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就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源作了概述,重点介绍了基于新技术进行的遥感信息资源整合及遥感动态监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为利用新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研究城市问题探讨了一条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遥感资源整合 城市规划 用地动态监测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clear presentation of the data resouces relevant to the research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enumerates some applications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omformity and dynamic inspection on remote resources into urban planning, and discusses an operable way to use new technologies into the study of city problems.
[Key words]: Comformity of Remote Resources Urban Planning
一、引言
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系统,而且决非这几部分简单的叠加,而是科学的复合与综合。有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我国的设市城市为668个,城市化水平为30.9%,预计20年以后全国城市将达到1000至1100座。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使城市规划具有更高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性,使我们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科技创新行动实现城市持续发展。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数据整合、数据应用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研究分析了规划设计研究单位在日常工作及应用GIS技术时,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源,重点将现有的遥感数据进行整合,并开展了一系列遥感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为利用新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研究城市问题,探讨了一条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途径。
二、遥感数据源整合分析
信息化,这个词语不知不觉中已经渗入到整个社会的骨髓,成为一种趋势和导向。测绘业自然也在与时俱进,而面向全社会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就成了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主打”任务。对此,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勇感触颇深,在长期从事数字影像匹配、空中三角测量、地物地貌信息自动提取的理论和算法研究的过程中,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能力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其负责完成的“基于多源控制信息的正射影像快速更新体系研究”项目也因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2010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进程大步迈入全面更新时代
从测绘角度来讲,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意味着社会对地理信息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国际范围内,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覆盖全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和正射影像的测图计划;而在国内,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等一些省区实现了1:10000地形图或数据的全区覆盖,其他大部分省份覆盖率也达到50%~80%,据统计,面积较大省区的1:10000地形图或数据覆盖率逐年增加,但由于受到技术和数据源等客观条件限制,除北京、上海可以利用新的影像数据或现势资料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全市范围的100%更新率外,只有极少数省份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即时更新。“当前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已经从数据生产转为数据更新,或者说,我国的测绘事业已经进入全面更新的时代。但显然,全国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现势性还比较低,无论从内容的丰富程度还是一致性上来说,都难以满足应用需求。”张勇介绍说。
这样看来,摄影测量更新,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新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与已有地理信息数据之间的配准问题。十多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新旧数据之间配准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主要包括新旧影像间匹配和新影像旧矢量间配准,但大部分研究都只是针对具体某种类型的问题而进行的,还处于对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阶段,没有出现完全自动化的成熟系统。总体来说,对于更新模式下新遥感影像的快速定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途径。
