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大,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流动人群持续加大,成为我国20世纪末人口现象中蔚为壮观的一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身外出”逐渐转为“举家迁徙”,出现了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至今,许多大城市都已出现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现象,而且这一态势仍在继续发展中。
人口流动家庭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具有特殊而基础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在流入地就学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居住的社区环境比较复杂等,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
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
2.倡导学习与反思,学校根据家长个体户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一方面直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如请校外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讲座、举办咨询活动,举办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等,另一方面给家长赠送教子书籍,印发家庭教育有关资料,发动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有关报刊,让家长在自学中提高。在推动家长不断学习的同时,学校还推动家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发动家长写教子经验文章和读书笔记等,要求每位家长都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点感想,一个做法,一条经验”,让家长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家庭教育各种问题的认识。家长反思总结出“感想、做法、经验”之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平台主要有:家长论坛,学校的宣传栏,社会有关报刊,学校结集出版的读物。学习―反思―发表,每一个环节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推动,共同激发着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究的热情,推动家长持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3.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点面结合的工作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既有面上的指导方式,如专家讲座、全校性的教子经验交流会等,又有点上的指导方式,如登门家访、电话家访等;(2)学校在开展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既是面向全校各班学生家长,又确定重点年级,在各年级确定了重点班;(3)各班级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既面向全班学生家长,又确定一些重点跟踪指导的家长和学生。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使学校、教师有重点有侧重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从而保证指导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总结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和规律。
以家庭教育研究会为依托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几年来,我们**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妇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教育研究会为依托的新型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创办家庭教育研究会*个,家长学校**所,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家庭教育网络。参加学习的中小学生家长达**万人次,占中小学生家长总数的90%以上。我们本着“积极牵头,调动各方力量;高举旗帜,抓住育人根本;着眼实际,服务每个家庭”的基本原则,积极部署工作,精心研究载体,广泛开展活动。做到一年突出一个主题,对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有新突破,使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建立组织,形成网络。早在**年**市妇联就牵头成立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十几年来,研究会始终坚持以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方式,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宗旨。研究会的会员单位由过去的五个单位发展到现在的由妇联、关工委、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广播局、公安局、**日报社等八个单位组成。研究会办公室设在妇联儿童部,负责指导、协调、规划、督促、宣传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和村、社区四级家庭教育机构,形成了家庭教育网络,为规划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证。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例会制度,每年都召开1-2次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讨论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从而使家庭教育工作思想上有认识、组织上有位置、行动上有载体,并纳入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盘子。
二是制定规划,形成体系。为了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对全市整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短结合、统分结合的原则,制定规划,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纳入全市整体工作布局,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和零打碎敲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成效。近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八五”规划、“九五”规划和“十五”规划。工作中,我们将工作定位在督导上,既督促全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又指导团体会员单位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既督促城乡、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建设,又指导家长学校注意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既督促中小学校抓好家庭教育,又指导中小学校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同步推进,从而推动了家庭教育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的向前开展。
三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家庭教育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的根本保证。为加强对全市各级家庭教育研究会组织的管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非常重视、关心并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层层建立了由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由市、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担任,其他负责人则由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大家齐抓共管,有分工有合作,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不但有组织网络、机构健全,而且师资齐备、工作活跃,并纳入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促进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家庭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有了组织依托。几年来,我们家教会的教育心理研究组、宣传服务组先后几次就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身体的发育与教育、知识增长与智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等问题在全市中小学家长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推行包括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在内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在规模扩大和单位成本增加所造成的财政压力面前,原来完全免费的高等教育系统使得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而在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的情况下,财政拨款的不足又致使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面临经费严重短缺的窘境,从而限制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界开始了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努力,其中实行成本负担和成本补偿制度成为一个主要的努力方向。自1985年前后,一些高等学校已经开始了向部分学生收取学费的尝试。1989年,教育主管部门从政策上肯定了高等教育应该实行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制度。进入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改革速度逐渐加快,收费政策的普及范围逐年扩大,高校收费水平也不断提高。1997年全国范围内高等学校普遍“并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收费制度。随着大学学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人们担心越来越高的学费将使低收入家庭无法负担,因而使其子女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将是知识、信息、能力以及社会财富更加向高收入者集中,从而导致社会公平状况的恶化。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使其成为制定教育政策和评价教育活动的效果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我国高等学校学费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成本补偿政策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是关心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社会后果者集中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在居民支付高等学校学费的能力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学费水平的提高是否会使得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因负担高等教育私人成本的困难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被拒之于高等学校大门之外?
