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院艺术

学院艺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学院》

安宁

80后知名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及作品集18部。现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老师、副教授。《读者》等多家期刊签约作家。荣获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2009年度北京市政府优秀青年原创作品大奖。

学生打架斗殴事件

美兰被系主任陈大力连讽带讥地训斥完后,涨红着脸走出办公室,隔着走廊上的玻璃看到窗外浑浊的天空,便想,除非辞职,而且,与未婚夫刘志国分手,否则,自己怕是会客死在这个陌生肮脏的城市,或者,跟刘志国捆绑在一起,厮打到形同朽木的金婚银婚钻石婚。

这样想着的时候,的短信,便发了过来。美兰站在二楼楼梯拐角的窗前,打开短信,看到上面只有4个字母:tbxn。淤积在美兰心中无处发泄的那些情绪的污泥,瞬间就在这4个字母的引导下,哗啦一声,倾泻而出。美兰背对着来往的老师和学生,默默流了一会眼泪,想着要写什么样的话给呢,用同样的话回复他“特别想你”么?还是冲他任性发脾气,问他为何不来拯救自己逃离这里?再或告诉他,她哭了特别想他如果可以,飞过来抱抱她吧。可是这样胡思乱想一阵之后,美兰擦掉眼泪,只写了一个“晚”字。那是他们在北京热恋时,她常发给的一个字,意思是:wan,我爱你。

只是美兰发完这个字,一层一层下了楼梯,又穿过学校喧哗的操场,被几个打球的学生撞了几下,接了三两个学生关于毕业论文或者作业的电话,而后一拐弯,走进校外那条永远都有车在堵的吵嚷的马路之后,便将,还有8个月之前的北京,给暂时地忘记了。

美兰现在常常有些想不起8个月前,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陌生的省会城市的。但她淡忘了过去,也未曾对现在的生活,有深刻的记忆。她似乎处于一种暂时性休眠的状态,现在过去和将来,均不能够在她心里,停留片刻。她只是这样在生活里梦游一样走着睡着,至于生活的河流,会将她载到哪里去,她怎么知道呢?

但她在梦里,常常回到过去。有时梦到跟在长长的胡同里走,是安静的胡同,阳光从长条的蓝天上洒落下来,将美兰的裙裾,照得斑斓耀眼。有时梦到隔着马路看她,不说话,也没有任何举止,好像故乡稻田里的稻草人,那时的阳光,则是诡异刺眼的,美兰想穿过马路,却总是看不清晰穿梭来往的车辆,她恐惧着车祸,终归没有在梦里穿越车流。也有时候,梦里的,是背离她的姿态,她只看得到他的背影,而且,那背影越走越快,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小点,尘埃一样,在阳光里飘着。

全文阅读

学院艺术发展

一,学院艺术的功能定位

通过对上述学院艺术所面临的境遇之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定,学院艺术并未在市场经济与前卫性艺术冲击下和自身种种调整的情势下,使它走到了必须放弃现有传统而附从于边缘性的前卫艺术的地步。借此,我们可以给学院艺术如此的功能定位。

1,学院艺术仍然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和主题性创作的主力军。

2,学院是美术考核与人才培养的必经之途,和权威机构之一。

3,学院仍然是当代艺术创作与理论阐释中的学术高地。

4,学院艺术是边缘性的前卫艺术被接纳、展现与获得认同的重要载体。沾染上学院气息的“前卫”就可能因为有“学术品味”而声望地位得到提高。

二、当代学院艺术的生存语境

如果要给学院艺术一个基本的定位,并且借以厘定学院艺术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中的行为的话,首先就必须搞清楚当代学院艺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势下。

全文阅读

留学牛津大学艺术学院

关于留学国外著名的艺术类院校,对于学艺术的我们来说应该更有发言权。说到牛津大学艺术学院,不得不提一下耳熟能详的牛津大学了。

牛津大学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公立大学,有“天才与首相的摇篮”之称的美名,也就是说不少名人能士都来自于这所大学,而且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常被合称为“牛桥”,它们两所是英格兰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牛津大学享有世界声誉,它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世界性的影响。牛津大学也因各种因素而获得“最著名的学府”之一的美称。牛津大学是英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培育出无数的顶尖杰出人士。该校包含36个学院,除了各自有不同的建筑特色之外,每个学院为独立自主的教学机构,提供学生课业及生活上的指导。牛津大学的课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由导师自己挑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取得学士学位。在近800年的历史中,其中有5个国王、26位英国首相、多位外国政府首脑、近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科学家。

