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像传播论文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试论DV影像的传播意义与文化价值

摘要:在影像传播时代,DV以其个性传播的特征,日渐成为个人进行影像表达的重要工具。DV影像传播不仅是一种技术的进步,更是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的进步,实现了影像表达与文化传播的个性化、自由化、平等化,成为一种理想的话语表达空间,具有深远的传播意义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DV;影像传播;传播意义;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079-02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影像传播的时代。自从1990年以来,DV就以其个性传播的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DV影像的制作中,DV成为个人进行影像表达的重要工具,由此揭开了个人影像传播的序幕。DV是英文Digital Video的缩写,原指数码视频摄像机,现在,一般指的是用数码摄像机拍摄或用家用摄像机拍摄,并通过数码技术进行转换,主要供网络播放的影像作品,也可以称为DV电影。那么,与之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网络电影,不过网络电影一般有两个涵义:一是把普通电影拿到网络上播映;二是指利用数码技术拍摄电影,直接在网络上播放。本文用DV影像而不用DV电影,是因为部分DV作品还够不上严格意义的电影,不具备一定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只是一种个人影像。

一、DV影像概述

DV最开始只是一种技术现象,它采用了数码信号的方式,在现有的电视系统中,其播放质量达到了专业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质量,音质达到CD级质量,并且还统一了视频格式。此外,DV轻巧的机身在拍摄时有着不易察觉的优点,操作的简便又模糊了专业与非专业的界限,而且还能配合先进的剪辑器材进行非线性编辑。这样成熟的技术为DV摄像机带来功能提高和成本降低的双重效果,这一变化使得影像制作不再受制于高额的成本预算和难以接近的专业门槛。从此,民间DV拍摄由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DV日益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包括DV爱好者、行业应用、纪录片拍摄、DV电影创作、电视节目制作等庞大的DV适用人群已经形成。而且DV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尚意味的词语,成为人们进行自我表现的最佳手段。“DV着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甚至在电视、网络、杂志上,在大学校园里,年轻人当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今天你DV了没有?”但是DV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时尚现象。因为“在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革新,最终的结果总是形而上的,总要引起人们的观念更新,进而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产生深远影响”[1]。正如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次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2]。

二、DV影像的传播意义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DV传播无疑可以说是一场影像传播革命。追溯影像传播的历史,从最初的绘画发展到摄影,然后又有了电影、电视,直到今天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的互动数字网络视频,人们始终在追求传播信息、表达自我更为完美的形式与更为自由的空间。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方式空前繁荣,人们从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地去追寻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有条件去参与信息的表达。DV的出现体现了从传者为中心到受众为中心的传播主体的转换。在某种意义上说,DV带来的是一种时代话语的自由表达。这主要表现在对昂贵器材资源的占有不再是那些专业机构的优势。尤其“对那些不掌握专业影像技术的普通观众来说,终于从昂贵器材资源的屈从中解放出来,才获得了用画面交流和表达的话语空间”[3]。同时也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影像记录方式,个性化的DV创作以它特有的姿态――平和的意识、平静的心态、平等的视角来记录和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种创作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市场的取向和制约,通过时间和时代的流逝展现一个普通个体的遭遇与生存状态,进而呈现一种摄制者对于历史与时代的理解。在DV爱好者的心里,将DV视作一支笔,一支反映现实的笔,甚至DV代表了一种真正的个人表达方式。这种影像技术的进步可以使更多的人拥有一种表达自己的手段,一种写作的语言,一种张扬个性的自由。DV成为生活在当代社会中人们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理想工具。

全文阅读

文化传播的“小众化”与方言影像的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方言影像是在现代语境中生长、发展的,是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结果和表征。现代语境中,文化艺术凸显消费化和娱乐化的特征。区域性受众对方言的情感和地域文化地位的自我确认上的诉求给方言影像提供了消费市场。方言文艺的娱乐性和轻松的平民叙事反映出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娱乐化转向。无论从文化价值、传播理论还是国家语言政策层面观照,方言影像都会长期存在,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大量存在。

关键词:方言影像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小众化”

