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生阶段学习计划

研究生阶段学习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加强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主学习是与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主要包括计划设置、行为控制以及自我反思三个阶段。加强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并有助于医学研究生完成学业,而且对他们毕业后获得良好的医学继续教育从而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具有重要作用。导师可通过以下措施培养和提高医学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医学研究生制订适宜的目标;鼓励和监督医学研究生完成学习目标;督促医学研究生及时反思。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培养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053-04

[Abstract] Medi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quality of medi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s a modern and effective learning method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passive learning metho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s composed of three phases: forethought, performance control and self-reflection. To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postgraduat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bility will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elp medical postgraduate to complete their studies, and to get good continuous medical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on. Tutor can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bility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by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help medical postgraduates to set appropriate goals; to encourage and supervise medical postgraduates to complete their learning objectives; to urge medical postgraduates to reflect in time.

[Key words] Medicine; Postgraduat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ultivation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不仅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而且关系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物高科技领域以及医学市场竞争中的人才储备[1]。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影响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医学研究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并有助于医学研究生在3年内完成他们的学业,因此,加强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育部和原卫生部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已经强调医学教育改革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2]。笔者通过复习自主学习的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多年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和经验,在本文中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导师培养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1 自主学习及其理论的概述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监测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及控制自己的学习动机、行为和认知[3]。1970年以来,国内外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自主学习的特点及其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我国有学者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学习自主性3个方面的体现,是自主学习的3个基本特征[4]。国外不同学者对自主学习特点和过程的认识不同,他们提出了自主学习相关的不同理论和模型,其中Zimmerman[5]提出的自主学习理论模型是人们最熟悉的理论模型之一,该理论模型认为自主学习过程包括3个阶段:①计划设置(forethought)阶段:学生为将来的学习任务设置计划,在该阶段学习者需要自我提问的问题包括“完成计划中学习任务的最好地方在哪儿”、“影响完成计划中学习任务的挑战是什么”以及“什么时间开始计划中的学习任务”。②行为控制(performance control)阶段:自我对话(self-talk)及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等能使学习任务获得最大成功的特殊策略,在该阶段学习者需要自我提问的问题包括“我是否正确地执行了我的计划”、“我的计划是否扰了”以及“我用什么策略来帮助我继续完成计划任务”。③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阶段:学习活动结束时对计划目标是否完成的自我评价,在该阶段学习者需要自我提问的问题包括“我是否完成了所有的目标”、“哪些条件帮助我成功和哪些因素干扰我完成目标”以及“哪些策略在某些特定的学习活动中是有效的”。Pintrich[6]提出了与Zimmerman略有不同的自主学习的4个阶段模型:①计划(planning)阶段:设定目标,了解学习环境,理解学习任务,自我认识。②监测(monitoring)阶段:展现元认知意思和认知监控。③控制(control)阶段:选择认知策略,调节学习环境、任务及自我的不同方面。④反思(reflection)阶段:做出认知判断,并对学习环境、任务和自我进行反思。有学者提出了自主学习的信息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分为4个阶段:①理解任务(understanding the task)阶段:根据任务条件和以前的经验、知识形成对任务的一个认识。②设置目标和计划如何实现目标(goal-setting and planning how to reach the goals)阶段:设置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③制订策略(enacting strategies)阶段:选择和应用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④对学习的元认知适应(metacognitively adapting to studying)阶段:监测实施行动,做出目标与当前领域知识差异的认知评价[7]。这个模型认为,自主学习具有反馈特性,在反馈过程中,监测所揭示的结果与计划的差异将引导学习者对他们的计划或策略进行调整。

全文阅读

中药学创新性计划的问题探讨

1具体实施方案及取得的成绩

1.1实施方案

1.1.1初期阶段针对中药学教学规划和课程设置,此阶段在大二下学期选拔成绩优异,对科学研究或者中药企业生产、销售和研发有浓厚兴趣的中药学学科在校大学生,分别组织申报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或组成兴趣小组,于大学二年级暑假进驻到中药学学科平台,进行中药学各学科门类的动手实验能力训练。此阶段主要进行中药学学科的科学仪器规范使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室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的适应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启蒙。此阶段主要进行中药学学科的科学仪器规范使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室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的适应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启蒙。主要考核指标为《科学实验记录本》、《跟师记录本》和《小组活动记录本》,分别详细记录研究日志、与导师交流情况、小组内成员间讨论沟通与协作情况;熟悉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经费合理使用等基本的常识性内容。

