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新的教学行为不断涌现,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在与新课程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我们聆听了许多关于新课标解读的报告,也观摩了不少节新理念下的“公开课”、“研讨课”。这些音乐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与反思。
现象一片面追求“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教师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追求表面的新颖、动感,而不注重实际,一心只想使自己的课“花”一些、“靓”一些,认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有没有必要。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歌曲《保护小羊》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把整个过程编成故事,以动画的形式,使多媒体课件宛如动画片一般,学生们欢呼雀跃,积极性是被调动起来了。但本节课中学生记住的不是音乐,感兴趣的不是音乐,而是精彩喧闹的画面,那还算成功吗?
我特别喜欢一位张老师的课,她课中的教学设计总是精练而到位,音乐性极强而学生照样兴趣盎然。记得在她执教的《东半球西半球》一课中,虽然也是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但画面简洁精练、恰到好处。课件中出现了几组不同国家的舞蹈片段,让学生从音乐中、从舞蹈中发现其节奏特点,然后运用到歌曲《东半球西半球》中。她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完全为歌曲服务,学生的积极性照样在各种不同的能力训练中得到激发,真正做到了乐(yue)与乐(le )结合。
现象二片面理解“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的优势。“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一,许多老师在备课时都会安排一些创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国民歌一课时,安排了欣赏劳动号子《舂米号子》、山歌《站在高山望平川》、小调《紫竹调》三首歌曲。课的最后老师动了一番脑筋,出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想法,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这三首歌曲。学生顿时热闹开了,以小组为单位动起手来。展示时,学生的作品却是用橡皮泥捏成的稻谷、一座山和一段竹子。试问如此的结果哪里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呢?反而是歪曲了对音乐的理解。我认为决不能为了创造而创造,音乐课的创造脱离了音乐本身那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其实,音乐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科。比如,音乐的不具象性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音乐的审美过程是一个运用通感联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演奏乐器是集感觉、审美、思维与一体的过程,音乐可以使人处于平静、愉快的情绪状态之中,这些都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新课程中安排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不仅有灵活的、渗透性的内容,如探索某个问题、发挥想象力、搜集信息等;也有专题创造的内容,如“用声音编织故事”、“为故事、诗歌选配音乐”、“音乐剧”、“创编旋律”等,把创造意识的培养贯穿在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但必须把握音乐课的创造离不开音乐本身,脱离了音乐,创造也就失去了意义。
现象三过分强调“学科综合”
音乐在普通教育中的位置问题最为世界各国音乐教育家所关注。多数人认为音乐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音乐教育以使他们终生受用。认真阅读一下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年鉴――《国际音乐教育》中的文章或文献,就可以明确看出这一观点。音乐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当这些价值标准用于补充任何音乐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时,人们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为满足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不同需要,所设计的各种音乐课程都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包括普通学校的音乐,专门音乐学校的音乐,为青年开设的特别课程、中学的音乐理论课、器乐教学以及各式各样的演出团体中每个人所要学习的音乐。
民间音乐是所有文化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并且与社会学科的研究相互关联以阐明各国的习俗与观念。所有学科都反映了它们起源的文化。意识到了这些学科间的关系致使产生了文科课程,以及只限于音乐和有关学科的课程。此外,有些音乐教师还利用这些有关的学科向表演队的学生阐释要教授的音乐教育概念。
音乐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这些年来,绝大多数国家已渐渐将音乐纳入学校课程。迄今,教育家们仍认为音乐是教育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音乐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得以妥善实施,那么,音乐也就有了人们所必须了解的许多价值标准。
(1)美学价值和表现价值
音乐的美学价值是将音乐列入学校课程的一个主要理由。美学可以解释为研究艺术和自然美的学问。人们在生活中需要美,因为美会使整个人类变得文雅,充满仁慈博爱(参见“美学教育计划”)。美学教育,或者说增加个人美感的过程,也是音乐教育家的基本任务。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各种类型广泛和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其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更具有分辨能力的音乐表演者或音乐听众。
人们需要尽可能以形形的方式表现自己。许多观点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然而语言也有局限性。人类的某些经历还可以通过其他媒介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如舞蹈、供观赏的艺术或音乐(参见舞蹈:“教育计划”)。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所有艺术都有很多创造性表达个人感情的可能性。
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创新,在课程内容方面也做了较大的调整。因此,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改革必须把《课程标准》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必须在课程标准之课程目标、教育理念、教学领域、实施建议等的指南下科学构建。在课程体系上,突出高师音乐教育的基础性、专业性、师范性的特点,在教育功能上,突出高师音乐教育多元文化建设中转站特点的观点,真正做到专业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相一致。
