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理学课程

药理学课程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药理学课程设计

药理学是医学、药学及护理学等医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涵盖了基础、临床及交叉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医学课程,为主要桥梁学科[1]。因此,在各专业药理学教学中,其教材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应用性强,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与临床应用、新兴技术和知识领域紧密联系,无疑给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2~4](Case-basedTeaching)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Method),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其要求教师熟悉课堂内容,结合临床实际选取或编写适当的临床案例(病例),引导和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在药理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重点阐述在药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选择、教学实施及效果评估等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1案例的精选与编撰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大量与药理学相关的案例素材,依据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典型性、涉及知识点等进行甄别,选取最适宜的案例进行撰写,分别形成完整的典型药理学案例文本,并明确标示各案例文本所涉及的教学知识点和相关教材内容、拓展知识点。如设计的关于缩宫素用药方面的案例:一初产妇,24岁,孕42周,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9.4cm,头围33.6cm,腹围39.1cm,股骨长8.0cm,胎位正常,羊水少,诊断为过期妊娠,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2.5U,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0.01U/ml,初始每分钟不超过0.01U,每隔15~30分钟增加0.001~0.002U,最快不超过每分钟0.02U,直至宫缩达正常水平(规律宫缩)。请问为什么选择缩宫素,并逐渐调整剂量,而不是直接用大剂量?此案例涵盖了以下内容:

(1)明确诊断,是否有选用缩宫素的适应证?

(2)缩宫素的剂量控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缩宫素使用剂量不同,其药理效应及临床应用是不同的。

(3)应当考虑到缩宫素的不良反应,避免发生子宫强直收缩、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等。案例编撰应基于一定事实,结合实际,不宜复杂,简单明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培养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知识点并能运用于实践中。

2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包括特定的教学对象、明确的教学目的、具体追求的教学效果和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及其控制。即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专业方向、层次等),基于案例文本分别进行教学设计,体现不同专业和层次的教学侧重点与实际需求。同时对案例的引入、阐述、拓展等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主要有:

全文阅读

中医药药理学课程建设

用图表展示同一类不同药物的相同点和区别,比如在讲胆碱酯酶复活药时,将氯磷定与碘磷定等两种药通过稳定性、水溶性、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5方面进行比较,更易于学生看出两种药物的异同。用图表展示不同类不同药物的相同点和区别,比如讲完解热镇痛药后,将其解热作用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做比较,加深学生对两类药物的理解,明确其有相似的作用原因,但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不同。此种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使其一目了然,又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极大地减少了教师重复讲解,但设计图表要简单易懂,层次不可太多,过于复杂。注重课堂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于引入经典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课堂强化训练,可体现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升华到新的高度,更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后反思。

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主线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当今流行的辅助教学手段[7]。各院校药理课件内容、设计不一致,且有些药理课件是教材的翻版,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此,科学、合理地设计药理学教学课件,是提升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经反复论证,需制作药理学38个单元教学内容课件近2000张。课件设计、制作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中心,主要体现3个特点:①课件集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以增强课件的趣味性。②课件集案例、图表、习题为一体,使学生多听、多想、多记、多写、多说,增强课件的互动性。③课件的另一亮点在于增加了习题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尽量使学生当堂吸收各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限性,可以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建立QQ群搭建网络化教学平台,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是将成熟的教学课件于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所建立的QQ群中,与学生共享,可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完全听懂的同学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二是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添加新的信息;三是开辟论坛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方便学生学习、便于答疑、解惑;四是通过学生提问督促教师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

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通过学习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考试政策,查阅药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临床用药的新变化,结合药理学教学大纲,编写了《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一书,在我省及周边地区医药卫生院校发行。全书将近20万字,每一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即学习目标、基本理论、强化训练等,学习目标部分说明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基本理论部分重点介绍本单元所涉及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又利用图表横向、纵向整理了相关内容;强化训练部分以试题形式编写,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拓展题和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涉及A1、A2、A3、B、X型题,与现在社会各级各类考试题型相一致。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系统、全面整理了药理学的全部内容,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学习资料。

