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生转正个人总结

医生转正个人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评价生存质量对比各种方法治疗晚期癌症的疗效

【关键词】 生存质量 中晚期胃癌 疗效 中医 中西医结合 西医

【摘要】 目的 编制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表,通过对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来评价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抗肿瘤的疗效。方法 (1)编制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表:在国内外较为通行认可的量表的基础上首次编制了更加完善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生存质量表。(2)应用该量表对比各种方法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选择所收集的完成最终生存质量测评的478例患者,其中接受化疗的患者204例,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患者110例,中药疗法患者114例,地区中心医院共收集病例50例。根据各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差值,归纳整理分析检验,比较各种方法对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结果 (1)经临床实践及统计学检验,该量表是可以试用于临床生存质量疗效评价的。(2)总体疗效最好,好转率最高,恶化率最低的是中药组,其次为中西医结合组,化疗组总体疗效最差。结论 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能够全面地评价癌症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从而反映了治疗后的疗效——中药抗肿瘤疗效显著,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期较长;而化疗药疗效最差,生存质量没有明显改善,生存期较短;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的好坏,最关键在稳定期内治疗措施的选择,当化疗药与中药正确结合时,则起协同作用,反之则加速恶化。资料也表明,化疗组的稳定率最高,但稳定时间最短,稳定期过后最易恶化,生存期较短,而中药组则相反,稳定期过后多趋向好转,中西医结合组居中。

【关键词】 生存质量 中晚期胃癌 疗效 中医 中西医结合 西医

the therapeutic effect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ethods to treatlate carcinoma by evaluation of patient life qual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plait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qol table and evaluation the effect of late phase carcinoma of stomach patient of qol by this table.to plait the table to evaluation the effect of three methods antitumor by improving the qol.

methods (1)first time to plait the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qol table basing on the literature of interal and extra country about the measuring scale,revising and consurnmating step by step,plait the table with the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peculiarity,(2)applying the table firstly comparised the effect of various kinds methods improving the patient’s qol.the 478 patients was choosed,among them 204 patients were offered by chemotherapy.110 atients was offered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114 patients offer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ll the patients filled in a form at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partly,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qol between the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assembling parising the effect of various kinds methods rising stomach cancer qol.results (1)statistics check’s rudiment result makes clear that the table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al.(2)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opulation effect is the best,improving rate is the highest and the deterioration rate is the lowest,nex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chemotherapy population effect is the worst.conclusion (1)the table is applied in clinic very well and can fully evaluate the post-treatment qol of tumor patiens so that it applies the post-treatment effect that tcm’s anti-tumor’s effect is very significant;qol rise largely and existence phase is long,but chemotherapy’s effect is the worst,qol isn’t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key point of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excerpt of therapy measure in stationary phase,when chemotherapy conjugates with tcm rightly,which will has synergistic action.on the contrary,that’s will accelerate deterioration,existence phase is short,but the tcm bundle is on the contrary,after the stationary phase,it will trend to improve,the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middle.

【key words】 table of life quality carcinoma of stomach tcm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无瘤生存”是现代医学治愈肿瘤的金标准。然而,迄今为止,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其疗效尚未有突破性进展。由于肿瘤细胞的无限分裂增殖,而一定量的抗癌药是按一定比率杀灭癌细胞的,因此,要达到肿瘤的完全杀灭——“无瘤生存”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

全文阅读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皮肤科教学的探讨

摘要:对于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在皮肤科的教学,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保证培训质量:明确培训目标,要求实际实用;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做到培训系统化、制度化;建立转诊关系,提供长期指导,从而培养出能够真正服务于基层合格的全科医师。

关键词: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皮肤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85-02

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可注册成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对于提高基层全科医生整体素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皮肤疾病种类多,患者多,是全科医师培训的基本学科之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常年承担全科医师培训任务。下面浅谈一下我们对于转岗培训的教学经验。

