媒体、装置等艺术形式成为了综合材料艺术创作者的主要表现手段。刘骁纯在为张国龙所撰写的《当代•艺术•材料•空间》一书的序言中写到:“在古典艺术中,比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颜料、水、胶、笔、墙壁乃至涂色、勾线的工具、材料、色、线、点、面、体、光、空间、结构又是塑造人和物的手段、人与物有是为组成故事服务的,故事又是为宗教教义服务的。媒介物质在这里是手段的手段,‘仆从’的‘仆从’。经过近现代艺术的一系列变革,‘主人’的‘主人’一层层退位,‘仆从’的‘仆从’一步步升格。媒介物质终于在当代艺术中从‘仆从’上升为‘主人’。”,“在材料的利用中,随着混入的材料越来越复杂和新材料越来越多地被起用,媒介物质一步步自主自立,从艺术语言的辅助手段上升为艺术语言本身,这里最重要的是生命与物质材料的对话,思想与材料物质的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最终留下的是注入了生命和思想的物质痕迹。”道破了物质材料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物”的语言特性和地位的转变。当物质材料完成了这种从“仆”到主体语言的角色转换时,其所形成的语言内涵便出现了多义性,形成的秩序体系就开始变得广泛和多变。

那么综合材料绘画在其语言体系上呈现出哪些形态呢?

首先,综合材料绘画在语言上首先体现出来的是对“物”的形态、属性及语义的理解认识和重新建构,是对各种物质材料在进行艺术创作中功能和价值的再认识。任何的物质材料其本身都是具备两种内质的。一个是物质本身具备其作为物的形态和属性,这种形态和属性也就是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表情”,即它的材质感。这是它作主体语言参与到画面组构上的最重要特性。二是物质所具备的物的语义,也就是其作为材料存在而具备的文化积淀。物质在存在的过程会被其所存在的文化环境赋予的相应文化内涵和精神指向。我们单纯地看木头、土、乳蜡、油脂、钢铁、水泥、玻璃等物质材料时,会因为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区分开这些物质材料具有的冷暖特性。在综合材料的艺术创作中,物质材料正是依托其本身的“物”性和所承载的文化内质与绘画者赋予的精神相结合,来实现着物质与精神的对话。在这过程中,艺术家对材料的物质材料的敏感度和对物质材料的属性性能的把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家克拉斯和布罗克迈尔就是选取了金属铁板材料进行创作,他们利用铁板材料的不透明、可腐蚀、色泽突出等特性,通过铁板的自然锈斑和制作出的画面痕迹相结合,表达出了他们的一种庄重、深沉的生命体验。而博伊斯在作品《动物脂》中,则用毛毡和油脂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他正是利用这种材料毛毡和油脂本身就具有暖性的物性特征来完成他的艺术构想的。画家朱进在他的《时光》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的运用黄色土、五色土和褐色土等土质性材料来完成他的艺术作品。他利用土质材料具备的与人天生就有亲和力的物质属性来实现着自己的艺术诉求,画面上,“土”所独具的材料属性和文化内质成了画面的主体语汇,观看者面对画面所产生的内心触动几乎都来自于这些涂抹、堆彻、龟裂在画面上黄褐色土料。

其次是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语言呈现为一种媒介的综合运用状态。不同媒介的综合使用为综合材料语言体系的拓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由于不同的物质材料之间是无法融合的,正是由于多种媒介的参与结合,才使各种材料在碰撞冲击之后产生了流动进而变得亲和起来,达到了一种不同材料冲撞后的平衡,我们才会感觉到材料所形成的艺术张力和精神的升华。艺术创作者们正是通过使用众多的特定媒介,来完成其内心特有的生命关注与体验,我们可以从众多艺术家的创作中得到体会。法国画家简•杜布菲在材料的使用上可谓是多种多样,他把泥土、沙子和其他材料做成厚厚的有颜色的基底,并且一改用色彩进行绘画的形态,使用沙砾、海绵屑、木板等材料进行制作,通过在这样的画面上作画,画面上经常出现的是斑驳的色痕,各种奇特的形象就是在这样的基底上浮现出来的;作为西班牙非定型绘画大师,安东尼•塔皮埃斯在大量的艺术创作中把抽象表现主义和材料语言进行了结合,在画面上,他大量使用大理石粉、沙子、粘土、纤维等材料进行各种综合材料创作,在具有浮雕感和丰富肌理的画面上采用刮、割等手段创造出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语言面貌;而作为二战后的德国艺术家基弗具有深深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他把现成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进行整合,并保留材料的符号属性,在作品中完成了物质材料在视觉上的解读和喻示。干裂的泥土、残破的废墟、荒芜的大地充满着他那巨大的作品中。他把钢铁、铅、沥青、灰烬、纸、石头、植物、油彩、油墨、沙土、丙烯、水泥等等综合物质和综合材料运用的画面,画面上材料与媒介不断的进行着反复堆砌,观者在视觉上就能感觉到作品上物质的重量感和可触摸感。在作品《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中,两个高大的书架上陈列着用腐蚀制作过的铅皮作成的一部部敞开的巨大线装书,强大的视觉震撼力撞击着人们的眼睛和内心,来描述着德国的历史和磨难。德国的另一位艺术家伊米尔•苏荷马则是从物质的无形状态中寻求另一种表现手段,他把浓稠的黑色沥青直接铺撒在经过制作的厚实画面上,在他那泥土般的背景下,黑色的线条深沉奔放,在画面上形成了极具生命感的张力,从而脱离了材料的制作性转而进入到一种写意的境界。