二、文献综述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如果高等教育不具备必需品的特性,则高等学校学费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居民对其需求的下降。而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受高等教育价格变化的影响也不同,在学费水平提高时低收入家庭有效需求的下降幅度最大。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在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中,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所占的比重增大,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重减少,使高等教育机会呈现出向高收入家庭倾斜的趋势。按照Berne和Stiefel对机会均等的定义,即客体与非合理因素之间不存在关联①,这种教育机会分布受家庭收入水平影响的现象就是一种机会不均等。但是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都支持这一理论框架。在有限的关于发展中国家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中,Chutikul的研究发现,在泰国,高等学校学费水平的变化对于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系统的学生的需求影响很小,也就是说,泰国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更多的学费,学费的提高并不是人们进行高等教育决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②。对秘鲁中等教育付费意愿的研究发现,1.从总体来看,教育需求对价格缺乏弹性;2.低收入家庭对教育价格的变化更敏感,收入最低的25%的人口教育需求的价格敏感程度大约是收入最高的25%人口的3倍;3.教育价格高时,居民的教育需求弹性增大③。智利自80年代以来也开始推行成本补偿制度,但是研究发现,从先前的完全免费到征收占教学成本60%的学费,高等学校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80%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能够得到奖学金或贷款④。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对教育机会分布的影响,陈晓宇曾利用某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抽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该校存在教育机会向中高收入家庭倾斜的趋势。但是由于样本和资料的限制,所得结论的适用范围较窄。⑤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学费水平出于快速提高之中,这一情况客观上为研究学费水平变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分布之间的关系创造了条件。本文将利用香港中文大学1998年组织进行的一项对分布于我国四城市的包括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科院校在内的14所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在校生样本量13511),考察近几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和学费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成本补偿政策的推行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否存在影响,以期有助于研究和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三、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程度变化的度量
在经济学中有多种度量均等程度的方法,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是常用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的一种方法。洛伦茨曲线表示的是按收入水平排序的人口所累计占有的收入占社会收入的总比重⑥。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经济学的这一方法来衡量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性。类似地,定义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洛伦茨曲线。其x轴为按水平排序的社会人口的百分比,y轴为以在校生比重表示的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百分比,F(x)为最低收入一定比重的人口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比重。定义衡量机会均等的指标高等教育机会基尼系数e=1-2∫10F(x)。当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在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的比重与社会上该收入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完全一致时,e=0,表示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收入水平居民之间分配绝对均衡。相反地,设想在校生全部来自最高收入的家庭时,e=1,表示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绝对偏向于高收入家庭,显示出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绝对不均等。应当指出的是,此处定义的高等教育机会基尼系数与社会收入分布的基尼系数相比具有特殊之处。在经济学中的社会收入分布的洛伦茨曲线中,横轴是按收入排列的人口百分比,而纵轴是累计社会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百分比。由于分类的x轴和y轴之间通过“收入”这一因素直接关联,洛伦茨曲线是凸函数曲线,其基尼系数处于0和1之间的闭区间之内。而在高等教育机会洛伦茨曲线中由于x轴的排列与y轴的指标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其洛伦茨曲线不一定是凸函数曲线,其基尼系数有可能小于0,处于-1和1之间的闭区间之内。基尼系数越小,说明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越倾向于低收入家庭,相反基尼系数越大,说明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越倾向于高收入家庭。
同时这一反映高等教育机会分布均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在实际计算中也存在困难。因为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体系里,城镇和农村居民收支数据的取得和处理分别是通过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的,城镇和农村人口的收入数据不完全可比,因此也就没有一个能够代表全国整体的分组数据。而高等学校学生来源既有城镇也有农村,如果利用城镇人口收入等级划分的话,计算出的基尼系数将会相当小,反之如果利用农村人口收入等级划分的话,得到的基尼系数就会很大。利用这个数据来评价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均等程度显然会有误导的效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被考察的样本不包含于用于分类的总体。为了消除样本不同给基尼系数大小带来的影响,可以把所考察的总体本身当作分类的总体,定义一个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相对基尼系数。其洛伦茨曲线的x轴为按家庭收入水平排序的在校生的百分比,y轴为以在校生比重表示的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百分比,F(x)为最低收入一定比重的人口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比重。这一相对基尼系数排除了样本不同给基尼系数数值大小带来的影响,能够直接反映样本总体的各子集之间公平性程度的比较。样本总体的基尼系数为0,如果某一子集的基尼系数大于0,则说明该子集在高等教育机会分布方面比样本总体更倾向于高收入家庭,相反如果某一子集的基尼系数小于0,则说明该子集在高等教育机会分布方面比样本总体更倾向于低收入家庭。子集的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该子集中机会分布越倾向于高收入家庭,基尼系数越小说明该子集中机会分布越倾向于低收入家庭。
按照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多少,按小于等于500元、小于等于1000元、小于等于1500元、小于等于2000元、小于等于3000元、小于等于4000元、小于等于5000元、小于等于6000元、小于等于7000元、小于等于8000元、小于等于9000元、小于等于10000元及大于10000元分为13个组,表1是样本各年级及样本总体来自不同收入组别的学生所占的比重。分析以上对相对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发现最早入学的四年级的相对基尼系数最小,为-0.0457,最晚入学的一年级的最大,为0.0284,说明与样本总体相比,较早入学者中的高等教育机会比较倾向于低收入家庭子女,而最晚入学者中高等教育机会分布最倾向于高收入家庭子女。四个年级随入学年份的推移呈现出了相对基尼系数逐年增大的趋势。虽然现有资料尚不能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均等程度做出度量,但可以显示出近几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变化趋势。对抽样数据的这一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关注或担忧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该结果表明至少从样本所能代表的范围内看,近年来入学的学生中来自较低收入家庭者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来自较高收入家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的趋势。高等教育机会分布越来越倾向于高收入家庭,或者说越来越不倾向于低收入家庭,存在着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程度逐渐降低的现象。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前新疆一些地区孩子上不起学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如今家长希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意识逐渐增强,孩子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更加希望孩子能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因此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或者是各种辅导班,让孩子成绩提高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家庭校外教育的支出的费用也在逐年增长。家庭校外支出包括辅导训练费用、教育用品花费、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支出的择校费。这些支出的费用一般是在义务阶段和高中阶段。
