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

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7法学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

毕业了,那么毕业自我鉴定是每个毕业生要写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2017法学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7法学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一】

从刚进大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即将走出校门,我这大学四年收获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在这大学四年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ѧϰ,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点,蓦然回首,至少可以自信地说一声我没有虚度。在此给我大学四年的青春一个交待!

在学校期间,我充分利用了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认真学习了法律专业计划规定的相关内容,且在校期间取得良好的成绩,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和暑期实践。无论担任班干部或进行市场调查、参加学生实践团等活动,我都积极投入,谦虚谨慎,团结同学,吃苦耐劳,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与团队密切合作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我的学习及工作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好评与奖励。学习之余的我,是一个外向而热情的人。爱好广泛,音乐、书籍、电脑、舞蹈,运动等等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完美的生活习惯,让我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我变成了一个更顽强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敢于为社会奉献的年轻人。

在面临毕业的重要阶段,将来的工作既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希望自己能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将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走向社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让社会肯定我的能力。

常言道,不想当军官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当一个人满足于现状,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再前进一步。我是一个喜欢上进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敢于拼搏、敢于冒险、敢于开拓自己的生活!安逸的生活并不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只有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走向新的成功才会给自己更多的磨砺!我相信如果我做不到的,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的。这就是我人生的理念!

全文阅读

2008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

2008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

本人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在思想觉悟上,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处处以身作则,以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不敢说优秀)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关心国家大事,经常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时事新闻,对国内外发生的事件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后能积极捐款,自愿缴纳特殊党费,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学习上,文化课的学习使我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使我对专业的相关进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在平常的实验中,提高了动手技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的领域有了全面而具体的认知。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人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在撰写论文期间,查阅了大量的英文资料。

在生活中,我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与同寝室、同专业、同班级的同学保持十分融洽的关系。平常注意锻炼身体,参加丰富多彩的各种体育活动,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注意节俭,抵制各种浪费行为。提高自身修养,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本人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本人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全文阅读

16年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格式模板精选欣赏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16年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格式模板精选欣赏,供各位查阅,希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本人自xx年考取大学的研究生以来,经过两年的成长,使我在思想、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各方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在思想觉悟上,自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我就对自己提出了明确的的要求。坚持用科学的思想来认识社会,进行教育探索和研究。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明确了新时期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并持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结合原来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我很快地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并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书籍杂志,学习了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在此期间,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期末综合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参阅了其他人文学科的书籍,开阔了研究的视野,弥补了自己知识上的不足。

在科研能力上,尽管涉入教育领域的时间很短,但凭着一颗积极向上心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我还是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提高了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科研方法的能力。锤炼了书面表达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一些省级刊物公开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树立了信心。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事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大学的大课堂里,我学会了怎样用一颗热情真挚的心,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如何用辛勤的双手、苦涩的汗水去耕耘属于自己天空。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按着校训的轨迹,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为了明天,为了理想。努力用诚挚、感动的心规范自身。思想上的积极、乐观、上进,指导着行动的方向。

全文阅读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个案研究及启示

摘 要: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不高、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无法实现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的目标。云南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已培养4届高职毕业生,学生创业率高达43%。究其原因,一是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的产业优势;二是学院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三是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创业品质。因此,以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加工专业4届毕业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个案进行研究,对推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周丹丹(1990-),女,河南平顶山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杨如安(1965-),男,四川巴中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院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课题项目“‘产城教融合’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证研究”(编号:MJZXZD1409),主持人:杨如安。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35-05

为满足当代信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当前,我国各区域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树立、能力培养以及社会创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业已取得进展。但正如学者周桂瑾和俞林指出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十多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旧薄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缓解就业压力有效手段的意识不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无法满足差异性人才培养需求。”[1]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多数学校已建立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创业实训培养机会。同时,外部区域经济环境的活跃也为当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养分与土壤。与此相较,广大西部民族区域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建设、经费投入等问题。本文以云南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为例,通过对保山学院所处地域、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与因素的探究,以期对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作出“以小见大“的方法模式考量。

