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

音乐表演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归纳数据、分析走向,从学生主观角度对艺术硕士教育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是有效的科研方法之一。经过一个教育周期之后的针对学生对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问卷调查,与教师问卷的结果、课程设置及其他数据进行对照分析,为量化分析提供全面且多角度的研究数据。

【关键词】艺术硕士教育 调查问卷 课程设置 学生反馈

“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是在教育部批准艺术硕士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教育初始时期,试图通过对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状况在教学、学习以及课外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得到量化分析结果的跨学科研究课题。采用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体系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状况的主观意见反馈做第一手资料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数据收集和分析目的是除了常规的理论研究之外,规范和改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微观体系,从量化的参数分析结果研究该体系是否能够达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艺术硕士教育目标的要求;研究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元素如何对教育成果产生影响;研究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教师和学生在通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学习和教学之后,对整个艺术硕士教育直观的综合印象产生了哪些变化。

一、调查问卷的背景

此次学生跟踪调查问卷是接续第一次调查问卷的思路,针对第一次问卷的分析结果和倾向性结论设计而成。学生是艺术硕士教育的受体,针对教育的主观感受能够最直接地反映浅表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切入点。这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依据项目立项的研究意图,多方面地触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之后对学校教学和学习方面相关问题的想法和态度。综合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其他数据采集的分析结果,完成一个初步的、基于实际接触得到的数据分析报告,同时为建立进一步分析课程设置数学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此次调查问卷发放的时间在2014年。调查的目的是,直接了解学生经过音乐演奏专业硕士课程学习之后,对教学体系中的具体问题的直观感受和评价。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2012年入学的音乐表演专业(包括钢琴、声乐和器乐演奏等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这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简单易行、问卷制作的封闭式问题对调查对象完全一致、分析归纳数据简单准确,与项目最终的目的比较吻合。这次问卷发放的范围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39所院校。

第二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39所院校中的钢琴和声乐专业的艺术硕士学生。调查问卷共发放了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占97.5%。

二、调查问卷内容

全文阅读

声乐教学课程设计

摘 要:声乐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切要在专业教师正确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认真的分析、明确的思路和精细的训练,建立有效的学习方式,达到良好的学习目的。而设计好声乐教学课程,就是教师能为学生设计的最佳学习计划与宏观的设计蓝图。

关键词:课程设计;非师;师范;声乐;民声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63-02

在近十年的教学生涯里,我思考了一些关于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陆续地把这些思绪整理出来,就是关于声乐教学课程的设计。

声乐专业:民声、美声

民声:非师、师范

非师:中国民族歌剧、民歌、古曲、戏曲、艺术歌曲

师范:以上五项、师范课(怎样给学生上课)

全文阅读

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与社会对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1999年,国务院在批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时提出,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适龄青年的15%,朱F基总理在2001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将把此目标提前到2005年实现。这一举措据对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大意义。媒体报道,2005年全国音乐类招考持续“高热”,各省报考音乐类的学生都在上千人,有的省近万人,各大音乐学院的报考人数翻倍增长。面对此情况,音乐院校、艺术院校、综合类院校都增加了音乐表演专业。迄今全国2000余所普通高校中已有700余所高校设有音乐表演专业,且音乐表演专业招生人数急剧增加。然而高校的扩招,势必增大就业压力,在07、08两年失业率调查中音乐表演专业的失业率都排在前五名。由此可见,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将就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音乐表演就业难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现状调查

通过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等文献的研究,发现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毕业生就业不尽人意。在《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音乐表演专业就是其中15个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据统计,安徽师范大学在2005年面向全国招收音乐表演专业学生40人,而2015年在省内就计划招了50人,音乐类面向全国共招收了180人。扩招在音乐分数省控线很低的情况下,又降低了文化课分数达到本科线的标准,从2010年的艺术类文科334分,理科316分,到2014年的艺术类文科312分,理科271分,由此看出招生最低分数线一直在下降。由扩招导致的问题有生源质量下降、课程设置有待提高等。

我们深入研究,探究其因,针对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选取了以下几个问题为典型代表对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1.你认为现在音乐表演学生就业有哪些困难?2.你目前就业的单位性质是什么?3.你从事的工作和你所学的专业匹配度如何?

