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心理学论文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关于音乐教育心理专题

上海音乐学院的张晖介绍了法国的音乐认知教育体系,她建议音乐认知体系的培养要先于乐器的学习,音乐认知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并与演奏紧密结合。她指出法国音乐认知教育在理论上欠缺以及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衔接上的不足。在认知方面,她认为法国是“知”多过“认”,而我国则相反,因此我国在互补过程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红菊博士基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介绍了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李红菊认为,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甚至影响智力的发展,由于学业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逼迫,学生在本身并不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课外特长,机械地投入,可能会降低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岛大学的韩忠玲指出在大部分高校中,有关音乐教育的课程存在音乐多、教育少,中小学工作的音乐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匮缺这一现状,因此,音乐教育方面的专业性课程应包含《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师技能》这四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关于音乐治疗专题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陈硕的《“儿歌—节奏”训练对改善听障儿童言语障碍的实验研究》论文中,从听障儿童的言语问题入手,通过他们用骨传导的方式感知节奏的特性,同时借鉴了奥尔夫的节奏朗诵训练,采用边打鼓边念儿歌的方式加以训练。经过一个月的实验,发现被试的语言节奏水平均有所提高,言语障碍和紧张、焦虑的心理得到一定改善。陈硕在另一篇论文《一例孤独症儿童钢琴学习方法与效用的分析》中,针对一例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通过对这名孤独症儿童进行钢琴训练,提高了患儿的注意力,加强了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在舒缓紧张情绪和自信心的增强方面均有改善。

三、关于音乐表演心理专题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的郑茂平教授在论文《音乐表演“七因素”心理模型探讨———音乐表演偏离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一》中指出音乐表演的学科理论与具有科学意义的实践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与表演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尤为缺失这一现状,并总结与分析了影响和制约表演行为反应形态和特征的七种心理因素。天津音乐学院艺术心理研究室主任谢鸿雁在《专家和新手钢琴演奏者乐谱阅读的眼动研究》论文研究中,采用眼动记录仪记录被试阅读简单和复杂五线谱时的眼动数据,考察了不同演奏经验的被试阅读不同复杂程度的单声部和多声部钢琴乐谱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在声乐心理学方面,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徐行效介绍了中国“声乐心理学”和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提出用交叉学科思想指引声乐理论创新、宣传“部编教材”、开设“声乐心理学”课程和培训班等措施来扩大学科影响。

四、关于音乐与脑神经机制专题

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的蔡振家教授探讨了抒情歌曲“主歌-副歌”形式对于听众脑部活化形态及周边生理反应的影响,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发现副歌出现前后眼眶额叶皮质的活化区域的变化,以及聆听整首歌曲的情况下手指温度呈U形曲线等,总结出副歌的酬赏性质与抒情歌曲的引导宣泄效果。李小诺博士以两个音乐片段的音响刺激的fMRI实验观察以及音乐结构分析为例,阐述其“对人脑的刺激作用”与“音乐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和“音响信息刺激”与“音乐审美体验”的不同特征,并思考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方法、理念、视野、胸怀”真正跨界的急迫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侯建成博士研究了多巴胺、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与精氨酸-血压激素1a(AVPR1a)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起到的不同作用,并提出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应参照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这将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全文阅读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心理影响论文

摘要:流行音乐和中学生心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中学生由于其特定时期的心理特征近乎狂热地偏爱流行音乐,成为流行音乐文化的主要消费者;另一方面,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外延又反过来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成为中学生精神养料的一部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具体而复杂的,总的来说可以梳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大块。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字:流行音乐中学生心理影响

一、正面影响

通常我们的教育者看待流行音乐多持否定态度,认为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事实上,流行音乐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果正确对待并稍加利用就会成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1.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

