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智慧的高度概括。译者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应准确理解英语谚语,要考虑英语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差异、生活环境差异以及历史典故等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汉语读者能否理解并接受译出的谚语。
【关键词】谚语;比较;翻译
谚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来源于生活,用精练的语言,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智慧。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语言的高度浓缩,是智慧的高度概括。世界上凡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有大量的谚语。谚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谚语一般具有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说来顺口,听来入耳,很容易流传,因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没有谚语,我们的语言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如果恰当地使用谚语,就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交谈时能活跃气氛,写作时可增加文采。有时为了说明某一事情或比喻某一形象,往往要用很多词语来进行说明,但如果说话人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两句谚语,就能很容易传达清楚意思,并使听话人感觉一语中的,留下深刻的印象。
1.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比较
英美和中国远隔万里,文化和历史各不相同,语言又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就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主要有如下不同:
1.1比喻的不同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形式和表达习惯,在表达同一概念时汉语和英语往往采用不同的喻体,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许多比喻是各自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例如:英语as drunk as a mouse、as quiet as a mouse、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这三个表达方式的喻体都是mouse;但汉语要表示这些意思,则用不同的喻体,汉语应说成“烂醉如泥”、“静如处女”、“一贫如洗”。在汉语中,老鼠的隐喻意义是胆小,因而汉语有“胆小如鼠”之说,但同样意思,英语却说as timid as a hare或chicken-hearted。
比较下列英汉谚语:
摘要: 我们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德国谚语在中文中都有相对应的说法,有的谚语甚至和中国谚语如出一辙,另外有一些德国谚语却带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印迹。本文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一些德国谚语在意义上和中国谚语的对应关系,列举某些相似或不同的谚语,从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给与解释。
关键词: 谚语 异同 历史 文化
(Sprichwort)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Ein Sprichwort ist ein allgemein bekannter,festgepr?gter Satz,der eine Lebensregel oder Weisheit in pr?gnanter,kurzer Form ausdrückt.”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根据历史、传说或者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通过对一些德国谚语和中国谚语的比较,我们发现,某些德语谚语是德国所独有的,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其表达的方式和思维深深烙上了德意志民族自己的烙印;而在另外一些谚语中,我们却发现由于人类思维的同一性,两个民族的思维往往存在惊人的一致,很多德国谚语中所使用的句式,甚至词语都和某些中国谚语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对德国谚语的翻译时,某些非常相似的我们甚至可以照搬中国谚语来解释。
一、中德表达相对应的谚语
1.表达和意义相同的谚语。
(1)Aller Anfang ist schwer.
所有的开始是困难的。(万事开头难)
(2)Einmal Sehen ist besser als hundertmal H?ren.
摘 要 在英语学习中,英语谚语也是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英语谚语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结晶,它有着十分灵活的句式,通过英语谚语的学习,可以对很多的词汇进行掌握,其中还含有丰富的修辞方法。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的学生,要想学好英语,也需要对其深入地研究,掌握它的修辞方法。本文简要分析了英语谚语修辞手法,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英语谚语 修辞方法 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English Proverbs
WANG Danq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Fuzhou Lim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2)
Abstract In English learning, English proverb is also a focus need to know, English proverb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a 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 has a very flexible sentences, by learning English proverbs, many words can be mastered, which also rich in rhetor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in order to learn English, but also need their in-depth study, master its rhetor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hetoric of English proverb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English proverb; rhetorical; analysis
