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彩云教案

应彩云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云南传统手工艺资源在高校工艺美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工艺美术设计基础是高校工美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实用性强。但存在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借鉴传统图案缺乏系统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工艺美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云南本土特有的传统手工艺资源, 就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云南 传统手工艺资源 工艺美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工艺美术设计基础是高校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图案构图、造型、色彩特性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开展工艺美术设计实践活动。由于教材版本较多,运用技法内容少,缺少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对学生如何学习和借鉴传统图案缺乏系统有效的指导,对传统图案的陌生使不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若能有效地引入传统手工艺图案资源就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以云南为例。云南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在此交汇,构成了云南多元的文化环境,也孕育出极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这些手工艺制品充分展现了图案艺术与手工技艺的完美结合,是云南特有的图案资源宝库,更是学生学习的金钥匙。

一、能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高校工艺美术设计基础课程在吸收西方装饰艺术的设计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研究和弘扬,强调以中国本民族的传统装饰艺术文化为主导思想,加强特色化教育为发展方向。随着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传统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年青学子们缺少了对传统文化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学生对于传统图案了解不深,这与课程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云南传统手工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汇聚了大量的平面或立体图案,如少数民族服饰中就有许多精美的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图案,如彝族服饰色泽鲜艳,图案纹饰繁多,有着美丽传说的马缨花图案就是其中之一。传统手工艺资源的运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传统图案文化的理解,而且能发挥传统图案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二、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校工艺美术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是以纸面绘制的形式为主,应用设计的实践训练很少,这种纸面绘制的局限性会制约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学生无法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设计效果,这势必造成设计与应用的脱节。而民间手工艺都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生存环境、民俗民风、使用功能等都会影响到图案工艺的设计创作风格,如傣族的黑陶水瓶的造型和纹饰图案设计独特;陶身酷似笋塔,莲花底座,上有傣家的精美纹饰,是储水不坏的宝器。教师若能把丰富的云南传统手工艺资源作为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加强教学实践内容,学生就能够以多维的角度来感受赋予传统工艺品中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并能根据具体对象的特性进行全方位、开拓性的设计。

全文阅读

老师,你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吗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常为大师的那种精神所感召。为了全面了解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师为每一个学生都建立了详实的个人档案,几十年后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基本情况依然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这使我不仅想起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的话题来。

平时主抓学校的教学工作,加上一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对于课改,教师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谁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呢?”这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语文课上,教师漫天撒网的现象:语文知识要讲一讲,属于语文能力的要练一练,情感、人生的观念要突出来总结总结。更有甚者,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探究课、思想品德教育课等等不一而足。显性的要讲,隐性的也要讲,还美其名曰“综合性”。语文课似乎真成了学生学习的百宝箱——“谁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呢?”再看课后:凡是与语文搭上关系的无不尽收教师的网中。就积累而言:每天的成语要积累多少多少条,名言警句要摘抄多少多少句,古诗要背诵多少多少篇,好词好句要……课内的要积累,课外的也要积累。似乎学生只要经过这样一种大运动量的机械训练,就能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谁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呢?”

是啊,老师,你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吗?答案因人而宜,但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作为一名实践在课改一线的教师,应该力争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

新的课程给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与体验,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课程犹如我们头顶上的一片绚丽多姿的云彩,瑰丽但并不神秘,高远而并不遥不可及。

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之所以是语文,是因为语文有语文的特质“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他最基本的特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是其总的目标,每一单元、每一课时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目标。一味求多求全,试图在一节课中解决语文教学中所有的问题,或者不问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盲目施教,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木倒置。恰恰违背了我们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正如一位教育专家同志给我们提出的忠告一样: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警惕语文课堂教学的“非语文性”和“去目标化”教学的不良倾向。作为参与和实践在新课程改革中所有的教师来讲,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本学科的基本性质,认真研究每一课时的特定目标与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施行我们的新课程,才能为学生构画出美妙的云彩来。

就学生而言: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本身就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新课程理念的照耀下,学生不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片灿烂云彩吗?从我国古代孔子的“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档案”,到我们目前采用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无一不渗透着这样一种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既要掌握学生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教师只有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各种基本信息资料,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来。

古人有诗云:“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新课程,必定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精心了解我们的新课程,充分地了解我们的学生,积极地与学生一道描绘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美丽云彩来,这样才能达到“沛然下雨”的境地。

全文阅读

从云锦看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

摘要: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是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纺织和印染的国家,丝织渊源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晚期,这一发明创造发展了人类的染织工艺,进而造就了丝织艺术的绚丽成果。中国云锦即是一种始于元而盛于明清的丝织工艺品,它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是中国传统织锦的集大成者,它以特殊的个性语言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是凝聚了人类智慧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云锦;传统;丝织工艺