【关键词】义务教育家庭 校外教育 支出研究
一、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现状
(一)背景资料
据调查统计新疆全区维吾尔族占45.21%汉族占40.57%哈萨克族占6.74%回族占4.55%。本文从新疆多个民族抽样了32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维吾尔族151名(义务教育阶段50名高中阶段56名和大学本科阶段45名)汉族75名(义务教育阶段25名,高中阶段25名和大学本科阶段25名)哈萨克族56名(义务教育阶段20名,高中阶段18名和大学本科阶段18名)回族47名(义务教育阶段17名,高中阶段15名和大学本科阶段15名)。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中得知,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新疆各家庭的校外教育支出情况
1.校外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比。问卷调查得知新疆城市的维吾尔族家庭、汉族家庭、哈萨克族家庭以及回族校外教育的费用分别占到家庭教育总费用78.2%、79.2%、74.3%和70.5%,新疆农村的维吾尔族家庭、汉族家庭、哈萨克族家庭和回族家庭校外教育费用分别占教育总费用的50.3%、55.2%、46.3%和44.6%。数据表明不管是新疆的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对于孩子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已经成为整个家庭教育费用的主要花费,同时家庭校外教育费用也成为家庭投资的主要部分之一。
2.校内教育支出与家庭总支出的比值。义务阶段教育的校外支出它是指学校直接向家庭收取的教育支出费用等。从国家实行减免义务教育之后,校内支出的费用逐渐减少。学校免除了学生的学费、杂费、书本费等一系列学杂费,此外可能还有少数学生需要交择校费、赞助费等等的。家庭在子女的校外教育投资问题上,低学历的家长与高学历的家长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如家长的学历层次比家长的学历层次较低的越高,他们会有更强烈的意识和孩子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为家长们的学历越高,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有更高的期盼,因此就会更注重对孩子的校外教育的培养以为孩子更好的将来做铺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大,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流动人群持续加大,成为我国20世纪末人口现象中蔚为壮观的一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身外出”逐渐转为“举家迁徙”,出现了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至今,许多大城市都已出现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现象,而且这一态势仍在继续发展中。
人口流动家庭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具有特殊而基础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在流入地就学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居住的社区环境比较复杂等,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
2.倡导学习与反思,学校根据家长个体户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一方面直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如请校外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讲座、举办咨询活动,举办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等,另一方面给家长赠送教子书籍,印发家庭教育有关资料,发动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有关报刊,让家长在自学中提高。在推动家长不断学习的同时,学校还推动家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发动家长写教子经验文章和读书笔记等,要求每位家长都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点感想,一个做法,一条经验”,让家长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家庭教育各种问题的认识。家长反思总结出“感想、做法、经验”之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平台主要有:家长论坛,学校的宣传栏,社会有关报刊,学校结集出版的读物。学习—反思—发表,每一个环节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推动,共同激发着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究的热情,推动家长持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3.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点面结合的工作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既有面上的指导方式,如专家讲座、全校性的教子经验交流会等,又有点上的指导方式,如登门家访、电话家访等;(2)学校在开展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既是面向全校各班学生家长,又确定重点年级,在各年级确定了重点班;(3)各班级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既面向全班学生家长,又确定一些重点跟踪指导的家长和学生。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使学校、教师有重点有侧重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从而保证指导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总结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和规律。尽管如今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性质各不一样,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并非都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何促使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个别学校采取的策略是“以小促大”(或说是“小手牵大手”),即让孩子推动家长。
学校在开展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方面的启示价值无疑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校的启示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操作策略方面:对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开展而言,其困难之处首先在于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而学校通过“课题引领”、“活动驱动”、“倡导家长写家教文章”、“活动过程中进行各项评价”、“以小促大”、“开展‘争章’活动”等各项措施,充分调动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使各项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大,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流动人群持续加大,成为我国20世纪末人口现象中蔚为壮观的一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身外出”逐渐转为“举家迁徙”,出现了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至今,许多大城市都已出现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现象,而且这一态势仍在继续发展中。
人口流动家庭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具有特殊而基础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在流入地就学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居住的社区环境比较复杂等,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
