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培训心得体会

音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国培音乐培训心得体会

2011国培音乐培训心得体会

来参加培训十五天了,听了专家,教授以及和我们一样的来自一线的音乐教师的课,心里有着无数的感概。记得刚得到消息要来参加国培的时候,心里有着无数的感概,自己到底能学到些什么,没想到来到这里,带给我的是无数的收获。

作为一名中学普通的音乐老师,有幸同其他区县的音乐老师参加国培行动,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感谢重庆师范大学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这种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创了新的基地,特别是让我们教师能在紧张的工作中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方便。因此,在培训期间,每天的感觉是紧张而又充实,忙碌而又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将近十五天的学习即将结束了,回味十五天的培训,感触甚深。国培计划带给了我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成长经历。

一、 改变观念

敬业精神与科学的教学法相结合,必定是成功的保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说工作忙、杂事多,常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是乐盲,没有专门的教室以及合唱用的站台等,于是工作中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思想状态,总想着教不好学生不是我的能力问题,而是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通过此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寄生虫”思想,使我明白了好的条件不是等着我去用,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挖掘,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壮举,同样也能培养出出色的学生。

二、 以名师为榜样,以城市孩子的素养为培养目标

有幸参加了这次“国培”,在李存、魏萍、张礼慧等及其他专家传授理论方法的同时,还顺势播放了一些全国名师音乐大赛的课堂教学视频,那些名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之所以能让家喻户晓,这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孩子们的优秀与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 努力实践,力创特色

全文阅读

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免费下载

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

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最近一段时间,有幸参加了县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至此,我已经参加过许多次的培训,每一次的培训都有新的收获,对自己都有一定的提高。通过本次的教学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大。

本次培训涉及了音乐教学理论、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音乐专业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知识的扩展,精神层面的培养。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我们的任务是诠释艺术的内涵,解读艺术的精华,简单的呈现适合学生的接受,现代教师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的心理成长,对心灵的塑造和对素质教育的完美体现,完美结合,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们的爱心,一切从心从真出发,我相信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过了知识本身超过了音符本身超过了普通的教与学的单调形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两首歌、跳两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什么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确认识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因此小学的音乐教育尤其重要。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现在教师的要求是必要的。

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等愉快的音乐实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用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从一线教师的经验介绍中,让我们在教学上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工作下,今后的音乐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全文阅读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朱特给我这样一次去省城学习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音乐新课程培训。第一天给我们讲教材分析的老师很年轻,但他们很有思想,他们是宁波北仑区实验小学的老师,因为他们比我们早一年进行新课程。我们听到的不是每一课怎样教,而是更多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材的整合,一种思想、一种创新。第二天是杭州胜利小学的音乐特级教师吴瑶香,上半年我也听了她的一堂音乐课,那是省特级教师展示课。听后感受一个字“美”,她的语音很美,歌声很美,形体很美,琴声很美,人长得也美。集这么多美于一身的老师可想而知她的课堂有多美。那天吴老师给我们讲的题目是《美是不能被说出来的》,她从美学的角度来给我们剖析,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案例。这次去杭州学习,让我有了很多感受。

感受一,对于一个音乐作品,一定要挖深,挖透

记得一次和一个老师闲聊,她说她在上三年级教材当中有一课叫《我是草原小牧民》是说,这一课我觉得有很多内容想上,4课时也上不完。其实她就是对于这个教材内容,挖得出,挖得深,所以就觉得有内容好上。上半年有幸听了吴瑶香老师的一堂音乐课《冬天带来雪花的梦》,吴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实在在,但新理念、新亮点却满堂洋溢,让我大饱眼福。课的切入以听着音乐入课为标志,课的呈现紧紧围绕音乐性、情感性和人文性。教学过程以审美为核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活动中,一切是那么的自然生动又引人入胜。在师生互动、共同体验中,我一次次感受到吴老师对音乐课堂的深邃反思,学生们在她精心创设的音乐情景、意境中慢慢实现着“启情悟智”。吴老师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也令我不禁赞叹。

感受二,要多学音乐教育理论知识

我们老师可能认为,不就是教教小学吗?要学那么多的理论知识用得着吗?听了吴瑶香老师的课,你就会觉得非常用得着。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好多老师听了吴瑶香老师的课后说,她怎么这么想得出,我怎么就想不到用这样的方法去教呢?我想那是因为吴瑶香老师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与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源与她音乐理论知识的丰厚积淀。下面是吴瑶香老师几条建议想与老师们一起分享。

