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师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音乐教师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高音乐院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用指南

近日读读傅利民著《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一名高师音乐学院普通教师,反复阅读此书,其应时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及其鲜明的个性都给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向音乐院校师生推荐的音乐论文写作与科研工作实用指南。

一、应时性

当前,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音乐课的创新性、人文精神,关注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同时在评价标准、教材编写方面变革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鼓励学生互动式、交流式、探究式学习。这些都对音乐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复合型、研究型的一线音乐教师。研究型教师需要能够掌握严格的哲学思辨、严密的逻辑推演、规范的学术语言、严谨的研究方法、善于按照自己选择构筑的问题域和确定的研究目的解决本学科当中的学术问题。然而,传统的音乐院校师生中普遍存在“重技轻艺”,即只强调技能技巧的学习而轻视人文素养和研究能力培养的问题。正如金铁霖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向来有注重演唱演奏技能、技巧训练的传统,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文学科理论根基还不够深厚和坚实,再加上缺乏自觉的文字功力的训练,使其在论文写作上常常难以驾驭,尤其是对学术层面上的研究。我认为,这是我们音乐院校学生中的一个弱点,它限制了我们在音乐研究与论文写作中前进的步伐,使我们难以超越自己而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学术境界。音乐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音乐院校的学生不应将技术与理论对立,要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统一起来。”

所以,在这样的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背景潮流下,各个音乐院校的领导师生对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这一问题日益重视。学校层面加强了对师生科研创新成果的认定评价与激励,如采取科研成果与教师晋升、学生保研毕业等直接挂钩的方法等。师生们普遍认识到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论文写作水平对于个人实现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时,他们迫切需要音乐论文写作方面的全面指导。傅利民老师的《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恰在此时及时出版推出,迎合了时代与社会的强烈需求。

二、全面系统性

诚然,近年来音乐学界的与学位论文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撰文指出,这些论文散见于国内的一些音乐理论期刊。如:武汉音乐学院的蔡际洲从音乐编辑学的角度发表系列论文指出近年来在编辑审稿过程中发现投稿论文所存在的选题、重复研究、材料运用、学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音乐中国》学社的周勤如也以多年编辑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例,以音乐学术通信的形式发表系列论文与国内音乐专业研究生探讨。这些论文都从某一角度提出了关于论文写作的一些很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而傅利民老师所著《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的一部全面系统、具有教材性质的编著。正如作者傅利民在本书后记中所说:“自2001年至今,我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授音乐论文写作课已三届了,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与科研中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在音乐院校学生中开设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教材还很少。为此,我在教学中一边教学,一边撰写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我拟定了该书写作的基本框架。”

从《音乐论文写作基础》的章节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本书是目前一部比较完整的研究与探讨音乐学术论文写作的论著。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音乐论文的概念、类别及格式,作者分三节对之进行详细论述。其中第二节音乐论文的类别,作者依据不同学科、选题和研究目的,将音乐论文进行分类。“按学科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音乐学论文和音乐表演研究论文。按写作方法和文体属性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科学论文、评论性论文、论述性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教研论文、学位论文等基本类型。按科学研究的两个组成部分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创造性研究论文和整理性研究论文两大类。”每一种类别作者均给予清晰详尽的说明,并列出范文与点评。论文分类这一节,笔者认为是本书论述较为精彩的一个部分,它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体现了作者对于当前音乐论文写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适应不同音乐专业方向的师生进行选择阅读。第二章音乐论文的必备条件,作者分三节详述了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第三章选题,作者分三节论述了选题的意义与原则、选题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申请书与开题报告的填写。第四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作者分三节向读者介绍了搜集资料的意义;搜集资料的方法与资料的梳理、筛选和使用等。第五章撰写提纲,作者分两节论述了撰写提纲的意义;提纲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第六章论点和论据,作者向读者详述了论点确立的过程及思维方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表达方式;论点句的推敲;确立论点常见的问题。论据部分作者则论述了论据的类型与要求等。第七章论证,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五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归纳论证,比较论证,分析论证。第八章论文答辩及评分标准,作者分两节阐述了答辩的意义;答辩的程序与评分标准等。

通过作者的章节安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书详尽论述了论文写作从选题、资料搜集与梳理、提纲的建构、论点与论据、论证到答辩的全过程,并涉及到科研申报书填写及开题报告的写作等,足见作者这部教材性质的论文写作指导论著的全面系统性。

全文阅读

京剧申遗着力正当时

经常有人疑惑京剧没有面临生存危机,状态其实还不错,为什么要申遗?