一、云锦的起源

(一)文化背景

育蚕织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中国丝绸的历史在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旧石器晚期起,人们已积累了编篮、织席和织造葛麻的很多方法,有了丰富的编织经验,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采集和农耕的发展,各种纤维材料的发现,对动植物纤维的利用不断加深认识,出现了纺织品、丝织品,人们把积累的编织经验运用到了丝绸物的织造上,由此创造了各种织造方法和技术,像斜纹组织、平纹组织、缎纹组织、绞纹组织等,在新石器晚期已经掌握了丝织技术,这些都为以后丝织物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云锦”则是织锦中的一种,是南京传统提花丝织物的总称,其历史可追溯到宋朝在南京设立的官营织造――锦署,开始织锦。云锦以其华贵,多彩灿烂,变换如云霞而得名。它由宋朝的彩锦演变而来,是在元代织金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贵族统治的国家,对受奴役的汉民族文化有着本能的漠视和防范,使得很多中国文化的承载与传播人士选择退隐仕途,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既而推动了元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丝织工艺因此也有了新的进步,便出现了云锦织造技艺。

(二)物质条件

云锦十分华丽,它是在以往的织锦中加织了金银线,盛行于元、明、清三代。因此云锦的产生需要充足的物质资源才得以发展,而元朝时期,国力扩张,蒙古族依靠军事力量先后灭掉西夏、金政权、南宋朝廷并且对海外掠得了大量黄金。同时元朝重视黄金的开采,冶金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这些恰好为元朝时期织金锦提供了足够的黄金资源,是金锦得以大量生产的物质基础。此后明、清两代的经济发展,也继而为云锦不断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云

全文阅读

国内外室内设计教育对比释解

一、云南大学室内设计教学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采用国际通行的理工类教学模式,采用模拟工作室的教学方式,设计题目按照公司的设计项目确定。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此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对个案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并且十分强调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市场观念,使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商业化的需求。模拟工作室制的教学方法,使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学方法相比国内其他同类学校具有市场性、针对性,因此更符合艺术设计的教育规律和培养艺术类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在云南大学设计学院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按照要求学生在主干专业课程中按照艺术设计规律和市场运行程序,通过方案策划、市场调查、方案研究、设计进展、设计表现、设计讲评等环节,逐步完成教学计划。学生在课题初期提交《方案建议书》作为方案计划;课题结束时提交《方案报告书》作为对该方案的总结报告;在整个过程中使用《工作进展册》记录设计的发生、发展、教师的辅导建议和批示、修改过程,以此展示学生的学习进度。

二、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第一学年专业课程: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基础课程。云南大学:素描、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造型基础、形态基础、摄影基础、图形创意、计算机入门。第二学年专业课程:罗德岛设计学院:室内设计概论、室内设计方法、专业制图与透视、室内设计史、工作室课程、建筑材料学。云南大学:素描、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造型基础、形态基础、摄影基础、图形创意、计算机入门。第三学年专业课程:罗德岛设计学院:照明设计、室内构造、室内色彩研究、工作室课程。云南大学:餐厅与商店设计、商业家具、建筑与室内制图、照明设计、云南民族文化研究、办公空间与展示设计、组合与构造家具、材料与运用、Lightscape。第四学年专业课程:罗德岛设计学院:高级设计工作室、人体工程学、行为心理学。云南大学:度假村与酒店设计、代表作选辑、经商实践、毕业设计策划、Flash、毕业设计。第五学年专业课程:罗德岛设计学院:高级设计工作室、毕业设计选题、室内设计规范。云南大学:无。从比较可以得知,第一,中国的基础课程非常详细,每门课程联系不大,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美国的基础课程统称为艺术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各种艺术基础互相借鉴。此外,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美国更注重概念的教学,中国注重职业性教学,开设的课程以实用性课程为主。学制方面,美国的室内设计专业基本是五年制,而中国基本是四年制。第二,美国大学重视通才教育,我国大学注重专才教育。美国大学前两年重视人文科学的知识,后两年才慢慢转到具体专业学科;学生在头两年要学习文学、现代文明(包括政治、伦理、宗教、社会思想),强调历史性思维,还包括音乐、外语、逻辑和修辞、世界主要文化类型,体育和自然科学等课程。这种通才培养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人文积淀较为深厚。中国的院校更注重培养专业的设计人才,相比美国的通才教育模式显得更加职业化、技能化。

作者:曾辽华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的产生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对自然各种事物的认知,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产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的种类繁多、式样丰富,包含着极具传统特色的样式和审美价值,给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元素。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使现代设计摆脱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运用的时代性、审美意识和运用载体的局限,使民族艺术元素能更深入、生动的呈现在现代设计中,而不是简单的张贴和套用。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平面设计;应用