一、明确培训目标及其定位

转岗培训医师均为来自基层的年轻医生,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均较薄弱,且每个科的转岗时间短。培训要求就必须与规培医师、本科实习生不同,力求实际而实用,让转岗医师可以现学现用[1]。具体而言,培训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掌握皮肤科最常见疾病的诊疗包括急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丹毒、轻型药疹六种多发皮肤病;二是熟悉皮肤科常见疾病的分类、诊断及基本的处理原则,如过敏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正确推荐患者到相应的专科进一步治疗;三是了解皮肤科急危重症的紧急处理方法,为转诊争取时间,如急性荨麻疹伴喉头水肿、重症药疹。

二、制定培训计划

皮肤科的转岗培训仅1~2月,在短期内要达到培训目的必须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并形成书面的制度,专人负责执行。我科从入科教育、临床培训到出科考核均制定了配套的培训制度。

全文阅读

基于TOPSIS法的企业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 摘 要】 目的:探讨企业医院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方法:以五家改制或未改制的企业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其2002年至2004年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改制后的三家企业医院连续三年综合效益增幅明显。而未改制的两家企业医院连续三年综合效益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幅较转制后的三家企业医院缓慢。结论: 利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客观、可信,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TOPSIS法 企业医院 综合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To give an discussion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of enterprise hospital. Method: TOPSIS method was used i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dicators from 2002 to 2004 in five enterprise hospitals. Results:Of the five enterprise hospitals, three enterprise hospitals which hade changed their operational mode have better benefits than other enterprise hospitals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ith TOPSIS method is objective, credible and abl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Keywords】 TOPSIS Enterprise Hospit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企 业医院主要指各类工业及其他部门办的医院,主要涉及铁路、煤炭、钢铁、石油、石化、电力、邮电、纺织、重汽、交通、建筑等国有企业,它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有鲜明的时代印迹[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企业医院7000家,其中属国务院国资委的近1000家,属地方国资委的6000家。企业医疗机构数约占全国医疗机构数的三分之一[2]。企业医院在我国的卫生事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3]作为一种有效的多目标的决策方法,近年来已被较多应用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中。本研究以五家改制或未改制的企业医院为研究对象,利用TOPSIS法对其2002年至2004年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期得到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者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数据来源于辽宁省五家矿务局总医院的综合财务报表和人力资源统计表,分别用A、B、C、D和E表示。其中改制的有A、B、C三家医院,未改制的有D和E两家医院。收集所有医院在2002~2004年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医疗服务的规模和质量、经费收支及资金运转等方面的信息,采集数据均认真核对,准确无误。

全文阅读

医院财务业绩评价报告

为更多地了解ROE的内涵,我们将ROE进行分解:

净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净资产总额=收支结余/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收支结余/业务收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收支结余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这就是说医院管理者可以有3个杠杆来调控ROE。(1)每1元钱业务收入所能收获的利润,即收支结余率。医院管理者可加强经营规模、成本水平的管理,以提高其收支结余率;(2)所动用每1元钱的资产能够产生的业务收入,即资产周转率。医院可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提高医院资产利用水平,从而提高资产周转次数;(3)医院全部资产相当于全部净资产的倍数,即权益乘数。因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所以,资产是净资产的倍数越高,即权益乘数越高,就意味着资产中净资产所占比例越少,负债所占比例越高。也就是说,权益乘数反映的是医院负债程度的指标。

由上述公式可知,无论医院管理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提高上述4项指标,最终都会提高ROE。但在实际应用时,应对3者区别对待。特别是权益乘数,并非越高越有利。这些业绩调控杠杆与医院的财务报表是相互紧密对应的,收支结余率概括了医院收入、支出表的经营成果,而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则分别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和右边的财务状况。这3种简单的指标抓住了医院财务业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者应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并从其变化中去寻找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点。

具体图示如下:

这种分析方法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故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这里我们借鉴用来对医院的财务业绩进行分析。

在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其中:收支结余=业务收入-业务支出;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业务支出=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其他支出;资产总额=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库存物资+药品+其他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及开办费等。