中学生听音乐就是感知音乐的过程。音乐感知分为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音乐感觉是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对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音乐感觉使人能够认识到音乐的基本属性,如节奏、音高等。音乐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音乐信息刺激在人脑中的整体的反映。音乐知觉是在音乐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对音乐及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能形成对它的整体映像。在现实的音乐体验中,孤立的音乐感觉很少出现,人们总是以音乐知觉的形式直接感知音乐,音乐感觉只是作为音乐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音乐知觉中。音乐实践是形成音乐知觉先决条件,也就是说音乐知觉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多听、多体验音乐作品。在中学生日常生活的音乐体验中,流行音乐占有很大比重。流行音乐为学生们感知音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从与流行音乐的频繁接触中,学生们在感性的直观上获得了对音乐基本属性的认识。比方说,有些学生不太会识谱,也不能正确表述节奏节拍、音高的含义,但是他们却能较准确地唱不少流行歌曲,节奏把握得也不错。有些流行歌曲如R&B、摇滚等曲风的歌曲,音高和节奏都有相当大难度,但是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模仿和练习也能够在整体音乐感觉上把握它。流行音乐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让他们认识到了音乐的重要性,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可以这样说,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学生们接触音乐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热衷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为形象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现象或表象为支柱进行的思维。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艺术思维中大量的是形象思维。文学家描述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画家描绘的逼真画面、音乐家塑造的动人场景,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艺术思维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较高级和复杂的形象思维形式。

全文阅读

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论文

音乐表演专业成为近年来的热门专业,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音乐表演专业,招生规模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培养音乐表演人才是为了服务于文艺团体、繁荣艺术舞台、满足并提升人们的审美需求,是为了适应社会演出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为音乐表演教育的延续积蓄人才,加强对这一领域发展的研究。多年来,高校音乐教育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恰恰需要加强对音乐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而这方面的资料与研究也在近年呈现出逐渐发展的态势。我国的音乐表演专业自1927年国立音乐院开设以来,在音乐教育史上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音乐表演涉及声乐和中西器乐的表演。纵观我国音乐表演教育的历史,音乐表演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声乐或器乐演奏(独奏、重奏、合奏)、视唱练耳、作曲和配器、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以及艺术概论等专业课程,之后一些专业增加了相应器乐(如钢琴、弦乐、管乐)的艺术史或文献阅读等,而与目前在专业音乐院校、综合院校(含师范院校)以及理科院校开设的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比较,并无大异。可见,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相对比较稳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培养方式是最理想的模式,或者说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目前的音乐表演教学过程更多地停留在感性的经验教学,即教师根据经验指导学生练习。随着现代教学设备的引入,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录音或录像,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效果的前后比较,但依然停留在较为感性的层面,而在音乐表演教学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分析的含量相对较少。①进入21世纪,高校除传统的课程外,音乐表演也逐渐开设了音乐心理学的课程及研究,音乐表演成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之一。音乐表演是一种复杂的音乐活动,涉及声音、情感、动作、意识等多个方面。面对如此复杂的音乐活动,音乐心理学研究者利用现有的或针对研究目的而设计的科技设备,结合声学、生理学、运动学、心理学对音乐表演过程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者们关注某些音乐技能的心理活动、不同乐器的声学特点、②表演者和教师的经验、③创造性、音乐交流、即兴、演奏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少数族群跨文化特点、④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特点、⑤音乐人的脑神经机制⑥等诸多方面,希望利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练习和表演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往往需要音乐表演教师和音乐心理学家共同完成,在培养方案中设立相关的课程也需要教学管理方面的支持。⑦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经常会考虑“效率”,所谓“效率”就是投入和产出比。对于音乐表演学生来说,“投入”就是在练习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努力程度以及金钱的支出;“产出”是他们经过训练后所呈现的表演水平或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以及在以后人生中音乐对他们的影响。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需要借助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以下将关注演奏中的练习过程、音乐表现和表演焦虑等,结合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审视这三个方面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练习过程

首先是练习过程。演奏水平的提升或一个新曲目的磨合都需要反复练习。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观点认为应该保持或尽可能增加练习的时间,哪怕是牺牲音乐理论课或其他文化课的时间。曾有心理学家研究了众多领域专家(音乐家、运动员、棋师等)的练习时间,一般要经过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才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而且尽管个人先天能力或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足够的练习时间仍是“铁打的定律”⑧。这个结果也许令许多音乐专业学生感到欣慰,他们的练习时间没有白费,还需继续充实地在琴房积累小时数。但学生们可能很少对练习策略进行思考,以为时间是通往成功之路,不曾想过可有其他替代的方法。因为过度练习会适得其反,可能产生一些心理或身体伤害,比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带来的心理不适或肌肉损伤等。为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可以通过心理练习来代替,即想象练习的过程,想象演奏某个乐曲的指法动作、音响特点或肢体表现,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想象练习,也可以结合录音进行。也许有些教师认为想象练习没有作用,但想象练习的确也是演奏大师常用的练习方法,而且现有的研究表明想象练习几乎能够达到和实际练习相似的效果,尽管也受到作品难度和长度等方面的影响;如果能把实际练习和想象练习相结合会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⑨。音乐表演和运动领域的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想象练习过程时人脑的运动区域也会被激活,能够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除此之外,对练习过程的反思也是提升练习效率的重要过程,能够分析练习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有助于自主制定明确的练习计划。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元认知”,对练习过程不断反省和思考才能达到对练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二、音乐表现

