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生态移民应对方式、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自编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卷对宁夏地区309名生态移民进行调查。结果 ①男、女性生态移民在SCL-90总分和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②不同年龄组被试在躯体化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③生态移民的应对倾向性与心理症状总分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维度显著负相关。④社会适应与心理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负相关。⑤社会适应与应对倾向性均对心理症状起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应对方式、社会适应与生态移民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生态移民;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心理健康
1.引言
生态移民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失,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而进行的人口迁移[1]。对于迁移带来的一系列变故,生态移民能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比较研究发现移民的心理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非移民[2]。因此,生态移民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移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其社会适应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影响[3]。
目前,对生态移民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单一影响因素的研究居多而整合性研究较少[4]。因此,本研究对生态移民的应对方式、社会适应等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促进生态移民心理健康提供对策与建议。
2.方法
2.1被试
采取方便取样,对银川市周边10个村的生态移民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率为88.3%。其中男性185名;18-25岁的被试75人;26-35岁有88人;36-45岁的有71人;46-55岁的有70人;大于55岁的有5人。汉族被试204人;回族被试103人;其他民族2人。
摘 要:失地农民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失地农民社会心理市民化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基础的社会进步过程,对新型城镇化有
>> 浅谈新区建设土地征用下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研究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实证研究 城郊被动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利研究 成都市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化解研究 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性变迁 农民社会心理变迁与农村改革的政策选择 当前农民社会心理状态及其原因探析 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心理探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社会权的对策 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城市化进程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失地农民社会融入问题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年4月16日访问]。
吸引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加强他们的物质生活保障固然重要,但是其从农村到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社会心理变化同样不可忽视的。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现状如何?他们的社会认知和态度发生了哪些改变?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有哪些?地方政府或者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工作者在开展社会心理建设时应该着重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下面本文就从理论构建、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三个方面,从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现状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建设路径。
二、社会心理理论假设与实证
社会心理是指社会生活中,由经济情况、政治制度、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所引发的直接的、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就像许多学科一样,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其对社会心理的界定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伦和伯恩看来,“社会心理学种种研究个体的行为,这个领域的主要兴趣是理解社会情境下塑造(影响)人类个体行动和思想的因素”[ 巴伦, 伯恩. 社会心理学: 第十版 (上下册)——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J]. 2004:9.];而国内的学者则更强调社会心理的群体属性,“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表现出层级性,有不同的层面,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及广大范围的大众或公众层面。”[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
在本文中,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我们根据社会意识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根据这一划分方法,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假设框架(如图表1)。在个体心理方面,我们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伯恩提出的影响社会行为和思想的五个原因,将其划分为个体的社会需求、社会认知与态度,以及如果社会需求未被满足或社会认知出现偏差所导致的心理受挫和行为失范;在群体心理方面,我们将探讨农民迁出农村后,由于共同体的解体和集体力量的削减所产生的群体新体心理变化特点。
实证方面,本文选取了两个较为典型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北京市的港馨家园小区和成都市的金科苑社区,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0分,有效回收率92.3%。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各地州市的民警进行调查。问卷4050份,有效问卷为3857份,有效率95.23%。其中,男性占74.7%;女性占25.3%。平均年龄36.28岁。婚姻状况:已婚占81.5%,未婚占18.2%,离异占0.3%。学历上:研究生占0.7%;本科占55.8%;大专占38.7%;高中和中专占4.8%。
(二)方法
症状自评量表,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该问卷包括3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工作倦怠问卷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skson联合开发的,最初包含三个纬度: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PersonalAccomplishment)。MBI在面世之后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和检验,已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再测信度、结构效度、构想效度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二、结果
【摘要】积极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为视角,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以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
