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亚文化

亚文化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反文化与亚文化

[内容提要]本文厘清了亚文化的三种用法,并从亚文化与角色、亚文化与反文化、犯罪与反文化、阶层和职业与反文化等多个角度对亚文化的内涵以及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反文化 亚文化 青少年群体 违法犯罪

近年来,在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研究中,亚文化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直以来,“亚文化”这一术语不仅被用于关注在许多社会中被发现的规范的广泛多样性,而且被用于研究异常行为中的规范。在对亚文化的确切含义或价值及其争议缺少充分研究的前提下,如此轻易地采用亚文化一词,表明亚文化具有下述用途:在一直受到来自个人主义和道德主义解释强烈影响的研究中强调社会学视角的见解。描述一个职业的规范品质,比较各社会阶级的价值体系,或强调犯罪帮派规则的控制力,都是要强调这些现象中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社会学层面。

在早期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记录文化从一个社会到另一个社会的巨大变化,并探索这一虽然过于简化但却非常有用的观念的意义:“合于民德者,即为正当行为。”(The mores can make any-thing right.)近年来,这一任务已经延伸至对一些社会内部文化的巨大变化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在这一进程中,“亚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很少得到恰当的界定。每当一个作者希望强调有别于一些常态行为的规范时,亚文化就被当作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结果就导致了亚文化这一术语的模糊性,与其他术语相混淆,并且常常导致不能区分产生亚文化的社会因果关系。

一、亚文化的三种用法

当前的社会学著作中很少有概念像亚文化这样出现得如此频繁。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关注了100多本附带使用或详尽阐述“亚文化”这一术语的著作和论文。然而,亚文化用法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一术语的价值大大受到限制。如果化学家只用一个词去指涉所有的无色液体,就会导致他们只注意液体具有共性的两个特点,他们的分析研究也就会非常的初级化。虽然这一类比夸大了“亚文化”所覆盖的概念的多样性,但是亚文化的覆盖面仍然很广。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亚文化。

在一些人类学著作中,亚文化指在所有社会中都有可能出现的某种普遍趋向。亚文化是文化的基础和先导,并且限定了文化演变的范围。因此,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罗伯(Alfred Louis Kroeber)写道:“迄今为止曾经以文化之名被表述的、在形式上或进程中不断接近的规律性,实际上就是亚文化的性质。它们是物质因素或有机因素对文化的限定。”在《人类研究》中,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用亚文化指称各种各样随处可能发生的全人类现象。例如就家庭模式来说,有很大差异的不同社会中都可以有宽容的和专制的父母。这个用法演变成其他相似但并不确定的概念,如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的“前文化”(precultural)和查尔斯·库利(Charles H.Cooley)的“人性”(human nature),它们指的是作为所有文化之基础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影响。既然现在亚文化很少被用来描述这一系列的概念,我在进一步的论述中将不再涉及它们,只是要提一下萨丕尔的“前文化”的用法,因为它可能会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

亚文化的另外两种用法表现出更加严重的混乱。亚文化经常用于指涉社群中较小规模群体的规范体系,强调这些群体有别于其所属的较大规模群体的方面,例如语言、价值观、宗教、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或许,亚文化最常见的用法是用于指涉一个族裔聚集区(缅因州的法裔加拿大人)或一个地域(南方的亚文化群),但是规模小得多和更具暂时性的群体(甚至某个特定的朋友圈)的明确规范也可能被描述为亚文化,例如,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所指的“人类学家中的亚文化者”和大卫·理斯曼(David Riesman)所指的“大学教师中的亚文化者”。

全文阅读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弹幕亚文化研究

摘 要:弹幕网站是近年来在国内出现的一种新型视频分享网站,其周围聚集了大量的弹幕族。本文通过理清青年亚文化的概念,梳理弹幕文化的发展脉络,分析弹幕视频的语言特征以及受众分布的特点,并将弹幕视频置于当下青年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语境中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弹幕视频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

任何社会都有着多种文化形态,这些多元化的文化处于主导价值体系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之中。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曾对于价值体系和文化权力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他将文化分为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两种。

