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存款工作总结

银行存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揽储保卫战

2014年1月,人民币存款锐减9402亿元,除季节性原因以外,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迅猛发展也是存款减少的原因,“存款搬家”现象愈演愈烈。

今年,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继续膨胀,分流了银行大量存款。以余额宝为例,自2013年6月问世以来,其开户数超过了4900万户,筹资规模突破2500亿元,仅仅在半年内,余额宝就走过了华夏基金15年走过的路。尽管日前央视评论员钮文新斥其“冲击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以及“中国的经济安全”,但从市场反应来看,倒像是给余额宝做了一次免费广告,越来越多的市民投入其中。

一向“淡定”的国有商业银行压力骤增。近期,五大行存款利率“一刀切”的格局或正悄然改变。

1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江苏分行官方微博宣布:目前,南京农业银行对定期存款利率实施上浮到顶,活动截止日期为3月20日。不仅在南京,《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致电上海、北京等多地农行网点,都被告知实施了这一优惠活动。

在上海的一家农行营业网点门口,“定期存款利率上浮至10%”的公告异常醒目。工作人员介绍,1万元起的存款均可享受上浮10%的利率,期限囊括3月期至5年期的全部定期存款品种。“像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到了3.3%,之前是3.25%,调整后一笔10万元的存款可多收益50元。”

不过,在农行官方网站上,存款利率数据并未上调。客服人员向本刊记者解释,总行并没有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但各分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利率,以各网点的告示数据为准。

大行利率底线告破

自从2012年6月,央行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最高可浮动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1倍,即最高可上浮10%之后,大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先后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为避免存款竞争过于激烈,央行曾窗口指导五大行存款利率暂不上浮至10%,通常维持在8%左右。

全文阅读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本文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角度着眼,运用山东省辖内村镇银行一段时期以来的业务经营数据和调查资料,分析探讨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总结提出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 经营现状 对策建议

一、山东省村镇银行机构人员情况

(一)机构设立情况

2008年11月,山东省首家村镇银行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挂牌开业。2012年末,山东省辖内的村镇银行达到52家,注册资本总额达人民币325070万元,平均注册资本额6251万元,其中注册资本额在10000万元以上(含10000万元)的村镇银行11家,注册资本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8家,注册资本额最低的2000万元。截至2012年末,山东省17个市除聊城外,各市都已设立村镇银行,绝大多数没有设立分支机构,服务范围有限。

(二)从业人员情况

山东省2011年度34家村镇银行共有员工1022人,平均每家村镇银行30人。从业人员数量最少的村镇银行只有20名员工,充分体现了村镇银行属于小银行的典型特点。本文对6家样本村镇银行195名员工的年龄、学历和从业来源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员工年龄结构分析,在20—25岁的104人、占比53.33%,26—30岁的59人。从员工来源结构分析,大学毕业生91人、占比46.67%,企业财务人员等46人、占比23.59%,银行机构人员58人、占比29.74%。从员工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学历154人,专科学历32人,硕士研究生9人,从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较高。

二、山东省村镇银行业务情况分析

全文阅读

关于安徽凤阳县利民村镇银行的案例分析

2007年11月7日,安徽省银监局宣布本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并选择在长丰县和凤阳县试点设立村镇银行。安徽银监局称,从首批六省试点的经验看,村镇银行有着比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督制衡机制,经营管理更加规范,风险管理能力更强;能够吸收社区内广大居民的存款,资金来源更加丰富,对当地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更多,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大。而与凤阳县相邻的天长市的天长信用联社是六家申报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银行,故批准其成立利民村镇银行。

利民村镇银行的筹建过程

2008年4月28日,凤阳县利民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吸收法人股东5名,个体股东10名,共募资金4100万。其股权结构、筹建费用、组织结构状况如下。

股权结构。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天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利民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比例为29.78%;其他单个自然人股东和关联方持股都未超过10%,符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

筹建费用。利民银行在筹建期间约花费175.3万元,其中开办费约为151.7万,并可在五年内摊销,每年约为30万;购置固定资产约23.5万。

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根据村镇银行的产权制度,全行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行长室;根据业务需要和员工情况共设置了信贷部、营业部、营销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五个部门。(详见图1)。

董事长由天长信用联社董事长兼任。行长室设正副行长各一名,行长由原天长信用联社办公室主任担任,有近20年的从业经验;副行长来自天长信用联社的稽查部,现在主管村镇银行财务工作,有10余年从业经验。其他员工15名,其中本科生3名,大专生12名。这些员工分处在4个部门,其中信贷部4名,营业部5名,营销部1名,财务部2名,综合办公室3名。

利民村镇银行经营现状

全文阅读

武汉市银行存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选取影响银行存款的八个主要因素,职工工资总额、从业人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外贸出口商品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运用SPSS逐步回归法和自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这些因素对武汉市银行存款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地区生产总值这个自变量与因变量全市银行存款的拟合度较高,并且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因素排除在外;然后用Eviews进行自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这个因素对银行存款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存款 逐步回归法 因素分析 自回归分析

