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第十五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围绕“蒙药及少数民族医药研究”、“药物本草考证研究”、“文献研究”、“药学史研究”四大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届会议涌现出一批佳作和青年骨干,为本专业的继承、发扬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药学史; 蒙药; 本草考证; 文献研究
abstract:the 15th national symposium of history of pharmacology and materia medica academic was around the four major topics of “mongolian and minority medical resaerch”, “herbal medicine research”,“literature resaerch”,“history of pharmacology research ”.a number of fine piece of writings and youths backbone emerged in this session and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of this profession.
key words:history of pharmacology; mongolian medicine; herbal medicine research; literature resaerch
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于2009-08-02~05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或发表学术演讲49篇(次),其中 “大会专题报告”3篇,“蒙药及少数民族医药研究”的11篇,“药物本草考证研究”的14篇,“文献研究”的10篇,“药学史研究”的11篇。现就本届会议的论文情况综述如下。
1 大会专题报告
针对本届大会的主题“蒙药历史、现况及加速蒙药产业化进程的研讨”,特别邀请了三位专家做了关于蒙药的大会专题报告。
康双龙首先以“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为题,针对目前蒙医药发展的现状,就蒙医药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提出十点建议,这十点建议全面详细的论述了蒙医药发展的障碍。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前景日益清晰,主要体现在以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为核心的课程分化重组,以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与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院校图书馆的机构整合,特别是以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智能融合为基础,融汇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知识系统、协作系统的形成,将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开创崭新的未来。
课程分化
课程分化主要是《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等课程为核心的分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中医文献学概论》入选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中医药信息工程学》、《医学信息学》等6种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暨新世纪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材[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作为副主编单位的《中外医学史》(全国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已在全国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广泛应用,还参编了全国规划教材《实用中医信息学》,创新教材、精编版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医医案学》,并开设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科学数据整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科学临床数据整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期刊数据整理》和《中医信息学与中医古文献整理标引》等选修课。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对课程进行了整合与分流,改革并丰富了医古文课程,将单一医古文课程拓展为以医古文本体课程为核心,以面向七年制、本科生的《古汉语通论》、《中医古籍训诂》等拓展型、提高型课程为重点,以面向留学生的《医古文基础课》、《中医汉语》,以及面向本科生的《诗经概要》、《古代文化名著赏析》等外向型、发散性课程为补充,融合古汉语、训诂、目录、版本、音韵、中医文献等在内的中医特色系列课程,并编写、出版了相关讲义和教材[2]。
机构整合
机构整合主要是中医药院校在中医医史文献相关教研室整合的基础上,与中医药院校相关科研机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医史馆、博物馆的整合。