对于“你认为现在音乐表演学生就业有哪些困难?”的调查结果可知,28%的毕业生认为来自于专业技能不过硬,26%的毕业生认为个人期望过高,1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就业经验不足以及社会音乐表演专业人才需求饱满,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还有少数毕业生认为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给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带来困难。我们能够得知最需要加强的是学生专业技能,其次是学生的个人期望应放低一些。(详情见图1)

从“你目前就业的单位性质是什么?”与“你从事的工作和你所学的专业匹配度如何?”的问题可见,有一大半的毕业生目前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匹配,他们除了从事演出行业、文化管理行业、策划宣传行业外,有达半数以上的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并没有进入其相应的岗位就业,而是进入到与专业不相吻合的岗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甚至还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是自由职业。(详情见图2,图3)

由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现今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存在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投入精力不多,综合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就业前景模糊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

二、现状分析

全文阅读

揭秘“艺考”专业:百花齐放任你选

通过对艺术类高考专业一番“地毯式清理”,可以发现选择了这条高考蹊径其实也蛮幸福的――这是一片百花齐放的广阔天地,各种专业包罗万象。可以说,哪怕你其实内心里对于音乐、绘画等纯艺术类的专业并不感冒,只是想要借助这个通道成功跻身大学,那么,你完全有可能在拿到“门票”之后另择山头。譬如你可以转学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编导、公共关系学等。乱花迷人眼,你需要慎重挑选。

大致来说,艺术类高考专业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需要长期扎实的“童子功”的,譬如美术、音乐;另一类是半路出家,“华丽转型”型。这类考生备考时间相对较短。如广播电视、影视、戏剧类,管理类,公共关系学类,理论类等专业。

“童子功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顾名思义,这类专业没有个“十年功”你是混不进去的。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通常从很小的时候就尝尽了“人间疾苦”――再冷的冬天也要练琴,再枯燥的时候也得对着鸡蛋画画,哪怕脚上有伤也得坚持练舞……好在,熬出头之后的风光,也是相当令人艳羡的。

音乐类:含音乐表演(如声乐、器乐等)、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音乐教育、乐器修造(如提琴制作、钢琴调律)等。

美术类:含绘画(如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书法、艺术设计(如环境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动画等。

舞蹈类:含舞蹈表演(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国际舞等)、舞蹈编导、舞蹈学(如舞蹈教育)等。

不难看出,这类“童子功”型专业的对扣性相对较强,譬如音乐表演、绘画、雕塑、舞蹈表演等专业的性质让人一目了然。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设计类几个相关专业。

全文阅读

夯实高校教学音乐艺术论文

一、艺术实践对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艺术实践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社会活动能力艺术实践可以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获得社会对个人能力与专业水平的认可评价,了解自己各方面能力和专业水准,促进学生提高自身水平和技能。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艺术专业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艺术实践利于学生完善对自身舞台形象的塑造,有更多机会站在舞台上表演,加强学生的舞台表演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组织力、宣传力、领导力等,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艺术实践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今后工作需要,对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有好的认知,积累实践经验后更容易融入社会。

(二)艺术实践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艺术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与竞争意识,为学生提供机会了解社会经济文化现状与音乐艺术的需求,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艺术实践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作出奉献,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正确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艺术实践利于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加强学生间的联系,增强集体凝聚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可以体验贫困地区生活状况,利于养成吃苦耐劳与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艺术实践活动形式

高校可在校内校外分别组织音乐艺术实践,学生在校期间可由学校组织专业大赛、综合素质大赛、音乐会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或者自行组织音乐会、文艺晚会,让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教师可组织学生去校外进行公益演出、下乡演出,对贫困山区学校义务扶贫教育活动,或者利用寒暑假到其他学校、艺术馆等文化教育相关单位参加培训、教学辅导或编排节目等,学生可以去民间采风、观摩学习等进行文化调研活动。因教育对象不同,学校可分别组织毕业班学生与非毕业班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对于毕业生,主要是毕业前实习与个人性毕业汇报演出,使学生自身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对于非毕业生,组织学生举行音乐节、素质比赛与综合技能比赛,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加强音乐教学的能动性。