本文仅针对义务课程标准中的多个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六个教学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对高师专业课程改革提出我们的一孔之见,与同行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笔者认为,义务课程标准内容中新创设的教学领域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新设置的六个教学模块,其主要的、共同的特点是:突出学生学习领域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关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需要性、人文性。也反映了标准把对人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当今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之时,高师以“单科讲授”为主的课程体系,就必然存在着诸多与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传统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两点,第一,在学习内容与技能上,重单项专项、重技能技巧、重专业音乐创作理论、重专业音乐流派的音乐作品,而轻多元文化、轻音乐文化、轻综合人文素质。第二,在知识结构与教育功能上,忽视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并不符合今天的高师音乐专业实际,不利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符合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为了解决现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将高师音乐专业单科课程,设置为以综合模块为主的教学体系。其具体构想是,将原有的20门以上课程综合为9+2的课程模块。
所谓9是:
1.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基础乐理、基础和声、视唱练耳;
2. 音乐史论与欣赏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作品欣赏;
高校大学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站在流行文化的最前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是在文化鉴赏和辨别力方面,大学生群体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作为流行文化当中的重要内容,流行音乐进入到高校音乐教育当中,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流行音乐,给学生以更好的音乐体验,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开设高校流行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必然需要
高校音乐课程教学长期在固有的模式当中开展,以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为主体教学内容。流行音乐只是新加入到高校音乐课程当中的内容。随着社会流行文化的发展与转变,网络及多种媒体形式的普及应用,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传统形式的高校音乐教学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高校音乐课程教学多元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流行音乐由于通俗易懂、能够直击内心情感的文化形式,能够满足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我们不能否认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艺术价值,但也不可轻视流行音乐的重要性。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当中,流行音乐形式的引入,与民族、古典共同形成完整的音乐体系,使高校音乐课程更加全面。流行音乐的融入,为高校音乐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音乐教学的开展有着积极影响。开设高校流行音乐课程,是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必然需要。
(二)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近年来,流行音乐蓬勃发展,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成为重要的社会流行文化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文化的潮流。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多种流行音乐形式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是社会文化多元化共存发展的重要体现。流行音乐文化对于年轻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流行音乐也逐渐深入到高校校园当中。高校校园举办的歌唱比赛、校园乐队、音乐文化节都是社会流行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最好体现。社会流行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但是需要积极理性的对待。对流行文化要有争取的认识,流行音乐同样也是如此。高校流行音乐课程教育的开展,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提升其鉴赏力和判断力,能够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流行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吸取社会文化当中的精华,以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为流行音乐课程教学的开展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极大满足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需要。
二、高校流行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一)缺乏特色
【摘要】
流行音乐,它是一种新生的音乐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的每个角落,对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增设流行音乐课程是一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
音乐教育;流行音乐;大学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大部分院校一直以西方古典音乐教育体系为主导,无论是艺术价值评判、学术标准还是审美尺度都以此为标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等都是以此为标准建立起来的;大部分任课老师都是受过传统的西方古典音乐教育,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知识结构都保留着应有的习惯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上普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院校的音乐课程基本上还是按照古典音乐教育体系设置相关课程,如:基础乐理、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指挥等等。高等学校艺术类课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其中音乐类的课程有“基础乐理”、“音乐简史”、“音乐欣赏”、“合唱与指挥”等。在开始阶段,这些音乐类课程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活跃了学校的艺术氛围,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这些学校的音乐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西方音乐,一类是中国民族音乐。这些是人类流传下来的音乐精华,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已经不太喜欢上音乐课,甚至觉得音乐课枯燥无味。但是可喜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部分音乐艺术院校已经开设了与流行音乐相关的专业。如沈阳音乐学院在1993年设立了通俗演唱专业、中央音乐学院在1994年成立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等等
二、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