1.1.2中期在掌握了大部分中药学课程和实验的基础上,在创新计划课题组和兴趣小组中筛选具有敏锐思维、动手能力强和学习优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课题设计、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和完善研究方案,此阶段贯穿大三年级,并在大三年级的暑假结束。此阶段主要在课题设计中训练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工具、数据库、图书资料和与导师、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能有效的阅读中外文专业文献,归纳总结出课题设计方案,并能在课题的进行中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学会撰写中文论文及工作总结和课题汇报等内容,能积累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

1.1.3科研能力培养阶段此阶段主要与毕业实习相结合,通过初中期的训练与培育,进人此阶段的学生能独立进行一个小课题的设计、进行和完成。此阶段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通过阅读文献,尤其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达到形成一个独立思考和解决科研或实践中问题的能力,并能顺利的完成工作总结、汇报和结题,能独立撰写专业论文。

1.2取得的成绩

从2009、2010、2011和2012年接受了4批共计15人次的学生参加的创新性计划。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能够按照设计完成一个科研计划。同时,创新性计划也为他们的职业生涯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野。如2009年崔维恒等同学在实施《单味中药。一葡萄糖昔酶抑制活性成分研究》创新性计划中,发表国内核心论文5篇「3一7]。20n年邢晗等「8一,2]同学《南瓜降血糖作用研究》5篇。2010年赵辉等[l3]同学参加了河南省“挑战杯”论文大赛,完成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邢晗等同学以创新计划为基础,在2012年“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获得了河南大学银奖。以上创新性计划的实施,在大学基础课程结束与专业课程学习开始的节点上,通过创新计划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培养了对中药学学习的思维模式,直观的认识了实验室内的仪器、操作和管理,推动了参与同学的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并逐渐依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了人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如参加创新性计划的同学分别有1人2009年保送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同年考取硕士研究生3人;2010年保送北京大学医学部1人;2011年有1人保送到浙江大学。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性计划,提高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2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阶段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科学、合理、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培养质量。本文在剖析企业培养阶段的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三个原则构建了机制专业企业培养阶段质量评价的内容、多层次评价指标、多元制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74-02

一、前言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作为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自2010“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年实施以来,不同类型的高校分批参与和实施[2],旨在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而企业环境是工程师培养的最重要条件,而如何保障企业学习期间的教育质量是“卓越计划”实施面临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以我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研究及实施对象,对“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阶段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企业培养阶段的特点

1.学习环境不同。学生生活、学习都在企业,运行和管理制度都很严格,节奏感强,强调时间、效率和质量,压力大,生活比较单调乏味、机械化,缺乏个性。

全文阅读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综述

【摘 要】 当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较为零散,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资料。笔者在借鉴和分析当前中职学校项目教学的基本做法,深入探讨教师在该教学方法实施中的角色定位,并期望以此为依据,为教师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教学法;教师角色;研究综述

近些年来,项目教学法被国内中职学校同行大胆应用于教学过程当中,但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或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中的研究较难见到。文献方面,以“项目教学法”和“教师角色”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检索结果完整地以项目教学法和教师角色呈现的专业论文很少,更难看到专门的关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了。实践方面,从周边各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考察来看,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较为零散,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资料。本文以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关于教师角色的基本观点、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中国知网中收集到的关于中职学校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中与教师角色定位有关的研究成果为借鉴,从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自身的特点及中职学生德育课程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做粗浅的探讨。

