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技术监管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精选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1篇

1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存在的管理问题

①由于我国当前在所有区域对广播电视技术监测极具匮乏,更不可能实现技术监管和部门管理的有效衔接。譬如,在绝大多数地区的监测技术没有形成极为明确的管理部门,当出现问题时也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管理方法进行修复,当前存在的监测技术急需升级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②技术监测部门的管理权限受到较大的限制,因为技术监测管理部门必须获得必要的权限时才能够实现对监测技术的有效管理。然而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部门所获得的管理权限受到了极大地限制,这样的发展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需求。

1.2设备、业务等的不足阻碍监测技术的发展

对于广播电视的监测必须有足够的监测设备作为支持,然而我国当前在绝大多数地区的广播电视监测设备却极度匮乏,即便有相应的设备也较为落后,急需升级和改良,这也是影响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监测设备简陋的同时所能囊括的监测范围也极为有限,与现代化的监测发展需求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也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由于现有体制的限制,使得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依然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准,因此,应当勇于打破现有体制,建立全新的科学管理体制,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转播监测技术的快速化发展。

2解决广播电视监测技术问题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管理,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

上文提及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我国对于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将管理部门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在所有地区设立专有管理部门,并进行对接管理。所成立的管理部门应当为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但是必须将职能责任明确;

(2)下拨专用资金,进行监测技术实行管理服务,本处所涉及到的管理服务在包含技术日常检修的同时还应当包含对技术的研发和升级;

(3)我国的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将管理权限下拨至地方,具有相应监测设备的部门应当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进行负责,有效扩大监测权限,保证技术的全面化发展。

2.2进一步优化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

对于监测技术的优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其中技术使用所适用的范围,在业务范围扩大的同时,采用相应的方式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基本质量,对于不同频段信号之间产生的影响进行监测和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另一方面来说,进行监测技术的更新,在确保建立有效的技术监测系统的同时还应当对现有监测技术进行升级,以满足快速化发展的媒体传播需求。我们在监测技术进行实时更新和升级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展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以此提升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进一步成长。

3结束语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播出 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36-02

1 广播电视概况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有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具有明显的信息产业的基本功能,即生产和传递信息、导向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经营信息等特性。具体具备以下功能:

第一,宣传功能,利用广播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第二,教育功能,利用广播电视向公众传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三,监督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对社会活动进行监督,对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纠正一切不正之风。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情况

安全播出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过程中的节目完整、信号安全和技术安全。其中,节目完整是指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完整并准确地播出、传输预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安全指承载广播电视节目的电、光信号不间断、高质量;技术安全指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及相关活动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广播电视设施安全。自广播电视受到插播破坏后,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情况异常严峻,从国家成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后,各省也相继成立机构或明确和监测中心合署办公,根据广电总局62号令(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56号令(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33号令(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管理办法)的和广电总局将互联网视听节目、IPTV纳入安全播出管理的范畴内的相关要求,机构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无法在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为达到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总局将监测中心、安全播出调度中心、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中心等部门合并成立了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将这些业务有机的整合了起来,以便于统筹管理、统一监管。

我省2003年9月正式成立陕西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负责广播电视信号的技术监测任务,于2014年增加安全播出调度职能,负责安全播出的日常工作,为全省广播影视的行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2013年,根据业务整合情况,我省在省一级率先成立以安全播出、技术监测、新媒体监管为一体的工作体制,经省编办批准,单位正式更名为“陕西省广播电视监管中心”。其它省份也相继或正在进行大监管中心的成立和合并中。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技术问题。广播电视系统规模大,环节多,不能做到细致入微,其中存在一定的漏洞。第二,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的普及在广电媒体中任何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程序的运作。第三,广播电视在社会生活中享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大影响面广。第四,人为问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要特别提防人为问题,破坏信号、法论功攻击等问题。第五,管理问题。传统的播出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要求,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第六,重大的自然灾害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造成的影响。为此安全播出应急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必须是广播电视管理和播出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极端恶劣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对电台、电视台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省级台以上的广播电视台。近年来,面对高科技条件下日益严峻的安全播出形势,我省通过加大投入、健全体制、建立制度、完善技术,使得安全播出水平显著提高。经过多年建设,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基础设施普遍加强,初步形成了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调度灵活、令行禁止的覆盖全省的安全播出监测监管调度指挥系统和管理机制,完善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预警信息系统,制定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安全播出工作实现由重点防范向安全运行转变,广播电视安全运行保障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应用

3.1 广播电视技术监测

广播电视技术监测利用信息化的处理手段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传输后的信号质量、效果进行24 h不间断监测,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是保证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的重要手段,同时,是广播电视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从采编到录制,从制作到播出,从传输、发射到接收,由许多环节构成。在这诸多的环节中,每处都可能出现影响视听质量的因素。由于主观的、客观的、人为的、外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播出差错,造成停、劣播事故。类似这样的情况,播出和发射部门都是不易发觉的,这就必须依靠专业的技术监测系统。技术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广播电视从播出到接收过程的情况,实时的了解用户收听收看情况,确保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发射和播出部门,及时恢复播出,减少停播时长,确保公众的收听收看权益。

3.2 安全播出调度技术

政府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和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通过广播电视技术监测系统,可以发现及时发现问题,可现有的通信联络方式已无法很好的满足工作需要。急需提高广电安全播出部门的联络手段和应急处理能力,为重大保证期及广播电视播出过程中的突发(重大)事件提供强而有力的应急指挥调度功能。安全播出调度系统主要提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保证不同监测区域,不同监测层面,不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体系,不同系统协议的联动单位间的数据、语音、图像可靠的传输,实现常规的实时监管与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调度。并可通广播电视监测系统进行对接,形成监测调度指挥一体化的技术模式。

3.3 移动监测技术

根据现有工作的实际情况,技术监测系统主要是对固定地点的监测,对于广播电视覆盖情况监测和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监测方面无法发挥作用,移动监测要是对固定的技术监测和安全播出调度指挥系统的一种补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需要对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覆盖、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覆盖情况进行了解。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移动监测是改善和提高广播电视的发射质量,核查广播电视的覆盖效果,保证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和传输安全,维护空中无线电波秩序,充分保护并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重要保证。

广播电视移动监测主要通过对车辆进行改装,在车辆内部安装广播电视监测仪器和设备,车辆外安装各类收测天线等,实现在静止或行进中对广播电视信号的监测。主要完成对广播电视信号的监测(发现、识别)、测向及动态测向定位;信号参数测量(电平、场强、调制、调制度、频谱宽度等);各类信号的记录(录像、录音、存储等);回放、监听、监视;对各个台站的播出状况(播出功率、播出时间、播出质量)、故障情况、频率(频道)占用率统计;信号互调干扰分析;发现违章、非法信号。

形成场强覆盖图、发现非法频点的方位,在移动中也可进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调度指挥工作。移动监测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不受地域和环境的限制,通过移动监测车体的运动特性,机动的进行广播电视监测和调度指挥任务。