“京剧申遗更多的是展现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与西方不同,作为东方文化,中国书法、绘画讲究写意,而京剧作为‘国粹’秉承了中国5000年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雕塑、杂技、武术、绘画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虽然仅仅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其作为艺术经典的文化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研究京剧几十年的北京京剧院原副院长陆翱如是说。

东方艺术缘何唱响世界

京剧的自信从何而来?早在上世纪前半叶,京剧作为中国戏剧的典型代表,就已走出国门,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展现独特的东方神韵,备受西方世界的瞩目。作为集众多戏曲门类之所长的京剧艺术有着“国剧”的雅号,至今它仍被看作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

一曲流行歌曲《说唱脸谱》,唱的就是外国人眼中的京剧:“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peking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外国人眼中看到台上演员抖擞出来的精气神儿,沁透着演员无数的汗水。在京剧的行当里,武行最为重要,无论是唱生的,还是唱旦的,都要先练武功。旧年习武的人总说一句老话:“好把式打不过赖戏子。”可见京剧演员武功底子的重要。

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第一个真正将它推广到世界的人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很难说究竟是京剧成就了梅兰芳,还是梅兰芳光大了京剧。梅兰芳和京剧已经密不可分,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梅兰芳,是因为这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戏曲剧种――京剧。当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经典亮相于世界艺术大师们的眼前,梅兰芳希望的不仅是以唯美的唱腔与身段征服外国人,更是要让“老外”欣赏京剧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是什么让这些人看到中国京剧就会兴奋异常?五颜六色的脸谱、古色古香的服饰、亮丽夸张的盔饰……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当越来越多国际友人对京剧产生浓厚兴趣,当京剧越来越多地走上外国人的舞台时,他很自然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一个符号。

1919年,梅兰芳率团赴日本演出,一出《御碑亭》让深受封建制度压迫,夫权至上缺少家庭地位的日本妇女感同身受,纷纷洒泪而泣。这是京剧艺术首次在海外取得较高影响力的演出。

全文阅读

理论、教学与创作的三重对位

于苏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复调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于先生1931年出生于哈尔滨,1953年毕业于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音乐系并留校任教,1955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先生潜心学术,在复调音乐领域学贯中西、新旧通达,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一直将理论研究、复调教学、音乐创作作为生活工作中的三个主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于先生治学严谨,言传身教,至今已培养了复调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十余名,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六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及《音乐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七篇,作为作曲家,创作有交响诗《青春之歌》、管弦乐《大地序曲》、混声合唱与钢琴三重赋格《元夕无雨》((清)丘逄甲词)以及《24首钢琴赋格曲及创作分析》等有影响力的作品。

一、20世纪末出版的两部著作

1.《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

1978年7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是先生的第一本著作(后出版增订本),也是我国出版较早且至今仍再版发行的、专业性的关于歌曲钢琴伴奏写作的著作。该书中的体例涵盖了国内外的民歌、创作歌曲与艺术歌曲等,涉猎的曲目范围广泛,书中关于歌曲钢琴伴奏基本写作的重要技术原则一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该书自出版发行三十多年来经久不衰,每个时期都发挥着它的专业性、基础性作用,也为其后的歌曲钢琴伴奏写作与研究开辟了专业化道路。

2.《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

1993年11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则是我国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申克音乐分析理论的专著,1997年2月获文化部高等艺术院校第三届优秀教材二等奖。该著作首次出版发行时先生谦虚地标注为“编著”,后在2001年再次印刷出版时听取出版社的建议改为“著”。

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入申克的音乐分析理论体系,于先生也从此开始相关研究,并历时七年完成了这部著作。期间,先生首先对申克的音乐分析理论进行理解消化,又对菲利克斯・萨尔泽(Felix Salzer 1904-1986)等申克的继承者们的理论进行研究,逐渐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易于理解的申克理论体系。先生运用大量实践证明了申克理论能够分析、解释西方早期音乐以及现代音乐,也论证了其继承者们对申克理论的开拓,并为申克音乐理论增加了更为广泛的内涵。正如先生所言,“申克的理论超越了历史的局限而显示出其广阔性的价值和现代特征”。著书过程中,于先生进行大量具体作品的分析实践的同时,在1989年完成书稿后又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实践,至1993年才正式付梓出版,足见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全文阅读