所谓主流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受到倡导的、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它反映着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统治思想,反映着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维护、体现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群体的利益。而所谓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的文化,它被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所拥有,是这部分群体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除了与主流文化相互融通的价值与观念外,亚文化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就功能方面说,“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从这里个人会获得不是由阶级、教育和财富造成的个体认同。”[1]由此可以说,青年亚文化可以被看成青年群体在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某些社会矛盾时所采用的独特的应对方案,它表现在话语方式、想象方式、行动方式等诸多方面。相对主流文化来说,亚文化的样式、风格具有鲜明的自我特色,主要受到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

二、弹幕视频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一)弹幕文化的起源

最初的时候,人们把出现于射击游戏的屏幕上的形成的犹如幕布的数量密集的子弹称为“弹幕”。其英文为Bullet Curtain。随着可使用字幕直接在视频上开展评论网站的出现,后来在屏幕上开展评论的现象的不断出现,但在初期分布还不太均匀。网民们会在视频中的“笑点”或“高潮”时集中发送弹幕,若字体颜色不透明,视频中大部分内容将被弹幕覆盖。也由于从屏幕一端划到另一端的密集的子弹非常神似幕布的,故而日本的极为知名的弹幕网站 ――NICONICO 的网民把如子弹般飞过的吐槽或评论内容的效果叫做弹幕。

全文阅读

亚文化的力量

一听到时装和文化,我就掏出了信用卡。

“Normcore”“Grungewave”“Seapunk”“Healthgoth”“New 1ad casual”......这些仅仅是时装产业前几季各种广告牌标签上常见的一部分。品牌们希望用这些见怪不怪的标签给注定转瞬即逝的时尚增加些适用性和厚重感。

亚文化和时装的关联由来已久,当下又随着Vetements、Gosha Rubchinskiy及一票伦敦新晋设计师的走红,重新回归,并在媒体的解读下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和广泛。一时间,时装亚文化变成了和名牌大学毕业证一样的“敲门砖”,似乎一个人看起来越接近亚文化,他就越能超越平庸,但这也导致一提及亚文化,许多人就心生厌恶。

青年,是构成亚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这次时装界亚文化回潮,就借着大肆流行的街头滑板风格,试图打造出属于一群酷小孩(Cooi Kids)的形象。

比如说一件重金属风格的T恤,或者像Alexander Wang这样的设计师将一个Facebook社群的概念发展成一季热卖的时装,只要有一部分人开始穿这些服装,往往就会引起消费者的追捧和同行模仿的风潮。

这种苗头刚一出现,时尚媒体就立马给它贴上个牵强的亚文化标签。这种风气真的亟需改变。

从嬉皮士,垮掉一代,光头仔到朋克等亚文化现象的出现,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动荡。

可以说,某个时代的某件重大政治或经济事件如同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而多数亚文化现象恰恰充当了一层涟漪的角色。

全文阅读

中亚茶文化探讨

一、中亚茶文化源流

中亚在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西域的一部分,公元前2世纪末1世纪初,西汉王朝就在中亚地区确立了统辖地位。7世纪中叶,唐朝又在这一地区建立了统治权,即使统治权中断的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非常频繁的。据传,早在公元6世纪,我国的茶叶就已经由回族人运销至中亚地区。更确切地说茶应该是经由回纥人传入中亚地区。788年回纥改称回鹘,《新唐书•陆羽传》提到“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而非“时回鹘入朝”,就说明在改名前回纥就开始驱马市茶了。“至少在788年到805年这段时间,饮茶习俗有可能往贝加尔湖一带以及回纥统治区的某些地带传播,并有可能在这一带山地形成局部茶马古道”。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形成三个支系,即河西回鹘、高昌回鹘和葱岭西回鹘。“回鹘西迁形成的三个支系涵盖了丝绸之路的主要路段,东起天水,经过河西走廊,再经过前面提到的天山南北线,再翻越帕米尔山聚到阿姆河,饮茶文化在这条线上应该得到传播”。经过学者们对丝绸之路上的现有民族所做的初步调查显示,丝绸之路上的民族对茶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其中就包括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普什图人、土库曼人。现今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三大城市布哈拉,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曾在东西方贸易、文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丝绸之路不但用于丝绸贸易,也包括了许多其他商品,其中就包括茶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在这里影响深远,其茶文化有着强烈的中国印记。