摘 要:西方音乐史的教学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学生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缺乏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难以真正学好音乐史。“音乐化”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悟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对西方音乐历史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对音乐史知识点的更好理解和掌握,真正达到西方音乐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知识;音乐化;西方音乐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6-0065-0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艺术美总是通过“音乐化”的声音来表现。人们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积累各种音乐知识,音乐知识是人们在艺术实践中对“音乐化”的声音进行客观认识的成果。学校音乐教育常常通过传授音乐知识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音乐知识的学习又必须与具体的音乐作品紧密联系。“如果我们在音乐教育中淡化了音乐意识,忽视音乐教育的音乐特点,那么就会把整个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变成死气沉沉的文化课,自然很难完成音乐教育的任务。” [1 ]
西方音乐史是普通高校本科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它是声乐、器乐、理论作曲和音乐师范教育专业的共同课,也是其他文理科学生的一门选修课。与音乐技能课程相比较,西方音乐史属于音乐知识课程。在过去的西方音乐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以梳理音乐史知识为主,学生对书本上的音乐史知识进行记忆。常听到有同学说:“西方音乐史修完就全还给老师了。”也有人批评,音乐史是一门有历史而没音乐的课程。本文将在分析音乐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探讨西方音乐史“音乐化”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音乐化”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感悟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西方音乐历史,扩大艺术视野,增强整体艺术素质,最终实现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音乐作品是音乐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西方音乐史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主要包含音乐作品、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的成因等三个层次。在实际的音乐史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达西方音乐史这三个层次的内容,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音乐作品是音乐史的核心内容,也是了解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成因的前提和基础。刘经树先生在《简明西方音乐史》的前言中指出:“音乐是属于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门艺术,而音乐是什么,只有靠音乐本身才能说清楚。光凭文字记载无法重建起音乐史真正的‘过去’。音乐历史的主体是音乐作品。” [2 ]学生如果没有从音乐作品入手,不去了解音乐历史上伟大作曲家的优秀作品,那么,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也必然缺乏感性的把握,难以真正学好音乐史。同时,对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成因的分析和探究,是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反过来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起促进作用。如对音乐历史的过程和作曲家的生活经历缺乏全面的掌握和深刻的理解,也难以真正在专业领域里讨论西方音乐历史的传统。
音乐化的音乐史教学与一般以音乐史知识为主体的音乐史教学的着眼点不同。一般以音乐史知识为主体的音乐史教学,常借助传记主义史学和历史主义史学的方法,根据历史解释学的原理用音乐作品来诠释作曲家的生平遭遇和精神气质,或根据精神同一性的原则,让人们在音乐作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明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强调的是对音乐史的理性把握和思维训练 [1 ]。“音乐化”的音乐史教学,则突出对具体作品音响的感性把握。课程教学时,把音乐史的知识压缩到最低的限度,音乐创作的背景都只是在与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做简单的介绍,让学习者进行大量音乐作品的欣赏,对音乐历史获得一种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听觉的渠道,接受作品音响的刺激,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体验到音乐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境,获得美感,并为之感动 [3 ]。这种通过音乐体验所获得的直觉和感性的认识,最为真实,超越于所有的语词描述。
摘要:近几年,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形式逐渐开始多样化,而音乐活动课程这种非学校学科课程,已经成为了现在中小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了。新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要加强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创新能力,这也要求了我们应该要重视音乐活动课程的教学。音乐剧这种综合性与活动能力较强的音乐表演形式正好迎合了当下音乐活动课程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活动课程;音乐剧;音乐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
1.音乐活动课程的涵义
在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讨论五稿)》中,对活动课程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活动课程是指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
与音乐学科课程相比,音乐活动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可以用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模式和组织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审美欲望,并让学生得到多种音乐感性体验,因此在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实践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2.将音乐剧引入到音乐活动课程的可行性
音乐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在一定的音乐背景下设置一定的场景,通过人物活动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的短剧。音乐剧具有形象直观的长处,它通过情节曲折动人的好故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来,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参与性。
