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生论文格式

研究生论文格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标准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外,对其撰写规范的要求基本一致。

一、内容要求

1.1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30字,不设副标题。

1.2摘要与关键词

1.2.1摘要

全文阅读

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格式规范

1)引论

2)理论概述

3)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5)分析讨论

6)结论

2、论文形式

1)语言

2)论文各部分的顺序

全文阅读

浅谈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格式及规范

摘 要:目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分析、研究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科技论文写作却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影响了论文的整体写作水平。为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质量,本文对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性问题进行了一些阐述和总结。

关键词:研究生;论文;格式;规范

论文是研究生最重要的一项学习任务,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探讨、分析、研究、解决本学科某一科学问题的科学实践的总结性报告,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但很多学生在实际的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了写作格式及规范等问题。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解决存在的问题, 方便研究生撰写论文,作者介绍科技论文的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论以及正文和参考文献方面的写作格式及规范。

1 摘要及关键词的撰写

1.1 论文摘要的撰写

具备强大信息含量、精确表达作者研究的摘要能促使读者迫不及待地阅读文章。摘要是读者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关键因素,应具有独立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在论文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论文摘要的撰写应符合规范、精练。论文摘要是精彩论点的浓缩精华,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论文摘要常见的错误有:缺目的、结果项、结果叙述不准确与方法混淆;结果及结论冗长;无结论等错误。其原因是作者缺乏对撰写“四大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认识(梁三英、陆娜,2005)。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的前题、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和研究的数据、结果、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1.2 论文关键词的撰写

全文阅读

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要求

为了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学位论文格式更加规范,特作如下规定:一、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学位论文一般顺次包括以下几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1.封面:一律使用我校统一的学位论文格式。其中论文题目应简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2. 中文摘要:置于论文的第一页,它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文字力求精炼、准确,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尤其要突出说明本文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博士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硕士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为便于文献检索,要注明3-5个具有代表意义和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排在其论文摘要的左下方。 3.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4.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标题,标明与正文对应的页码。5.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核心部分。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论点、论证、结论和建议等部分。正文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晰整齐。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结,应该鲜明、精炼、完整、准确。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2万字,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2.5万字。作者引用的文献、资料及他人的观点必须注明出处,以避免论文抄袭现象发生。使用文内注释(在每一章后加注)。 6.附录: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对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可列入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视本人情况也可无此项。7.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文献是期刊的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或期号)、页码;文献是图书的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版次、页码。8.后记:主要是作者的致谢词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情。9. 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论文最后一页,格式见学校统一要求,需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二、学位论文的印制规格1.摘要:摘要两字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字间空一格。摘要两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用小四号黑体,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

英文摘要,“ABSTRACT”用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打印,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2.目录:目录两字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字间空一格。下空二行为一、二、三级(或章、节、小节)标题及其开始页码,章用四号宋体,节及小节用小四号宋体。3.标题:文中每章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4.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5.图表: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图号按章顺序编号,如图3-2为第三章第二图;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号按章顺序编号,如表2-1为第二章第一表。图名及表名采用五号黑体。6.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公式后应注明序号,该序号按章顺序编排,用小括号括起放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7.参考文献:中文在前,小四号楷体,外文在后,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先后顺序编号,每条项目应齐全。8.后记:小四号楷体。9.篇眉和页码:从第一章开始书写篇眉,篇眉为上粗下细文武线。页码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置于页面底端中间。第一章之前的页码按罗马数字单独编排。10. 印刷要求:(1)纸型与页边距:硕士学位论文使用国际标准16开纸型(184mm×260mm)打印,行间距20磅。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20mm。(2)印刷与装订:硕士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论文封面选用白色铜板纸张(适用于高校教师和同等学力人员)。(3)应报送的册数:一般5-8本(其中4本交研究生部,1本送校图书馆,其余交所在院系留存)。 论文出处(作者):