辽宁中医药大学就是以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包括两个教研室,覆盖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4个三级学科和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室,构成了体系完整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体系,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为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医史教育博物馆”为辽宁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以中国医学史教研室、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古文教研室(包括中医文献信息室)为核心科室,以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药博物馆、校图书馆为依托,并吸收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个科室以及文献研究所的教研人员参加,使科研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4]。
河北医科大学为增强图书馆的活力,发挥中医文献研究所和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医史馆的作用,正在酝酿图书馆、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医史馆的整合。
摘要: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资料中有关闽台医药文化的资料主要包括医疗卫生类、闽台医家类、闽台药业类、闽台疾病类等。这些资料有许
>> 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 与政协文史资料工作 福建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政协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思考 总理与文史资料建设 刍议档案资料与文史资料的关系 文史资料与口述历史琐议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开拓者申伯纯 切实提高政协文史资料写作水平 地方文史资料保护新探 中医药文化研究发展简述 度量与中医药研究 靶标网络与中医药研究 政协委员热议中医药文化建设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郭振家考察平潭跨境电商试点工作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中医药人才培养 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关系探讨 《海西文史资料》目录总辑 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オ 基于河南中医药特色的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设计与开发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与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 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与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蔡鸿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资料中有关闽台医药文化的资料主要包括医疗卫生类、闽台医家类、闽台药业类、闽台疾病类等。这些资料有许多是当事人的直接回忆,具有翔实、具体、生动的特色,对文献史料起到补充、深化和印证的作用,还可以匡正文献史料的谬误。这些鲜活的史料凝聚着撰稿人丰富的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为后人提供了闽台中医药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记述。关键词:政协文史资料;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2.011Study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about C.P.P.C.C. of Fujian Province and TCM Culture in China’s Min-Tai AreasCai Hongxin(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Abstract: Medical culture of Min-Tai areas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about C.P.P.C.C. of Fujian Province contains many aspects, including medical treatment and public health, doctors in Min-Tai areas,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Min-Tai areas, and diseases in Min-Tai areas. Some of the materials came from memories of the persons concerned, which are detailed and vivid, and can supplement, deepen, confirm, and rectify related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se vivid materials embody abundant social and life experience of the persons who compiled these materials, which provide later generations with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ulture in Min-Tai areas.Key words: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about C.P.P.C.C.; TCM in Min-Tai Areas; culture study 福建省各级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 tive Conference, C.P.P.C.C.)组织编纂的文史资料是政协组织推动政协委员及有关人士撰写或口述的关于闽台近代史、现代史的资料,它系统记录了近代以来闽台各地的沧桑巨变。