其次是音乐表现。如何表现某个音乐作品,一般是由直觉产生的,或是通过模仿教师或录音习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给出明确的关于如何表达一段音乐或应该表现什么情感的指导,更多的是通过启发的方式激发想象,而很少对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音乐结构等进行分析。这需要音乐表演者思考音乐表演要给观众传递什么信息,是传递情感,还是呈现音乐结构。这似乎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然而,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情感表现式的表演也需要具有结构性,乐句的结尾或新乐句开始时的力度、时值和肢体变化都表现了一定情感。音乐心理学家曾经研究了表演者如何为听众呈现音乐结构,他们认为如果能够说明某种结构与表现方式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助于表演教学。情感表现的表演一般是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来实现情感交流的目的。表演中有两种方式可以吸引注意力:一种是谱面标明的要强调的部分,即“内在的”特点;另一种是表演行为带来的特殊的音乐处理,即“表现的”特点。“内在的”特点可以是旋律轮廓的最高点,或乐句的开始;“表现的”特点可以是渐慢的速度,延迟或延长某个音,增强或减弱某个音的力度。演奏者通常会通过“表现的”特点来突出表现“内在的”特点,以此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⑩这些细微的特点有助于系统地研究音乐表演这一复杂的现象,也帮助人们从意识层面了解直觉的表达方式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演奏中“表现的”特点也是由一系列根据直觉的艺术选择来决定的,比如“内在的”特点哪些需要突出,是否能够被清晰地感知到,通过什么样的身体控制得以实现等。一般演奏者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如何处理“表现的”特点的,通过分析演奏过程帮助他们了解并调整在练习过程中处理作品的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和演奏技巧同样需要学习。同一情绪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比如愤怒可以通过较大音量、尖锐的音色、复杂的噪声、长短音的对比、对不稳定音的强调、渐快等方式实现。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方式来演奏某种风格的音乐,更好地传递情绪表现,需要表演者自己决定。目前一些可视化的分析软件已经能够胜任这样的分析任务,通过图像呈现表现的“效果”更直接、更有说服力。呈示音乐结构的表演是建立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首先要对正在演奏的作品进行分析,画出谱面上各种“内在的”特点,然后聆听自己的演奏录音并分析:如何处理“内在的”特点前后的音,哪些需要“表现”,如何表现,哪些不必强调,不同风格的音乐是否表现方式不同。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以表演为导向的分析,并意识到自己的表演策略,会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研究表明这种分析有助于表演者的情绪表现,也为分析音乐表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三、表演焦虑与音乐医学

