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教学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析国际化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与加深,国际间音乐教育的交流也随之增加。文章对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音乐教育方面坚持的立场、全球性的音乐教育改革形势以及世界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指出我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的实际性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化 本土化 音乐教育

随着全球性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一体化不断发展,国际间音乐教育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加,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有着新的思考和探究,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也随之不断加深。人才的培养关乎国家命运,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情况

20 世纪 80 年代起,各国相继进行着教育改革,美、英、法、日等国相继出台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这些新出台的课程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方面发生了质的转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自身的发展能力成为重点。音乐教育在此次教学改革过程中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国际化”反映出国际音乐教育理念及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音乐教育方面,始终坚持音乐教育绝不单纯意味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音乐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的观点,力求在音乐氛围熏陶中开发个体潜能,逐步升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感知能力。不论学习者个人条件的好坏,只要求他们在音乐欣赏中能够扩散音乐思维,激发音乐灵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国际音乐组织尽可能使音乐教育优化,并使之适合于所有学习者,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国际音乐教育组织的带动下,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一元论”在我国仍被很多音乐教育者采用,他们迷恋西方音乐体系,坚持欧洲古典音乐,一味推崇“七声音阶”等。这与国际音乐教育推行的多元文化理念背道而驰。二是很多音乐教育者对我国传统音乐课程的重视远远不够,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仍以欧洲音乐理论为中心。三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没有真正做到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我国音乐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对“教育国际化”进行了定义:“‘教育国际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①“学者们普遍认为‘教育国际化’实为一种教育行为,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过程,它体现国际共同目标与教育理念。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②“音乐教育国际化”主要目的是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学习国际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从而提高自身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本土化”,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由西方传来的音乐教育理念在本土被吸收和接纳,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我国传统音乐教育理念在固有的文化传统下自我延续的发展过程。将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引进的国际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国外音乐教育理念吸收、消化的本土化过程。

全文阅读

探究音乐教育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分析

【摘 要】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应该融入多元文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发展小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增加多元文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多了解课本之外的音乐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让音乐成为生活中和学习中都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教育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合多元文化的意义

小学教育是学生能力开发的黄金时期。音乐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和表现并创造音乐,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多元文化教育观就是把“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和“面向全体学生”融入课堂教育。以多元文化为核心的小学音乐教育是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小学音乐教育通过采取多元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对于音乐能有一个全新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挖掘学生音乐潜力,开发学生音乐才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全面的音乐教育,从中外歌曲、戏剧、交响乐等内容入手,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音乐,热爱音乐,进而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其他方面的潜力。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征之一是注重多元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无论是接力版、人教版或者湘版的小学音乐教材,都不同程度的体现本土音乐文化与其它音乐文化的结合。教材内容中,既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有广泛的外国优秀儿歌曲段,中外结合,可选择性很大。从教育理念上,这些教材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通过音乐审美的培养,能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调节情感,培养审美力,使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作为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目的的最重要途径的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一定活动形式进行音乐的审美教育,依据科学的教材,借助课堂这一平台,通过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好的精神,继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文化,使学生具有并积累深厚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和理解音乐,结合具体的音乐技能学习,在深刻感受多元音乐文化的同时学习音乐。

二、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更好的开展多元化教育

(一)完善高师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教学体系

全文阅读

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改革

【摘要】

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对声乐的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随着音乐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声乐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音乐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加入新型开放的教学手段是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音乐教育,以学生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为目的,从而有效开展专业声乐教学,并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歌唱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音乐,通过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音乐背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和谐、团结向上的集体精神。因此,本文针对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展开论述。

一、去其教材糟粕,取其精华

音乐教学过程中,常常因为教学重点不明确而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从教材中筛选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让他们了解声部类型、演唱程度和声乐表现等。在音乐教学中拥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会使教学进程事半功倍。在挑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时,也应该注意对知识的巩固和强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中用,用中学”的教学目的,并且也能够将“温故而知新”的思想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在乐曲选集中合理划分曲目的难度,能够有效、有节奏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现“由浅入深”“化繁为简”的学习过程。教师还可以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参考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曲调的节拍、掌握气息的调整,以及歌唱时对作品力度的把握。另外,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融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声乐训练。

