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血细胞

血细胞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血、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全血、去白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方法选择60袋400ml全血,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袋,A组为全血,B组为去白全血,C组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轻轻混匀通过无菌结合机,分别取样本﹙4±2﹚℃保存至储存期末,检测存期末的总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和上清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计算储存期末溶血率。结果储存期末溶血率,C组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全血;去白细胞全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

溶血是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损或裂解释放血红蛋白引起血浆颜色改变,储存期末红细胞制品的溶血程度是评价保存红细胞质量的重要参数,常用溶血率来表示。虽然已有多种措施能提高红细胞在血液制备、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但红细胞离体后仍将增加溶血的危险,其溶血率并随保存期的延长而明显升高。红细胞制品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中增加了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标准,作者于2012年8~12月对全血﹑去白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采血用由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提供的采血袋与白细胞过滤器一体的四联袋(血液保存液为CPD-A;红细胞保存液为MAP,含腺嘌呤、甘露醇﹑氯化钠﹑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和磷酸二氢钠),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德国贺力士),低温操作台,分浆夹,热合机,无菌结合机,冰箱(4℃±2℃,日本SANYO公司)。

3讨论

由表Ⅰ可以看出,三种不同血液制品储存期末溶血率均低于0.8%,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但也发现储存期末溶血率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全文阅读

白细胞血型综述

摘要: 白细胞血型(HLA)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器官移植和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应用于亲子鉴定和人类学研究。随着该血型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必将在攻克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方面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对白细胞血型的概念、命名与分类、应用及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白细胞 血型 抗原 造血干细胞

白细胞抗原(Human Lecucyte Antigen,HLA),俗称白细胞血型,一般是相对于红细胞血型而言。通常输血时红细胞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吻合就可以了,但对于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及器官移植,必须白细胞血型吻合。[1]

与红细胞血型相比,人们对白细胞血型的了解较晚。20世纪50年代,美国免疫学家斯奈尔发现了组织相容性。1958年法国免疫学家多塞在人体内发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体第一个白细胞抗原Mac,即人体白细胞血型,这标志着HLA研究的开始。[2,3]从1958年到1999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LA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在分子水平上已完成HLA序列的测定,并对其基因表达产物在机体内的作用形式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个体组织细胞的遗传标志,HLA不仅在抗原识别、递呈,免疫应答与调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HLA不同基因座之间连锁不平衡而产生高度的遗传多态性。[4]据悉,目前国际上已发现HLA等位基因2500余个。新HLA等位基因的发现不但可以在器官、骨髓移植方面帮助患者找到更适宜的供体,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而且将有助于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全新的防治措施。[5]该研究对白细胞血型的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白细胞血型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为器官移植提供理论支撑。

1. 白细胞血型

MHC是表达于脊椎动物有核细胞表面的一类高度多态、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因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组织相容性的决定中起主要作用而得名。小鼠的MHC称为H-2系统,人的MHC存在于白细胞表面,含量最多,采集外周血白细胞检验,称之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系统)。它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复杂、多态性最高的遗传体系,其主要功能为参与自我识别、调节免疫反应和对异体移植的排斥作用。

HLA系统位于人类第6染色体短臂(6p21.31),全长3600kb,包含128个功能基因和96个假基因,等位基因总数超过500多个。HLA复合体代表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所有基因均为共显性。HLA作为人类白细胞抗原中最重要的一类,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白细胞上表达最强。HLA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含糖为9%),由4条肽链组成(含2条轻链和2条重链),重链上连接2条糖链。HLA分子部分镶嵌在细胞膜的双脂层中,其插入膜的部分相当于免疫球蛋白IgG的Fc区段,轻链为β-微球蛋白。由于分子结构上的相似,故HLA与免疫防御系统密切相关。[6,7]

全文阅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79-0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或CML)是起源于异常多能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常表现为外周血粒细胞增高和出现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增高,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占95%左右,其中不典型慢粒占4%~5%”。笔者从事血液病检验工作以来,总结本院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的细胞学形态特征及血液学改变分析如下。

1 血象

1.1 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初期一般为50×109/L,多数在100×109/L-300×109/L之间,最高可达1000×109/L,粒系比例明显增高,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其中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及晚幼粒细胞为主,分别可占15%~40%及20%~40%,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也增多,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低于10%,嗜碱性粒细胞可高达10%~20%,嗜酸性粒细胞可达5%~10%。少数不典型慢粒患者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可达10%~20%,多数为成熟单核细胞,少数为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单核细胞。随病情进展,原始粒细胞可增多,加速期可>10%,急变期可>20%[2]。

