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忆读书教案

忆读书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忆读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全文阅读

读书琐忆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了解回忆记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特点;掌握“琐、撮、坎、橱、鸦、溜、签”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记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感受的方法。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爱书、读书的乐趣和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模仿课文写回忆性记叙文。

2、难点:写回忆性记叙文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按一定顺序来写。

[教具准备]

全文阅读

高三历史复习之我见

高三历史教学,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夯实基础知识;二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历史思维能力犹如一条龙的眼睛,在当今的考试中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历史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历史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对这两个方面,一轮复习中,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1 给学生制订读书纲要

一轮复习中,学生身上必带三件“宝”:书本、考纲、一轮复习资料。书本和考纲是高考的命脉,可是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不会看书,考纲更是束之高阁。为了让学生读书更加高效,目标性更明确,进一步把考纲吃透,笔者制订读书纲要。1)读目录。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2)读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3)读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4)读相关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史料。5)读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

2 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和考纲

1)根据考纲,写出每节内容的考点。2)全面高度概括每节教材要点提纲。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3)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段落之间的联系,每章各节之间的联系。搞清历史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4)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5)对教材做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材。

3 总结记忆法,增强学习信心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7)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8)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9)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10)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增强记忆效果。

全文阅读

“听”“说”“读”“写”学政治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能力和效果,本文学习古人“望闻问切”看病的方式,建议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多下功夫,学好政治。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习;“听说读写”;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03-02

政治学习枯燥无味,但有乐趣,就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中国古代有“望”“闻”“问”“切”看病治伤。我们不妨也学习古人治病问药,“听”“说”“读”“写”学习政治。只要方法得当,效果明显,那就是好方法。政治试卷变闭卷为开卷,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答案不固定,不唯一,存在即是合理,只要认为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答案,这样的形式也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多读书,多看书,关注时政热点,积累知识和资料,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仅供教师和学生在政治课教与学时参考。

“听”范围广泛,上课认真听讲是最主要的。教师讲解课文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真实备课,讲解时,有依有据,不能脱离新课程标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是不可以的,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听者负责。学生在听讲时,要认真对待,可以边听边记,也可以先听后记。在听讲的过程中,要学会筛选和梳理。重难点仔细听。在讨论时,要多听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多听听不同的看法。老师提问时,其他同学的回答,也要认真听。听听老师的评价,课余时间多听听广播,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关注热点新闻。另外要谦虚,多听听老师同学对人、事、物的不同看法。只有认真听了,你才能有知识,你才能懂,才能明白,才会积攒说和做的材料,才能将知识铭记于心。

“说”,会说,能说,是能力和知识丰富的证明。只有知识丰富,记忆于心,才会说,才能说,才知道如何去说,才知道说什么。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说,也就是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学生无论如何说或者说什么,教师都要予以及时纠正、表扬和鼓励。政治考试是开卷考试,没有什么固定唯一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胡言乱语。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说话,要等学生说完了,才能及时地予以评价和指导。要鼓励学生只有大胆说才有获得正确答案的可能,搞明白的问题就要一针见血地说出答案;不是太懂的问题就要多说,尽量朝着答案靠近说。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多说,才能活跃沉闷的政治课堂气氛;只有说,学生才能对政治感兴趣;只有说,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只有说,才能学好政治知识并用好;学生要学会说,特别是锻炼在课堂上说的能力,只有在公开场合大胆说,才能达到效果。大家都知道,要想在课堂上尽量说得正确,获得老师的表扬,只有在平时多下功夫,平时将知识进行积累,课堂上才可能大胆说,才能会说,才知道说什么。教师提问和讨论的时候,是大胆说的好机会,政治答案不唯一,这就为学生大胆说创造了条件。只要不是胡说乱说,自己认为合情合理,都是最合适的答案。大胆说,对于“说”很重要,不要害怕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要战胜自己的胆怯。大胆发言,大胆说出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和看法。讨论时,更有机会大胆说,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答案,说出对问题的见解。课后也要说,说说自己知道的与政治相关的人、事、物,说说对时政新闻的看法。只有说,才能去学。