塔吉克斯坦“茶”的发音叫“切尔”,跟中国“茶”字的发音相近,近似于音译,从中也可以窥见中亚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渊源关系。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打败已经腐败衰落的唐朝军队,夺取了这一地区,从而导致中亚地区逐渐伊斯兰化。12—14世纪,蒙古人入住中亚,建立统治。蒙古人酷爱饮茶,身为游牧民族,饮食以肉食为主,喝茶有助其消化吸收。伴随着蒙古铁骑的到来,中国茶文化在中亚逐渐扎根并发展开来。18世纪左右,突厥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是中亚的主要文化和社会力量。中亚大多数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禁酒,茶就成为穆斯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饮品。突厥曾是中国边疆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也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的生活中是离不开茶的。可以说,中亚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突厥文化的因子。俄国人开始饮茶之后,就是中亚商人把中国茶叶带入俄国市场,但是越来越多的俄国商人开始参与其中,在中亚地区从事与中国的茶叶贸易。19世纪,沙皇俄国把统治权扩大到中亚,先后把中亚各国“合并”进入俄国,从此俄罗斯文化为主导的多种文化统治着中亚,俄罗斯文化成为中亚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俄罗斯虽然地跨欧亚大陆,然而其在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中亚地区的茶文化又深深打上了俄罗斯烙印,或者说具有欧式风情。苏联解体后,中亚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以及现代西方文化共同主宰着中亚社会。中亚的茶文化也越来越丰富,成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典型。

二、中亚茶叶市场概况

中亚五国居民日常生活中均饮茶,茶叶消费量巨大。但中亚五国基本不产茶叶,只有哈萨克斯坦自产少量茶叶,尚且不能自给自足,乌兹别克斯坦曾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在苏联政府主导下试种茶叶,最终未能成功,因此中亚地区茶叶主要依靠进口。茶叶主要从印度、中国、肯尼亚、斯里兰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孟加拉国、越南、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另有少量进口来自英国、拉脱维亚、波兰和日本。中亚市场进口的茶叶大部分为原料茶,即散装茶叶,少部分为包装茶,中亚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包装产业的发展,因此也鼓励进口原料茶,散装茶叶与小包装茶叶之间关税差额很大。各种原料茶在本国进行加工包装之后,再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近些年来,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往来频繁,茶叶已经逐渐成为双方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哈萨克斯坦主要从中国进口绿茶和红茶,现在乌龙茶的进口也在不断增多。哈萨克斯坦市场上的中国茶叶以中低档绿茶为主,这些茶叶多是作为原料茶在本国进行再加工,生产出来各种茶饮料,供应本国居民。从2005年夏季开始,哈萨克斯坦的茶饮料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茶饮料的销量大有超过其它无酒精饮料之势,这在哈国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表现得尤其明显。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5年哈萨克斯坦茶饮料的总产量是118.27万L,居各种饮料之首。乌兹别克斯坦是目前世界上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茶叶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各种国外品牌茶叶蜂拥而至。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市场上常见的茶叶品牌大部分为进口或合资的,约有200多个茶叶品牌,较常见的有英国、斯里兰卡、土耳其、英国、阿联酋、中国等各国名茶。茶叶是我国最早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的商品之一,乌国人尤其喜欢喝绿茶,而绿茶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茶叶已成为中国对乌出口的第一大商品。2005年初,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宣布对茶叶实行进口管制,对茶叶原料和散装茶叶的进口实行限制。规定只有拥有茶叶自动定量分装机的企业法人和个体经营者才可以进口散装原料茶叶,且其进口量不得超过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的生产能力,未进行定量分装的散装茶叶则禁止在市场上销售。

