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血液透析中心实习总结

血液透析中心实习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血透患者护理健康教育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肾衰病史1~8个月,平均(2.6±0.5)个月;男25例,女17例;年龄44~89岁,平均(61.4±1.7)岁。观察组患者肾衰病史1~9个月,平均(2.5±0.4)个月;男26例,女16例;年龄42~87岁,平均(61.5±1.8)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史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主要措施为:(1)心理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了解其心理动态,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安抚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与家属进行积极沟通,寻求支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关知识教育,讲授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治疗操作方式、相关注意事项,鼓励患者与患者之间进行互相沟通,解除心理障碍。透析状态较好患者可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其融入或回归社会,重塑生活信心,改善生活质量。(2)饮食健康教育:根据每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具体情况、实际尿量、日常饮食习惯,为其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部分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要对3d的饮食进行记录,根据饮食内容进行有效的调节。同时给患者发放饮食注意事项相关教育资料,改善患者机体营养。(3)血压自我监测方法教育: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如何服用降压类药物,同时每天坚持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一次测定,并做详细的记录,保证做到定时测量,切勿自行对药物用量进行增减。(4)药物使用教育:血液透析患者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多种药物进行配合治疗,主要类型包括磷结合剂、铁剂、活性维生素D、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集中;每月应该根据实际化验结果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注意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病情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及时来院就诊。

1.3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实施结束后,对肾衰竭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不记名打分方式进行,100分以下及,80分以上为满意,以下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观察指标

全文阅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严重地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前后及血透过程中,始终给予生理、心理及社会舒适护理,不仅减轻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躯体不适,还缓解了其心理和社会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报务的内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血液透析前的舒适护理

透析环境舒适:舒适的环境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要给患者一个安静的治疗休息环境。透析室要安静整齐、宽敞明亮、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没有消毒剂等异味,且地面干燥防滑。室温可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湿度50%~60%,透析室的窗帘、被套和床单采用淡紫色或淡黄色,使患者在视觉上感到舒适,消除其紧张情绪,合理布局透析室,严格消毒和划分区域,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分室、分机透析,控制进出透析室的人员,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播放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及音乐,遥控器放在患者便于取放的地方,待透析室准备报纸、杂志与健康教育宣传册等,便于患者和家属参阅。

透析前准备血管通路:尽早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静脉置管或血管造瘘以便于穿刺及减轻患者痛苦。

心理舒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终年依赖透析存活,受透析治疗的束缚,其不能正常参加工作和社会活动,还有承担各种压力(经济的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对预后易产忧虑、恐惧心理,且随着血透时间延长,并发症多,易产生紧张情绪,因此,血液透析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重视接待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血液透析知识,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评估身体及心理上不舒适的原因、程度等,鼓励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予以生理、心理支持,尽量满足其心理需要,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来接受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中的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中动静脉穿刺的舒适护理:合理选择穿刺点,严格无菌操作,每次穿刺更换部位,不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在患者处于舒适的情况下妥善固定,必要时穿刺侧肢体垫以软枕,指导患者如何活动肢体可以避免血液外渗及活动量适度才不影响血液透析。

并发症的舒适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症较多,在透析过过程中,脱水量设置适宜,密切观察患者的全面情况,掌握病情变化,经常巡视询问患者的感受及需要,如出现冷汗、心慌时要及时测血糖及补充糖剂;如肢体有抽搐、麻木要帮助及时按摩活动肢体,必要时补充钙剂;如有血液外渗应立即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冷敷,迅速更换穿刺部位等;如有皮肤瘙痒时可给给予温水擦洗,口服地西泮、氯苯那敏等药物,避免用力搔抓及热水擦洗等。

全文阅读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如何防治低血压的发生及其护理体会。 方法 在掌握透析低血压病因的前提下,对3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预防、治疗及加强护理措施,总结防治透析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结果 通过加强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监护、透析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实施整体化护理,选取的30例患者,共进行血液透析11 100次,发生低血压799次,发生率为7.2%;727次低血压得以纠正并继续透析治疗(占91.0%)。 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125-02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40%[1],是指在透析中收缩压下降4 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2.7 kPa以上,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2]。低血压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是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原因。所以,加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透析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84岁,平均58.6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5例,肾小球肾炎5例,IgA肾病2例,其他原因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3例。

