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出现的不良事件相关内容,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血液透析室发生的不良事件做回归性分析,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技术操作不熟练、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病情观察不仔细、无菌观念欠缺、健康宣教不到位、语言沟通不良、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进行分析。结果:血液透析室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病情观察不仔细、技术操作不熟练、无菌观念欠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不到位、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结论:加强血液透析室安全管理、制定合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必要的惩罚和非惩罚相结合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有效控制血透室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血液透析室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科室,随着透析模式的改革发展,透析治疗的范围逐渐加大,透析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各项血液透析室标准规程的出台。近年各省透析室发生的重大不良护理事件的报道,透析患者维权意识更加增强,透析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大。所以合理而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才能提高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下面对我科五年中出现的6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发生的不良事件60例次,出现不良事件由护士长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级,0级和1级事件由科室自行讨论并进行整改,2级、3级及以上事件填写不良事件登记表,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的经过及导致后果,经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后上报护理部。
1.2 方法:将我科自行登记处理和上报护理部并在科室进行讨论评定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筛选出近五年内血透室护理人员在病人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事件的内容进行分类: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技术操作不熟练、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病情观察不仔细、无菌观念欠缺、健康宣教不到位、语言沟通不良、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是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2.结果
血液透析室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病情观察不仔细、技术操作不熟练、无菌观念欠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不到位、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医学模式的改变,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组织学习,转变观念;加强护理管理;开展专科特色的优质服务项目 结果: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能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提高病人、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血液透析;优质护理;满意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49-02
血液透析室是为患者提供血液透析的场所,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高质量的护理密切相关。护理质量对患者身心健康的作用是合理的、必要的、不容忽视的。而优质护理能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旨在促进护理工作更“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和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我科积极响应,结合科室护理工作现状,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护士思想认识,改善医疗环境、增加医疗设备、加强护士理论及实际操作培训以及创新管理等举措,使我科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报告入下。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血液透析病人184例。男108例,女76例,年龄23-93岁,均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病人,血液透析为2―3次/周,4―5 h/次。病程最长9年.最短1个月。
2 方法
2.1 改善管理方法,提供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 分析血液透析室丙肝感染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关键词】 血透室;丙肝;法律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在血液透析领域通过媒体报道多起丙肝感染事件使血液透析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此而提起医疗赔偿诉讼的民事案件也不断增多,医院不仅需要承担经济、法律责任,而且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协调医患关系,不利于我国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了解其中的法律问题,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尽可能降低感染率对避免此类纠纷尤为重要。
1 存在的法律问题
1.1 血液透析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对就医时的安全有了更高的认识和要求,投诉和付诸法律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1]。而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忽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对可能引发的纠纷认识不足,特别是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未能密切关注及认真学习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种法规及规程,致使血液透析室的工作缺乏法律依据。
1.2 制度不健全,有违国家标准 近几十年,血液透析作为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诊疗活动,没有严密的相关法律规定可循。随着血透感染丙肝病例的不断增加,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范。卫生部在2010年3月20日颁布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其第四章第三十四条规定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的透析治疗间或隔离透析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基层医院乙、丙肝等患者所占比例不多,为达规范要求医院需为少量的患者专门设置两台甚至以上血透机、专用的设备及相对固定工作人员,许多基层医院无法增加这些投入,其血透室工作不能完全规范,一旦诉诸法律势必处于劣势。
1.3 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发生的感染链中具有三重作用或身份,在救治别人的同时既为易感者,又可作为感染源[2]。护理丙型肝炎患者后护士的洗手液中丙肝病毒的检出率为23.75%,如护士不注意洗手、更换手套,再去为其他患者行透析治疗,就有可能造成丙肝传播。血液透析室的工作人员为缩短工作时间未做到每班有效地化学消毒机器,患者所用床单及一次性无菌垫巾也未一人一用一更换。保洁工的清洁、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知识薄弱,不能正确掌握消毒液浓度的配制及消毒浸泡时间,随意倾倒消毒液而不用量杯测量,致使浓度过低达不到消毒目的,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未分区使用拖把及抹布[3]。
1.4 血液透析病历记录不完善,保管不到位 血液透析缺乏统一的病历记录格式,许多基层医院血透室血液透析记录过于简单欠全面准确,记录缺乏真实性,不及时[4]。复用记录单也无统一标准,医院未制定严格的血透病历归档标准和要求,血液透析病历资料及复用记录由血透室自行保管,因此可能存在病历质量差、保管不善、遗失等现象,存在巨大的法律纠纷隐患。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血透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2-01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探视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2]。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它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环节中,即使是很简单的临床护理活动都带有风险。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4]。
血透室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风险性高:病情变化快、危急、机器运转故障、导管脱落、出血、血肿等有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的隐患。因此,要有效预防,规避风险,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安全,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5]。
1血透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环境管理是否到位血透室布局和流程上有无缺陷:空间大小、互相干扰的因素、地板是否防滑、有无防滑标志、消防应急通道是否畅通、噪音大小等。
12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和法律意识淡漠透析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未及时巡视,对病人的主诉未引起重视,透析记录不规范,上班闲聊、玩手机等引起的风险。
13病人的不信任病人因受某些媒体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报道影响,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太过挑剔,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医护人员,从而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3)6-0063-03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血透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血透室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结果 血透室的护理安全隐患明显减少,有效防范了血透室的不安全事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血透室的护理质量。结论 根据血透室护理安全的要求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可有效防范医疗护理纠纷,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安全,提高透析质量和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血液透析疗法已作为一种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手段,应用于临床。由于血透室的特殊工作性质,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如处理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血液透析治疗时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如管理不到位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甚至生命危险。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可以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1.护理安全隐患
1.1人员因素及应急处理能力
