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零售业务工作计划

银行零售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切实推进零售业务转型

摘 要:股份制改革的完成标志着农业银行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农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零售业务引领着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加快零售业务有效发展事关天津农行的未来。零售业务在天津农行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存在着理财产品销售和中间业务收入发展不足的问题,因此全行必须坚持“零售业务下沉”的发展思路,以推进网点转型为核心,显著提升零售业务竞争能力,将天津农行打造成为零售业务强行。

关键词:股份制银行;业务转型;零售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4-0044-03

按照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整体部署,天津分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业务经营战略转型。在零售业务转型方面,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天津分行实际,先后实施网点经营转型、个贷业务上收、中后台业务集中经营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相关要求,就我行在实施零售业务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一探讨。

一、当前零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地讲,当前天津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尚不能满足市场发展与客户服务的需求,与同业相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对零售业务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公轻私的现象,经管理念相对落后,零售业务长期处于低水平粗放发展状态,与经营转型、精细化管理各项要求存在距离。

二是在管理机制上,尚未建成一套完整有效的零售业务组织管理体系,纵向来说,总行、分行、支行、网点各层面职责不清,相互脱节;横向来说,零售板块各业务条线各自为战,相互割裂,联动协作能力不强,未能形成营销合力。

全文阅读

新形势下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探析

当前,在金融全球化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化,零售业务逐渐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国内银行纷纷将业务重心转向零售业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都将零售业务的转型和发展纳入到战略规划中。全面把握我国零售银行业务面临的新形势,科学规划和制订今后的改革方向及发展举措,对于我国银行业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成功实现零售业务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零售银行业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实现了迅猛发展,由于资本消耗较少、业务规模庞大、创新空间广阔,能更好地分散风险,因此日益为现代银行所重视,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零售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支柱

在全球范围内,零售银行提供以账户、支付、消费银行、银行卡、电子银行、理财、基金、保险等为代表的多类金融服务,服务于包括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在内的广泛零售客户。在国际领先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来源中,零售业务的贡献比重越来越高,已成为与对公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并行的三大经营核心。在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每年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保持强劲优势的各家银行集团大多依托零售银行业务提升公司收入和利润。近年来,美国排名前10位的大银行零售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持续提升,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到30%,提升至目前的50%左右。

在国内,伴随着金融市场及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2010年,工、农、建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均达到1000亿元左右,在全行收入中的占比约为30%。这与国际领先银行同类数据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同时也表明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广大的客户群体、分布广泛的分支机构、完整的产品线、多年沉淀的良好品牌等众多优势,在零售业务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众多中小型股份制银行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零售业务创新,立足于中高端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

零售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战略方向

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从外部看,美国次贷问题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从内部看,我国经济正在发生调整增长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出于把握经济发展的主脉络,增强经营战略前瞻性的需要,纷纷将零售业务作为推行高效、资本节约型经营战略的主攻方向。

全文阅读

打造首都第一零售银行

工行北京分行作为工总行最大的分行,其资产总量仅次于交通银行,在北京市场其“一举手一投足”,无疑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市后的工行明确提出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重点,开始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从中国存款第一的银行到“中国最优秀的零售银行”,在北京分行管理层的眼中,虽然仅几字之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有业务模式的简单复制和扩大,而是一场凤凰涅式的巨大变革。

作为先遣部队,北京分行显然重责在肩,从私人银行到一般意义的零售银行,工行北京分行都需要规划、布局。工行北京分行将在22家贵宾理财中心的基础上,在今后两年内计划推出50家。

其实,早在2004年底,作为“个人财富管理的国际化旗舰店”的工行北京分行三家“8n财富中心”开始运营。这些财富中心的目标客户是在工行拥有20075人民币(或等值资产)以上的人士。“为了应对市场中其它机构的竞争,2006年以来,财富中心除了提供投资、保险、教育等方面的理财规划之外,还为这些顶级的富人们提供诸多个性化服务。”工行北京分行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指出,随着国内财富逐步向私人手中集中,以及这些财富的迅速增值,这些富有人群会逐步将财富转移到服务更好、更加私密、更加安全的外资私人银行手中。由于这些私人银行不仅托管着这些富人的资金,而且左右其投向,甚至帮助这些富人打理他们的公司,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资金,这种情况下,国内银行的地位只会越来越被动。