从“申遗”工作谈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辩证关系

摘 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成为世界热门的今天,探讨如何更加有利于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便成为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时代性问题,本文以探讨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辩证关系为起点,从两者在“申遗”工作中的体现出发,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 “申遗”工作 艺术直觉 学术直觉 辩证关系

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来,中国国内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工作(后文简称“申遗”)也获得了全面开展。综观几年来举国上下一齐行动,投入大量人、财、物力的“申遗”实践,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昆曲、古琴、蒙古族长调、维吾尔族木卡姆等均先后“申遗”成功――这些都离不开“申遗”工作者们敏锐的艺术直觉力与扎实的学术直觉功底。本文从“非遗”保护工作的视野出发探究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

一、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概念界定

(一)艺术直觉特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杨春时,《文学概论》)也就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或鉴赏过程中,不经过逻辑思考而直接创作出或体验到对象美的本质的能力。

另一种说法是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够在众多的表象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并对这些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合成比对象(文学艺术中的原型、美术中的模特儿)更美更新的艺术形象;有经验的艺术鉴赏者,能够透过艺术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而这种熟练的审美技能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凭人的一种非意识、非思维、非逻辑分析的天赋审美功能来完成的。

本文要探究的艺术直觉指的是第二种说法中所说的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鉴别艺术本质的能力。

(二)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延伸开来,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

全文阅读

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综述

今年恰逢古琴被列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三周年,以及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暨纪念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活动于2006年10月16日正式开幕,来自我国及美、法、日等国的120余名代表共襄盛举。

本次古琴音乐文化周的活动可谓是强强联手、极具规模。活动既包括了琴人雅集和对虞山派开派宗师吴景略的纪念活动,而且还首次把传统琴学研讨和当代琴乐创编、传统音乐演奏形式和现代音乐表演模式结合在一起,其内容涉及了古琴学术、创作和演奏的诸多领域。

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展览:一、“吴景略生平展”和“查阜西捐赠图书展”,展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两位琴坛前辈的生平功绩,而且还有书法、绘画、书籍和相关文物的展出;二、中国艺术研究院藏琴展,展出了唐宋以来各种形制的名琴;三、古琴教材和图书展,包括了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的多类琴学著作。

研讨会:大会共安排十一个单元的专题研讨会,议题分为“中国近现代古琴大师们的艺术成就与学术贡献”、“古琴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三年以来的工作成果汇报及研讨”、“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现状与将来”和“琴学研究”四类。共收录论文近70篇,刊印论文集一册。

传统琴曲雅集:举行多会场的传统琴曲雅集,为大家提供切磋琴艺、展示才华的时间和场所。一般来说,雅集是以互相交流为目的,所以形式并不拘泥,与会代表都是自发性表演。

音乐会:本次古琴音乐文化周特地为代表们精心准备了五场音乐会:“2006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开幕式暨纪念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音乐会”、“古琴与交响乐――古琴新作品音乐会”、“吴派传韵古琴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专场演出”、“琴人代表音乐会”、“弦鼓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汇报音乐会”。音乐会汇集了吴文光、龚一、李祥霆、唐建垣(香港)、赵家珍、余青欣、戴晓莲、唐士璋(美)、徐晓英、刘赤诚、戴树红、谢导秀、黄树志(香港)、卫家理、李明忠、丁承运、姚公白、陈熙埕、陈文(马来西亚)、孙于涵(台湾)、李禹贤等当代琴家一展琴艺。

工作坊:工作坊强调的是一种台上琴家与台下听众之间互动的交流方式,共分为三类:即兴工作坊,内容为古琴即兴表演,体验命题演奏的意趣;教学工作坊,内容为琴家公开课,提供与大师习琴的机会;鉴定工作坊,内容为古琴乐器鉴定及形制考据探析。

全文阅读

硬件软件两手共抓,教学科研齐头并进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任务,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艺术人才,高校声乐教师需要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硬件、软件两手共抓,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声乐教学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师资队伍 发展思路

为了顺应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积极贯彻教育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能和宗旨,充分挖掘、组合我院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创造自己特色的精品声乐教学发展之路,立足本地,放眼全国,也为了更好地贯彻我院“促进音乐学院教学科研一体化运作的探索”方案,借他山之石攻我院之玉,现提出我院声乐教学的发展思路。