影像艺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像也成为了人们对生活感受的来源。电视、电影、录象、影碟、广告等等无不用影像来吸引人们,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影像文化的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影像艺术中呈现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是方言影像作品的勃然兴起。巩俐演的“秋菊”用陕西话打起官司;张国立在《手机》中用四川话表达了教授的无奈;赵有亮用沪语吐诉着“孽债”的痛苦。当电影和电视剧用方言火了一把以后,方言栏目剧也火热开了。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江西、陕西、天津、北京、东北三省、河南、上海等地区省市级电视台都有方言短剧。就湖南而言,本土笑星奇志和大兵的方言相声家喻户晓,在湖南受众中其地位完全超越北方相声名家。湖南经视的方言短剧《一家老小向前冲》创全国电视综艺栏目白天档收视率之最。2002年,娱乐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横空出世,成功地创造了电视娱乐方言类节目的典范。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发轫于交通闭塞交往隔绝、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方言,为何会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文艺的一种令人注目的工具?在现代性语境中方言影像为何会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方言影像艺术的勃兴有怎样的文化背景?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一个全面的全新的学术视野予以剖析。

一、消费文化与地域文化自我确认的诉求

如果我们将自己所置身的生活与过去相比,不难发现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向。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社会进入到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物质,也消费文化。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适应社会大众趣味的大众文化迅速兴起,并不断挤压着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文化的转向。这种文化转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从审美的文化向消费的文化转变。

历来人们都把文化艺术理解成具有精神特征和价值特征的东西,它超越于具体和现实的功利性,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正如霍克海默所说,“人类,就其没有屈从于普通的标准而言,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艺术作品中实现自己。”文艺的这一特质使其与人们现实的具体生活和行为,尤其是经济生活和行为有所区别。大众文化则与以往的文化艺术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凸显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或者说本身就成了商品和消费品。在市场化的社会,文艺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和艺术的品性发生了变化,利润和效益成为文艺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社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文艺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的口味,俯就公众,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斯科佩克认为,一个文化存在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在以区域性社会阶层为题材,反映地域文化的文艺中,采用当地观众普遍适应的方言、方音,似乎也是文艺生产的必然要求。

全文阅读

简析非本土偶像剧在中国内地的流行

摘要:相比本土偶像剧,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外来偶像剧,在我国内地有更大的受众影响力,其以互联网络为主的传播渠道要素,在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于众多对非本土偶像剧流行原因的传媒体制、社会文化等宏观考量角度,本文将从渠道角度,分析受众对网络的选择原因及其对偶像剧传播效果的影响;对当下年轻人的偶像剧文化流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新媒体受众的特征,更对中国文化的网络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本土 偶像剧 传播渠道 互联网络

“偶像剧”,在日本称作“趋势剧”。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借鉴西方国家肥皂剧和情景喜剧的运作技巧,加以日本意象包装,产生“趋势剧”。随后,台湾引进日本“趋势剧”,为吸引年轻族群,将其更名为“偶像剧”。

近年来,非本土偶像剧,在中国内地愈加盛行,引起学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对这些偶像剧于当下青年的价值观影响,更是引发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从文化和渊源角度,基于研究之便,本文将主要针对亚洲派别的日韩国家和港台地区偶像剧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对于非本土偶像剧在中国内地的流行,众多学者多从体制、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而忽略了传播渠道的影响因素。但实际上,渠道对传播效果有很关键的作用。

传播渠道的作用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媒介本身的差异,也会对传播的信息带来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效果。

在麦克卢汉看来,传播的信息并非是主导要素,媒介才是决定传播效果的核心要素。这种观点虽然有失偏颇,却第一次指导人们关注渠道对传播的影响效应。

全文阅读

从影像传播角度分析网络视频的价值

传统的影像传播包括静态影像传播和动态影像传播两种基本形式。静态影像传播伴随着纸质媒体出现、发展,并主要通过各种照相设备而获得。动态影像传播则伴随着电影、电视、VCD、DVD等电子媒体的不断进步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动态影像传播技术中,尤以电视最为普及,受众最多,最广泛。

然而网络视频的出现打破了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影像传播格局,为影像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动――新的影像传播方式

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描绘的那样:“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改变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的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售给不同的‘受众’。”[1]

