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酬礼仪

应酬礼仪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场应酬礼仪

很多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应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应酬的礼仪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应酬礼仪商务应酬

(1)首先,当然要和领导沟通一下,参加这个酒桌,目的是什么?领导希望你做什么?明确自己的职责:只是简单的吃吃喝喝?还是要谈生意?出席的人都有谁?

(2)问清场合,衣着得体。无论是正装还是休闲装,都要保持整洁。乱穿衣服是老板的特权,不要随意模仿。

(3)保持自信。这就像你小时候大人带你去亲友家串门,见了生人只要大大方方的,爸妈就会觉得有面子。

(4)开场暖场。客人到齐,第一波凉菜上来之后,就标志着酒席的正式开始了。切记这时不要自顾自就开始动筷子了,若你不是领导,请等待领导即兴说几句,待他或她宣布开始的时候,你才能开始。若你是领导或者饭局的组织者,要么然主动号召大家,要么然说几句话暖场,请客人中最重要的那一位先说几句或者先动筷子。

(5)餐桌上做好服务的角色,刚到餐馆,要注意有没有洗杯子的茶水,给领导先添洗杯子的茶水,等领导洗杯子时候要出去请服务员带菜单进来,把菜单递给客户和领导,然后再给领导和客户的杯子添上茶,同时让服务员收走洗杯子的水。千万别像个一动不动的木头等待别人服务你。

(6)饭菜到的时候,无论有多饿,千万别第一个动筷子,把饭菜转到客户和领导面前。汤和饭到了的时候,主动给饭桌上的客户盛。

全文阅读

论《五礼通考·宾礼》对阮刻本《仪礼注疏》的校勘价值

摘要:本文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就《五礼通考・宾礼》征引《仪礼注疏》者,与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仪礼注疏》一一参校,发现《五礼通考》或可订补阮刻本《仪礼注疏》之讹漏,或为其《校勘记》提供旁证,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现摘出九条,条举如下,以窥一斑。

关键词:《五礼通考・宾礼》 《十三经注疏》 校勘

清秦蕙田所修《五礼通考》对上起先秦、下至明末的中国古代礼制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梳理。秦氏依《周礼・大宗伯》所列吉、凶、军、宾、嘉五礼。参照杜佑《通典》编排顺序,将全书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大部分,列举历代礼书中的数据和其它材料,后加案语。“搜择融洽,折诸儒之异同而求其是”。详细论述古代礼仪制度,考其源流、述其沿革,“原原本本,具有经纬”。其辑录材料全面,考证精当,堪称皇皇巨著,是研究和考察古代礼制的重要参考文献。由于《五礼通考》卷帙浩繁,文章仅选择卷二百二十至二百三十二“宾礼”部分,共计十三卷,认真校读。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就其征引《仪礼》部分,与阮元校刻《仪礼注疏》本一一对校,订正《仪礼注疏》之讹误,体现《五礼通考》的校勘价值。

1、《仪礼・聘礼》:“宰执书,告备具于君,授使者。使者受书,授上介。”贾公彦《疏》:“受授皆北面者,当宰以书授使者之时,宰来至使者之东,北而授使者,使者北面授介,三者皆北面,向召故也。”(《注疏》上册第一四六页下栏)

按:“召”,《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卷作“君”。

据文意,在聘礼中,使者出发前,大史先要清点核查所需带的礼物。核查毕,由宰拿着清单向君报告礼物已经齐备,然后把清单交给使者,使者接过清单来交给上介。君尊,处于北面,使者和介等人员在仪式操作中都要面向北面,也就是君所处的方向,以示尊敬。故当是“三者皆北面,向君故也。”“召”用在这里显然不合文意。《仪礼述注》卷八:“疏日‘三者皆北面,向君故也’。”;《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五:“向君故也”。可为旁证。可见,“召”与“君”字形相近,“召”即“君”的形讹。