一、规范教学软硬件,确立教学指导方针

声乐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特殊学科,它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规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特别的要求。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同样,声乐艺术也如此,只有在正确的观念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有的放矢和有针对性的实践,才能突出综合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范性、规范性。因此要从观念上改变和提高声乐教师的理论素养。

1.参照教育部有关艺术类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案,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只有规范了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学时值、教学设备、教改方案、考试制度、教学器材使用规则等指导性的框架结构,我院的声乐教学才能有章可循,有本可依,避免和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规范、修订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提高教学的指导作用和规范化建设,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参照国内相关综合高校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使用教材,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编撰相关声乐教材,经常补充和调整时下流行的经典曲目作为学生选唱的新曲目。把教师在中论述的创新性的观点纳入声乐教材,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我院声乐教学的曲目更丰富、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参与编撰教材在学生中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无形中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敬仰和爱戴,同时这种看得见的榜样力量,将会激发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的兴趣和意志。

2.加强课程建设,以教学为龙头,突出特色教育。为了拓宽声乐学生的视野,在条件成熟时,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在院里开设第二课堂,可以是点式短暂的公开课形式,也可以是与专业课平行的课程。根据赣南地区的音乐特色,引进本地相关音乐的教育教学(福建师范大学的南音、江西师范大学的瓷乐与人声艺术在全国都享有盛誉),配合作曲教研室推出自己的声乐作品,形成该音乐艺术教学和研究的权威和中心。在低年级中开设声乐基础课,普及加强我院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基础知识。

全文阅读

如何让乡土音乐在校园扎根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在连城县,地方艺术品种繁多,有童谣、提线木偶戏、山歌、十番音乐、闽西汉剧等。其中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连城县)、闽西汉剧(连城县)已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学生对家乡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更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将我们的民族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乡土音乐 教育 课程

一、多方收集课程资源,了解“乡土音乐”

乡土音乐文化的内容、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总是与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是其它文化无法替代的。在课题实施之时应重视“乡土音乐”资料收集,可利用平常课余时间、节假日、寒暑假等。参与人员可由教师或学生到各地走访邻里乡亲、民间老艺人、民间文艺团体及文化馆工作人员等。搜集方面可根据县城乡土音乐的特点进行。如连城童谣、客家山歌、提线木偶戏、客家十番音乐、民俗活动中十番锣鼓的演奏技巧及锣鼓经、在申请世遗中搜集到的各种连城特色的文化遗产等。在形式上,可走访个人、可参加民俗活动、社区活动、观看文艺团体演出、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等。如在该县文化馆活动场所(每周三、周六晚上)及各个民俗活动(如游龙游灯、走古事、庙会、祭祖、还愿、做寿等)深入了解十番音乐,通过观看连城木偶剧团在本县城的各个演出活动(如正月十五的文艺演出),了解和学习木偶表演艺术。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如到连城芷溪观看“游花灯”并进行录像,了解了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及它在我县民众活动中的运用。到连城隔川观看客家十番演奏会,收集了他们演奏的录像二十八首,到连城莲峰镇东街社区参加十番音乐表演,收集他们演奏的十番音乐曲谱及多首演奏视频等。

二、选择课程资源,改编“乡土音乐”

选择改编适合的素材,激发学生探索乡土音乐的兴趣。乡土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乡土音乐都适合学生。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精挑细选,合理挖掘优势,筛选乡土音乐课程资源,把内容扩展到孩子的生活中,可与游戏相结合,使小学乡土音乐教学成为开放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和文化背景。如童谣――《灯盏糕》、《上冠豸》、《捉迷藏》这些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易学便记,可边玩游戏边朗读,学生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其次,挑选学生感兴趣具有教育作用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引导儿童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西门豹》、《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具有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萤火虫》中,押韵的儿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读书要用功的道理,《植树歌》是教育孩子要爱劳动。这些资源既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其中的乐趣。

全文阅读

申论材料阅读和作答语段思维分析

《申论》是伴随着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而产生的一种应试文体。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二十余年的招考实践,《申论》目前已成为全国各类公职人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申论》考试,实际上是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的情景模拟,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考生对给定的反映某方面社会问题材料的阅读理解,对有关问题进行概括、分析、论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检测考生的相关能力素质。可以说,它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的测评手段和考查方式。《申论》作答既要从解决当前某类社会问题的角度进行社会学、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的思考,也需要从语言学的角度考量,特别要从语段知识、材料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入手。现就易被多数考生忽视的材料阅读和作答时的语段思维进行解读。

