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测试论文

英语测试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英语测试论文

摘要:信度和效度是评估语言测试最为关键的两个质量指标,但两者在本质上又是相互冲突的。尝试论证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了使某一特定测试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我们能够找到效度和信度之间最佳的平衡关系,由此而为大学英语测试的改革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英语测试;效度;信度

1引言

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与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合作研究结果认为:CET4和CET6(简称)是一项信度极高的考试,每次考试客观题的内部信度都达0.9以上;效度相当高,回收问卷中有92%的教师认为CET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笔者以为这里所指的信度和效度的界定很模糊,就某次具体的测试而言,信度和效度是受特定条件限制的,不可能是绝对的。迄今为止,我国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包括CET等大规模英语测试还是以客观性题型为主,主观题只占10%或20%左右。就评分方法而言,因客观性试题答案的唯一性,可用机器阅卷,从而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无疑具有相对较高的信度,但不足之处就是效度难以保证。同时大量采用主观性、直接性试题的测试在阅卷信度上也令人怀疑。这样的困惑总是或多或少存地在于考试的开发、设计和评估过程中。

我们能否使信度和效度同时最大化呢?信度和效度又应如何整合而达到适当的(appropriate)平衡?Bachman和Palmer在其测试理论中认为可设置“可接受的最低程度”(minimumacceptablelevel)的效度或信度等质量指标从而使得语言测试的“效用性”(usefulness)原则中各特征之间达到适度平衡。由于测试总是在一定的价值判断、测试目标、社会环境等约束条件下进行的,本文尝试探索在可行性条件下,测试的总效用(overallusefulness)最大化时效度和信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2效度和信度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如果我们想阐释一次特定的考试成绩是否正确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能力,那么在设计和使用测试时,信度和效度是我们首要关注的特征。Bachman把信度定义为“测试的一致性”(consistencyofmeasurement)。简言之,就是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可靠度。例如,我们可以这样来检验测试的信度:使用同样一份试卷,在两种不同的场合、环境中,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施与同样的学生,如果测试结果基本吻合,那么证明该测试是有信度的。一份试卷的测试结果如果缺乏信度,就没有使用价值,同时也减弱了考试的公正性。当然,要完全消除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把影响不一致性的不利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便于提高测试信度。

全文阅读

英语测试素质教育论文

一、素质教育与英语测试

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并不否定英语测试的存在,反而支持通过英语测试衡量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可以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并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机制以及基本的道德品质素养。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几乎天天和英语测试打交道,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评价策略。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情况,综合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离不开测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尤其注重个人的素质教育,要检验教学效果,避免误人子弟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就离不开英语测试的积极参与和辅助作用。本质上,素质教育不反对英语测试的存在,素质教育培养人的方法不是彻底放弃考试制度而是变更现有的考试制度以达到刺激学生更好更高更快的向素质型人才发展。

二、英语测试如何适应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以及现下炙手可热的高考制度改革,都无不例外的体现了外语教学的重要地位和在素质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英语测试形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开发智慧潜能和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测试试题的制定应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制定,充分强调培养英语学习技能,改变只会答题背诵的“死学式“英语教学。根据素质教育要求,英语测试可以作出如下改变:

1.采纳适合教学目的的测试方法。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有全方面、多维度的教育教学测试知识,了解教育测试的多种方式,然后敲定用什么样的英语测试方法最合理。非常明确的是,测试必须与语言学习的各发展阶段相结合。为迎合教学目的的要求,我们的测试形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增强测试的效度。教师可依据对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的了解采纳不同的测试方式,来判定学生的成绩,得到全方面公正、信度较高的测试成绩。

2.测试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测试必须与教学目的相对应,而且满足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评价是教育目标中的最高层次。确定考试内容和范围、考试形式和题目类型等,都需要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大力支持。例如考试内容和范围要与教学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一致;考试形式要确定的是口试还是笔试;题目类型要确定主观性题目和客观性题目、分立性题目和综合性题目。