一、云南少数民族常用的传统图案的分类

有着辉煌历史和卓越成就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其色彩艳丽,纹样种类丰富,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理解。按照形态可以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几何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组合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多以单独和连续的几何图形纹样构成,这使得图案具有了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平衡对称的特点,将其运用装饰中会显现出线条舒畅、色泽单纯、明亮和谐的效果。几何图形看似简单,但图案排列并不随意,有平衡增叠图案、中心对称图案、轴对称图案以及放射型图案等,图案组合后都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语义。例如拉祜族以犬为本族图腾,所以拉祜族的民族服饰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犬齿形状图案。

2、动植物图案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当地居民将其汇入到服装、饰品等日常生活中,突显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动植物图案不仅有着图腾保佑平安幸福的意思,同时还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如苗族人图案很多都带有着蝴蝶的元素,只因苗族认为蝴蝶是自己的祖先,可以为他们带来好运;马缨花代表的是纯洁的爱情、勇敢的精神,所以彝族姑娘装饰上都有着马缨花的图案,以表达自己追求的爱情和具备的品质。

全文阅读

还原语境,让词语教学更具活力

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一定的分量。词语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紧密相连。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离开了语境的词语学习显得空洞、枯燥、无力,不利于学生理解,从而影响了学生词语的运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开展语境式教学具有重大价值。

一、还原词语审美情境,体会词语意境美

语文学科的词语中,有一些描述性、形容性的词语,具有很强的审美特点。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这些语言的特点,还原词语审美情境,让学生深刻体验词语的意境美。如此一来,词语就能以生动、鲜活的形象呈现在大家面前。以学习小学语文《看》这一课为例。课文中有一句:“公园里的,千姿百态。”为了让学生体会词语“千姿百态”的意境美,我与学生展开了如下对话。

师:公园里的,千姿百态。同学们想一想,千姿百态是怎么样的一个景象呢?

生:表示种类很多很多。

师:不但种类多、姿态也多。那同学们快点动脑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千姿百态?你能想象出有多少种姿态吗?(提示学生从后文中的“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展开回答,还原词语的意境美)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说出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然后利用语言带动学生阅读课文,深入体会千姿百态是怎样的一个景象。教师利用语言刺激学生联想,加深了学生对千姿百态的理解。因此,在这类词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还原审美情境,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大意的基础上,融入审美情境,体验词语的意境美。

全文阅读

由奥运“祥云”看中国古代云纹样的发展演变

摘 要: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得最广泛的符号就是“祥云”纹样,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云纹样。古代云纹样出于对云的敬畏,变化出各种图案,主要运用于器物、衣服、建筑等,并已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云纹样也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它是人们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因此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云纹样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展现中国的魅力。

关键词: “祥云”符号 古代云纹样 来源 发展演变 语意

在中国传统图案领域里有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常见的纹样,它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使用的“祥云”符号,火炬、奖牌、服装、场馆等“祥云”符号无处不在,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体会到这种独特符号的艺术的魅力。这种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符号,其实就是中国古代云纹样的一种演变。

我国的传统纹样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具象图形,取材于现实生活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兽鸟、花木等。另一类是在具象图案基础上逐步抽象化了的图案,它受时代、工艺、时尚等因素影响。云纹本身来自于具象事物云,但为了装饰作用,它延伸出很多变化多端的抽象纹样。云纹与龙纹、凤纹和兽纹一样是一种吉祥纹样,在古代青铜、漆器、服饰、染织、瓦当、建筑等方面有丰富的装饰作用。

一、云纹样的来源

(一)对自然的崇拜

云纹来自于自然事物云,云飘在天上,形态伴随着雷电、雨雪会发生变化。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以农耕为主,对自然条件依赖程度高,天气好坏决定农作物是否丰收。当人们了解到云与天气的关系,就自然对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畏惧心理[1]。古代许多器物、服饰、建筑上都有各种云的形态,一方面,这些纹样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另一方面,人类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年年都有好收成,因此也有象征吉祥之意。

(二)文字演变

全文阅读

提高对联写作教学效果方法谈

我在指导学生写作对联时,是这样做的:第一步,用两课时的时间讲授对联知识、格律及写做方法,并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优秀对联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重点放在对对联知识、格律及写法的认知上。第二步,用三课时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诵读和品评由学生搜集的古今名联,重点放在对对联韵律美的感知上。第三步,和同学们一起写对联,评对联,改对联。在品评、修改中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熟悉并能运用对联的规则,进而激发其对对联写作的热情。

下面是我带领学生在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之后,与学生一起写对联、评对联、修改对联的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2008年全国高考重庆语文卷第十九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全国高考重庆卷第19题是: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参考答案是:

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 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二、学生品评参考答案

学生一致认为参考答案是一个对偶句而不是对联。原因是其平仄为:

全文阅读

幼儿手绘课上的故事及启示

在幼儿园里,老师如果要达到和幼儿良好的互动,就要认真聆听童声、解读童心、乐享童趣,真正扎根于幼儿的世界中,了解幼儿真正需要什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活动氛围。