2、《仪礼・聘礼》:“酰醢百瓮,夹碑,十以为列,酰在东。”贾公彦《疏》:“瓮、瓦器,其容亦盖一觳。《人》云:‘簋实一觳。’又云:‘豆实三而成觳。’四升日豆,则瓮与簋同受升二升也。”(第一六二上)

按:“受升”,《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作“受斗”。

全文阅读

另类“行为艺术”

摘要:仪式礼乐是环绕着符号化、意象化、仪式化、制度化的身体建构起来的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存在本身;仪式礼乐的表演作为不脱离日常生活对象、环境的日常身体活动、行为方式既深深嵌入当下的世俗生活而又自然获得某种超越性,成为某种人文传统绵延的保证。同时,仪式礼乐作为身体性的行为艺术活动,是在主体往的结构中得以展开的。这一特殊的结构使得日常生活中身体间可能的对立、紧张、冲突被缓解。缓解非遮蔽。亦非取消,而是希望通过某种具有自律意义的主体性建构加以转化。转化通过在不平衡、不对称的现实秩序中,建立起情感、精神、人格意义上的具有和谐功能的代偿平衡机制而得以实现。正是在这里,具有“行为艺术形态”一般性特征的仪式礼乐与那种以趋近日常生活形态的身体活动、行为方式消解日常生活形态背后的人文历史、意识形态结构的观念性突出而又有几分孤独、悲壮的后现代意义上的行为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构成了极大的反差,无疑是另类。

关键词:行为艺术;中国音乐;仪式礼乐;《仪礼》;仪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刘起舒先生说《仪礼》“仪注”乃“周代贵族举行各种典礼的详细仪节单”,换言之,也就是各种仪式礼乐表演活动的脚本。存活于上古的仪式礼乐表演与后现代的行为艺术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说“不脱离日常生活对象、环境的日常身体活动以符号化、意象化方式直接介入当下生活”之表述描写了行为艺术形态一般性特征的话,未尝不可将中国古代仪式礼乐表演视为一种“行为艺术”。当然,本文亦非常清楚两者各自关联的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及其活动结构与功能在本质上的差异,故述及“仪式礼乐”而冠上“另类”加以区别。“另类”还意味着“行为艺术”活动方式的生成具有文化意义上的多种可能性,如果本文对《仪礼》“仪注”所记录的早已消失的古代仪式礼乐表演活动加以显像,并对其生成(或深层)结构与文化功能加以揭示的工作,能成为理解今天的行为艺术的一种参照,则本文便具有了现实意义。这样论文不正面涉及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形形的行为艺术活动,却偏偏采用关乎“行为艺术”的标题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乡饮酒礼之仪式礼乐

“乡饮酒礼”乃周代乡学中举行酒会的礼节,其礼仪表演程序,杨宽先生据《仪礼・乡饮酒礼》“仪注”作过非常好的研究归纳。引述如下:

第一,谋宾、戒宾、速宾、迎宾之礼

(1)谋宾:由主人(乡大夫)就乡先生(痒中教师)商谋宾客名次,分为宾、介(陪客)、众宾三等。宾、介都只一人,众宾有多人,并选定其中三人为众宾之长。

全文阅读

延续了的乡饮酒礼

在我国悠久的酒文化中,饮酒的礼仪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上至宫廷、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大到国宴以及正规的官府饮宴,小到家宴以至便宴、三五小酌;雅到饮酒赋诗行令,俗到猜拳吆五喝六,无不有种种礼仪、礼节、礼数。这些礼仪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饮酒历史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而对后世饮酒礼仪影响最大的当数始于周代的“乡饮酒礼”。

乡饮,在周代最初只是乡人聚会的一种方式。后来,崇尚礼教的儒家在其中注入了尊贤敬老的思想,让一乡之人在欢聚宴饮时受到“礼”的教化,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仪节,称为“乡饮酒礼”,并被记入了儒家典籍。后来又长期被历代士大夫所遵用,赋予它治国安邦之要义,并从周代一直延续到清朝道光年间,前后达3000年之久。