此前,中国浙江杭州百盛茶叶公司每年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绿茶的数量,占乌国绿茶进口市场70%以上的份额。受此禁令影响,这两年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茶叶出口逐渐减少。目前,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体制正处于向市场机制的转型过程当中,市场受政府行政干预较多,法律法规的变数较大。特别是对外资企业,除公布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性政策以外,常常还会突然颁布一些针对某一方面,甚至是针对某一两个企业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这就给外国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混乱和困难,影响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保健茶在中亚也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2007年哈萨克斯坦商人曾主动到我国新疆,寻求当地的一些保健茶生产厂家与之合作。这使得新疆的保健茶生产商看到了机遇,从而决心将保健茶推向中亚市场。乌鲁木齐穆迪商贸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保健茶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特殊饮品企业,他们生产的保健茶具有增强胃肠功能,助消化,清新口气,能分解肝脏、血液中的脂肪等功能,非常适合现在的中老年人饮用。由于中亚居民肥胖者较多,所以保健茶很适合那些特殊人群饮用。乌鲁木齐商贸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开拓中亚保健茶市场。中国保健茶虽然在中亚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保健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当然这也说明保健茶的发展空间很大。二是中国一些企业生产的保健茶产品功能、功效达不到要求,以次充好,大大降低了其声誉和实用价值。因此这就要求中国保健茶企业必须有品牌意识,注重品牌效应,打造名品、优品、精品。第三,价格也是影响保健茶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价格过高无疑会制约保健茶市场的扩大,而盲目的价格竞争也会导致市场进入无序状态。因此,中国要开拓中亚保健茶市场将大有可为,但与此同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另外,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在积极尝试,力图实现自主栽培茶叶。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建立了亚热带植物科学实践中心,计划栽培茶叶灌木。“今年确定栽培药用植物茶叶灌木”———中心经理托盖•卡李莫夫表明。若试种茶叶成功,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茶叶市场乃至整个中亚地区的茶叶市场都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又与中亚相邻,中亚各族人民又喜欢喝中国茶,因此中亚茶叶市场值得我国茶商好好研究,积极开拓,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茶叶市场潜力巨大。

三、中亚地区的茶风、茶俗

在中亚地区,茶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民族饮料。中亚各国居民不仅每天喝茶,甚至每顿饭都要喝茶。中亚各族人民不仅把茶看成一种饮料,还把它当作药品,甚至把它视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食物。在中亚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专门的茶室用来饮茶。与俄罗斯相似,许多机关、企业、学校、厂矿都“郑重其事”地订出饮茶时间,好让大家喝茶。中亚各族人民热情好客,不仅自己平日爱喝茶,而且还喜欢用茶招待客人。客人进门,敬上一杯茶,表达主人的敬意,如果客人拒绝喝茶会被视为最不礼貌的行为。茶是中亚居民交际的重要媒介,以茶会友,以茶交友,喝茶聚会是生活中重要的交往方式。中亚各民族因其共同地域和相似的历史经历、生活方式,形成了共同的茶文化。但是不同民族所创造的茶文化又不尽相同,而是各具特色、多姿多彩。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茶饮料是奶茶,这是因为历史上哈萨克人绝大多数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茶文化带有较浓郁的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征。哈萨克人饮茶离不开奶,牛奶、羊奶、马奶等与茶混合在一起饮用,均是上等的饮料。哈萨克人一天三顿饭,饭前饭后都要喝奶茶。喝奶茶时往往还配有丰富的茶食,比如葡萄干、干果、糖块、列巴等。初到哈萨克斯坦的人经常会遇到早茶的尴尬,原因是早茶和茶点太丰盛了。早晨起床洗漱之后,主人会请客人先去餐厅喝茶,并且有许多的茶点,不知情的外国客人以为这是早餐,会吃得饱饱的,等主人来邀请一起共进早餐时就会很尴尬。除奶茶外,哈萨克人还喜欢喝带有欧美风味的冰镇茶,尤其是2005年之后,全国几乎每个商店都能买到冰镇茶饮料。杏茶则是哈萨克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非茶之茶。最近一段时期,中国茶艺在哈萨克斯坦备受热捧,在哈萨克斯坦的名流圈中向客人展示真正的茶艺被认为是高品味的标志。萨尔先巴耶夫是哈萨克斯坦唯一的茶艺师,他居住在塔尔迪库尔干,但他经常要应一些体面客户的要求在哈萨克斯坦各地进行巡回表演。萨尔先巴耶夫说:“按照中国茶艺的规定,茶要喝新泡的。将不烫嘴的半热茶倒入一个有盖的杯子里,每一个杯子里的茶都要单独冲泡”。

