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术异化劳动异化根源

摘要: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提的,根本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异化了。因而,技术作为资本增值的内在手段,与劳动和自然对立,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异化的根源及其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技术;技术异化;劳动;劳动异化;资本

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技术的成功支持下,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技术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间真正的王者。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人类的并不仅仅是福祉。它在显示人对自然伟大胜利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冲突愈加显著,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地暴露出来。面对当代技术近乎裂变式的发展,人们清醒地看到,如果人类真的不能对它实施有效的控制,那我们就有可能失去驾驭技术发展的自由,存在着一种使其变为异己力量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对技术异化的根源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技术异化的认识,为应对技术异化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方案。

一、技术异化的表现和后果

技术本是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物,是为人类目标服务的。但在人类利用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而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技术以相应的力量反控制人类,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技术异化。技术经人类创造出来之后,逐渐摆脱人的控制。正如哈瑞•雷德纳所指出的:“人类已经设计出一种系统地统治、控制和处置所有事情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刚开始时是指向自然的,但是他们发现现在这种方法也转向自身……。”[1]技术的异化似乎成了当今社会最突出的现象,它对人的主体地位、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技术异化使人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在异化过程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的力量或观念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地强化,甚至畸形增长[2]。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牢牢地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分工角色上,不断重复同一件工作,因而使劳动成为一种机械性的、非创造性的劳动,工人“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这样,大工业将人变为了机械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的发明是为了将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然而,在机器化的生产中,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不是机器为人服务,而是人为机器服务。工程技术人员也是技术发明和技术维护的“片面角色”。

技术异化危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机器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依赖自然而生存的农业时代的平衡,使人类走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生存模式。尽管这是一种进步,却也为破坏自然和统治自然开辟了道路。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致使人类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干预大大地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的复原限度,使不同层次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技术异化对自然的破坏导致了一系列对人类长远生存发展不利的后果,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等。

技术的异化使技术成为了统治人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大大地加强了,但是这种征服最终是以人对人的统治为代价的。也就是说,统治集团借助技术将其自身的意志和需要,内化为一种社会及个人心理,使科学技术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认为,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统治论”观念对人的压抑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技术对日常生活领域的侵蚀,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使人类的异化越来越普遍[3]。

全文阅读

浅析异化劳动

【摘要】“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文章主要从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来描述异化的情况,针对现实的状况让人们加深对异化的理解。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5-01

在近现代哲学演进过程中,曾有一些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异化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是一个核心的概念,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十分迅速,欧洲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社会舞台。工人阶级的斗争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时间基础,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的扬弃与根本变革私有制联系了起来,为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开辟了道路。

那么,什么是“异化”呢?对于异化,一些现代哲学家还有其他解释,但主旨是相近的:都认为异化是对象化、物化的发展,是由人创造其他物而其他物又束缚了人的过程。简单来说,“异化”主要是人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成为统治和支配人们自己的外在力量。在现实生说中,如果人们表现的不太“正常”或许就会说“变异”“异化了”。那么这种不正常的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稍晚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分工在异化劳动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是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当分工出现,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特殊的一定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比如如果一个教师,那么他的工作环境就是学校,如果是一个工人,那么他的工作环境就是工厂。人们被固定在某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并没有力量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想要的生活,这渐渐让人变得不自由,变得受束缚。

分工的不断精细化使得一部分人必须在特殊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其他方面就要依靠他人才能生存,这样异化劳动就产生了。分工使得人们变得不自由,增强了人们对其他人的依赖。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自觉的劳动,但是事实确是劳动变得异化了。那么异化劳动有哪些表现形式呢?在《手稿》中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表现。

一、劳动者同他劳动产品的异化

全文阅读

劳动关系的异化和同化

摘要:当今资本世界,就是工业化生产和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化法治理念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存在成为一种单纯无机的交换,劳动者交付劳动成果,企业支付工钱,这是实质的不平等关系;劳动关系同化,就是要体现人个体存在价值,实现个人主体存在和社会福利共荣这样一种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所以说,劳动关系同化是对当今世界劳动关系异化的纠正。

关键词:劳动关系同化;劳动关系异化;生产力发展;个人价值;社会福利;藏富于民

一、劳动关系异化与同化概述

1.1背景介绍

2013年5月10日是阿里巴巴CEO马云在任的最后一日,马云在其卸任演讲上说到,商人尽自己的努力完善这个社会,别人成功了就是自己的成功,更期待的是员工的微笑;阿里人快乐学习,认真工作。这两句话引出了本论文的话题之一:当前劳动关系异化中劳动者价值实现的研究;马云的演讲也从正面给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1.2劳动关系异化介绍

“异化”是一哲学术语,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成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异化”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直到19世纪黑格尔才把“异化”当作哲学概念引进哲学领域认为“绝对观念”。