周代的乡,不是今日所言的乡下、乡村,也不是今日行政单位的乡的含义。在周代,天子所居为都城,距离都城一百里内称为郊,百里之郊依次分为乡、党、族、闾、比五级行政单位,乡是国家之下最大的一级。周天子的百里之郊分为六乡,诸侯国下只设三乡。在周代教育体系中,乡有乡学,州有州学。乡学称“庠”,州学称为“序”。乡学中的学子学成后称为“学士”,每隔三年,各乡都要“大比”,就是选举学士中的贤能者,献给天子或诸侯,以备国家任用。为了表示尊重,乡大夫先要以主人的身份在乡学“庠”(或序)中与贤能之士饮酒,其意是倡导尊重人才,这就是”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中,宾客尊卑分明;礼数高低有别;一乡人快乐而不放肆;无论长幼都得到惠泽;没有人被遗忘;安乐而有秩序。做到这五条,就足以“正身安国”,能做到正身安国,天下也就安定了。整个乡饮酒礼的主要仪节也就是围绕这五条而形成的。

乡饮酒礼的主要仪节有:谋宾、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乐、宾返拜等。

谋宾/迎宾―宾、介、撰

谋宾和迎宾是”乡饮酒礼”的首要一环。“谋宾”,就是乡大夫和乡先生根据学成者德才的高下来确定“宾”的人选,以德才最优的一位为宾(正宾),其次一位为介(陪客),再次者三人为众宾之长。此外,主人还要从属吏中选出一位德才较优者担任“撰”,辅助自己行礼。宾、介的人选一旦确定,主人要按先宾后介的顺序亲自到其家中通报并致邀请之意。邀请时,宾、介谦辞后接受,主人行再拜之礼,以示为国求贤的郑重。宾、介来到主人家门还要在进门时几次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堂,彼此行礼后入席。宾主在堂上的席位有严格的规定:宾在西北方,面朝南;主人在东南方,面朝西;介在西南方,面朝东;撰在东北方,面朝西。这种主宾名分和座位的方位,儒家赋予很深的象征意义,《乡饮酒义》说:“四面之座,象四时也。”

献宾―献、酢、酬

全文阅读

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

【内容摘要】清华简《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这是因为《耆夜》所记是西周王室的礼制,与《仪礼・燕礼》反映的诸侯之礼不应该放在同一层面进行讨论。基于传世礼书建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在讨论出土文献反映的新问题时,要对现今已不得见的佚失文献进行充分地考量,避免使用不加限度的“默证”。我们阅读出土文献,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其真伪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关 键 词】清华简;《耆夜》;《仪礼》;默证。

【作者简介】程 浩,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中国古典学。

《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刊登了丁进先生的文章,就清华简《耆夜》中的礼制问题提出了七条疑惑,并进而对其真伪进行了质疑[1]。《耆夜》是清华简中较早公布的一篇,学界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其间虽有学者怀疑《耆夜》并非周初实录,但还未有将其写定年代推至战国[2]以下者。丁进先生语出惊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然细读丁文,笔者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可商之处。今特撰文对丁文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希望能有助于澄清其中的困惑。

(一)

丁文认为,《耆夜》在礼制方面与传世文献多有抵触,并找出了七处疑点。今仍据原文的标题与顺序逐一进行辨析。

1.“不以公卿为宾主”问题。《耆夜》讲述的是武王八年伐耆大胜之后,在文王太室举行饮至礼,武王与君臣饮酒作歌的经过。丁文以为其中体现的人员角色分配与三礼所反映的燕礼制度不符。

丁文根据《仪礼・燕礼》与《礼记・燕义》的记载归纳出饮酒礼中的两条原则:一是饮酒礼都设有主人和宾客;二是不以公卿为献主[3]。根据简文开头的介绍,在这场饮至礼中,周公为主,毕公为客。毕公为伐耆的主将,在庆功典礼中居客位自无异议。丁文所纠葛者,乃是周公身为“公”似不应该担任往往由膳夫担当的“献主”。