4 新媒体监管技术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特性,使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时效性、覆盖面上不断增强。新媒体深刻影响媒体格局形态、舆论传播生态和公众的生活方式,并成为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既有其积极作用,也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对新媒体监管不当,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本文所说的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的视听节目、IPTV、手机电视盒互联网电视等内容。对此,国家已经明确互联网的音视频节目和IPTV的节目都要纳入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管理范畴。但依靠人力根本无法全面、准确、及时的监管,必须使用技术手段。

互联网监管技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以一个海量多媒体信息搜索引擎做为底层支撑,同时针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的特定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完成视听网站和视听节目的收集存储、内容分析、信息检索等功能。能够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帮助管理人员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包括提供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及其具体提供的视听节目)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并且进一步通过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监测最新的舆论情况。

IPTV监管技术是采取三个步骤对IPTV内容进行识别和监管。一是通过对业务支持平台和客户终端采集的EPG电子节目单内容比对和DRM信息的读取,识别私增频道和私增点播节目等违规行为。二是采用基于标记的内容监管方法对插播私换节目内容等违规行为进行识别。主要思想是针对在IP电视内容流(直播内容)形成一个内容监管标记,该标记包含一些内容特征信息(内容散列值、内容提供商信息等),与在终端对内容特征信息提取与内容监管标记进行比对,最终实现监管的目的。三是通过基于视频内容识别技术对系统配置的违规节目样本进行比对,识别出广电部门禁播的节目内容。通过以上三步建成一套独立于IP电视系统的监管平台,并在运营商端、传输网络、用户端分别部署相应的监管前端设备与节点,组成一个独立的IP电视内容监管系统来实现全网的监管。

5 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现有技术相对来说,还是系统独立运行,机构已经合并,但是技术系统还没有做到有机的互补,没有最大化的发挥这些系统的作用,下一步应使这些系统能够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中省、市、县一张监管网,实现共同维护,共用数据。为此还应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国家层面要加快监测监管系统的标准制定。广播电视监测监管行业现在面临着技术繁杂,标准不统一,各个厂家都有自己一套自己的标准,容易形成系统厂家对技术的主导。国家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使得系统厂家有标准可依,使用单位有标准可用。构建一套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

(2)加大云计算在监管系统里面的应用。云计算是新兴的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地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我们通过建立云平台,统一相关数据的标准,形成大的监测监管云平台,提供当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及时的执法行政和决策依据。利用云平台构建突破地域、环境、时间的束缚,达到多种用户端、多厂家设备有机兼容,形成省市县各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安全播出调度机构、播出机构共享数据,提高数据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并为将来的国家大的统一平台提供数据。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3篇

国土资源的监管工作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有些非常重视的发展,我国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国土资源的监管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并且投资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持国土资源的监管工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技术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

(一)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疆土广阔,国土资源丰富,相应的国土资源就难以管理,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制度不够完善,首先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制度不能够涉及到全国各地,方方面面,在很多地区的监管力度都远远不够,有些地方,国家和政府都不够重视,当然也不重视其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任由其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

(二)监管技术落后

信息技术在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上的应用起步较晚,所以,如今,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也不够熟练。目前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技术还比较落后,不能够熟练的应用高新科技,信息技术来高效实现监管体系,有很多地区的国土资源监管体系还是全靠人力监管,人力操作,人力操作不仅在行动上会有很多困难,而且效率也非常低,不能够高效完成全国国土资源的监管工作,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这正是国土资源监管体系真正需要的,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在国土资源的监管体系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全面、熟练,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运用信息技术,不能全面提高理。国土资源监管体系的工作效率。

(三)监管技术研究团队实力不够

每一项技术的研究应用背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团队支撑,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技术体系也一样,多年来,一直有一个研究团队在背后支撑发展,但是明显,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技术研究团队实力还有一点差距。首先,监管技术研究团队的工作人员长年致力于研究工作,埋头苦干,甚至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出国进修学习,不能够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的发展,不能认真的审视国外的发展,国外的技术研究,从而取长补短,提升自我,提升研究团队的实力。其次,我国政府在国土资源监管技术研究团队上的投资远远不够,技术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研究团队的资金不足也会影响其研究进度,甚至会影响到研究人员的热情和责任心,从而阻碍我国国土资源监管技术的发展。

(四)国家监管政策难以实施

且不说我国的国土资源监管制度不完善,其实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或许不难,更难得是如何有效实施监管制度政策。我国国土资源非常丰富,人民分布也非常广泛,管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①。首先,我国国土资源的监管人员不足,工作效率无法达到一定要求,也使得监管政策难以实施。其次,如今社会上有很多不良风气影响发展,官官相护,,致使监管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总是断了链接,真正的监管制度根本无法管理基层的国土资源,国家政府不知道实际情况,而基层人民却根本不知道监管政策,这样的情况如此配合完成国土资源的高效管理。再者,国家的监管力度和打击力度都远远不足,对于一些违反国家规定的个人和单位,我国政府不能够给予强有力的打击,让其得到教训。

二、如今国改进完善信息技术支撑下加强国土资源监管技术体系

(一)提升研究团队的实力

首先,我们要鼓励研究人员要勇于从研究室走出来,获取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国外学习、交流、进修,用长远的眼光审视国内的发展,从而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取长补短,提升自我,使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致力于国内监管技术的研究。其次,我国政府应该重视国土资源监管技术的研究,要时时注意研究团队的发展动向,尽量在各方面满足他们的研究需求,给研究团队注入足够的研究资金,鼓励研究团队的研究工作。

(二)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国土资源监管技术体系

我国国土资源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如今社会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监管技术体系当中,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土资源监管技术体系,综合运用集成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突出管理科学和技术学科相结合,构建以数据库管理、空间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监管技术体系。②

三、结束语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4篇

1.1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中国的无线电广播最开始投入使用是在1923年,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出,标志着我国人民广播的正式诞生,随后广播电视的监测技术也逐步发展起来。早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上海建成了我国的第一关监测站,是我国广播电视监测行业的开端。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加上经济发展给广播电视监测带来的技术支持,我国先后在北京、海南、重庆等多个地区建立了监测站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更加信息化,广播电视凸显出更大的作用,面对新时期下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加快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完善和创新,是广大监测技术人员面临的头等要事。

1.2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工作概述

根据广播电视的使用原理,在对于其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主要的是通过对于射频的控制进行安全程度的监测,在对于射频的监测中,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具体的工作和质量情况了解。首先,对于频率的测量是了解射频的主要方式之一。频率的测量能够充分反映出节目播出的质量,还能够了解到在节目播放中产生的信号影响情况,这是有效监测无线电广播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次,对于电场强度的测量也极为重要。电场的强弱影响到广播电视信号的接受和节目的质量,在监测台的工作下,能够对于某一地区或者范围内出现的电场情况,测量接收地点的信号场强、测量广播电视发射机的覆盖区域、测量干扰场强、发射台和收测台场地选择测量、测量发射天线场型和有效发射功率、测量地面的电导系数、观测电波传播现象与测量人为噪声、大气噪声等。最后,测向的问题。测向在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测向中其主要是了解对广播电视传输信号产生了干扰频段,明确发出这些干扰信号仪器的方向,这样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