二、立足长远发展,完善教学

全文阅读

试析大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摘 要】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成果,是对我国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反映出我们的民族特性、审美观、价值观、民俗文化。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认识、提高其民族音乐修养,有利于对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本文将针对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做一些探究。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较强的民族特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然而当前我国对民族音乐的保护却很不到位,社会上对民族音乐的关注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把民族音乐当成过时的、落伍的东西,更不用说对它进行欣赏了。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使其了解并认识民族音乐,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我国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凭借过人的智慧,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之中当然包含有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我国各民族在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不同地域生活的民族,其音乐文化也有着特有的风格,形成了我国类型繁多的民族音乐。我国民族音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地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分布其中,因民族的不同,民族音乐在不同的地域内,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点。一般可分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中南丘陵、中亚绿洲等八个地域音乐文化。在黄土高原上,信天游高亢激昂;江南地区则有婉转动听的丝竹,新疆的民族音乐一般都较为活泼、极富朝气。

2.多样性

全文阅读

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当今,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培养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现代化人才,是音乐教师必须要面对并用心去探索、解决的问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个人来说,美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对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过程中形成深厚的文化修养,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对社会则使无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在社会中结成一个富于进取与创造精神、善于合作与协调的整体,使社会的发展健康有序。概括地说,美育丰富着德育与智育的本源。学校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通过美感教育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因此,我认为发挥音乐课独特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必须深深挖掘音乐课的本质特征,那就是音乐的美感。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美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课教学来进行的,尤以音乐和美术课为主。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必须懂得音乐美的特点。音乐美是一种声音艺术美,它是依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的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形象,并依靠人们的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根据音乐的这个特点,音乐课的教学一般要抓住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一、创设情境,提高审美

音乐课的内容分为唱歌、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欣赏三大部分。这三部分在具体安排上,应以唱歌教学为主,因为只有有表情地歌唱,才能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感,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达到提高感受音乐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美育教育。在唱歌教学中,我突出精讲多练的原则,尽量用少而精的语言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与积极的愿望,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把学生领入一种音乐美的境界。如:在教歌曲《在老师身边》时,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往事,背诵赞美老师的诗歌,让学生去悉心体会老师的可敬可佩,激发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为歌唱打下基础,动听的旋律响起来时,我先深情地试唱:“自从踏进学校的大门,我们就生活在老师的身边……”一双双晶莹的眼眸中闪动着亮光,一张张纯真的脸上,荡漾着笑意,他们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接下来的教唱非常顺利,同学们情绪饱满,认真投入,都被这美的音乐、美的情感深深地感染着,下课铃已经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这就是音乐美的魅力。

二、扎实基础,提升能力

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是形成学生独立地演唱、演奏和欣赏的基础。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教授给学生一定的演唱技能、演奏技能和识谱视唱技能。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过度强调乐理知识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形成新的认知困难。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既要加以重视,又要注意方法,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对音阶等知识变得更形象,节奏练习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自制打击乐器,或做节奏拍手操、当然全班一起按节奏手舞足蹈就更好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涨的同时,高效地掌握了音乐知识。在扎实基础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培养,借助学生不断提高的兴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乐曲改编、歌曲改编、节奏改编等等,此环节一定要进行分组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能力可以迅速提升。对音乐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三、融入情感,陶冶情操

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必不可少。而音乐本身就具有净化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对于音乐教学来说,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欣赏课是首当其冲的。欣赏课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某种意义上讲上好欣赏课,对于教师来说是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学会音乐极重要的一环。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精心备课,调动多种有效手段组织教学,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同时根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理解和掌握的规律,欣赏一首歌曲或一首乐曲应按照综合——分析——综合或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来组织。例如对歌曲《魔王》的欣赏教学,《魔王》是奥地利艺术大师舒伯特的经典作品,歌曲体现了作者鲜明、深刻、洗练、隽永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好的歌词一一首叙事诗,有情节、有意境、有人物、有对话,再通过典型音乐语言的表达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生动而富于感染的故事。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讲述了“树精”的引诱、恫吓、威逼;父亲的怜爱、安慈、抚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善与恶、美与丑,冲突十分激烈的故事,“夜沉沉,风嗖嗖,魔鬼笑,亲人愁。”魔鬼软硬兼施终于掳走孩子幼小的生命,邪恶战胜了善良,悲剧性的结局无声地告诉人们:要时刻警惕居心叵测的人,作者在这首歌曲中寄托了鲜明的爱憎,鞭笞了黑暗和邪恶。憎恨魔王和同情父子是这部作品的教育目的所在。通过渲染与分析,艺术大师的创作特色,独具匠心的作品中那种悲剧美的魅力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印象,作品的欣赏已水到渠成,把录音放开,学生能对照曲调默默哼唱,细心体味,再辅以教师画龙点睛的板书小结,启发学生自我总结聆听后的感受与体会。在欣赏教学中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线,特别是爱与憎这条主线,通过拔情、引情、入情、抒情这四个步骤,去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至此,情感教育不再是教学的手段,而是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审美能力,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全文阅读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摘要]在中华音乐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音乐可以称之为纪录和反映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青少年学生审美素质薄弱,良莠不辨,对祖国璀璨的民族音乐了解肤浅,追求低级的流行小调,而对祖国的优秀民歌,却生疏了,无亲切感了,民族音乐在青少年一代中逐渐销声匿迹,学校是弘扬民族音乐的主阵地,作为音乐教师,怎样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接受民族音乐,通过民族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值得深思与深讨。