牛津大学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经济科学、商务管理哲学三大领域的不断进取与创新成就,震撼整个世界,当然,在艺术方面也是较为突出的。在05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里牛津大学在世界排名第四,其艺术类学科中名列第二,是欧洲最好的大学之一,他那美丽的大学城也为人们津津乐道,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即以此地为故事背景,在牛津处处都是优美的哥德式尖塔建筑,因此有"尖塔之城"的美称。艺术氛围在这些建筑物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了!牛津大学艺术学院位于牛津大学的中心位置,丰富的可视化资源,为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此外,艺术学院的藏书量规模庞大,内容上涵盖了西方艺术与建筑等学科,年代上也实现了从古代艺术到二十一世纪艺术的跨越,在资源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牛津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导师制”。学生的导师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多为品学俱佳的学者,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周与导师见一次面,将自己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向导师宣读。艺术学院的主要功能在提供膳宿及导师,由于各学院师资设备参差不齐,招收学生人数互异,住宿年限规定也不相同,每位研究生一旦获准入学,即配有研究室,图书设备亦相当齐全。艺术学也会给每位学生提供工作室,学院有自己的画廊博物馆图书,也可使用牛津大学的所有设施。本科与研究生的主要专业设置有艺术史与原理、绘画、电子图形图像、油画、出版印刷、摄影等,均是与美术方面息息相关,在音乐方面相对资源稀少。该院旨在使学生在特定的世界文化里对人工品的来源作历史性的了解,探寻其制作,制作者,使用的媒介工具,及这些作品的功用。通过学习让学生可以在文化背景下对人工品做出历史性的解释。牛津大学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核心学术导师,辅助学术导师,还有学术访问者。他们精湛的学术造诣为艺术学院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关于艺术学院同学毕业就业的方向,还是比较狭隘的,多为职业艺术家,建筑师等。但是艺术学院的入学条件必须具有高中毕业文凭且高中平均成绩在75分以上,基本的雅思托福也要达到一定的成绩。

总之,牛津大学的知名度还是不可比拟的,有意愿往艺术方面深究的同学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牛津大学艺术学院的,毕竟国际钢琴巨星、联合国和平大使郎朗被英国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郎朗也因此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艺术家。所以想要出国进行艺术深化,牛津大学艺术学院就是不二之选了。

全文阅读

分析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学院14%

与2011年的上榜名单相比,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和艺术学院呈现了一片“刷新”之势。虽然上榜率和2011年相比下降了5%,但是14家中有5家是在2012年新成立或正式投入运营的机构,并在成立伊始就受到外界广泛关注。2012年,公共美术馆和艺术学院依然在展览、学术和公共教育方面承担着重任;而龙美术馆的成立则又一次掀起了私立美术馆的热潮,民营美术馆纷纷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中国艺术机构的发展注入一股活力;同时,地方美术馆的活跃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2012年,龙美术馆的成立绝对算得上艺术圈的大事件,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也让它当之无愧地占据了权力榜第一把交椅。这次,王薇刘益谦夫妇不再以收藏家的身份登场,取而代之的则是由二人创立的斥资3亿元打造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而龙美术馆既是一个标杆也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多家由收藏家创办的私人美术馆会接连正式投入运营。除此之外,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民营美术馆依旧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推出不少精彩的展览。同样是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也于2012年10月正式开馆,在李磊的统筹下,中华艺术宫举办了凭借“海派”绘画和现当代美术方面丰富的馆藏举办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等开幕大展并和法国奥德赛美术馆等世界知名美术馆合作开展馆藏展。热闹的不仅是上海,西安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和广东时代美术馆等地区性美术馆在大力支持本土艺术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众更多地接触艺术提供了便利。华侨城美术馆群也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等10家美术馆整合,这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美术馆连锁品牌形成。

公共艺术机构方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如既往地在文化教育和青年艺术家群展方面起着推动作用,同时其推出的限量版艺术品也证明了艺术衍生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山艺术基金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川蒙养20年: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川美艺术作品收藏展”收到热烈反响。还有亚洲文献库和2012年新成立的录像局也在艺术数据收集和整理上为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支持。

艺术学院方面,王璜生主持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除了举办多个重要的国际交流展,还自主策划了“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显示出这所最高美术学府对青年艺术现象的关注。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也在南艺成立100周年之际成立,由李小山任馆长,并举办了如“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师生美术作品展”等展览。

纵观2012年,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学院各有各的精彩,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的艺术机构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各方面的推动下,一系列高品质的展览和文化教育活动也更深入地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