一、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概述

(一)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招生数据统计

全文阅读

论职业倾向鉴定的价值及其实现

[摘要]职业倾向鉴定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升学指导价值、新生选拔价值、导学价值、导改价值、认定价值、就业指导价值、人才推荐价值、自我认识价值、用工选择价值。开展职业倾向鉴定,必须回答鉴定对象是谁、由谁来实施、鉴定什么、目的是什么、怎么来实施等问题。

[关键词]职业倾向 职业倾向鉴定 价值 开展

职业倾向鉴定可以获得关于被测试者“自己到底重视什么,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的信息。职业倾向鉴定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在相关领域开展职业倾向鉴定活动。本文拟对职业倾向鉴定的价值以及如何开展职业倾向鉴定略陈管见,以扣清音。

一、职业倾向鉴定的多维价值

1.升学指导价值、新生选拔价值

新生资格选拔是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实现过程的首要环节。从家长、学生角度分析,这一环节的对应部分是学生或家长选择高校、专业;从大学新生原毕业学校工作角度分析,这一环节的对应部分是大学新生原毕业学校的升学指导工作。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学生选择报考志愿,虽然是独立自主地进行选择,但大都是凭经验选择学校、选择专业,或者仅仅凭着报考学校的社会评价,所选专业的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来选择,较少从学生的职业倾向出发来选择。只有建立在对学生职业倾向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学校、专业的选择才是适合学生的选择。在选报高考志愿时,虽然有些家长、学生也考虑职业倾向,但是家长凭着日常观察和学生凭着自我感觉得来的职业倾向认识未必是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他们需要利用职业倾向鉴定工具科学地鉴定职业倾向。只有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鉴定,才能以对学生的职业倾向的科学了解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升学选择。大学新生原毕业学校对学生开展的升学指导工作,特别是报考志愿的指导对毕业生的高考志愿选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学校开展的职业倾向鉴定工作有利于毕业生在掌握自身职业倾向的基础上选择报考学校。

职业倾向鉴定对高校具有选拔价值。高校实现其基本功能,首先要进行新生资格选拔。招生工作是高校的一件大事,招收到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入学新生不仅在入学考试成绩上要达到要求,而且在职业倾向上要符合所报学校、专业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的职业倾向一致,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如果所招新生的职业倾向不适合招生学校、专业的性质,就会使其专业学习受到来自学生职业倾向方面的阻抗,教育效果因此会事倍功半。试想,一个对植物栽培不感兴趣的学生怎能有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为了保证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严把招生关,重要举措就是对报考学生进行职业倾向鉴定,或者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职业倾向鉴定。

2.导学价值、导改价值

全文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为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将部分顶岗实习的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改为毕业实践(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进行研究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技能,挖掘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毕业实践(报告)写作要求

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要求学生结合工作岗位实际进行实践,结合所学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分阶段撰写规定内容,要求四个阶段的工作相互衔接。

1.第一阶段:撰写自我介绍(800字以上)

实践目的:了解实践单位的性质、主要机构和经营活动,明确实践内容,制定实践计划。

写作要求:撰写个人情况介绍。要求用第一人称写作,含学习经历或社会实践经历、目前工作所在单位的名称、主要经营项目、个人工作岗位及职责等。

2.第二阶段:撰写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1500字以上)

实践目的:深入了解实践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才构成和发展战略等。

全文阅读

·信息荟萃·省教育研究院举办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培训会 等

会 议

省教育研究院举办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培训会

3月1日,由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培训会在广州召开。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研究员许远担任主讲嘉宾。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出席会议,副院长朱仲庆主持会议。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有关人员、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及广东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基地各部门人员、全省有关职业院校教师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王国川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材建设政策,从宏观层面上作了阐述;传达了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的精神;介绍了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的重要工作目标:健全教材开发、编写、审定、选用、更新机制,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教材建设队伍,开发一批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高质量教材,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体系。他对出版社如何适应职业教育教材发展提出了要求,为我省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