1.2 方法

全文阅读

探讨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

[摘要] 目的 对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采取临床路径的方案实施健康教育,教育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的得分情况及血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教育后尿量、体重增长、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脉动压、问卷得分分别为(877.34±23.56)mL、(1.49±0.27)kg、(135.86±28.34)mmHg、(76.23±13.85)mmHg、(97.34±17.38)mmHg、(91.37±7.87)分、对照组各值分别为(251.23±17.21)mL、(2.45±0.27)kg、(152.31±22.43)mmHg、(87.76±13.87)mmHg、(109.13±13.24)mmHg、(69.22±7.49)分。除收缩压以外,其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健康教育;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c)-0099-02

确保透析患者能够延长生存周期的关键因素是对血压的控制,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患者参加健康维护的意识,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保健常识,以便更好的促进规律性治疗。该研究将对该院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88例,所有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伤及原因不明等;患者的平均日尿量在524 mL。合并高血压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血液透析频率为每周3次左右,每次时间在4 h。昏迷或意识模糊、合并严重精神或精神系统疾病以及急性并发症的患者给予排除。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各为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在25~78岁,平均年龄(57.7±3.1)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在24~77岁,平均年龄(56.2±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育方法

全文阅读

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误诊为尿胸并文献回顾

摘要:目的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误诊为尿胸分析,加强对尿胸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天津市海河医院肾内科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误诊为尿胸病例4例进行总结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4例血液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腔积液,1例患者虽然透析过程中输入白蛋白但仍反复出现透析低血压,无法增加脱水量,胸腔积液未能得到控制,只能依靠胸腔引流进行治疗,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下降,最终死亡。其余3例患者虽然未进行胸腔引流,但通过增加超滤胸水均消失,透析过程中根据血清白蛋白情况适当输入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同时增加超滤量,胸水消失。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应及时寻找病因,制定个体化透析处方,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血液透析;胸腔积液;尿胸;误诊

慢性肾功能衰竭因代谢产物蓄积容易并发多系统改变,浆膜腔积液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包括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等,特别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透析治疗后更易并发浆膜腔积液,复习文献同时将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误诊为尿胸病例进行总结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55岁。其中2例为糖尿病肾损害,1例为膜性肾病,1例为IgA肾病。

1.2临床表现 4例患者在透析2个月~6年后出现胸闷、憋气、气促、呼吸困难,经胸腔彩超及胸CT(见表1)检查确诊为胸腔积液。

2.治疗与转归

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胸腔穿刺,留胸水标本查常规、生化(见表2)。同时继续血液透析治疗,第1例患者因反复透析低血压(透析过程中输入白蛋白仍无效),无法增加超滤量,胸腔积液未能得到控制,只能依靠胸腔引流进行治疗,血清白蛋白持续下降,最终死亡。其余3例患者虽然未进行胸腔引流,但通过增加超滤胸水均消失,其中第3例患者因白蛋白较低,故透析过程中输入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同r增加超滤量(见表3)。

全文阅读

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患纠纷逐渐突显。血透作为对因相关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的肾脏替代治疗,其护理过程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专科性,极易产生护理风险[1]。医院应分析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杜绝血透室医疗事故的发生。

结合血透室的1年来的工作情况,本文就血液透析存在的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血透室的护理水平,杜绝血透事故的产生。

血液透析护理存在的风险

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由于最近1年来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大等原因,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能严格按照血透室的规章制度进行,给护理工作埋下了隐患。

医护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由于血透室的医护人员在接受教育或培训时,往往侧重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认识,护理风险意识薄弱,不能有效解决护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易造成医患纠纷[2]。

分析判断病情变化发展能力不高:由于近年来医院血透医护人员队伍的年轻化,血透室的医护人员大多经验不足、知识缺乏,不能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发展,并展开进行及时施救,血透室护理风险系数提升不少[3]。

内院感染隐患大:由于血液透析过程的特殊性,血透室的环境、消毒隔离、透析用品用水等都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医院一旦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院内院感染,引发医患纠纷[4]。

全文阅读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整体护理

【摘要】 目的 学习和掌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及技术操作。 方法 本文参考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归纳总结。 结果 给予血液灌流患者更好的护理支持,使患者的每一次血液灌流治疗能更加平稳顺利。结论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许多透析相关的并发症也不断出现,所以单纯的血液透析已经无法满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需要,血液灌流技术作为血液净化基本治疗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以期帮助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重视和掌握,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整体护理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引入装有吸附剂(常用的吸附材料是活性炭和树脂)的容器中以吸附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达到净化血液、调整体内微循环的平衡和稳定、缓解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把灌流器置于透析器前,前者应用吸附原理,将大、中分子物质清除,随后血液进入透析装置,清除小分子物质。由于肾源不足,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以上的尿毒症患者必须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目前国内部分透析中心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仍以单纯的低通量透析为主,这种治疗方案不能很好的清除中分子和蛋白质类毒素。血液灌流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绝大多数血液透析中心都有条件开展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学者们对血液灌流的相关研究,以期帮助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重视和掌握,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更广泛的推广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这种治疗模式。