下面就1家医院为例说明如何应用ROE综合分析医院财务业绩。

全文阅读

从数字医学实践谈医学概念

另一个现实问题也摆在我们临床医生面前:数字医学,我懂吗?我能做什么?普通临床医生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在数字医学中的角色?实际上,已有不少临床医生敏锐地认识到数字医学实践对推进临床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及早进行了数字医学的临床实践摸索,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3D技术应用于活体肝移植实践,有力地支撑了精准手术决策[1-2];广州总医院骨科积极开展了数字骨科的创新性研究,将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复杂上颈椎疾患等骨科疾病的诊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对巨大肝泡型肝包虫病的诊断治疗[5],中国人民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开展了基于肝脏三维图像的肝段自动划分及虚拟性肝切除临床实践,提高了肝脏外科的精准技术水平等[6-9]。其中有一个团队的发展轨迹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即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团队。2002年该团队开始进行数字医学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研究。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克服了常用的国外Myrian等软件只能进行肝脏3D和单面虚拟手术、CT的3D功能也存在重建质量和交互性差异的弱点,在数字虚拟人肝胆胰图像3D和仿真手术基础上,率先通过对64排CT采集数据技术的改进,突破了获取活人体亚毫米图像数据的瓶颈,研发出了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能同步立体显示肝胆胰脏器的MI-3DVS软件,实现了解剖数字化和诊断程序化;同时,在国际上率先自主研发了由外科医生操作的多功能仿真手术器械和仿真手术系统,可有力地配合MI-3DVS进行仿真手术,指导临床术前制定精准手术方案,实现了手术可视化,解决了大量的临床疑难问题,建立了我国首套数字医学肝胆胰外科数据库[10-15]。黄志强院士指出:南方医科大学研发出来的三维成像技术,作为我们国家代表性的三维数字医学技术,应用于外科方面。对于临床上了解肿瘤与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的关系,作为术前评估,比以前更容易了,誉其为转化医学的良好典范[16]。