文史资料中蕴藏众多有关闽台中医药文化的文献记载,这些史料因其属于历史当事人、见证者对于所生活时代社会现象的客观回忆和记述,多为亲身经历、亲眼见到、亲耳闻到的第一手资料。根据福建省图书馆与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委作者简介:蔡鸿新,男,教授。电话:0591-22861061,E-mail: 员会合编的《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咨询指南》《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咨询指南(续编)》统计,截止2002年,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共发表与医药有关的文章1 500余篇,总计约200余万字。本文基于文献学的视野讨论这些文史资料对促进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作用。1 医疗卫生类材料文史资料中医疗卫生类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医疗卫生基本情况、医疗机构、医疗教育、中西医发展等类别。在医疗卫生基本情况类材料中,有许多文章直观地描述了闽台各地医疗卫生基本情况。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体现,在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 传承需要,同时亦能很好地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充分尊重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体现中医药理论的多元性、诊疗方法实践性、效果验证性,这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需要,同时亦是整个人类卫生事业良好发展的需要。参考文献[1]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2]清•陈定泰.医谈传真[M].清光绪元年乙亥(1875)绿云洞天刻本.(收稿日期:2013-11-19,编辑:李琳) 资料中记载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有:部队医院、地方医院、慈善机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中国近代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重战事,文史资料中涉及部队医院的文章自然不少,反映了解放前闽台地区医疗卫生的开展情况。由于战乱频发,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医疗卫生无暇顾及,各种慈善机构的力量为保障闽台人民的医疗卫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文史资料中涉及慈善机构的篇目非常多,基本体现了与医疗相关慈善机构的运营状态。所论述的慈善机构主要包括孤儿院(育婴堂)、教会医院、难民救济会及其他慈善机构等。解放前,基督教会以兴办慈善医疗事业为手段,以传教为目的在各地开设了多家教会医院。其中有些医院,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医学的发展也同样摆脱不了时代的步伐。文史资料中,反映各地医学发展情况的文章非常多,分别描述了中西医学的发展概况。自古以来,闽台人民群众依靠中医药治病疗伤、防病保健,中医药深受群众之信赖。其中医人才皆出自民间,主要靠家传、师授和自学成才。或个人开设诊所,或居家兼业看病,或自设药店医药兼营,或受聘坐堂应诊,或游走四方、流动行医。中医带动下的中药行业也有所发展。西医属于外来医学。早期西医的传入与发展,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西方传教士为达到其传教的目的,往往以行医配合传教。传教初期,教会每派遣医生(有的传教士自己就是医生)义务施诊,进而创办医馆,藉此吸引当地群众信教。传教士足迹所到,西方医术也就接踵而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医的发展也趋于多样化[1]。2 闽台医家类材料闽台历史悠久,唐宋之前,地荒人少,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医家数量很少。从唐代以后日益发达,唐宋时期是福建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故有“海滨邹鲁”之称,经济文化的发展促使宋代形成了福建古代中医药繁荣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明中期以后,大批福建人到达台湾,他们在促进台湾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将祖国中医药传播到台湾。明清时期,闽台医家人才辈出,数量蔚为壮观。到清末民初,随着西医的传入,一些医家开始广泛传播西医学。闽台有浓厚的“信巫不信医”的思想。这种观念导致闽台地区出现众多的医神,其中保生大帝对后世的影响力最大,从古至今,从国内到海外,拥有众多的信徒。 文史资料中大量文章介绍福建著名医家宋慈、苏颂和闽台医家吴等。宋慈和苏颂是宋代福建著名医家,为福建中医药的发展增光添彩,因此研究宋慈、苏颂的生平事迹及著作的文章较多。文史资料中对宋慈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还对苏颂的籍贯进行考证,认为他的祖籍是同安,而生于丹阳。保生大帝原名吴,医技超群,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保生大帝,乡民尊之为医神,建庙奉祀。他对闽台中医药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现在大陆和台湾有数百处供奉吴的保生大帝祠堂,保生大帝已成为中国闽南、潮汕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道教神祗[2]。从文史资料记载的医家看,闽台虽然偏僻一隅,但是医生的医术并不逊色于其它省份的医生,每个地区均出现了闻名遐迩的医学大家,如厦门的吴瑞甫、福州的力钧、台湾的黄玉阶等,力钧还凭借精深的医术为慈禧太后诊治疾病[3]。到清末民初,随着西医学的东渐,闽台也出现西医的传播者,如霞浦西医的传播者雷腾,漳州城早期西医蒋天汉,宁德西医奠基人阮琼珠,台湾西医传播者兰大卫等。除此之外,还记述了打破陈俗的女医家郑章氏。