【关键词】人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并对其进行的高度凝炼和深刻总结。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真心接受和广泛认同,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我们只有始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变为他们自觉自愿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观点
需要是表示生物有机体与外部世界产生的依存关系。生物有机体通过这种依存关系为其提供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能量。人作为高等动物,人的需要是由动物需要发展而来,既与动物有密切联系,又有根本区别。一方面,人是生物界的成员,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都具有自然性。马克思指出:“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①为了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命,人必须靠燃料、食物、衣服、住房等产品才能生活,而要获得这些满足需要的产品,人必须如同野蛮人一样与自然进行搏斗,且时时刻刻都得去完成。
另一方面,人作为生物界的最高形式,人的需要具有不同于动物需要的特殊性质。“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②动物的需要只能以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来满足;而人的需要则是建立在劳动实践基础上的,人对需要对象和满足方式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正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迫使人与人进行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劳动协作,从而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
可见,从产生机制上来看,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类,自然需要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天然形成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由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并满足的需要。自然需要是社会需要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社会需要是自然需要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发展和升华,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就不会完全摆脱自然界的制约。但人毕竟是脱离动物界的社会人,人的本质需要是社会需要,这使人的自然需要不断超越了纯粹的先天性和遗传性。正如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③
[摘 要]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心理,同心理学和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心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实现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组织和团体之间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心理保障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08 — 02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曾有学者对社会心理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进行过讨论。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层面上进行的,而极少在哲学视域内展开。本文旨在厘清“社会心理”哲学内涵的前提下,着重探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心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我们的因应之策。
一、社会心理的哲学意义
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唯物史观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发展以来,人们在研究社会意识问题之中会非常注重对“社会意识形式”的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之上会忽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所以在理解“社会意识”时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绝对化,对问题的认识只存在于表面。
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未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最早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的经典作家是普列汉诺夫。但以往文章只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为例,认为普列汉诺夫仅最早在此书中将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即社会意识形式,并明确将“社会心理”作为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学界常说的社会心理范畴最早见于普列汉诺夫于1907年写就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在这部著作中,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而是用“社会人类的心理”“社会的心理”“社会中的人的心理”来表达“社会心理”概念。但应该肯定的是唯物史观社会心理思想在这部著作中已较为成熟并得到系统阐述,这就是学者们广泛引用的“社会结构五项论”的主要思想:“若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现在非常有名的‘基础’和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进行简单明了的解释说明,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到下面一些相关认识:(一)生产力的基本状况(二)受到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社会政治制度(四)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变化一部分由经济状况直接决定,而另一部分则由经济上存在的各种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影响(五)有哪些思想体系对这种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反映。〔3〕(195)
比较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之中的社会心理与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心理的不同是理解社会心理的内涵的另外一种方法。社会学学界对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的研究逐步深入,在近年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和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仍有较大分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唯物史观重在研究群体心理而非个人心理,因为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的社会意识,群体心理的影响力要比个体心理大得多,也有意义的多。群体心理中的阶级心理、阶层心理和民族心理,又为唯物史观所注重。但是,社会学研究者往往从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层面关注社会心理,且难分轻重。第二,研究角度不同。唯物史观立足社会历史的基本领域、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关系的宏大层面上讨论社会心理。社会学当中的心理问题则散落在各个具体话题中,如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角色、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社会分层与流动以及社会控制等。第三,研究意义不同。唯物史观旨在彰显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宏观能动作用,社会学则是针对指导在具体领域的不同问题。