表演焦虑是音乐表演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适当的焦虑有助于表演的发挥,对听众、周围环境以及临时出现的音乐事件作出适当的反应;而过度焦虑则会引起临时失忆、动作失控等问题。适当的表演焦虑依赖三个因素:表演者的人格特征、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对演出场景的认知。对于出现表演焦虑的表演者可以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来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对于不管演奏与否,容易在人群面前紧张的演奏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解决;如果是技术问题,需要练习提高技术;如果焦虑是由表演者的自我期待带来的,特别是与观众和演出场景有关,那么就需要通过系统脱敏等方法来改善,使其尽可能现实地、积极地面对观众的反应。其他改善表演焦虑的方式还有冥想、身体放松、呼吸练习、瑜伽、有氧运动、催眠疗法、亚历山大技术、引导想象等。音乐表演者常受到各种职业病的困扰,“音乐医学”就是解决平日练习带来的慢性疾病和不适,比如同样的动作要经过上万次的练习,而身体的其他部分相对僵化,由此带来的肌肉弹性减弱或脊背疼痛等问题。不同乐器演奏的动作和保持姿势不同,带来的问题也不一样,当然还可能与经常练习的曲目特点以及演奏者的人格特点有关。学生了解一些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练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产生的身体不适以致形成慢性病,或当出现伤病时知道如何调养,从而延长演奏生涯。以上提到的这些知识不仅是在知识层面的扩充,更重要的是让音乐表演者对音乐表演有完整的认识,能够分析音乐表演的过程,并全面地认识这样一个复杂的音乐活动。音乐表演不仅仅是表演技巧,还需要表现作品的内涵,并与他人产生共鸣。因此音乐表演不仅是一个技术活,还需要发展其他的能力。音乐表演者通过长期练习后在某些方面还会超越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对音乐表演进行全面分析的音乐家,其连接左右半脑的胼胝体结构较大。心理学家对音乐人与非音乐人的认知方式和能力进行了对比,发现音乐人在言语记忆任务中表现较好,而非音乐人在逻辑任务中表现较好。这也许与音乐人对听觉信息整体加工的特点有关。因此,应该培养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具有整体的分析的思维,他们会从中受益,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目前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了“表演与创编”的选修课,表演的内容主要涉及音乐表演的历史、演奏风格、演奏姿态、音响版本比较、练习策略、识谱与眼动、情绪表达、表演焦虑与调节等。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后重新审视自己的练习和表演过程,会对表演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对自己的练习和演奏进行些许调整。但这类课程还没有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选修课或限选课固定下来,大多数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此类课程,也就不能从中受益。因此,在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整体学科知识的建构。内容可以包括表演技巧方面的问题,比如演奏乐器的物理、生理和心理基础,即兴、表现、读谱、记忆、音准;也可以包括演奏者个人的发展和职业技能的发展,比如动机、练习、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感、表演焦虑、音乐医学,以及个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认识音乐表演过程不仅为教学经验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也有助于学生“理性地”了解“感性的”音乐表演,自主调整练习策略和表现方式。总之,将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音乐表演,更加有效地培养音乐表演类人才,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也是当代音乐表演教学之所需。

作者:蒋 聪 〔奥〕理查德•帕恩卡特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格拉茨大学系统音乐学中心

全文阅读

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对儿童音乐教育中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可全方位启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在儿童时期

因为儿童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音乐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上如果不能够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的主动的学习性,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儿童的好奇心将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怎样去了解儿童的好奇心,知道儿童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并引导儿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音乐,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引导能力是否能担任这一任务。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一般对活泼生动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情趣的事物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积极性强。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与所教学音乐歌曲相关的,具有童话故事背景或是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拍手、点数等节奏小游戏,将音乐充分融入教学之中,并结合儿童特有的爱表现,想接受赞扬的特点,尽可能地举办音乐演出,在班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多样化的音乐小比赛,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解决儿童学生的一些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使儿童全面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人们对事物认知过程的开端

经过大量的注意力实验表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也随之变化,小学生的一节课时间为四十分钟,而在中学,大学期间,课堂时间则延长至四十五或五十分钟,就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来制定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则难以学习到该学科的知识。而在儿童阶段的小学时期的课堂上,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时间其实更少,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导致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自然不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多在前半节课。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相关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前半节课的时间里,快速明确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在后半节课则利用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更为全面、专注。

(三)全方位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音乐教育

不仅仅是让儿童来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儿童的记忆能力、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得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儿童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对音乐节奏的体验,提升自身乐感,发展音乐素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具,通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认识音符和曲目名称,用形象直观的画片让学生联想音乐,或是反过来听音乐画图等等,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更能事半功倍地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符合儿童个体心理差异的发展

全文阅读

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当今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嫉妒心理强、自卑心理强、没有集体意识等等。只有深入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目前,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原因。大学生通过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进入到大学生活中。大多数是要离开父母到陌生的城市去读书。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和熟悉要经历一个阶段。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处理更多和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来自于老师的指导,而大学阶段则更能多来自于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加之,大学生的年龄较低还没有对世界形成正确的人认识,性格也正处于形成阶段,所以就会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二)家庭原因。家庭是人性格形成的第一课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氛围和谐融合对孩子就不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父母感情不合,经常吵架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孩子容易敏感、暴躁、不自信等等。其次,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现今的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认为学习好了就是优秀的,学习不好就一无是处。这种看法其实是忽略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须知做人首先要有完整的人格,有健康的心理,这才是人幸福的根本,才是其未来生活更宝贵的财富。另外,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家庭背景优越的孩子,往往因为得到的物质更丰富而不懂得珍惜,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则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的物质条件不如其他同学,而失去自信、自暴自弃。