1、要关注学生的亲历活动。

2、设计的活动必须有助与唤醒学生参与的、容易感动的。

全文阅读

小学音乐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音乐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12月6日,全区小学音乐教师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听了两节展示课:王云芹老师的《嘎达梅林》和李林老师的《久不唱歌,忘了歌》。两位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有位哲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小学音乐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通过各种有效地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可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秩序井然的课堂常规是重要的保障。

孟子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即做任何事都必须有规定,有约束,否则一无所成。所以,每每新学期接手一批新生我觉得就得非常注重上好这“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就让学生们了解音乐课和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比如:准确的歌唱姿势、愉悦自信地歌唱;欣赏音乐时要静静的听,大胆的想,勇敢地说等等。师生心有了灵犀,配合就有了默契,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学生都能读懂。有了这些“规矩”长期的潜移默化,我们的音乐课才能顺利进行,学生才能养成的行为习惯。

二、规范完美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唱歌教学是音乐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但是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常思常想的问题。面对学生大喊大叫缺乏美感的歌声,千姿百态的坐姿,木讷的表情。我每节课都要口感舌燥地反复强调歌声要优美一点,坐姿要端正,表情要愉悦自然一些。可效果不尽人意。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规范完美的示范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比唠唠叨叨的说教要实效的多。所以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为学生示范时的声音和表情。另外,为防止学生乏味,我还为学生寻觅了许多“老师”。如:“网络老师”从网上下载小学生歌唱比赛视频,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歌唱姿势和歌唱表情;“摄像机老师”把学生自己的歌唱场面录制再播放,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给自己的歌唱找出优缺点。让学生在模仿和对比、鉴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歌唱习惯。

三、适时多样的课堂评价是最佳催化剂。

全文阅读

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最新样本参考

下面是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最新样本参考,由小编整理分享,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培训心得体会栏目,欢迎查阅。

通过这一段的培训学习,让我颇有感触。不由让我深思;21世纪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

一、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这也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

1、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学校里,我担任的是音乐教学。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的始终。对低年级学生我以进行节奏、音准训练为主,并适当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在节奏、律动中去感知音乐的美。

2、教师是榜样。

身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学生都有向师性,其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小学的音乐教学同样要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全文阅读

参加市中小学音乐教学基本功培训后心得体会

“一个音乐教师,利用前面的5分钟教学唱歌,剩下的30多分钟一路讲革命历史、山川大海。课后,学生还非常称赞该老师讲课比地理老师讲得还好……”这是金亚文教授在会中引述的一个故事。在故事的背后,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是否我们在教学工作环节上真的是走上了一条歪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没干自己的事?

想当初,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时候是干劲十足,勇于实践。也乐衷于将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什么博客、论坛都是自己经常光顾的地方。在工作上也大有将自己一切都奉献在讲台上的风范,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当课余时间还不够的时候还常抽出自己的午休时间来辅导那些分批进行排练的同学们。那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累,好像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一样。那时的热情,那样的心态,曾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出去学习的机会也自然多了起来。

然而,另人遗憾的是,出去学习机会次数的渐多并未为我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改善。相反,常常是把别人的胜利经验实践在自己的课堂上时,结果变得一塌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挫伤了自己的一次次信心。

去学习别人的优秀教学经验,本是一件好事,为何用在我身上却适得其反呢?是我不适合别人的经验还是其它原因导致了这种结局?

新课标的实施在东莞最初阶段,还是一个懵懂的阶段,大家都在追求、探索,课堂越来越复杂,内容越来越丰富、甚至五花八门、样样齐全,然而大家都在作秀。大家每每听完课,心里感觉太做作,但心照不说,评课的时候评的都是表面上的颜色多鲜艳,或者说如何更鲜艳。而没有提供一些真正意义上有指导意义的思路给大家。实际上也无法从一堂作秀课中提炼出有价值帮助的思路出来。而自己,依然在困惑中彷徨。