开发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

多次修订、完善现行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建立不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融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值得在同类医药院校中推广实施。全书整理实验33项,几乎涵盖了目前同类院校各个专业要求开展的全部实验,对实验知识的介绍更加全面,加入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不仅具有传统实验指导的优点,还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对每一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了链接,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提示。由于理论知识点与实验设计相链接,为教师、学生真正提出问题,并查阅文献资料作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在现行药理实验基础上,逐步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8]。比如,在镇痛药实验中,我们创新了实验方法[9],采取热板仪法进行小鼠镇痛实验。另外,开展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与利尿药的作用等综合性实验,可将血压的升高或降低与尿液生成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针对现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性实验。主要依据此模式开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学生撰写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教师总结———最后确定最佳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可提供的探究性实验题目为:①氯丙嗪与冬眠合剂抗缺氧作用的比较;②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家兔血压、呼吸、心率的影响;③未知药物的降压作用;④在人工降温的情况下,氯丙嗪对家兔体温、血压、尿量的影响。总之,探究性实验要在实验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开展。

开发药理学教学案例库

全文阅读

药理学课程说课初探

【摘 要】本文通过具体药理学课程说课实例,积极应对说课教学改革,使其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并且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药理学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关键词】说课 课程改革 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55-02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它可以促进新药的研究开发,发现药物的新用途。它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药理学的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药理学课程改革的载体。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是辅助教师顺利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及教学实施的过程等。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说课以其独特的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开展说课活动能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的变革,着眼于提高教师群体教育教学的能力,大力推进药理学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文以药理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课程性质

医生在给患者用药时需要思考:患者是否需要用药?药物的类型、剂量、用法、疗程是否合理?是否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什么,怎样防治?患者是否有用药禁忌?不同患者因个体化差异是否需要个性化给药?这些都必须依赖于药理学知识。在新药研究中,新药的毒性反应、体内过程、药物效应的研究也都需要以药理学知识为指导。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医学课程中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为基础,为研制和应用药物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的理论。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新药研究与制药企业之间的桥梁学科,是执业医师与执业药师的必考科目。

二 课程目标

全文阅读

中药学与药理学双语课程建设

1整合教学资源,建立教师团队

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在学校及学院的全力支持下,项目组确定了一些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英语能力的优秀一线教师承担各课程的教材组织和授课工作,团队中教师均为获得博士学位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通过开展英语授课的培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集体备课、增加各门课程教师的交流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高质量双语教学团队。

2确定教学目标,编写双语教材

双语教学目标包括掌握本课程专业知识和提高运用英语语言技能两个方面,培养学生从事中药药理和毒理研究的实践能力,能够较为自如地用英语语言、英语文化掌握专业知识,养成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针对教学目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材建设,首先确立课程群的子课程、教学内容和开课时间,以中药专业英语为先导课程,将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毒理学几门主干课程的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调整了中药专业英语的开课时间,使学生从公共英语过渡到专业方向上,为后期双语教学奠定基础。专业学习方面,我们梳理药理学相关实践课程的内容,注意新观点、新技术的引入,编写成双语系列教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基本理论,又掌握最新、最实用的专业知识。在编写教材的基础上,制定教学大纲、操作规范、教学要求,拟订教学计划,完成了双语教学的课件制作和部分视频材料的制作,为双语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3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互动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改革,结合学生的英文基础,坚持双语教学,逐步加强英语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课件中英文结合,自制简洁实用的视频材料,既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又兼顾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授课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模式。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教师讲解再辅以师生讨论、课堂提问,学生间相互讨论等互动交流的模式。另外还采用个别交流、集体讨论、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最终形成的课程群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实际。

4制定考核标准,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设过程中,注重以考评促学习,将双语学习的理念融入日常实践教学中。平时考评要求学生撰写英文实验报告,学习用英语分析思考,提高学生的英文书写能力。综合考评口试、笔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采用基本知识笔试、基本技能操作、项目设计答辩的多种方式,其中笔试采用全英文试题,项目答辩鼓励英文答辩,通过各项考评促进学生的双语学习,通过实践,也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初步掌握了从课题设计到实施的一系列思路和方法。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还对比了双语教学与中文教学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拓展等方面的效果,结合学生问卷调查,进行科学总结和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情况适时进行了内容和方法的调整,进一步建立起较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的探讨,项目组逐步完善了中药学专业为试点的药理学实践双语教学课程群的建设,在专业内实践和推广的效果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和接受度明显提高,学生既能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又能得到规范的专业英语训练。如果进一步在其他医学和药学专业的药理学实践教学中进行推广,可逐步建立起适合不同专业药理学课程学习的双语教学模式。同时通过进一步的整合和建设,可以与药理学相关理论课程的双语教学结合,形成完善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这对于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双语教学的质量,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全文阅读