一、语段

与词语、句子不同,语段也叫句段、句群、句组,顾名思义是由两句或两句以上语句组合而成的语义段落。这些语句是围绕同一个语义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所以一般具有语义上的相互联系。《申论》初学者往往具有词语和句子思维,却会忽视从语段角度进行考量。区别于词语和句子,语段具有自己的特征:1.句子是语段的基本构成单元构成语段的基本成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短语或分句。例一:2014年国考(省部级)资料1(节选)2013年10月10日为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者,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某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城市无业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以上既是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语段。该语段由3个句子围绕“精神卫生问题”组合而成,第一句指出“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时间,第二句指出“发展中国家精神卫生问题突出”,第三句点明我国城市亚健康问题。2.语义是语段区分的基本红线每个语段都有一个独有的语义中心,没有同一个语义中心,不能构成一个语段。当然,有的语段的语义中心比较明显,单从字面就可以识别。有时候,语段的语义中心在字面上是没有直接显露的,需要读者认真揣摩提炼,这也是阅读的基本功。例二: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给定资料7”王先生想到网上买一条裤子,店家发了一个报价166元的商品链接过来,王先生通过网银支付购买后,却看不到交易记录。王先生向店家询问时,店家让王先生与一个客服QQ号联系。客服QQ给王先生提供了一个“退款链接”,王先生按照客服提示,进入“授权银行账户支付协议签约”的界面,并完成授权,几分钟后,王先生就收到银行短信,提示账户中有1万元被转走;之后,又收到一条新的银行短信,提示又有1万元被转走。王先生立即挂失银行卡,但最终没能追回损失。该语段的语义中心和反映的社会问题是“支付安全隐患”,字面上没有直接显露,需要自行概括提炼。3.语段具有层次性语段有层级大小之分,层次高的语段往往包括若干层次低的语段。区分不同层级语段的逻辑关系,是材料阅读的基本功和难点。

二、《申论》材料阅读要善于区分语段语义

阅读理解能力是《申论》考查的基础能力,也是《申论》作答的基本功。阅读给定材料时,考生可以充分利用掌握的语段知识,准确把握语段内部和语段之间的语义联系,准确理解材料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从而准确把握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准确捕捉考官命题核心。重视语段的外在关联手段即为技巧之一。例三:根据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地市级)“给定材料4”,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给定资料】有些影视作品为迎合当下的“娱乐精神”,将现代元素掺杂进历史,剥离具体的历史语境肆意发挥。虽然,让观众看着新鲜稀奇、招人眼目,收到了娱乐效果。但是,这种混淆现实与历史的做法,牵强附会、哗众取宠,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解答】影视作品缺乏对历史的尊重。“但是”,转折关系关联词,其后为重点。例四:根据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材料3”,概括教师教学水平差的原因。【给定资料】由于经费紧张,育红中学的老师们没有参加业务培训和到外地听课学习的机会。这使得教师们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式陈旧。面对课改的新要求,他们明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了。该校校长说:“教学条件差、待遇低,是我校难以克服的难题。【解答】经费紧张造成师资培训缺失、教师教学水平差。“由于”,因果关系关联词,其后是原因。

三、《申论》答案组织要善用语段逻辑

语段作为《申论》给定材料阅读理解的重要突破口,解答题目,必须善用语段思维,讲求答案书写中语言表达的语段逻辑。切记:无论是“概括归纳题”、“综合分析题”还是“对策解决题”,都不是简单的简答题,用条文式文面结构来作答是不行的,必须讲求书写的语段逻辑和语义承接。特别要注意的是,表达的中心要单一,表述的内容要完整,逻辑性要强,要连贯有序。其中,“分要素作答法”是讲求语段逻辑的一个有效方法:在找全材料要点后,按照语段逻辑归纳梳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资料主题分。如果不同资料反映的主题不同,不同主题的答题要点应并列书写。2.按不同要素分。按“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的结构形式来书写答案要点。3.按不同领域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问题角度分类。4.按不同主体分。从“政府、企业、媒体、学校、社会”等角度来组织答案。5.按不同维度分。依照“思想观念、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监督管理、技术保障”等结构组织答案。例五:2015年江苏省考《申论》第三题针对“给定资料6”中《一个农家书屋的的自述》所反映的问题,某省职能部门拟起草一份推进“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的方案。假如你是该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你认为方案中应明确哪些具体措施?(25分)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300字。【解答】针对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存在的重视不够、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图书质量不高、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建议明确如下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把农家书屋建设列为政府目标考核,成立相应机构,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监管考核机制。2.加大资金投入。以财政拨款为主,鼓励冠名捐助、结对帮扶等形式共建农家书屋。3.精选优质图书。紧扣农民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图书音像资料,并及时补充更新。4.加强内部管理。以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为主体,健全农家书屋管理队伍,健全图书登记、借阅、管理等相应制度,规范日常管理。5.完善配套设施。配备电脑,连接网络,提供上网浏览;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通借通还、互联互通的“数字书屋”。这样作答,语段总体呈总—分结构。起始部分概括列出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体部分围绕措施依次展开,逻辑清晰,结构规范。综上,语段思维是提高《申论》应试能力的关键,希望广大考生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高校语言文字工作检查评估汇报材料