总结在数字医学实践中获得优异成绩者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关键性成功元素:(1)创新的攻关理念,即数字医学技术如何直接转化为临床病人实施精准治疗、获得最佳效果服务。(2)明确的攻关目标,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团队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可为外科医生直接操纵的、用于指导精准手术的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虚拟手术系统,及其要完成这个总目标必须实现的子课题(特殊组织、微小器官信息获取、图像分割、三维重建,手术导航等)。(3)多元的攻关团队,其中包括临床外科医生、解剖学专家、影像学专家、计算机专家、软件制作专家等。(4)坚韧的攻关精神,在临床科研的实施中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验证、边总结、边思考,不断升华,不断赋予新的研究目标和内涵,使课题不断向纵深延伸、向高层发展,始终充满活力。(5)最重要的,他们有一个精诚团结的攻关领导核心。转化医学有三层内涵。第一阶段即T1阶段,是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创新性研究,力求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成果能用于提高疾病防治效果。个人理解,简言之,就是结合临床“找问题,做研究”。从数字医学角度来说,就是要根据临床的需求,进行数字医学基础研究,获得关于数字人体的新认识,开发出新的临床精准诊断疾病、虚拟手术的应用技术手段以及管理手段,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提高诊治水平和效果。这个阶段,涉及到人体解剖、外科学、病理生理、影像学、计算机三维成像、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等多个学科的联合攻关。中国工程院程京院士最近在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的报告中谈到,我国转化医学路径的特点是“CURING”模式,C:Clinic,临床,从临床发现问题;UR:UniversityResearch,大学研究,将临床发现的问题在大学进行相应的研究;IN:Industry,工业,通过工业化将研究成果制备成产品;最后,还有G:Government,即政府的支持。数字医学的T1阶段正是CURING模式的生动体现。首先,要寻找到与数字医学相关的临床问题,如肝胆管结石病容易复发,术后残石率高达61.3%,再手术率高达56.4%,即使有纤维胆道镜的普遍使用,残石率仍可达19.5%[17]。因而复杂性、多发性肝胆管狭窄并结石病人常需多次、反复手术,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究其原因,主要是肝内胆管的走行多变,狭窄位置不定,术前难以确切显示定位,确定诊治策略存在一定的难度。B超、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现代化检查手段都不能达到理想的诊断。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团队抓住这个临床问题,将其凝练成“如何获取亚毫米微细脏器、管道数据”这一科学问题,与数字人体解剖专家、影像专家、计算机专家联合攻关,最终突破了高质量胆道数据采集的瓶颈,获得了高清度结石、扩张或狭窄胆管的图像数据,使病变繁杂、难以确定根治性治疗方案的肝胆管结石手术变为病灶明确、手术方式精确。在此基础上经过与软件生产公司的联合,使研究结果变为可用于外科医生在临床独立电子计算机上操作的软件系统,术前进行虚拟手术,拟定精准治疗方案,使Ⅰ、Ⅱa、Ⅱb肝胆管结石病的术后残石率降低至1.0%[18],治疗效果大大提高。目前该软件系统正在接受政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查,争取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批准、监督下正式上市,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由此可见,数字医学的T1阶段,要从临床出发考虑问题,研发出直接为临床所用的数字医学设备、软件产品,具有重要的“原始创新”意义。临床是T1阶段的首要启动环节,如果没有临床问题的发现、挖掘,就谈不上此后的一系列转化研究的进程。既往许多基础研究费精劳神完成后却被束之高阁,其主要原因常常是在T1阶段没有选准能解决临床需求的问题所致。临床医生在T1阶段所担负的角色应该是临床问题的发现者、科学问题的凝练者、临床科研的实践者、研究结果的验证者。临床医生的任务是如何深入细致地发现临床中的疑难问题,将其提升、凝练成如何进行科研攻关的科学问题,并参与进行攻关研究,验证研究结果,促进临床诊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转化医学的第二阶段,即T2阶段,是将研究成果用于日常临床工作及制定预防保健决策。这是使T1阶段研发的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促进人类健康的有效措施的实践过程。从数字医学实践来看,应是充分应用各种数字技术产品所体现出的数字技术的精准性、快捷性、信息共享的广泛性等,对临床疑难问题进行精确的分析评估,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特异性数字征象,总结规律性经验,用于指导和拟定精准的手术或综合治疗方案,并验证其临床效果,挖掘新的问题,进一步转化,进入新一轮T1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