2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从第一座广播电视监测台的建立到现在,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已经发展了将近七十年。在这七十多年中,我国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在保证广播电视的质量和播出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监测技术和手段仍然存在一些瑕疵:

2.1广播电视监测纷乱复杂,没有形成统一化、系统化

广播电视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中备受人们青睐,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城市甚至乡镇都建有自己的广播电视台,极大了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周围信息的获取程度,相应的电视监测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设并投入使用。但是我国目前的广播电视监测台数量庞大,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统一体,给整体上的广播电视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为各行各业的进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发展,在相关业务或者地区业务之间必须加大联系和沟通,只有通过联动式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强调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发展的同时,却没有实现各区域监测系统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相邻地区之间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没有实现有效的沟通,更谈不上实现网络化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融合目标,几乎是各个领域各自为战,这种孤立的发展对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不利的。

2.2监测设备更新滞后,监测技术发展受阻

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有一定程度上的财政支持,广播电视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能够保证电视节目的高质量和安全播出。但是在我国广大的中小型城市和乡镇地区,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进行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监测人员面对一些小的故障尚可以进行自行解决,但是面对新出现的复杂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给当地的广播电视监测带来了极大的限制,也给广播电视的播出和正常运行造成了困难。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观念落伍等原因,也使得地方上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发展缓慢。

2.3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相关管理权限不足

技术的管理和发展与相关部门的管理和作为有很大关系,比如说在广播电视监测过程中,如果监测部门对于相关技术不够重视,不注重技术的监测和升级,那么监测技术就会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效果必定会受到影响。第一,我国的部分地区存在广播电视的上下监管衔接不对应现象,当广播电视出现了故障,监测部门将问题进行上报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甚至在个别地方出现了管理部门相互推诿,“踢皮球”的现象,给技术部门的故障及时排除造成了困难。第二,广播电视监测部门权限有限,在发现了监测技术故障之后,往往由于故障不再检修范围之内,错过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最佳时机。

3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网络化建设

3.1构建广播电视监测网

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主要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具体是由遥控监测站、数据采集点、监测台和数据处理中心组成。在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的运行过程中,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对数据采集点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压缩和分析,然后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将信息传输给监测台,实现对广播发射机播出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监测系统设备运行状态24h不间断在线实时自动监测。遥控站点软件可以远程升级。远程遥控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自动定时回传的语音压缩文件、测试指标和测试文件等,经防火墙进入机房的路由器传到网络的通讯服务器,启动自动文件服务软件,自动将收集的数据存入数据库。在监测中心机房,也可以通过拨号连接的方式对远程遥控站点下发收测任务,控制监测设备及相关的附属设备,取回所需的文件和数据,监控系统的工作状态,完成相应的监测任务。通过网络拓扑图可监控全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监测网安全稳定运行。

3.2卫星电视广播监测系统

早在1996年,我国建成了第一所中央直属的监测台,通过该监测台,能够实现对中央和全国各地区卫星电视节目的全程监测,利用人工监视电视屏幕的方法,用慢速录像机进行实时录像,并进行相应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最后将所得信息录入计算机,自动生产信息报告表。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我国在2002年进行了对中央卫星监测系统的系统化升级,通过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数字压缩、数据库等多种现代技术,实现卫星电视监测的自动化。系统升级后,采用了全光纤磁盘阵列和ASN存储结构,大大提高了监测信息的存储容量,对于数据的快速查询也有很大帮助。

4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完善与优化

通过对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存在的种种监测问题与技术缺陷,已经开始或将要开始影响我国广播电视的健康有序发展,不论是从技术方面的分析,还是对故障问题的原因追踪,都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不能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现存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深入的处理,必将会对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造成严重危害,对于国家政策的上通下达,对于人们信息的交流沟通、对于了解国际潮流走向趋势都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些不利影响,笔者从工作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改善和优化策略:

4.1投入专项资金,加大监测台的建设

上面分析了广播电视的重要性,那么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广播电视的安全和质量保证就显得尤为必要。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还是相对较为落后的小城镇,都要从思想上重视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重要性。在资金充裕的地区,要保证在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确保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研发力度,从而在面对更加复杂的监测问题时能够做到“稳、准、快”的解决问题。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地方政府要通过引进人才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尽可能的保证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另外,还有做好监测技术之间的配合,这种配合处理业务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之外,还有根据地区的实际形成监测的技术网络,对不同地区之间有可能存在的盲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保障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注重的是对于技术的更新问题,在保障形成技术系统的同时,要对技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升级,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了使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发挥更多的功效,必须对于技术进行更新,除了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外,还有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4.2实行高效管理,促进监测技术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部门的管理职能不明确,对于出现的监测技术故障不能做到有效准确管理。首先,必须要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务必做到每个区域针对广播电视监测台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对接管理,这个部门可以是独立的机构,也可以是是隶属于相关的某个政府部门,但是都必须要明确该部门的职责。其次,相关部门要拿出专项资金,进行日常监测技术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监测功能测评,对于部门内部的技术人员要开展定期的监测技能培训,保证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监测故障和难题。最后,要适当的扩充管理部门的权限,使其能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做到对监测过程的全方位管理。

5结束语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研究

1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激烈,对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点。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的顶层设计基础,对控制项目成本和质量控制都有十分重要目成本和质量控制都有十分重要,所以,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建筑事业的发展推动建筑事业的发展。

2技术管理概述

技术管理是一种通过计划技术管理是一种通过计划、开发和实现技术来完成组织战略和运营目标的能力战略和运营目标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来实现项目的完成技术管理来实现项目的完成,技术管理在实践中,注重团队的技术分配技术分配、指向、管理,技术管理通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使团队效率的提升水平促使团队效率的提升,从而高效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总的来说来说,技术管理就是用技术来管理,通过管理提升技术的一个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技术和管理的结合就形成了技术管理。

3技术管理的内容

3.1事前技术管理

工程施工前的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工程施工前的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事前管理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前管理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工程设计作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勘察文件等的设计合理性监督,对设计单位单位、勘察单位进行监督,以确保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建设结果果。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设计行为,存在违反有关规定的设计及勘察文件的在违反有关规定的设计及勘察文件的,一定要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进行法律制裁严重的还可以进行法律制裁,以为工程质量提供前期保障。

3.2事中技术管理

事中技术管理一般来说分为地基基础事中技术管理一般来说分为地基基础、主体结果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三个部分量和环境质量三个部分。管理重点是质量及主要部位安全,及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排查及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排查。主要是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备进行检查,提高检查的有效性,保证数据的科学有效。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程序管理和技术控制工作工程过程中的程序管理和技术控制工作,可以使得各项强制性标准得到贯彻执行性标准得到贯彻执行,还可以从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

3.3事后技术管理工作

竣工验收的技术管理工作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正常安全使用使用,具有重要的审核意义。对于工程竣工后的技术管理,第一一,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工程进行全面的审查把关,确保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第二,加强使用过程中的装修及维护过程的监督管理装修及维护过程的监督管理,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纳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的范围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的范围内,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成影响。