网络视频作为网络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整合网络媒体的其他互动功能,因此具有极强的互动特性。这种互动性改变了传统影像传播中受众的被动地位,给了受众更大的选择空间,使影像传播变为双向的传播。

1.搜索,选择,点击收看――用户的主动收看行为

网络视频改变了网络受众的选择方式,培养了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兴趣,同样地也使影像传播的受众在选择习惯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用户上网收看网络视频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主动地搜索视频内容,在搜索结果当中甄别、选择,最后点击收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节目。在这一系列动作当中,用户完全处于主动地位。

网络视频在资源上具有无限性,这大大增加了用户选择视频节目的难度,用户若要在如此多的资源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是十分困难的。为了方便用户主动搜索、选择、收看视频节目,网络视频服务也同其他网络媒体一样,更多地利用搜索引擎及超链接形式来帮助用户查找资源。

全文阅读

浅析图像沟通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摘 要】在新媒体开放式平台上,图像结合文字已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主要传播手段,信息传播途径的不断更新使得社会文化内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文化在读图信息方面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

【关键词】图像运用 新媒体 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逐渐变得更加丰富,由过去的手写、印刷再到今天的影像复制,目前处于社会重要地位的信息图像传播有着同样的发展历程。当下的新媒体环境让使用者拥有了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

一、图像沟通在新媒体的兴起

最早研究图像的地区是西方,它也是视觉文化研究的下属课题。学术界在这几年,从诸多领域对图像进行研究,这其中就包括传播、文化、符号、社会、人类、哲学、美学等相关科目。其研究的范围之广,使中国的一些学者对其产生了兴趣,当前在国内,对图像在本体方面的研讨大致在介绍引进、完成翻译工作的初级阶段。“图像”这一名词,一些研究人员对其做了具有中国化的解析。例如,盛希贵是研究视觉传播方面的专家,他相信,我们所说的图像其实是英语中“picture”和“imagine”的统称,也就是说其包含了正常的图像和摄影作品,是一个内涵比较宽广的词汇。

中国对视觉传播理论的研究时间较短,几乎没到10年,但是相当一部分的学者已经大规模地对其进行了研究,趋势表现出了“新”与“多元化”。这一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有两个分支,即大众传播和视觉文化。大众传播在很多新闻高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进而产生研究有关理论的学者;视觉文化是通过对学习者视觉需求、思维和训练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实现相对完整的成果。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文、哲领域的学者从社会文化视觉转向这一角度对其探讨。

二、图像沟通在新媒体中的发展

伊雷特・罗格夫认为,图像可以传递信息,表现各种情感。传统的观点是,语言图像组成的二元结构里,用图像进行感知,用语言进行思维,因此,图像低于语言。早在1970年刊载的罗夫・哈伯的研究中也发现,哈伯设计了可测试大脑对图像的辨认能力的实验,其中一项测验里,他让受试者在几天之内分数次观看一共2560张幻灯片,每张播放10秒,观看的时间加起来长达7小时。在受试者看完最后一次幻灯片的一小时后,哈伯如此测试他们记忆图像的能力:再给他们看2560组幻灯片,每组里有一张是之前播放过的,另一张是他们没看过的,接着哈伯请他们指出哪些图像是看过的,平均正确率为85%到95%。这些视觉刺激实验可推出的结论是:大脑对于图像的辨认能力基本上无可挑剔。

全文阅读

参与式影像与参与式传播

【摘要】参与式影像的中国实践已有十多年历史,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尚未起步。本文密切关注这一新的影像实践形态,从发展传播学的视角对参与式影像的概念、来源、操作程式进行了解答,并对参与式影像在中国乡村传播的特殊价值、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参与式影像;发展传播;乡村传播