简言之,就是将T1阶段研发出的数字医学技术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验证提高”。因此,该阶段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阶段,内涵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财力。也只有通过这一阶段,在T1产生出的数字医学原始创新成果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印证和认可,为临床所接受,为病人服务,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转化医学的真正目的。在此阶段,由于临床医生最接近临床实际,最有利于及时观察、研究、探索、发现T1结果的时效性、准确性,因而应该可以发挥出创新性研究的更大潜能,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临床医生在数字医学T2阶段担负的角色应该是T1阶段研究成果的临床实施者、推广应用者、对比研究者、归纳总结者。在这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告得以证实,诸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多个优秀团队的杰出工作。转化医学的第三阶段即T3阶段,是将实验与临床研究作为制定卫生法规的依据。T3是更高层次的转化,具有更重要的指导全局的意义。从数字医学实践探讨其含义,我理解就是要充分运用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信息共享的便捷性等数字技术的优势,准确快速地汇集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队列研究及RCT研究,为各项疾病的规范性诊治“指南”、“共识”的制定、医疗机构等级评定、医保的范畴决策等提供依据,以及通过高层次的行政管理、学术规范管理举措,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增强医务人员素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简言之,“拟定规矩,规范行为”。临床医生在此阶段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和任务,他们应该是数据采集者、资料分析者、标准制定者、依据提供者。例如,最近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应用现代数字医学影像学技术,包括3D成像分析技术,结合解剖学、手术学、病理学依据,制定了胆道疾病规范性诊断治疗文件,用以指导胆道外科临床,使数字医学技术成为开展规范性精准肝胆外科的有力支撑。综上所述,数字医学绝不仅仅是影像学专家、计算机专家、医学管理专家的事情,在数字医学T1、T2、T3相互转化的进程中,临床医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低估的中坚力量。同时,通过数字医学实践,使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分析、治疗的决策由过去的经验决断转化为今天由信息技术支撑的精准决断,有助于提高分析、决策的精准性,从而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不仅造福于广大病人,而且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自身素质,促进学术发展,规范医疗行为,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临床医生在数字医学中如何胜任自己的角色?(1)具备多种知识,不断学习提高。临床医生要实现数字医学的转化医学理念,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仅需要掌握外科学、手术学、解剖学知识,而且要具备计算机学、信息学、影像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加强学习,不断进取,才有可能适应“知识爆炸”时代数字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交融、日益迅速的技术发展。(2)认真思考问题,凝练攻关靶标。创新性成果来源于创新性思维,而创新性思维来源于在看似平凡的临床现状中勤于发现现存问题,善于凝练科学问题。如果每天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熟视无睹,得过且过,是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3)组织交叉团队,团结合作协调。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再高,所具有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临床医生充分认识自己在数字医学T1、T2、T3的角色,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之间的相互转化,使病人直接受益,但应认识到数字医学是个多种知识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单凭临床医生是难以完成复杂的整体研究工作的,应注重与其他学科专家的紧密联手,虚心向他们学习,尊重他们的创新思维,协调合作,共同努力,方能完成转化医学大业。(4)注重创新发展,勿忘主题目标。转化医学之所以被高度重视,是因为既往诸多耗费大量资金的基础研究难以付诸于促进临床医学发展、使病人受益的现实,因此,在进行数字医学创新发展的探索时,应时刻勿忘转化医学的根本宗旨,注重从临床找问题,为促进又快又好地精准诊断治疗、切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解决问题,防止重蹈覆辙。

作者:卢绮萍

全文阅读

县级以下乡镇卫生院新农合双向转诊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双向转诊是目前公认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质上是由政府牵头对城市医疗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医改方法。由于“双向转诊”的能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能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中型医院,已成为一种深受患者欢迎的医疗改革举措;其目标是为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1]。然而目前很多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的医疗部门都主要集中在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高等级医院之间的互动模式,比较成功的是基于医院集团化或纵向整合的双向转诊[2],庆元县地处浙西南山区,交通相对不便,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显得更加困难。在乡镇卫生院与城市高等级医院互动模式方面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较少,至今仍没有发现一个成熟的模式。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庆元县区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双向转诊工作的基本现状开展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调查法 采集庆元县区域内卫生行政管理系统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万方数据据和中国知网等国内知名网站进行相关文献检索。

1.2现场调查法 采用抽样判断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间分别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左溪中心卫生院、荷地中心卫生院、贤良中心卫生院、张村乡卫生院等共2所县级医院和17所卫生院进行调查。根据区域卫生行政管理系统统计资料进行现场查看医院/卫生院的实际工作、医生执业、医技人力资源等情况;同时与单位负责人和(或)医生进行座谈,了解双向转诊的实践与看法。

1.3监测项目 对参合农民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就医倾向、卫生院/站的卫生资源及医师状况、双向转诊履行情况、卫生院/站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师制度实施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

2 结 果

2.1本县范围内新农合参与情况调配结果 到2014年末,区域内19个镇(街道),337个行政村,其中农村331个行政村,新农合制度覆盖率为100%。参合人口数17.29万人,参合率为99.76%。本调查研究范围内新农合的初级政策执行到位,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较高。

2.2 参合农民各级医疗机构就医情况 区域内参合农民各级医疗机构就医情况住院人次占7.9%。首次就诊在基层卫生院的仅占33.5%,流向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占66.5%,其中县人民医院首次就诊的占65.28(见表1),到更高层次医疗单位就诊的患者占1.2%。