2.倡导学习与反思,学校根据家长个体户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一方面直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如请校外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讲座、举办咨询活动,举办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等,另一方面给家长赠送教子书籍,印发家庭教育有关资料,发动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有关报刊,让家长在自学中提高。在推动家长不断学习的同时,学校还推动家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发动家长写教子经验文章和读书笔记等,要求每位家长都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点感想,一个做法,一条经验”,让家长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家庭教育各种问题的认识。家长反思总结出“感想、做法、经验”之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平台主要有:家长论坛,学校的宣传栏,社会有关报刊,学校结集出版的读物。学习—反思—发表,每一个环节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推动,共同激发着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究的热情,推动家长持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3.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点面结合的工作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既有面上的指导方式,如专家讲座、全校性的教子经验交流会等,又有点上的指导方式,如登门家访、电话家访等;(2)学校在开展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既是面向全校各班学生家长,又确定重点年级,在各年级确定了重点班;(3)各班级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既面向全班学生家长,又确定一些重点跟踪指导的家长和学生。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使学校、教师有重点有侧重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从而保证指导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总结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和规律。尽管如今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性质各不一样,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并非都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何促使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个别学校采取的策略是“以小促大”(或说是“小手牵大手”),即让孩子推动家长。
学校在开展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方面的启示价值无疑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校的启示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操作策略方面:对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开展而言,其困难之处首先在于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而学校通过“课题引领”、“活动驱动”、“倡导家长写家教文章”、“活动过程中进行各项评价”、“以小促大”、“开展‘争章’活动”等各项措施,充分调动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使各项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
以家庭教育研究会为依托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几年来,我们__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妇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教育研究会为依托的新型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创办家庭教育研究会*个,家长学校__所,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家庭教育网络。参加学习的中小学生家长达__万人次,占中小学生家长总数的90以上。我们本着“积极牵头,调动各方力量;高举旗帜,抓住育人根本;着眼实际,服务每个家庭”的基本原则,积极部署工作,精心研究载体,广泛开展活动。做到一年突出一个主题,对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有新突破,使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建立组织,形成网络。早在__年__市妇联就牵头成立了__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十几年来,研究会始终坚持以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方式,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宗旨。研究会的会员单位由过去的五个单位发展到现在的由妇联、关工委、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广播局、公安局、__日报社等八个单位组成。研究会办公室设在妇联儿童部,负责指导、协调、规划、督促、宣传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和村、社区四级家庭教育机构,形成了家庭教育网络,为规划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证。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例会制度,每年都召开1-2次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讨论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从而使家庭教育工作思想上有认识、组织上有位置、行动上有载体,并纳入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盘子。
二是制定规划,形成体系。为了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对全市整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短结合、统分结合的原则,制定规划,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纳入全市整体工作布局,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和零打碎敲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成效。近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八五”规划、“九五”规划和“十五”规划。工作中,我们将工作定位在督导上,既督促全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又指导团体会员单位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既督促城乡、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建设,又指导家长学校注意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既督促中小学校抓好家庭教育,又指导中小学校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同步推进,从而推动了家庭教育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的向前开展。
三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家庭教育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的根本保证。为加强对全市各级家庭教育研究会组织的管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非常重视、关心并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层层建立了由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由市、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担任,其他负责人则由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大家齐抓共管,有分工有合作,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不但有组织网络、机构健全,而且师资齐备、工作活跃,并纳入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促进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家庭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有了组织依托。几年来,我们家教会的教育心理研究组、宣传服务组先后几次就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身体的发育与教育、知识增长与智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等问题在全市中小学家长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家教知识。为把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推向高潮,引向深入,达到提高家长素质、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们市家教会指导各县(市)区家教会同教育局密切协作,在家庭教育的宣传、培训上下功夫,层层组织培训班,在新闻部门开辟专栏、设专题、办专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教环境。如__年,__县家教会同电合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向家长讲解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标志、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及青春期性格的培养,请省优秀家长__介绍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怎样架起与孩子沟通桥梁等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深得广大家长的好评。家教讲座播出了十一期,许多听众朋友打来电话说:“听了家教讲座,端正了教子观念,扭转了在家教中对孩子缺点指责多,正确指导少;按父母意志成长多,自身优势发挥少;关心身 体健康多,关心心理健康少”等十个教育误区。从__年下半年开始__县家教会针对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办了“家教周会”专题节目,利用周末黄金时段播放十分钟家教节目,__日报校园版同时全文刊发,并每周推出一期“名人教子”文章,刊登广大家长教子言论。在电台、电视台家教讲座的同时,我们又在《__日报教育专版》刊登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有论文、有事例、有问答,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教育面广。一年来,播发6个专题、38讲。目前我们正在与__日报筹划开设家庭教育专版。