《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摘要】《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对2005~2016年《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现状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0-0128-03

Abstract:

Keywords: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新编的中药专业教学计划中正式列入中药药理学课程,80年代中期第一本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王筠默主编的《中药药理学》教科书出版,中药药理学科正式形成[1],至今,中药药理学学科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由于其发展历史尚短,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方法学上的问题,如中医“证”的实质尚不清楚,病理机制不明,成为复制理想的中医“证”的病理模型用于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最大的瓶颈,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中药功效的认识,也造成了中医药院校在开展《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医药院校相继开展了大量关于《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的探讨,这些有益的探索推动了中药药理学科的发展,也为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笔者对近12年来(2005~2016年),《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以“中药药理学”为主题词,并含“教学改革”,发表时间从2005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进行精确检索,获得文献169篇,剔除与《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无关的文献后,纳入分析的文献有100篇。

1教学改革数量的变化趋势

全文阅读

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探讨

中药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与中成药3个组成部分,其中中药材生产与加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中药学创新型人才显得特别重要。依托互联网的《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发展和延伸,是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多媒体等科技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超时空协作性和量大面广等特征,有利于中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1~2]。因此,探讨《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1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高校专业划分亦是如此。目前的中药学包含众多专业,其中《中药药事管理学》是中药类众多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各专业职称晋升及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所涉人数众多[3]。因网络课程具开放性、共享性特征,故《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中药类不同专业众多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需求,也有利于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效率。1.2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已面向中药类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专科、成人教育本科、成人教育专科等不同层次的众多学生授课。通过《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可为高校内外相关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尤其对于成人在职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职人员因平时工作繁忙,无法进行正常在校学习,通过网络远程学习可以弥补缺憾。1.3适应时政性强的课程特征《中药药事管理学》是一门时政性、实践性强的课程[4]。由于中药生产、研发、流通、注册、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而中药药事管理一直处于动态变化或调整之中。相对而言,《中药药事管理学》教材建设滞后,内容显得陈旧。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与现时政策、法规同步更新,便于学生及时了解中药药事管理政策、法规的更新、修订情况。另外,在课程网络论坛中开设药政新规动态网页,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内容。

2《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目标

2.1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转变《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将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新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通过《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按相应程序通过网络获取所需学习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由于网络教学强调学习过程的跟踪管理、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综合评定的形成性考核评价指标,这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综合评定,因而《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有助于教学理念的转变。2.2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认识网络教学规律与特征,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深化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因此,网络课程建设将有力推动《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例如,通过邀约中药学行业资深人士参与相关视频录制,介绍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状况,能够提升《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的网络教学效果。此外,网络课程建设有助于推进案例教学、模拟实践教学、讲座教学、辩论教学等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丰富网络教学资源。2.3实现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转变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还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5]。与此相适应,应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加以改革,即实行学分累积、弹性学制。就《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而言,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平台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教学管理,依据教学安排,对教与学的情况、进度进行跟踪、记录后形成动态教学信息,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另外,《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通过网络进行注册,而试卷、成绩等可由系统自动生成。