当自己的脚步停歇不前时,别人的脚步没有停下来。尤其硬件条件比较好学校,新课标的头绪已渐露锋芒。

而我们,却在学校的“杂工”当中表现异常突出。在学校里,“课件制作能手”的称号让我极度厌恶与反感,这代表着我更多的是做着与自己的学科无关的东西

失去了钻研的空间和时间,加上气氛又不够,虽有频繁的教学交流,却被疲惫的教学心态否决了一切上进之心。岁月一直这样流逝着……

全文阅读

用音乐创造明天

音乐是人类共享的财富,音乐是人类心灵的深层表达,音乐能将快乐带给世界上每一个人。

遍及全球的雅马哈音乐幼儿培训中心,将首次来到中国上海,向年轻父母呈现雅马哈的音乐培训理念与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那么,雅马哈音乐幼儿培训中心究竟是如何为年仅2~3岁的幼儿进行音乐启蒙?他们又是如何通过音乐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为此,记者特地来到日本东京雅马哈音乐幼儿培训中心进行实地采访。

幼儿音乐培训中心 以儿童为本

雅马哈已在日本和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音乐培训中心,这些音乐培训中心以4、5岁的幼儿为中心,向全球77万以上各年龄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欢乐与享受。除了幼儿音乐课程外,雅马哈还开设了可适应学龄儿童、青少年、成人、有抱负的音乐家,以及从初学者到成为高水平的各类需求层次的音乐培训课程。

据实地考察,雅马哈音乐培训系统有以下三个特点:适龄教育、小班化授课及强调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适龄培训

为了使孩子们喜欢音乐并且很容易地吸收和理解培训的内容,雅马哈音乐中心的专家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程度给予适当的指导。

比如初级音乐课程设计很适合4~5岁的孩子,因为此时正是他们听力迅速发展时期。

全文阅读

音乐培训:基于心理学视角的文献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子女的音乐培训上进行投资。根据一些地区2011年的调查显示,大约超过10%的家长在子女的音乐培训上进行了投资[1]。但由于对音乐培训的定义十分模糊,没有明确概念,人们常常把音乐培训与音乐教育混为一谈。英国的教育研究员哈格瑞维斯(Hargreaves)在2011年提出了所谓的“全球化音乐教育模型”,把音乐培训作为音乐教育的手段和分支。尽管对于音乐教育整体有了更加明确的涵盖范畴,得到广大音乐教育者的普遍认可,但却使音乐教育与音乐培训之间的定义更加混淆。大体上,哈氏提出的音乐教育模式分为三个大的维度:1.专业与非专业;2.校内与校外;3.普及与个别化[2] 。如图1所述,三个维度互相交错,相辅相成。从职业生涯、限制条件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整体上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的 “南北”两个半球,“专业”培训泛指通过专业音乐学校培训从而走上音乐职业生涯的学生们。从教学环境、教学机遇角度又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的 “东西”两个半球,“校内”培训主要体现在由国家统一标准设置的音乐类必修课程以及由学校组织的各类音乐社团,而“校外”培训则表现为学生们在家里、在社会中自我研修的所有方面。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哈氏最后补充了“普及”和“个别化”教学这两个“内―外”环关系。很多人通常把“专业和非专业”与“普及和个别化”教学混为一谈,哈氏认为这是一种误区。“专业和非专业”针对的是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定条件,而“普及和个别化”则集中体现在教学的手段和内容的应用与实践 [2]。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音乐培训中有超过40%的学生选择参与“非专业”的(如摇滚、爵士音乐等)个别化演奏(演唱)课程。

在国内,人们提到音乐培训通常分为两大部分:校内音乐培训和校外音乐培训。校内音乐培训通常泛指专业音乐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及九年制义务音乐教育等。校外音乐培训则由社会、家庭以及个人三部分组成,如少年宫、文化馆和民营培训中心等。校内音乐培训,尤其是校内(小学、中学、高中)普及性音乐培训是人们接触音乐、认识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外音乐培训除了拓展、补充校内音乐培训内容外,旨在以快乐教学的模式,使学生更多地感受音乐,培养对音乐更深的兴趣探究。

音乐作为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反j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除了单纯的审美作用之外,音乐长久以来就被认为对听者有着在心理乃至生理上更深刻的影响,所谓的“莫扎特效应”即认为音乐欣赏可提高智力。相关的实证研究则指出,音乐欣赏只能引起暂时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且该效用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唤醒水平及情绪[3],并且当听的是自己喜欢的音乐时,音乐欣赏更可能对认知能力起到积极作用[4]。