俞慎初的《闽台医林人物志》中收录从三国到清代的闽台医家共722人,其中三国至唐代仅6人,宋代30人,元代仅9人,明清时期677人[4]。《闽台医林人物志》中的医家资料来源是各地方志中的方技部分,而且内容简略。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中讲述的多位明清、民国时期的闽台医家,其中多数未见于《闽台医林人物志》中,可以对之作相应的补充,而且可以以此为方向,搜寻更多闽台医家的相关资料,完善对闽台医家的研究。自宋代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闽台地区出现多个医学世家。如龙岩庐丰乡包氏三代名医,即包育华、子包识生、孙包天白,祖孙三代皆医术精湛,闻名遐迩。龙岩的中医世家郑家,祖传小儿科,以“郑八”最为有名,自十九世纪初期到现在,延续约一百八十年。莆田柳园卓氏,从清末卓氏高祖卓彦开始,代代相传医骨之术,迄今方兴未艾。莆田涵江的李健颐,他家三代为医,他曾在平潭县行医多年,抗日战争开始后,迁入涵江,开设庆余堂制药局,继续行医,善治流行性疾病,尤其精于鼠疫的诊治。有些医学世家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师承授受,如同江浙的学术流派一样,可以对之进行归纳,有助于学术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研究医家的同时,文史资料中部分文章也对医家们的学术著作进行专门论述,如黄卓尔的《医阶鼎》、杨景洲的《汇辑儿科学全书》、宋慈的《洗冤集录》、罗拔茹的《医学志疑》《宝命全形集》等,这些著作有的已经出版发行,有些至今散落在民间或者被收藏在某个图书馆,未能行之于世。如黄振吉的《宫廷药酒秘方》,此书一卷,是黄振吉广泛搜集民间酿酒法后,在其父太医院行走(药剂师)黄季科的研究成果下,结合自己的心得,编著而成,包括药酒类100余种及酿造法,至今犹存真迹在永春吉安堂,未曾刊刻于世。诸如此类的著作,在闽台还有很多,我们可以进行相关中医药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以防止此类医学文献的湮灭。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具体的临证过程会记录在其著作中,通过对这些著作的整理出版,能更好的研究和传承这些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3 闽台药业类材料药业承载着为社会组织、生产、提供药品的重要使命,因其关涉社会民众健康福祉之保障,自古以来即作为社会重要行业而绵延不止,在闽台地区亦然。本区域较早就形成颇具特色的地方医学,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尤其在药物创制、经营销售、药学研究等方面均有别开生面地研究。记载闽台区域药业发展脉络的文献资料,除了存在于历代医药研究专著文献以外,尚存在于诸多不为医药学界关注的历史文献载体中。譬如本文所关注的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其中即蕴藏丰富的本区域药业发展变迁资料,这些史料涵盖医药行业概况、药物制作使用、药材商业经营、药学研究文献、药材传说轶事等方方面面,林林总总,蔚为可观。占据政协文史资料较大篇幅的当属建国以前闽台各地区医药行业发展概况文献,涉及区域有福州、莆田、南平、三明、台湾等,大体以传统中医药行业为主,兼及西药行业。这些文史资料,展示了解放之前闽台地区丰富生动的药业历史发展形态,其中涉及医药一体化运作、药业营销策略与技巧、药业行规与组织文化等等。后代研究者可以利用这些资料研究建国之前闽台地区药业史,同时它们还是珍贵的闽台民间商业变迁历史记载。政协文史资料中另一重要收录部分为建国前闽台地区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药业店铺是构成药品行业的基层单位组织,这些传承下来的百年老店,多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特色。文史资料所记载的药局药铺经营历史,是本区域药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史资料的部分篇章,将“香山药局”、“同善堂”、“天益寿”、“回店”等已消逝在历史长河的老字号重新拉回到今人的关注视野中。因为这些史料的记载保存,今人终能看到这些老字号在药物采购、营销方法、同业竞争、学徒培养、品牌培养等诸多历史细节,同时其历史兴衰亦能让后代从中汲取经验。政协文史资料中还涉及到闽台地区诸多民间传统药方的记载,例如《百年成药“刘朝阳神”》系药方开创者刘朝阳的后人对于祖辈创制“万应百草神”经历的详细追述,细致交代此药方的药材组成、治疗预防功效以及社会影响。《李和元养脾散》则简要记载了驰名国内外的中成药―漳州永春参桂养脾散的创制来历。《天王寺疳积散》史料价值更高,该文展示天王寺疳积散秘方三种,系作者从“破旧箱筐中获取先父生前手抄此秘方一纸”整理而来,后人赖此文得以了解 “天王寺小儿疳积散”的前世今生,此药方创制案例亦可透视闽台古代宗教与医学的密切关系。4 闽台疾病类材料疾病类材料记载了闽台各地各种不同的流行病,主要介绍了闽台地区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期间瘟疫流行的情况。《说文》中语:“民皆疾也,曰疫。”又因疫病在中医看来多属温热性质,故又被称为是瘟疫,也即西医所称的烈性传染病。闽台的多发瘟疫,主要有鼠疫、天花、霍乱、恙虫病、猩红热、脑膜炎等等,其中危害最频繁最深重的当属鼠疫。在与瘟疫相关的21篇文章中,仅有1篇文章没有记载到鼠疫的流行,发生鼠疫的地区遍布闽台各地,包括古田、罗源、平潭、莆田、泉州、德化、永安、漳平、长汀、漳州、芗城、南平、邵武、顺昌、建瓯、台湾等地[5]。目录中提及较多的另两种瘟疫是霍乱和天花。霍乱俗称“拉吐泻”或“麻痧病”,主要由于食物被霍乱菌传染进入胃肠而引起,一般流行于夏秋季节,最终会导致病人严重吐泻失水而死。其流行时间比鼠疫为短,但疫情扩大较鼠疫为快。闽南地区是霍乱的重灾区。在1935年夏,闽南各地双疫相继流行,即鼠疫与虎疫(霍乱)此起彼伏。1945年是泉州霍乱疫情最惨烈的一年。天花,俗称“出珠”、“疹痘”,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当时医疗水平落后,孩子出了天花,无助的家人往往大多寄希望于瘟神庙里“阿公阿妈”的庇佑,求取“符丹”,希望孩子康复。中医对于鼠疫的救治,一般是依《温病条辨》一书,分析病机,辨证治疗,处方用药多以名贵的红花、羚羊、犀角为君,药价需十多块钱银元,不是一般平民能够负担得起的,只能坐以待毙。1943年鼠疫时,罗源有中医提倡服用兼收治防两效的中药“达原饮”,用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等几味廉价的中草药配伍,因为廉价易购,被疫区民众用来尝试对付鼠疫。还有利用烧樟木来灭瘟气的,但具体疗效并没有被总结统计。德化县春达埔还有位中医尤振新独创治疗鼠疫的奇术,他用剖腹之蛙敷于腋下约一炷香时间,敷十余只即可治愈,被时人称为治鼠疫圣手。