1.2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正常,少数甚至稍增高,随病情发展渐呈轻、中度降低,早期多数患者血红蛋白90~100 g/L,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分类中可偶见有核红细胞,多染性红细胞和点彩红细胞。如突然发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减少提示不良征兆,可能急变。

1.3 血小板增多多见于1/3-1/2的初诊病例,多为450×109/L-960×109/L,少数病例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增高。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可出现中等或较大血小板。极少数病例外周血可见巨核细胞。如血小板持续偏低突然升高或持续增高突然减低都是急变的征兆。

2 骨髓象

2.1 粒细胞系统比例极度或明显增高,以中性中幼、晚幼粒细胞和中性杆状粒细胞为主,原始粒细胞不超过10%,多数幼粒细胞伴核浆发育不平衡,易见核分裂相。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可达5%~15%,嗜碱性粒细胞可达3%~10%,多为成熟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减低。少数病例粒系病态造血明显,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正常,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形态异常。

全文阅读

巨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细胞形态学的分析以明确MA的临床诊断。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M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中全血细胞减少者32例,5例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9例以红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其余46例以红系细胞和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结论:临床上通过对MA患者从血常规、骨髓象进行细胞形态学的分析,结合其临床表现可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并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溶血性贫血进行有效鉴别。在治疗上,及时有效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可明显改善MA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诊断;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6.11+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1(c)-081-02

Diagnosis on the megaloblastic anemia of cell morphocytology

HE Xi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ie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angxiang City, Hunan Province, Xiangxiang 41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gure ou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galoblastic anemia (MA) with cell morph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n to help the accurate diagnosis in clinic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zed the clinical material of 60 cases of megaloblastic anemia patients who were from our courtyard admits from June 2009 to June 2011. Results: For routine blood test, there were 32 patients that hemocyte was reduced, 5 patients that myeloid cells were obviously proliferated and megaloblastic changed, 9 patients that erythroid cells were obviously proliferated and megaloblastic changed, the rest of 46 patients were obviously proliferated and megaloblastic changed both of myeloid cells and erythroid cells. Conclusion: Megaloblastic anemia could be effectively diagnosised though the analysis of blood relative and bone marrow relativ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to differentiate among aplastic anemia,myelodysplastic syndromeand and hemolytic anemia. Timely and effective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supplement could obviously improve the symptom for treatment of megaloblastic anemia patients.

[Key words] Megaloblastic anemia (MA); Cell morphology; Diagnosis; Clinical analysis

全文阅读

小红细胞对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小红细胞对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将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正常值的患者标本,按MCV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组,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的同时,每份标本人工显微镜计数血小板两次取平均值,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CV小于70 fl的红细胞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 红细胞平均体积; 小红细胞; 血小板计数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43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应用。其速度快、易操作、功能强为临床提供了不同层次有效的血细胞参数,为血细胞计数的筛查方法。但由于其检测原理的局限性,使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血小板结果偏高是常见的问题。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库尔特原理,采用电阻抗法进行细胞计数。当体积大小不等的血细胞通过仪器计数小孔时,引起小孔内、外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变化,从而间接地区分出血细胞。血小板与红细胞计数区域常有交叉,体积偏小的红细胞其脉冲信号可能被视为血小板信号,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1]。为了解电阻抗法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笔者按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分类,比较电阻抗法与显微镜法血小板计数的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1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80例患者。按MCV大小进行分组,第一组MCV 70~81.9 fl,第二组MCV 60~69.9 fl,第三组MCV

1.2 仪器与试剂 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日本SYSMEX XT1800i全自动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与质控物。手工法:双目显微镜,改良牛鲍计数板,试剂为1%草酸铵稀释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第3版配置[2]。

1.3 检测方法 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加入含EDTA-K2抗凝剂的真空试管中,轻轻摇匀,在2 h内检测完毕。检测标本前,每日用仪器原装质控物做质控,保证仪器在控的前提下检测患者标本。仪器检测标本的同时进行显微镜计数,用毛细吸管抽取20 μl静脉血加入0.38 ml草酸铵稀释液中,摇匀后滴入计数板,室温静置后,经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计数两次取平均值。