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4.1重视不足

技术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技术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一是由于没有把技术管理具体化和规范化有把技术管理具体化和规范化,导致许多建筑企业管理者的创新管理意识弱化创新管理意识弱化;二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管理人员法律、技术技术、经济等综合知识的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水平还达不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求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水平还达不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求。

4.2监督体系及技术标准不完善

技术监督是实现技术管理的直接手段技术监督是实现技术管理的直接手段,技术标准是衡量技术管理的重要指标技术管理的重要指标,两者都是技术管理的重点。首先,很多企业对技术管理的认识不足企业对技术管理的认识不足,管理层不重视,没有建立技术监督体系督体系,没有做好体系建设的工作;其次,一些企业即便有技术监督体系和标准也没有进行落实术监督体系和标准也没有进行落实,没有严格按照监督体系去监督建筑工程技术落实去监督建筑工程技术落实;最后,工程建设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明确执行建设标准没有明确执行建设标准,在施工中存在违背原则的做法,以符合技术标准的方法或者材料进行施工合技术标准的方法或者材料进行施工,引起质量安全问题。

4.3施工监管方式方法落后

传统的监督管理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的要求,首先,传统的监督管理方法存在漏洞,利益团体可以对管理模式漏洞进行牟利对管理模式漏洞进行牟利,钻制度的空子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这样监管就只能流于形式这样监管就只能流于形式;其次,监督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重大事项上报制度时效慢,都影响着施工技术监管的应用落实工技术监管的应用落实,也影响到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4.4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不足

建筑单位的资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单位的资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行业各级监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建设单位资质审核工作作,规避建筑行业各种影响建设质量的混乱现象,规范建筑行业秩序业秩序。首先,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入行准则对建设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建设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不给资质不达标的施工和设计单位立项和发放许可证位立项和发放许可证;其次,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最后,严格查处超区域处超区域、超级别承接监理、设计、施工等业务的行为以及违规承包规承包、转包、挂靠承包等行为,全面整治建筑行业秩序混乱现象现象。

5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5.1创新技术监管手段

建筑监管部门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创新工程监管方式方法监管方式方法,例如加强加快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建设,强化建筑工程质量信息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和质量信息反馈制度息反馈制度,并逐步实现信息资源联网共享,以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监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5.2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首先,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业主委员会等可以组建监督小组小组,加强建筑工程的监督,促进建筑工程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设;其次,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可以提高监理单位的责任心心,督促他们严格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工程设计文件等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筑工程进行监管,避免完全听从于建设单位;总之,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应该加强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5.3严格审核项目资质

建筑行业各级监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建设单位资质审核工作工作,规避建筑行业各种影响建设质量的混乱现象,规范建筑行业秩序行业秩序。首先,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入行准则对建设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建设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不给资质不达标的施工和设计单位立项和发放许可证单位立项和发放许可证;其次,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筑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此外,严格查处超区域查处超区域、超级别承接监理、设计、施工等业务的行为以及违规承包违规承包、转包、挂靠承包等行为,全面整治建筑行业秩序混乱现象乱现象。

6结束语

本位通过对技术管理的概述本位通过对技术管理的概述,了解了相关内容,以此入手分析工程技术管理存在重视不足分析工程技术管理存在重视不足、技术、制度落后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而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更好地促进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俊英 单位:秦皇岛海三建设工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6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mand of weather modification operational station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consulting for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ical Norm of China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a multifunctional,synthetic and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is raised,which adopts computer multimedia,audio and video, modern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etc.

关键词: 人影;标准化;监控系统

Key words: weather modification;standardizatied;monitor and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192-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制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浪潮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为大力推进本项工程的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用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和保证本项工程的各项工作,本文设计了新疆人影作业点标准化监控系统。

1 监控系统简介

视频监控系统由实时控制系统、监视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实时控制系统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反馈的功能;监视系统完成对各个监控点的全天候的监视,能在多操作控制点上切换多路图像;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各类所需信息的采集、接收、传输、加工、处理,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

为了适应信息化的需要,按照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并结合现代化需求的特点,本文采取先进合理的设计思想和较为完善的设备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力争做到电子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完美结合。

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在系统整体功能设施配备时依据功能齐全、实用、使用方便、质量可靠、技术先进具有扩容能力;认真分析各系统产品的价格、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据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的原则,采用主流产品;按系统整体安全性高、性能稳定、可维护性故障少、系统操作简单的原则进行系统集成。总之要体现先进实用、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的总体设计思想。

1.1 系统组成 本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现场实况进行监视。它使管理人员在控制室中能观察到所有重要地点的情况,将监测区的情况以图像方式实时传送到管理中心,值班人员通过主控显示器可以随时了解这些重要场所的情况。

弹药库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依结构可分为:摄像、传输、控制和显示记录四部分。各部分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

摄像部分:是安装在现场的,它包括黑光夜视仪。它的任务是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并把获得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部分:把现场黑光夜视仪发出的电信号传送到控制室,它一般包括线缆、线路驱动设备等。显示与记录部分:把现场传来的电信号转换成图像在监视设备上显示,并且可以把图像用硬盘录像机保存下来;所以,它主要包括监视器、硬盘录像机等设备。

1.2 设备组成:前段设备主要有:黑光夜视仪等。传输设备有:视频传输电缆、控制传输线、配电箱等。显示和记录设备有:硬盘录像机、监视器等。

2 监控系统设计

2.1 系统拓扑图 以面积为40×30地面固定作业点为例,介绍作业点标准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见图2)。

2.2 前段监控点配置 主要设置在大门入口、弹药库外墙、火箭作业台、高抛作业台和院子内部处,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选择不同的黑光夜视仪类型。

前端主要由:10M、20M、30M和40M黑光夜视仪等组成,实现对现场的视频的监控。该部分主要完成图像的转换,并把视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传送到中心控制部分。

所有黑光夜视仪水平解像度不低于600线,信噪比大于48dB,均带有自动背光补偿、自动增益、自动白平衡、电子自动快门,黑光夜视仪配自动光圈镜头。

所有摄像点都实现实时监控、24小时录像。后端控制软件能够控制人和一个摄像点;管理中心监视系统采用嵌入式数字中心集中管理软件进行管理(要求有联网条件);对全系统电源、设备、信号通道按国家标准配置避雷设施,可抗连续雷击。

整个系统具有防破坏功能,当黑光夜视仪被拆除或线路被剪断时,立即自动报警并显示具置。所有线路穿管、槽保护,使用金属镀锌管槽,采用UPS集中供电方式。

2.3 视频监控系统内容结构 视频信号处理部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在监控点设置视频信号采集用的摄像头;将摄像头摄取的视频信号通过视频电缆联入从事监控活动工作的控制室;在各个控制室利用视频分频设备及信号放大设备将视频信号分频放大处理后,一组信号用于现场的视频监控使用,另外的信号向其它控制室或调度室的信号提供;现场监控用的信号通过画面分割器或矩阵控制器与工业用电视监视器相连,完成现场的视频信息的监控目的。