全文阅读

也谈宴席礼仪中“5W”酒水法则

[摘要]古今中外,酒水在人际交往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成也酒水,败也酒水,如果疏忽了酒水礼仪,不仅难以达成宴请应酬目的,而且还会影响日后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发展。因此,出席应酬宴请时需深入了解“5W”酒水法则,充分考虑目的、对象、环境、品种、方式五大因素。

[关键词]宴席礼仪;酒水;“5W”法则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39-02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更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象征。“无酒不成宴”,古今中外,酒水在人际交往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古有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总理用茅台酒招待美国总统尼克松,打开了中美邦交的大门。外国酒文化也源远流长,如法国人用拿破仑为白兰地酒命名,并将正宗的“拿破仑白兰地”称为“常胜将军”,将冒牌的、质量差的“拿破仑白兰地”称为“常败将军”。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酒水已经成为应酬宴席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范围也扩大到形形的各类酒、水、饮料等可供饮用的液体,可以是白酒、黄酒、红酒、洋酒等酒精饮料,也可以是果汁、酸奶、凉茶等软饮料,还可以是调制的各种鸡尾酒。然而,成也酒水,败也酒水,如果疏忽了酒水礼仪,不仅难以达成宴请应酬目的,而且还会影响日后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发展。因此,出席应酬宴请时需深入了解“5W”酒水法则,充分考虑目的、对象、环境、品种、方式五大因素。

1分清主次,明确宴饮目的(Why)

宴席作为一种普遍的饮食现象和社交手段,因参加者社会关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纵观古今,酒水作为一种情感催化剂、关系剂,在各类宴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宴饮的目的可以是增进了解、联络感情,也可以是求人办事、公务接待。因此,参加宴饮之前有必要对宴请的主题和目的进行了解,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亲朋好友间以增进感情为目的的宴饮一般氛围比较轻松,因此酒水的选择和饮酒量的多少往往以交情和个人特点为主要依据。而公务宴请通常是以洽谈、协商、公关为主要目的,所以要以宴席上“尊者”的意见为主要依据。所谓“尊者”,是指需要突出尊重的对象,比如职位高者、年龄长者、来访者等。

全文阅读

中华古礼的东国传衍

摘要:燕射礼为周代射礼之一,东周以后渐为消陨,各代礼典亦鲜有辑录。然而在两千余年后的朝鲜半岛,燕射礼却得以复行。从史料记载来看,朝鲜王朝施行的3次燕射礼并非完全遵循周代礼制,其“燕礼”部分由《仪礼・燕礼》损益而成,射礼环节则是在参照宋代“九射格”基础上,融合朝鲜仪礼制度创制而成。崇儒尚礼的文治主义是燕射礼得以东传的历史背景,朝鲜统治者所推行的燕射礼不仅是其协调君臣关系、确立统治秩序并以此教化民众的工具,亦是明亡清替后,彰显其中华正统,实现“以夷易华”的历史需要。

关键词:体育史;朝鲜;燕射礼

中图分类号:G8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4-0065-05

Abstract:Ritual of Banquet-Archery means that a Ritual of Archery is practiced by emperor or dukes of Zhou Dynasty together with their inferiors, envoys and guests after the Ritual of Banquet.It was deducted to none in the dynasties following the East Zhou Dynasty, and was not included in Ritual Standards of these dynasties.Two thousand years later, however, Ritual of Banquet-Archery was recovered in Korean Peninsula.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ings, Ritual of Banquet-Archery was practiced three times in Korea Era, but not completely following the etiquette of Zhou Dynasty.In Korea, the banquet part was based on Etiquette: Ritual of Banquet with additions and omissions, while the archery part was a combination of Korean etiquette and the "Nine She ge" archery recorded in the works of Sima Guang in Song Dynasty.The civil administration, which upheld Confucianism and etiquette, was a historical reason that Ritual of Banquet-Archery could be spread to the east.The Ritual of Banquet-Archery practiced by Korean administrators played the roles of coordinating the monarch-subject relationship, establishing a ruling order and civilizing people with such order.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Ming Dynasty was replaced by the Qing Dynasty, it was also a historic demand for highlighting the orthodox of Han Nationality and realizing "replacement of Han Nationality by another nationality".