一、聆听童声

手绘课上,老师给孩子们做过示范后,就让孩子们动手绘画。睿睿拿起一根油画棒,在纸上胡乱涂了几下后,扔到了旁边孩子的画纸上。老师见状,忙上前制止并进行劝说。见孩子立刻停止了扔油画棒的行为,老师就转身对其他孩子进行辅导了。不一会儿,“哗啦”一声,只见睿睿站在美工区,把颜料盒扒得满地都是,孩子们的目光全部从画纸转移到地上的颜料盒上去了。

这时,老师很惋惜地看着地上的颜料,对孩子们说:“这么漂亮的颜料,就这样浪费掉了。它们本来可以绘制成许多漂亮的图案,可现在它们还能做成什么呢?”“帽子、手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做个面具怎么样?”老师提议。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叫好。老师又说:“那我们先把颜料盒扶起来吧!我们先用它在图案中涂色,然后制作成漂亮的面具。一会儿还要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大家又兴高采烈地涂画起来。

孩子生性活泼好动,而手绘活动需要专心致志、静心创造,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案例中,老师意识到有孩子不专心,就把简单的涂色课程以制作面具的形式重新开展,鼓励孩子先完成作品,然后进行手工制作。

二、解读童心

手绘课上,老师为了训练孩子们的沿边涂色能力,要求他们把颜色涂在画好的图形轮廓内。睿睿刚开始涂得很好,后来就失去了耐心,不仅超出了轮廓线,还随意使用颜色,最后索性乱涂起来,把整张作品涂得乱七八糟。

老师见状,轻轻拍了拍孩子说:“累了吗?”睿睿点点头。“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但请不要随便涂画。”老师指着图纸上的毛毛虫说:“看!毛毛虫的衣服被涂得超出了身体,已经不合身了,它会很不高兴的。”睿睿看了看老师,又看了看画纸问:“那怎么办呢?”老师说:“要不要重新给它穿上花衣服呢?”“好!”睿睿爽快地答应了,开始静下心来为毛毛虫涂色。

全文阅读

马王堆漆棺彩绘的题材与纹案特点研究

摘 要:本文对马王堆漆棺彩绘的题材与纹案特点进行相关研究,主要从漆棺彩绘的云气纹装饰、神话人物、动物纹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马王堆漆棺彩绘的题材与纹样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漆棺 彩绘 题材 纹样 装饰

马王堆漆棺彩绘的题材与纹案表现构思新颖,色彩鲜艳,构图严谨,雄伟气派。在布局、色彩、描绘和装饰工艺上,表现的娴熟和老练,尤其是云气纹装饰、神话人物、动物纹饰、璧形纹饰以及连续纹样几个个方面的处理上,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西汉墓葬绘画图像体系。

一、云气纹装饰

云气纹是漆棺彩绘的一种主要纹样。这种纹样是由古代蟠螭纹或鸟纹发展演变而来的。把云气纹发挥的酣畅淋漓的就是黑地漆棺彩绘,以黄、红、青、白等诸色漆在黑地漆面上绘制的云气纹,布满整个棺体, 云气纹作为主要纹样,采用双线勾勒,画面精巧细致。云气纹之间点缀着上百个动物、人物、神怪图像。棺板上的云气纹装饰图案大气滂薄、回转激荡,是代表汉代漆器装饰风格重要器物。在云气纹饰上具有代表性。

云气纹在漆棺彩绘装饰中大面积的运用,是希望以此来传达人们对非人间的美好世界的向往。在古人的意识中,云气纹既是一种有着深刻含义的视觉装饰符号,又预示人死之后升入天界。黑地彩绘漆棺上其本身又是装饰的形式结构,它有规律、有秩序地布满整个装饰面,云气纹由线条描绘成平行条状盘旋上升、流动回转的,转折处有涡状云气纹,是人们幻想中的仙境,它与其他作为填充物的装饰形象组合起一个完整的装饰图案。整个云气纹装饰的画面充满幻想、具有神话色彩。它充分反映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充满追求与幻想, 以此来展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之美。

二.神话人物

黑地彩绘漆棺上“绘有上百个图像:有怪神、怪兽、仙人、鸾鸟、鹤、豹、枭、以及牛、鹿、马、兔、多尾兽和蛇等计十余种。其中怪神或怪兽最多计五十七个,占总数一半以上。” 其中人身兽首的神话人物更是千姿百态,神态各异。他们有的挥袖舞蹈、有的托腮思索、有的狩猎射箭、有的弹琴歌舞。他们时而奔驰、缓行,时而吞蛇、抚豹。这些神怪和禽兽形态各不相同,都经过变形和夸张的处理,被描绘的栩栩如生,变化多端,在云气纹间位置安排恰当,富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表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和熟练的技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