有朋友问“成语”这词是如何产生的?这涉及成语这个语言事实,还涉及“成语”形义的历史发展。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诗经》中的语句被引用来表达己意者,先秦典籍中不难看到,《诗经》中的一些语句被反复引用,历代沿习,流传至今成为成语的约有150多条,如:“战战兢兢、小心翼翼、高高在上、求之不得、不可救药、有的放矢”等。再如狐假虎威的故事,先秦典籍中多有记载。浓缩这一故事的四个字“狐假虎威”相沿习用,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一条成语。成语这一语言事实,先秦以来就有。而出现“成语”一词则在元朝。元朝以前,用什么来指称成语呢?人们把它同典故混为一谈。“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指常例、典制和故实。大约汉魏以后,“典故”又用来指引用古书中的传说、故事或词语(包括俗语、谚语、格言等)。引用典故来表达己意,我们叫用典,古人叫用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沈侯(约)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意语也。”唐宋时,人们赋诗著文,讲究用典,大力宣传“取古之陈言用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宋・黄庭坚《答洪与驹书》)那时用典相当普遍。
典故的特点之一是语言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源于典故故事的事典即是如此。如“狐假虎威”作为典故,用例所涉语形有“狐假虎威、威假狐虎、虎威狐假、假虎之威、狐虎之威、狐假虎势、假虎张威、假虎树威、威假虎狐、虎威余、狐假、假威”等。源于诗文的语典其语言形式一般没有事典多。我们将此二者作为典故发展的一条路线,都是以“多形、引用”的方式表现的。在一个典故运用的过程中,往往有一条或两条被反复引用、相沿引用,形成习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锤炼,使其形式和意义固化,并为人们所熟知。“狐假虎威”即是。这就形成了典故发展的另一条“定型、习用”的路线。这一条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成语从典故中分离出来创造了条件,并成为成语的主要来源。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典故的分离,从秦汉时期就开始了。“创造新的语言(词汇)”是“经过语言的新质的要素的逐渐的长期积累”来实现的。(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成语的新质积累了一千多年,到宋元之际约一百二十年间是“成语”由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所谓宋元之际,指南宋、金、元交错共存的一个历史时段。这三个阶段正好有三位关注典故俗谚的学者:南宋的洪迈(1123-1203),金朝的王若虚(1174-1243),元朝的刘祁(1203-1250),从洪迈出生到刘祁去世,共约一百二十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语”由来的发展过程中的拐点。先说洪迈,他对典故俗语之类很感兴趣。他的著述《容斋随笔》五集中,尤喜对宋朝人使用的俗语典故考本溯源。如《容斋五笔・狐假虎威》:“谚有狐假虎威语,稚子来扣其义,因示以《战国策》、《新序》所载。”下文叙其故事及含义后说“俗谚盖本此。”大约因为俗谚是通俗的习用的固定语句,为众所知。故洪迈用俗谚去指称“狐假虎威”。后来清人赵翼《余从谈・成语・序》说:“洪容斋(迈)渭世俗称引成语,往往习用为常,反不知其所出。”清人用“成语”去取代洪迈的“俗谚“,看来洪迈似有“成语”的概念,但还没出现“成语”一词。
金朝王若虚试图用“成言”去概括指称,他在《滹南遗老集》中有“‘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成言也。”“成言”是先秦就有的一个旧词, 王若虚试将其赋予新义。这个新义词“成言”未被人们接受。洪迈和王若虚同时在世有29年,可惜他们没有研讨过“成言”之类的问题。洪迈还使过金朝,但不去搞学术交流。
金朝的另一位太学生刘祁,和同朝王若虚同时在世40年。王若虚在金朝做官,1234年金亡,王若虚微服北归。1232年,元兵攻打金朝汴京,刘祁逃到乡间,在他的归潜类中写作《归潜志》。入元,刘祁生活在元朝了,与王若虚无缘相交,仍然写作他的《归潜志》。刘祁熟于典故俗谚,他思考对其中习用的固定语句如何指称,于是考虑用一个新词“成语”来概括。今天的《汉语大词典》“成语”条列有二义,其一义:“习用的古语。”首例引:“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用生涩求异。’”目前所知,这是使用“成语”一词最早的用例。“成语”一词一出现便被人们接受了,这大约是因为“成言”一词所指是固定的现成话。王若虚所用的例子都是俗语谚语格言之类。“成语”在古代多指现成的诗文语句,也指有出处的习用的固定的词、词组、俗谚等。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谈》和钱大昕的《恒言录》中的“成语”篇所收成语即是。里面收有一般词汇,如“毛病、罪过、便宜、妖精、不中用”;有俗谚,如“快行无好步、急则抱佛脚、远水不救近火、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有诗文句,多是名句;也有今天我们确认的真成语,如“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矫枉过正、大器晚成、数米而炊、不学无术”等。“成语”一词在清朝已普遍使用。
洪迈、王若虚、刘祁等人都看到了这种习用的固定语句,都考虑用一个词儿去指称它。从运用旧词“俗谚”到新义词“成言”,再到新词“成语”;而“成语”这一新词的出现,是成语孕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标志。明人继承,使用开来。清人加以补说,并用实例给以定位,为后人研究成语做了基础性工作。
摘 要: 在中日两国人民漫长的文化交流中,日本人不仅借用中国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而且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其中也包括汉语成语、谚语。日语吸收和借用汉语成语、谚语的形式很多,有直接借用的,也有翻译成日语的。直接借用就是书写形式和意义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本文就这类成语、谚语的典故、出处和用法作了介绍。
关键词: 日语 汉语 成语、谚语 典故