三、艺术实践活动实施方法

(一)革新成果检验体系,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获取学生水平与教学有效性的证据,一张试卷、唱一首歌、演奏曲子一直以来是高校音乐评价的主旋律。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与舞台结合,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需要与之对应的评价体系。首先,院内实践的教学汇报、演出和平时成绩挂钩,专业老师对其打分点评。其次,改革期末考核形式,在音乐厅考核,学生要穿正装或者礼服,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自身的表现力。学生总成绩由期末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可将学生表演全过程录制,作为学习记录,促进学生自我总结和提高提供便利。在毕业设计上,把毕业论文改为毕业汇报演出,举办个人音乐会,避免学生过多借鉴别人的学术成果甚至抄袭,用实践考核评估学生的专业学习。

(二)扩充实践内涵,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高等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是集知识、技能与态度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在当前就业大潮面前,学生要不断充实自己,一专多能,给自己获得更多主动权,适应就业择业的双向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要有出色的舞台表演力和扎实的课堂教学力。所以,学院要进行“五练一熟”教师职业训练和支教教育实习结合,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要练书写、讲说、绘画、制作、管理,熟悉中小学教材,提高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与综合能力。支教教育可使学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确立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磨练自身意志,增强责任心。

全文阅读

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论文

中国的普通高等音乐院校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独立音乐学院;二是独立艺术学院中的音乐院(系);三是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四是综合类高校中艺术学院下设的音乐(院)系(包括各种民办性质独立二级学院下设的音乐院系)。鉴于四类院校培养方式和目标的不同其在本科毕业管理体系上存在一定的区别。音乐专业在本科阶段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在实践应用层面的技巧培养,不够重视理论知识的积淀,有专家认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情况长久以来并不令人乐观,抄袭、剽窃、假大空等质量问题令人担忧,在音乐院(系)尤为如此。因此,音乐院系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管理系统,将必然使当前学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

一、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我国的独立音乐学院数量相对较少,九大音乐学院主要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这些学院所在地域几乎代表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根据他们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办法,独立音乐学院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采用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管理模式。独立音乐学院在对待教务处和教学系分工时,责任非常明确:前者(教务处)“负责制订全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定,统筹协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情况并进行质量评价”;后者(各教学系系)“根据培养方案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制定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细则》,并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也就是说,教务处主要负责在于监督和协调,教学系则享有相对独立的实施和操作权限。

(二)学院教务处直接规定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有效地类型。独立音乐学院由于专精于本专业,因此采用由学院直接规定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毕业论文类型。例如,中国音乐学院明确规定:“(一)音乐学专业包括论文等;(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包括作品和论文等;(三)音乐表演专业包括毕业音乐会及其设计报告。”

(三)工作程序明确具体。独立音乐学院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上非常严格,在时间安排上它们一般都精确到周,对每周应该完成的工作进行了细化,还指定了主要责任人和负责单位(科室)。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论文的开题工作是作为本科论文写作的最重要环节进行。

(四)注意学院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四川音乐学院等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办法都明文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和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论文(设计)涉及的技术内容向外扩散,也不得将论文(设计)寄出发表。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所有的论文(设计)资料,应交回系(院)作为教学资料保存,学生不得自行带走”。

二、独立艺术学院中音乐院(系)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全文阅读

应用型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与建议

摘要:近年来,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的规模迅速壮大,英国在应用型院校培养上已有成熟丰富的经验,借鉴英国应用型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对于我国的应用型院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笔者在英国完成了硕士学位的学习,回国后任教于昆明学院音乐学院,基于个人的生活学习经历,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学院和英国的伦敦城市大学为例,比较了这两所高校的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案及课程设置等内容,尤其是比较研究了双方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通过该比较研究而得出结论与建议,以期为中国同类型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2015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即将来临”①。音乐学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专门型应用型人才,制定该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既需要强调音乐学理论基础,也必须培养其音乐实践技能,形成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伦敦城市大学是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水平应用型公立高校,它始建于1894年,原名北安普顿学院,1966年改为正规大学,在该校逾百年的历史里,始终在伦敦市中心为莘莘学子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学校下设商科与行政管理、计算机与数学科学、艺术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及传媒通讯、旅游管理等学院,其中艺术与社会学科(SchoolofActandSocialSciences)开设了音乐本科专业。学校办学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实践,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伦敦城市大学与杰出的专业机构、商业界及工业界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一直排在全英的前列。文章以云南昆明学院和英国伦敦城市大学(CityUniversityofLondon)为例,分别从培养模式、教学方案、专业方向与学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吸取英国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优秀合理之处的建议。