全文阅读

日本亚文化浅谈

摘 要:近年来,针对日语词汇大量被汉语引进这一现象,很多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但以往在研究语言的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忽视了意识形态在实际语言活动中对语言结构系统的持续渗透,巴赫金提出将语言符号与个人行为,具体语境和意识形态结合起来,从语用学维度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和使用规律。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阐述日本动漫亚文化对日语与汉语的影响,旨在探求亚文化的蓬勃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日本动漫;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09-01

一、引言

中日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的《隋书》里记载“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这是“有史以来,日本第一次正式派人来和中国订交”。自此以后,日本展开了向中国学习的一段历史。但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中日文化交流领域,开始出现了逆流的现象。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以及语言交流中,中国方面开始更多地接受日本文化以及语言的影响。有数据现实,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社会和人文方面的名词以及术语中,由日本引进的竟高达70%之多。这些词传入汉语后,被吸收成汉语自己的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形式。

二、日本动漫亚文化

亚文化,亦称“副文化”“小群体文化”。因社会或自然因素而形成的,在某些方面有别于整体文化的地区文化或群体文化。既具有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又有其独特性。众所周知,日本的动漫文化是日本亚文化中的最重要一个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过调查研究,于2008年了《日本蓝皮书》。其中指出,“仅2008年一年,日本动画部门的应征作品总数达就到了346部之多。”这其中尚未包括以个人或者团体创作并发行的动漫作品。在这方面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企及的。《日本蓝皮书》同时还指出,“近年来日本漫画、动画片、游戏等大众文化发展迅速,30多年前被认为是面向小孩子们的动画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动画这种亚文化正在各种场合向主流文化升华”。除此之外,动画,网络,游戏等也为亚文化的迅速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平台。

三、日本动漫亚文化对日语以及汉语的影响

全文阅读

亚文化使用指南

你都知道的亚文化,已经是主流了

你走进一家咖啡馆,正好撞见一群少年围在一起,大声说笑。书上说要和年轻人愉快地玩耍才能不被时代抛弃,于是你凑上前去想和他们交个朋友,把脑海里“潮”的语句一股脑掏出,“污”“吐槽”“活久见”通通用上。

然后你发现,就算你能熟练地使用流行热词,依然听不懂这群少年对话。几个回合后,对你很热情的小姑娘满脸“这个叔叔好奇怪”疑惑地转过了身。

很尴尬呀,有没有?

其实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聊不下去是因为你们的文化背景不同。简单来说,你是站在主流文化这一挂的,而那群年轻人对亚文化有强烈的身份认同。

亚文化指一个群体的非主流文化现象,经常发生在缺乏主流话语权的青年群体中,所以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先天的“对抗性”。青年群体试图通过亚文化去获得话语权,而主流文化为了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地位,必然对其怀疑、排挤。

这个时候就要感谢社交媒体了。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打破了文化壁垒,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了主流文化中来,导致亚文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成了受追捧的热点。比如属于二次元文化里的“卖萌”,潘课幕里的“自黑”……

但这些追捧仅限于主流文化可接受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主流文化只是选择性地套上亚文化独特的壳。你或许知道“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但不知道它来自《银河英雄传说》;你可能了解“胡霍CP”是少女们的心头好,但无法读懂同人文;你知道二次元、A站和B站,但依然听不懂御宅族们的对话。

全文阅读

正确认识亚文化现象,合理引导亚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生的“亚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对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亚文化的内涵和校园亚文化现象入手,分析了校园亚文化的具体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加强引导高校亚文化活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 校园文化 亚文化 对策

一、亚文化及其内涵

亚文化(sub-culture)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而言的。亚文化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能够以其自身特征与主文化相区别;至少服从主文化的一部分规则;以与主文化的差异特征而拥有约束自己成员的行为规范;能够支持保持该文化的少数群体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整体行动;其成员意识到自己与主文化的差异与距离。

二、高校校园亚文化现象

目前,高校校园亚文化出现了多样化现象,主要包括短信文化、网络文化、课桌文化、广告文化等。

1.短信文化。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手机短信大量充斥着校园,其中包括各种爱情短信、幽默短信、友情短信、节日祝福短信等。

2.网络文化。它是指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传输为依托,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文化密切联系的文化现象,其主要载体是博客、BBS、论坛、QQ等,主要内容是网络语言、网络歌曲、网络文学等。