货币已经融入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经营“货币”这种商品的银行,其主要资金来源是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这些存款为实现银行各职能活动提供了基础。银行存款也能反映出一个特定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但目前国内对银行存款的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却很少,而且比较陈旧。本文将对武汉市银行存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影响银行存款的主要因素

银行存款主要由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两大部分组成,其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从银行存款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影响银行存款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的因素中选取了8个主要因素:职工工资总额、从业人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外贸出口商品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职工工资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较高,居民在消费之外用于储蓄的金额也会愈高,所以职工工资直接影响着银行存款。从业人数的多少与银行存款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每个从业人员都会有自己的收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拥有一个或以上的银行账户并利用存折、借记卡来存取工资或办理各种活期、定期的储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衡量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一方面说明居民购买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说明了企业盈利水平的增加,最终导致银行存款也相应增加。财政收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直接影响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影响GDP的增长和结构,影响收入分配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财政收入的增加表明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上升,进而带来银行存款的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三大产业创造出的经济价值,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生产总值的增长表明企业盈利水平提高,从而企业闲置资金在银行存款的数量也会增加,职工的收入也会提高。对外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外贸出口商品总额的增加表明对外贸易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收入增加,职工收入增加,地区经济得到发展,会促进银行存款数量的增加。外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实际利用外资额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地区外资利用的真实水平。实际利用外资的增加表明企业项目投资额的增加,由外资推动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大量利用外资可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银行存款数量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部门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对银行存款的增加有直接影响。

二、数据采集与模型的建立

1、变量与数据

1995年至2010年间武汉市银行存款及其8个影响因素的数据见表1。

全文阅读

高存差寻源

我国中部欠发达省区重工业初级产品居多,轻工业基础薄弱,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这些省区的劳动力资源又非常丰富,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因此,从理论上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必然处于资金短缺的状况。可是,近年在这些省区的金融机构中却出现了很反常的现象:各项存款大大高于各项贷款的数量,有钱贷不出去,存差越来越高。银行里面“钱满为患”,似乎资金已经过剩。

以山西省为例,1995年以来,山西省的存贷款结构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存款增长速度始终高于贷款增长速度,金融机构的存差总量急剧上升。自2000年之后,存差扩大的速度加快,2003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05年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本外币余额6157.2亿元,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4251.2亿元,存差为1906亿元,为历史最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存差增加753.4亿元,增幅为65%。是不是山西省已经资金过剩?如果资金过剩又如何解释地下金融屡禁不止的现象?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山西都不是一个资金富裕的省份,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从银行内部来看。目前,各商业银行总体上是对存款的强激励和对贷款的强约束并存。一方面,现实中银行对工作人员业务考核指标多是以吸收存款的多少为依据,这种强激励又恰好和转型时期我国居民强烈的存款偏好相吻合,从而带来了银行存款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的超速增长。另一方面,出于防范风险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压力,大多数银行对贷款都采取了强约束政策。种种制度规定导致的结果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在贷款的主动开发上缺乏足够的动力。

从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来看。一方面,社会总体信用状况不佳,导致贷款的信用风险高,大多数银行宁肯将贷款对象集中于有政府背景的大中型企业,而对有更多信贷需求的中小企业不愿问津,对缺乏个人征信体系支撑的消费信贷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另一方面,银行除放贷外,还有其他一些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渠道,如同业拆放、上存总行、在央行存款以及购买国债等等。这些资产虽然在收益上比放贷要低一些,但在强调避险而将安全性放在绝对重要地位的情况下,它们却成为银行资产形式的首选,并在资产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后具有转存中央银行吃备付金和存款准备金利差的积极性,这就造成了各地普遍存在的商业银行“难贷款”和“高存差”问题,从而使资金无法流入产业部门。

当前银行出现大量存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体系追求稳健、金融资产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掩盖其另外一个方面:金融机构的结构性扭曲。高存差的症结在于融资渠道不畅通,缺乏向中小企业和农村融资贷款的渠道。

银行存差过多有两个害处:一方面,银行吸收了存款,却又不能贷出去,银行的利润非下降不可。存差越高,银行利润越低。另一方面,存差过高不仅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利润,更严重的是广大中小企业和农村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资金却躺在金融机构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显然,这是对金融资源极大的浪费,表明金融资源在市场中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在缺乏资金的经济中居然出现了积压资金的怪现象,这种结构性的扭曲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解决存差过高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国有银行体制上的扭曲,深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如果不从金融机构的所有制和治理结构上下功夫,仅靠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全文阅读

当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摘要:银行结算账户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单位和个人进行转账结算和现金存取的基础,记录着社会资金运动的轨迹。因此,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金融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同时,也有利于银行机构健全内控机制、降低经营风险。

关键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自2003年《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出台以来,对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使用、变更和撤销等环节都进行了规范。但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在2010年—2013年期间对61家银行机构网点开展的支付结算执法检查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账户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明确和进一步规范。

