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毕业论文

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高师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师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指出目前这一教学环节与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实质上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与设想,期望能使高师音乐教育的自身发展更完善、更快捷、更符合实际。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现状分析 改革设想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33-02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教学与培养目标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在专业、文化、技能、理论等学习方面的综合评价、检验与考核,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估的重要依据。这一教学环节本应是一种非常合理、有效的形式与手段,但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亲身感受,结合国家对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的教学目标,从现状出发,对高师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提出质疑: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是否科学、合理、有效?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现状分析、思考及建设性意见浅谈如下,以求和各位同仁商榷:

一、对毕业论文(设计)现状的分析

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师音乐教育在招生方面对专业的特殊要求以及文化录取分数线的低“门槛”,相当一部分学生或艺术天赋不足、或专业素质低下、或文化基础不实、或学习能力欠缺。这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水平低。由于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录取分数较低,在大学四年中又不太注重在文化素养方面的全面提高,在论文写作中,文不对题、中心思想不明确、框架结构混乱、语法逻辑、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文理性错误肆处可见,论文质量无从谈起,给指导老师从精神、时间、精力等方面带来沉重的负担。

全文阅读

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新理念和新要求

摘要:音乐教育专业在我国各个高校均有开设,学生自然不在少数,然而全国各地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与要求不同,也是导致学生无法定位自己的原因。本文主要以广西桂林地区的高校为例,讲述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提出教育改革,强调教师应有的觉悟与理念,并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提出毕业新要求,以此来改善和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完成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新理念 新要求

一、音乐教育专业介绍

各个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都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而各高校培养目标又大同小异,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以培养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音乐专门人才为宗旨,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有关音乐教育方面教学的基础知识、群文工作知识、音乐基本理论和音乐实践技能,接受音乐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专业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桂林旅游学院、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其课程设置基本相同:音乐基础理论、声乐技巧与演出实践、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和声、曲式、复调与对位法,舞蹈与形体训练、群众合唱排练与指挥、小型乐队编排、器乐舞台表演训练、中外音乐简史与欣赏、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视唱练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实习等课程。

音乐教育专业实训及就业岗位,就桂林地区高校近十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主要以中小学、少儿艺校、琴行、企事业工会、文化传媒机构、社区文化馆站从事相关的教学、辅导、艺术管理等工作,也有面向相关文艺团体、演艺公司、演出场馆、剧团和基层文化单位,从事艺术表演、创作、培训和社区群众文化的编创普及等工作。

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非常明确,然而这在高校课堂教学实施起来,为何工作难以展开和无法顺利进行呢,这正是高校教师值得深思的地方。

二、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全文阅读

论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就业的帮助

【摘要】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学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对其能否顺利就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优秀素质的重要内容和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工作质量的保证两个方面对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就业的帮助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学前毕业生 就业 帮助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1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素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而音乐素质无疑是其诸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才能够在学前教育工作当中给予孩子优秀的教学,才能够让孩子的音乐素质有所提高。

一、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优秀素质的重要内容

学前教育这一专业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知识,如写作、绘画、制作等,因为其教育对象是从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学前儿童,该阶段儿童各方面都处于萌芽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需要学前教师具有良好的相关素质。而具备这些相关素质,就是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

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学前毕业生的重要素质之一。首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不管学习哪种专业的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的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可以缓解疲劳,音乐可以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等。其次,对于学前毕业生来说,良好的音乐素质更加重要,因为音乐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并取得理想的效果,首要条件也是最为关键的条件就是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因为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

全文阅读

高职音乐教育大有可为

摘 要:高职音乐教育如何办学、如何定位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音乐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确立高职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厂矿企业、公司和社会基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艺术人才?再次,高职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根据市场的需要,应该培养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音乐市场就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音乐将伴随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音乐已成为人们娱乐、休闲、调节心理、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操无可替代的精神食粮。音乐将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从事社会音乐活动和社会音乐工作的人将会遍布社会的各个基层,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会越来越多;这样就给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在这个大的音乐教育的环境中,高职音乐教育如何办学、如何定位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音乐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确立高职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的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这类学生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相对来说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比较薄弱。这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是从事演员职业或到影视、电台、电视台、群众文艺、社会文艺等行业工作。第二类是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毕业生,这类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比较好,但专业性和技术水平比音乐和艺术院校学生要低。这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是从事中、小学以及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电台、电视台、群众文艺等行业工作,以上两类学生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第三类是专科层次的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这类学生专业性和技术水平比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低,知识面不如师范和综合院校的学生宽。针对以上两类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以及面对市场就业的总体情况来看,高职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要想赢得市场,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那么、高职音乐教育就必须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艺术实践;二是强化一专多能;三是强化社会工作的综合能力。如能做到以上三个强化,那么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应该有四条:一是继续报读本科;二是到城镇文化馆、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工作;三是到厂矿企业、从事企业音乐文化;四是到乡镇、街道办和社区等基层单位从事群众音乐文化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用人市场,开发的潜力很大。

二、厂矿企业和社会基层单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艺术人才?