许远以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围绕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教材开发技术讲解了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从理论上、技术上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和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导。他指出,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要充分按照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规律、特点和标准规范来开展,要更具针对性、适用性、科学性和艺术人文性,应充分学习领会各专业教学标准,更多地研究吸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出版社要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努力编写出版符合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材。

汤贞敏在培训会上表示,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意义重大,希望大家充分学习领会二位专家的培训内容,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他还提出了四点工作意见:认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形势,把握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政策;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建设职业教育教材;凝聚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力量,实行协同创新;出版社积极提供充分保障,主动做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建设服务工作。

(本刊记者)

让职业教育不断创造人才红利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工科毕业设计论文

一、国内外高职工科毕业设计现状

(一)德国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国内高职院校学习的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它的教育模式与高职比较相似,它以实践为导向,特别强调学生在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通常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不为学生指定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必须自己到企业寻找毕业设计课题。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如规模大一点的企业利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学期在自己的网站或报纸杂志上贴出课题信息,这些课题来自于企业还没有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时间相对充足的学生来完成。学生提出申请后由企业选择是否录取。规模比较小的企业通常直接与应用科技大学联系,由校内相关部门企业需求信息和课题内容,学生可以有效地建立与企业的直接联系,既方便学生找到适合的毕业设计课题,也帮助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就业优势明显,大多数学生通过一个学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后,可以非常自如地开展工作,毕业设计单位往往也就成了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德国的这种毕业设计模式与德国的国情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校企紧密合作有关,国内校企合作做得好的专业可以借鉴。

(二)台湾毕业设计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技职院校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学制、课程、教材与教法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推行专题制作。专题制作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以研究为主的必修课,学生可依职业发展需要或个人兴趣选取一个课题进行实务制作或撰写研究论文。台湾技职院校的专题制作就相当于大陆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专题制作课程的实施流程大致包括如下环节:分组,确定指导老师与专题题目,专题分工及拟订计划,计划审核,专题制作,专题发表。专题制作课程具有以下五大特色:(1)提升研究和实务操作能力;(2)一组一题,分组指导;(3)团队合作,分工协作;(4)小班化教学,师生互动;(5)重视系统的研究方法教学。目前大陆高职专升本(比如北京联合大学)教育中有借鉴其做法,河北大学谷冠鹏等提出专题制作课程对于国内高校改革和完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借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资讯学院“实务专题”教学的成功做法,各专业将“实务专题”纳入了必修课程。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罗薇薇在《浅谈台湾技职教育对内地高职教育的启发》中也提到可以效仿台湾技职院校“专题制作”的做法,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专题制作”结合起来。内地的高职院校某些专业的毕业实习环节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实习平台的作用,学校应加强监督和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项目中,在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相关专题的制作。

二、高职工科毕业设计的改革探讨

了解了德国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和台湾的专题制作后,我们一定会感受到他们的做法才是实在为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毕业设计,而我们只是表面觉得他们的专题制作搞得非常好,真正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达到企业的求才标准。国内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应借鉴其优秀做法,再结合大陆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制定出更加符合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培养方案。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台湾专题制作强调实务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借鉴德国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和台湾技职教育专业制作模式,再结合我国大陆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探讨高职工科毕业设计的改革。

(一)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高职工科毕业设计时间应安排在学生学完专业主课后,一般安排在大二结束,大三学年,但是为能掌握学生的动向,可让学生毕业设计在校内2~3个月完成,如果在企业找到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可安排在企业完成,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工科毕业设计应注重研究方法的传授工科学生应在毕业设计前开设研究方法之类的一些课程,比如“统计学”、“逻辑导论”、“资料处理与分析”、“研究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基本研究能力,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

(三)工科毕业设计应注重设计过程,实物可展示工科毕业设计应侧重实际动手制作实物、模拟仿真或完成电脑软件编程等,学生三人一组以团队合作形式共同完成。这样,学生既可相互讨论又可分工合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在答辩前,学生的作品通过展板、实物、录像或照片等提前展示出来,让评委老师提前了解该组学生的专题内容,既形象具体,又相互比较,一目了然。