学生毕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案

全文阅读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标准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 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外,对其撰写规范的要求基本一致。一、 内容要求1.1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30字,不设副标题。1.2摘要与关键词1.2.1摘要摘要是学位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1.2.2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1.3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1.3.1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1.3.2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工程硕士论文(设计)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或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设计)要有新见解或实用价值(有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体现申请人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1.3.3结论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性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1.4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1.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接受待发表、已投稿、或已成文打算投稿、或拟成文投稿)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以表格形式填写,只填写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部分。表格可在研究生院学位授予网页下载)。1.6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二、书写规定2.1论文文字除外语类专业外,一般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2.2论文字数博士学位论文10万字,硕士学位论文5万字,专业学位论文3万字左右。2.3论文书写学位论文必须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正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硕士学位论文的摘要,博士学位论文的扉页(内封)、摘要、目录、图名及表名,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扉页、摘要及目录的英文部分另起一页。2.4摘要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为1000字左右,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英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2.5目录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中、英文)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符号者可略去此表)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1.1.1)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致谢附录2.6论文正文2.6.1章节及各章标题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 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2.6.2层次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建议采用3.9中表1的格式。层次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2.7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5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 10~14]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2.8名词术语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采用英语缩写词时, 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 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2.9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2.9.1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2.9.2物理量计量单位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执行, 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 如“几千克至1000kg”。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2.10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2.11数字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 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0年不能写成00年。2.12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 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 以免含糊不清, 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2.13插表表格不加左、右边线。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用中、英两种文字居中排写,中文在上。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用“

全文阅读

《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读后体会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频频出现本科生,乃至研究生论文写作不规范,论文写作能力缺乏和论文写作质量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选题不当、表述不清、抄袭严重和格式不规范等方面。本文以《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这篇文章为例,旨在从论文写作角度,探讨和分析此文章在论文类别、结构、格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2 论文写作概述

论文,亦称议论文,即用专门的,系统的学问讨论或者研究某一问题的文章。论文写作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因此,高校应当加强论文写作的指导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锻炼综合能力,改善高校论文写作的不良现状。

3 对该论简要分析和探讨

3.1 从该论文的类别分析

按学科分类的标准来看,该论文是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现状研究和其发展趋势的研究,而景观生态分类是属于景观生态学领域,归属于文化艺术类。按学科分类,论文应分为自然学科类论文和社会学科类论文,其中自然科学类论文即包括社会现象类论文和文化艺术类论文。因此,该论文的类别应属于自然学科类论文;若按照类别分类,论文应分为学年论文、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三类。此篇论文是按照学术内容基础,依照一定的手段对景观生态分类者一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并公开发表的文章,所以应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3.2 从该论文的结构分析

全文阅读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提出了在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建立一种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该模式综合了语料库研究手段和传统译者风格的评价内容,并分别探索译本的T型译者风格和s型译者风格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聊斋志异》译本研究为案例,探讨了运用这一研究模式对其译者风格进行理论模式构建和案例研究规划的可能性。

关键词: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聊斋志异》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2-0053-0006

1 译者风格研究在中西译论中的地位

译者风格的研究在翻译学科尚属新兴领域。罗新璋在《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一文中对中国翻译理论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作了梳理,认为我国译论发展经历了“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的四步系统发展。其中,无论是“案本”、“求信”式的以直译为准绳的翻译规范,或者强调“神似”、“化境”、倡导把握原作的精神和内涵为基础的意译,译者风格在中国译论的理论层面可以说是“隐身”的,因为,无论是形似还是神似,好的翻译应该在某种层面上对应于原文,原文还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译者的重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体系中至少是不被重视的,尽管在实践层面上不少有代表性的译作反映了译者的创造性。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学界相继出现了文化学派、翻译研究学派和解构学派等新兴研究领域,原文至上的观点被不同程度地瓦解和否定。其中,为译者风格研究的兴起奠定理论基础的是后殖民主义翻译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代表作《译者的隐身》(1995)中,他倡导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考虑并凸显自己的民族身份,而选择异化翻译策略必然有助于显示其风格。译者风格从而由鲜被提及的“隐身”状态提升到日趋“凸显”的位置。