视频监控系统是由监控点和监控中心等组成的,它的具体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当监控点的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息通过电缆线传到监控室,监控室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屏上的预览图像来了解现场所发生的一切情况,与此同时监控室的控制人员还可以对摄像头所采集到的视频信息进行录制存储,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控制监控点的每一个摄像头。并对其进行各种操作,如摄像头的转向、摄像头的取景范围等。管理人员还可以对摄像头的参数如亮度、曝光度和颜色等进行一系列的设置。工作人员还可以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监视器所了解到的情况来指导现场的工作。因此大大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当管理人员需要某一天的监控录像时还可以调用监控的历史记录,来进行查找、回放以便于了解当时所发生一系列的情况。

2.4 监控中心控制、显示和记录设备部分 监控中心设置在弹药库的值班室机房,主要包括:8路高清硬盘录像机1台、22寸液晶监视器1台、8块2TB的录像专用硬盘(连续录制D1格式可达6个月)、UPS电源1套、操作台。

3 结语

本文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安全防范的工程程序与要求》、《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电气装置标准图集、新疆地区新02系列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和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经过各市政主管部门的审批,设计出一套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音视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形成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方案。在新疆人影作业点标准化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勇军.人影工作在洛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J].河南气象,2006(04).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技术创新;董监高治理机制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6.21

中图分类号:F2731;F27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6-0096-04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Directors, Supervisors and Executives and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Life Cycle

ZHANG Ziyu, YUAN Shulei

(School of Accounting,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Abstract:After controlling the variable of enterprise lifecyc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directors, supervisors and executives, which is the cor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Using samples from firms listed o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from 2006 to 2015, this paper divides them into different stages by cash flow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directors, supervisors and executives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atever the lifecycle stage is. When the enterprise is in the period of growth or recession, the balance mechanism has no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The CEO duality ha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has no effect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life cyc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directors, supervisors and executives

技术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实现增长动力转换和经济结构再平衡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推进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与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董监高作为企业组织执行技术创新的核心机构,在企业的成长期与衰退期,董监高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态度有所不同[1]。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董监高治理包括激励机制与制衡机制,当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时,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是否会受到董监高治理两种机制的积极影响?若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生命周期是否一致?本研究控制了企业生命周期因素,研究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与制衡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丰富了技术创新受董监高治理机制和生命周期影响的理论成果,从实证方面深化了微观层面关于增长理论中技术创新方面与董监高治理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1文献评述

企业技术创新会受到企业规模和市场力量等因素的影响[2~4];但是拥有类似企业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公司表现出极大不同的创新能力,这需要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解释[5]。公司治理会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6],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董监高治理机制,无疑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制度因素。

关于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现有文献结论有所不同。基于管理防御假说,董监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下会做出减少研发支出决策,提高职业经理薪酬能降低管理防御对研发支出的削弱作用[7]。廖中举、程华发现货币化奖励能有效提高研发人员满意度[8]。但赵国宇认为管理层薪酬激励并不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因为薪酬激励通常与短期会计利润相关,经理人不愿将精力投入到需要长期投入的技术创新中[9]。高管持股也是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高管持股使其利益与企业未来发展联系更紧密,推动管理层积极进行技术创新[10,11]。

关于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现有文献结论也不一致。两职分离的制度安排是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有助于实现内部权力制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12]。但是鲁桐发现两职分离对企业研发投入有负向影响[13]。独立董事制度也是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独立董事占比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6],其中技术独立董事有着专业化的背景和相应的技术才能,能够监督和提高公司董事会做出的研发决策质量[14]。但是,何强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会弱化执行董事关于研发投入的战略决策,导致技术创新能力降低[15]。

上述研究从静态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程仲鸣、张鹏则站在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考察了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及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16]。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关注动态生命周期视角下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与制衡机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企业在不同生命阶段董监高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与内在机理。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包括董监高薪酬与高管持股水平;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主要包括两职分离与独立董事占比。选择动态生命周期视角研究,本文聚焦在企业的成长期和衰退期。成长期是企业发展关键阶段,研发投入水平是企业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抢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衰退期的企业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得绝处逢生的机会。

21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与生命周期

熊彼特指出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其他企业的效仿会导致利润减少,为了继续占据市场有利地位,企业不得不进行再次创新;管理层越积极进取便越重视技术创新。显然,无论是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企业管理层的积极进取程度与董监高机构的激励机制有着紧密联系。为解决问题,委托人通常会与高管达成薪酬绩效契约,技术创新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与竞争优势;当董监高的薪酬水平越高,董监高的积极进取程度通常越高,企业技术创新也更积极。

高管持股水平也能解决问题,高管持股水平越高,公司股东利益以及高管个人利益更容易达成一致,使得经营者更容易从企业长期发展视角开展创新活动。尤其在衰退期,管理层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期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技术优势。但是,成长期的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持股较多的高管会将精力集中在市场开拓与扩大生产规模上;同时,出于管理防御动机反而创新不够积极,会留存较多收益以应对未来可能的不利局面。因此,持股较多的管理层在衰退期会积极进行企业创新,而在成长期则不一定。本文提出如下假O:

H1:无论在成长期还是在衰退期,董监高薪酬水平对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但高管持股水平仅在衰退期与企业技术创新正相关。

22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技术创新与生命周期

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位分离是为了清晰划分委托人与人的职权范围,防止形成内部人控制而采取的内控措施。但两职分离对企业技术创新不会产生积极影响,因为两职分离造成两者更容易对技术创新进行责任推卸。董事长可推脱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是总经理日常管理的责任,总经理也可推卸技术创新是董事长把握的战略方向选择;其次,代表委托人股东利益的董事长与代表人利益的总经理,两者利益视角并不相同,会造成决策过程较慢,不利于推动技术创新。

独董作为董事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舶来品在我国水土不服,出现不少“花瓶独董”“董而不独”等现象,显示出独立董事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作为不足。独董占董事会比例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董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1/3的独立董事。因此独立董事的占比并不能反映董监高治理有效性,对研发投入水平很难产生积极影响。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2:无论是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的企业,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对技术创新都没有积极影响。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分离设置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消极影响;独董比例对技术创新没有影响。

3研究设计

31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2006~2015年沪深A、B股公司为研究样本,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阶段的研发支出披露细则。本文研发支出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其他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在剔除金融业公司和数据缺失的样本后得到2006~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共10422个观测值。为消除异常值的影响,对连续性变量按1%水平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32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为检验上述假设,构建如下计量回归模型:

innov=a0+a1dir_ceo+a2indepen+a3s_bsm+a4holding+∑βicontrol+ε

被解释变量innov是技术创新,与鲁桐研究一致[13],采用公司当年研发费用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解释变量包括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例、董监高薪酬、高管持股4个变量。本文采用两职分离与独董比例来度量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采用董监高薪酬与高管持股来度量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