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城镇居民的键身、娱乐和休闲的需要,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便会应运而生。经济效益好的厂矿企业就会注重发展企业文化;乡镇、街道办和社区就会考虑如何活跃和发展群众文化。音乐文化将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镇、街道办和社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厂矿企业还是乡镇、街道办和社区都需要音乐人才。城镇的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的经营和管理也需要具有音乐专长的人才。

但是不论是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的经营或企业文化,还是乡镇、街道和社区的群众文化,都是整体工作的一个部分。他们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有音乐专长,又有从事文字、社交、公关、织等综合能力。平时做好本职工作,有音乐文化活动,或在工作中需要音乐知识和技能时,又能具备做好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即所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人才。

全文阅读

音乐毕业生就业困难因素

近两三年以来,随着国内部分知名的综合性高校把开设艺术类专业视为现代大学的重要办学特色,并积极实施起来,艺术类及其相关学科迅速成为热门专业,加之近几年国内外媒体将音乐选秀活动大肆宣传和推广,音乐专业顿时火爆起来,而师范专业一直都是高考考生热衷填报的专业,因此音乐师范专业的招生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而音乐师范生的就业情况却与招生场面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音乐师范毕业生面临就业存在的自身问题

1.缺乏科学的择业观念

什么是科学的择业观念呢?简单概括就是“知己知彼和良好的心态”。所谓“知己知彼”指的是正确分析自己本身的能力,深入了解就业战场的格局。毕业生往往在“知己”这一问题上犯错,绝大部分毕业生高估自己的能力,面试前雄心壮志,面试中窘迫不已,面试后信心不足。正因为他们高估自己的能力,用人单位才会感慨毕业生普遍眼高手低,能力不足。而毕业生在“知彼”这一问题上更是错误连连。首先对与本专业对口或可挂钩的行业、单位、团队的总体状况、战略发展、行业前景、优劣势比较等,缺乏较为宏观、全面的了解,盲目就业;其次,就业前只看用人单位的薪金待遇,全然不考虑用人单位是否能提供自身发展的平台,仓促就业;再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频繁毁约,引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乃至毕业院校之间的信任危机。

而“良好的心态”指的是就业前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心态平和,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就业遇到困难时能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摆正心态。很少能有毕业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就业,大部分毕业生面对就业都是急躁的心态,希望尽快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导致的后果往往是盲目就业,扎堆就业。大学生就业本身就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持久战中,失败是常见的事情,但是很多毕业生缺乏屡败屡战的精神,一两次的面试被拒,就信心全无,甚至一蹶不振,贬低自己的能力,掉进自卑——就业难——更自卑——更难就业的恶性循环中。此外,少部分毕业生逃避就业,拒绝面试,坐等机会,同时也坐失机遇。

而具体到音乐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最显著的表现是就业观念陈旧:首先认为师范专业就只能是或者说只适合从事教师行业,而传统的教师行业又仅仅是中小学正式编制的教师。在素质教育没有普遍被彻底执行的现在,各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其他专业教师,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都处于饱和状态,这又形成千军万马的毕业生去挤公招教师这一独木桥现象。其次是地域思想禁锢就业观念:沿海地区新兴的多所民办学校,对音乐教师需求迫切,但是毕业生缺乏走出去的勇气,总是禁锢在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本地就业压力,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再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投入上花费较大,这使得他们中的大部分排斥与之相差较大的工作岗位,比如乡村学校教师等收入不高的工作。

2.在就业竞争场上能力不足

音乐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面对就业竞争时,能力普遍较弱,这里的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就业能力。专业能力方面,因为用人单位普遍是中小学校,他们要求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特质,音乐师范毕业生在音乐教学上比非师范院校的学生要优秀,但是在钢琴、声乐、小器乐等表演以及组建学校管乐团、合唱团等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都要逊色许多。就业能力方面,毕业生就业手段较为雷同,缺乏个性化的自我推销技巧,大部分毕业生仅依靠学校举办的双选会与用人单位接触,缺乏足够的勇气自己去用人学校毛遂自荐。