Key words: history of sport; Korean; Ritual of Banquet

燕射礼是中国古代射礼之一,东周以降渐湮史河。然而两千余年后,燕射礼却在朝鲜半岛得以复行。朝鲜①王朝为何施行燕射礼,所行燕射礼是沿袭周制还是另有所辟,对上述问题的释答,可以还原燕射礼东传朝鲜半岛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朝鲜半岛体育所产生的影响。

1 燕射礼的东国传衍

燕射礼是周天子或诸侯与臣下、使臣、宾客等在燕礼后进行的射礼,包含燕礼和射礼两个部分。“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1]1686”春秋以降,礼崩乐坏,西周盛行的三射礼②中,宾射礼与燕射礼渐为消陨。先秦儒家典籍《仪礼》中只载有“乡射礼”和“大射”两篇。关于燕射礼,仅有“若射,则大射正为司射,如乡射之礼”[2]1016的只言片语。秦以后,并无施行燕射礼的史料记载,各代礼典也未见辑录。然而在销声匿迹两千余年后,燕射礼却在异邦朝鲜得以复行。

全文阅读

从“乡饮酒礼”和“射礼”看“礼”在先秦人才选拔中的地位

摘 要: “乡饮酒礼”和“射礼”是古代考察、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本文通过“乡饮酒礼”和“射礼”来透视“礼”在先秦人才选拔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先秦人才选拔标准,全面认识先秦社会的发展及对当代人才选拔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乡饮酒礼” “射礼” 先秦人才选拔

中国自古即为“礼仪之邦”,特别注重仪礼,强调“为国以礼”。这在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式上也有所反映。“乡饮酒礼”和“射礼”即是古代考察、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

一、“乡饮酒礼”和“射礼”的内容

《仪礼》的《乡饮酒礼》和《射礼》篇的主要记述内容为乡饮酒礼和射礼的整个举行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着这些礼节所要表达和传递给人们的信息。

乡饮酒礼的过程如下:第一,请迎宾客。先是商议请哪些贤能的人作为宾客,包括宾、介和众宾;然后铺陈主宾、主人、副宾的坐席,随后招请宾客,最后迎宾,作为主人的乡大夫经过三揖三让把宾客迎入庠中。第二,进酒。进酒的礼节可以分为“献”、“酢”、“酬”,“献”、“酢”、“酬”称为一献。乡饮酒礼在主宾之间的一献之礼完毕后,主人又向介(陪宾)进酒,然后介又对主人还敬。主人再向众宾进酒,由众宾之长三人代表拜受饮酒,众宾也随着饮酒。第三,奏乐礼节。以歌颂周朝、周天子,以及歌颂亲亲之谊达成团结之旨,这些诗歌,已经成为“乡饮酒礼”的一个重要部分。第四,旅酬,即以次序劝人饮酒,是众宾相酬之礼。第五,无算爵,即饮酒不计爵数。旅酬之后主人撤去俎,以便宾客坐下,然后,“说履,揖让如初,升,坐。乃羞,无算爵,无算乐”①。

射礼即射箭之礼,起源于人们借田猎进行的军事训练活动,宗周时代这种活动演化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习射观德、求贤选能为目的而中在行礼的礼仪形式;一种是以训练和比赛为目的而重在竞技的习武形式。②第一种形式的射礼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来回由乡学中的弟子参加,重点在于射的教练,不算胜负;第二个来回,参加者增多,并且重点在于射的比赛,要分出高低优劣等,不胜者要被罚饮酒;第三个来回参加的人和节目与第二次相同,但是在射箭时要奏乐,要求射箭者必须按照音乐的节奏来行动和发箭。这三个来回的射箭,要求越来越高。