全文阅读

企业亚文化研究论文

一、引言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将企业文化限定为一元的、唯一的、同质的特点。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元的企业文化观点却被作为批评的主题,引导了企业拥有多种文化或亚文化这个结论[1]。从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来看,国外学者认为大多数的企业由一系列的亚文化组成,每个功能部门之下都拥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设想。当企业开始成长和进化时,企业就已经开始建设起了亚文化[2]。相关学者看来,企业亚文化在员工的认知和行为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3]。国内学者认为,因为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在企业所处的不同组织层次、职能部门,企业的各个群体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类型,而不同的亚文化类型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态度不一,造成了企业文化虽然大力倡导统一的意识,也难以在全企业范围真正推广员工步调一致的状况[4]。在企业亚文化的研究领域中涉及学者甚少,研究深入者也鲜见。因此本文在整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亚文化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二、企业亚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一)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

Martin和Brown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任何规模和复杂的组织都包含了很多个亚文化[5-6]。VanMaanen&Barley(1985)使用亚文化这一术语来描述组织中存在有规律的交流的子群体,认为他们是组织中有区别的团体,相互间分享同样的问题,基于一种群体内相同但异于组织的思维方式支配员工的行为[7]。很明显,企业主体文化和亚文化之间最重要的不同点是,前者指的是整个组织,后者使得多个小文化存在组织中。国外学者关于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相关关系的研究围绕“是否共存”的观点,基本可以分成两点:一是两者相互排斥。例如Martin开发出关于界定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模型,但是他认为组织中的多种文化和唯一的主体文化是相对的。有了主体文化就不可能有亚文化,有了亚文化就不能有主体文化[5]。二是两者可以共存。大部分的学者已经对此观点达成共识,明确亚文化既可能和主体文化保持一致,也可能相互排斥[6]。即认为亚文化包含主体文化的因素,例如核心价值观、行为和实践,但是也有着与主体文化相区别的特点,影响着小团体的特别的价值观[8]。国内关于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关系的研究早期基本都是将关注点集中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上,认为企业中的亚文化会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起阻碍作用,没有看到两者共存的方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对企业亚文化两面性的看法,要求企业管理者正确看待企业亚文化现象,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亚文化的正常发展,这样才可能成为公司主文化的有益补充,成为总体高度协调一致的企业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9-10]。

(二)企业亚文化的定义

对于企业亚文化的定义,众多的研究者认为企业亚文化和企业的主体文化有着相同的地方,并没有颠覆企业文化的概念。实际上,企业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子集概念,正如有着类似的构成和功能,尺度不同而已。亚文化包含着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文化产物和实践,这些因素和他们的形态使得每一个亚文化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都体现着其他的亚文化和主体文化。因此,相对于企业文化,企业亚文化的概念必须包含具有一定区分度的因素,包括一些特别的价值观等[5]。和企业文化一样,企业亚文化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可以大致归纳为附属说、结构说、精神现象说、群体意识说几类。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众多的学者都认为企业亚文化是包含于企业主体文化内的,由组织中各个小群体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意识、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其中企业亚文化的价值观既和主体文化一脉相承,也有和主体文化相悖的地方,所以企业亚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被各个研究列作共识。

(三)企业亚文化的分类

全文阅读

IT亚文化作崇

为什么IT项目有时候无法达到目标?关于这个问题,较早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可用性上,也就是说,项目失败的原因在于,员工抵制改变等因素。但是,来自Syracuse大学的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助理教授Jeffrey Stanton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这个问题,他将注意力集中在组织内部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上。

Jeffrey Stanton向记者Peter Buxbaum表示,IT项目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一种独特的IT亚文化破坏了企业和最终用户的关系而引起的。以下就是Peter Buxbaum与Jeffrey Stanton之间就这一问题的对话。

你们是如何研究IT亚文化的?

我们研究了纽约州中部的14个组织,这些组织的功能包括保健业、教育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我们对80多位IT业内人士进行了访谈,并使用一种名为Atlas.ti的软件来对访谈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包含的特征。我们注意到,这些IT人士向我们提供的信息中有某种相似性。

你们发现了怎样的特征?