(三)学校原因。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便开始四年的大学生活。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条件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大学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教师能够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以及学生之间能有和谐融合的关系,那么大学生的心理就会比较的健康。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学校不只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更是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使学生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使学生能够适应大学的生活,以便将来适应社会生活。

(四)社会的原因。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性,大学生也同样要面对社会。目前的大学生面临最严重的社会压力来自于就业。大学生的各种对就业的期望往往得不到满足。比如,专业是否对口、工作的地点、工作的薪酬、上升的空间等等都存在着本身要求与现实条件的差距。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挫败感越来越强烈,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一定的心理疾病,产生消极、自卑、焦虑的心理。

二、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正如上文所述,音乐教育的目的来看,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利用音乐教育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注重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只是灌输学生专业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动和深入发展,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得到各界的认可。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创新的意识。在音乐教育中要摒弃只是教授加上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旧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简单的模仿,不假思索,因而没有创新能力的发挥,没有自主的思维。要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就要改变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可以适当的考虑减少原有的教师教授的时间,更多开展各种形式讨论和实训,使学生能够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一样会有新的感悟,会启发教师的思维。教师也应该学习心理。

全文阅读

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因音乐在调节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实施音乐教育对于解决与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愈发受到学界的关注。据国家教育部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其中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政府陆续出台了诸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规范和指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政策。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看,情绪改善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条件。因在情绪调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音乐教育作为一味“处方”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以音乐教育为主线,探讨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

因中小学生处于脆弱敏感的生长发育期,在生活中极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成长中,中小学生的心灵如一张白纸,又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往往心理对外界影响“免疫力”不高,同时他们敏感脆弱但又叛逆,因此容易受伤害。一般而言,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怖症与强迫症三种。其具体特征如下:

1、焦虑症

焦虑性是神经症中一种较多见的临床类型,以发作性或慢性情绪焦虑、紧张为其主要特征。在情绪障碍方面,往往因一点小事而苦恼、自责、夸大困难、烦燥、敏感、对自己的健康忧虑重重等表现。

2、恐怖症

全文阅读

学生心理音乐教学论文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理,喜欢东看看西摸摸,动个不停;另外他们求知欲强、要求上进,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依然用传统的模式,一味地按照书本教材进行讲解,就会使课堂变得沉闷,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法,钻研教材,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踏雪寻梅》这首歌时,笔者考虑到“XX.X”这个节奏中前八分休止相对比较难懂,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在唱到这个休止符时用点一下头来强调。”有的学生说:“我是在心里默默地嗯一下。”还有学生说:“我用脚打节拍强调。”听到这么多学生的发言,笔者首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然后进一步鼓励他们:“我们可以选择一种简单而又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唱。”这个前八分休止符的难题就这样解决了,同学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教师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让原本单调的音乐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进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巧妙运用奖惩措施,唤醒学生学习潜能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夸奖、批评、赞美、惩罚等手段。完善课堂奖惩制度,教师必须要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运用得当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潜能,充分给予学生一个健康快乐的音乐空间。例如在学习《送别》这首歌时,笔者在向学生介绍创作背景时,有的学生在台下开始窃窃私语,影响其他学生听讲,于是笔者问他上课为什么要讲话,他说:“老师,这首歌我早就会唱了。”“太好了,那就由你来担任一下这节课的小老师吧!来教大家学唱这首歌!”这位同学很好奇,表现得非常积极,其他同学也没有尝试过同学的教唱经历,所以都很认真地学唱。很快大家就学会了这首歌。通过这样的奖惩办法,不但使学生改掉了上课爱讲话的毛病,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形成了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可以夸奖学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透彻分析学生心理,机智处置纪律问题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课堂上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问题学生”、“多动症”儿童等,课堂上总能发现他们或是在讲话,或是在影响其它同学认真听课,等等。对于这样的情形,教师需要机智灵活,妥善处置,不能简单地停下讲课,严厉训斥一番了事,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或接话分析,用教学内容中的道理去说明,使之深化;或善意引导,晓以大义,以宽容的态度、渊博的学识、透彻的分析,去征服学生的心。为音乐教学提供良好、有序的课堂纪律。例如在学习《茉莉花》这一课时,课堂气氛很有些异样。这是一首广泛流行于全国的江苏民歌,很多学生都能从头唱到尾,上课时不少学生开始交头接耳或是埋头做其它事,根本提不起兴趣。面对课堂上松散的纪律,笔者灵机一动,何不尊重学生会唱的事实,从学生喜爱的角度选择曲目呢?考虑到这首歌有很多个版本,也被多位艺人重新演绎过,所以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认识,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版本,为什么?这样一来,课堂上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唱的现场版,很经典;也有的学生说:我喜欢霍尊改编的《茉莉花》,很现代、很独特;还有的学生表示:我喜欢梁静茹版本的《茉莉花》,小清新风格很好听。