全文阅读

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危重患者应注意的问题

农村基层医院包括乡村卫生室由于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危重的患者需向上级医院转诊。然而转诊过程中常出现由于思想和方法不当或“非医疗转诊”(是指没有医护配合的不科学地盲目转运危重患者寻求诊治的举措)致使一些病危者在转诊途中死亡或延误抢救的有利时机而死于上级医院。笔者就临床所见,提出以下建议,供基层医务工作者参考。

1 转诊前的基本急救

对于危重患者,在转诊前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转诊的成败与上级医院对该患者实施抢救成功与否。首先基层人员要排除甩包袱的不良思想,不要认为患者一旦出了我的门槛其生死就与我无关。其次要不断更新医疗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急救常识,不能认为自己在基层工作,危重患者的抢救便与我无关。再次要求医护人员陪同转诊,不但能改善医患关系,而且也能为上级医院的抢救提供弥足珍贵的专业病史资料。对危重患者一旦接诊,要密切观察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再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做出正确的必要的第一次急救:如对休克患者的静脉补液,哪怕是一滴盐水,也能创造出生命奇迹;对高温患者的物理降温。揭开高密度的包裹衣物,不亚于一剂退热药和吸氧治疗: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简易心肺复苏。是基层医务者创造奇迹的时刻;对骨折患者正确的简易外固定,是减少痛苦、防止损伤加重的基本医技:对中毒患者的首次洗胃,能第一时间解决病情的加重等等。

2 转诊工具的合理选择

在上述专业的急救同时,应及时联系上级医院,提前指定医陪人员和选择合理的转诊工具。这一过程要给家属解释并征求配合,既要考虑经济安全,又要考虑工具的性能是否适用于患者的病情。合理的转诊工具,是转运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转运工具与患者的摆放、简易治疗施展的空间、缩短抢救时间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好及时联系上级医院的救护车转运。但在广大偏远的山区农村,危重的病情往往等不了救护车的往返而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这就要求基层医护人员拿出正确的决策,果断地选择交通工具,容不得时间上的耽搁。如农运三轮可以转运肠梗阻患者,途中常有因颠簸病患痊愈的报道:有脑出血患者因颠簸造成快速死亡的例子:有因微型轿车转运造成体格高大患者窒息的现象:有因摩托车转运而丢弃静脉输液通道致休克加重的病例。总之,要结合病情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转运工具,宁可做出加重经济负担选择本地大型客车,也不能选择便宜的摩托车转诊,转诊用具的环境要力争达到现代救护车内的标准。严禁由家属做主盲目转运。笔者就转运费和上级医院急救药品费用作比较:因病情加重所用急救药品的费用是最高转运费的2倍以上。

3 转诊过程中的观察治疗

转诊途中,仍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护好首次抢救所建立的治疗措施,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做进一步的治疗,不能有一丝懈怠。医护人员要坐在患者身旁,出现问题。随时处理。对昏迷患者要观察瞳孔的变化,对呕吐患者要保持头偏向一侧位。抽搐患者放置牙垫,对呼吸心跳停止患者要停车复苏,及时应用强心剂、利尿剂等等。还可以自己设置一些简易,方便的观察用具:如鼻孑L上粘小纸条便于观察呼吸,在行进中以手置于骨折处能知道简易固定是否正确,触摸大动脉以确定心跳等等。随配护理人员要补记院内检查,抢救过程及记录途中用药和病情变化,这对上级医院的抢救非常重要。

4 转诊成功的标志

全文阅读

构建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摘要:绩效评价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对妇幼保健院的整体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由此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同时,通过建立一套适合政府主管部门、医疗机构管理组织、社会各界以及患者对妇幼保健院进行管理、监督、考核的缋效评价体系,以期达到促进医院遵循政府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医院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征,保证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既可作为医院自身评价标准,又可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评价检查医院提供参考。笔者就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设想,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绩效 评价 指标体系

一、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及评分值

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医院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管控、预算执行、风险评估、资产营运能力、资源利用效益、成本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病人费用评价、服务综合评价等指标组成。