【中国分类号】G220;G206 【文献标识码】A

1999年,世界银行调查每天生活水准在1美元以下的6万名贫民,影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回答不是食品、住房或医疗卫生,而是自我发声的渠道。[1]如何在媒介生态的建设中,给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一种声音,是近年国内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在主流大众传播范式下实施的诸多解决方案仍然收效甚微。鲜为人知的是,从1991年起,一种新的草根媒介和传播方式――参与式影像就开始进入中国,并在环保、扶贫等领域中潜滋暗长。到2007年,这种新的影像形态已经在“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台湾“鸟山头影展”及英、澳等国举办的诸多国际发展会议上多次亮相。在国内参与式影像实践方兴未艾的时候,相关的理论研究却仍是空白。那么,究竟什么是参与式影像?参与式影像是如何操作的?它与普通的纪录片有什么区别?在中国发展传播中具有什么特殊价值?发展中尚存在哪些问题?本文试做引玉之砖,结合国内外参与式影像的最新发展态势予以解答。

一、参与式影像的概念及与普通纪录片的区别

参与式影像(participatory video)也叫社区影像(community video)、草根影像(grassroots video)、过程影像(process video)等,参与式影像可以说既是一种影像类型,一种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一套工作方法。Shaw和Robertson将其界定为“一种创造性地利用影像设备,让参与者记录自己和周遭世界,来生产他们自己的影像的集体活动”(Shaw andRobertson,1997;p.1)。Nich和Chris Lunch则认为参与式影像是“动员群体或社区制作关于他们的影像的一套方法”(Nich and Chris Lunch,2006;p.10)。以集体行动为特征的参与式影像的生产与传播是一个创造对话、促进思考、凝聚共识的民主化过程。作为20世纪西方发展传播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式影像往往聚焦于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把影像作为弱势者发声的工具和媒介,通过与草根民众的参与性合作,给那些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传播网络之中被忽视的人一种声音,使那些在大众传媒中没有被呈现的观点带到社会表层,最终促进发展问题的解决(Shirley A. White,2003:p.20)。

参与式影像的一个著名口号是:“影像应当给予民众一种声音,而不只是一种信息”。[2]参与式影像源于1967年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在偏远的福古岛实验成功的“福古程式”(FogoProcess),即把摄影机交到当地人手里,在互动的拍摄中给平时无法“发声”的民众一个聚焦当下问题和讨论的机会,通过影像的播放,达成相互间的理解及与政府决策部门的沟通,以实现地方发展和民众权益维护。参与式影像充分发挥了影像的记录功能,具有普通纪录片中参与型(participatory)与自我反射式(reflexive)的一些特点,同时也具有科教纪录片的一些特征。但是从本质上讲,参与式影像与之又有较大不同。

首先,价值重心不同。对于普通纪录片生产而言,最重要的是作品,而参与性影像是作为社会变革的工具而存在,除了重视最终的影像产品,更看重影像的制作过程本身,即在拍摄过程中聚焦共同议题,集体讨论,形成共识。

全文阅读

播客自媒体发展的社会语境及影响力分析

摘要 web2.0技术促动了播客的快速发展,在播客的传播平台上,受众不仅得到了参与内容制作的机会,获得了与人分享的权利,而且延续了网络舆论互动的自由,拥有了影像传播的话语空间,以此使得播客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关键词 播客发展 自媒体 社会语境 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不断追求传播自由度的进程中,BBS为匿名的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言论的场域,博客则开启了一个由个人空间向公共领域辐射的通道,当人们欣喜地享用着文字和图片自由传播的网络舆论空间时,很长一段时间内动态影像依然被割裂在网络自由传播范围之外。播客的出现,悄然打开了网络影像自由传播的大门。

一、从音频播客到视频播客的嬗变

从2005年上半年起,国内个人音频播客已初具规模,音频播客一般以个人电台的形式出现,众多的音频播客依托各种网站组成了网络联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音频播客当属“反波”。2005年4月16日,“反波”推出第一期节目《听平客讲段子》,曾经有17年电台主持经验的“平客”担任主播,曾做过记者的博客人“飞猪”负责音频后期制作,志同道合的“平客”和“飞猪”不定期的上传节目。两位制作者认为“反波”即是反传统电台,又是以其独特的有声语言和传播形式来讽刺传统广播的一些做法,“我们反对的是传统电台里的套话和固有模式,我们还要建设一个迥异于传统广播的新语言”。“反波”早期的播客内容主要分为音乐、幽默、言论、时评等,其中《反波开播文艺晚会》调侃了春节联欢晚会多年不变的固有程序和惯用的套路,《听平客说段子:厕所》则用移花接木的幽默手法,讽刺了手机运营商的“霸王条款”。在开播不久的四个月中,“反波”就拥有了30万的点击量。成为了音频播客的典型代表,在专业的传媒圈中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尽管诸多音频播客以犀利的评论闻名,但由于声音传播形式的局限性,均未引发全社会性的关注和影响,反而是视频播客的出现,触发了大众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的参与。典型的案例是2005年末,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犹如一根导火索引爆了视频播客。该视频播客以电影《无极》作为编辑索材对《无极》电影故事和表现手法进行讽喻、挖苦和调侃,由其引发的巨大社会反响和版权法律争议,使得胡戈被称为中国视频播客的“元老”。