区妇联家庭教育工作的调研
**区总人口52万人,其中18岁以下儿童8.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我区城镇有5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农村有47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0%。2002年**撤市设区。近年来,**的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河北省的领先地位,2004年全区财政收入达到15.97亿元。今年1—11月份,实现财政收入25.1亿元。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我们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以贯彻落实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为主线,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星级文明家庭创建为切入点,以家长学校为主要阵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不断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目前全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达到90%,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我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双合格”活动示范县。
一、建立组织,完善措施,确保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首先,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把家庭教育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全区儿童发展规划之中,明确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新时期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镇、村也都制定各自的计划,明确了本地的家庭教育任务、目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把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其次,成立**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主管副书记戴征为组长,区政府副区长刘会荣、妇联主席卢双云、教育局局长段煦宁为副组长,区教育局、妇联、共青团、司法局、民政局、计生局、卫生局等1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妇联,办公室主任由区妇联副主席董淑艳担任。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同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区财政每年都拨付专款,为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第三,加强督导检查。出台了《**区家庭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方案》,每年对全区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定期召开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和家教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问题,总结表彰。从领导上、组织上确保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家庭教育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二、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是健全家教网络。区成立家长学校总校,各乡镇、村分别建立了妇联牵头的家长学校。各学校分别建起了教育部门牵头的家长学校。目前,全区123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学校110个,占89.4%;16个乡镇妇联全部建立了家长学校,497个村中建立家长学校的有433个,达87%。在全面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的同时,为提高办学质量,我们根据**实际,重点培树了小集镇、于北村、**第一实验小学等各个类型的示范家长学校10个,第一幼儿园等亲子教育示范园3个。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家长学校真正做有场地、有教师队伍、有教学安排、有特色活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下发了《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并印发了《家庭教育读本》、《家庭教育实用教材》等专门教材,使家长学校的管理更有针对性、指导性、科学性。各类家长学校依据《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先进奖励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了办学形式,做到了有组织、有教师、有教材、有计划、有档案资料、有工作总结。完善了一册(学员花名册)、二本(老师备课本、活动记录本)、三卡(孕妇、婴幼儿登记卡、老师登记卡、家长儿童情况登记卡)、四上墙(家教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上墙、职责上墙、教学安排上墙、学习心得上墙)。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了由三个方面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即由在校教师中的教学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由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家教的志愿者组成的专职教师队伍;由法律、卫生工作者和家教专家组成的业余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水平,我们一方面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家、省级院校进行深造。另一方面,请家教专家到**对教师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家教调查报告、论文的征集及交流活动。为保证教学质量,完善了教师工作制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四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听取意见,认真做好总结。四是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家长安排了不同教学内容,分别办班,分层施教,并做到因材施教。设立了新婚夫妇班、爷爷奶奶班、单亲家庭班等系列家教班,形成了统揽0—18岁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网络。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除配合学校的成才教育外,还将法律、卫生、科普等内容引入家庭教育之中,使家长的知识水平与时代相适应,增进与子女的沟通,推动家庭教育工作主动顺应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在教学形式上,除集中授课外,引入了参与式教学。同时采取观看录像、进行家教咨询、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交流学习心得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五年来,全区共组织大型的家教讲座、经验交流30场次,邀请屈开等国家级家教专家做报告达8场次,深入乡镇、村开展法制常识、婴幼儿保健知识等巡回家教讲座86场次。区第三中学家长学校教学形式力求多样化,采取授课、专题报告、家长自学、专题研讨、经验介绍、个案分析等形式抓好家长学校的工作;**镇家长学校在运用好自身家教资源的同时,注重家教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采取教师授课与家长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邀请优秀学生家长讲他们成功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和体会,还邀请在家教方面有教训可借鉴的家长,讲述他们在家长学校学习后的感悟和变化,使其他家长得到启示和教育。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家长的主体性,发挥了家长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积极参与、乐学、善学的良好局面,实现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提高。