“读”是学好政治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读,读什么,什么时候齐读,什么时候大声读出来,什么时候默读,什么时候浏览,教师心中都要有数。齐读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学生可能会浑水摸鱼;齐读结束,教师要及时批评指正,告诉学生齐读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共同注意,是为了活跃课堂沉闷的气氛,读书目的是为了记忆,最终是为了理解运用,但是,漫无目的地读书,记忆和理解的效果肯定是达不到的。读书要用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用心读书,读千遍也没有效果。边读书边画线是读书最好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表现在两点:一是让学生讨论,二是让学生读书。四十五分钟的一节课,要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读书,让学生短暂记忆、理解和巩固。读书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引导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有的学生会思想开小差,有的学生读书不认真,要及时予以纠正。适当地提问、适当地背诵是应该的。记忆和理解是读书的两大目的。采用多种颜色的笔,边读边画是教师和学生都知道的有效方式,应该坚持住。要在读书声中把政治课的枯燥变得生动有趣。另外平时还要注意多读书,看报纸、杂志,了解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重要的人事物,多关注一些热点新闻,为学习政治积累知识。

“写”范围也比较广泛,讨论后可以写讨论心得体会,可以边读边写,可以将本课重难点知识框架写下来。其实不难理解,“写”就是“做”,就是做练习。记忆、理解、运用,最终是为了应试考高分。当然这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但是目前情况来看,考试成绩的高低就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做或者写,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有许多学生认为政治是开卷考试,只要自己认为是合理的都可以写上去。写不同于说,只要是有道理的都可以说出来,没有什么限制。但是写就不一样了,它有纸张的限制,你想多写,也没有地方了。所以,必须在熟练掌握的知识体系中高度概括和凝练要写下来的东西。写,要符合规范,字迹工整,有条理,至少自己看得顺心,别人看了才会感觉到舒心。在批阅试卷的时候经常遇见同样的问题:许多学生答案写得很多,但是得分点却很少,还不如其他简单写几句话的学生得分高,这就是怎样写、写什么的问题了。归根结底,还是对政治知识记忆、理解、运用的问题了。多写,多做,多练,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知道离答案是近还是远。只要我们用心去写,就会做好。

全文阅读

“两案一测”在学困生中的训练过程 浅认知―强记忆―再应用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和复习案强化学生记忆,通过周测将记忆和应用联系起来,修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认知 记忆 有效

在近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刚开始兴趣浓厚,随后概念混乱,最终彻底放弃;(2)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深入思考,学而无效;(3)一学就会,一讲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糟;(4)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失去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的自信和独立;(5)上课无精打采,听课云山雾绕,下课生龙活虎。

这样的学生在我们学校里越来越多,他们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回家看化学书去学习,久而久之前学后忘,就象苯熊掰玉米,到最后脑子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以前的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有三分之一听课,三分之一发呆,还有三分之一睡觉.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寻找适合这类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我发现这些学生有共同的特点:不会读书,听不懂课,读不懂题,原因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差,也是他们在学习上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先要教会他们如何阅读化学课本,如何掌握化学语言,如何记忆化学概念。所以,我采用两案(导学案,总结案)一测(周周测)的教学策略。

1、引导读书: 课前,我先把书上每个课题的重点知识、概念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在导学案上,再将导学案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主动看书,填空。然后,把导学案收上来,检查学生看书的情况及他们对课本知识认识的程度,让他们逐渐养成看书的习惯。

2、引领看书:在上课时,把检查过的导学案发给学生,由老师引领着在书上画出重点知识,进行最初的认知,并且能够分析出概念的特点,例如:对于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学生要在老师的引领下知道"改变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最后提升总结成好记忆的“一变两不变”,教会他们看书的方法,如何看书才能有效。

