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礼仪

学校礼仪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礼仪教育

正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全文阅读

学校礼仪浅析

礼仪是人类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人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有个人礼仪、见面礼仪、公共礼仪、学校礼仪、公务礼仪、日常交际礼仪。今天我们只谈学校礼仪。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的工作主体,因此,学生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得到教师的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全文阅读

在校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知识: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礼仪知识:

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全文阅读

文明礼仪常识之学校礼仪作文900字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全文阅读

学校文明校风礼仪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巴蜀小学是重庆市的重点学校,94年我们被授予重庆市首批"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95年被评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我们一贯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我校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本学期我校开展的"学做文明礼貌小学生"系列活动就是前几年开展的"让文明的旗帜飘起来"系列活动和"学规范,学做人"系列活动的延续和发展;是贯彻市教委"一九九八到一九九年度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争创新重庆首批"校风示范学校"的手段;从而达到以人为本,提高师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育人兴校的目的。

一、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实施"规范"。为此我就"规范"向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深入的学习。一是在开学典礼上,利用"开学动员"和大幅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营造教育气氛。二是每周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

二、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我们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训练。

1、全校性集合排队,进场秩序的训练。

2、做操动作规范,整齐化一的训练。

3、站、立、行的军事化的训练。

全文阅读

浅谈中职学校礼仪教学

【摘要】礼从俗,俗成礼.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规范,反映着人们在社会生活、职业交往活动中的共同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入社会的一张镀金名片.笔者从事“公共关系与礼仪”教学工作10多年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强烈地意识到,随着时代的进步,礼仪公共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评价体系也在与时俱进;现代礼仪课程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礼仪文化课,而是和学生的社会活动、职场活动息息相关的一门技能课.教师必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认识和发现礼仪教学的重点和优势,并将之运用于课改的创新实践中。

【关键词】中职;礼仪;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41-01

礼仪,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创建和谐社会必要的精神保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 开展礼仪教学的必要性

1.1 弘扬我国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孔子的“为国之礼”“不学礼、无以立”,荀子的“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无成,国无礼则不宁”,都阐释了“礼”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重心,而儒家文化则是以“礼”为中心。我们要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文化就不能忽视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礼仪教育。

1.2 开展礼仪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尽早融入社会。 中职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愿望,又普遍存在心理困惑。如工作中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如何与领导及同事打交道、如何设计自我形象、如何尽快适应社会生活等问题。开展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尽早融入社会,促进其社会化。

1.3 礼仪教育尤其是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了不良情绪也能得到有效的排遣。

全文阅读

中职学校礼仪教学刍议

摘 要: 人才培养,德育先行,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重任在肩。礼仪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师不懈的追求,针对如何提高礼仪教学质量这一问题,文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礼仪教学 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技能型人才,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又要重视对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的培养。礼仪修养是一个人文明修养和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学好礼仪,用好礼仪,是中职学生重要的学习目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工作的主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重视礼仪教育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前提

中职学校要培养的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何谓“人才”,德才缺一不可,只有“才”没有“德”,或是只有“德”没有“才”的人都不可称之为“人才”。“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少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在人际交往中却不懂得礼貌待人、尊敬师长,有些学生个人衣冠整洁,却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这都是由于礼仪修养欠缺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造成的。中职学校学生处在人生发展、发育的关键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将会对学生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的重视、学生的重视,当然还有家庭教育的重视,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举,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提升教师涵养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首先,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就很难把课上好,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礼仪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礼仪知识水平,自身也要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要符合礼仪规范,体现文明礼仪风尚。我们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在课堂上教导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如果课后路遇自己的同事都不打招呼,或是学生向我们问好时不予理会,那么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还有何威信可言。身教重于言传,尤其是礼仪教学。礼仪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检验教学成果的关键并不是看学生考了多少分,而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文明礼仪规范,文明礼仪修养能否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示范和表现,以及教师日常行为举止都对学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礼仪课教师更要从言行举止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仪表仪态端庄、自然,表情亲切,语言文明、规范,课堂讲授生动、形象,在各方面均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关键

全文阅读

学生学校知识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知识: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礼仪知识:

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全文阅读

学校教育文明礼仪

【内容提要】礼仪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意统筹安排教育内容,避免内容的缺失疏漏及重复交叉;在教学方式上应该进行多元选择,将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相结合;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阶段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关键词】学校/礼仪教育

【正文】

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全文阅读

浅谈学校礼仪教育

摘 要:传统礼仪在我国接近失传,“礼仪之邦”已经是有名无实,坐公交不排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根本不顾及别人感受。在国外就有只用中文写着“不要乱扔垃圾”的牌子。千古礼仪之邦竟然发展到如此状况,如果还不把礼仪教育做实做细,那“礼仪之邦”的美誉就会成为历史了。纵观现在的教育,国家很重视,地方也很重视,很多学校也在开展礼仪教育,但礼仪教育只停留在搞搞活动,喊喊口号。为什么不把礼仪教育带进课堂、融进生活呢?只有把礼仪教育带进课堂、融进生活里面,长期抓下去,才会有真正的效果,才会内化成习惯。

关键词:礼仪 教育 融合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06-01

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礼仪一直被当作人生的基础课程。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为什么现在的国人,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丢失了?坐公交不排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地铁拉大便,连国外的一些公园都只用汉语写着警示牌“不要乱扔垃圾”,只用汉字目的很明确,就是专门针对中国人,这可能让很多人都迷惑不解。我认为现在不必追究为什么会弄成这个地步,而且要尽早从教育开始,从学校抓起,把我们的下一代人教育成为有礼的人,重拾“礼仪之邦”的美誉。

1 借他山之石,丰富我们的礼仪教育

在国门之外,很多国家办有专门礼仪学校,更多的是将礼仪纳入基础教育之中,让孩子在进入校门之际就开始学习礼仪,使之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立人立业”的根本。如,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就提出了培养“绅士、淑女”的教育。日本、韩国开设了礼仪道德课,正式以书本形式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教学,内容便包括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开展礼仪教育,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有礼之人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要总是津津乐道地说自己还是“礼仪之邦”,要借他山之石,学习国外好的经验,从小抓起,从学校课堂开始,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2 做全面分析,抓准礼仪教育的重点

西方国家的“绅士、淑女”教育不一定合适我们的文化和国情。我国古代社会的“礼制”从本质上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有的可以继承和发扬,有的因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可被淘汰。从我的理解看,现代文明礼仪的灵魂是“尊重”,就好像你坐公交插队,不就是不尊重被你插队的人吗?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不就是不尊重被你吵得不耐烦的人吗?因此,我觉得现代的良好礼仪习惯就是要懂得尊重他人,以礼待人会让人感觉很舒服,以“尊重”为核心的礼仪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能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充满关爱,更加和睦、幸福,使邻里的关系更加融洽;在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人情味,少一些矛盾,多一份温情,使人们的行为受到自我约束,使社会更加文明。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