本文采用现金流组合法划分企业生命周期[17],如表1所示。现金流组合法根据经营、投资和筹资3种现金净流量的符号,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为快速发展,需要加大对固定资产和研发支出的投入,需要不断地筹集资金。所以其经营和筹资现金净流量为正,而投资现金净流量为负。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市场占有率已经较高,不需要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也不需要向外部融资。所以其经营现金净流量为正,而投资和筹资现金净流量为负。处于衰退期的企业情况比较复杂,企业虽保持市场原有份额但是逐渐走向衰败,其经营、投资与筹资现金净流量可正可负。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反映公司基本特征变量,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

4实证分析

41描述性统计

表3显示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研发支出占总资产比值rd_as与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值rd_rev的四分之一分位数和四分之三分位数差异很大,说明我国沪深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有很大差异。两职分离dir_ceo的均值为0724,说明上市公司两职分离情况占724%,两职分离情况较为普遍。独立董事占比independ的均值为0371,符合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三分之一比例的设置要求。董监高薪酬s_bsm均值为1504,标准差为0705,不同企业董监高薪酬差异较大。高管持股holding也存在很大差距,均值为0158,四分之一分位数为0,而四分之三分位数0326,表明各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差异很大。

42回归分析

表4显示,无论企业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变量dir_ceo的估计系数都显著小于0,两职分离设置对技术创新有负面影响;变量independ的估计系数都不显著,企业独董占比对技术创新没有作用。无论企业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支出都没有积极推动作用,与假设2预期一致。

无论在成长期还是衰退期,变量s_bsm的估计系数都显著大于0,董监高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积极影响。当企业处在成长期时,变量holding不显著,高管持股对技术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当企业处在衰退期的时候,变量holding显著大于0,高管持股对技术创新投入有积极影响,与假设1预期一致。总体而言,董监高激励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

表4还显示,变量board在成长期不显著,董事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影响;但在衰退期,变量board显著小于0,董事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反而起阻碍作用。这是因为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董事会规模及独董比例属于制度安排,与技术创新无关。在衰退期,董事会规模对技术创新有消极影响,企业现金流极为宝贵,按照制度要求维持独立董事会规模,企业需要一部分流动资金用来支付董事的薪酬和福利,这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水平。

43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选用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rd_rev)度量研发投入强度,表5回归结果表明,无论当企业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时,董监高制衡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没有积极影响;董监高机制的激励机制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仍有积极推动作用,与假设预期仍然保持一致。

5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现金流量组合法区分了企业的不同生命阶段,考察企业成长期与衰退期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与制衡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解决目前实证文献中关于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董监高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是否一致的争论。研究发现:①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或衰退期,董监高治理的激励机制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无论在成长期还是在衰退期,董监高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但高管持股仅仅在衰退期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推动作用。②公司董监高治理的制衡机制对技术创新没有推动作用。无论在成长期还是在衰退期,两职分离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阻碍作用,独董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则没有影响。

本研究的启示在于:①虽然两职分离是一种委托人与人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安排,但两职分离容易造成对技术创新进行责任推卸。另外,两者的利益视角并不相同,会造成决策过程缓慢,不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构建新机制以抵消两职分离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使董监高真正立足于公司的长远利益进行技术创新投入。②当企业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内,董监高治理结构的激励机制与制衡机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并不一致,尤其是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当企业逐渐从成长期迈向衰退期时,在维持独立董事占比这项制度安排上,企业董事规模越大,维持独董占比所付出代价就越大;应尽量控制企业董事人数,节省可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制度顶层设计者需要重新审视维持独立董事规模制度的成本效益。

参考文献:

[1]Huergo E,Jaumandreu J.How does Probability of Innovation Change with Firm Ag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4,22(3-4): 193-207.

[2]高良谋,李宇.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与动态拓展[J].管理世界,2009(8):113-123.

[3]Michael E Porter,Claas van der Linde.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97-118.

[4]肖文,林高榜.政府支持、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4):71-80.

[5]Belloc F.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12,26(5): 835-864.

[6]冯根福,温军.中国上市董监高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7(07):91-101.

[7]李秉祥,陈英,李越.管理防御、R&D投入与公司治理机制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7:99-106.

[8]廖中举,程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4,7:60-66.

[9]赵国宇.股权激励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效果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2:36-45.

[10]Manso G.Motivating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e,2011,66:1823-1860.

[11]Laux V.Stock Option Vesting Conditions,CEO Turnover,and Myopic Invest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106:513-526.

[12]w旭峰,温军.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证[J].当代经济科学,2011,3:110-116,128.

[13]鲁桐,党印.董监高治理与技术创新:分行业比较[J].经济研究,2014,6:115-128.

[14]胡元木.技术独立董事可以提高R&D产出效率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136-142.

[15]何强,陈松.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对R&D投入的影响[J].系统管理学报,2009,18(6):612-619.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视频监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rend, as a traditional pillar industr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our country will face enormous challenge. So, how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currently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most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level measures.

Keywords: network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video surveillance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打破计算机科学以及技术范围,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推动力,随着建筑行业全球化发展,在建筑市场中激烈竟争,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将需要更先进信息技术来确保建筑行业发展。信息时代使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但是在我国建筑业信息技术应用比较靠后。所以,一定要清晰地认识整个网络计算模式以及技术发展方向

2施工管理应用网络管理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以及一般工业生产相对来说本身所具有特点,体现在:1)不断变化生产生产空间。因为工程产品固定,况且整体很难分辨,所以,在施工流动过程中,变化生产空间代表着环境以及者施工条件变化,随着施工方法以及顺序改变,下程项目施工组织以及管理也会相对随着发生变化,从而来适应新条件。2)较长施工期限。一般相同工程项目施工,都会经历一年四季气候条件改变,将会对露天施工作业带来很大影响。为减小施工期限,利用工程体型庞大等特性,组织进行多层次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平行流水作业,利用空间,从而使施工期限缩短。此类组织施工方法要求不同工种间以及者不同施工单位紧密联系,所以,一定要制定周到施工组织计划,并且根据计划严格执行。3)增大工程项目复杂性。因为工程复杂性,需要实行专业化。所以,一定要加强项目施工中每个工种相互协调。项目经理只可通过工程项目计划,才可把他关键强调时间、质量、费用以及信誉转达给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中,只有把一项工程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根据一定程序,合理地安排,并且根据网络信息技术自身所特有反馈作用,改进以及调整施工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使建筑施工全面地达到优质、快速以及节省需求。在施工实践中证明,一般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组织以及管理施工能减小工期20%左右,减小成本10%左右。

3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视频监控分析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各项计算机辅助管理工作以及远程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立信息自动化管理软件系统;在辅助设计计算机系统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视频监控技术,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将整个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并用视频技术将整个施工过程完整的记录存储下来,通过视频显示技术实现监理室内完成,如果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考虑,按照特定程序进行合理安排,在施工中推广应用视频监控利用语音传输技术可以用达到室内进行现场施工控制技术,在一些地方工程中已经取得较好实践效果。