全文阅读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理念是以创作为中心,围绕创作进行基础教学与训练,始终贯穿在5年本科的学习中,并以创作作为检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基础教学实践中,坚持基础教学与创作实践并重一直是我们的教学指导方针。

迄今为止,雕塑系已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用已出版发行的自编教材,分为基础课(造型基础和专业基础),创作课两大类。基础课融汇了我系传统的教学经验,是雕塑教学的根基,以传统具像写实系统为基础,注重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强调课后辅以大量的速写训练,泥塑小稿构图练习,结合写生的泥塑肖像创作练习等。培养学生如何观察和认识事物,以及如何把自己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是寻找艺术感觉和发展自己艺术道路的开始,是切入创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创作课程又以基础课的训练为根基,是对具像写实基础的补充和延续。由创作实践带动下的基础训练的优势,在于学生能认识到基础训练与创作的相互关系,学到的基础知识能在创作实践中得到运用和验证。按这样的思路设置专业课程,避免基础课与创作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雕塑系现设有完整的教学设施,包括泥塑教室、金属、木、陶艺材料工作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及电脑教室。

一直以来,造型基础就是雕塑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对于一直坚持以具像写实作为立系之本的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来说,光有造型基础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脱离实践教学的支持,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院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创新性的提出了教学基础内容与创作实践紧密相结合的理念,因为只有真正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雕塑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此外,我系在常规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当代雕塑语言的引入和应用,注重艺术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启迪,开拓专业知识的视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理论知识的研究: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实地考察,对国外雕塑史的全面梳理,逐步吸收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优点和国际当代雕塑的新观点、新技术,多角度、客观真实地解读作品。

近年来,当代艺术的井喷式升温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争议。在校学生在初识本专业的时间段上和认知度上,都显得稚嫩和迷茫,好的标准一时间变的不确定起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在我系的教学指导方针下,教师及时加以说明和帮助学生理解争议的现象和个别案例。不对激进的方式盲目崇拜,不以牺牲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为代价,强调我们以传统的雕塑教学为本的方向。服务国家、民族、大众的审美标准,坚持长期以来已被证明合理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艺术类大学,我们有着光辉的艺术历史丰碑,我们始终坚特培养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引发创造性思维同步进行,在培养尊重传统写实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造思维的能力。我系在学生展示成果方面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基础和创作实践的热情,尤其将创作想法转变为最后的实物雕塑,主动、积极地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动手能力和经验的积累。雕塑系除了举办不定期的专业展览外,在每年年底的固定日期还举办系大展,这已成为雕塑系的一项制度。在本科期间参加展览,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从初识雕塑到独立创作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实践过程中的体悟也加深了对名家名作更深入、更客观和自主的理解,同时对建立自己的雕塑语言体系有了初步的积累。由于奖项的设置,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为以后的创作之路做好铺垫。

此外,雕塑系还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由学校承担的大型雕塑工程项目,并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熟悉和了解创作、放样、制作的全过程,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的实践中,获取课堂教学之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也是我系教学中所倡导的在项目实践中促进教学发展的理念之一。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自1997年恢复本科招生,至今走过12年的光阴,我们共培养了7届5年制本科生,3届研究生,3届艺术硕士,现有在校本科生84名、研究生4名、艺术硕士3名。在实行创作实践与基础教学互动的教育方式下,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多次参加省内展览并获奖,如在江苏省第二届雕塑艺术作品展上就有35件作品入选,占全展览作品总数的1/4还多,其中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在所有参展单位中独占鳌头;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美术作品展)1件作品获―等奖;在江苏省美协第二届新人美术作品展览1件作品获新人奖{在第三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我系有13伴作品入选,其中1件作品获得优秀奖;在第六届中国体育美展中1件雕塑作品获得银奖。近年来,我系多名毕业生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及雕塑创作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以创作促进了基础教学与科研。

在南京艺术学院即将迎来百年校庆之际,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作为其中一份子,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从蔡元培先生确立的“阂约深美”办学理念到刘海粟先生提出“不息的变动、不息的改造”办学精神,再到今天“求实、创新、致美”的治学校训,南京艺术学院在实施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府的征程上不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为社会培养了―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

全文阅读

艺术院校的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中教学质量的高低,现代课堂教育贵在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标新立异,锻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艺术院校里,由于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和普通的院校有很大区别,因此,艺术院校的教师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关键词:艺术院校;课堂;教学;艺术;模式

艺术院校主要指开设综合艺术专业以及设有艺术专业科系的院校,具有学校和学院性质的教育教学机构,艺术院校一般分为了音乐、戏剧、美术、舞蹈以及传媒。由于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而决定了艺术院校的课堂教学具有自身独特性质。