而一般意义的零售业务具有客户数量多、风险低、业务分散等特点,可以很好地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如果经营得当,零售业务将是一种常青树业务,可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持续增长。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国际领先大银行的战略重点。企业直接融资和金融脱媒趋势的发展,导致银行的批发业务在逐渐萎缩,也使得零售业务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2005年国际性大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普遍在40%~55%之间,例如,花旗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占比为53%,汇丰银行为47%,美洲银行为43%。

从国内市场环境来看,国内零售银行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居民的财富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居民对于投资理财、个人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需求日趋旺盛。由于零售银行业务涉及到居民的生活、消费、投资等方方面面,与证券、保险、基金等多个金融市场有着非常强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因此,中国的零售银行业务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零售银行市场进入了迅速发育和高速成长的时期。

全文阅读

关于国库零售业务出现和发展的思考

摘要:国库零售业务作为近年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服务,对经理国库职能的强化和央行金融服务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国库零售业务的概念,并对国库零售业务出现的背景、特点及优势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发展国库零售业务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库;零售业务;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8-0021-03

目前,国库业务领域除传统的针对财政、征收机关、预算单位、商业银行的业务外,出现了直接面向特定群体的业务,如国库具体办理财政直接支付、国库直接支付涉农补贴、农村低保、家电下乡补贴等业务。此类带有零售性质业务的出现,拓宽了国库服务范围。也在一定范围内与商业银行形成了既竞争又互补的态势。笔者认为。围绕此类业务开展研究,进而为未来国库相关业务发展进行前瞻性的、系统性的部署十分必要。

一、国库零售业务:概念的提出

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hilio Kofler)将零售业务定义为:“零售包括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其个人非商业性使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借用零售业务的定义,笔者给出国库零售业务的定义:国库在资金收缴与拨付业务中,收入由缴款人账户直接缴入国库、支出由国库直接划至最终收款人账户等国库直接与缴收款人发生联系的,称为国库零售业务。国库零售业务是与批发业务相对应的。从传统的角度看,国库业务具有批发的特点。首先,国库作为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服务对象也主要是以财政、征收机关、预算单位等政府机构为主,服务对象的类型符合批发业务的特点。其次,国库资金收缴与拨付一般都通过商业银行作为中介完成。商业银行网点作为国库经收处承担着预算收人的收纳任务,同时,国库针对大量具体收款人的资金拨付也往往依靠商业银行的再分发来完成。在这种批发业务的运行过程中,国库与缴款人以及最终收款人没有直接的业务联系,属于业务流程链中的两个参与者。国库零售业务出现后,国库直接与缴收款人发生面对面的业务关系。国库服务的环节减少,质量效率提高。

二、国库零售业务出现的背景

一是国库自身技术条件极大提升。从2002年开始,国库部门在全国范围推广新的会计核算系统,同时争取到加人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机会,地市以上国库成为现代化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县级国库成为支付系统的间接参与者。加入支付系统,意味着国库拥有了独立的资金收付快速通道,与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方式一同构成全方位的国库资金清算体系。近年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多次升级,同时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国库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系统的上线推广,为国库技术条件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库资金清算、信息处理、账务核算等硬条件的提升,使得国库业务“零售化”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全文阅读

农行二级支行如何做好零售银行业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界的现实课题。而处在服务“三农”最前沿阵地的农行二级支行,如何统筹“人、财、物”资源,做优做强做大零售银行业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农行吴江市支行为蓝本, 对如何做好二级支行零售银行业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剖析。