一、项目教学法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性研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徐涵(2007年)教授从项目教学的实施阶段出发,指出:“项目教学主张师生的双向互动,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热情参与及投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同时她指出,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评价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陈颂阳(2013年)指出:“项目教学中,教师是项目的主导,是完成项目的先行者和咨询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工作,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指导。”任魏娟(2011年)指出:在项目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调节作用”。赵丽菡(2014年)认为:在项目教学的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教学的“编剧”、“导演”、“评委”。张瑞丽(2008年)老师指出:“项目教学法实施中的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达成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师应该是项目的课题开发者、项目任务设计者、项目教学中的学习者、项目学习的促进者、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及项目教学的评价者。”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文娟(2012年)从信息化的角度,认为:在学习条件下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探讨,需要颠覆传统课堂教学定位而立足于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学习是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回归,教师需要在这场变革中及时转化角色,能动地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使自己成为实现当代信息聚合结构的有机驱动力。

从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实施项目教学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增加了“开发设计”、“引导合作”、“激励评价”等职责;教师的角色由主要是传授者、解惑者的角色,发展成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参加者和评价者等多重角色;教学效果也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中得到更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思考项目教学法与中职学校的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及学生学习行为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契合,怎样跟随时展的脚步,完善和丰富教师的角色定位。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教学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

目前,广大学者普遍认同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实施中、引导者、评价者的定位,徐涵根据项目教学实施的基本阶段,认为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评价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谢小刚(2013年)认为:“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编剧和导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学习者;在项目促进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在项目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教师是评价者也是参与者。”但在中职不同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定位却有所差别。

全文阅读

以知识与能力并重开展高三地理复习

一、调研情况回顾

自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高中地理学科根据教育局的部署,对包括郊区各县(区)在内的约40所普通高级中学进行了集中调研。被调研的学校中,既有生源情况较好,教学水平较高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也有生源情况较差,教学水平一般的普通中学;既有软硬件配备较好的城区学校,也有软硬件配备较差的农村学校。被调研的学校数约占杭州普通高级中学总数的2/3,累计听课近100节。本次调研的主要任务是调研各学校高三年级在第一轮和第二轮阶段的复习教学情况。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主要采取了随堂听课、集体反馈的形式,把高三地理备课组教师集体研讨和与任课教师个别交换意见相结合,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这些学校高三地理复习目标和复习进度计划制订和完成的情况,高三地理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课内、课外的作业和训练情况。本次调研对于我室地理学科今后更好地指导全市高三地理复习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调研情况分析

1.关于第一、二轮复习目标和复习进度计划的制订问题

高三复习目标和复习进度计划是高三备课组教师在每个复习轮次开始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对于复习目标的制订,是备课组成员通过分析和分解当年高考的考试目标和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将整个高三地理复习过程划分为若干复习阶段(轮次),对每个复习阶段分别提出复习要求和复习重点。其目的在于规范全体任课教师的复习内容和复习要求,也便于教师将复习任务进一步分解成为课时复习目标。而复习进度计划的制订,则是备课组教师根据本阶段复习所需要的课时数(包括课堂教学时间、测试和试卷反馈、分析的时间),结合学校课时开设情况,将复习内容进行分割,其目的是规范全体备课组成员的复习进程和速度。

通过与所调研学校高三地理备课组的交流,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学校都有成文的高三第一轮或第二轮复习进度计划。

同时我们也发现,大约有一半左右的学校备课组制订的复习进度计划比较粗略。在这些计划中,或者只列出了本阶段需要复习的内容而没有进度分割,或者没有制订阶段复习目标,或者阶段复习目标不合理。尤其是在生源相对较差的学校或者高三文科班数量较少的学校,只有阶段复习进度计划而缺少阶段复习目标的情况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文科班数量少,担任高三复习教学任务的教师人数少,备课组力量薄弱,无力确定阶段性复习目标。个别学校甚至采取几名教师分别只担任一个高三文科班教学,同时跨年级兼任其他非毕业班年级的教学,使高三地理备课组有名无实。二是少数学校由于地理组整体力量薄弱,高三备课组缺少核心成员,对高考考试要求、目标等的研究不到位。

另外,学校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也会对高三地理备课组的复习计划和复习目标制订产生影响。例如,我们对杭州源清中学、建德新安江中学的调研发现,两所学校的高三地理备课组复习进度计划中不仅包括了对本校学生的学情分析,对高考的考试目标、要求的解读,整个高三阶段(所有轮次)的复习内容、重点、进度、达成复习目标的措施等内容,而且将整个高三阶段的复习目标分解到具体课时之中。每一位高三教师对于整个高三阶段每一节课的复习内容和复习要求都做到了如指掌。在与备课组交流时,我们了解到这两所学校的管理层对备课组所制订的复习计划有非常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检查措施。