而由于音乐培训在系统性及深入性等方面都要强于单纯的音乐欣赏,因此自20世纪以来,大量学者开始关注音乐培训对个体能力的影响。除了传统的音乐学领域外,学者们还从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角度对音乐培训的影响展开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从研究类型上看大体上分为三个维度:1.音乐与音乐能力的提升;2.音乐与认知能力的提升(智力、语言、数字、空间、视觉等);3.音乐与非认知能力提升(性格、情绪等)。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国内学者对于音乐培训的研究屈指可数。因此,不论从理论抑或是现实的需求出发,对音乐培训进行我国本土化的研究都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本文将针对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培训与音乐能力、认知能力及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文献研究综述,并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由于音乐培训在内容(如乐器、声乐等)和形式(如集体教学、单独培训等)上存在多样性的特点,而研究者在开始阶段往往难以对不同类型的音乐培训进行全面的比较,因此目前对于音乐培训的界定和测量往往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于研究对象接受音乐培训的时间长短与心理能力之间关系的强度来检验音乐培训的效果,而没有具体区分音乐培训的类型[5][6][7][8][9]。这种方法相对来讲成本较小,容易获取研究对象,但是缺点在于无法准确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也无法推导出因果性的结论。随着研究成果的进一步积累,研究者们也开始通过严格的实验研究来检验具体的音乐培训措施对于个体心理能力的影响,从而得出了更多有效的结论[10]。

一、音乐培训与音乐能力

来自加拿大的阿皮蒂斯教授(Upitis, 1987)采用调查法检验了儿童的音乐培训经历与音乐节奏测试成绩的关系。通过对72名7至12岁儿童的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儿童接受正式音乐培训的时间在一年或以上,那么在描述、解释和识别音乐节奏方面的成绩显著高于未受到同样强度音乐培训的同龄人[11]。 在这之后的1990年,加拿大研究员莫荣吉洛(Morrongiello) 和罗斯(Roes) 也开始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研究音乐培训的效果[7]。他们选取了5岁和9岁的儿童各24名,且在每个年龄阶段,均有恰好一半的儿童接受过音乐培训。受试儿童被要求选出能够最好地描绘所听到音乐的旋律轮廓曲线,而他们所听到的音乐在音调和旋律复杂性上有所不同:有调性音乐只包含自然音阶,无调性音乐包含非自然音阶,后者的复杂程度更高。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不同的年龄段,接受过音乐培训的儿童的表现都更具优势。在5岁的儿童中,测试无调性和有调性音乐的结果差别不大;而9岁的儿童在测试有调性音乐上的表现优于在无调性音乐的表现,但该差异仅在接受过音乐培训的儿童中达到了显著的水平。该研究表明,音乐培训促进了儿童对于有调性音乐的敏感性和相关知识的习得。

而近期,加拿大心理学教授舒伦伯格(Schellenberg) 和莫里诺(Moreno) 对音乐培训所带来的音乐能力提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成年人[12]。在该研究中,共有40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在音乐培训时间的估算方面,接受两门以上乐器的培训时间在计算时加倍、在课外保持规律性练习的培训时间在计算时计为1.5倍。按此计算方法,20名学生接受过至少八年的音乐培训,这一群体的平均音乐培训时间为14.3年。在音乐能力的测量方面,学者从反应时间、频率识别和相对音高三个维度对被试者的音乐能力进行了评估:反应时间的测量采用的是苏格兰心理学家德利(Deary)在1995年开发的听觉时间测验[13];频率识别中分为了高频率(标准音为4000Hz)和低频率(标准音为400Hz)进行测量,要求被试在两个音域内分别对音高进行区分;相对音高的测量则是通过采用《小星星》与《生日快乐》的旋律,来要求判断被测试者的实验音乐是否走调。结果表明,音乐培训与音调知觉正相关,接受过音乐培训的个体在反应时间、频率识别和相对音高三个维度上的表现都要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个体,而且在低音区的音乐能力表现上更具优势。

全文阅读

市场经济管理下音乐培训机构发展对策

市场经济又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引导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对于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人们对于音乐的爱好促使了音乐培训机构数量的激增,但是也造成了音乐培训机构发展的混乱局面。