[关键词]民间音乐;音乐教育;智慧

近年来,许多高雅的音乐艺术在学校音乐教学中被庸俗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民族歌曲被流行歌曲所取代,为什么流行歌曲能流行,无非是你唱、他唱,形成一族,形成时尚,学生以回唱为荣。而民族歌曲,你不唱,他不唱,反而让人生疏而陌生,唱民族歌曲反而感到有背时代。久而久之,流行歌曲取代了民族音乐在学生中的地位,成为校园歌曲的主体。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一、民族音乐是中华音乐文化的根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就像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而民间音乐则是这座花园里长开不败、争奇斗妍的奇葩。民间音乐是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源头,是文艺创作的土壤,是艺术家创作的先师。民间音乐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中基本上不采用书面乐谱的传承方式,而主要靠口传心授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发展,正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人民群众的心声,是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寄托和“食粮”。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积极成果,特别是继承和发扬民间音乐的优秀成果,不断创作出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体现社会文明的优秀音乐作品。著名音乐家马可曾说:“历代伟大的音乐家都是十分重视民间音乐的,他们常常把民间音乐吸收到他们的创作作品中,通过音乐找到了接近人民的道路。这是因为民间音乐生动地表现了人民的生活情趣,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而这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一切伟大的音乐家总是继承着民间音乐所提示的方法和方向作进一步的艺术加工,而不是与它的方向背道而驰;任何天才一旦违背了民间音乐的这种传统,他的作品就会脱离人民、降低价值!”。可见,民间音乐的先师性、根源性是不容忽视的。

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民族音乐教学

该说现行的音乐课程里面也编有不少民族音乐的内容,但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使他们学有兴趣,教师就必须要研究教材,广泛地寻找能吸引学生,符合学生实际及与民族音乐相关联的知识,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展示给学生。在实施教学中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愉悦学生习潜意识地接受民族音乐。在音乐欣赏中,可选择播放古今优秀民族乐曲。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受学生欢迎。欣赏时,教师要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和民族风土人情,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认知。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介绍阿炳的悲惨命运,《二泉映月》曲名由来,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二泉”的地理方位等。使学深刻了解《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含义,只有理解了,才更喜欢唱,只有会唱。又如在欣赏《春江花月晚》时,可启发学生从优美的音乐中去想象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花月相映的动人画面。从而使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美好,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利用乡音乡情,促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全文阅读

音乐教育学论文

一、研究对象

音乐教育学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持续不断地充实丰富研究内容的目的。另外,由于音乐教育学是从实践中延伸出来的理论,这对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有着规范指导作用。伴随着各类科目教学重点的转移,具有近似研究方向的教育族群也参与到现代化教育学的发展进程中去,音乐教育学包含其中。音乐学科教育学差不多已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的同类说法,也是作为研究校园音乐学科本质、目标内容与方式的一门学科。音乐教学法重点是对音乐学科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侧重于教学法则和理论指导。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教学论,同属于音乐教育族群研究范围,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各自独立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属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二、研究范围

1.广域型:它需要有跨学科的视角,对教学目标、内容进行规划和组织,对教学过程采取的方法进行适时调整,在不断地探索中对各类教学因素进行深刻的研究,达到以“实际论证”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广域型的音乐教育学是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基础,由跟音乐教育学有关的音乐与教育、哲学、美学与社会心理、民族等各类学科的新近成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及各种因素的体系研究,以利于形成统筹、完整、条理清晰的理论系统。音乐教育学的广域不只体现在学科视角和理论层面,也包含教育哲学,重点体现在对音乐教育学中涉及的方法论、价值论、目的论的研究。