全文阅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摘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及骨质增殖类疾病,主要特点是包含已成熟及未成熟各阶段的外周血粒细胞过多生成,血象及骨髓象是CML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CML患者血象显示中WBC升高明显,RBC和Hb初期阶段正常,而加速、急变时期会出现骤降情况,PLT与慢性期为正常范围或稍微升高,但急变期也会出现骤降情况,骨髓象在急变期时,原粒与早期幼粒细胞则超过30%,同时PH染色体呈现阳性,白细胞不断上升,呈现典型血象及骨髓象变化,患者NAP中性粒细胞的活性逐步减弱或呈现阴性、PH染色体为阳性,同时BCR-ABL基因融合,由此可以确定为CML的诊断结果。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血液学;进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58-01

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及骨质增殖类疾病[[1],病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该病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占成年人白血病比重的15-20%左右,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段,其中40-50岁为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2]。本文以血液检验等相关资料作为阐述对象,对CML血细胞形态展开综述。

1 CML的检测诊断方法

CML检测诊断除了对患者询问病史以外,还需白细胞分类记数、外周血细胞记数,骨髓穿刺法涂版记数、生化检查、骨髓活检、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本核型分析及BCR/ABL基因检测等诊断方法。

全文阅读

血细胞的组成及认识

血细胞的发展已有150~300年的历史,其细胞的形态学至今仍是血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细胞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白细胞(WBC)是外周血常见的有核细胞。根据其形态特征,可分为粒细胞(GRA),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M)3类。粒细胞胞质中含有特殊颗粒,根据颗粒特点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3个亚类[1]。中性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粒细胞两类。白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及异物入侵。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在健康人体内为(4~10)X109/L。幼儿血液中白细胞数高于成年人,不同生理状态(如妊娠期)会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白细胞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机体功能状态下,其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有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通常情况下,白细胞也被称为免疫细胞。除了在血液外,白细胞还存在与淋巴系统,脾及身体其它组织中。他能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入侵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红细胞(RBC)又成为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其体积很小,直径只有7~8μm。形如圆盘,中间下凹,边缘较厚,具有弹性和可塑性。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脾被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其中,红细胞中含有血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也是通过胞内的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由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红细胞经过肺部时,肺泡中氧气经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红细胞内,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被带到各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流带回肺部,经肺泡排出体外。周而复始,使全身组织能及时,充分得到代谢所需的氧气,并排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2]。与红细胞相关的血红蛋白(Hb)是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的。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色的缘故。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当机体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流失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起贫血。同时,红细胞也会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血小板(PLT)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的,是血液中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其体积很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常成群分布在红细胞之间,且个体差异很大,正常人群血液中含量为(100~300)X109/L。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和血栓形成,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受到损伤部位激活因素刺激出现血小板的聚集,成为血小板凝块,起到初级止血作用。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在临床上,血小板数目减少一般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均可引起出血性疾病。

由此可见,血细胞分析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它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文荣、王建中 主编.《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第4版.

[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第1版.

全文阅读

脾肾血管内皮细胞

祖国医学认为,脉的形成源于先天之精,脉的营养有赖于后天之精补充。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禀受于父母,《灵枢·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精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脾主运化升清,为后天之本,五脏之精中尤脾的生化功能最为重要。提示在脉的发生、形成中,脾肾之精起了关键性作用。这与血管内皮祖细胞功能十分相似。

1血管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对血管形成和血管新生,促进损伤的血管内皮重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出生之后EPCs和造血干细胞一样定居于骨髓。再释放入外周血循环中运行。鉴于血管祖细胞能特异性地归巢向缺血缺氧、血管损伤组织,向靶目标趋化,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增强血管修复、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注和功能及血管祖细胞体外扩增回输、基因修饰治疗、防治再狭窄等诸多特点,逐渐形成了一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1]。

2脾肾与血管内皮祖细胞生理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脉形成的物质基础是肾精,与脾的生化功能密切相关。而血管内皮祖细胞可以诱导出血管内皮细胞,因此肾脾—脉与血管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血管内皮祖细胞揭示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等基本的生命规律,而肾精对生命个体的生长、发育、繁殖过程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祖细胞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自我复制更新、迟发性高度增殖潜能,外周血、胎肝、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可在3周内扩增两千多倍。而肾藏精,脾生血,精血互源,脾肾在脉的形成、营养方面与血管内皮祖细胞联系起来。