现 状

农行吴江市支行下辖28个营业网点。其中二级支行24个,营业部1个,二级分理处2个,储蓄所1个。二级支行占全辖网点85.71%,分别分布在24个全国千强镇。在岗员工人数361名,占全行总人数的76%;2010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20.43亿元,占全行本位币存款余额的83.9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07.69亿元,占全行储蓄存款余额的88.56%;2010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171.05亿元,占全行81.26%,其中个人贷款6.16亿元,占全行16.03%;中间业务收入1809万元,占全行86.79%;贵宾客户数47403个,占全行83.48%。尽管该行二级支行无论从网点还是从业务量占比均占绝对优势,但从农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战略定位而言还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类同、单一、个性弱

存款仍成为客户的一个主要选择,而国债、基金等业务的占比却相对较小。这固然有产品设计方面的因素,比如设计产品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和投资回报分析,产品定价体系不完善,致使客户满足度和产品盈利水平不高等,但与该行一线员工不能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不无关系。虽然该行已越来越多的推出 “贵宾客户服务”,但目前仍处在初级摸索阶段,贵宾客户的一揽子增值服务吸引力不高,成效不够显著。

(二)客户服务水平低、服务渠道互动性差

一是对客户的市场细分简单粗糙。以客户为中心的贵宾客户维护体系运用虽有进展,但还不深、不细,对高价值客户的维护能力、锁定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对零售银行业务服务的智力支持不够。一线网点普遍缺乏有经验的类似于“个人金融理财师”的客户销售人员,对客户的增值服务停留在“推销产品”的初级阶段。

全文阅读

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探讨

一、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零售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零售银行业务不是某一项业务的简称,而是许多项业务的总称,涵盖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多项业务领域。

零售银行业务是零售银行业务中的一个小分支,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双方约定的经济事项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包括证券业务、基金业务、保险业务、贵金属业务、代收代付业务等,其中证券、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产品销售业务是零售银行业务最为重要的利润来源,也是本文讨论的核心。

零售银行业务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发展较为成熟,合作模式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松散模式:双方通过合作协议建立业务关系。优点是可以促进不同公司的竞争,提高手续费收入;缺点是成本较高,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存在不足。

2 战略联盟模式:双方使用同一品牌、共同开发产品。优势在于产品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3 金融集团模式,包括通过收购、兼并或参股,将合作机构纳入同一集团名下,这是最高级别的合作模式。

从目前来看,国内零售银行业务的合作模式大多仍为“松散模式”,即银行接受相关机构的委托,如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或黄金公司的委托,在签订书面代销协议后,代为销售相关产品,受理投资者相关交易申请,同时提供配套服务并依法收取相关手续费。

全文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以及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取得的成功经验,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并从观念、组织结构、人才培养、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零售业务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9-054-03

21世纪前后,国外商业银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零售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零售业务在花旗银行中的利润贡献超过40%,在美国第六大商业银行美联银行中的利润贡献超过64%。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一站式打包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途径,是商业银行开辟新市场、新领域、新经营方式的主要工具,是方便客户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随时随地办理银行业务的主要手段。零售业务提高了银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开辟了银行新的利润来源。鉴于零售业务的重要作用,全球性金融巨头通过混业购并、跨国设点等方式,不断拓展新的零售业务市场。

目前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刚刚兴起,针对我国广阔的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前景,国际性零售银行大鳄已纷纷盯上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银行零售业务市场,并在机构设置、客户发展、市场拓展、客户服务等各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已对国内银行业构成严重挑战。面对我国零售业务全面开放的严峻形势,“与狼共舞”在所难免。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管理水平、资本实力及资产结构等,都与外资银行强大的资金实力、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存在着营销观念不强,产品数量少、科技含量低、金融创新层次低,零售银行业务占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和业务总量的比重仍然很低,个人信用体系和评估机制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银行界对于零售业务长期忽视,竞争经验严重不足,零售业务的竞争能力十分薄弱;另一方面,受到我国商业银行一贯重视的批发业务,无论从规模还是利润水平上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因此,无论是从竞争的角度,还是从银行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看,商业银行都存在发展零售业务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