(一)医院工作效率分析指标(12分)

1、平均每医生门诊人次

平均每医生门诊人次=门诊人次÷平均医生人数

2、平均每医生当期出院人次

全文阅读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响

美国于1983年10月将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由按服务项目支付改为预付制,即按特定病例组(DRGs)以固定金额支付医疗费用,将费用控制责任由保险人转移到提供者身上[1]。DRGs将具有某一方面相同特征的病例归为一组,综合反映病种严重程度、预后、治疗难度、医疗服务强度和资源消耗程度,使复杂与随机的医疗支付标准化,医院收入和每个患者实际费用无关,而与每个病例及其诊断有关[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英国、法国、挪威、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照美国模式,均建立了各自的病例组合系统,完善了病种分组、成本和价格方案。此外,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保健系统不同程度地实行总额预付。

我国主要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也即按医生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来付费,导致一些医院和医生倾向于多做检查、多开药,以获得更多的成本偿付,同时按项目付费与药品加成制度为“大处方、滥检查”现象提供了条件[3]。在按项目后付制医保结算方式下,医院在接诊医保病人时需要预先垫付部分就诊费用,再按月向医保经办机构结算,使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经济风险。①医保结算款到账滞后,影响医院资金的回流和周转。②医保结算款不能全额支付,造成了医院资金运转的压力。③医保结算方式繁琐,增加医院结算难度。卫生部2004年下发《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天津、辽宁等省市开展按病种收费管理试点。国家发改委、卫生部2011年4月下发《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现阶段在临床路径规范、治疗效果明确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领域推进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人社部2011年5月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总额预付,在此基础上结合门诊统筹,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的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正从单一按项目付费模式向多层次混合支付模式转变:即临床路径明确、并发症与合并症少、诊疗技术成熟、质量可控且费用稳定的常见病、多发病可按病种付费,门诊患者可按总额预付或人头付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实践表明:我国医保覆盖面越广,第三方付费占医院收入的比重越大,保险机构对医院的控制力度也越强,并对费用控制、资源配置、医疗质量以及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效率、公平产生明显的导向或制约作用。医保结算中心作为第三方代表医患付费,通过与定点医院协商,可规范医院收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会对医院收支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医院要为适应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做好准备。医保付费方式改革不仅是为了控制费用,而且是促使医院改变经营管理模式,让医院从关注创收转变为关注有效控制成本,从多开药转变为控制不合理用药。

促使医院在预算约束下拓展收入增长内涵国际上呈主流的卫生筹资模式是政府财政,或政府通过立法组织社会资源投向需方,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医院则通过提供医疗服务的质与量,从医保方面获得间接补偿;卫生行政部门则通过管理医保而有效管控医院行为,控制医药费用。医院运行的基本规律是:政府补助+市场收入=医疗服务的必要成本,包括医务人员薪酬在内的医疗服务成本必须标准化;政府投入和市场收入合在一起,能够保障医疗服务的必要成本。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推进,政府投入力度随之加大,政府将保障医院资本性支出需求,而非全额拨款保障人员经费等经常性支出需求,建立医院发展靠政府、运行靠医保的投入模式,医院获得的专项补助将增多,医院日常运营的大部分成本将从医保获得补偿。来自医保患者的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将越来越大,医保支付方式、补偿水平均将作相应调整,对医院经营行为对业务收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4]。2011年,医保基金支付资金已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收入的56%,医院保证供给与控制费用的双重责任加重。医疗保险制度以收定支的硬性预算约束给医院带来了巨大压力,医院只有主动与医保经办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促使医院接受医保经办机构的费用控制,从自身潜在的巨大成本入手,努力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获得在既定预算约束下的合理收益[5]。随着医保支付方式的转变和“以药补医”机制的革除,药品和检查收入将变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成本,从而直接切入医院和医生自觉调整医药结构,医院将面临减少药品费用,控制药品成本,合理诊疗,在切断诱导医疗需求和控制药品收入之间取得平衡的重任。此外,启动医保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将带动医院发展模式的变化,促使医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控制药品赢利、卫生材料赢利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规模扩张型投入向提高学科建设投入转变。