3脾肾与血管内皮祖细胞病理联系

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的量及其功能异常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高龄、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均能削弱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功能。研究显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水平与动脉弹性的变化呈正相关。老年人随着增龄,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导致内皮细胞修复能力下降和功能受损,导致动脉弹性减退。最近研究结果冠心病病人循环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数量下降了近50%,定向移动能力受损[2,3]。内皮祖细胞是潜在的高血压病治疗靶点,在高血压病实验模型和高血压病患者中均发现内皮祖细胞功能受损,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可逆转内皮功能和微血管稀疏状态,可纠正内皮祖细胞功能异常。故高血压病研究应从内皮祖细胞方面研究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以及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随着增龄,脏腑之气渐衰,脾肾虚损。脾胃不足,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肾精不能得以补充,致阳明脉衰,脉道失养,使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微血管稀疏。高血压、高血脂、高粘血证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多与素体虚弱、年老体虚、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绪不良等因素导致脾肾亏虚,瘀血、痰浊胶结有关。痰湿内结,土湿侮木,脉道不畅也是导致心、脑、肾及血管内皮等靶器官损害的关键。

全文阅读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

[关键词] 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中图分类号] R55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087-01

1 病例资料

女性,56岁,因反复发热2年余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纳差,不规则热,体温最高40℃左右,在当地多家医院先后诊断为 “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胆系感染”“结核感染”“支原体肺炎”,抗感染、抗痨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曾应用激素治疗,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体温共正常6个月,停用激素后再次出现发热。诊治过程中曾出现颜面部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既往有慢性乙肝(小三阳)病史21年。

入院时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出血点,左侧下颌下角可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好;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枣核大小淋巴结,部分淋巴结融合,质硬、移动度差。双侧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及干鸣音,未及湿音。心、腹未查及异常。院外胸部CT:纵隔内多个肿大淋巴结;化验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均为阴性 ;Tb-PCR阴性;布鲁杆菌抗体阴性;乙肝五项:小三阳。入院后实验室化验:血常规:WBC 7.7×109,GR 67%,RBC 3.3×1012,Hb 87 g/L;血沉58 mm/h;生化系列中: ALT 55 U/L、AST 137.6 U/L、LDH 809 U/L、α羟丁酸脱氢酶767.2 U/L,血清白蛋白27.98 g/L,K+3.37 mmol/L ,余项基本正常;血凝系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16.6 s,INR增至1.53;抗核抗体谱:阴性; β2微球蛋白6.26 μg/ml。

入院后取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回报结果:腹股沟淋巴结结构尚存,淋巴窦可见上皮样及单核样细胞,副皮质区及髓索可见大量浆细胞及免疫母细胞及单核样细胞,结合部位考虑感染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建议结合临床。在此期间患者出现左侧颈部多枚淋巴结肿大,再次取颈部淋巴结活检,经北大医院、首都儿研所病理科会诊确定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①CD3(+++);②CD45RO(++),CD43(++),CD20(+),CD79a(+),CD30(+)。确诊后予CHOP方案化疗,患者体温正常后,继续回当地医院治疗。

2 讨论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 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 为侵袭性T 细胞淋巴瘤的一种,为中高度恶性,最初被认为是一种非肿瘤性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疾病而被命名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 , AILD)。随着研究的进展,目前认为AILD 就是恶性淋巴瘤成为主流观点,REAL 分类将之归类为AILD-TCL[1],但对于AILD病变性质的争论一直都未停止。

全文阅读

血液肿瘤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功能。本文介绍DC在血液肿瘤中诱导的自身肿瘤杀伤活性、移植免疫、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能摄取、加工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DC于1973年首次由Steinman和Cohn发现。近年来关于DC分化、发育及抗肿瘤应用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血液肿瘤DC的研究作一综述。