完成上述两个环节以后,学生对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有了一个浅层次的认识,然后通过导学案上相应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在练习讲解中老师一定要规范自己的化学语言,甚至可以让学生模仿和重复老师正确的化学语言。例如:化学符号“Mg2+”的意义,学生总是表述不准确,还有“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学生虽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却不能表达清晰,答题时就用自己的话说,答案五花八门,这时教师就要教给他们规范的化学用语,并让他们记住背会。

全文阅读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社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学生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会学习。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提高的实质则是受教育者主动将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素质,只有学会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才会具有真正的参与能力。所以,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是促进学生地理素质提高的关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养成预习习惯

1.读书要讲求科学性、艺术性。

学生应根据地理学习目标,结合自己定的短期目标,有目的、有重点地读书自学。读书时切忌走马观花,最好边读边标注。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前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应教会学生一种预习模式:是什么?(明确要读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带着问题看书)――有什么?(寻求完美答案)――为什么?(探究问题的前因后果)学生经常这样自问自答,对培养探究性学习习惯也很有帮助。

2.读书时最好左图右书、图文对照。

教师应将书本上的文字内容归纳成题逐一落实到图上,使学生逐渐掌握以图为媒介的学习方法,养成随时运用地图的能力和习惯。做好图文互换、知识定图,是成功预习的策略。

二、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地理能力的发挥主要是在课堂上,地理知识的获得和巩固也是在课堂上,可以说,课堂是教师发挥教学水平的主阵地,更是教师引导学生探求新知的天地,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堂听课讲求技巧性和实效性。

全文阅读

浅谈初三思想品德复习阶段的记忆策略

思想品德课在中考中成为开卷科目以来,其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扩展。思想品德具有“多、变”的特点:“多”指的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非常多;“变”指的是成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载体的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年年都会发生变化。“多变”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还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去理解、分析社会热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学以致用”的考查方式,无疑增加了考试的难度,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为此,思想品德老师往往会早早结束课程,迅速进入复习阶段,进行长达半年之久的复习,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能力。时间长、内容多、难度大,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单调、枯燥、乏味之感。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这就需要教师在“记忆”上做好文章,做足文章。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三思品复习阶段的记忆策略进行如下整理:

一、读记法

顾名思义,即边读边记。这种记忆方法,既是思想品德教师常用的,也是用得最多的。究其原因,(1)学生从小记忆,就是读出声,习惯使然;(2)这种记忆方法符合初中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帮助学生排除干扰,专心记忆,尤其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记忆,效果最佳;(3)便于教师掌控学生学习动态,从学生神态上就能把握学生学习状态,且一目了然。

二、标记法

很多老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让学生在课本或

资料上做标记。不少教师在讲台上会逐一领着学生做标记:这个词语应该划上“( )”,这儿应该加上“标题”,这儿应该……引导学生标完后,让学生读出声记忆。此种标记法在实质上还是“读记法”,其主体是教师,不是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记忆效果。但在复习阶段,尤其是学生有一定基础之后,应该赋予标记法记忆的功能,这就要求学生成为标记法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做标记,将标记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抄记法

又叫写记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对此法最好的赞赏。抄记法在头绪纷繁的复习阶段,对知识掌握的作用不容小觑。因为初中生在答题时,大多采用口头语,不大会使用书面语,即缺乏书面表达能力。各种资料都会在书的最后面附答案,或另附答案,我想编者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这些答案打开思路,进而解决学生存在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弱的问题。于是,我充分利用学习资料所附答案来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即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抄写”答案。并提出两项要求:(1)抄答案之前要先阅读题目,思考自己如何作答,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答案;(2)在抄写答案时要找到自己答案的不足。这样,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答案进行批判地吸收。不但书面表达能力逐步得以提高,而且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明确了做题的步

全文阅读

生物学科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方法

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提升,高考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评卷信息反馈中,学生失分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欠缺,错别字、语言组织不够准确、词不达意、语意不清等也是失分的一大关键。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一线教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依据自己十几年教学工作中的知识积累,现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我自己几点不太成熟的认识,与大家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教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