一、艺术院校的教学现状分析

艺术院校承担着为各地的技术市场培养人才、同时为国家输送后备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的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以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而我国现代的艺术课堂上普遍的问题也日益令人担忧,课堂教学多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以教师为核心,重视传授知识,却轻视了实践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的特长、优势,要求学生达到获得知识的同一种能力、检测的同一种水平,“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十分突出。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的训练联系不大,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从而造成课堂的教学气氛沉闷,“一言堂”给教学带来了反效果,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课堂的进度。

二、艺术院校的学生特点分析

1、学习情况

艺术院校的专业包含了音乐、戏剧、美术、舞蹈以及传媒,课堂的教学也主要有理论课的学习和实践课的学习。由于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动态、活泼的文化,艺术生在学习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大量的精力去关注自己的专业,而学习文化的时间较少,造成文化课的基础相对薄弱,积极性不高,而在实践课堂上,由于上课比较分散、自由,因此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全文阅读

学院艺术专业教学探讨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现状

(一)基础课教学方面的现状完成了“工艺美术”向“艺术设计”的转变后,以前的基础课教学体系被淘汰,基础绘画课的功用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只注重形、体、色彩、艺术审美向记忆、联想、想象、再创造为目标转变;笔者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内,基础造型能力和色彩配置审美的掌握和运用就被边缘化了。

(二)专业设计课方面的现状近几年,全国的高职院校都在申办艺术设计类专业,在社会上出现了“艺术设计热”。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看似“很火”;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尽人意。(1)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过热。各院校的办学规模都在成倍增长,办学的基本硬件都很难保证,各种“软件”设施更是捉襟见肘。如今毕业生的作品呈现形式都是在电脑上呈现,缺失了必要的设施情况。(2)服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情况也不乐观,培养的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去,他们多愿做设计,而且多是时尚设计,但对服装的精细加工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施工工艺特别是高精度的施工工艺缺少兴趣。时装设计倾向于纯艺术,实用价值不大,这一领域的服装生产厂家也很少,所以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改行比例很大[3]。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毕业生会直接受到“民工式”的冲击;因为很多装饰工程公司无论在招、投标或者“揽活”时,设计方案基本免费,甚至一些中、小装饰工程公司根本不做设计,由甲方负责人提出想法或直接参考优秀的建筑装饰效果图资料,这种做法在我国装修市场主流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工装饰队中十分普遍。(3)工业设计专业是四个专业中唯一没有过热的专业,也是影响未来我国工业设计的重要专业。其未“热”原因有很多。其中,企业领导者多半持拿来主义态度,仿制国外产品,导致我国的工业设计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鉴于上述原因,此专业的就业市场一直低迷,毕业生改行率高,所以国内院校很少开设工业设计专业[4]。

(三)学生培养方面的现状艺术设计强调的是个性、独创和与众不同,它要求既不能重复他人又不能重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门课程、每一项作业都要创新,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都较强,具有以创新为荣,以重复和模仿为耻的精神[7]。在高职类院校毕业生中从事设计工作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而大多数毕业生要进入技术工人的行列,技术工人各工种的相互协调,统一管理对整个工程的顺利、高质量完成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培养看似微不足道,但离开了学生培养谈教学就显得无凭无据、软弱无力。以上种种都给专业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让很多专业教师面对学生无所适从,职业类院校培养目标本身就是动手操作能力,就是一种个人的施工工艺能力的掌握,而学生对这方面的能力掌握从本身来讲就没有兴趣,再加上高职类院校在基础实践方面的投入很少,设施很简陋,甚至根本没有实践设施,“自找单位、分散实践”在高职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很普遍,现状却是如此。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教师队伍、教学管理方面的现状

从教材方面看,近几年虽然高教社和各地方出版社也出版了很多教材,还标明适用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但没有几套、甚至是几本真正和教学实际相吻合。除了外部原因,学界本身就自觉不自觉的夸大设计在社会中的地位,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现在的社会条件、资金投入、质量标准、市场潮流相去甚远,用这样的教材培养的学生是很难就业的[5]。从教师方面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多半是引进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或研究生直接作为教师启用;这一部分人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是从学生向教师的转变,对社会行业、企业实践大都知之甚少;在教学中不会“说外行话、做外行事”,但只凭着“我的老师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学生”的热情来从事艺术设计教学,混淆了本科教育和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与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工为重点的方向不相符[6]。