高校语言文字工作检查评估汇报材料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到我院检查指导工作。在湖北高校中,我院是一所小型的、培养音乐人才的单科院校,全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47人。其中,教师274人。教师队伍中,现职教授22人,副教授91人,共113人。

我们有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音乐学、民族器乐、钢琴、管弦、声乐和舞蹈7个系,音乐教育、演艺和成人教育三个学院,附属中学和小学、以及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等教学单位;20__年6月被定为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之一。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863人,其中研究生148人,本、专科生1604人,附中577人,附小121人,成教学院本、专科生413人。

学院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九五”期间和“十五”前两年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20__和20__两年中,分别购买了周边的__市第四制药厂和第二机床厂,校园占地面积已达187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有音响效果一流,悬挂楚曾百钟的编钟音乐厅等。

在省语委会、省教育厅领导下,我院的语言文字工作开展了多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们的工作情况向各位专家和领导汇报。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全文阅读

从冀中“音乐会”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引起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也还有许多迎面而来的新问题需要去解决。笔者作为民族音乐的研究者,一直在关注这项工作,在此就与我们家乡的民间乐种“音乐会”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自己的意见,愿与大家共同商讨。

一、关于乐种的命名及归类方面的问题

按照什么原则给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命名及归类,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我们看到的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些情况来看,其命名显得有点乱。全国的情况我们不完全了解,但是与河北省相关的乐种,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

如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省的乐种里,有“河北鼓吹乐”,还有“冀中笙管乐”,其实“冀中笙管乐”就是以鼓、钹等打击乐器与管子、笙、笛子等吹奏乐器构成的一种鼓吹乐合奏形式①。如果就其词义内涵来说,“笙管乐”应该包含在“鼓吹乐”之中,“冀中”应该包含在“河北”之中,它们二者不应该是并列的关系,但是在国家名录中却以并列的方式存在。

再说“冀中笙管乐”,这也只是部分学者对冀中地区“音乐会”的一种称呼,而不是局内人的自称。这个名称本身也值得再推敲:用参与演奏的两件乐器来命名整个乐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不太合适。

学者给乐种的起名常常有争议,官员给乐种起名就更添乱了。河北省易县燕下都故地燕子村的“音乐会”,在省里为这个乐社进入国家名录而向有关机构提供的申报材料中,就是按有关领导所定“燕子古乐”之名来上报的,但在公示的以及后来正式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没有这个乐社的名字。这里是否有因为官员乱起名而引起审查批准机构不解的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随便乱起名字肯定是要引起混乱的。

我们认为,尊重民间音乐局内人的自称,按“约定俗成”和“名从主人”的原则称呼和命名民间乐种,应该是我们在为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乐种命名的一个基本原则。之所以这样,除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混乱外,还因为这种局内人的自称往往包含着该乐种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特定的音乐形态特征。

不但存在乐种命名较随意的问题,在乐种的归类上现在公布的名录也有许多不妥之处,显得有些混乱。如易县东韩村的“拾幡古乐”,本是清代把南方的“十番”乐种纳入宫廷的“南府”,又从宫廷里流散到民间的“十番乐”,本应归入“十番音乐”一类里。可是在“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易县东韩村的“拾幡古乐”却非常委屈地被归入了“冀中笙管乐”一类中,这是极不合适的,它与“冀中笙管乐”(音乐会)之间完全是两码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