为了破解这一问题,武汉大学立足于自主创新,早早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2002年,著名摄影测量和遥感专家张祖勋院士就曾提出“基于影像的基础地理数据更新”的设想,同时,指出实现正射影像更新的两个途径:影像+影像、影像+线划图。2003年,他又提出广义点理论,解决了利用矢量空间信息进行更新的理论基础。2004年,武汉大学已正式开始着手研究摄影测量更新的技术和方法。多年来,在张祖勋院士的指导下,张勇副教授和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一起,先后受到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测绘局2007年测绘科技项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测绘院项目以及国土资源信息中心项目的支持,并在2008年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正射影像更新系统。同年,他们还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试验与应用;而2009年,针对城市地区,他们又开始研究大比例尺正射影像更新问题,并开始研究国产卫星影像在更新中的应用。以此为基础,他们的“基于多源控制信息的正射影像快速更新研究与应用”在2009年1月被国家测绘局组织的专家鉴定为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又摘得“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桂冠。
创新 旗帜鲜明的国产
从想法出现到项目成熟,武汉大学历经近8年的时间。对于张勇副教授所在的团队来说,地图要全面更新,影像地图尤其要全面更新,这种来自时代和国家的迫切需求成为他们不断探索的动力。“我们先后结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2009年全国一张图工程建设项目、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生产实践,以现代摄影测量与遥感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融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重点研究航空航天影像基于已有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快速正射影像更新的理论和技术。”以此为研究方向,课题组结合生产实际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发和集成出专门针对正射影像更新的专业化高性能处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综合使用高速局域网中的各种计算和存储资源,针对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进行大范围正射影像快速更新和制作,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这是国内外第一套、面向正射影像图更新的专业化并行处理系统。作为该领域的“第一只螃蟹”,这套系统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最显著的,便是首次提出了不依赖于外业控制的空中三角测量设想,并基于多影像匹配技术将外方位元素辅助的像点自动量测与控制点自动提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已有航空影像及其空中三角测量成果,通过新旧航空影像的自动匹配转点快速提取海量地面控制点,使不依赖于外业控制的空中三角测量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全面提高空中三角测量作业效率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方法。依据多影像匹配理论,该系统还将航空影像间的自动转点与航空影像与已有正射影像间的自动匹配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从已有的地理信息数据(正射影像和DEM)中快速提取海量的控制点的算法,通过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快速解求新航空影像的外方位元素,为国家基本比例尺正射影像快速更新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6年11月21日,“2016年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支持摄影师名单在北京揭晓,河北传媒学院教师李纪霖、北京媒体编辑蒋磊磊、山东摄影师郝英杰、湖北摄影师王和鲁迅美术学院在校生吕格尔等5位青年摄影师凭借出众的作品和富有新意的拍摄计划获选,成为“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新一批支持对象。
作为影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摄影》始终关注着青年摄影给予中国摄影事业发展的推动和影响。2016年,本刊先后举办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高校摄影教育与青年影像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并主持了2016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院校展评选。此外,本刊2016年2期和4期分别刊发的“摄影系启示录”与“摄影留学后”两大专题,围绕高校摄影教育与摄影留学发展状况等话题展开研究与探讨,在摄影圈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把握青年摄影人发展动向,推进影像文化在青年人群中的普及与进步,本刊正致力于搭建各种平台为青年摄影人提供展示、推介与交流的机会。
为此,《中国摄影》杂志与索尼(中国)共同组织和发起了“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有才华的青年摄影师实现摄影创作梦想。该计划自2015年创办至今,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正成长为国内青年摄影人群中声誉日高的重要品牌。2016年度计划一经启动,迅速获得全国多个高校、摄影机构、专业摄影媒体等团体的关注与支持,青年摄影人与相关摄影单位组织自荐与推举的作品纷至沓来。在近万件报名参与的作品中,经过由《中国摄影》杂志组织的初步筛选,共有100位青年摄影师提交的作品及申报项目入围“2016索尼青年摄影师”的最终评选。
2016年11月,由《中国摄影》杂志主持的“2016索尼青年摄影师”评选在北京进行,《中国摄影》杂志主编晋永权、中央美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川、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泛、视觉中国总编辑柴继军和时尚摄影师于捷等5人担任评委,索尼(中国)相关负责人等列席。评委们对所有100名入围作者的作品和申报拍摄计划进行了遴选与讨论,最终选出了5位摄影师成为“2016索尼青年摄影师”,获得来自索尼(中国)的影像器材和项目资金的支持。