再次,综合材料的语言运用经常表现为一种对文化的借用与转换。文化的资源是艺术赖以发展的土壤。在整个文化资源中,既囊括着自然资源也包括着精神资源,当自然资源和精神资源能够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找到对应时,材料与精神就会形成了一种互动和互通,从而完成了艺术创作者与画面、观看者的一种对话。对传统文化进行借取和转换是很多材料艺术创作者的共同取向。在艺术家蔡国强的一系列的火药爆炸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艺术家本人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种借取和转换。他将火药和颜料铺设在画布上点燃,画布在爆炸后形成了痕迹,在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他寻求火药这种媒材的材料属性和这种媒材的中国文化性的融合,在点燃火药同时,他也在点燃一种博大恢宏的文化力量,作品在此时成为了将这种中国传统材料转换成了一个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对话交流的符号客体,让观看者能在画面上感受到来自中国古老文化的震撼。在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中,我们感受到的更是艺术家对传统的文化资源的巧妙的借用。作品《天书》可以算是对我国汉字进行的最彻底最激进的解构,他所书写的“汉字”中,所有的文字都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在经过传统木板印刷技术进行印刷和装订,真可算是一次对中国最有力的书写汉字的彻底颠覆。而与徐冰的天书相对应的另一个代表艺术家吕胜中,则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剪纸艺术”进行了借取。他将民间传统的剪纸语汇加以提炼,创作并利用一个“小红人”的符号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吕胜中通过剪纸这项技艺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回归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转变为了一种能够进行深层沟通的媒介,成为了其与社会、与观看者对话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的东方文化精神积淀,从传统文化入手,寻求传统媒介材料与当代精神的融合交流,成为综合材料艺术创作的一个有效手段。

另外综合材料绘画在自身语言体系的建构上则更加强调语言的偶然性和实验性、观念性和精神性。综合材料绘画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性为主要创作方法的视觉艺术,它对所有物质材料认识和运用都是一种实验性的探索。因此作为综合材料艺术的创作者,为了有效利用物质材料,传达自己的艺术诉求,就要对不同物质材料的语言属性进行反复梳理、归纳、再认识,通过不断的实验运用,才会使物质材料能够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因此这种不断的艺术实验性就成为了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在技术探索和实现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物质材料应用的无限可能性为其艺术语言的形成与建立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这也就使其语言的形成具有了极大的偶然性特征,偶然性便成为了综合绘画材料语言形成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激发大脑的各种发明,是让人们观察断壁残桓,未息的余烬,以及斑石、云朵和土块,因为这些不规则的“偶然性”形态中能使人产生奇妙的发现,使艺术家进入一种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想象力就开始在那些墨点和不规则的形状中施展魔术,而同时这些形态又反过来帮助他进入一种朦胧的虚幻状态,使艺术家的内在视觉得以投射到存在的事物上。”(达芬奇语)[2]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过程中,正是依托这种给人充满想象空间的偶然特性才会使创作者能够把握住画面形成的那些具有美感和抽象意味的“迹象”,并对这种“偶然之象”进行重新的选择组构,把那些具有视觉美感和冲击力的痕迹保留下来,形成新的视觉审美趣味。实验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而成为了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品质。其次,在材料的运用上,绘画者更加强调材料所具有的观念性和精神性,更加注重这种精神观念同物质材料的结合与对话。其实物质材料其本身是不具备精神性和观念性的,是绘画者在艺术创作的实验过程中,对物质材料进行了分析、梳理、认识、运用和转化,并在画面上赋予其一定的精神内涵,从而使物质材料成为了创作者精神诉说的载体。创作者是把材料在经历过时间和特定文化沉积后所形成的那种神秘“物质”不断进行挖掘,并把这种“物质”当作传达精神与观念的载体在画面上直接呈现,这时的物质材料便因为精神的存在而具有了全新和独立的审美价值,物质材料所蕴涵的特定文化暗示便穿透材料而传达出来,材料的精神便在画面上得以提升和彰显。

综合材料绘画的语言体系是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的,对其语言秩序的探索也不会简单的停留在以上这几个小范围之内,这需要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们在其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进行总结归纳,才会为这门视觉艺术的发展填充更多的给养。

本文作者:张天佐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全文阅读

综合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

摘 要:现代纤维艺术既单纯有复杂。其单纯性在于它给人的审美享受和形式感,总是基于温厚亲和的质感、柔软的特性、组织有序的结构等纤维材料和工艺所特有的因素;它的复杂性,则在于它作为艺术变现形式,从材料到手法、从色彩到造型、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无穷样态,艺术家各种题材构思、技巧处理,造就了现代纤维艺术不拘一格、不断出新的视觉形态。

关键词:纤维艺术;材料;传统工艺;综合技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27-01

材料是艺术创作的前提。纤维艺术以材料来命名,就说明了材料的重要性。纤维艺术是材料的艺术,各种纤维材料都有自身区别于其他材料的质地、结构、颜色和肌理,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信息。艺术家总是在努力地挖掘,探索一切可能的新型材料,并在多方位和多层次上自由试验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从而使艺术不断呈现出崭新的审美面貌。纤维艺术综合材料与综合技法的运用是目前纤维艺术创作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现代艺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各门类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趋向高度的综合。

一、纤维艺术创作

在创作的时候总会遇到两个问题。

1.这件作品及作品的意义?2.用何种方式创作?当然这两个问题有多种表达方式,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的你的想法?你如何表达你的感受?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可以作出以下的分析。

感受――表达 感性认识――理性表达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