摘 要: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的肥沃土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校检和发挥其功能作用的重要场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归生活,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现路径正当其时,从外在影响到内在的思想观念固化再到实践层面的自觉行动,最终达到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最终目标,引导人们从规范做起,从养成习惯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确切把握其内涵,以生活为中心,与民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其真正被民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大有帮助。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路径的内涵
“生活化”源于20世纪初的哲学家胡塞尔所提出的“生活世界”。而马克思所说的生活世界与其不同,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其作用不可忽视。马克思主义注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指明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实践决定社会生活。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概念简单来说包括以下内涵:“生活世界指的是现实的生活;实践是生活世界的本质;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是生活世界的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指明人们前进的方向。
培育生活化是指培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效果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化。为了实现培育目标,完善培育内容,创新培育途径,科学评价培育效果,必须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立足于社会生活,关注民众的切身利益,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培育离不开社会生活。脱离社会生活的培育是不切实际的,是虚无缥缈的;相反,不重视培育,缺乏理论的社会生活则是肤浅的。培育生活化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日常规范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提出价值要求,确立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有具体可操作性,以生活为中心,大众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对其达到理解,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尊重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人民大众是生活化的主体,让核心价值观走进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实现其生活化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指导与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与生活,但是复杂的纯理论会使人们感到抽象空洞,且不容易理解,故若能将其纳入人民生活的言行举止中,从自身周边的同学、朋友以及亲戚中觉察领悟并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实现其价值意义,让人民大众在生存和发展中享受好处与权利,例如“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民众权利有所保障,切身利益得到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深入人心,获取民众的许可。与此同时,民众自觉地确立人生目标,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其充分发挥功效。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既是手段,也是目标;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在当今文化多元和思潮多样性的时代,通过确立学习目标、遵循职业操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达到价值的认同,达成共识的凝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融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实践,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运用音乐的各种形式,通过大学生参与民族音乐艺术的活动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对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辅助治疗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心理健康;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32-02
大学阶段是青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身体成人化,但心理状态处于青少年向成人过度时期,面对来自学业、情感、人际关系、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成长中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不安全心理反应。近年来,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件频发,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广泛地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各高校的干预机制与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但民族音乐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却往往被忽视。
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已经是学术界早已公认的事实,音乐治疗运用音乐的各种活动形式,如:听、唱、演奏、舞蹈律动激发人体的潜能,调动人体积极性,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结晶,大学生通过参与民族音乐艺术的各种活动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完善人格体系
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国儒家学派认为,如果一个人为人不仁,那么他所演奏的音乐也将不会是令人愉悦的。乐在于创造,是建立在“诗”的感性和“礼”的理性基础之上的升华,是二者相互融合于人的产物。贤达之人所奏之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乐是人性的最好的体现。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常见自卑、抑郁、妒忌、孤僻、冷漠、敏感、多疑、焦虑甚至人格偏执、暴躁冲动、破坏欲望,难以自控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乃至社会功能都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而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有规律的聆听民族音乐,有利于促进建立完善的人格体系,中国古典民族音乐大多曲调平缓,古朴脱俗,气质优雅,代表性的如《高山流水》、《平湖秋月》、民歌如:蒙古民歌《海拉尔河》,江苏民歌《茉莉花》等,在聆听的同时达到音乐与情感情绪同步一致的原则,促进内省。大学生在聆听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情趣审美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排除不良体验,建立良好的理想与信念,达到了构建完善人格体系的作用。
二、中国民族音乐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情绪控制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心理危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常使人处于心理紧张、心理失衡的状态,给当事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农民工造成的心理危机,提出加强对农民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以及完善和构建农民工心理危机干预的新途径。
关键词:金融危机 农民工 危机干预 机制