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起,随着民众对西医西药的接纳放开,对付鼠疫才渐渐有了西医配合治疗。较好的外科方法是对发炎引起化脓的淋巴腺切开排脓,创腔消毒后,填塞雷夫努耳纱条,每天或隔天换药一次。还有用一定浓度的碘酒,用蒸馏水稀释后通过静脉注射治疗鼠疫的。西医西药对鼠疫的常用药有两种,一种是片剂,时名“大健凤”,属磺胺类的药品;另一种是针剂,时名“百浪多息”,其中德国拜耳公司出品的最为见效。经由中西医兼诊,相比于1919年发生的鼠疫,罗源较快地控制住了1943年发生的鼠疫,这也算中西医结合防治鼠疫的一点功绩。 5 讨论总而言之,福建省各级文史资料中蕴藏众多有关闽台中医药文化的文献记载,这些资料有许多是当事人的直接回忆,具有翔实、具体和生动的特色,对文献史料起到补充、深化和印证的作用,还可以匡正文献史料的谬误。这些鲜活的史料凝聚着撰稿人丰富的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为后人提供了本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记述。通过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资料有关医药史料的收集和梳理,我们得以窥察闽台地区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发展面貌,丰富与深化人们对此行业领域的认识,起到“详史之略、续史之遗”作用。同时,研究者也可利用它们从中透视本区域商业经济、民俗宗教、社会结构、对外交往之历史变迁,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和运用。福建省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对开展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意义还在于,这些文献为进一步开展资料整理、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文献中谈到各地的中医村,在这些中医村中,有不少中医世家的存在,可以以这些文章为线索,组织力量开展闽台中医世家的调查研究,探究闽台中医学术源流的谱系。文献中谈到清末民国时期各地中医都保留有大量的医案,撰写了大量的医书和临床经验总结,但多数都没有出版,可以组织力量开展相关调查,如果能搜集到一部分民间中医抄本,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献中还谈到各地遗存的与中医药有关的实物资料,包括一些石碑、医药器物、中医处方、医家遗物等,可以组织力量搜集这些实物,必将大大充实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实物资料和内涵。参考文献[1]刘德荣.福建医学史略[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2]范正义.保生大帝信仰与闽台社会[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3]肖林榕,井运梅.力均医案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20(3):61-63.[4]俞慎初.闽台医林人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5]杨齐福,杨明新.近代福建鼠疫的传播与社会影响[J].史学理论研究,2007(3):33-41.(收稿日期:2013-06-24,编辑:魏民) (上接第35页)梓,以广其传”,初刊于至正五年(1345)。现存世的主要版本,有元至正五年(1345年)的陈志刻本20卷(简称元刻本,北京大学藏有),明洪熙元年(1425年)朝鲜春川府的内阁文库本(据元刻本的重刊本,简称韩本或朝鲜本),明正德元年(1506年)书林魏家复刻本19 卷(简称魏刻本),清《四库全书》抄本20卷(简称四库本,故宫文渊阁、承德文津阁均藏有)。元、明刻本曾东渡日本,对古代日本接骨术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内服全身麻醉法、正骨用药、十不治证、“六出臼、四折骨”等概念理论,随着《世医得效方》的输入,而成为构筑日本古代正骨术的重要基石之一。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以清四库本(文津阁摄影本)与明魏刻本互校为主本,借助明《普济方》等为旁校,精勘细审,排印出版了铅印本(简称上科本);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以元刻本为底本,汇集其他精善版本,再次重新出版;其他还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出版、王育学等校注的简体横排本和2006年出版、许敬生为《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危亦林医学全书》校注的简体横排本(简称许本)等。(收稿日期:2013-12-18,编辑:李琳)
本草研究在近百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面临新世纪,如何使本草研究更上一层楼,这是我们每一个本草研究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我认为,本草研究应该强调不断创新,才能使这一研究领域生机蓬勃,否则只能在低水平重复中自生自灭。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角度的变换、研究深度的掘进、研究层次的提高、新史料的发掘、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等等,只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发前人之未发,都可以称得上创新。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的创新问题,是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也有的是属于学风问题。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本草研究中来。以下拟从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本草文献研究
本世纪在本草文献(准确他说是本草专著)难芯糠矫娉晒橙弧U夥矫孀钪匾慕故潜静莸哪柯佳а芯俊A帷断执姹静菔槁肌贰⑸兄揪取独幸┪南拙罚约白罱霭娴摹度幸酵际榱夏柯肌返仁椋旧贤瓿闪酥泄诘乇静葑ㄖ哪柯佳У鞑椤?