全文阅读

本科毕业设计培养问题与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系统训练学生文献检索、科技论文撰写等科学研究基本能力的教学过程,在整个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对毕业设计实施过程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但在毕业设计培养过程中仍然出现不少实际问题,使得学生不能将学习的重心完全放在毕业设计的完成上,对毕业设计工作重视不够,从而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的不高,凑字数、抄袭和找枪手代写等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出现,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以及高校教师的普遍关注[1~3]。笔者根据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在海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协助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经历,对毕业设计培养过程中选题方式、过程管理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和意见,为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借鉴和思路。

一、国内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环节常见问题

本文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分析国内工科院校在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常见共性问题。(一)毕业设计选题方式过于单一,不能确保学生都能选择到感兴趣的课题。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结束前,由具备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资格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专业情况,拟定十个左右的课题上报到所在学院,由学院对上报课题审核合格后发给各系供学生选择。由于指导教师在拟定课题的时候遵循一人一题原则,每个学生都能选择到一个唯一的毕业设计课题。但是,这种单一的选题方式具有很强的约束性,不能确保所有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指导教师在选题时遵循一人一题的原则,没有多余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只有先选题的同学以及少数在课题公布之前主动与教师联系自选课题的学生,能够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大部分学生都只能在指导教师提供的课题范围内进行被动选题,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甚至有部分学生对自己所选课题是完全陌生的;另外,在毕业设计选题结束以后,指导教师向选择自己课题的学生下达已制定好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实施计划,并向学生提供相关参考文献和完成课题的方案和建议,包括课题调研、方案比较、课题实施、撰写论文等。在拿到如此详细的任务书后,学生的第一感觉可能认为这就是一个课程设计或者是一个验证性实验,这让学生从态度上就轻视了毕业设计,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这种约束性较强的选题方式,使得指导教师在拟定课题时无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专长和个体差异而出现课题难度过大或者过低的情况,这也会影响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二)毕业设计实施时间过短,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过程是在学校教务部门制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的指导下,由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与实施的。该管理办法对各二级学院、教学系(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和基本任务都做了详细规定,对毕业设计从选题到答辩等过程的完成时间、具体任务和要求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种规范、详细的过程管理能确保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但是,由于整个毕业设计的完成周期只有16周,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理解课题的意义、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案,只能按时间节点机械地完成各子任务。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性,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事实上,国内多数高校毕业设计的主要完成时间为第八学期的三到六月份,而该时间段同时处于学生考研复试和就业的关键时刻,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将学习的重心完全放在毕业设计的完成上,甚至只关心毕业论文的撰写,个别同学甚至通过抄袭、花钱找枪手代写等违规违纪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每周的集中指导和汇报会流于形式,变成了学生汇报计划完成情况,当指导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或者询问是否存在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指导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没有或者沉默不言;中期检查报等都是按照实施计划表内容填写,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研究状况。这种缺乏独立的思考和主动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三)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的考核,一般由指导教师考核、评阅教师评阅考核以及论文答辩三个模块组成。其中,指导教师负责对毕业设计的过程、答辩资格以及论文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占毕业设计成绩的1/3;评阅成绩由答辩小组成员对同小组其他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相互评阅,评阅成绩占毕业设计成绩的1/3;最后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答辩成绩占毕业设计成绩的1/3。评价方式主要是从查阅文献能力、研究态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设计撰写质量以及论文答辩等方面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综合评定。这种评价方式看似能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但忽略了对毕业设计过程的考核,例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每周的汇报情况、指导和答疑情况等考核;由于师资不足的原因,很多大学的指导教师都要指导十位以上学生的毕业设计,还要评阅几乎相同数量的毕业设计,导致在评阅论文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出现只关注毕业论文的格式或者直接咨询相关论文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就间接导致指导教师几乎全程参与学生毕业设计的评价。另外,在答辩环节,答辩小组的成员一般就是由参加该组答辩的学生的指导教师组成,这也导致对答辩环节的评价缺乏客观性。