1 心理护理

习惯了单纯血液透析的患者,第一次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一定会有恐惧感,因此,首先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加强沟通,向他们解释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知识和目的。解除患者恐惧不安的心理,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1]。

2 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血压、体重、水分等,避免在低血压、水分过多、血红蛋白过高、以高凝状态下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全文阅读

血液透析中心新护士发生技术差错的原因分析及策略

摘要:目的 防止血液透析中心新上岗护士发生技术差错。方法 制定新护士培训计划与考核计划。结果 降低血透室新护士的技术差错的发生率。结论 血透室新护士经积极带教培训、严格考核、循序渐进过度到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一定实践经验,能够胜任血透室工作的专科护士。

关键词:血液透析;新护士;技术差错;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血液净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越加广泛,使许多患者摆脱疾病的折磨,特别是使慢性肾衰患者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从事血液净化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给患者提供了生命的保障。慢性肾衰患者承受着各种压力,如: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疾病痛苦。我们临床一线的血透室护士应给予其温馨、细致态度及精湛的技术提供优质服务,使患者得到抚慰。新护士是血透室的生力军,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血透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市血液透析室50名护士,分为两组,传统跟班对照组25名,实验改进组经严格培训带教及考核的25名,分别选取2007年以前和2007年以后入血透室。其中均为女性,两组年龄23~35岁,对照组:护师18名,主管护师7名。实验组:护师18名,主管护师7名。均在大专以上学历。

1.2 方法 两组共50名,对照组,以往转入血透室先跟班2~4w未经严格培训考核直接进行单独倒班工作。改进组,在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或3个月以上,经严格按培训计划学习及考核,成绩合格后单独倒班工作。在2007年之前带教血透室新护士的未经系统学习培训。新同志上岗前无制定学习计划、学习任务、未制定操作规程、考核标准。势必造成操作不规范有时甚至碰到特殊操作,而出现茫然失措,而致技术差错发生率增高。

自2007年之后,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严格的操作规程、考核计划。带教老师经系统学习过,取得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合格证者。新同志单独上岗前必须经过各项操作考试合格。带教培训具体步骤如下:①首先指导其先熟悉环境,熟悉血透中心的设置及布局,如:清洁区、污染区;隔离透析区、重症透析区等,了解各区功能,并掌握血透室各标准预防等各项院感防治工作。②在入血透室的第1~2w以理论学习为主,使新护士对血液净化知识及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并知其所以然。③并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并熟悉透析患者病例资料,掌握健康宣教内容。与同事融洽关系,虚心学习,使其树立自信心。④然后再进一步掌握各种机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种透析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⑤4w考核1次,包括理论和操作。3个月后考核合格可单独上岗。施测者填写调查表,表内主要内容为,入血透室6个月之内所发生的护理缺陷,及技术差错。

2 结果

全文阅读

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肾内科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只施行常规护理,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LSI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其它方面如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等,实验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理人员必须需要对人性有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照护[1]。现代透析的目标非常明确,①尽量延长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②努力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远期透析出现的并发症越来越多,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低[2]。护理工作者作为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机会比较多医务人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本文笔者就此方面做了相关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项研究中选用的50例病例均为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肾内科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将50例患者用随机编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2~65岁,平均(47±4.1)岁。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4~64岁,平均(48±4.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病情等基本状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和排除标准

1.2.1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透析6~12个月以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定期在我院进行透析的患者。

1.2.2排除标准 排除年龄过大的患者,排除有身体其他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已有并发症的患者。

全文阅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调查

【关键词】饮食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23-02

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相当常见,成为影响患者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定期对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已成为血液透析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饮食调查可掌握透析患者的饮食摄入量,饮食结构和习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饮食指导,对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高磷血症、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的预防和干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本透析室50名患者中选取了时间>6个月、病情稳定的患者30例。30例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与营养有关的护理问题包括营养失调-饮食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营养失调-饮食摄入高于机体需要量、营养失调-高磷血症、体液过多-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4.5%、知识缺乏-缺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知识。

1.2研究方法

采用3日称重膳食记录法(包含1个透析日、1个非透析日、1个周末),记录前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培训。在每餐前进行食物生重(如为熟食需标出)的称重并记录,用餐后也要将剩余和废弃部分称重加以扣除,从而得出准确的个人食物摄入量,调查时还要包括3餐之外所有摄入的水果、点心、零食以及食用油和食盐的称重记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