如今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在法律秩序基础上的。劳资双方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而且以良好的秩序在运行着。但就是这种以法律为准绳的现代化法治理念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存在成为一种单纯无机的交换,劳动者交付劳动成果,企业支付工钱,看似平等,但实质却不平等,因为它否定了人的自我价值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将人等同于无机物的工具在使用。

全文阅读

试析技术异化的劳动异化根源

摘 要: 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 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 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 提的,根本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异化了。因而,技术作为 资本增值的内在手段,与劳动和自然对立,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异 化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异化的根源及其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技术;技术异化;劳动;劳动异化;资本

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技术的成功支持下,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技术 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间真正的王者。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人类的 并不仅仅是福祉。它在显示人对自然伟大胜利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冲突愈加显著,技术 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地暴露出来。面对当代技术近乎裂变式的发展,人们 清醒地看到,如果人类真的不能对它实施有效的控制,那我们就有可能失去驾驭技术发展的 自由,存在着一种使其变为异己力量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对技术异化的根源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技术异化的认识,为应对技术异化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方案。

一、 技术异化的表现和后果

技术本是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物,是为人类目标服务的。但在人类利用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 而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技术以相应的力量反控制人类,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这便是我 们所说的技术异化。技术经人类创造出来之后,逐渐摆脱人的控制。正如哈瑞•雷德纳所指 出的:“人类已经设计出一种系统地统治、控制和处置所有事情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刚开始 时是指向自然的,但是他们发现现在这种方法也转向自身……。”[1]技术的异化似 乎成了 当今社会最突出的现象,它对人的主体地位、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技术异化使人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在异化过程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的力 量或观念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地强化,甚至畸形增长[2 ]。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牢牢地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分工角色上,不断重复同一件工作,因而使 劳动成为一种机械性的、非创造性的劳动,工人“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这样,大工 业将人变为了机械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的发明是为了将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然而,在机器化的生产中,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不是机器为人服务,而是人为机器服 务。工程技术人员也是技术发明和技术维护的“片面角色”。

技术异化危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机器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依赖自然而生存的农业时代的 平衡,使人类走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生存模式。 尽管这是一种进步,却也为破坏自然和统治自然开辟了道路。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大提高了人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致使人类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干预大大地超过了自然界 自身的复原限度,使不同层次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技术异化对自然的破 坏导致了一系列对人类长远生存发展不利的后果,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等。

技术的异化使技术成为了统治人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大大地 加强了,但是这种征服最终是以人对人的统治为代价的。也就是说,统治集团借助技术将其 自身的意志和需要,内化为一种社会及个人心理,使科学技术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哈 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认为,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统治论”观念对人的 压抑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技术对日常生活领域的侵蚀,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使人类的异化越来越普遍[3]。

全文阅读

从劳动异化论师生关系的异化现象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也存在着异化现象,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异化现象尤为严重,应该得到重视。师生关系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成为一种金钱关系,占有关系,情感淡漠化。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改善需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这将有助于克服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劳动异化;师生关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32 ― 03

党的十报告中提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1〕。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下,针对当前我国教育中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继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关注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着力提升国民素质。要搞好教育事业,首先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便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一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当前师生关系严重的异化问题,成为我们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对我国当前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马克思在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运用异化概念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揭示了异化的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首先是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不再属于工人本身,更具有了摧毁性的一面。马克思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劳动异化理论。“一方面,工人同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同生产行为的关系。从而,推出人与人相异化。”〔2〕由此,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第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产品本该属于劳动者自身,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3〕从而得出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工人生产出的产品被资本家所占有,而不是归自己所有,工人则只能获得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

第二,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4〕由此可以看出,劳动产品的异化是劳动者的生产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的结果。因此,马克思得出劳动异化的结论。他指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而由于异化劳动,劳动不再属于劳动者,对于工人来说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东西,不属于他的本质。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工人感受不到劳动的幸福和快乐。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一种需要,但是由于异化,使得工人劳动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工人的劳动成了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唯一方式,来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手段。工人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资本家。劳动行为本身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与劳动者相对立,发生了异化。

全文阅读

“过劳死”是异化劳动的恶果

摘 要: 导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科研、写作等脑力劳动,实际上已不再是知识分子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确证,而是其本质力量的异化,即人的异化。对于知识分子个体而言,要避免过劳死悲剧,固然有赖于各种客观环境的改善,但更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主观努力。