四、结语

音乐是美好的精神幻化,是高尚的精神享受。提高小学音乐的课堂效率,给予学生思维自由飞翔、生动感人的艺术展现,需要我们音乐工作者的积极创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贵在得法。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真正使音乐课堂实现审美功能,从而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

全文阅读

音乐表演心理学论文

一、音乐表演中的情感

“琴人合一”是每一位表演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表演者做到投情,以达到展现作品丰富内涵的目的。做到投情,首先表演者务必准确的把握作品情感基调,其次要对作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做以详细的分析。我们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为例,这首作品的情感起伏和情感色彩变化非常多,首先写女儿离开家乡眷恋不舍得悲叹之情;其后转换成对将来“长城无烽烟”的坚定信心和美好展望;最终写到“千里麦浪翻”的丰收喜悦景象。细腻、坚定、豪迈的三次情感变化要求我们表演者要灵敏的做出反应,将情感色彩变化与歌声处理的和谐统一。另外情感表达还可以从谱面上寻找,乐谱上的任何一个音符和装饰音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将每个静止的音符在音乐表演中给予生命力,将作品内涵完美的呈现给观众。

二、音乐表演中的想象

想象是音乐表演中的另一个心理要素,它使人在音乐原有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上,经过重塑而构成新的音乐形象。这个过程给予了作品崭新的生命力,它不仅将原作再现,而且还将其创作给予独特性,使音乐作品有了新的色彩。表演者想象得越丰富,作品中心思想就会展现得越清楚,观众的感受也会越深刻。音乐表演中的想象包括对场面环境的想象,也包括对作品所持有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情感的深刻领悟。例如在歌剧《原野》中,有一首声乐作品是《啊!我的虎子哥!》,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要以金子的身份融入到剧情之中,展现出对虎子哥敢爱敢恨的情感,将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想象是音乐表演心理要素中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重要要素并运用到音乐表演中,使音乐表演富有生命力,感化观众。

三、音乐表演中的临场心理调控

(一)全神贯注的投入

音乐表演的时候不需要我们再考虑什么地方该改动,攻克哪些技术难关,此时要做的事情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表演本身,将自己平时练得东西发挥出来展现给观众就可以了。临场表演时我们平时对作品的研究和所获得的各种感受都已经潜移默化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是这种潜在的东西支持着表演过程。全神贯注是保障音乐表演顺利完成的重要心态之一,如果左顾右盼只会给音乐表演现场带来消极的影响。训练全神贯注最方便的一个方法就是,音乐表演者把平时的每一次训练中都当成演出对待,这样在正式演出的时候,做到全神贯注也就不是那么难了。

(二)情感的自然流露

全文阅读

儿童音乐心理学论文

儿童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儿童在学习、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发展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全文阅读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对音乐感兴趣了,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当中去。然而小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在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不能很好的转换和应用,时间一久,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慢慢降低,甚至出现厌恶情绪。此时,音乐教育心理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从心里教育方面,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表现特点,将音乐教学以做游戏的方式呈现,先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好奇心,慢慢的将其兴趣提高。

1.2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心里学实验表明:人的注意力并不能达到持久状态。尤其对于身心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课方式等。古语有云,心不专一,不能专诚。作为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才能更好的学到知识。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注意力转移的因素,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采用综合教学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3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现在的教学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音乐本身,还应使他们通过音乐的学习,培养一定的鉴赏力,使记忆和感受能相互协调,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可以有效的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欣赏力,还可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律感。

二、音乐教育心里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