3.多样的测试形式迎合素质教育要求。对于教育来说,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摒弃以分数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综合能力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观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多元化的教育目标,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教育目标、学生情况适当改变测试方式,例如①小作文,属于开放性的测试形式,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心得写一篇小作文,教师根据学生作文的写作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②档案袋评价法,是一种新兴的测试方法,将学生一段时间内的作业、随堂测试成绩、小作文等放在一起,教师根据学生这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评价,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而不再局限于某一次考试的卷面成绩。③口语测试,可以采用直接型口试,例如朗读、问答、看图说话、讨论、角色扮演等。学生在口语测试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也增进了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利于班级的团结与和谐。在小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对自身的能力有了直接的认识和提高。

总之,英语测试这一概念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从教学目标的分析,到教学手段的采纳以及教学形式的确定都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测试与教学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教学也同样需要以测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和评估。以效度信度为支撑的科学测试会为教学提供公正可信的反拨信息。为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素质能力要求,在测试的内容、方式、命题形式、评价等方面不断做出改变,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广。

全文阅读

英语测试反思论文

一、英语测试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的课堂英语教学主要可分成三大块:中、小学英语;大学(文、理科)英语;大学专业英语。前者普及面较广,要求较低;后者人数较少,但要求较高。这三种课堂教学的普及范围和教学要求大体上是成反比的。虽然不同的课堂对英语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即: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反馈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总而言之,为教学服务。站在这个出发点上,我们就不难确定: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测试应属成绩测试(AchievementTest)。这种测试不应雷同于一般的水平测试(ProficiencyTest),因为它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比如:特定的学生、教材、教学时间和教学要求等。脱离了这些因素,课堂英语测试的意义就不大了。

在学校,英语测试应服务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客观地看待和科学地分析测试结果,从中发现并解决测试中暴露出的教与学双方面的问题。奇怪的是,有不少教师只顾考学生而忘了查自己。他们忙于组织测试却懒于批阅,有时居然请弟子代劳。也许这是由于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所造成超工作量的缘故所至。既然如此,又何必“作茧自缚”呢?笔者认为:测试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该成为指挥棒。

测试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切忌以考代教,以考压教。考试成绩的优劣无疑对学生的心理和以后的学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看到这种影响的双重性。对于某些学生,优良的成绩可以大大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激发起更强的求知欲。然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接二连三的失败,则可能令其心灰意冷,乃至在由此而招来的(来自父母、老师或同学)种种压力下,进行投机取巧、铤而走险——作弊。

测试成绩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是全部。对一位教师或一所学校的教学评估应该是综合各方面的评估指标而形成的。我们必须立体地看待“成绩”。在许多教学评估体系尚未健全的学校,测试成绩往往成为评估教学和评先进的唯一依据。那种简单地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估手段往往诱发并助长着另一种不良的倾向:为片面追求“成绩”而热衷于“数字”游戏的大有其人。为了“冒尖”和“及格率”,有的开小灶,有的搞补习;更有甚者,考前漏题,评卷漏改。这种竞争有背于教育的初衷,有碍于教改的健康发展。如不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不可能消失,所谓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已。

二、英语测试的内容

测试内容的确定至少应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的分解、测试目标的设定以及测试内容的筛选等几方面的工作。从理论上讲,英语测试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两大部分。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语言能力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实际上,由于语言本身富有强大的活力,因而语言教学始终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在语言教学的天地里,各有所见,各有所好,各有所长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改变都势必影响着语言教学的内容。要确定测试内容就必须注意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需求、知识与能力的比重等方面的矛盾。可见,从测试内容的确定进而到题库的建设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现行的英语测试中,语言能力的测试在许多场合却受到了冷遇,考分大多压在知识方面,这无怪不少能“考”上英语专业的学生实际上对英语既聋又哑。这种语言知识和能力严重失衡的状况显然与我们长期的教学模式以及测试的导向密切相关。语言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接受性技能(receptiveskils)和生产性技能(productiveskils)。前者包括听和读的技能,属于输入性;后者包括说和写的技能,属于输出性。我们的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远不如听和读的能力。这是因为他们看得多而写得少,听得多而说得少。总之,被动性接受英语的机会大大超过主动性使用英语的机会。因此,英语能力的培养及测试的改革应在“出”字上下功夫。