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三、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以宣传为手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它的不可替代性,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0—18岁的儿童家长,我们着力宣传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子方法,并选树了韩春珍、刘久焕等家庭教育典型大力宣传。针对部分农村家长依然存在的“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和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致使家教走入误区的现象,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和成才观。二是以家庭为阵地。在深入扎实的推进“摇篮工程”的同时,把家庭教育与“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养教星”的评比,明确了严格的评比条件,开展了“家家议”、“家家评”、“家家学”、“家家乐”活动,丰富了“摇篮工程”的内涵,使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做到既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既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又重视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使孩子关心家庭、孝敬父母、尊敬邻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和自信人生。三是以农村为重点。我区以农业人口为主,尽管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在农村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但由于农民素质相对较差,视野不宽,与城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农村确定为“十五”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采取措施,分类指导,帮助不同类型的家庭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对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在文化、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引入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能与子女平等沟通。对忙于生产经营疏于家庭教育的父母,侧重于让他们认识放任自流的危害。特别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编写了家庭教育明白纸、家庭教育知识小册子等浅显易懂的教材,适应农民家长的需求。四是以“双合格”活动为载体。为增强家庭教育的吸引力,我们始终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以活动促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活动中以家长受教、孩子受益为衡量标准,面向社会,结合实际,把教育家长、儿童参与贯穿“双合格”系列活动全过程。一方面,以孩子为主体,先后开展了儿童书画展,展览了一大批少年儿童的优秀图画。特别是争创“五小”标兵活动和“我的成长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4000多篇,有12篇征文获唐山市优秀奖和特别奖,在各县区征文中获奖率最高。另一方面,以母亲为主体,开展了“年轻妈妈读书”、“优秀母亲”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此外,以家庭为单位,先后开展了亲子活动、家庭美德知识竞赛、节约型家庭知识竞赛、家庭风采展示大赛等活动。在开展“城乡家庭互动”活动中,组织家庭条件优越的家长、儿童,深入到春蕾女童家中,了解她们生活学习中的艰辛,引导这些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家庭教育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提高家长素质、教学相长、亲子互动的理念全部融入“双合格”系列活动之中,营造了广大家长“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社会氛围,推动了全区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区的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家长和社会重视参与家庭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家庭教育逐步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了家庭教育社会化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家长与子女素质的共同提高。五年来,全区涌现出120名文明市民标兵、49000个文明家庭、100个“五小”标兵、9800名青年志愿者和700名学雷锋标兵,3个单位被评为唐山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3个单位被评为市未成年人教育十面旗红旗单位、10名同志被评为市未成年人教育百颗星,一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小公民”、一个家庭被评为省百户“好摇篮”、**区被评为河北省“双合格”示范县。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四、存在问题、下步工作设想及建议。(一)存在问题:一是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率尤其是农村有待提高。二是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开展活动水平不一,一些家长学校还缺乏规范性管理,缺少自觉性和积极性。(二)下步工作设想:“十一五”期间,**区家庭教育工作将以家庭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家长素质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重点,以构建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服务指导体系为基础,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一是继续把家庭教育工作与文明家庭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布置,共同组织。充分发挥宣传媒体作用,开展强势宣传和持续宣传,弘扬家庭道德教育主旋律,让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双合格”活动家喻户晓,使之成为促进家庭教育知识传播与实践的有效载体。突出“以德育人、全面发展”的新观念,以弘扬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为主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把家庭教育成效评估标准融入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突出特色,创造品牌,推进全区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建设和谐**。二是抓好农村家长学校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家长学校覆盖面,提高家庭教育知识在农村的普及率。同时,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家长学校、网络家长学校,提高农村家长学校的教学水平。立足于家长素质的提高,把农村家庭教育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充实思想道德建设内容,针对农村群体的不同特点,制定农村家庭教育规划,通过开办农村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站,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交流成功经验。三是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生动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儿童、贴近家庭、贴近实际,设计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体验教育、生存教育、情感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培养孩子们的基本道德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城乡家庭互动、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对儿童少年进行磨练教育,使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意志,增强能力;组织庆祝、纪念、瞻仰、参观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高尚情操;发挥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开展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和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建议:加强家庭教育法规建设。借鉴国内外有关家庭教育政策、法规、条例,对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家庭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条件等,制定切合我省实际的家庭教育法规。
摘要:目前,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差异明显,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怎样整合农村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校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西周镇小学生调查问卷,了解了西周镇“家长教育素质”的总体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家校合作的对策及思考。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 调查问卷 教育资源 家校合作