另一部分则是从绘画专业转行当艺术设计教师的,这一部分教师面临着“转型培训”问题,他们中有一些在绘画上小有成就、自恃学高,而忽视了自己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妄自尊大、凭经验办事———对新人、新事置若罔闻,等等。这就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从教学管理方面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在人员结构上就不合理。首先,由于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专业教师职称相对较低,很难进入管理岗位,哪些不懂专业的人又无法真正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这是我国艺术设计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次,艺术设计专业的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深入研究,并形成一套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办法。如何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一套科学、实用、又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对学界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却对此无能为力。

三、现代技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行业的冲击

全文阅读

江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让中国的公共艺术面向未来

公共艺术有未来吗?有的,但前提是,人们能普遍认识到艺术对克服社会生活异化现象的积极作用。中国的公共艺术有未来吗?有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艺术设计师。然而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毕竟,面向未来与埋头当下有着头颈部姿势的不同,而精神超越和现实沉醉更难作到切换自如。因而,当今关于公共艺术的各种争论,根源大多在于此。

好在有大学,更确切地说,好在有大学的理念。尽管今天的大学,在种种生存挑战压力下对内对外似乎不再有从容,但这只是现实中大学不幸的一面,而非大学理念的不幸。大学的理念,就是要拓展人类精神的维度,提升人类生活的境界,构筑理想以矫正和引导现实。温总理勉励大学生仰望星空是有着深刻道理的。那么,公共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在今天,是开设有这个专业的大学应具有的优势和必须担负的责任。

让中国的公共艺术面向未来,这是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大学)设计学院的一个真切而朴实的愿望。学院公共艺术系的全体教师,用优秀作品贡献公众,以高尚人格熏陶学子,以世界眼光要求学子。教师们获得了包括全国美展银、铜奖等各种奖项在内的许多荣誉,也培养了一小批又一小批具有创新理念和团队精神的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我院07届公共艺术专业的部分毕业设计作品。本届学生共25人,他们的毕业设计取得许多成绩。全部毕业作品被授予设计学院院藏作品奖,一名获江南大学“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奖,三名获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奖;在北京举办的“今日中国――当代美术展”中,三名获入围奖,两名获优秀奖;在“全国优秀毕业生雕塑作品展”中,六名获入围奖,一名获优秀奖。

毕业设计并不是结束,而只是新的开始。这些作品,于社会而言,仅仅是萌芽,预示着成长的迹象和新艺术力量的诞生。于毕业生而言,更是生命茁壮成长的记录和未来的起步。我们有理由为他们喝彩,为中国公共艺术的青春力量喝彩!说到底,为人类不懈的高尚追求和创造未来而喝彩!

全文阅读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实践学分研究初探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的多少来计算在校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当前,我国的很多高校已经普遍采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但学分制主要考核的是学生在校课堂所学的一种成绩计量,而艺术院校学生的大部分所学知识、考核成绩和最后的能力检验都要依靠实践之后所出的成果。因此,注重对艺术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成绩的管理已一种必然的趋势。

艺术院校管理模式实践能力一、什么是实践学分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而实践学分,则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专业从事实践活动而获得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智力成果或参加科技竞赛取得优秀成绩,经学校实践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在具体的实践学分管理中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对实践学分的理解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对“实践学分”的命名也有所不同。例如,黑龙江大学将这种学分管理模式称为“三创学分”,大连理工大学则是“奖励学分”这一提法,中山大学等三所院校使用了“科研学分”这一提法,沈阳师范大学等大学则根据自己师范院校的特殊情况将这一管理模式称为“创新学分”,除了以上四种提法之外还有“项目学分”“研究学分”等不同的提法。笔者根据艺术院校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学分制管理中的特点认为“实践学分”这一提法更合适高等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

二、时代背景

高等院校实行艺术实践学分管理是有其自身的时代背景的。众所周知,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在高等艺术院校中设立实践学分,正是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管理者们在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多元化人才进程中的探索结果的不断深化与完善,是高校艺术院校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何使自己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的一种有益探索。

三、理论依据

1.“教学做合一”思想

早在上个世纪初,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已经提出了“教学和一”思想。他认为教育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要在“做”上来进行的,“死读书”和“填鸭式”教学都是不可取的,教育工作者要把“教”“学”“做”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在在“做”这个实践过程中。这应是实践学分这一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管理理论中的最初萌芽。

全文阅读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新浪漫剧、五四启蒙运动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

汤显祖剧作审美论

论两个“梦”意象构成的浪漫剧及其象征追求——《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比较

戏曲形体表现语汇——程式解析

“金华昆腔”最后的职业全昆班

《渔舟唱晚》的传承与版本

清代邱之稑《律音汇考》关雎琴谱试弹及其关联

乐者之魂——乐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