3《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思路

3.1紧扣大纲制定课程标准《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标准应以提高中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为该课程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与学的考核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网络课程标准,需要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讨论和修订,使教学大纲充分反映中药学实践各个环节的特征,体现中药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卓越性和创新性。《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标准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2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重要素材。因此,能否提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是衡量《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网络教学资源素材通常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电子教案、电子讲稿、教学视频、电子习题库、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包括图片素材、动画素材、音效素材)、相关学习资源网址链接、课程考核办法等内容。因此,《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教学资源素材库应是一个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和方便性的知识库,能够有效服务于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3.3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新技术与手段以网络信息与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新技术是当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因此,将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应用于《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可以使抽象理论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3.4设置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模块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由功能不同的模块组成。《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模块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教师各自需求以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网上互动效果。教师可以随时对教学情况进行管理,如查看所授班级学生信息、课程信息、编辑课件、布置作业、审批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考试、统计学生学习情况等,学生可以适时查看课程内容、安排学习计划、提交作业、在线交流、查看考试成绩等。《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各个模块及功能如下: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员、教师、学生等不同用户注册、登录;课程概况模块提供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内容;教学资源模块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模块的功能是在线阅读或下载电子教材、各种案例、相关资源链接、习题库;互动模块的功能是开辟公共论坛,以利于网上答疑、留言与讨论;考核、评价模块的功能是创建实时测验、生成在线成绩簿以跟踪、统计学习过程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及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传统教学过程不同相比,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由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熟悉网络教学规律、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以及具有统筹各种网络教学素材的能力。因此,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发展规划,通过定期培训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此外,邀请专家做有关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进修学习等方式也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有效途径。3.6制定完善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网络课程教与学的活动在时空上分离。为了保证《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质量,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基于网络教学规律与特点,在制定《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应对网络教学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充分论证和评估,从学生、教师、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学习支持与服务等方面入手,筛选出适于网络教学评价的指标与要素,由此建立一套符合《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规律的质量评价体系。

作者:黄和平 孔成诚 冯鑫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全文阅读

探讨中医药药理学课程建设

用图表展示同一类不同药物的相同点和区别,比如在讲胆碱酯酶复活药时,将氯磷定与碘磷定等两种药通过稳定性、水溶性、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5方面进行比较,更易于学生看出两种药物的异同。用图表展示不同类不同药物的相同点和区别,比如讲完解热镇痛药后,将其解热作用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做比较,加深学生对两类药物的理解,明确其有相似的作用原因,但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不同。此种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使其一目了然,又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极大地减少了教师重复讲解,但设计图表要简单易懂,层次不可太多,过于复杂。注重课堂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于引入经典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课堂强化训练,可体现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升华到新的高度,更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后反思。

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主线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当今流行的辅助教学手段[7]。各院校药理课件内容、设计不一致,且有些药理课件是教材的翻版,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此,科学、合理地设计药理学教学课件,是提升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经反复论证,需制作药理学38个单元教学内容课件近2000张。课件设计、制作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中心,主要体现3个特点:①课件集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以增强课件的趣味性。②课件集案例、图表、习题为一体,使学生多听、多想、多记、多写、多说,增强课件的互动性。③课件的另一亮点在于增加了习题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尽量使学生当堂吸收各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限性,可以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建立QQ群搭建网络化教学平台,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是将成熟的教学课件于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所建立的QQ群中,与学生共享,可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完全听懂的同学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二是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添加新的信息;三是开辟论坛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方便学生学习、便于答疑、解惑;四是通过学生提问督促教师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

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通过学习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考试政策,查阅药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临床用药的新变化,结合药理学教学大纲,编写了《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一书,在我省及周边地区医药卫生院校发行。全书将近20万字,每一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即学习目标、基本理论、强化训练等,学习目标部分说明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基本理论部分重点介绍本单元所涉及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又利用图表横向、纵向整理了相关内容;强化训练部分以试题形式编写,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拓展题和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涉及A1、A2、A3、B、X型题,与现在社会各级各类考试题型相一致。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系统、全面整理了药理学的全部内容,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学习资料。

开发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

多次修订、完善现行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建立不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融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值得在同类医药院校中推广实施。全书整理实验33项,几乎涵盖了目前同类院校各个专业要求开展的全部实验,对实验知识的介绍更加全面,加入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不仅具有传统实验指导的优点,还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对每一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了链接,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提示。由于理论知识点与实验设计相链接,为教师、学生真正提出问题,并查阅文献资料作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在现行药理实验基础上,逐步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8]。比如,在镇痛药实验中,我们创新了实验方法[9],采取热板仪法进行小鼠镇痛实验。另外,开展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与利尿药的作用等综合性实验,可将血压的升高或降低与尿液生成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针对现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性实验。主要依据此模式开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学生撰写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教师总结———最后确定最佳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可提供的探究性实验题目为:①氯丙嗪与冬眠合剂抗缺氧作用的比较;②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家兔血压、呼吸、心率的影响;③未知药物的降压作用;④在人工降温的情况下,氯丙嗪对家兔体温、血压、尿量的影响。总之,探究性实验要在实验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开展。