二、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虽然目前国内各高校对毕业设计都制定了科学和规范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笔者在海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每年都会协助指导老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对于国外高校毕业设计的培养方法和过程有一定了解,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和方法上的异同,获得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可以为我国工科高等院校毕业设计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思路。(一)组织研究室开放活动,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选题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把这句话落到实处,是值得教学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们思考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很多高校和教育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也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实践方案。其中,通过研究室开放并开展专业科普活动是最受关注,也较容易实现的方案之一。即在毕业设计选题之前,由学校或者学院组织本学院教师开放各自研究室,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实施科普教育活动。教师以研究室开放活动为契机,以制作精美的海报、生动有趣的视频、高大上的实验平台来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以师生现场直接沟通来展现指导教师的学术素养和人格魅力,以科普的方式宣传自己研究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吸引学生选择本研究室。通过研究室开放,学生既可以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可以全面了解本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并以此选择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和教师或者学长面对面沟通,也可以让教师初步掌握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专长,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每年的五月份都会开展“科技周”研究室开放活动[4],不仅吸引本校本科生积极参与,也吸引了合肥市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的极大兴趣,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地家长携子女特地驱车参加,受到了广泛好评。(二)延长毕业设计实施周期,实施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毕业设计过程。学生在进入研究室后,其毕业设计的题目、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研究方案等由学生主动与指导教师或者学长讨论、确定并完成,包括课题的实施过程,也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一般情况下,指导教师不直接参与其中,但会通过每周的汇报会了解和掌握学生课题的完成情况,指导教师也会不定期进入实验室随机检查学生的实验情况。根据安徽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的要求,学生要在16周的时间内完成以下任务:一是检索并阅读不少于10篇研究论文;二是阅读并翻译至少一篇外文文献;三是制定并完成毕业设计的内容;四是撰写不低于一万字的毕业论文。显然,想要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设计,仅靠16周时间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第八学期学生还要面临研究生复试和就业等问题。将毕业设计实施周期从16周延长至一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是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目前,国内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不少高校正在进行“一年制”毕业设计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5]。(三)强化过程考核,采取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我们一直强调对学生的评价要本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但是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才是根本,仅仅依靠指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借鉴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6],同时结合学校工科专业具有过程性的特点,建议采取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实行全过程、多维度的考核方式。一是细化过程考核指标并提高过程考核在评价体系中的占比。例如由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过程活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周汇报和指导会以及初次论文重复率等进行量化考核;为强调“过程性”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过程考核的占比提高到50%。二是评阅教师在同专业内实行匿名评审并降低匿名评审在评价体系中的占比。由于评阅教师只是对毕业论文的内容进行评价,并不能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评价,将评阅教师的评价结果调整至20%是比较合理的。三是答辩环节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原则。答辩环节偏重于对论文质量和结果的考核,由无指导教师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才能真正体现公正性和客观性。这既能保证对同一答辩小组的毕业设计质量考核的公正和客观,也能确保同一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结语

本文以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指出我国部分高校毕业设计以任务为驱动培养模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同时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提出以“兴趣”为导向的选题方式、“独立、自主”为核心的实施过程、“三权分立”为原则的对维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建议,希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自身潜力,自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杜绝抄袭、找枪手和凑字数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切实有效提升工科院校毕业设计的质量。

作者:吴道华 魏利胜 朱学华 娄柯

全文阅读

转型发展下材料成型专业的毕业设计教改实践

摘要:本文分析了面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下,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毕业设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校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加强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监控和管理,因材施教,实行具有我校特色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42-02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地方院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定位模糊,发展方向朝学术研究型院校发展,普遍存在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随着招生生源紧张、新生报到率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战略部署,从国家层面上把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地位予以确立。洛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2007年专升本的地方高校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

毕业设计是洛阳理工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洛阳理工学院面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国外应用型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新升本科院校的改革实践,深入分析目前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这对做好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增强本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追求本科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合理化,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上世纪60年代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大力致力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了大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形成与普通大学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双元格局。目前欧洲各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迅速,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比越来越高,其发展模式己经席卷了欧洲的高等教育系统。其中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最为成功,具有普及性和典型性[1]。其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教学统一管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统一管理,建立了系统完整、设施良好,模拟生产环境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题目通常来自生产实践,并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