全文阅读

商务英语本科生笔译课程测试论文

一、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界定

第一,语言知识次能力,即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知识,语篇、语用知识。

第二,商务知识次能力,商务英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除了基本的商务理论和贸易实务知识外,译者还应对众多的国际业务有所了解。

第三,双语转换次能力,即翻译技巧和方法的掌握,要掌握商务英汉双语的各自表达习惯,及不同商务文本的语言特点、语篇功能和翻译标准。

第四,翻译策略次能力,翻译策略是指翻译过程中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包括语用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工具策略和修改策略。

第五,心理生理要素,包括认知因素和态度因素。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不同于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只是作为语言知识与技能模块的一个方面,重点是通过翻译训练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因此,其翻译次能力的划分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双语的基本转换能力、增强双语的运用能力以及商务语篇的理解能力,是基本功的夯实,并不是为了培养职业的翻译人才。所以并未把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等其他可能涉及的能力包括进来。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翻译能力三方面,翻译策略和心理生理要素可以放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评价。

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笔译课程测试内容与题型设计

根据考试方式,笔译试题可以分为直接试题和间接试题。直接试题要求学生在答题时直接运用受试的技能或能力,如翻译一篇文章就是考察笔译能力,而间接测试是指通过测试相关的技能达到评估能力的目的。采用间接测试在出题上比直接测试要麻烦一些,所以很多教师喜欢采用单一的语篇翻译为主要的测试形式,但其命题和评分的信度与效度可能不具有说服力,而且无法清晰地反映出教学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笔译考试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间接测试的题型,如词汇选择、语法改错等。在笔译的测试中也可以考虑使用。根据前文提出的翻译次能力,商务英语笔译试题可以开发出以下几方面的题型:

全文阅读

英语单元测试选题策略研究论文

单元测试是针对学生在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进行的一次阶段性的检测。它具有知识范围小,知识内容少的特点。所以说如何从语言学的角度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的程度进行有效地检测,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者,英语单元测试必须在学生已有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起到导向作用。同时,现行英语教材的内容的设计注重了话题、功能、结构、技能和知识相结合的体系,这也必须在单元测试中有所体现。因此,英语单元测试的选题策略是在紧紧地围绕各个单元教学目标和遵从英语语言习得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重视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

一、选题要有代表性

在英语教材中,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是为数不少的,包括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型等)和文化知识,也包括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虽然教材有计划地、相对集中地介绍了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但是为了检测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后,能否投诸于运用,这就要求命题者在有限的测试题目中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命题者可以提出若干个预选命题方案,然后借助预测测试的结果,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再选出具有重点与非重点、能力与非能力、重点与能力等有代表性的题目。通常情况下,代表性的题目包含重点题、典型题以及综合运用题等,它们可以体现在不同的题型中。但是,命题者不能将语言信息或语言信息的测试的代表性建立在超量(如题目长、生词多)观念上。代表性的题目只有在“抓纲务本”的精神指导下,才能作出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效果,才能体现出语言测试的特点。

二、选题要有针对性

在英语教材中,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体现了“秩序渐进、循环反复”的带有针对性的特点。事实上,对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学生而言,由于学习策略的效度的差异性,学生往往会对一些知识存在理解上或应用上的缺陷或疑惑,所以命题者的选题要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借助于测试的手段观察、发现、探索和研究其自身语言学习上的差异。比如说,当今的中学英语语言测试体系不能体现出学生“说”的能力,所以命题者在选题的过程中,要切合于语用学的实际,参照“任务型”教学活动目标,有意识、有策略地通过单元测试的题型的转变,将“说”的能力测试融于“听”的测试中。这样的单元测试的命题导向就是针对学生之缺,了解学生之愁。还有,命题者要结合教学实际中的学生在平时作业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选编一些“对症下药”的治病题,这也是具有针对性意义的。比如:feellike与wouldlike的用法的差异性就可以成为测试的内容。