1、柜台业务仍是服务的主渠道,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滞后,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应该说,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为提高竞争力,纷纷加快了营业网点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在服务环境、服务方式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对客户提供“座位式”服务,对营业窗口进行分类,设置VIP客户窗,为重要客户提供各种优先服务。但不容忽视的是,商业银行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上仍不容乐观。以营业网点等实体银行为主渠道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现在所面临的不仅是零售业务产品的创新,更要注重已有服务设施上的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加快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虚拟银行的建设。

全文阅读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零售银行转型

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在加速推进,银行金融机构正处于大转型的变革期,向零售银行转型是部分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本文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际部分银行金融机构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经验,并简要分析了对大型商业银行定位发展大型零售银行战略的启示。

零售银行发展的国际经验

利率市场化推动各国银行机构变革

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资金要素稀缺,实施存贷利率管制,可以发挥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动员能力,把分散的储蓄资金集中投资于回报率高的产业和领域。当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资金要素日趋丰裕和资产价格上涨,导致资金要素脱离银行中介追逐更高的回报,逼迫利率管制放松,推行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存贷利差将显著收窄,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在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从3%左右不断下降到1.25%左右。同时,银行业务竞争将从前期的粗放式竞争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质量的竞争,金融业务将趋于混业化、多元化和差异化。

利率市场化还将带来金融业发展的多元化。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将不断向传统银行业务领域渗透,信贷融资占比总体将处于不断下降趋势。我国银行业资产在金融业资产的占比显著高于美国、英国、日本,也高于德国,而且传统信贷业务规模占比在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规模中也将逐步下降,美国银行贷款仅占7.7%,日本、英国、德国分别为21.3%、25.6%和35.2%,我国还高达58.3%。同时,利率市场化后衍生产品交易规模将快速提升。以欧洲影子银行体系为例,衍生交易的规模早已超越了基础金融的规模,杠杆比也远高得多,据ISDA(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的估计,基础金融(债券、股票、信贷)市场规模和衍生品市场规模的比例在1:10至1:25之间。

利率市场化带来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变化。一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要客户价值为标准对客户群进行重新划分和业务定位。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对客户的本(资金成本)、费(中后台费用)、风(客户信用风险)、酬(授信项目收益)四个方面来衡量客户价值贡献,进而围绕客户的疏离度、忠诚度和贡献度来划分客户群。一般而言,大型客户身上很难赚到钱,更多是拓展现金管理业务,即推进交易银行策略,业务重心转移至大型客户的上下游领域;中型客户成为深耕目标,重点通过提供更多类型的金融服务获取非利差收益;而对小微客户重点是通过服务速度和批量式精准营销取得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建立独特的专业服务特色和服务定价的市场区隔,巩固其特定市场服务领域。

二是实施以利润为中心的绩效管理。实施利润中心的绩效管理模式,是由各中心经理负责各自的经营决策再经由总部管理层以利润成果衡量其绩效,日常作业细节可以交由各利润中心经理去策划执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集中精神于解决跨事业部的重大问题和未来银行业务规划。因此,每个利润中心可以分享应得的成果及充分授权,庞大的银行既可以享受小公司的灵活性,又可以发挥大机构的人才等优势。

三是竞争关键是增强客户体验。一般实物商品交易是生产商收到订单后,必需准时交货,否则需付违金;金融服务先卖(提供)服务,银行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客户的体验是关键。私人银行通过银行员工的高专业素质和机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增强客户体验和建立银行口碑品牌,交易银行以快速的资金归集能力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零售银行主要以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快捷服务赢得市场优势,社区银行重点通过增强社区居民的情感认同增强客户粘性。要增强客户体验,客观上需要不断增加人员及设备(主要是智能银行技术)的投资。

全文阅读

发展我国个人银行业务的战略选择

内容摘要:直面2006年中国入世承诺期的即将结束,国内商业银行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快发展个人银行业务。本文认为,创新是发展个人银行业务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创新 个人银行业务