开发药理学教学案例库

全文阅读

分析中医药药理学课程建设

用图表展示同一类不同药物的相同点和区别,比如在讲胆碱酯酶复活药时,将氯磷定与碘磷定等两种药通过稳定性、水溶性、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5方面进行比较,更易于学生看出两种药物的异同。用图表展示不同类不同药物的相同点和区别,比如讲完解热镇痛药后,将其解热作用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做比较,加深学生对两类药物的理解,明确其有相似的作用原因,但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不同。此种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使其一目了然,又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极大地减少了教师重复讲解,但设计图表要简单易懂,层次不可太多,过于复杂。注重课堂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于引入经典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课堂强化训练,可体现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升华到新的高度,更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后反思。

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主线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当今流行的辅助教学手段[7]。各院校药理课件内容、设计不一致,且有些药理课件是教材的翻版,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此,科学、合理地设计药理学教学课件,是提升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经反复论证,需制作药理学38个单元教学内容课件近2000张。课件设计、制作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中心,主要体现3个特点:①课件集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以增强课件的趣味性。②课件集案例、图表、习题为一体,使学生多听、多想、多记、多写、多说,增强课件的互动性。③课件的另一亮点在于增加了习题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尽量使学生当堂吸收各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限性,可以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建立QQ群搭建网络化教学平台,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是将成熟的教学课件于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所建立的QQ群中,与学生共享,可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完全听懂的同学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二是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添加新的信息;三是开辟论坛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方便学生学习、便于答疑、解惑;四是通过学生提问督促教师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

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通过学习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考试政策,查阅药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临床用药的新变化,结合药理学教学大纲,编写了《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一书,在我省及周边地区医药卫生院校发行。全书将近20万字,每一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即学习目标、基本理论、强化训练等,学习目标部分说明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基本理论部分重点介绍本单元所涉及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又利用图表横向、纵向整理了相关内容;强化训练部分以试题形式编写,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拓展题和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涉及A1、A2、A3、B、X型题,与现在社会各级各类考试题型相一致。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系统、全面整理了药理学的全部内容,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学习资料。

开发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

多次修订、完善现行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建立不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融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值得在同类医药院校中推广实施。全书整理实验33项,几乎涵盖了目前同类院校各个专业要求开展的全部实验,对实验知识的介绍更加全面,加入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不仅具有传统实验指导的优点,还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对每一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了链接,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提示。由于理论知识点与实验设计相链接,为教师、学生真正提出问题,并查阅文献资料作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在现行药理实验基础上,逐步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8]。比如,在镇痛药实验中,我们创新了实验方法[9],采取热板仪法进行小鼠镇痛实验。另外,开展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与利尿药的作用等综合性实验,可将血压的升高或降低与尿液生成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针对现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性实验。主要依据此模式开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学生撰写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教师总结———最后确定最佳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可提供的探究性实验题目为:①氯丙嗪与冬眠合剂抗缺氧作用的比较;②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家兔血压、呼吸、心率的影响;③未知药物的降压作用;④在人工降温的情况下,氯丙嗪对家兔体温、血压、尿量的影响。总之,探究性实验要在实验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开展。

开发药理学教学案例库

全文阅读

中医药药理学课程建设刍议

用图表展示同一类不同药物的相同点和区别,比如在讲胆碱酯酶复活药时,将氯磷定与碘磷定等两种药通过稳定性、水溶性、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5方面进行比较,更易于学生看出两种药物的异同。用图表展示不同类不同药物的相同点和区别,比如讲完解热镇痛药后,将其解热作用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做比较,加深学生对两类药物的理解,明确其有相似的作用原因,但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不同。此种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使其一目了然,又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极大地减少了教师重复讲解,但设计图表要简单易懂,层次不可太多,过于复杂。注重课堂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于引入经典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课堂强化训练,可体现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升华到新的高度,更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后反思。