全文阅读

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分析

[摘要]高等音乐师范教育的发展应适应时代的要求。现阶段音乐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已经成为制约高等音乐师范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重视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的培养。文章通过对音乐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音乐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新时期实际需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音乐教师 职业化 专业技能 综合素质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刘红侠(1972- ),女,河南西峡人,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艺术。(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69-02

随着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为高师院校输送较好音乐基础的生源,突显出音乐教师的能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既而显现出高师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音乐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知识贫乏,综合能力薄弱等问题。上述问题,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培养策略层面的问题;既有教育机制的问题,也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转变培养观念,丰富培养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评价机制,保证培养质量。

一、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现状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在取得相当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是触目惊心,旷古未闻,原因既在教育背后的大环境,更有教育内部的小环境影响。

(一)教育理念僵化落后

全文阅读

音乐伴你一路同行

哲人说:“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它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都有一定的关联。音乐作为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在本期的栏目中,我们将全程关注高校音乐类相关的专业,为您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音乐学

音乐学在艺术类专业中属于一个综合性专业。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艺术类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本专业学生既懂得吹、拉、弹、唱,又学过有关专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故而就业领域比较宽泛,如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影视部门和学校等。

【主要课程】: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学、美学、作曲技术理论、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

【就业方向】:可以在中小学校从事音乐方面的教学工作和电台、电视台担任节目的音乐编导,同时还可以从事音乐演唱或创作工作,属于自由职业者。

【开设院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

学前教育(音乐方向)

学前教育(音乐方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艺术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师资。该专业通过对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声乐、钢琴、舞蹈与编排、美术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前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读写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全文阅读

探究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

【摘 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式的不断变化,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式,随之也出现了许多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以新乡市高校为例,展开论述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特点及就业建议等。

【关键词】新乡市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式的不断变化,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式,随之也出现了许多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以新乡市高校为例,展开论述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特点及就业建议等。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更多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认识到本专业就业的方向,端正他们的就业态度,使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在较短的时间里适应工作的需要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概述

自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国家就业政策也随之改变,由国家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这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实力竞争的主要力量。高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是检验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检验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已经逐步实现市场化。但教育体制的脚步却没有跟上市场化,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离,以及部分学科市场需求量较小,使得大量毕业生滞留在就业市场中,既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又带来了诸多不稳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不能使大学毕业生实现迅速就业,一定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显得越来越为重要,而知识经济要求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人才成为了经济发展好坏的最大竞争之一,而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在于教育的发展。目前,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使得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并出现了就业瓶颈的问题。加上国家提倡对德、智、体、美等的普及,使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体育、美术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各类院校纷纷建立了音乐系。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就业岗位紧缺。音乐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很多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尤其是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本身做好积极的准备应对就业。加之就业日益市场化的局面,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也将变得多元化。本文以新乡市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新乡市高校音乐学专业就业现状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第三大城市,豫北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原城市群城市之一。新乡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有高等院校九所,其中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这四所高校有音乐学专业。其中音乐学的基础设备和师资队伍相对齐全和充实的是河南师范大学,但是也只是能满足群众文艺工作者和中学音乐教师的教育,满足不了音乐专业和职业化的教育。

全文阅读

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中的缺陷与处理策略

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就必须重视社会中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人的素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师人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音乐教育正是实施人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1现行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1.1录取制度存在的缺陷

音乐招生由文化课与专业课两部分组成,结合第一志愿所报学校,再以文化课总分排序,录取招生计划名额.过去不仅数学不计入总分,而且其他文化课的分数要比一般文科的录取分数低几十分,这种方式只注重专业能力,忽视了综合素质.其次高校不断扩招,扩大招生是社会的需求,也是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同时,扩招也给高师生源上带来负面影响,考生质量整体滑坡.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选择什么样的生源作为培养对象,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决定着音乐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毕业生在应聘市场中的激烈竞争,对生源的基本起点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以技艺特长或声音天分来审视选拔音乐人才实在不够全面.学生的音乐素质,体现在各个方面,除了与一般青少年基本相同的文化素质,还必须采取某种方式对其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给予必要补充.每年所面对的各种考生,除了在基础文化知识上做出大体一致的要求外,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常常只根据考生所报类别有针对性考察,这种考察不可能非常准确.从招生情况看,大部分被录取的学生知识面窄,音乐素质较差,很多考生为了考入学校,盲目随一些老师“突击学习”专业技能,这种急功近利的“突击学习”往往只限于几首考试曲目.音乐人才的选拔,采用测试考生一项主要特长为主考项目的方式一直沿用.音乐作为教化人的手段,要求教育者首先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然后才是经过音乐学习的音乐人,其人才选拔要从全面素质出发,而不是单项技艺.