关键词: 知识分子 “过劳死” 人的异化

多年前著名学者蒋筑英猝然离世,留下了“英年早逝”的一片叹息,“过劳死”这个概念由此在国人心中植下。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情况似乎越来越糟,相继因“过劳死”过世的人,不管是事业成绩斐然的王选和陈逸飞们,还是血汗工厂里倒下的工友们,无一不令人震惊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人才蓝皮书》研究指出,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城市尤其是各项事业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过劳死”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最新调查显示,70%人游走在“过劳死”的边缘。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猝死,劳累、生活不规律、开夜车、高度紧张是最大诱因。从行业看,企业家、新闻工作者、教师都是“过劳人群”。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大类115种,由卫生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制定,但“过劳死”不在其中。

“过劳死”一词最早源于日本,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它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属于社会医学范畴。日本学者对“过劳死”的定义是: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学现象。根据这个定义,“过劳死”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者承担过重的劳动负担;二是这种负担引起了循环器官急;三是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导致了劳动者死亡结果的发生。

对知识分子“过劳死”悲剧的思考不得不谈人的异化问题,这一问题首先是由马克思发现并提出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写道:“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产生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这是马克思对人的异化情形所作的概括而生动的描述。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把异化作为核心范畴,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释。异化的内涵可理解为层层递进的四个方面:第一,工人同他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由于是雇佣劳动,工人辛辛苦苦生产出的劳动产品不仅不属于自己,反而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他相对抗。第二,工人同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劳动本应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把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体现在劳动产品上,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和幸福。然而由于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有自己的意志和思想,懂得按美的规律来创造。而异化劳动使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消失,创造力和审美感受消失,变得像动物一样生存,丧失了他的类本质。第四,人同人相异化。人不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而且同他人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所产生的疏离感、孤独感变成了一种社会病症。

人的异化也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而所谓人的本质力量,根据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论述,可以理解为:将人与非生物和其他生物区别开来的人所特有的属性与潜能。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认识与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将人的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使其获得某种形式的确证,但如果对象化的结果是使人的某些本质力量得到过度的确证,那么它就不再是合理合度的确证,超出了确证所以为确证的质的规定性,成为一种失败的确证,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成为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艺术家所反复探讨的核心问题和表现主题。马克思这里所讨论的人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具体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科技理性与对物质的占有欲,最终成为一种为人所不能控制的外在力量,对人的主体地位与精神世界产生挤压、束缚和钳制,导致人性的扭曲,使人变成非人,本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的东西,却成了控制人的自主性的异己力量,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

如果不纠缠于马克思提出并讨论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问题的特定背景和具体考察对象,而取其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的核心内涵,我们就可以说,只要人的行为成为其某种本质力量的过度确证,使这种本质力量蜕变为人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其行为就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表现。因此,当各种主客观因素使知识分子面对科研、写作等脑力工作时,丧失理智与思考,变成毫无节制、永无尽头的科研、写作等脑力工作的毫不抵抗与反抗的奴隶与沉默的羔羊的时候,那本来是他们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的科研、写作等,也就变成了挤压、束缚和钳制他们的主体地位与精神世界,首先是作为人的一切存在基础的肉体的异己力量,成为他们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他们的科研成果与艺术作品也许是美的,可他们自己却变成畸形,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野蛮的劳动,并且变成了机器,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是充满智慧的,可从人的诗意地栖居的角度看,他们却显得极其愚钝痴呆。

全文阅读

从异化劳动到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的人学探索

[摘要]异化劳动学说中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蕴含着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双重存在――这一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马克思进一步表述为“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则形成了商品的二重性: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以此为理论基石,马克思写成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巨著《资本论》。

[关键词]“现实的人”;异化劳动;劳动的二重性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9-0001-05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从商品的二重性分析中指出了劳动的二重性:具体的有用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对此,马克思曾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指出:“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1)在第一章就着重指出了劳动或是表现为使用价值或是表现为交换价值这种劳动的二重性(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2)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了它的特殊形式――利润、利息、地租等等。”但是,我们通过阅读《资本论》发现:马克思在这里只是从对商品的逻辑分析中指出和确认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而并没有直接对劳动二重性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说明。因此,如果将商品的二重性归源为劳动的二重性的话,我们要问:劳动的二重性何以产生?事实上,通过对这一问题的阐明,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一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较为完整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明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道路上的马克思所做的人学探索。

一、异化劳动学说:政治经济学批判初期的人学探索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所形成的一部早期文稿,其原名为《政治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一文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学说。

异化劳动范畴的提出源于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分析。在文稿中,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分析从劳动开始,并将劳动看作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他肯定劳动的本质方面是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从这种关系出发,马克思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特征:首先,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其次,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再次,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最后,人同人相异化。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作为“工人”的人的悲惨的存在状态,并谈到了作为“工人”的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特征。那么,何为人的“类本质”呢?