二、“乡饮酒礼”和“射礼”在人才选拔中的地位

全文阅读

酒店员工服务礼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酒店服务礼仪包括员工的仪容仪表、仪态、语言艺术运用、会议服务礼仪、国际接待服务礼仪等方面的规范和操作。酒店员工在工作中服务礼仪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对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认识、服务礼仪不规范、服务礼仪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可采取如下对策:提高对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对员工进行酒店服务礼仪培训、培训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奖惩制度等,进而提升酒店员工服务礼仪水平。

礼仪是酒店服务的基础,是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是酒店形象的灵魂,同时酒店员工的服务礼仪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酒店业的服务水平。所以提升酒店服务礼仪的水平至关重要,这样能加强酒店员工的职业素养,提高自身修养;美化自身,美化服务过程;促进社会交往,改善宾客关系;净化社会风气,推动文化建设。

一、酒店员工服务礼仪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员工缺乏对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认识

目前,我国还处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阶段。酒店员工大多也是接受过应试教育的,个人礼仪素养与智育之外的其他素质教育一样被摆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学生们很少会接触到礼仪知识讲座或严格的礼仪培训等与礼仪相关的课程,这是造成他们礼仪素养欠缺的重要原因之―。酒店员工意识不到服务礼仪的重要性,不仅会降低自身素质也对酒店整体水平有影响。

(二)酒店员工服务礼仪不规范

酒店员工在服务客人的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些不规范的礼仪,例如:服务人员有急事找客人的时候客人与人正在谈话中,服务人员依然打断了客人的谈话,使客人不悦;看到奇装异服的客人就同其他员工一起议论、嘲笑。服务礼仪的不规范会降低员工服务水平以及使客人对酒店印象变差。

(三)服务礼仪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全文阅读

廉州王氏旧婚仪式

廉州是座古城,经济文化颇发达,故人们素重礼教。尤其婚嫁,礼仪特别讲究。廉州旧婚礼,以氏族习俗之不同,仪则也略有差别。兹仅就王氏婚仪习俗,略述一二:

王氏婚仪,基本上按六礼进行,重礼仪文。一般来说,大部分凭媒说合,然后具帖请庚,经卜者推论,凡双方五行相合,无妨于夫妇翁姑者为吉课,这样男方可备果品及订婚信物送给女方,即算缔秦晋之盟了。经过一段时间,男方欲完娶,要诹吉期,告知女方,俗谓“报日”。婚前男女双方分别举行“上头”、男方还行“安床”仪式;婚前一天“纳聘”。东曦既临,大、二门,上、二厅各门两侧,均贴上四言大联,大院八条石柱贴长联,客厅、三厅悬红锦帐,以示庆贺。礼物为聘金、饰物、德禽、家凫、豚肩、豚臀、酒米等物。贫家娶妇,还要论担(一斗米一埕酒为一条担)。女方回礼为新郎礼服、舒雁、米粽等。如东床为读书郎,还要文房四宝;回礼后,男方谢媒,以酬执柯之功。晚上设宴款至亲,俗称“礼酒”,规格稍逊于婚宴。黄昏后新郎举行“伴郎”,新娘举行“伴女儿”。