我们发现IT人士所使用的交流模式是相同的,并且都具有一种优越感。

IT人士认为计算机用户不愿意学习某些东西,而这些IT人在表达这种看法时所使用的比喻竟然是相同的,这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在IT人群中流行的这样一个笑话:用户将CD-ROM的托盘当成了茶杯架。这是一个很有趣不过很可能是虚构的故事,它代表了IT人士对最终用户的无知所持的普遍态度。

优越感是如何起作用的?

全文阅读

青年亚文化理论论文

纵观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次当代艺术思潮和创作美学转变都是由青年人所推动的。70年代末“星星画会”的街头展览和政治讽刺美学;80年代的“美术新潮”以及在“现代”、“前卫”名义下的大胆实践;90年代的艺术家聚居群落与“近距离”创作;新世纪之后“八零画派”的新写实与艺术市场上的日益红火的新生力量,这些现象展示了青年群体在审美文化演进与艺术语言创新方面天然具有的引领作用和突破能力。鉴于青年艺术的独特地位,对不同时期青年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实践策略和价值导向进行梳理和研究便成为了开展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而作为西方青年文化研究中具有优良传统和丰富成果并在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法,青年亚文化理论能够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诸多启示。

一、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范式及其演变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年轻一代对各领域事务的广泛参与,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青年”概念得以出现。美国芝加哥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先后对青年亚文化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20世纪末以来,西方学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在对以往的亚文化研究思路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亚文化理论”的概念,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亚文化出现的新状况做出了回应。

1.芝加哥学派及其“规则-越轨”范式

芝加哥学派开创了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E•帕克指导自己的博士生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对包括青少年犯罪亚文化在内的各类亚文化现象进行参与式研究,并用“社会解组”理论来解释都市亚文化群体产生的根源。1955年,芝加哥学派的另一位社会学家艾伯特•科恩提出了“问题解决”概念,认为下层阶级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是一种用以解决自己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地位挫败问题的独特方式。芝加哥学派后期的重要人物霍华德•贝克尔在其1963年出版的《局外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标签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互动与博弈中对越轨人群和越轨行为的建构过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强势群体利用自己的霸权地位制造出各种规则,而正是这些规则给边缘群体本来无可厚非的行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芝加哥学派从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出发,围绕社会规则的建立以及解组展开研究,开创了亚文化研究的“规则-越轨”范式。这一范式涉及了越轨行为的动因、越轨人群的身份认同以及强势文化对越轨行为的塑造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伯明翰学派及更晚近的亚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伯明翰学派及其“抵抗-收编”范式

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几乎所有的英国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开创了具有政治实践旨向的文化研究事业,被称为“伯明翰学派”。他们继承了芝加哥学派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并融入了英国本土将具体文化现象置于社会历史之中进行考察的学术传统。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们更是从欧陆哲学中吸取营养,将意识形态主体建构理论、文化霸权理论以及结构主义符号学等引入亚文化研究。将亚文化现象看做是边缘人对主流文化和霸权文化的抵抗是伯明翰学派的重要研究方法。其研究表明,亚文化抵抗是通过一种亚文化成员共同享有而又与主流文化迥然有别的“风格”来实现的。他们从阶级和权力的视角出发,努力从“风格”之中挖掘弱势青少年群体进行“仪式抵抗”的潜能。与“风格”相对应,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收编”。他们认为,亚文化抵抗的“风格”形成之后,处于支配地位的强势文化和利益集团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遏制和收编。收编通常以两种途径进行:一是商品的方式,即把亚文化符号和风格转化为大量生产的商品,从而消解其先锋姿态和价值深度;二是意识形态的方式,即主流文化通过自己支配的媒介对边缘群体的“异常行为”重新加以界定,并贴上相应的标签。由此,我们可以将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思路概括为一种“抵抗-收编”范式。这一范式通过揭示抵抗的权力和阶级背景,抵抗所借用的“风格”及其实践策略,主流文化和强势媒体对亚文化风格的塑造与收编等方面,向我们呈现了战后英国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发生、发展的社会学机理,对我们研究今天的青年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极具开创性,但他们的研究方法也存在诸如对风格和抵抗的过分强调,对亚文化只采取了共时性的态度,缺乏历时性的分析,过多的强调了阶级等宏大结构的决定性等问题[1](P10)。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语境中,人们开始对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思路进行反思与修正,“后亚文化理论”应运而生。

3.世界新图景与后青年亚文化研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