1DC诱导的自身肿瘤杀伤活性

Choudhury等[1]报道,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细胞因子-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M-CSF)、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体外共同孵育后,产生了形态学、免疫表型具有DC特征的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ISH)表明这些细胞中t(9;22)的存在,说明它们来自白血病细胞。特异的体外测定DC的功能证实这些细胞具有潜在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体外产生的白血病DC刺激自体T细胞产生了强烈的抗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但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匹配的正常异体骨髓细胞表现为低反应。用DC刺激的自体T细胞抗CML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是体外单用IL-2培养扩增的自体T细胞作用的4~6倍。DC刺激的T细胞也抑制CML克隆前体的生长。这些结果表明,体外细胞因子诱导CML细胞向DC分化,这些DC具有明显的T细胞刺激功能。体外产生的DC通过对白血病特异性抗原的有效传递产生抗白血病作用。Robinson等[2]报道,急性白血病(AL)细胞在上述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亦能向DC分化。作者用21例AL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GM-CSF、TNF-α共同孵育,15例细胞成活,其中12例可观察到符合DC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这些细胞有DC特异性抗原CD1a、CD83的表达,成熟DC还有HLA-DR、CD40、CD80、CD86的表达。9/12例中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这些培养的细胞具有很强的抗原呈递功能,经FISH分析证实,一些AML的DC起源于5q-及ph+白血病细胞,另外2例髓系和淋巴系双表型白血病CD19持续异常表达。AML恶性转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水平,但是体内随后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被局限于某一细胞系、然而体外白血病克隆50%可自然向单核细胞、粒细胞成熟,另外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进一步终末细胞分化。该研究证实了AL原始细胞衍生的DC是恶性起源的,表明一种恶性细胞向具有潜在抗原呈递能力的细胞转变,这类细胞具有很强的呈递肿瘤相关抗原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诱导抗白血病免疫反应。需指出的是,DC的白血病起源由以下证据支持:①在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血病原始细胞占90%~98%,细胞数量在整个培养阶段维持稳定且具有恒定的高存活力;②在GM-CSF、TNF-α中培养后观察到的DC占73%~92%,比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祖细胞衍生的DC比例高;③AL单个核细胞生成的DC与正常DC前体行为不一致。体外来自12/15例AL所产生的潜在抗原呈递DC,这一发现提出的两大重要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①一种早期干细胞表型是这种现象的先决条件吗?AL与其它白血病的进一步研究,需要确定是否如此,以及该现象的真正频率和生物学重要性;②这种体外成熟能允许假定的白血病相关抗原更有效地呈递到有适当受体的细胞毒T细胞吗?

Choudhury等[3]报道,AML包括一组血及骨髓中原始髓细胞克隆积累的疾病,恶性细胞表现为髓细胞分化的变异程度及与许多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异常和基因重排有关,特殊的细胞遗传变化通常与特殊疾病表型和临床后果有关。正常多能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克隆共存于骨髓。成功的抗白血病治疗后,骨髓正常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功能得以恢复,但大多数病例,缓解仅为暂时的。因此,对于大多数AML病人的治疗上的挑战就在于防止复发,以期达到长期缓解。为此,Choudhury等[3]开展了体外诱导AML细胞分化成DC的工作,并以此来刺激自体的抗白血病的T细胞反应。他们在体外用GM-CSF+IL-4联合TNF-α或CD40配体(CD40L)产生DC,对象19例不同染色体异常的AML病人,除1例外均产生了DC的形态学表型特征及T细胞刺激特性,这些细胞高表达MHC-Ⅰ类、Ⅱ类抗原及共刺激分子CD86和ICAM-1。有3例通过FISH分析染色体异常。自体淋巴细胞与AML衍生的DC共同培养能溶解自体白血病细胞,并注意到少许抗自体的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这些正常细胞来自于病人缓解期。结果显示有DC表型、功能的细胞能从多数人AML标本中获得。如果已知AML的生物学异质性,就不会奇怪实验结果的变异及偶尔有AML细胞标本未显示有向DC分化。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确保可决定靶抗原而进行被观察到的免疫活性。这些工作潜在治疗上的应用是重要的,白血病DC可潜在地被用作体内细胞的白血病疫苗或体外产生抗白血病的T细胞而用于免疫治疗。它们在免疫治疗上的应用于这种通常致死性疾病可消除微小残余疾病及将暂时的反应转变成持久缓解。

据Cao等[4]报道,GM-CSF可诱导鼠红白血病细胞(FBL-3)分化成类单核细胞的细胞来刺激宿主对白血病的免疫反应,即经GM-CSF处理后的FBL-3细胞,DC的特异性标志33D1及NLDC-145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同时MHC-Ⅱ类分子,CD80、CD86的表达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显著上调,通过电镜观察到DC典型的形态学。功能上,GM-CSF诱导的FBL-3细胞可明显刺激初始异基因的和自体的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的产生。总之,这些结果对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有重要启示。

2DC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Fujii等[5]提出,CD34+脐血细胞衍生的DC是可诱导抗肿瘤的细胞毒细胞,如细胞毒T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用射线照射的MHC-Ⅰ类抗原阳性的K562细胞脉冲刺激的DC刺激脐血T细胞能选择诱发清除K562mHC-Ⅰ类抗原,CD8+或MHC-Ⅰ抗原T细胞的这种杀伤活性几乎完全被抗体消除,而CD4+T细胞则不同。这表明CD34+脐血细胞衍生的肿瘤细胞脉冲的DC能诱导抗相应的肿瘤细胞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这些细胞毒T细胞是经MHC-Ⅰ类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CD8+T细胞。这个发现具有潜在的重要性,提示DC在脐血移植中及在临床免疫治疗的应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