一、两校音乐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比较

昆明学院音乐专业在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上主要依托于音乐教育专业基础,培养的方向倾向于专业音乐教师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工作,目前下设两个培养方向,分别为音乐学、舞蹈学,音乐学以音乐教育为主,教学模块设置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实习模块。学院设置了部分通用选修课程,但大部分教学模块为必修课程。音乐专业学制为期四年,学生一共要修够195个学分,且通过毕业展演评审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合格后才能授予学士学位。通识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政治、英语、计算机、以及体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等公共课程。公共课程模块会在第一、第二学年内完成,学生应修学分38.5个;音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有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以及艺术概论、外国民族音乐等专业基础课,一般贯穿在四年完成,部分课程第二至第三学年完成,该模块学生应修学分为41个;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声乐、舞蹈、键盘三个部分,一般贯穿在第一学年到第四学年的完成,此必修环节的学分为32个;集中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毕业展演,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毕业展演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该模块应修学分为37个。伦敦城市大学在专业设置上相对宽泛些,培养的方向有专业音乐演员、专业音乐教师、作曲家,音乐管理人才等,下设的培养方向,分别为音乐表演、音乐研究、音乐学、音乐管理、音乐编排等。音乐专业学制通常为三年,培养方案设置较为独特,每一学年分为二个学期,每门课程的学分分数较大,会有15学分或30学分。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课程主要有艺术概论、音乐的构成、音乐鉴赏与评论等;第二学期设置有个人职业规划、音乐专业课程、排演等。第一学年的学分至少要达到170个。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的课程主要有音乐作品与分析、音乐表演等;第二学期学生可从专业拓展出的很多个小模块中选出几个模块学习,包括发声技巧、录音技术、教育原理等,第二学年的学分至少要达到140个。第三学年为实习实践学年,学生会被要求去企业或者周边学校进行实习,实习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机会,增加工作经验。实习的公司通常会向优秀学生提供赞助,以资助其完成学校剩余时间的学习。同时关于毕业评估的标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或实践项目。导师将根据教学模块的区别,使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但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参考文献,并有独立的主题和观点以及逻辑性的思维。

二、专业培养方式比较

昆明学院音乐学院本科阶段学习年限为4年,在学生培养方向上,昆明学院在转型应用型高校后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专业培养主要面向高校及中小学音乐教师、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音乐人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声乐及舞蹈教学、企事业单位艺术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充分满足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阶段所学习的课程以通识课程为主,而后两年是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主干课程有声乐、舞蹈、合唱与指挥、键盘、作品分析、艺术概论、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民族音乐。伦敦城市大学的音乐本科专业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和音乐表演等实践能力,以保障其毕业后能胜任在学校、剧团或企业单位的工作。该专业提供了专业发展方向的多样性选择,学生能够探索更加广阔的领域,并得以提高全面的实践技能。学生在经历三年的学习后,将能够获得与多个音乐相关的行业求职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第一学年的专业培养目标: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基础课,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排演与实践,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伦敦城市大学分学期课程设置情况第二学年的专业培养目标:开设专业课程,课程逐渐趋向于“专”和“深”,通过学习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重点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三学年的专业培养目标:除了音乐表演是必修的模块,学生将被监督完成论文、作曲、音乐表演任选至少一项的必修模块,以及选修模块中的课程。在第二学年到第三学年,学生们会参加为期数周的工作实习,增强工作体验和现实经验。学校与杰出的专业机构、BBC电视台、歌剧院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生将获得更多实际经验,也可申请去国外学习,探索全新的文化和艺术形式。整个本科学习中都贯穿了个人职业规划课程,可见该校对学生就业与职业规划的高度重视,通过规划引导学生正确定位,以提高学生就业所需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促进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三、比较小结

全文阅读

剖析音乐生就业导向的多元化

摘要:为解决好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间题,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多元化,专业设置要合理化,并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寻找广泛的就业渠道。