倒逼医院从内部控制成本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利用支付方式的经济杠杆作用,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将对医疗服务的管理重心放在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内部控制成本和减少浪费等方面。在医保偿付方式中,总额预付是控制费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支付方式。总额预付制是医疗保险管理方对供方预付一定时期的医保费用总额,供方在预算额度内提供相应医疗服务的一种费用支付方式。总额预付以其控制费用效果好、管理效率高、促使医院主动降低成本等优点,成为医保费用控制方案的首选[6]。国外总额测算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基于往年实际费用,并结合其影响因素确定当年的预付总额;二是基于成本的总额测算。在总额预付制下,当医院全年实际发生费用小于预定总额时,医保经办机构会按实际拨付;当实际费用超过预定总量,费用则由医院自己承担。总额预付制促使医院与医务人员在预算额度内精打细算,积极采取措施严控药占比、耗材比,提高资源利用率,其费用控制效果好,管理成本低,可预测支出,保证保险费收支的平衡。在按单病种、按床日等付费方式下,制度设计时确定了打包付费的付费标准,监管重心后移,重点监控医疗安全和质量,并对达不到要求的医院在经济上给予制裁,从而形成了一种倒控机制,促使医生改变暗箱操作行为,将医疗服务目标放在确保医疗安全与质量上来,最终使支付制度走上正轨[7]。目前,上海、山东、宁夏、河南等地的医院已试行医保总额预付制,采用医院风险分担机制,对抑制供方诱导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和控制医疗成本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各地正积极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对常见病、多发病明码标价,限定最高价格,公开医疗服务、常用药品和主要耗材价格及其医保险报销比例信息,使收费达到公开透明。强制性病种费用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可以减少服务供方的信息垄断,降低患者择医的边际成本。

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对策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患者自付费用负担不能增加,医院的纯收入不能减少;既要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又要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既要维护群众应有的健康利益,又要保护好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医保扩面提标、支付方式和报销比例改革,将对医院财务管理带来重大影响。医院必须大力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收费制度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医疗费用;落实费用清单和费用查询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物价收费制度,增强收费透明度。

全文阅读

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以新财务制度财务分析指标为基础,结合医院财务实际工作特点,按照经济评价要求,调整部分财务分析指标,研究一套新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的经营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医院管理和社会监督。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58 — 03

公立医院的功能任务决定公立医院的经营方向,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已被社会形成共识。公立医院的经营除与其他医院以及经营组织的经营性质一样外,还有就是与其公益性相关的利益关系。过去公立医院按原财务制度有一套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但新财务制度的建立以及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的逐渐明晰,研究一套新财务评价体系,对下一步公立医院管理的评价以及引导公立医院沿着公益性的经营方向发展都十分必要。

一、建立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及意义

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目的。目的是帮助医院管理者查找经营过程中的利弊,了解并掌握医院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而将重要的财务信息应用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和经济决策过程中去。希望在我国医院系统能尽早地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善的评价体系,成为医院自身纵向、医院之间横向比较的参考依据,便于医院之间找出差距,促进医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经营绩效。〔1〕同时向医院财务管理者、医院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提供信息,接受卫生行政、财政、发改、审计等政府部门的监管及社会评价机构的评价。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强化政府监管,保证公立医院科学发展。

二、建立公立医院新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

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评价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法人治理结构、遵守财经纪律、财务风险评价、经营业绩评价、职工福祉评价。评价医院是否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医院经费支出是否纳入预算管理,经营业绩及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反映财务风险情况,还要有反映职工福祉与医院经济效益增长是否同步的问题。由于过去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有许多缺陷,不仅缺乏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而且存在指标零散,不成体系,已无法对公立医院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随着政府对公立医院管理方式的转变,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出台后,要求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增加了相应的报表等,因此建立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客观、公正、全面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非常必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