1.运用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授课

生物学科是一门概括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生物界包含着太多的自然科学规律,生物学有自己的概念、专业术语,并通过它们构成理论体系揭示并阐述其客观规律。在语言表述中,若不能正确使用特定的生物学术语,一般会使语意不准确、表达不清晰。如:“竞争”不能表述成“斗争”;“自由组合定律”不能说成“随机组合定律”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注重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尽可能的运用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授课,这样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影响下,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板书力求简洁、严谨

课堂板书能突出重难点、强化记忆、展示知识间内在联系和知识体系。由于高效课堂中多种高科技手段的综合使用,能借助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将知识体系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一些教师课堂板书越来越少,有些甚至没有板书;学生能通过图片和动画理解和记忆知识概况,但对其中重要的关键字、词、句记忆不准,语言表达容易出错。在学生答卷中,经常看到把“双缩脲试剂”写成“双缩尿试剂”;把“吡罗红染液”写成“比罗红染液”或“吡啰红染液”;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把关键字、词、句准确、工整地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强化的训练,学生记忆自然深刻。教师课堂教学还要注意书写规范化,板书中不能出现用字符代替文字、不恰当的简写或缩写。例如把“染色体”写成“CS”;把“减数分裂”写成“RD”;把“蛋白质”写成“Pr”等,这些书写会影响学生准确的书面的表达。

二、加强对学生“说”和“写”的训练

1.“说”的训练

全文阅读

冲刺阶段复习的大误区及对策

2012年的高考政治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不少同学在政治复习上存在偏差,以致虽努力拼搏,但效果甚微。在此,我归纳出同学们在复习中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同学们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知识复习的误区

1. 盲目浏览教材,目的指向不明。

这些同学在看教材时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漫无目的。其结果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虽然浏览教材多遍,但知识之间的关系、重点和主干知识还是模糊不清,不甚了解。

建议:最后阶段复习要抓住重点、主干知识。在看书时要有针性地强化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做到“书越看越薄”,提高看书的速度,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复习目的。

2. 重视知识记忆,不求知识理解。

这些同学在看书时,书本知识只求字面上重复而机械的记忆,不求字面下深层次的理解,不花功夫“悟”出其中的“精髓”和“本质”。其结果是知识不甚理解而导致了记忆上的模糊、残缺和运用上的困难。

建议:在通读的基础上,要“精读”、求“甚解”,要反复琢磨、咀嚼其中的“实质”和“内核”,特别要重视关键术语精神实质的领会和记忆,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全文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初探

【摘要】历史教学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教育需求,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反思,总结出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四个教学环节中贯彻实施主体性原则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主体性原则

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主体性原则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要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

1.认真预习,勤于思考。

历史课本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材料,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依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载体。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引言、章、节、目和大事年表,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特点,以及每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阅读课本正文,要求学生做到“读”、“思”、“划”三个字。读,就是了解本节教材的大意、具体内容、重点和难点。“思”,就是边读边想,对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划”就是边读书,边在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和词句上做记号。再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历史地图和插图,增强形象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正文下面的注释,了解不同学术观点,提高兴趣,拓宽知识面,加强对正文的理解。总之,预习阶段要“俯而读、仰而思”,“读”要到角到边,“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为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应要求学生写学案。

2.专心听讲,积极参与。

从知识角度讲,上课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的活动。中学生每天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全部活动,不当旁观者。具体说,就是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言行,要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为此,要注意做好如下两点:首先是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即要会听开头,会听新知识,会听小结。其次,要求学生在原预习环节写成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授课内容,以及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重点对照、审视、补充自己的学案。特别对老师授课、同学回答问题过程中与自己学案不同的地方,要深入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多问个为什么,矫正思路,以准确掌握本章节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历史发展线索等。

3.及时复习,强化记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