嘉礼之旦,花轿大轿(均四人抬)各种执事仪从什格等先后齐集。花轿雕鸾刻凤,富丽堂皇,冠于周边各县市。巳牌迎亲。礼物有金猪、饼食、五味、烟、酒、茶、拜帖及祭祖用物。轿起,鸣礼炮,一对大锣先行开道,接着为三对大红灯笼。合浦玑屯王氏,在明清时,虽无雁塔题名之荣,然诗礼传家,历代多青衿,十三世珠海时,父子公孙,四世拔元,夫妻白发,钦旌五代同堂,可谓儒林世家矣。故第一对灯笼为“王府迎亲”,第二对为“儒林世家”,第三对为“五代同堂”,其次为高灯罗伞暨迎亲礼物。迎亲大轿前有一对大喇叭,长米余,轿后跟着唢呐管弦打击乐队,最后为花轿与送嫁轿。一时八音齐奏,音韵洪亮。女方亦于门前备鼓乐,迎接客轿。轿止,鸣礼炮。有顷接待新郎者手持红帖至轿前请新郎出轿,新郎与接待者并肩步入厅堂。堂上布置扶手椅八张,左右各四,每两张中置茶几一。新郎至右末座时站立,左转,待接待者请至第二椅(由里向外数)即可坐下。少顷接待者起立,手捧茶盏,向新郎献茶;片记得新郎也起立,执盏酬答。继献香烟,寒暄片时,祭祖,由送嫁人陪祭,奏乐,行三跪九叩礼,燃炮,新郎归座。移时开宴,以作杯勺之敬。餐桌为八仙桌,五座位,两侧各二位(陪宴人位),面向厅门座位为新郎位。当接待者呼请上座时,新郎起立绕桌一周至末座站立,待请至上座时才坐下。既而华筵高列,鼓乐作于堂上,女方主婚人至席前,全体起立,新郎退位座左,主婚人行一鞠躬礼,新郎还礼,礼毕开宴。新郎每菜略一举箸,以谢主人之盛意。一般至第四道菜,起立辞席归座。再奉一次茶后,“大叔”领新郎拜辞泰岳及六亲长辈。拜后复坐片时告辞。同来花轿送亲轿仪从等,一律留待迎接新娘用。快婿辞别后,新娘即靓装盛饰,准备上轿。昔日王氏后裔婚嫁,新娘均冠凤冠,衣蟒袍,若世所图画后妃之状;后以此服过于陈旧,改头冠大红花,身着绣花红衣裙,肩披霞帔,由二人挽扶升舆;各种妆奁奁目回拜帖,悉交押嫁奁人(男家派出)或“大叔”沿途照料。轿起时鸣礼炮,新娘出阁,行列与迎亲同,送嫁轿殿后,不少错乱。一路锣声阵阵,喇叭频吹,管弦金石之音齐发,响彻云表,路人多驻足观之。

新妇至家,经过“剪白虎”,轿门开处,接新娘者(二人)左右搀扶出轿,罗伞高撑遮盖,沿着铺于地上之新菅席,细碎莲步入新房。其时室内红烛双烧,衾枕几榻,罔不洁泽。新郎先揭下新娘头上红锦,扔于帐顶上,然后新娘放下搭面红丝巾与新郎交拜,合卺成礼,燃鞭炮,新郎出堂;新妇则坐于台侧,低垂粉颈,眉黛羞颦。送嫁人则被盛宴款待于堂上。稍事应酬后辞去。

申刻贺客纷至,主婚人及新郎在鼓乐声中于二门迓迎入堂庑,一奉上香茗。申酉之交宴会开始,吹鼓手奏乐,主婚人及新郎至各席前向嘉宾行一鞠躬礼。酉牌女方送来甜茶,新娘由陪人陪同,请亲朋长辈饮甜茶。

日暮席散,新郎洞房。时闺闼夜静,烛影摇红,粉香缭绕,两情恋恋,握手入帏,细语喁喁。真个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燕尔之乐,虽孔翠之在赤霄,鸳鸯之戏绿水,未足喻也。有诗为证:“帐钩夜睡放迟迟,夜半风光只自知;生怕隔墙人有耳,教郎细语要昵昵。”

诘朝,新妇盥馈见姑嫜及长辈,继祭祖,乐奏《关睢》,伉俪随着司仪呼唱,起跪拜祭。移时于堂上开宴款新妇,既而备肩舆送妇归甯。日晡乘原舆返家。一幕婚仪喜剧。至此落下帷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