其实,人的“类本质”并非神秘的事物。在费尔巴哈的语境中,人的“类本质”就是人之为人而与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费尔巴哈是在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的语境中揭示人的“类本质”的,其方法是对单个人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的抽象,所以,他认为“类”就是“人本来的人性”,“人自己意识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理性、爱、意志力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马克思在文稿中通过“人是类存在物”这一命题来阐明人与动物的区别,他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就是人的“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动物与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所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因为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全文阅读

浅析劳动关系的异化与同化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类型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如何顺利实现劳动关系转型,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关系类型,使我国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协调稳定,就要求我们要深入认识和把握劳动关系的异化和同化趋势及其表现类型,从而针对性的完善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使我国的和谐劳动关系得到大力发展。

【关键词】劳动关系;异化;同化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45-01

一、概述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在劳动力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劳动关系最终表现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冲突、合作、工资福利等制度安排。

异化,原系哲学范畴,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自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观以来才真正进入社会学范畴。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的,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同化,作为社会学的重要概念,是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同化的内容依然是文化,同化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交融。同化的结果是放弃其固有的文化,吸取另一种文化为新文化。

二、劳动关系的异化

全文阅读

以劳动异化范式试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异化

摘 要:当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被过度使用时,网络同任何其他人类的劳动产品一样,就会发生异化,成为与主体对立的存在。马克思在他的劳动异化理论中,以高度的智慧对劳动异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文首先对劳动异化、网络异化等概念做了名词解释,然后引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并斗胆化用先哲理论的范式,来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异化过程。

关键词:劳动异化;网络异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6-0261-01

一、劳动异化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中也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认为文化一经被人们创造出来,就获得一种客观性的特征,摒弃一切主观性和个体感受性,代之以纯粹的逻辑客观性。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按其所具有的客观特性,又与人的主观要求相对立。

直至米尔斯对美国白领阶层的冲突论分析时,仍然运用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显而易见,以上社会学家们对资本主义过度分工造成的劳动异化都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的。

全文阅读

异化劳动四个规定的内在逻辑

摘要 异化劳动思想包含有四个规定,四个规定在各自内涵展开的同时,又相互延续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分析四个规定的本质内涵,探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深刻理解异化劳动,认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的缺陷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异化 劳动人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异化劳动包含四个规定,本文试从四个规定的内在含义出发,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分延。

第一个规定;劳动产品的异化。需要首先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是在批判亚当・斯密、穆勒等人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家的以“劳动创造财富”为主题的经济学思想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国民经济学家在不遗余力地论述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规律如何极大地创造物质财富的时侯,却忽视着物质财富创造者的生产状态和生存状态,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存有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异化事实,没有指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在生产关系层面中的缺陷。对此,马克思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吧: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就引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就是说,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工人自己创造的产品却不属于工人,反过来还与工人对立,甚至对抗。那么照此逻辑往下推理,那一定是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因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工人创造劳动产品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赋予劳动产品的过程。但现实是,劳动的实现竞如此表现为失去现实性,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这便是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异化的现实和结果便是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

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是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因为劳动产品是劳动行为的结果,是固定在劳动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如果工人的劳动行为不发生异化,工人怎么会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象同某种异己的东西那样相对立呢。产品是活动生产的总结,劳动对象的异化不过是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人要得到工资,就得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这种关系中,劳动行为是工人换取工资的媒介。劳动行为对工人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身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劳动行为一旦停止,工人就面临失业,就得不到工资,就无法以货币交换到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资料,结果是工人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样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异化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他个人的生命活动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就是劳动行为的异化。这种劳动行为异化的极端表现就是,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

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是人的类本质异化。在这里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概念,指出:“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这种类特性是在人改造对象世界、创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得以确认的,也就是说,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而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它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因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在这里需要交待的是,人之所以能认识到人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不同的,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但现实是,异化劳动把人自由自觉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对象化活动贬低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因而“人具有的关于他的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说来竟成了手段”。

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一般地说,人的异化,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个体要想生存就得从事具体的工作,参与一定的劳动分工,而个体的劳动行为和劳动产品在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资本主义社会里都具有专属性和私有性,现实表现就是个体的劳动行为和劳动产品对另一个个体来说就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具有有用性和可交换性。在这种情况下,在日益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看待人就会更多地注意他及他的劳动产品是什么,他和他的劳动产品能满足自己的什么需要。这时人看待人就不会把他看成一个具有生命丰富性的人,不再以他的生命丰富性来丰富自己的生命,而仅仅把对方看成是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人成了手段”,而不再是具有丰富生命的人,这便是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一人与人相异化。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既包含各自独立的本质内涵,彼此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如果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第一、第二个规定是同时发生的,第三个规定是前两个规定的抽象和概括,而第四个规定则是前三个的必然导出。这四个规定既有实证的具体分析,又有哲学视角的概括,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缺陷性在现实经济现象中的反映,而这也是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的目的所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