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纪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名实图考》等主要本草。所谓深入,是指对其成书、内容及版本都有过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本草,在这段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绍兴本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较多。伴随宋以前本草文献研究的深入,其辑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辑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缕清我国本草文献发展的源头作出了贡献。尚志钧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辑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由于本草学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几乎全都有辑佚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许多明清稀见的本草著作也陆续影印或校点出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本草全书》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药学文献。而进行中的《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如果能编辑成功,也将把古代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纂集于一书,这些进展为当今发掘中药宝库铺垫了道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大量以探讨医药成就为主旨的本草文献(主要是《本草纲目》)研究论文中,有新见解的越来越少。我们不是不需要这方面的论文,60年代初期以及80年代前期,的确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探讨《本草纲目》对医药乃至整个古代科技的论文,但此后的有关论文数量剧增,质量却每况愈下。辗转抄录、选题琐屑、把书中反映的历代医药成就全部不切实际地归于李时珍等现象极为严重。《本草纲目》似乎成了撰写论文以谋晋升或参加会议等的捷径。
必须直言的是,研究本草著作的文献学内容(目录、版本、辑佚等)需要良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条件,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并取得成就的。加之国内现存本草专著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并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这方面发展的空间已经比较狭窄。围着几部重要本草变看法子为之粉饰颂德,或反复讨论前人已有定论的内容,或纠缠一些目前条件不可能定论的议题(除非有出土的或新发掘的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是使本草文献研究平庸化。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角度的变换、研究深度的掘进、研究层次的提高、新史料的发掘、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等等,只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发前人之未发,都可以称得上创新。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的创新问题,是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也有的是属于学风问题。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本草研究中来。以下拟从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本草文献研究
本世纪在本草文献(准确他说是本草专著)难芯糠矫娉晒橙弧U夥矫孀钪匾慕故潜静莸哪柯佳а芯俊A帷断执姹静菔槁肌贰⑸兄揪取独幸┪南拙罚约白罱霭娴摹度幸酵际榱夏柯肌返仁椋旧贤瓿闪酥泄诘乇静葑ㄖ哪柯佳У鞑椤?
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纪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名实图考》等主要本草。所谓深入,是指对其成书、内容及版本都有过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本草,在这段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绍兴本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较多。伴随宋以前本草文献研究的深入,其辑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辑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缕清我国本草文献发展的源头作出了贡献。尚志钧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辑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由于本草学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几乎全都有辑佚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许多明清稀见的本草著作也陆续影印或校点出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本草全书》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药学文献。而进行中的《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如果能编辑成功,也将把古代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纂集于一书,这些进展为当今发掘中药宝库铺垫了道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大量以探讨医药成就为主旨的本草文献(主要是《本草纲目》)研究论文中,有新见解的越来越少。我们不是不需要这方面的论文,60年代初期以及80年代前期,的确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探讨《本草纲目》对医药乃至整个古代科技的论文,但此后的有关论文数量剧增,质量却每况愈下。辗转抄录、选题琐屑、把书中反映的历代医药成就全部不切实际地归于李时珍等现象极为严重。《本草纲目》似乎成了撰写论文以谋晋升或参加会议等的捷径。