2.学科型:由于音乐教育学是从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延伸出来的理论,故音乐教育学注重的是学科领域中的实践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学以达成高品质的教学内容为目标,成立“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专题,具体细分到学科组织、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三大领域。

3.专业型:当前较为全面系统地对专业音乐教育学问题的论述专著很少。

三、研究策略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策略,可以由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社会学等各类视角进行研究,通常还以文献、调查、实验、个案、分析、统计等研究法。具体实践中常会将各领域进行综合运用。而调查、个案及实验研究方式极其受重视。伴随着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渐渐深入,对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理论同实践结合、跨文化比较、系统及其他各类有效的研究策略的综合应用等,给予一定的重视,这也是音乐教育学的研究策略的发展方向。四、音乐教育学的形成音乐教育学源自音乐学与教育学,它们成为独立学科时均为19世纪。现代音乐教育学的形成时期通常认为是在20世纪。20世纪早期,音乐学科教育的研究具备多样性的特性。国外的一些较为著名的音乐教育系统与教学方法,譬如,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它们为音乐教育学的成型和延伸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为音乐学科教育的研究及音乐教育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石。德国的艺术教育与授课中心研究院自1921年到1927年,于柏林等地持续举行七次以德国学校为主题的音乐周,这使得音乐教育家、教育学家、音乐学家之间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在增强了学术方面工作的同时又具备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美学与作品等方面的研究。1931年,美国的音乐教育家默赛尔与格林合著了《音乐教学心理学》,这是一部以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指导和教学实践为内容的专著,著作设计领域广泛,观点新颖,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音乐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全文阅读

音乐与体育教学

摘 要:音乐在体育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音乐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的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传统教学的弊端是明显的,我们要使课堂有所发展和创新,就必须引进其他的教学元素,而与体育教学联系较为紧密的就是音乐。所以,将体育与音乐结合起来,才是一条创新之路。

关键词:音乐;体育教学;兴趣

一、体育与音乐的结合

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音乐则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是人们心灵上的体操,与体育同样具有健身功能。优美动听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可以愉悦性情,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作为一种美的感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感化人的力量,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对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已为社会和人们普遍认可,作为两种人类共同的语言,体育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并在众多体育活动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将音乐带入课堂

我觉得,应该更加深入、系统地将音乐带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也就是具备在室内馆上课的学校,体育老师就应积极在课堂上带入音乐,让音乐逐渐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背景环境,进而来配合室内的体育教学活动。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共同难题。

为什么要在室内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入音乐呢?体育课是学生们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主要阵地,是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一个重要场所。但是,如今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体育被大多数学生喜欢,但他们不喜欢体育课”。

(一)传统课堂的弊端

全文阅读

对中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的教学尝试

摘要:民族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和加强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提高学生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学音乐;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尝试

一、教学现状

作为一名在职的音乐教师,我以了解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类型为目的作了几次调查,调查的结果尽管不让我感到惊奇,但的确令人感到担忧。结果如下:①93%(40人)的被调查者喜欢听音乐;②70%(30人)的被调查者喜欢流行音乐;③19%(8人)的被调查者喜欢古典音乐;④16%(7人)的被调查者喜欢民族音乐…… 从被调查者对音乐的态度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肯定喜欢听音乐,但欣赏的内容则相对狭窄,他们喜欢流行音乐明显多于古典音乐或民族音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一方面当然与目前流行音乐的传播密度有关,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或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诱导和训练,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方面的不足则显得相对严重和值得我们思索。

二、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长期不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成绩不去评估,甚至无评估方案。大多数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可有可无,音乐课的情况无人问津、无人监督,甚至干脆把音乐课改为语、数、外等科目。校园是社会的缩影,由此反映了音乐课在学生乃至人们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严重的倾斜状况,其主要症结在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

2.音乐教师对自我的要求不够

全文阅读

中小学音乐教育

我们就是光辉

全面参与,有效体验——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参与体验”音乐作品

赏乐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谈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聆听音乐的有效性

如何让小学高段音乐课堂更精彩

注重音乐实践活动,深化素质教育——从“小舞台”到“大舞台”

浅谈中学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

音乐课堂中如何进行参与式教学

打开“心灵剧场”——高中音乐鉴赏中“课堂音乐会”教学模式探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