主持此次评选工作的《中国摄影》杂志主编晋永权表示:“今年的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得到了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全国众多高校摄影院系的鼎力支持,在申报作品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作品。除了拍摄技巧别具匠心以外,作品编辑水平的进步也令我们感到欣喜。通过参与评选以及同摄影师们的后期沟通,我们得以有机会发现更多更具才华的新生代摄影师,而来自索尼关于摄影器材和资金的支持,将助力他们实现创作梦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泛对今年的选送作品赞赏有加,“诸多青年摄影师的作品让人感到吃惊,整个遴选过程实在让人难以取舍”。
评委王川在评论时认为,相比往届,本次评选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作品题材与类型涵盖更加广泛,既有人文纪实、商业大片,也有类型多样的当代摄影作品;其次,更丰富的视觉表现语言和更强的视觉传达性;再次,参选摄影师所在地区覆盖面也更广,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跨越更多地区如东北、西南等地。另外,参选摄影师趋于年轻化,一大批“90后”摄影师正在崛起,甚至“95后”也成长起来,这在其他摄影赛事里较为少见,当然,“80后”仍是摄影主力。
青年z影师们的作品正展现出“影像文化”的诸多特征,青年人的朝气、青年人的想象力、青年人的眼界,特别是他们运用各种摄影手段进行艺术表达与创新,从而抒发对人生与社会问题的见解与思考。这对于推动当下影像文化的发展与丰富,势必将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为青年摄影人提供一个“发声”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这正成为“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开展的意义所在。该计划更加注重对参与者的全面考察,包括思想状态、审美情趣、技术能力、编辑水平、计划实施和项目成果等方面。在这一系列考察中,作品是这些方面的集中展示手段,不再具有百分之百“一锤定音”的决定性意义,持续性则成为考察的重要依据,这也为参选摄影师带来了更大的后期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计划的特点是“自我推荐”,这与当代青年进取务实、胸襟开阔、不拘一格的特点也相契合。
随着2016年度评选的结束,“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新一季征稿于2017年1月正式开始。不论你是擅长人文纪实、风光旅行、体育运动还是观念摄影、商业摄影、艺术摄影,只要你能够用相机表达自己的观点,都有可能成为计划中的一员,并获得器材、拍摄项目费用支持,以及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本刊也将持续跟进、汇总分析,定期推出该计划的最新动态与入选摄影师作品,敬请期待。
[摘要]结合现代数字化的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发展特点,探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临床带教的的心得体会和方法。在实际工作,努力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改进带教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临床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技术 数字化 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是医学知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如何将书本的知识应用于临床,为影像技术服务,是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职责。现阶段影像技术已从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发展为CT、MRI、CR、DR、DSA、PACS 等高端影像技术,正逐步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向发展。需要掌握医学影像、外语、计算机、电路等多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影像技术人才。我院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省内多所大专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及临床实习基地,每年有多所大专院校实习生来院进行临床实习,现就如何带教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进行探讨。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的现状
现在一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为三到六个月,进行医学影像专业全科学习。学生进入各实习科室后,由教学秘书进行各科室轮转安排,当值的技师指导参与日常的医疗行为。在工作中,发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对学生要求不严,临床技师忙于医疗服务,不能系统的讲解仪器的性能、操作等,只能遇到具体的病例具体指导,就会导致学生掌握细枝末节,不能整体掌握仪器的情况出现。2)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影像技术操作,学生学习的热情度不高,组织纪律性不严。3)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影像技术的综合运用,比较影像学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欠缺。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实习前的服务理念培训