1.2授课方式缺乏创新

高师音乐教育缺乏师范性,忽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合格的师资意味着能上讲台、能做示范、能搞活动,培养的师资能讲授科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好的教学方法;科学示范;能自弹自唱;能组织辅导音乐节目等等.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在教学内容方面:常常只是学生演唱﹙奏﹚作品,老师提出意见调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演奏个性;学习曲目量少面窄,往往只学几首考试曲目,没有大量浏览与精加工的结合;缺少伴奏、重奏、指挥训练,不利于全面发展;缺少基本教学法的知识与实践.教学形式方面:缺乏艺术实践,除考试外观摩演出较少,许多曲目因没有上台机会或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使水平发挥不出来,对曲目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声乐教学中不能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没有一个对正确声音敏感的耳朵谈何声乐教学?钢琴教学中盲目地过分强调基本功和技巧,精炼几首作品的方式不适宜师范生,照谱死弹,学习范围狭窄,无法适应日后教学和工作需要.理论知识相对孤立零散,课程设置各门类间缺少联系与交叉,缺乏必要的整合,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发挥更好的作用.

1.3毕业门槛过于宽松

影响和体现教学质量的因素,除了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外,还有毕业生质量.由于崇尚并且大力培养尖端型人才而不注意培养普及型人才,一方面,很多毕业生不愿意而且很可能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从事基层性工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容量有限,人满为患,而大量基层岗位无人问津,影响音乐毕业生出路及音乐事业发展.毕业生好比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体现,是对学校的一种检验.我国各高等艺术学院在教学体制上恰恰采取的是“宽出”方针.总是事先定出招生总数,由此确定录取的控制数,在此基础上预测毕业的就业人数,是按计划办事.其实任何招生考试实际上只是一个学生是否有某方面培养前途进行一下预测而已,至于学生将来能否成才,要在学生入学后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以及学业结束时的全面考核来判知.音乐教育应更新观念、开阔视野,通过大学四年的综合熏陶,使他们不仅有相应的音乐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而且具备普及和发展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责任.

全文阅读

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归纳数据、分析走向,从学生主观角度对艺术硕士教育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是有效的科研方法之一。经过一个教育周期之后的针对学生对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问卷调查,与教师问卷的结果、课程设置及其他数据进行对照分析,为量化分析提供全面且多角度的研究数据。

【关键词】艺术硕士教育 调查问卷 课程设置 学生反馈

“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是在教育部批准艺术硕士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教育初始时期,试图通过对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状况在教学、学习以及课外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得到量化分析结果的跨学科研究课题。采用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体系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状况的主观意见反馈做第一手资料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数据收集和分析目的是除了常规的理论研究之外,规范和改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微观体系,从量化的参数分析结果研究该体系是否能够达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艺术硕士教育目标的要求;研究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元素如何对教育成果产生影响;研究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教师和学生在通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学习和教学之后,对整个艺术硕士教育直观的综合印象产生了哪些变化。

一、调查问卷的背景

此次学生跟踪调查问卷是接续第一次调查问卷的思路,针对第一次问卷的分析结果和倾向性结论设计而成。学生是艺术硕士教育的受体,针对教育的主观感受能够最直接地反映浅表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切入点。这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依据项目立项的研究意图,多方面地触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之后对学校教学和学习方面相关问题的想法和态度。综合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其他数据采集的分析结果,完成一个初步的、基于实际接触得到的数据分析报告,同时为建立进一步分析课程设置数学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此次调查问卷发放的时间在2014年。调查的目的是,直接了解学生经过音乐演奏专业硕士课程学习之后,对教学体系中的具体问题的直观感受和评价。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2012年入学的音乐表演专业(包括钢琴、声乐和器乐演奏等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这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简单易行、问卷制作的封闭式问题对调查对象完全一致、分析归纳数据简单准确,与项目最终的目的比较吻合。这次问卷发放的范围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39所院校。

第二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39所院校中的钢琴和声乐专业的艺术硕士学生。调查问卷共发放了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占97.5%。

二、调查问卷内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