三、选题要有灵活性

在英语单元测试中的灵活性是指在一例的题目中容纳了多个知识点或能力点的考察,并训练了学生运用“一题多思”的思维方式。由于当今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于“任务型”和“交际型”的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能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情景中,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测试题目能体现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纵横联系,能检测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测试题灵活性要起到影响试题区分指数的作用,这也就有利于指导教师将来的授课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比如说,完形填空的空白就显示了对两种语言模式(一者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模式,另一者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的猜测性语言模式)和一种测试意图(命题者的测试目的),避免了就题论题的俗套。当然,命题的灵活性的特征要体现在与教材关联性上,并不是指“难”、“偏”、“怪”。

四、选题要有科学性

全文阅读

基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的试题库建设与研究

摘 要 大学英语网络机考是检测和评估教学水平的新手段。良好的英语测试体系,健全的大学英语机考题库,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学有良好促进作用。以往大学英语期末测试一般注重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消化的程度,没有全方面检测学生该学习阶段的英语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现在尝试开发大学英语网络机考试题库,并多次在我校学生考试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检验。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网络机考 题库 建设与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英语考试也紧跟时代步伐,我国大学英语以往全部都是采用纸质考题考试。但是随着2008年我国教育部在部分高校采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机考试点以来,大学英语机考的考试形式就成了研究界议论的焦点。

海南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于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就在2009级学生中就开始采用《大学英语口语》机考的形式,尝试新的口语机考模式,开始收集宝贵机考经验。在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我校对2010级学生和2011级学生采用了《大学英语期末口语机考》与《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机考》,大范围内推广我们新颖的考试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此形式的考试方法,对提高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是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太快,我们大学英语考试现有的题库系统大都存在封闭建设,考试题目功能不全,没有和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题目挂钩,出现测试平台使用效率不高,题量较少等问题,都需要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网络环境下建立大学英语机考题库的必要性

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一直走在改革队伍的前列,大学英语部教师深刻体会到建立大学英语网络机考试题库对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管理有着必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我们采取大学英语网络机考的形式,那么建设试题库是比不可少的因素,它将直接影响到评测学生学习效果,关系到标准化考试客观公平性争议。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只有在标准化机考统一数据分析下,对教学做出全面分析,才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根据不同试题分差和试题难度分析,编制有价值的试题库,才可以保证大学英语机考的客观和公平性。我校从2009年考试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满足现代教育考试的需要,对走出大学英语机考新考试形式作出大胆尝试。 2012年“基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评测体系的应用研究”获得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课题。

三、基于网络平台下的大学英语机考题库的理论依据

全文阅读

浅谈教师测试理论的缺失对大学英语学期期终测试的影响

摘 要: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了解和掌握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了英语语言测试的分类、信度、效度等基本理论。分析了大学英语学期期终测试实践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测试理论;问题;信度

一、引言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选课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课程之一,测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进行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英语教师测试理论缺失,英语语言测试实践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浅析。

二、英语语言测试理论回顾

(一)英语语言测试类型

Hughes(1989)依据测试目的i测试成绩判别标准进行分类,将英语测试分类。

1.依据测试目的进行分类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经教育部主管部门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5月起,开始在部分重点院校实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把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列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2005年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颁布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也指出:“将积极开发计算机化口语考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及方法,对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基础

根据李晓菊(1979)的划分,语言测试经历了科学前测试体系、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和交际测试体系。科学前语言测试体系把语言看成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规则,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学习语法规则、阅读原著和双语互译,因此,科学前的语言测试不包含口试。结构主义测试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该体系强调测试体系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重视口头语言的句型结构,主张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为了提高评分的信度,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提倡客观题。交际语言测试体系以交际语言能力为基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交际能力。

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和交际口试体系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例如,从测试的目的和内容来看,交际口试的面要比结构主义覆盖广。从考试的题型和交际模式来看,交际口试更能体现交际的真实性和交互性。从评分方法来看,交际口试更能反应考生的真实水平和交际能力。但从实施的角度来看,交际口试的命题和评分要求高、难度大,而结构主义测试的最大优点是命题容易,评分信度相对较高,对考官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在实践中往往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三、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组织形式