随后,各种风格类型迥异的视频播客陆续涌现在网络上,例如“后舍男孩”对口型演唱的视频播客,凭借其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吸引了众多的网民,成为了网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金玉米的“Danwei”视频播客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记录观察中国的文化现象,不仅在Youtubc上获得高点击率,而且受到国内网民的广泛关注。由于技术的屏障。早期视频播客的创作者主要由有媒体从业经历的人员构成,在传播技术和技巧上都有一定的专业性,大多沿袭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形式,但在内容选择上则更为自由和个性化,许多选题往往是传统媒体不能涉及的敏感话题,语言形式也比传统媒体更趋向于轻松和口语化,影像表达更具夸张和自由。尤其是随着便携DV、可录像拍照的手机、独立摄像头等音视频采集工具,以及非线性剪辑设备软件工具的普及,普通大众与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在采编设备的低成本化普及和不受传统媒体体制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普通大众不仅拥有了民间影像创作的空间和能力,而且在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百闻不如一见”影像传播效果的促动下,视频播客无论在类型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超越了音频播客,并迅速成为播客的主流形式。

二、web2.0技术促动了播客的快速发展

全文阅读

电影技术的发展对影像传播效应研究

摘 要 当今社会随着电影技术越来越先进,影像传播的渠道跟方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而电影技术的改革跟创新更加推动电影的发展,从以前的黑白无声到现在的数字3D立体电影,电影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影像的传播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直到现在数字技术的出现,当今的电影都被数字技术所贯穿,使得影像传播的魅力更加强烈。本文就电影技术的发展对影像传播的效应进行解析。

关键词 电影技术;影像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19-02

1 电影技术的发展进程

1.1 从无声到有声的改变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很早就在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或是所经历的历程,正因为这样,每段历史文明都留下了很多壁画、雕像甚至绘画。直到摄影的发明,人们先是发现图像的静态状态,但是当人们有了将文字跟图片结合在一起的想法之后,摄影技术就快速发展起来,最后人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造出了电影摄像机,使得传统的图像时生了巨大的改变,让视觉文化传播产业占据了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

到了20世纪中期,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早期的声音是以不同的方式被引进到电影的制作过程中,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中的声音经历了胶片录音技术、胶片传输系统的发明、电动马达的发明和电子管的转变,通过这些技术,电影的制作商对其进行改良,使其更好的融入到电影中,有声电影最终问世,让人们享受到视觉跟听觉结合在一起的魅力。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改变,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改变对之后电影新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也成为后来电影技术发展的基石。

1.2 从黑白到彩色的改变

全文阅读

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

摘要:图像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却是一种文化表征,隐含着不少“迷思”,把握起来并不容易。本文将图像作为文本,基于符号学理论和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提出了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即从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积淀为符号(symbolic)四个层面来解析视觉传播机制,从而在一般意义上揭示了图像从视知觉形式层面到文化意义层面的传播机制。

关键词:新闻图像;视觉说服;ACTS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163-05

图像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吸引全社会的注意,影响公众的舆论,甚至有时能改变国家政策、行为。越南美莱村大屠杀等照片的公布改变了美国公众对越南战争的看法,并促使美国停止了那场战争;美国士兵在伊拉克的虐俘照片公布后,使美国政府颜面扫地;2009年《华商报》刊登的《挟尸要价》照片,该照片夺得了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也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人们对社会良知的反思。总体来说,传播从过去以文字为主时展到今天图文并重的多媒体时代,一场视觉革命正在蔓延。图像作为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本文将图像作为文本,基于符号学理论和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提出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即从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积淀为符号(Symbolic)四个层面来解析图像的视觉说服机制。本文以新闻图像为例,一方面向传播者揭示成功的视觉传播效能是如何实现的、可以怎样实现;另一方面也向受传者揭示视觉传播是如何影响人的态度、行为的。