关健词: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导向

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在增多,大学生整体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想对音乐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导向谈几点粗浅看法。

音乐专业大致包含有:声乐、器乐、舞蹈、作曲理论、合唱指挥等专业。首先,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学校应该在培养人才层次上有所调整。比如:对学习一般的学生应做到全面培养,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器乐、指挥、舞蹈,钢琴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声乐、舞蹈,使学生一专多能,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在我们音乐学院体现得就很好。从学生人校开始,就有了双专业,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其次,对专业特别好的学生,应由老师专门培养辅导,使学生进人高一级的学校学习,纳人考研大军或送往专业的演出团体。对音乐学的学生也可以开设一般的表演课、形体课,使学生能教、会唱,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学一些教学法或心理学,使之能唱、会教。毕竟学表演的人也不一定都去做演员,很多表演专业的学生以后可能从事教学。所以,学校只有多元化培养学生,才能拓宽其就业渠道,使学生多一些选择。

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出“新”

目前音乐院校在开设的专业上大都沿袭着传统音乐教育的课程,诸如:声乐、器乐、舞蹈、合唱指挥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音乐生活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音乐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要拓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比如:开设音乐文化传播的“音乐经纪人专业”,使学生毕业后从事演艺界的经纪人。开设借助于电脑等高科技的“音乐Mini制作专业”,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单位从事音乐节目或背景音乐的制作。随着钢琴教育的普及,学校还可以开设“钢琴调律专业”,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这类的专业人才是很紧缺的。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增设“舞台、音响设置专业”、“音乐教学心理专业”等,让学生毕业后除了做演员或老师之外,还可以涉足于经济界等其它行业领域,以“新”、“奇”制胜。这样,不但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道路。

三、做好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指导工作

对于一名毕业生来说,了解就业政策,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择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校应该强化就业指导,聘请有关专家,开展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技巧剖析、就业心理咨询,为学生顺利择业奠定基础。

全文阅读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安顺学院音乐专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在对近三年毕业生所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窥探当下音乐学人才培养的得失,为下一步课程改革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地方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是安顺学院近几年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院各个教学部门都在开展相应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音乐学专业也不例外。为使改革真正落实到位,回顾总结近几年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得失,为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可参考依据,我对安顺学院音乐专业2013、2015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我院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知识结构、艺术实践能力等与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之间的融合度,从而为本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由于我院自建系以来音乐专业都以培养地方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主,综合考虑我院音乐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问卷调查只针对就业于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本科毕业生。

一、对安顺学院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

安顺学院音乐专业近三年共有本科毕业生188人,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10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2份。本次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QQ、微信、电话等途径进行,学生通过电子途径获得调查问卷以后,将打印、填好的问卷拍照以电子版传送回课题组。调查问卷为开放式,共设计17个题目,主要从音乐课堂教学、课外音乐活动、专业比赛、参与教研活动等方面,调查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课题组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我院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专业术科能力有待提升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能够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能胜任”的比例为68.12%,“完全能够胜任”的比例为21.56%,只有极少数同学选择了“基本能够胜任”。但当问到“你认为你所掌握的音乐技能是否能够胜任课外音乐活动教学的需要”时,则有33.28%学生选择了“能胜任”,“基本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分别占到了41.42%和12.86%。由于课外音乐活动是针对学生某一项音乐技能提高而设的,因此它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术科能力,即要做到“一专”。我院音乐专业声乐、钢琴、器乐的教学计划是大一、大二普修,四个人一节课,大三、大四只能部分同学选修,无法主修术科的同学只能主修理论,这部分学生大三、大四不再接触术科教学,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术科能力退化,从而无法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胜任专业化的教学和各类演出活动。

(二)教学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教学实践能力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其职业道路发展的基石。通过“你认为音乐课堂教学对于你而言是否有困难”这一问题,了解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结果仅有9.16%的同学选择了“完全没有困难”,64.23%的同学选择了“基本没有困难”,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依然感到难于胜任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在“你认为你现在比较欠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是(可多选)”这一问题的结果统计上,有76.53%的同学选择了“教学实践能力”这一选项,这充分说明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亟需提高。