城乡教育均衡化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的状况,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相比差异明显,不可同级而语。绝大多数人认为,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在于硬件,在于师资,在于生源。其实不然,硬件可以提升,师资可以培养,生源也并无绝对优劣。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差异或者说是家长素养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不全指家庭的贫富,家长的学识,家长的社会地位,而是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是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加强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校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调查和分析家长目前的教育理念和行为
1、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家长教育素质”调查的正式问卷于2009年10月中旬发放到西周镇小学二、四、六年级家长手上。共计发放问卷708份,约占全校学生的60%。由班主任教师请学生将问卷带回家,请学生家长填写。11月中旬共回收到问卷597份,回收率为84.3%,剔除无效问卷43份,得到有效问卷556份,问卷有效率为93.1%,问卷的填写和回收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问卷发放与回收的具体情况见表1。
2、西周镇小学生家长教育素质调查结果
区妇联家庭教育工作的调研
**区总人口52万人,其中18岁以下儿童8.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我区城镇有5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农村有47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0%。2002年**撤市设区。近年来,**的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河北省的领先地位,2004年全区财政收入达到15.97亿元。今年1—11月份,实现财政收入25.1亿元。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我们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以贯彻落实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为主线,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星级文明家庭创建为切入点,以家长学校为主要阵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不断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目前全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达到90%,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我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双合格”活动示范县。
一、建立组织,完善措施,确保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首先,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把家庭教育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全区儿童发展规划之中,明确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新时期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镇、村也都制定各自的计划,明确了本地的家庭教育任务、目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把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其次,成立**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主管副书记戴征为组长,区政府副区长刘会荣、妇联主席卢双云、教育局局长段煦宁为副组长,区教育局、妇联、共青团、司法局、民政局、计生局、卫生局等1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妇联,办公室主任由区妇联副主席董淑艳担任。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同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区财政每年都拨付专款,为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第三,加强督导检查。出台了《**区家庭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方案》,每年对全区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定期召开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和家教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问题,总结表彰。从领导上、组织上确保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家庭教育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二、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是健全家教网络。区成立家长学校总校,各乡镇、村分别建立了妇联牵头的家长学校。各学校分别建起了教育部门牵头的家长学校。目前,全区123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学校110个,占89.4%;16个乡镇妇联全部建立了家长学校,497个村中建立家长学校的有433个,达87%。在全面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的同时,为提高办学质量,我们根据**实际,重点培树了小集镇、于北村、**第一实验小学等各个类型的示范家长学校10个,第一幼儿园等亲子教育示范园3个。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家长学校真正做有场地、有教师队伍、有教学安排、有特色活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下发了《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并印发了《家庭教育读本》、《家庭教育实用教材》等专门教材,使家长学校的管理更有针对性、指导性、科学性。各类家长学校依据《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先进奖励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了办学形式,做到了有组织、有教师、有教材、有计划、有档案资料、有工作总结。完善了一册(学员花名册)、二本(老师备课本、活动记录本)、三卡(孕妇、婴幼儿登记卡、老师登记卡、家长儿童情况登记卡)、四上墙(家教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上墙、职责上墙、教学安排上墙、学习心得上墙)。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了由三个方面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即由在校教师中的教学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由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家教的志愿者组成的专职教师队伍;由法律、卫生工作者和家教专家组成的业余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水平,我们一方面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家、省级院校进行深造。另一方面,请家教专家到**对教师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家教调查报告、论文的征集及交流活动。为保证教学质量,完善了教师工作制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四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听取意见,认真做好总结。四是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家长安排了不同教学内容,分别办班,分层施教,并做到因材施教。设立了新婚夫妇班、爷爷奶奶班、单亲家庭班等系列家教班,形成了统揽0—18岁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网络。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除配合学校的成才教育外,还将法律、卫生、科普等内容引入家庭教育之中,使家长的知识水平与时代相适应,增进与子女的沟通,推动家庭教育工作主动顺应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在教学形式上,除集中授课外,引入了参与式教学。同时采取观看录像、进行家教咨询、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交流学习心得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五年来,全区共组织大型的家教讲座、经验交流30场次,邀请屈开等国家级家教专家做报告达8场次,深入乡镇、村开展法制常识、婴幼儿保健知识等巡回家教讲座86场次。区第三中学家长学校教学形式力求多样化,采取授课、专题报告、家长自学、专题研讨、经验介绍、个案分析等形式抓好家长学校的工作;**镇家长学校在运用好自身家教资源的同时,注重家教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采取教师授课与家长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邀请优秀学生家长讲他们成功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和体会,还邀请在家教方面有教训可借鉴的家长,讲述他们在家长学校学习后的感悟和变化,使其他家长得到启示和教育。