必须直言的是,研究本草著作的文献学内容(目录、版本、辑佚等)需要良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条件,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并取得成就的。加之国内现存本草专著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并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这方面发展的空间已经比较狭窄。围着几部重要本草变看法子为之粉饰颂德,或反复讨论前人已有定论的内容,或纠缠一些目前条件不可能定论的议题(除非有出土的或新发掘的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是使本草文献研究平庸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本草文献的研究已经到头。事实上百年之间,我们还只不过是围着中国内地所存的汉文本草专著打转转。即便如此,有些本草我们的研究还很肤浅(如《滇南本草》多种本子究竟那一种能算是兰茂所处时代的作品?传世的《绍兴本草》抄本有没有一个祖本?等等),国内不有可能出现或出上新的本草专著,流散海外的本草著作也有不为我们所知者。最近从日本接引回归的《药性会元》、《药性要略大全》等本草,国内学者过去就从不知其底里。原以为失传已久的墨西哥传教士石铎碌(石振锋)所著的《本草补》,最近笔者才从国外获得了它的影印件。这说明本草书志的研究尚未完结。马继兴先生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中医药联合目录研究课题将把本草文献的调查推向深入,这就是一件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此外,非本草专者的医书,乃至非医书中蕴藏着大量未被本草专著收录的药物资料,这些资料的调查、汇纂和整理,是本草文献研究者未来的用武之地。厚古薄今是过去医药历史研究的普遍现象,近现代本草文献还有待整理研究。少数民族药学文献至今罕有报道。和中国本草一脉相承的日本、朝鲜本草也很少有中国学者问津。因此,未来本草文献研究不应该故步自封,开拓新领域是创新的重要体现。
中医学不仅是一门学术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作为中医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废除中医”、“废医存药”思潮抬头的大背景下,做好中药学课程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对于培养学员的文化自豪感,拓展传统文化知识面,强化传统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自己的授课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与广大学界同仁探讨。
1融入中药学发展历史内容
中药发展历史悠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药早于医”。对于历史而言,只看一点,不免模糊,贯成一线来看,会使学员对中药理论形成、发展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整个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对于本草学发展史的讲解最能体现中药史的内容。在讲解中,要避免平铺直叙,若只管唐宋元明清地下来,仅把本草学著作和本草学家当作与历史相关联的一些符号,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不好。如果能举出有说服力的例子,引发思维,自然切入研究本草史的讲解,则会有所裨益。譬如,中药木通是常用的中药,前些年西方大剂量单用减肥,引发了大规模的“马兜铃肾”的问题,西方学者把脏水泼到中医药身上。考察通草、木通的本草发展史,存在一个品种变迁的问题,只有理清这个问题,才能昭彰正确的认识。通草是古今常用的中药之一,通过历代的本草考证,其正品应该是木通科植物木通,由于本草中的混乱,而使通脱木逐渐取而代之称为通草的正品。而原来木通科植物木通,不再称为通草,而专以木通为其名,以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入药充作木通入药(即关木通),是不妥当的。如上分析可见,中药品种讲究正品,配伍讲究七情,“马兜铃肾”问题的出现,说白了西方的应用违背了中医学的理论,出了问题,脏水绝不能都泼到中医的身上。只有研究本草史,才能理清来龙去脉,如此切入本草史的讲解,学生印象自然会比较深刻。
2中国传统文学内容的借用
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容是很丰富,涉及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中药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不失时机的借用,会为课堂增色不少。宋代辛弃疾有诗: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盲吾已甚,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只甘松竹共凄凉。”当讲到相关中药时,引用之,可以为讲解增色,不仅有助于中药的讲解,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学的理解。明代龚庭贤所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是文学性和学术性俱佳的作品,如“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非常形象生动。在授课中,若能“择其善者而引用之”,对于提升教学效果非常有益。对于中国传统文学内容的引用,应该讲究引用自然,不耗费过多时间,否则就有可能偏离教学主线。这就要求授课者对多看、多读、多记,到用的时候就能做到信手拈来,为课堂教学增色。
3重要历史人物的启迪意义
中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育人的功能,不应仅把课程本身放在“技”的层次。可以结合中医药发展史的讲解,适时引入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启迪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讲到药性理论的发展,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为例,说明中药知识来自于实践,其获得过程很大程度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古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多多。更有典型意义的是,明代李时珍,毕一生精力撰写本草纲目,对于很多药物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绝不人云亦云,其实践精神尤值倡导。例如李时珍对于穿山甲的辨疑即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李时珍为了弄清穿山甲的生活习性,他长期卧底深山,还亲自捕获穿山甲,“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腹,约蚁升许也”。正是依靠这种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做法,李时珍纠正了先人的许多谬误之处。通过这种讲解,使学员明白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只有实践才出真知。课堂知识只有在临床上多应用、多观察、多体会,理解才能更深,收获才会更多。
4结合中西文化的断面对比
摘要:树立中医药文化生态意识,维护中医药文化生态平衡,对于闽台中医药文化思想研究而言,无疑具有本源意义和未来价值。文章从研究现状、核心价值、基本内涵、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闽台中医药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期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借鉴与思路。
关键词: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
中医药文化生态是中医药文化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或人文空间,是由置身于中医学体系之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共同构成的宏观文化体系,它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文化环境。
1研究现状
1.1成就