(三)艺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从问卷中发现,有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艺术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够胜任学校或其他单位开展组织的表演活动,其中“有困难”和“非常困难”的比例分别高达34.18%和42.16%。这说明学生在遇到各类演出的时候,无法做到自如地登台演出,艺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四)音乐理论水平有待提升从问卷结果中还看出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比较薄弱。在“你认为造成你参加音乐教研活动困难的原因”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上,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由于音乐理论水平的原因而导致的。在“认为自己比较欠缺的知识与能力”问题中,有60.24%的同学也选择了音乐理论知识,这说明学生知识结构中音乐理论水平存在欠缺。而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将受此影响。

全文阅读

多元优势,抑或重复办学?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音乐高考的骤然升温,音乐类人才的需求似乎大幅提高。许多综合性大学开始设置音乐专业,一些高等师范大学也陆续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由此结束了高师几十年来单纯培养音乐师资的历史。时至今日,十几年过去了,人们不难看到大多数高师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尴尬处境:由于他们属于非师范专业,拿不到教师资格证,不能像音乐学的师范毕业生那样,直接进入学校当教师①;由于所属院校师资水平有限,学生的音乐表演水平并不突出,无法像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生那样,受到专业文艺团体的青睐;由于没有系统、全面地学习音乐学的知识,无法像音乐学的毕业生那样,考硕考博继续深造或进入电台、出版社等机构从事音乐编辑工作……这种结果其实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不愿看到的。

众所周知,音乐表演专业历来都是属于专业音乐学院的“专利”,培养高水平音乐表演人才从来就是专业音乐学院各表演系的职责,属于国家音乐教育金字塔上的塔尖。高师院校开设音乐表演专业,这究竟体现出多元优势还是属于重复办学?

从教育层面来说,创建一个学科,最重要的莫过于学科定位。有了定位,才有可能编订可行的培养目标。而创建一种科学的教学体系或办学模式,就更需要充分的论证,有了论证,才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此外,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因素,它是制约专业发展的抓手。在下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一、培养目标

作为高师院校开设音乐表演专业这样一门新兴学科,明确它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定位主要是通过教学大纲得到体现。据笔者所知,目前教育部教育司尚未出台高等师范大学或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大纲,由此导致许多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陷入盲目状态。学校只能依照音乐学(音乐教育)的培养方案,或参照专业音乐院校的表演专业培养计划制定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下表中,笔者选取部分师范大学或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②。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培养目标既相似也有差异,但是,学科定位的混乱是显而易见的。归纳起来,各校音乐表演培养的人才有三类:具有高水平表演能力;可在艺术院校及相关部门教学及研究;能胜任文艺团体等机构的管理。在这三类人才中,第一类人才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似乎还具有说服力,而另两类的说法就令人费解了。因为音乐教师是出自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研究人才是出于音乐学专业,音乐管理人才是来自艺术管理专业,在音乐表演专业怎么会培养出这几种专门人才呢?

高水平音乐表演人才的产出本是各地高层次的专业音乐学院表演系的目标,在高师院校设置音乐学院表演系或音乐表演专业又如何区别于专业音乐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呢?二者是在不同性质的学校培养同等性质的人才,这样的做法是否在重复办学,浪费人力物力资源,或者说是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呢?这个问题的确很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所具有的综合性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区别于专业音乐学院的优势而谈及的。因为仅仅注重于音乐表演的技能训练,忽视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音乐文化的积累,只会造就音乐“匠人”③。而综合大学特有的多学科文化氛围,将有助于培养“精而全”的音乐人才。马友友曾经说过:“我到哈佛大学读书,那里各式各样的学生团体开阔了我的眼界。正是在那里,我第一次认识到,就像音乐本身一样,演奏好一种乐器,也是和哲学、历史、心理学和人类学有着重大关系的。”④可以说,在高师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设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可以在综合性大学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很好的熏陶。然而,仔细分析也不免产生如下问题:良好的人文素质固然是优秀音乐表演人才的成功因素之一,但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更是优秀音乐表演人才成才的前提,如果没有大师,没有在国际舞台享有知名度的高水准老师的教学,又谈何培养出高精尖人才呢?而这一点又恰恰是高师院校所不具备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