农民工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在繁华的城市中用自己的体力从事最脏最累的工作,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也是城市建设和服务的中坚,而其心理与情绪状况是社会运行的一面“镜子”,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群体对社会变革的主观感受。2009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沿海一些企业受危机影响较为严重,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原本收入低微的农民工更是雪上加霜,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心理,在自身利益长期被忽略或损害的情况下,这时容易引发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困惑 ,并在个别人身上发展为心理,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都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心理危机内涵及干预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学者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理论,他认为当一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困难情境时,而他先前的危机处理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无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当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张光涛等人认为,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但与应激事件有关,还取决于个体解决应激事件的有效资源及个体对困难情境的评估。因此,心理危机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它对自己所经历的困难情境的情绪反应状态。
心理危机实质上包括三个方面,危机事件的发生;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总之,心理危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并能使人处于心理紧张的状态。这是一种心理严重失衡的心理疾病,可能严重影响当事人的身心健康。
在儒家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和谐的观念和对和谐社会的憧憬。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无不具有和谐之意,体现一种对平等、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可以说儒家文化就是和谐文化,而究其内涵,则主要囊括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大同社会三个方面的和谐理念。
一、天人合一理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他们认为天与人之间应该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唯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理想的境界。儒家文化中的“天”就是自然,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自然规律。儒家的“天人合一”就是把人与自然放在一个平衡的有机系统中进行思考,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天与人和谐共鸣才会产生“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天人合一”一方面强调人的道德,一方面强调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更重要的是强调人与天与地与大自然的万类万物的和谐。故而儒家认为人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听天由命,做自然的奴仆,消极被动的听任大自然的摆布;也不能蔑视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主宰者与征服者,肆意蹂躏自然;而是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容共存,并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适应自然、改善自然,以达到更高一层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出现在儒家的经典著作《易经》中,《易经》认为人的行为只有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才能趋吉避凶。书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影响,对后世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
孔子把“知命畏天”看作是君子才具备的美德,“唯天唯大,唯尧则之”。他认为,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都有自身的规律,人不能违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自然规律。而应该适应它,改造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孟子也认为,对待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这些资源,就会危害人类自身。因此,孟子主张“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把“仁民”与“爱物”联系在一起。认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当儒学发展到战国荀子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已构成较完整的理论系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思想。他认为对自然界不能盲目崇拜而无所作为,如果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就可以创造财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理念
儒家文化一直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想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和谐的美好社会。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阶层较为普遍三种心理现象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即:“排异性”心理、自卑心理和越轨心理。导致这三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但是旧体制安排的延时性,经济地位低下,政治权利缺乏,身份与职业的断裂、权利分配不公以及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歧视,是这些心理现象存在的根本的也是共同的原因。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心理状况 社会性归因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经先后形成了两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他们基本没有务农经历,接受过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较高,对家乡乡土文化和制度性身份的认同感减弱,对农村的一些传统和习惯淡漠,甚至持批评态度,与父辈们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烈的城市化动力,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愿望特别强烈,更希望获得尊重和认可。
一、新生代农民工“排异性”心理分析
1.社会化造成的“排异性”心理
美国学者G・奥尔波特通过对历史上各种偏见发生和持续过程的研究发现,在同一文化圈内,许多偏见和排斥心理最初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那些有权势的社会集团为了使自己对无权无势的社会集团的剥削统治合理化而制造出来的。群体和个人间的竞争和冲突并非是“排异性”社会心理产生的必要条件,即使我们消除了所有的群体性冲突,偏见和隔离也不会从社会上彻底消失,偏见和排斥的产生还有其文化历史因素。文化传统有很牢固的特性,它使得最初的文化因素消失之后很长时间,文化传统还会继续存在。解放后我国所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中,将干部、工人、农民分为三个高低有序,管理严格的三大阶级,这三个阶级间的社会地位、机会获得和社会资源的占有量上都严格有序,农民始终处于最底层,他们社会地位最低,社会资源的占有量少,缺乏上行流动的机会。长期处于下层社会使他们被认为是一群素质不高,没有高成就动机,只要求养家糊口生活的人,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并传播开后,便融入到文化传统中,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偏见,这种氛围中的儿童对于偏见是服从的,首先是形式上的相符,后来就内化于心,并一代代传递下去。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受过较好的学校教育,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就已经遭遇过城市社会对他们歧视和偏见,就已经意识到农民身份在城市中的尴尬,这也是他们虽然进入到城市中,却很难融入城市社会的原因。人们早期社会化是以后社会化的基础,而城里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对农村人的偏见与排斥,而且这种看法一旦形成也很难改变,会在代际间传递下去。
2.职业身份造成的“排异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