摘要:新课程关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音乐教学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音乐教学应该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环境,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尽量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竹、活跃的状态。
关键词:音乐 理念 个性
一、课改强调了对学生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培养
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音乐教学中。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来完成的。原来的各科教学中较多的是只重视本学科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重视。以音乐教学来说,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术课,它是传授音乐技能的技巧课,音乐教学方法也以“教音乐”为宗旨,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的注意力必然集中于唱歌、识谱、乐理、欣赏等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人的素质、能力,特别是个性的培养。
而课改后的教材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还强调学生综合智力素质的开发,包括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灵敏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协调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因素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课改后的音乐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人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了想上音乐课和更想唱歌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学生愿学、乐学。因为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否则再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练,呆板的重复。
二、课改给了教师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虽然课改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了,在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形式各种多样,这样上起课来比较灵活,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设计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摘 要:数字化技术是教学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目前,许多高校音乐专业建立了MIDI制作室、音频工作站、电子钢琴教室等,基本形成了数字音乐环境。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数字音乐环境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应用相当广泛,在《声乐》、《视唱练耳》、《器乐》等多门专业课中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技术;音乐;环境;高校;课程;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音乐因其具有的易修改性、传统乐器及乐队无法达到的声音效果以及优良的音质和宽动态等特点,数字化技术在音乐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许多高校音乐专业花费巨资建立了MIDI制作室、音频工作站、电子钢琴教室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相关设备器材教授学生学习作曲、和声、录音制作和乐谱打印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用于音乐制作,用于《歌曲创作》、《和声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还可以拓展应用于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视唱练耳》、《器乐》等多门专业课的教学中。
一、数字音乐环境下的《视唱练耳》教学
视唱练耳以传统的单一钢琴音色及单纯的听觉技术训练,在教学中往往造成了一系列的非良性循环——教学进度迟缓、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果、考试成绩、学生实际需掌握的音乐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无法保证。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视唱与听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以钢琴为教具进行此项教学时,教师一定会遇到训练音色单一,要不断反复弹奏,无暇顾及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事先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制作好训练内容如:不同音色音程、和弦、旋律、节奏、伴奏。上课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对视唱曲与练耳内容进行编程、自动播放,从而使教师在集体训练时得以到学生中去进行近距离辅导。同时,在视唱训练时更可以减轻教师不停伴奏范唱的辛劳,因为制作合成的内容,音高节奏准确,可以任意逐小节、逐句地随教师意愿及学生熟练程度而播放,其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均可随机变化。只要合理运用系统的编程功能,教师将会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同时取得很高的效率和质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并且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这样的训练手段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音色、音高、和声、现代节奏、乐队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音乐要素乃至整体音乐作品的吸取。
二、数字音乐环境下的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引入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可使声乐教学直观化,拓展了声乐教学的领域,并且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省时省力、节约师资等优势。以分析波形文件为参照,可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能力。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和老师的声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各项要素。做法是:教师有针对性地把学生演唱的段落录下来,把几次演唱的声音做比较,帮助学生找出良好的声音状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歌唱状态。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着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由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什么是原本的呢?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本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于开端的。"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宗旨
通过音乐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