在现代化施工管理模式中,利用视频监控管理方法,可做到实时监控、全过程监控,形成全过程监控机制,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在施工项目管理上,利用视频监控可对关键工程以及关键位置进行过程监视,以便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在监控中心根据需要可设定录像时间间隔,全部施工画面可随时调取回放。当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可重现事故画面,分析事故原因,全过程监控系统具备双向语音通讯功能,通过语音远程通知施工现场相关信息,可预防施工事故发生以及制止违章作业等。通过互联网以授权任何管理人员,只要在可接人互联网地方,通过任意计算机,可随时随地访问并获取施工现场视频图像以及声音信息。通过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平台,可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监管水平并能够记录现场一手资料,增强对施工管理现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现场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管理控制力度。视频监控系统是源于安防监控技术不断成熟与发展,是施工现场安全防范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防范能力极强综合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实现视频监控,主要有五大模块构成:

3.1摄影摄像设备

摄像数据获取一般在监视现场安装摄像摄影设备,一般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以及云台等设备。主要作用是对监视区域进行摄像并将影像数据转换成电信号。摄像机必须选用高清真彩色摄像机,它应当是带云台,可通过云台,转动摄像机,多角度观察目标;镜头必须选用自动光圈变焦镜头,利于在隧道光线不良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图像清晰度。防护罩必须选用全方位球型云台护罩,由于现隧道内环境条件差,防护罩能起到防水、防尘以及防碰等作用。云台是安装、固定摄像机支撑设备,它可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操纵下控制摄像机跟踪监视施工现场对象。

3.2监控控制平台

在施工现场闭路监控系统中,闭路电视系统中信息量与信息处理工作量都是非常大,因此,监控控制台操作一般都采用计算机辅助下自动控制系统,以专用用户软件来进行管理,主要设备是硬盘录像机以及监控计算机软件控制、控制键盘等。

3.3数据图像传输

数据传输系统主要包括视频信号以及控制信号传输,可用同轴电缆、光纤以及双绞线等来完成。由于施工工期一般会比较长,由于光纤传输信号损失较小,可优先选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线路。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传输线路对施工影响较大,容易损坏,因此,为减小日常维护成本,可选用无线收发设备代替有线传输线路,通过无线发射器将前端信号传回监控室。

3.4记录与监视

在控制室内安装监测记录显示与记录设备,主要有监视器、硬盘记录以及一些计算机辅助视频处理设备。

3.5网络连接

通过互联网光纤接入,硬盘录像机可实现在网上同步远程显示监控画面,经软件授权后,亦可实现远程操控。建设方,监理方等各级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均可远程监控现场施工画面为依据,而不用到现场勘查。例如:在甘肃省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南阳山隧道以及南龙山隧道施工中,为保证施工安全,采用国内先进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人员监测定位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系统优势,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起到良好效果。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隧道闭路电视监测系统全程实时监控,采用以下光纤敷设及视频分布方式:在隧道左右两线各敷设8芯光纤,光纤随隧道推进,每推进两百米光纤熔接一次,同时安装光端机一套,高清低照度摄像机一台。在同一根光纤上同时传输视频信号、云台反向控制信号。所有前端监控点都接入到隧道口监控分中心中心端接收设备,所有中心端设备集中上架,通过硬盘录像系统实现集中管理。同时硬盘录像设备支持接人互联网络,实现视频信号远程监控。通过公共网络,将多画面视频监控信号实时传递到任何一个从互联网登录监控电脑,业主、监理、项目部及相关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随时可登录上网查看隧道施工情况,发现违章操作,排除安全隐患。

4使网络信息化技术进行施工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提高网络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除从源头抓起,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并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单位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积极性之外,更重要是单位自身要从提高市场竞争力高度,通过全面实施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单位管理上质量、上水平。

4.1加强视频监控管理体制建设

加强工程程设计管理,合理确定建设工期。通过建章立制,促进工程设计以及工期确定科学合理,严禁设计频繁变更以及建设工期主观确定。在加强工程监理在监督工程质量同时做好视频监督与控制。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监理,保证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一致性以及协调性,建立严格的视频监测监督控制制度以提高视频监控体制。

4.2提高视频施工监控管理水平

施工单位是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主体施工中全面实行网络信息化监理,提高我国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关键转变监理工作观念,充分认识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重要性。网络信息化方法最大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施工管理所需多种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合理地组织生产,同时记录整个现场实际工程情况。网络信息化管理技术是一项科学施工管理理念、方法以及手段,它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技术问题,而且是提高施工全过程管理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

5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发展,提高项目建筑工程全过程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及成本全面控制,工程预算相互结合。科学管理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从根本上促进单位发展,也为单位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郭翠霞.应用视频监控规范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2.11.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安 刑事技术 影像技术 图像

中图分类号:D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57-01

1 前言

在许多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都能够获取到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了非常大的价值。影像视频侦查技术是继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之后服务于侦查破案的一项新的技术手段,其通过视频监控获取图像能够辨别嫌疑、定时定位、目标追踪,锁定犯罪目标,具有真实客观、可静可动、可回溯等特性。

2 实战反思

尽管实践中各地公安机关也经常利用影像视频侦查服务于侦查破案,但由于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均一性,各地公安机关影像视频侦查技术发展的理念、技术水平和设备还存在着差异和不平衡。

2.1 侦查理念急需更新

视听资料是《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的七大诉讼证据之一,它与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刑事证据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案件侦查中“视频侦查”也具有直观指导侦查方向的作用,它已渐渐发展成继刑事技术、行动技术和网侦技术后的侦查破案的第四大技术支撑。许多地区的公安机关侦查理念落后,影像视频人员对监控点的具置、朝向不甚熟悉,有的充当了“录像拷贝员”的角色,导致视频监控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监控和巡防之间缺乏互动,快速反应能力不强,制约了工作绩效的提升。

2.2 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在“视频侦查”起步较早的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行机制。他们专门设计了电子地图,将辖区内所有监控点均清晰标识出来,并围绕探头的位置、朝向、所属单位和资料保存时间等建立起基础台账,安排专人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维护。这样一旦发生案件,现场周围有哪些监控点,需要布置哪些工作,一目了然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反观视频侦查刚起步的省市在案件侦破中,侦查员到现场后需要找附近有哪些探头,走访探头是哪家单位的。等侦查员找到探头所属单位,结果或不少是未录像,或监控录像已被覆盖,或因设备故障早已不在使用。这种监控运行机制,不仅无法给破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3 硬件支斡写提升

要充分发挥“视频侦查”的作用,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支撑,各地的“视频侦查”的硬件支撑亟待提升。在社会面监控系统建设方面,全区的监控系统由于建设年代不同、管理单位不一,缺乏统一标准,在图像质量、资料保存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一定程度尚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不少探头因年久失修已经损坏。就公安机关内部而言,派出所治安监控录像的保存时间一般也只在一个星期左右,最长的不超过半个月。