从测试的组织形式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型口试、半直接型口试和间接型口试(刘润清、韩宝成,2000)。直接型口试就是通过让学生开口说话对其口语能力做出评估,考官当场评定考生的成绩。直接型口试有面试、会话、讨论等多种形式,其中面试用得最多。半直接口试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考前把事先准备好的试题进行录音,测试时考生根据录音要求进行口语活动,如朗读、独白、对话或讨论,考官不当场评分,而是待考试全部结束后根据考生的录音评定成绩,如磁带录音口试和计算机辅助口试。间接型测试是通过笔试的方法来测量考生的口语水平,如通过辨音、完成对话等来检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由于通过笔试的方法无法真正地测量考生的口语水平,而半直接型口试的实施难度又比较大,因此,直接型口试成为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最常见的方法。

四、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相关研究

全文阅读

近十年(2005―2014)国内英语测试研究现状统计分析

摘 要: 近年来,国内英语语言测试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如何有效利用测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2005至2014年十年间国内关于英语测试研究的631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英语测试相关研究的现状并进行简要分析,希望为国内英语测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英语测试 英语测试研究 现状分析

1.引言

测试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评估手段和考核方式,是检测语言学习的有效方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英语测试研究从分析式转向综合式;从重视语言形式转向重视语言运用;从个别技能测试转向测试多项技能;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估转向形式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薛荣,2008)[1]。部分学者的关注点不再是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而是在研究中运用各种测试方法、测量工具和计算机技术,测定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等,以提高语言测量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者语言测量能力的提高,推动了语言测试研究的纵深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近十年国内英语测试研究的状况,促进英语测试研究的继续深入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近十年(2005-2014年)英语测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和书评。

2.近十年英语测试研究现状

2.1论文检索统计情况

笔者以“英语测试”为主题,对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甄选出相关研究成果631篇。

十年来,国内英语测试研究基本呈曲线上升趋势(见图一)。数据显示,国内对英语测试研究的关注程度总体较高,虽然年份差异较大,但相关研究成果较多,发展较快。另外,笔者发现,各期刊对测试研究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如在《外国语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关于英语测试的文章仅有5篇,而《外语界》上有关英语测试的研究则多达38篇,这可能与各期刊的指导思想及关注点有密切的关系。

全文阅读

英语测试学反拨效应理论对英语教师发展的影响

【摘 要】高校大学英语学业测试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对其反拨效应的监控是测试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本地区英语教师掌握英语测试反拨效应理论的现状,继而列举了本地区在此方面培训英语教师的一些做法,最后对英语测试学对考试命题以及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反拨效应效果进行了调研,力图验证英语测试学的反拨效应理论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测试反拨效应理论;大学英语学业测试;英语教师发展;影响

0 引言

大学英语学业测试覆盖面广,考生人数多,是全国高校的一项重大考试。其反拨效应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构念效度。有鉴于此,对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测试反拨效应理论的培训,使其不仅能够结合教学实际,了解考后教学应改进的环节;而且能够按照现代测试理论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考试制度,观察考试效度,了解社会效应,使考试制度更臻完善,其意义不言自明。

但是,长期以来,为数不少的高校忽视了外语教师语言测试学理论知识的培训,致使考试与教学脱节,考试效度不能保证,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针对这一现象,对我校(宁夏大学)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四个学期的语言测试知识包括反拨效应理论实践操作的相关培训,对考试命题的原则等方面进行实际把握,并把应用语言测试理论进行试卷分析列入常规的期末大学英语考试工作环节中,旨在验证英语测试学的反拨效应理论对外语教师发展的影响。

1 反拨效应理论背景

考试反拨效应,即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Messick 1989)[1]。

Bailey(1996)曾提出了一个“参与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模式,用于探讨反拨效应的工作机理。其中,“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以及教材设计者和出版者;“过程”指“参与者采取的有助于学习的任何行动”,如教材开发、大纲制订、教学方法的变化、学习和应试策略的采用,等等;“结果”指“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质量” [2]。根据这一模式,测试的性质将首先影响参与者对其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态度,而这种理解的态度又反过来影响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从而影响学习结果。Hughes (1989)[3]建议了七种有助于产生正面的考试效应的方法,如考核希望学生有所提高的能力,扩大考核面和加强考核内容的不可预测性,采用直接测试手段,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考试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