一、新闻图像:从表征到说服

新闻图像是以视觉符号为载体对新闻事实进行的视觉报道。按照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静态新闻图像和动态新闻图像两种。前者主要是指新闻照片和新闻漫画、图表等,也被统称为新闻图片;而后者则包括电视图像和网络视频等动态影像。在新闻图像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摄影(像)师还是观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观念、情感、经验融入其中,从而使图像体现了权力和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内涵。因此,新闻图像是一种文化表征。在新闻图像形象性、纪实性、真实性的背后,隐藏的是视觉符号语言逻辑和文化意义。那么人们不仅要问,新闻图像的话语、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等是如何通过视觉符号建构的?能不能为观者提供一种解读新闻图像的方法论?

英国伯明翰学派领军人物斯图尔特·霍尔引用罗兰·巴尔特《今日神话》中“一黑人士兵向法国国旗敬礼”的一个例子,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了视觉表象建构意义的方法。对我们分析新闻图像的意义建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有一天巴尔特去理发店,看到一本法国杂志《巴黎竞赛》封面上有张照片,照片上一个身穿法国军服的黑人青年正在敬礼,双眼上扬,可能注视着一面三色旗(法国国旗)。在第一层次上,……这产生了带有简单的字面信息或意义的一系列符号:一个黑人士兵正向法国国旗敬礼(直接意指)。但是,巴尔特论证道,这形象还具有更广泛的文化意义。……“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她的所有子民,没有任何肤色歧视,都忠实地在她的旗帜下服务,对于那些提出所谓的殖民主义的诽谤者,没有什么比这个黑人服务于他的所谓压迫者时所显示的热情更好的回答了。”……在第一个过程中,各种能指(形象的各种要素)和所指(概念——士兵、国旗等等)联合构成一个带有单纯的直接意指的符号:一个黑人士兵正向法国国旗敬礼。第二阶段,这个完成的信息或符号被联系到第二层所指——有关法国殖民主义的一个广义的意识形态主题。

全文阅读

信息时代背景下摄影图像在网络中的传播

摘 要 在摄影术正式诞生至今的170多年里,关于摄影本质的讨论,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技术说”、“艺术说”、“媒介说”和“信息说”这四种说法。于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之际,“信息说”兴起并广泛流传,使得摄影成为信息的一种记录与传播方式。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促使摄影成为网络传播中的一种流行趋势。因此,对摄影图像在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摄影图像 信息 网络传播 视觉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读图的时代,摄影作为视觉符号,在视觉经验的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极大的影响力。摄影“信息说”的观念与数字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其特点便是非线性记录与二维性传播。“所谓非线性记录,是指照片信息的获得,不像文字信息那样依先后次序逻辑地输入,而是在短暂瞬间以光化学方式整体录入,大量信息交叉、并列、综合地包含于照片平面形象中。而传播与解读时,也会以平面二维方式进行,信息有效与无效、排列与组合都允许多种选择,形成多种结果。”

1传播媒介――网络

网络是信息产业和传媒产业的结合体。网络发展极速,直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使得传播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Internet(互联网)作为冷战时期的产物,其诞生给全人类的生活开创了新纪元。

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应用,除了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这三大主要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据网络使用者对互联网这一媒介的使用需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人类需要的层次论”一说,他将其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隶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并在两年之后,又扩展了两个层次,即求知与求美的需要。并且根据20世纪40年代,对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各种媒介的研究表明,“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因此,网络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传播媒介,也不会例外。虽然,从本质上来讲,马斯洛的这以理论并不能等同于人类对网络的需要,但也不失为一个有力的分析及参考依据。

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多以媒介为扩张中介,对信息进行大量而广泛的传播。与传统传播媒介不同的是,网络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播媒介,它还是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融为一体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这一媒介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便捷与乐趣。正因如此,网络已经成为了全球人类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