2 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新模式

2.1 语料库翻译学与译者风格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语料库翻译学使翻译研究发生了从文化转向到语言学的回归,正如Maria Tymoczko指出的“语料库翻译研究出现在翻译研究发展的关键时刻。它萌芽于语料库语言学,因而完全属于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方法。同时,它也标志着从规定性到描写性的转向,……整个翻译研究中的各种论争都在语料库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反映”(Tymoczko1998:652—660)。利用语料库展开译者风格研究的第一人是Mona Baker教授。2000年,她发表了“文学作品译者风格考察方法论探索”一文,提出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又一重要课题——“译者风格”(translator style)研究。Baker以翻译英语语料库(TEC)为研究平台,分析了英国翻译家Peter Bush和Peter Clark的翻译风格,从类符/形符比、平均句长和叙事结构三方面描述了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Baker的这项研究是对译者风格研究在方法论和研究手段上的突破,首先,她关注的是译者散落在译本中“指纹”(fingerprint),即译者翻译不同的文学作品时,其译文表现出的一种规律性的语言模式,并且这些特征并不完全受到原文或者原作者语言风格的影响;其次,在研究手段上,Baker以TEC提供的两位译者的所有译文为数据、加以计算机语料统计和分析手段这种量化模式为主的科学手段调查译者风格,无疑为文学翻译特别是译者风格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突破了传统欣赏型、点评式的译者风格评判模式。Munday(2008)在其著作“Style and Ideology in Tramlation:Latin American Writing in English”中提出关注译者在语言层面上的一系列选择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将其与译作产生的整个社会和文化的意识形态联系起来。Munday强调了分析和解释译者风格产生原因的重要性,其对译者风格研究最大的贡献是强调找出特定译者风格和目标文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整体意识形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层面上试图分析和解释特定译者风格形成的外部因素以及这些外部因素对于译者翻译过程中决策的影响。

全文阅读

体育基本结构科研

【摘要】体育科学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门类,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亦有自己的特点与要求。本文仅就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基本格式以及内容与要求作一探讨。

【关键词】科研论文;文章结构;基本格式;内容与要求

OntheBasicStructureandFormofSportsScienceThesis

WangBing

(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P.C.430070)

【Abstract】Stretchingovertwodepartmentsofsocialandnaturalsciences,thesportssciencehasitsownresearchsubjectandspecialresearchmethod.Thewrittingofsportssciencethesisalsohasitsdistintivefeaturesandrequire-ments.Thebasicstructureandpatternaswell

asrequirementswere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Thesis;StructureandForm;ContentandRequirement

全文阅读

略体育科研基本结构和基本格式

【摘要】体育科学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门类,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亦有自己的特点与要求。本文仅就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基本格式以及内容与要求作一探讨。

【关键词】科研论文;文章结构;基本格式;内容与要求

OntheBasicStructureandFormofSportsScienceThesis

【Keywords】Thesis;StructureandForm;ContentandRequirement

***

1前言

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活动,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科学的方法。体育科技写作,不仅是体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具体的科研方法。因为,一切体育科学研究之成果最后大都以科研论文这种书面表达形式,经科技信息载体传播于世的。体育科研成果如不能最后写成科技作品(论文),公布于众,那么一切个人的科学见解和观点,一切创造和发明,都不可能得到传播和利用,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而只能是研究者头脑里的一些思维活动罢了,世人是无法知晓的,如然,也就失去了科学研究的意义了。

诚然,人们衡量体育科研论文质量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其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大小,然而,论文所反映的研究成果能否迅速的向社会传播并准确的被人们所理解则取决于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这表明,一篇高质量的体育科研论文要求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全文阅读

近十年来(2003―2012)国内人格发展研究概述

摘 要:文章首先对人格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做了简要的概述,通过对2003-2012十年来心理学核心期刊关于人格的研究,指出了现阶段人格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人格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关键词:人格;近十年;现状;趋势

一、人格的基本概述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目前解释人格的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论,社会认知论,人本主义观点,生物学观点等,其中,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根据心理动力学指出人格可分成意识,前意识及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社会认知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但受个人控制,亦受环境和外在社会因素影响,即"相互决定论";人本主义认为人有五种天生的需求层次,而满足这些需求的行为就是从学习得来的,人格受先天、后天学习、遗传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生物学派认为人格的特质会透过遗传影响子女,亦关乎脑袋的生理构造,并非只受个人经验影响;人格特征论认为人格特征可解作特定的人格元素,用以描述一个人的感觉、思考及表现方式,人格特征可从行为中推论出来,具有相当的统合性与持久性,如大五模型例出了五种普遍的人格特征,五大特征都会受遗传影响,也受不同文化影响;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恰好弥补了特质研究的缺点,认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正是内部稳定而有机的人格结构的反映。

二、人格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学进展》和《心理学探新》关于人格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从2003年-2012年共有111篇论文,其中《心理学报》33篇,《心理科学》13篇,《心理科学进展》61篇,,《心理学探新》4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研究对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