3 相应对策

3.1 更新理念,优化视频侦查机制建设

要让影像视频侦查尽快发展起来,使其进入程序化、系统化的工作,就必须注重理念和习惯养成,像刑事技术勘察现场一样,案件一来就知道每一步的工作该如何去做。首先,要做实基础工作。要以各个社区为单位,统计所有能够覆盖到路面的监控探头,记录好每个探头的所属单位、所在位置和保存时间等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详细标注;公安内部的治安监控要明确专人定期进行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报修;科学规划监控探头布局,对重复设置和位置不合理的探头进行调整,以便用最少的探头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做强监控队伍。要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通过破案奖励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熟悉辖区内的各个监控点,与路面巡逻人员实时联系,切实做到以控导巡。在视频监控中发现可疑人员后,可以引导附近的路面巡逻人员迅速合围盘查。在接报重大警情后,可以根据指挥中心指令在监控室里对辖区内的重要路段、路口进行视频守卡。再次,组建专业队伍。要在业务部门组织专业化队伍,由一支专门的队伍来应对需要进行影像视频侦查的案件,提高影像视频侦查的专业化水平。

3.2 加大投入,做强视频侦查硬件支撑

虽然各地区公安机关的硬件投入暂时还无法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但应当将影像视频侦查列入科技强警、科技强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经费投入。对视频侦查的专业力量,应尽快配备便于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大容量的移动硬盘、照相机、摄像机等必备硬件;对于各派出所监控中心,则应增大硬盘容量,延长资料保存时间;对社会面监控探头,应尽可能统一规划、统一技术规格、统一图像保存管理,安装图像质量较高的监控探头,完善辅助光源配备。通过大力投入,强化硬件支撑,为视频侦查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及时总结,注重视频侦查战法提炼

视频侦查是一种新型的侦查手段,虽然沿海发达地区刑侦部门已经总结归纳了利用视频监控进行侦查破案的战法,但这并不能涵盖视频侦查的全部,应当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提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注重于未破案件的分析,对于抓获嫌疑人及时破案的案件,往往把案件结掉就再没人过问。其实这些经验和过程同样是宝贵的财富,也应该仔细的进行分析。因此不管是未破案件还是已破案件,我们都要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提炼好的经验做法,查找工作的缺失,形成具有各地特色的视频侦查品牌。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影像视频侦查能手、标兵的培养,总结推广他们的技战法,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推动视频侦查工作的发展。

4 结语

总之,随着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科技手段为侦查破案服务,是我们公安机关科技强警的发展方向,影像视频侦查技术逐渐在各类犯罪案件侦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利用更多更新的科技成果为侦查破案服务,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取到更大更多的贡献,为我们确保社会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耀.物证鉴定科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2] 吴茜.基于模糊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分析[J].电子测试,2013(22):79-80.

[2] 杨洪臣,黎智辉,彭思龙.模糊图像处理技术概述[J].警察技术,2009(5):4-7.

作者简介

影视技术监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油井;视频监控技术;应用

1油田开采运用视频监控的必要性

在油田开采和生产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环节。通过长期实践不难发现,想要在油田生产的过程中确保油田的发展,使用视频监控可以解决生产中的以下几点问题,推进油田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第一,通过使用视频监控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成本。由于油田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而言比较分散,而且区域偏大。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分派值班人员和操作人员。这样会使大量的成本投入到人工费用上,大大地缩减企业的利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此外,在油田内部的人员过多还会给人员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着生产。使用视频监控就可以减少人员的投入,大大缩减生产成本。第二,有利于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油田一般都会处于人烟稀少地域当中。这种地方或者处于通讯不发达地区,或者存在交通不便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限制着工作人员对油田信息的了解,导致在油田开采的阶段不能够及时采集油田信息,给油田的生产带来限制。运用视频监控可以随时了解各个油田的信息,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对提高油田生产效益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科学合理的管理设备。在油田生产的阶段,难免会用到不同的设备。如果这些设备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着油田的生产。通过视频监控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设备出现的问题,这时设备会出现报警,管理人员需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做出处理。鉴于运用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帮助油田生产带来诸多的好处,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有必要将这一技术广泛地运用于油田生产和管理当中。

2油井视频监控技术应用

2.1监控系统的主要模块和运行原理

在视频监控的阶段可以将整个监控系统分成数据采集、图像收集、核心控制、通讯模块等几个模块。通过不同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油井监控系统。数据采集部分需要做好井口温度以及井口压力、电压电流情况、微波移动等等收集多方信息的传感器,然后传感器经过总线和核心控制部分进行连接。在实践运作的过程中,各个传感器之间要能够相互协调,将采集的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图像收集部分,需要通过摄像头来收集油田现场的信息,并经过通讯募款将信息传递到互联网上,再传递到后台监控装置当中,提供给后台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一装置及时发现设备损坏或者设备被偷窃的情况,并据此做出合理的处理。核心控制部分是视频监控部分的核心,也是负责信息采集和传递的关键模块。通过这一部分将信息传递给通讯系统,并及时做出报警或者不同的命令处理,对整个系统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通讯模块是信息收发的主要部分,它可以将信息传递到网络中之后再传递到后台监控设备上。这一模块还可以将油田中出现的问题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维修人员,确保油田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2.2视频监控技术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在长期运用视频监控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虽然这种方法比较方便,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科学地处理,很容易给油田生产带来影响。第一,如果油田附近存在大型的机械设备经过,可能会挂断信号传输线,影响信息的传输。第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设备常常会由于出现闪电或者大风等天气被损坏而不能及时将信息传递到后台控制系统。第三,在监控阶段,也会出现画面模糊或者缺少照明而出现检测不明确的情况,有时候摄像头上也会出现油污或者尘土等,影响信息的采集。第四,由于油田分布的位置不定,可能会位于工厂或者居民居住的地方附近,这时附近出现信号干扰也会导致信息传递出问题。此外,有些工厂中会存在电磁辐射情况,导致监控点收集的信息不准确或不能够及时的发出,影响着油田工作的开展等等。

2.3视频监控系统日常维护基本措施

为了保证视频监控技术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在平时要关注视频监控系统的维护。第一,在监控点要安装防雷电装置,并定时检查装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第二,在存在信号线的地方布设警示牌,以减少有出现机械破坏而导致信号出现问题的情况。第三,选择固定人员监管信号收集装备。不仅需要定时检查,还需要结合检测的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测。此外,还需要有工作人员定时对镜头进行清理,避免出现由于镜头被污染而传递的信息不清晰的情况。第四,在油田选址的时候要尽量避开村庄和工厂。如果无法避免,实践中可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针对遮挡点或者影响点来转变中心负载或者使用中介的方式传输,提高无线传输的效率,确保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第五,为了保证更好的检测到周围的信息,可以将设备换成比较先进的、带有照明设备的监控设备。还可以在监控点布设照明设备,保证摄像头能够准确及时收集到周围的信息。

3结束语

总之,运用视频监控技术可以解决油田工作人员不足的缺口。随着科技的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今后的生产当中,有必要仔细研究视频监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综合这些问题和视频监控的工作原理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推进视频监控技术的进步,推进油田生产朝着经济化、安全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