实习生在学校接受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很少有服务理念,而进入实习医院后,将成为医院员工的一部分,实习生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医院和科室的形象。其中,个人形象、与患者的语言交流、如何接听电话、如何应对常见的投诉或意外情况是培训的关键,是带教的重要部分。我的体会是实习生的服务意识培训要达科室的标准才能进入专业岗位,才能与患者及带教老师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的核心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手段的改进、技术的进步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其重要依托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回顾
回顾我院的调查规划技术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推离算盘,应用计算机(器)进行计算
我院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最早的单位之一。1979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内业汇总首次应用到计算机,当时计算机还处于“01”时代,也就是采用机械码,进行数据录入、计算。1980年以后,使用ASClI码进行计算。一是以fx一8O为代表的系列计算器大量使用,标志着珠算的年代已经结束。这可以说是我院计算技术的一次革命。二是以502P为代表的带有编程功能的计算器(计算机)出现,使计算工作进入了程序运算阶段。三是以TI一59创先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使用,使得计算结果可以打印输出。四是trsZ一80第一代微型计算机应用,改善了调查规划设计内业工作方式与效率。1984年始森林资源调查的内业统计汇总工作主要依靠计算机来完成。与此同时计算机语言、关系数据库知识在我院逐渐普及。汉字输出将我院计算机应用推向新的阶段。从第二代微型计算机始,计算机输入输出使用了汉字,使得所有的统计计算全部用于计算机来处理。‘
2、甩掉图板,实现制图电子化
计算机制图应用,是计算机应用的一次飞跃,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即数字化、矢量化。80年代初我院完全依靠图板制作各类规划设计图,绘图人员走在哪里将图板背在那里,在各业务科室都培养了-tL绘图能手。从80年代末开始引入计算机制图,用10年多的时间,我们甩掉了图板,全部采用计算机制图。(1)Autocad的应用我院于80年代末开始使用Au—tocad,主要用于土建、道路等专业设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制图工作的普及。逐步应用到林业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并在土建、道路专业使用专业的Autocad软件。(2)Mapcad的应用(数字化)非线型图形的矢量化是林业制图走向数字化的一次飞跃。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制图以非线型制图为主,没有矢量化就不可能有林业制图数字化。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国外已经推出的制图自动化软件在国内难以推广运用。9O年代初,我们选择了Mapcad软件。从486计算机DOS系统开始运用,发展到更新WINDOS系统版本使用,逐步使我院制图走向自动化。(3)Gis的应用CAD、空间分析与数据库的结合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又一次发展。我院首次应用Gis系统是从Mapgis开始,随着软件技术和使用技术的提高,到2004年后发展为应用ARCGIS,之后的工作成果都是在此平台上产生的。
3、扔掉钢笔,进入办公自动化
摘要: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随之发展更新,医院基本建设也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医学影像科作为大型设备最多、最新、最集中的科室,如何规划符合现代化、检查高效化、流程便捷化、信息化医疗需要的科室布局,是目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多方面阐述影像设备的布局需要注意的因素。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建设;布局
医院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影像科是在内的每一个功能单元的发展都受到整体的制约,其规划也是影响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作为综合医院的一部分,与其他科室紧密联系、相互支持。
1影像科室的整体布局
就影像科的选址而言,影像科的选址应遵循"两近两远"的原则。"一近"指距离相关检查和治疗室近,目的是利于患者就诊。因此,一般影像设备机房应置在门诊和住院患者输送方便的位置。"二近"指离配电房或者变压器近,有利于降低电源压降。影像设备都是高精密的仪器,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因而有"两远"之说[1]。对于CR、DR、CT等X线成像的影像设备,在检查过程中存在辐射,这种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这些设备需要远离居民区,防止辐射;对于MRI而言,磁体的强磁场对环境要求很高:如金属性物质、铁磁性物质、汽车引起的震动都有影响,因此需要远离它们。
总而言之,影像科室位置的选择需要离相关检查和治疗室近,离配电房或者变压器近,离居民区远,离易引起震动的因素远。
2影像设备机房的位置布局
影像科一般由登记室、透视室、DR拍片室、CT室、MRI室、介入室和诊断报告室组成。整个影像科的布局要兼顾各部门的联系和统一。各部门根据患者流量的大小,设立相应的患者候诊区。登记室设在候诊区和检查室之间,方便患者预约、登记。
在动态影像多屏互动的时代,影视作品实现了在多种屏幕(电视屏、电脑屏、影院荧幕等)上的多番“亮相”。这其中出现了从互联网走向电影院的精良作品――《男得有爱》(网络自制),其与当下主要是从电影院、电视台走向互联网的影视作品不同,《男得有爱》开启了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新的发行模式。
由此,《数码影像时代》对参与制作《男得有爱》的芭乐互动新媒体影视中心总监魏明,进行了关于“网络自制影视作品从互联网走向电视台、电影院的经营之道”的采访。
《数码影像时代》: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男得有爱》的网络版与和影院版。
魏明:《男得有爱》属于一次新媒体电影的尝试,影院版在网络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尺度上的调整。从结果来看,这次尝试还是很成功的。
《数码影像时代》:《男得有爱》的发行情况如何?(其最初是在网络上播映,后来又走进电影院。)
魏明:网络版在一家视频网站(酷6网)首播近2亿次播出后,投资方尝试了传统的(影院)发行工作。虽然当时与《建国大业》同期上映,上映一周下线时,近800万的票房还是让我们感到十分惊讶,票房的价格已经超出影片成本近10余倍。当然这些都要感谢影片的总制片人龚颖老师,从头到尾都是她在默默地付出。
《数码影像时代》:《男得有爱》是如何从互联网走入电影院的?