日语里的汉语词汇约占一半以上。在这些汉语词汇中,又有许多汉语成语、谚语。汉语里的许多文字简练、喻意深刻、富有哲理的成语、谚语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这些成语、谚语已成为日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许多报刊、文章里,经常看到汉语成语、谚语。日语吸收汉语成语、谚语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借用汉语的成语、谚语;二是将其翻译成日语形式表达。像“温故知新”、“卧薪尝胆”等日语成语、谚语不但表达形式没发生变化,而且其意义也和汉语完全一样,这就属于第一种形式。日语里的这类成语、谚语一般在形式和含义上都和汉语保持一致。本文就这一类日汉语形义相同的成语、谚语作一介绍。请看下面例子:
①唯唯(日)―唯唯诺诺(汉)
此句谚语出自《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形容自己没有主见,只是一味顺从。例如:
山田さんは社の命令に唯唯としながら、小まめにいた。/山田对经理唯唯诺诺,勤勤恳恳地工作。
②一呵成(日)―一气呵成(汉)
此句谚语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形容文章气势首尾贯通。也比喻做一件事中间没有停顿,一次成功。例如:
摘要:谚语是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个性。如何有效地翻译谚语历来是翻译的难点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译品的成功与否,本文拟就英汉谚语互译的方法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些探讨。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摘 要: 本文从诸多方面分析了谚语中深厚的文化沉淀,如源于自然客体、源于历史事件和寓言典故、源于社会习俗和生活现象引发的思想内容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一些微观谚语翻译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谚语 文化沉淀 认知与翻译
谚语总是简练的,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被认为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运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用简单通俗但却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寓意,使作品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融会贯通,既能立意鲜明,又能美感兼具。然而,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谚语的翻译却是一件棘手而又必要的工作。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讨论,使目标读者通过译文也能充分感受到原著中谚语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一、谚语的文化沉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和结构的改变问题,更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同时还要了解源语的文化,进行融合,进而达到思想文化的交流目的。
在《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讲:“这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去拿罢了。”这里的“长安城”承载汉文化中历史性文化意义,“长安城”符号内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稍知中国历史便可知晓的,具有汉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特征;而在英国农村地区也有一句古话:London streets are paved with gold.意思是说伦敦到处是金子,到伦敦去的人都可以发财。同理,该语符中亦承载了众所周知的英国政治、经济的文化意义。为达到最大近似的交际目的,英国翻译家霍克斯(D.Hawkes)在翻译上述谚语时正是用了这个句型:Over there in the city,the streets are paved with money just waiting for someone to go and pick it up.(D.Hawkes,1986)《红楼梦》第十三回中引用的谚语“登高必跌重”与英谚“The higher up,the greater the fall.”形意也基本相同。这种翻译既保存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又能非常准确地解码作者的用意,使读者真正了解原符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以下从谚语的来源视角深入剖析谚语的文化内涵。
(一)源于自然客体引发的思想内容。
从谚语的形成来看,很大一部分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周围环境的感悟启迪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和伴侣,是忠诚的象征。法国大革命时的著名人物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1754―1793)曾说过:The more I see of men,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看到的人愈多,我愈欣赏狗),虽带有戏谑口吻,但却表露出对狗的赞美和喜爱。这种感情从与狗相关的谚语也可以看出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s never bark in vain.(老犬不空吠)。同一思想理念汉语则说“老马识途”。Every dog has his day.而汉语则说“凡人皆有得意时”。在英语里以狗指人很普通,听者也不会把它当作侮辱性的言语而产生不快。在汉语文化里情况则相差很多。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急跳墙”、“狗胆包天”、“挂羊头卖狗肉”、“狗咬吕洞宾”等。这里可明显看出英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惯对谚语喻体选择和认知的影响。
摘要:谚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精华所在,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价值观。同各国谚语一样,美国谚语不仅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了解美国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将从美国谚语入手,分析解读美国的三大主流文化之个人主义,时间观和道德观,以期读者对美国的主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知。
关键词:谚语;美国文化;个人主义;时间观;道德观