血透室人员要求是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由于人员紧张,上班时间长,容易出现疲惫现象,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护理队伍年轻化易出现安全隐患,年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采取措施,缺乏应变能力使患者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血透室的人员结构和人员配备及合理的调配直接关系到护理的安全性。
1.2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找出血液净化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强化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护理质量提高,加强了整体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结论:在血液净化室实施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可消除不安全隐患,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 血液净化室 护理 风险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管理者面临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安全的重要课题【sup】[1]【/sup】。血液净化室内危、急、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具有责任重、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预见性护理,提高血液净化质量,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风险因素
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由于现在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独生子,人际交往及角色适应能力相对欠缺,不注重与患者交流,自我保护能力差,不能充分评估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如对纠纷潜伏期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态度及行为表现不能及早识别处理等。血液净化室属于封闭式管理,一些护理行为有时仅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诊疗和操作不可能全部做到让患者签字和知情,由于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发生【sup】[2]【/sup】。
护患自身因素:护理人员无慎独精神,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如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导致护理缺陷后果严重的风险之一;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造成感染的易患因素。机械执行医嘱欠病情动态观察能力,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从而导致护理缺陷及纠纷;患者由于长期透析,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心理承受力及机体抵抗力较差,对疾病易感性强,患病时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稍有疏忽容易延误抢救时机。
医疗仪器的使用方面:血液净化室有透析机、水处理机、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吸引器、空气净化器等,可能因使用不当或仪器性能不佳影响患者的治疗与急救。
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管理者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以至于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随意性较大,不少纠纷与制度执行不严有关等。
【摘 要】通过评估基层血透室存在的风险问题,将风险管理贯穿于其中,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及技能水平,明确护士的责任心和职责范围,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透室;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45-02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为了规避风险,我科自2010年1月起对血透室实施风险管理,针对血透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事件消灭在了萌芽状态,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血透室的风险评估
1.1 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
1.1.1 血透室的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分区不够明确。没有设置隔离透析治疗间,对于传染病人未配备专门治疗用物和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
1.1.2 病人或家属的自觉性差,病人进入透析室未主动更换鞋,或家属随便进出透析室,致使空气的洁净度降低,达不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Ⅲ类环境的要求。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建立评估表使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降低的具体方法和意义。方法:从我院血液透析护士中随机抽取20人,使其在建立评价标准和编制了评估表以后,对血液透析进行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防。结果:在透析时使用评估表,使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下降10%以上,出现失衡综合征的比例下降5%以上,护士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应用评估表可以是护理风险明显降低,透析并发症减少。
【关键词】评估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60-01
血液透析管理是所有护理管理中风险较高的一项。风险管理指的是医疗单位对某些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准确有效的预防、识别、分析,并以此为根据对相关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程度安全保证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还指对经济损失出现的可能行进行发现和评价,并探寻有效解决措施的科学管理方法,主要目的是尽最大努力使经济损失和相关法律诉讼不断减少[1]。其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血液透析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出现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大,其中最主要最常见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是症状性低血压,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在30%以上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也在15%以上。本次研究从我院血液透析护士中随机抽取20人,使其在建立评价标准和编制了评估表以后,对血液透析进行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防。现将具体分析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血液透析护士中随机抽取20人,其中男性1人,其余均为女性。年龄在22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26.7岁;其中9人为大专学历,8人为大学本科学历,3人为中专学历;在我院工作时间为1至16年不等,平均工作时间7.8年;从事血液透析护理工作时间在1至9年不等,平均时间5.6年。
1.2 方法
1.2.1 对患者进行健康告知、实行签名制度:医生在每次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之前,必须向患者详细介绍透析的步骤和作用等,并就治疗过程可能出现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书面形式向其进行告知,在其仔细阅读无疑问后签字[2]。
[摘要] 目的 研究ρ液透析患者提供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6~12月间接收47例终末期肾脏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服务,于2016年1~6月间收治47例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为其提供协同护理模式,总结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掌握、合理饮食、基础生活行为及病情监测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血液透析;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7-112-04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 on self-nursing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GUO Huankai CHEN Xiaohe LI Chunxi LIU Cailing LIANG Jinyun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Jiangmen 52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 on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Methods 47 patient with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who received hemodialy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y were given general nursing.47 patients with dialysi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given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Self-nursing ability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as summarized.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evaluation result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Mastery of knowledge about diseases, reasonable diet,basic living behavior,illness monitoring and other indexe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Hemodialysis;Self-nursing ability;Quality of life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189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因素、管道因素、机器因素是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管道、机器的管理能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的风险发生,使患者血液透析在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空气栓塞;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65-01
空气栓塞是指空气进入人体引起的血管栓塞,是血液透析中不常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常有致命性危险,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患者会迅速死亡。所以做好防范工作至关重要。作者回顾总结2009年10月-2011年10月189例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空气栓塞的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89例,其中男114例,女75例;年龄18-88岁,平均52.18岁;每例每周血液透析1-3次,每次4-4.5h,血流量180-300ml/min。血液透析机为费森尤斯4008S和金宝,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或颈内静脉、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92例,糖尿病肾病41例,多囊肾肾病11例,痛风性肾病6例,其余有39例。本组189例患者血液透析安全顺利,无空气栓塞发生。
2 风险因素分析
2.1 管道因素 透析管道破损漏气,尤其是泵前管道破损,使气体从破损处进入人体。
2.2 血透机因素 血透机空气报警系统失灵或除气设备失灵,当肝素注射器漏气、透析液内空气随着温度溶解度发生变化被释放出来,循环管路中出现空气,由于空气报警系统或除气设备失灵使空气弥散人血[1]。