魏明:因为影片制作之初的“尺度”是按照互联网的标准进行定制的,所以没有想到广电审批过程竟然非常顺利。拍摄到网络上线2个月,审批到上院线3个多月,一部新媒体电影在短短几个月过程中完成策划、制作、上映,而且收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效果,这些都让我们对新媒体电影的信心大增。
自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全国各省(区、市)先后成立领导小组,编制完成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取得了不错成效。目前,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累计获取870万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完成约370万平方公里的外业任务,培训近17000人。
其中,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都按照国务院要求,成立了省级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
广东:城市地表覆盖与国情要素采集中
2013年9月,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了省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组织实施组和质量监督组,负责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广东省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包含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6个三级类(含省级扩展3类)。根据本辖区特点,该省新增地理省情要素3项:在社会经济区域单元下新增基本农田保护区,在自然地理单元下新增地质灾害隐患区,在城镇综合功能单元下新增三旧改造区。
目前,该省普查工作由省、市两级负责组织实施完成。粤东、西、北地区和肇庆市等辖区范围由省统一组织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各地级以上市负责组织实施。省普查办负责省级数据汇总、建库、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统计分析,编制普查总报告和专题成果报告,建立省级普查成果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服务平台,编制成果图件,组织开展分析应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肇庆市等地区按省的要求配合做好资料收集、野外核查等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区自主完成本辖区的普查任务,省普查办负责提供普查用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资料、海岛(礁)测绘成果资料、海岸线成果资料,负责省级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支持,在影像解译软件、外业调查软件等方面给予支持。
广西:完成试生产航外控制测量
目前,广西选择了柳州测区1.2万平方公里的范围组织开展全流程的试生产,选取了区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五家直属单位作为普查的主力军,还选择了广西国土测绘院等8家单位参与普查试点,各承担一个县的试生产任务。现阶段已完成航外控制测量,正在进行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生产。
概述
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科教兴粤、建设创新型广东而投资建设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不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学术交流和休闲旅游四大功能。而其中的数字家庭体验馆是为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省科技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消费类电子产业优化升级,配合广东省正在组织实施《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与示范》而建设的展览馆,体验馆对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实施极具推动力,将成为极具规模的数字家庭公共体验和应用技术科普展示场所,将成为公众了解、体验数字家庭相对固定的场馆,将成为举办数字家庭关联主题新产品新技术会、展示会的一个重要场所,将成为举办数字家庭相关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个重要场所,实现科学普及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国际学术交流三位一体的构想,使科学中心这个科普基地成为促进数字家庭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HDL智能化家庭影音娱乐系统的应用
本次HDL智能化家庭影音娱乐展项位于数字家庭体验馆内,面积为33平方米,设计参观人数最大容量为20人,为了得到最好的视听效果,场所采用全封闭式,并进行了声学装修。
HDL智能化家庭影音娱乐系统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让观众在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未来的数字家庭影院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模式,同时通过“声光电”同步技术,让观众在未来的数字家庭影院系统中每个环节能够很好地连接和配合,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按键控制整套影院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的视听感觉。
当观众进入到影音娱乐中心之后,门口的红外感应器会自动给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打开常规照明灯具满足日常的会客需要和释放出观众喜欢的香味。当观众在沙发上坐下,用手按茶几上触摸屏的按键:有自动影像演示模式、手动影像演示模式、音乐试听模式和虚拟窗景演示模式时才是真正的体验过程。
(1)自动影像演示模式(见图3)
当观众按下自动影像演示模式时,系统会弹出一个人机对话框提示“本按键功能为自动演示模式,演示的片源类型为6种;演示时间为6分钟;是否继续”,当观众按下“是”之后投影机、音响自动开启,电动窗帘自动关闭、灯光渐渐调暗;同时投影幕布上出现已经预先编程好的片源。为了适合不同人群的爱好和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共挑选了6大类影片,每类播放时间为1分钟:分别为大自然的变化类、音乐与艺术类、战争与科幻类、功夫大片类、微距自然类、卡通片类和相对应灯光场景让观众欣赏。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编导专业优秀作品交流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编导专业是《大众DV》杂志巡讲的第八站。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培养学生的终极目的是结合网络时代的传播特征,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影视人才。学院力求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之内,在掌握影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手法的同时,瞄准新媒体、手机媒体、流媒体、拓展就业思路,鼓励扶持学生自主创业。
在进入学院之前,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影视基础,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已经像模像样地做出不少作品。“爱情”可能是大部分校园短片的主要题材,但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作品中却呈现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同学们状态的改变:原来浮躁的心渐渐进入一种平稳状态,从自我的小圈子里渐渐融入社会,融入到生活中来。艺术是什么?生活就是艺术。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目前学院已设有影视表演、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摄像与录音剪辑、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游戏策划与运营等三十余个专业方向。
学院还注重开展国际交流,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高等艺术学府和专业机构在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家互访、学籍认证、课题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国际化建设进程。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编导专业在学院:“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的办学理念指导之下,立志于“两个导向”:第一是以专业教学为导向,第二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贯彻“两个根本”:“以学生为根本,以实践为根本。”
他们组成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