语言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诸如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等。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精华所在,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价值观。谚语是日常经验之女。《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谚语的定义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表达人们智慧的简短箴言,其语言凝练,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一定的韵律,且易于记忆。
1620年的冬天,“五月花号”大帆船载着一百零二名乘客抵达普利茅斯,美国历史从此刻开始。历经发展变迁,美国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谚语的力量不可小觑,成为折射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面镜子。
1.个人主义
美国主流文化指的是新教徒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美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其强调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是个人价值的核心,追求个人兴趣和享乐,通过自我奋斗和自我设计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是美国主流文化最深刻的本质所在,既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又是一种处世态度;既是一种伦理原则,又是一种人性理论。个人主义的各个表现层面都与美国谚语有密切的联系。
1.1独立
个人独立是个人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尊重个人人格的重要体现。西方人都以个人独立为荣,以依赖他人为耻,尤其是美国人热衷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们把独立、自立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出路。美国人看重个人独立有其自身的历史根源,第一批移民者到达美洲大陆时,他们无所依靠,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切从零开始。他们相信:
摘要:谚语是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个性。如何有效地翻译谚语历来是翻译的难点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译品的成功与否,本文拟就英汉谚语互译的方法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些探讨。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摘 要:谚语是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集体创造的,通俗易懂的固定语句。谚语从民众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教训性的语言,语句简短且顺口。例如:欲速则不达。中国的谚语大多数都产生于古代的思想家的话题以及故事并逐渐演变为对人性的培养起到“启迪”和“指导”作用的谚语。日本谚语受同根同源的中国文化的影响较大,日本的教育界和出版界对含有“警示”“教训”“经验”的谚语非常重视,通过普及谚语来培养日本人的谦逊、自身修养的道德感觉,从而达到对“人性”的培养,提高整体国民的素质。
关键词:谚语 人性 培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07-03
谚语是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集体创造的,通俗易懂的固定语句。恰当地使用谚语既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又能使语言生动风趣,增加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外交过程中,正确地使用谚语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目的。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今天,利用广为人知的“谚语”来缓解彼此的矛盾已受到政治家、外交家们的青睐。比如,总理2007年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说时,引用了谚语“树欲静而风不止”(静かならんと欲すれどもとまず)[1](参10:208)就引起了轰动。正因为恰当地引用了谚语,首脑们的演讲才被人们牢牢记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谚语对人性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这也正是日本将谚语作为“教育训”和“人生训”贯穿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的重要原因。
1 谚语与人性
我国的《新华字典》[2]中是这样解释的:谚语,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在《多功能学生字典》[3]中是这样解释的: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多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例句:谚语出自胸中,花草出自山中。英语:Proverb.种类分为:农谚,谚语,古谚。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4]中这样解释: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日本的《新明解国语辞典第5版》[5]中对谚语解释:その国の民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的な言。(短くて、口のいいものが多い)「急がば回れなど。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从民众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教训性的语言(语句简短且顺口的居多)。例如:欲速则不达。在《大辞林(第二版》[6]中的解释:昔から人々ので言いならわされた、刺・教・知・趣などをもったな言。「出る杭は打たれる「朱に交われば赤くなるなどの。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之间言传下来的,具有讽刺、教训、知识、兴趣等特点的简洁的语言。例如:出头的椽子先烂;近朱者赤等。此外,谚语还分为:俚语谚、谚语、古谚、西谚、世谚、俗谚等。
因此,即使是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研究不同语言的谚语的学者、研究者对不同文化特征的直观感觉的表现,以及收集分类谚语的考察、研究活动仍然很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