中医药文化生态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和汉代有关著作中就已涉及到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论述,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及发病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生态观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说”、“人体五行说”和“自然诊治”、“养生保健”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如《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陶功定教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外,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卢焯明、陈诗慧、梁兆科等学者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近年来,刘典恩教授则从生态医学模式建立的价值基础、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医学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文化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1.2不足
【关键词】湖湘文化;医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R-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7—8517(2012)10—0023—02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绚丽多彩的区域文化。有着“山水湖南,人文湘楚”之美誉的湖南,在湖湘医学研究方面,学者们分别对湖湘医家医著、湖湘中医文化、湖湘道地药材和湖湘民族医药等内容进行了整理研究,出版和发表了相关的著作及学术论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湖湘医学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1 湖湘医家医著的研究
1986-1989年禹新初零星整理了部分湖湘医籍,继而曾勇系统收集了自先秦迄今二千多年来湖南医学著作480种,出土医书14种,及历代正史、野史、地方志书、医史专著、人物传记、笔记杂说等数百卷中的有关内容著成《湘医源流论》。书分渊源、学术、人物、医籍四篇,研究湖南医学源流;由湖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编出版了大型中医古籍丛书《湖湘名医典籍精华》,该书精选了湖南历代名医的著作100余部汇编而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内容囊括了内经、伤寒、金匮、诊法、医案、医话、养生、杂录等各方面,涉猎内容十分广泛,堪称湖湘医学之大成。
潘远根按历史发展的进程,探讨了湖湘医学发展的脉络。先秦时期,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即可看到湖湘医学的兴盛。其后汉末长沙太守张仲景一部《伤寒杂病论》又为湖湘医学增色。晋唐时期,湖湘医学走入低谷,而后又起于宋元,盛于明清。易法银等收集考证了有关史志、医籍及著述,共录民国前之湖湘名医666人,编著成《湖湘名中医略传》,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取存著作者68人,分“生平简介”、“医籍简介”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三部分,以显示湖湘医学的繁荣;中篇按朝代之序辑与民国前湖湘名医有关之史志文献,以示湖湘名医之辈出,下篇将与湖湘中医有着密切关系的《马王堆医书》、医圣张仲景、炎帝神农氏、药王孙思邈作一概述。张璐砾收集了散落的文献,探讨了刘月恒《生草药性方谱》的学术特色。万胜等认为湖湘中医文献具有历史悠久、著述浩繁、内容丰富、收藏分散的特点,是湖湘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并对当代湖湘五大名医李聪甫、刘炳凡、夏度衡、谭日强和欧阳锜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在湖湘医家妇科学方面,魏飞跃等选取清代湘籍医家妇产科代表作中的实例,挖掘出医家们不仅具有在治疗上强调护胃健脾、处方时师古意而用药灵活、善于通过“随症用引”,而且其著作常以注重实用、要言不烦见长。在湖湘医学伤寒论研究方面,刘仙菊通过文献整理,提出了“湖湘仲景学说”的概念,认为湖湘大地为仲景学说的发祥之地,亦是湖湘仲景学说的起源之地,湖湘医家在注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时精究考据,尊重经旨,提“相体辨治”,完善体质学说。
2 湖湘医学文化的研究
【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关键词】乡土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教育;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76-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2]。
一、壮医药学的一个基本事实是
壮医学是传统的民族医学,但由于历史上社会生产实践背景,也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而使壮医没有象其他传统民族医学一样的历史典籍、没有医疗经验和理论升华的典籍文献记录资料,这是这门课的产生的一个背景基础和背景缺陷原由。
二、把握壮医药学“口传心授”的主要传承方式
壮医药学是传统民族医学,必须具备一定符合其规律的传承性方式,由于壮医药学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记录,决定了其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这些传承内容主要体现在壮医药主要的医疗理论、药物功用认识、各科疾病诊断经验、治疗经验,壮医药各种特色疗法的经验传承上,是通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壮族自治羁縻及土司制度州县和一般州县(中央)并存,决定壮医药也不是正统的官方中医记录,因而壮医药主要流传在壮族聚居地区讲壮族语言的民间。“口传心授”方式决定了其不可能为繁杂的体系,而多为简洁、实用及经得起考验,这些知识内容是客观的传统壮医药,但多散播在民间,须采集挖掘整理,这是目前壮医药的重要工作。
三、壮医药学没有形成规范文字记录的原由
使壮医药的基础医药知识不系统、直观,而必须借助于壮医药的壮族文化背景进行内容支助、理解、说明;如社会生产水平较低实际和对鬼神信仰的精神实际是壮医“巫医同源、巫医并存”,即是壮医的深远文化背景;如一些画符、念咒、驱鬼、三道公庙等形式中寓含许多壮医药知识内核,如果舍弃了“巫”的形式,那么壮医就怕一无所在了,就否认其历史价值了。又如壮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文化反映着壮医药对流行病预防的重要成就。
四、壮医药社会历史的民俗、民族文化是壮医药经验和成就保留和保存的重要形式
并且这些反映着壮族人民以普及化形式或民俗形式或民族特质文化形式对实践认识到的最重要的壮医药知识、成就的记录和经历代相传的活生生的客观记录;尤其反映了壮医药的保健和预防医药的历史成就。如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歌海节、赶圩文化、赶药市习俗,又如抛绣球、点天灯、花山石刻等体育锻炼预防保健形式;这些是壮医普及的预防医学的重要成就。另外,如壮药祛瘴法、群防隔离习俗等壮医药对流行病群防的重要普及知识成就。这些是壮医药传承不依赖文字记录外的较“口传心授”主要传授方式更高形式的开放传承形式,对壮医药很重要的知识尤其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