一、音乐培训机构发展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也需要学生能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音乐教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影响着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适当的节奏和音调能够激励人们的精神,使人们坚定信念,促使人们为了理想而努力,并且音乐教育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极大的开发人们的智力,促进人的全方面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在音乐中放松身心。但是目前在部分学校中,开设的音乐课程节数较少,相关的音乐教育更注重于对学生成绩的考察,一些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学手段不够灵活,忽略了对于学生音乐创造力和专业性的培养,使学生音乐课堂学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种种因素促进了我国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一般正规的音乐培训机构是由教委直接管理的教学单位,内部有整套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聘请专业的高水平专业艺术家教学,通过集体课程与个别课程的相统一,使得音乐培训班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音乐知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在市场经济管理下,人们对于音乐的追求逐步提高,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加强了素质方面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因此将孩子送到了音乐培训机构中,想用音乐提高孩子的素质,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音乐培训机构的出现,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能够用专业的教育培养人才并且音乐教学获得了一定的成果,音乐培训机构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和欢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的家庭一般都能有额外的钱给让孩子参加课外的培训班,有些家庭会让孩子学习一些舞蹈或者武术,另一些家庭会让孩子学习古筝、钢琴等乐器,但是乐器的价格较高,若今后孩子不再学习将会导致极大的浪费,而让孩子参加音乐培训班不仅能够让孩子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乐器,而且因为音乐机构的乐器可以有偿提供给学生使用,家长可以先不用购买乐器,等到明确孩子的乐器学习目标后再进行购买,极大的减少了资金的浪费。音乐培训机构在培训学生专业音乐知识的同时,也宣传了音乐艺术,并且能够聘用一些音乐艺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减轻了音乐艺术学习学生的就业压力。音乐培训班利用小班教学模式,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和技能,转变了传统学校的音乐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学习音乐知识,掌握乐器的使用,将乐谱和乐器知识相整合,提升了学生音乐学习的速度。参加音乐培训机构,学生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培养了学生的恒心和毅力,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练习的能力,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音乐培训机构发展中的问题

据相关数据,截止到了2013年底,我国的艺术培训行业产值已经达到了330亿元,每年仍然在以30%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的五年到十年之内艺术教育的市场即将发展成为千亿元,在以2012年市场为例,我国的音乐培训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76.3亿元,占据整个艺术培训行业规模的28%,与舞蹈和美术所占的市场份额比重相差不多,但是音乐学习需要购买乐器,资金的投入较大,今后预计音乐市场比重还会继续上升。在对家长希望孩子参加的艺术培训项目调查中,家长最希望孩子接受的艺术培训分别是乐器、舞蹈、美术类的培训项目所占比重较高,由此可见音乐培训班为家长最愿意送孩子参加的培训班。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音乐培训机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一)音乐培训机构规模较小

目前在市场经济管理下,我国的音乐培训机构正处于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各方面人们对于音乐培训机构的需求较大,因此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音乐培训机构投身进市场,推动了我国培训行业的发展,但是综合整体来看,虽然目前我国音乐培训机构的数量较多,但是音乐培训机构的规模普遍较小,使得整个音乐培训机构市场竞争激烈,培训机构产业的集中度较低,使得很难有音乐培训机构能够迅速的占领市场,不利于音乐培训机构产业长远的发展。

(二)音乐培训机构市场混乱

全文阅读

幼儿音乐素质训练之我见

摘 要: 音乐教育是人类灵魂塑造的教育,是人才培养基础的教育。幼儿期加强音乐素质训练会为其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重点注述:如何开展音乐素质训练,提高儿童音乐的感受力、欣赏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 幼儿 音乐教育 素质训练

一、明确宗旨,把握实施音乐素质训练的意义

李岚清副总理曾经指出:“为了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对幼儿实施音乐素质训练正是适应了这一本质的发展和需要,因此,它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今天我们重新理解这个讲话的精神,又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具体表现在:

1.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表明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普通音乐教育部以培养音乐特长为其目的,更不是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首要目标是育人。

人们的心灵、情操的优美、高尚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儿童刚刚感知世界,认识丑美。他们的思想境界虽不能达到音乐所表现的那样深远、丰富,但通过音乐教育却可以使他们逐渐地理解它、体会它,可是儿童在知、情、意诸方面开阔视野,丰富深化情感。音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点,使他们的精神力量得以发展。即使对于那些最怠惰的儿童,音乐也可以唤起他们思维活动的兴趣。音乐教育是一项充满和谐美的、渗透性的美育工程,它在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启迪智慧诸方面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

2.音乐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