直面2006年中国入世承诺期即将结束,面对国际国内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和市场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我国零售银行业如何迎接冲击和挑战 ,提升个人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笔者认为,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是发展我国个人银行业务的战略选择。

客户中心,理念创新

发展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战略改进目标之一就是要尊重“客户体验”,真正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获取、开发和保持优质顾客是拓展个人银行业务的重要前提条件。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加剧,使得顾客越来越成为当今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势必会把争夺中资银行的优质客户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创新理念,关注顾客资源,实现“客户导向战略”,变过去的“以我为主”的经营方式为“以客户为主”的经营方式,切实以客户为中心,充分了解客户的理财目标、尊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比如客户在选择和购买金融资产时,存在从害怕到希望的不同心理帐户,不同的帐户有着不同的投资收益期望和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因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客户心理帐户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分类与界定,针对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金融产品的体系设计、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与金融服务的创新等。而且,在“客户中心”的理念创新中,客户关系不应仅停留在“产品联结”的层面,应进一步向“合作共赢”的层面提升。

培育队伍,人才创新

国内商业银行在入世后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要想赢得主动,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商业银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主要依靠发挥专业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他们良好的技能和道德素质来谋求利润增长。目前国内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人才十分匮乏,现在从事理财业务的人员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经历来看,能力还远远不够,有些人甚至连最基本的利率都分析不清楚。目前,在我国,注册金融策划师(CFP)已悄然出现。CFP,英文全称为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是目前国际上金融领域最权威和最流行的个人理财执业资格,通过不断调整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和不动产等各种金融产品组成的投资组合,设计合理的税务规划,来保障客户的财务独立和金融安全。一个称职的金融策划师至少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和充分的信息来源等,然后将所得的信息综合分析,给客户一个理财的计划(plan)。国内商业银行应把员工的培训计划纳入日程安排,鼓励员工参加CFP相关科目课程的学习,并提供相关能力培养的机会,通过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价值的发挥更好地服务客户,最终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体现。

整合业务,流程创新

全文阅读

国内私人银行组织设计实践与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转型压力,纷纷加大力度发展占用资本金少的和不占用资本金的业务,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遂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已有18家内资银行先后进入私人银行业务领域,它们在服务模式建设、解决私人银行部门与零售银行部门和分支行之间的协同问题以及私人银行家激励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涉及组织设计的领域和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继续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重要价值。

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状况

当前,国内私人银行发展方面,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进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8家内资银行成立了私人银行部门或进入私人银行业务领域,其中包括5家大型商业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商行和1家农村商业银行(表1)。总体上看,私人银行业务沿着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路径扩散。

城商行于2011年开始涉足私人银行业务,并于2012年加快了进入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步伐。青岛银行是首家明确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城商行。2011年3月28日,青岛银行成立了“财富管理中心暨私人银行”,为个人金融资产超过200万元人民币的高端客户(包括资产2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财富卡客户和资产1000万元以上私人银行卡客户)服务。2012年3月31日,北京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开业,为拥有600万人民币以上金融资产的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成为国内首家设立私人银行专营部门的城商行。此外,上海银行、吉林银行和杭州银行先后设立私人银行部门;成都农商银行于2012年4月23日召开私人银行客户见面会,标志着该行私人银行部正式成立(表1)。

中国银行业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时间尚短,信息披露较不完整。根据可得到的信息,工商银行管理资产规模最大,为4617亿元人民币,农业银行客户数量最多,为3.3万户(表1)。在私人银行客户准入方面,要求最高的是交通银行,最低可投资资产金额为200万美元,最低的是吉林银行,其要求最低可投资资产是500万元人民币(表1)。

私人银行组织设计实践

与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的组织设计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服务模式设计;二是私人银行部门与总分行制以及零售银行部门之间的关系设计;三是私人银行部门的绩效考核和队伍建设。国际先进银行偏好采取“事业部模式”或“子公司模式”来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从国内银行业实践看,子公司模式尚未出现,典型事业部模式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国内银行业较为流行的是所谓的“大零售模式”。

“客户经理(+投资顾问)+专家团队”服务模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