一、宁夏银行结算账户的总体情况

《办法》将银行结算账户按存款人不同,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其中,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又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

截至2013年上半年,宁夏辖区共有银行结算账户2206.78万户,其中单位银行结算账户19.29万户,占银行结算账户的0.9%;个人银行结算账户2187.49万户,占银行结算账户的99.1%。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全区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及其他银行机构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1554户、90550户、5989户、91074户和3768户,分别占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总数的0.8%、46.9%、3.1%、47.2%和2.0%。地方性银行单位结算账户增长较快,国有商业银行占比持续小幅下降,随着我区银行机构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银行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种趋势还将延续。

二、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文阅读

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银行业已经步入全面开放阶段,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往往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极大的损害银行的清偿能力和商业信用。

本文通过分析JT银行2008-2012年间的数据,指出了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最后,通过JT银行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增强流动性风险的建议。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JT银行必须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

一、序言

目前,我国银行业已经步入全面开放阶段,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往往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极大的损害银行的清偿能力和商业信用。然而,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一)JT银行2008-2012年流动性指标分析

1.存贷款比率=贷款余额/存款余额×100%

全文阅读

浅析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摘要】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的6%逐渐提高至2007年末的14.5%,2007年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本文旨在对我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及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逐渐趋于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的6%逐渐提高至2007年末的14.5%,2007年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并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模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券和客户存款的兑付。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它正演变为央行调控金融机构存款派生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有研究认为,完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内涵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还包括所需缴存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等。但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仍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核心,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全文阅读

中国农发行桓仁支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存贷比是银行中经常谈到的一个敏感词汇,存贷比可以看出一个银行的业绩。可以看出一个银行的兴衰。存贷比就是银行向外贷款的总额占银行存款总额的百分比。存贷比过高,资金就会不足,就会影响日常现金支取,就有可能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如果过低,银行就会出现效益低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我们要时刻准备,存贷比走低,仍然可以有好的收益。

【关键词】存贷比 贷款 存款 收益

一、存贷比走向趋势

自从2001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增长的非常迅速,但是贷款余额的增长相对于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所以存贷比也越来越小,不断地呈下降趋势。从01年的6月到06年的12月存贷比一直呈下降趋势,一直到07年的6月存贷比才有缓慢回升的趋势。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很多银行的存贷比达不到国家要求。从这可以说明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银行由流动性紧缺转变成了流动性过剩,而且这种情况表现的越来越严重。

二、从数学角度看存贷比

从数学的角度考虑,很多时候都会轻松的认为减少存款金额就可以提高存贷比了,但又如何去适度减少存款金额呢?如果很单纯的认为仅仅减少存款金额,那就错了。如果仅仅减少存款金额,贷款金额保持不变,存贷比虽然升高,银行的总利润基本没有改变,甚至会让一个银行维持困难。所以,我认为,提升存贷比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银行在不违反央行规定的条件下应当适度的降低存款利率(国家规定存款利率不太能随意变动),在市场的物价稍微提高,刺激消费时,人们在银行的存款就会减少,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存款金额。第二,银行不断地与地方合作,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要鼓励生产,不断地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就会刺激中小型企业增加贷款金额,这样存贷比才可以协调平衡稳定的增长。

三、影响收益原因:流动性过剩

由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导致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所降低。在我国目前金融界分业经营的体制下,银行的非贷款资产主要用于在央行留存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金融债券等金融资产以及进行银行之间的交易。这三种方式运用资金在资金总数相等的条件下与同期银行贷款收益相比,明显偏低。所以我认为银行应该适度的减少这三种方式的投资,把更多的银行可用存款用于贷款方面。

全文阅读

基于新监管标准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评价研究

【摘要】银监会出台《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出了更新的标准,本文论述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监管标准》,构建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研究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估,并通过实证分析予以验证,提升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监管标准;流动性风险指标;模糊层次分析法

1.引言

2009年9月,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明确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及时获得或者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或其他支付义务、满足资产增长或其他业务发展需要的风险。

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III),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结合国内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也于2011年4月末推出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监管标准)。对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在新监管标准指引下,银行业正在面临一次巨大的变革。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受到规模、管理水平和能力等自身条件的限制,流动性风险管理比大型银行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2.新监管标准下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认识

2.1 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式不合理

中国银监会的《新监管标准》在全面评估现行审慎监管制度有效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具前瞻性,有机统一的审慎监管制度安排。在新监管标准要求下,尤其在流动性监管方面,引入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建立了流动性风险量化标准着重强调了流动性约束,要求监管更加细致严格。然而在新监管标准要求下,国内中小商业仍坚持传统的业务模式,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缺乏有效合理的、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流动性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无法实时动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流动性风险的度量、监测、控制和报告缺乏独立性和时效性,导致流动性管理措施无法有效执行;无法对资金流进行有效预测,综合权衡风险,合理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分布结构;缺乏与银监会监管标准相符合的流动性监管措施;国内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日趋多元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