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主线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当今流行的辅助教学手段[7]。各院校药理课件内容、设计不一致,且有些药理课件是教材的翻版,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此,科学、合理地设计药理学教学课件,是提升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经反复论证,需制作药理学38个单元教学内容课件近2000张。课件设计、制作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中心,主要体现3个特点:①课件集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以增强课件的趣味性。②课件集案例、图表、习题为一体,使学生多听、多想、多记、多写、多说,增强课件的互动性。③课件的另一亮点在于增加了习题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尽量使学生当堂吸收各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限性,可以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建立QQ群搭建网络化教学平台,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是将成熟的教学课件于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所建立的QQ群中,与学生共享,可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完全听懂的同学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二是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添加新的信息;三是开辟论坛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方便学生学习、便于答疑、解惑;四是通过学生提问督促教师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

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通过学习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考试政策,查阅药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临床用药的新变化,结合药理学教学大纲,编写了《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一书,在我省及周边地区医药卫生院校发行。全书将近20万字,每一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即学习目标、基本理论、强化训练等,学习目标部分说明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基本理论部分重点介绍本单元所涉及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又利用图表横向、纵向整理了相关内容;强化训练部分以试题形式编写,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拓展题和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涉及A1、A2、A3、B、X型题,与现在社会各级各类考试题型相一致。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系统、全面整理了药理学的全部内容,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学习资料。

开发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

多次修订、完善现行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建立不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融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值得在同类医药院校中推广实施。全书整理实验33项,几乎涵盖了目前同类院校各个专业要求开展的全部实验,对实验知识的介绍更加全面,加入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不仅具有传统实验指导的优点,还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对每一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了链接,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提示。由于理论知识点与实验设计相链接,为教师、学生真正提出问题,并查阅文献资料作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在现行药理实验基础上,逐步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8]。比如,在镇痛药实验中,我们创新了实验方法[9],采取热板仪法进行小鼠镇痛实验。另外,开展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与利尿药的作用等综合性实验,可将血压的升高或降低与尿液生成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针对现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性实验。主要依据此模式开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学生撰写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教师总结———最后确定最佳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可提供的探究性实验题目为:①氯丙嗪与冬眠合剂抗缺氧作用的比较;②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家兔血压、呼吸、心率的影响;③未知药物的降压作用;④在人工降温的情况下,氯丙嗪对家兔体温、血压、尿量的影响。总之,探究性实验要在实验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开展。

开发药理学教学案例库

全文阅读

《中药化学》课程理论课教学实践与体会

[摘要]针对当前社会对中药学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教学现状,从讲好第一课、类比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归纳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以及精做练习题等方面对《中药化学》理论课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药化学》;理论教学;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 R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b)-0167-03

[Abstract]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the current societ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alents,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the theory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is discussed in many ways,such as talking about the first lesson,analogy teaching method,stimuational teaching method,case teaching method,inductive teaching method,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a students-centered approach and doing exercises.So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s stimulated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improved.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Theory teaching;Practice;Experience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以及结构鉴定等。《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是沟通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制药技术的桥梁,尤其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形势下,《中药化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1]。但是《中药化学》的理论课内容繁杂而抽象,晦涩难懂,教师讲解难,学生理解难,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为实践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分析《中药化学》理论课的教学特点,结合中职生基础知识较薄弱的特点,借鉴国内同行的教学经验[2-3],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讲好第一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中职生由于基础较差,提到“化学”二字,学生的感觉是知识抽象、内容复杂,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精心准备第一课的内容,首先让学生摆脱“化学”二字,从熟悉的“中药”二字出发,用大量的实例吸引学生的眼球,用精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列举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等诸多与《中药化学》相关的故事:如中国古人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获取没食子酸,用升华法制备纯化樟脑,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故事,德国科学家从阿片中分离吗啡的故事等等,同时列举一些常用药物,如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可待因、利血平、小檗碱等都是从民间植物药中发掘出来的,教师通过以上故事的讲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药化学》其实就在身边,明白了要学什么。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中药化学》的意义,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介绍,列举了黄芩的炮制、乌头的炮制、中药“十八反”的配伍机制,麻黄、槐米等中药的采收,小檗碱、紫杉醇等中药资源的开发,实例的介绍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小游戏使学生明白《中药化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用《中药化学》《中药基础》《中药制剂》三本教材制成供患者服用的制剂,请学生摆出三本教材的先后顺序。小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明白了《中药化学》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中药化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从而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第一课的讲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