全文阅读

浅析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探讨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研究性学习

论文摘要: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选题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过程趣味性强,研究结果有实用价值。笔者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例,提出了提高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应用问题并解决问题。目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许多中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研究性学习活动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一、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认识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我们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1.选题内容的广泛性

地理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学科,研究的内容从自然现象到人文。地理学科的特点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可以从气象气候、土壤植被、地貌等方面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 [1]。

2.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全文阅读

《酒的研究性学习》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近日,参加黄冈市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我本人主讲了一节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导课《酒的研究性学习》第一课时,受到了与会代表的较大关注。我本人也有不少感受。

本节课,由于只是准备阶段的第一节课,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位在以酒的研究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生成子课题,就子课题分组,并讨论出研究计划。注重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总体上注意渗透这样一个意识:研究性学习活动轻结果、重过程。

具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计划的基本格式,让学生了解制订研究计划的方法,学会制订合理有效的研究计划,逐步培养学生制订活动计划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选定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树立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由于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并不是非常熟悉,所以我在教学前预设(课后也得到了验证),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定位在两次较长的小组讨论内容:子课题的生成,研究计划的制订。具体教学流程简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利用一些带有酒的诗词,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词:酒。

(出示课题题目一幻灯片)

提醒学生“酒”只是本节课的话题,要开展的则是一项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

全文阅读

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内容摘要:培养当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元认知理论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指导性的意义。本文试图融入元认知理论知识,证实了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

一.理论基础

元认知理论的开创者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在 Cognitive Development中提出的。它是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和对自身各种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我国心理学家董奇认为元认知实质上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所以元认知的基本内涵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2014级笔者任教的两个本科班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一个班级为实验班(60)人,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班(50)人。通过问卷调查,它们在运用元认知策略方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相当。

2.研究问题

全文阅读

开放性系统性教学模式下建筑学论文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初涉城市规划理论的建筑学专业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得不到提升。

(一)专业课程间缺乏联系

在学习城市规划学相关知识时,建筑学专业学生面临着从建筑设计思维到规划设计思维的转换,但一些院校在设置城市规划原理这一理论课程与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一设计课程时,在时间上没有良好的衔接,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方案设计脱节,较难领会城市规划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加之设计尺度和规模的变化以及限制因素的增多,使学生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不全面,难以在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技术指标与实际空间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专业课程与关联课程间缺乏联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科理论的讲授,缺少对相关知识(经济、社会、环境、公共管理等)的启发性引导,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系统、学习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片面注重图纸表达与图面效果,而非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居住区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抛开城市论小区,忽视小区与周边地区与设施的互动和影响关系,导致学生缺乏整体与区域意识。

(三)封闭的教学模式与实践缺乏联系

封闭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居住区规划中不了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及市场需求,出现不重视住宅选型、户型与居住区定位不匹配,容积率设定与地段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等问题。学生主观地认为城市规划方法是定型化、工程性的,而实际上城市规划兼具工程艺术和公共管理性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市规划方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深化,与政府政策、经济形势以及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与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对已建成的居住小区进行系统调研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主动的、有针对性的调研,可以了解到与居住区规划相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等知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全文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要针对学生存在问题,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原则,按照确定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制订计划―实施研究―总结交流”的基本步骤来开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原则教学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04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一轮课改的一大亮点。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看问题的角度片面。由于知识面狭窄以及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学生们看待历史问题有时比较片面,如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比较偏激,持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

2.不能从本质上揭示问题。有的学生往往只看到某些历史现象,而不能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去揭示其本质。如清军遭八国联军打败,不少学生仅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于清军将士太无能,而没有看到清政府的腐败、治国观念落后的本质。

3.假设历史。历史不能重复,也不能假设,可有的学生以假设或虚构的视角来看待某些历史事件。如有一学生说郑和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当年他奉命下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并建立了“日不落”的中华殖民帝国,今天矗立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就是郑和塑像……这种违背史实的观点显然是不可取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