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家长的主体性,发挥了家长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积极参与、乐学、善学的良好局面,实现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提高。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三、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以宣传为手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它的不可替代性,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0—18岁的儿童家长,我们着力宣传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子方法,并选树了韩春珍、刘久焕等家庭教育典型大力宣传。针对部分农村家长依然存在的“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和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致使家教走入误区的现象,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和成才观。二是以家庭为阵地。在深入扎实的推进“摇篮工程”的同时,把家庭教育与“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养教星”的评比,明确了严格的评比条件,开展了“家家议”、“家家评”、“家家学”、“家家乐”活动,丰富了“摇篮工程”的内涵,使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做到既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既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又重视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使孩子关心家庭、孝敬父母、尊敬邻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和自信人生。三是以农村为重点。我区以农业人口为主,尽管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在农村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但由于农民素质相对较差,视野不宽,与城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农村确定为“十五”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采取措施,分类指导,帮助不同类型的家庭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对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在文化、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引入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能与子女平等沟通。对忙于生产经营疏于家庭教育的父母,侧重于让他们认识放任自流的危害。特别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编写了家庭教育明白纸、家庭教育知识小册子等浅显易懂的教材,适应农民家长的需求。四是以“双合格”活动为载体。为增强家庭教育的吸引力,我们始终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以活动促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活动中以家长受教、孩子受益为衡量标准,面向社会,结合实际,把教育家长、儿童参与贯穿“双合格”系列活动全过程。一方面,以孩子为主体,先后开展了儿童书画展,展览了一大批少年儿童的优秀图画。特别是争创“五小”标兵活动和“我的成长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4000多篇,有12篇征文获唐山市优秀奖和特别奖,在各县区征文中获奖率最高。另一方面,以母亲为主体,开展了“年轻妈妈读书”、“优秀母亲”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此外,以家庭为单位,先后开展了亲子活动、家庭美德知识竞赛、节约型家庭知识竞赛、家庭风采展示大赛等活动。在开展“城乡家庭互动”活动中,组织家庭条件优越的家长、儿童,深入到春蕾女童家中,了解她们生活学习中的艰辛,引导这些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家庭教育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提高家长素质、教学相长、亲子互动的理念全部融入“双合格”系列活动之中,营造了广大家长“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社会氛围,推动了全区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区的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家长和社会重视参与家庭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家庭教育逐步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了家庭教育社会化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家长与子女素质的共同提高。五年来,全区涌现出120名文明市民标兵、49000个文明家庭、100个“五小”标兵、9800名青年志愿者和700名学雷锋标兵,3个单位被评为唐山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3个单位被评为市未成年人教育十面旗红旗单位、10名同志被评为市未成年人教育百颗星,一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小公民”、一个家庭被评为省百户“好摇篮”、**区被评为河北省“双合格”示范县。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四、存在问题、下步工作设想及建议。(一)存在问题:一是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率尤其是农村有待提高。二是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开展活动水平不一,一些家长学校还缺乏规范性管理,缺少自觉性和积极性。(二)下步工作设想:“十一五”期间,**区家庭教育工作将以家庭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家长素质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重点,以构建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服务指导体系为基础,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一是继续把家庭教育工作与文明家庭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布置,共同组织。充分发挥宣传媒体作用,开展强势宣传和持续宣传,弘扬家庭道德教育主旋律,让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双合格”活动家喻户晓,使之成为促进家庭教育知识传播与实践的有效载体。突出“以德育人、全面发展”的新观念,以弘扬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为主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把家庭教育成效评估标准融入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突出特色,创造品牌,推进全区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建设和谐**。二是抓好农村家长学校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家长学校覆盖面,提高家庭教育知识在农村的普及率。同时,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家长学校、网络家长学校,提高农村家长学校的教学水平。立足于家长素质的提高,把农村家庭教育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充实思想道德建设内容,针对农村群体的不同特点,制定农村家庭教育规划,通过开办农村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站,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交流成功经验。三是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生动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儿童、贴近家庭、贴近实际,设计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体验教育、生存教育、情感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培养孩子们的基本道德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城乡家庭互动、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对儿童少年进行磨练教育,使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意志,增强能力;组织庆祝、纪念、瞻仰、参观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高尚情操;发挥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开展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和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建议:加强家庭教育法规建设。借鉴国内外有关家庭教育政策、法规、条例,对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家庭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条件等,制定切合我省实际的家庭教育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